手机阅读

2023年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3:15:13 页码:9
2023年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17篇)
2023-11-17 23:15:13    小编:ZTFB

撰写心得体会需要我们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经验,深入思考并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在总结心得体会时,可以采用归纳、对比、分析等方式,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可信度。请大家阅读以下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一

摘要:当前初中政治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剖析了当下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其发生根源,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就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及新时期下政治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政教学;对策;。

一、初中政治教学存在问题。

(一)对政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的教师和学生依然认为像是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主课才需要重视,并主观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采取题海战术提高成绩,而对政治这门课程明显轻视,自认为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就可以蒙混过关,这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学观念陈旧转变不足。

目前部分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守旧并且固步自封。课堂教学已然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脱离社会实践。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还抓住“应试”不放,对政治教学目的与动机认识不纯,感悟偏颇。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教师仍主要采用讲课的方式进行政治理论灌输,还不全面使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兴趣不高,不能轻松应对灵活自我发挥题目;在教学时,部分政治课教师有意地缩减课堂内容,让学生以自学为主,但并未发挥好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不理解重、难点,谈何知识内容的掌握;还有的教师为了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意提供或分享了课外的热度新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开展探讨占用课堂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以上行为都未能很好地实现新教学大纲改革下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问题颇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手法和手段没有跟进时代的步伐。政治教学现状与未来发展,何去何从实在不容乐观,必须提升政治教学质量才是长久之计。

二、初中政治教学提升思考。

教师应当始终明确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不能只看重“分数”,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会考试”的工具。

(一)转变观念树立初中政治教学新理念。

首先,教师应当转变仅以学生成绩来评判学生好坏的观念,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与手段全面衡量学生,着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培育爱国主义情怀、为人处事的情商情感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正确进行自身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双向互动的对话交流过程,加强与学生的思想、知识与情感沟通融合。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为人师表当以身作则,在日常教学及与学生相处中点滴渗透德育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态度和言行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教师也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修正完善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历练与升华,才能用自身的楷模形象影响学生,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政治教学导入环节。

教师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应该结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时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特点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学生的求知渴望,进一步采用互动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交流融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四)采用互动、多媒体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与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结合当今多元化的资讯平台和信息媒介手段,合理采用互动、多媒体等多平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发展之大趋势。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问卷等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与动手动脑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参与政治探索实践的能力。

(五)因材施教关注分层教学。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次教学能够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对学生精准定位,有的放矢。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实施不同难易层次的教学与探讨,重点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政治教师培养之我见。

(一)政治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道德建设。

政治教师应当具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成为社会上道德水平较高的群体,才能在教育中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应首先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与教化,才能实现“以德服人”、“以德育人”的教学目的。在学生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的领域里树立典范,对教育事业满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伟大的人格的力量感召学生,相信教师崇高的道德品德将永驻学生心中。

(二)学校应大力培养初中政治教师骨干。

在新教改的.当下学校更应该重视政治教师骨干队伍的培养,重点培养政治教师与时俱进的开阔思维与远见卓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与业务能力的综合全面考核,才能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学校、教师一起共同努力。

结束语。

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还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结合教改体制的新要求,在教学中转变理念与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结,精心设计并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政治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帮助初中政治教学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卿.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探讨[j].中华少年,2017.

[2]卢文婷.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导入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6.

[3]吕燕如.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探讨[j].中华少年,2016.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二

十一月三十日,二年级与全校师生一起,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活动,地点是湘潭的盘龙大观园,这里是一个集生态、观光、体验式于一体的生态游览园。

八点我们准时乘车出发,依旧歌声一路笑,很快就到达目的地。孩子们犹如出笼的小鸟,飞向各自喜欢的地方,有的玩游乐项目,有的观赏花卉,有的欣赏美景,有的进行手工制作,有的体验攀爬的艰辛,有的与鸟对话。

中午孩子们在园内简单的就餐以后,又继续了上午没完成的园内项目。

虽然很累,可是大家十分开心。

下午三点半,同学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大观园,结束了一天的研学活动。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三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是一种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参观实地调查和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等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参与了一次地理学生研学活动,深感这种形式的学习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有着极大的裨益。以下是我参与地理学生研学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提高了学习兴趣。

在参与地理学生研学活动过程中,我发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平时在课堂上学习地理时,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往往让人难以理解。而通过实地考察,我亲身感受到地理学中的各种现象,比如地貌、气候、生态等,使我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兴趣。这种通过实践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让我在地理学科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第二段:增加了地理实践能力。

参与地理学生研学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实地调查和观察的技巧,还锻炼了我的地理实践能力。在调查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和采样,如何准确收集和记录数据。同时,我还学会了利用地图、卫星影像等工具进行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通过实践,我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实践和参与其中,才能够真正掌握地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段: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通常需要小组合作完成,这要求我们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提升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我们需要分工合作,协调各自的工作,确保整个研究团队的顺利进行。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与队友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共同克服困难。这不仅在地理学科学习中非常重要,而且对于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四段:拓宽了地理学科视野。

通过地理学生研学活动,我深刻意识到地理学科的广度和深度。平时在课堂上学习时,我们只是面对书本和教师的讲述,很难真正了解地理学科的全貌。而参加研学活动,我们能够亲自实地考察,近距离观察地理现象,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拓宽了自己对地理的视野,了解了更多新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增强了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第五段: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地考察和研究中,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来解决。通过参与这次研学活动,我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如何进行推理和判断。这些都是我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技能,而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则为我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

总结:

通过这次地理学生研学活动,我对地理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地调查和实践,我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加了地理实践能力、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拓宽了地理学科视野,并且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研学活动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相信,通过更多这样的实践活动,我将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四

地理旅行研学活动是一种融合了教育和旅游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弥补知识上的不足。本文将分享我参加地理旅行研学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准备工作。

在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中,我主要了解了目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背景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该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在集训期间,我还通过阅读地理书籍,查看地图等方式,巩固了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础。这样的准备让我更好地把握研学活动的机会,提高了我的研学效率。

第三段:活动经历。

在研学活动中,我们的导师带领我们深入到当地的小区、工地、学校等实地考察,并与当地居民、教育工作者等深入交流。在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还了解了当地的社会环境、文化习俗等,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真实的社会。特别是和当地小学生的交流,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与思考,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第四段:收获与体会。

通过地理旅行研学活动,我不仅加深了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还展开了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我认为,从活动中获得的新知识、新体会、新思维方式等都将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影响。同时,我也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学习和利用地理知识来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对社会的回报。

第五段:总结。

总的来说,地理旅行研学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来打开视野、增加见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这种研学活动,从中探索自我,了解世界,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五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知识的应用和实际价值。在这次地理学生研学活动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我深刻理解到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首先,通过实地考察,我对地理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学校的教室里,我们只能看到图片和文字对地理现象的描述,而且很难真正理解和感受它们。而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亲眼看到地理现象的真实情况,比如地貌变化、气候特点和生态系统等,使我们对地理现象有了更准确的认知。例如,我们在活动中参观了一个火山口,亲身感受到了火山喷发的威力和火山地貌的特点,令人难以忘怀。

其次,实践操作让我巩固了地理知识。在活动中,我们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各种仪器和工具,比如测量仪器、气象仪器和地图制作工具等。这样一方面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巩固了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亲自操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地理知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同时,实践操作也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

再次,团队合作让我意识到地理学的综合性。在研学活动中,我们被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各种任务和实验。这要求我们互相合作,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分工合作和协调衔接。同时,团队合作还让我意识到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解决地理问题。

最后,地理学生研学活动让我深刻理解到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地理学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应用于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和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了地理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天气预报和灾害防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我们应该学好地理知识,用它来解决和改善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总之,地理学生研学活动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让我们对地理学的认知更加全面和深入。这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我深刻理解到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我相信,通过这次研学活动的经历,我对地理学的兴趣和热爱将更加深厚,我也会更加努力学习地理知识,为将来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六

地理旅行研学活动是一种融合了旅行与学习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旅行过程中了解地理、历史、文化、生态等知识。在我参加的这次研学活动中,我们前往了江西、福建和广东三个省份,深入了解了三地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

第二段:对旅行地区的了解与感受。

在江西,我们前往了井冈山,这里有着中华革命圣地之称。在井冈山的山巅,我们观赏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和书房,了解了伟人的革命精神。而在福建,我们参观了鼓浪屿,这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小岛,有着欧式建筑、闽南风情和海滨风光。最后,在广东,我们拜访了世界自然遗产——南岭,感受了珍稀动植物的生态保护工作。

第三段:对各景点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们不仅仅是去旅行,更多的是学习。对于井冈山,我们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理念,以及井冈山的地理特点。在鼓浪屿,我们感受到了福建的海洋文化,了解了欧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在南岭,我们了解了丰富多彩的植物和动物,也体会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段:对旅行中遇到的困难的反思。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有一次在井冈山漫天大雾,我们无法进行原有的计划,需要短时间内重新制定路线。还有一次在南岭,由于天气很热,我们饮用了当地的山泉水,导致有同学出现了病症。这些困难让我们认识到,旅行不是单纯的放松和游玩,更需要注意安全、健康和规划。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地理旅行研学活动,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体验,还锻炼了我们的勇气、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也认识到,旅游不仅仅是一种休闲的方式,更是一种学习和发展的方式。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尽可能地进行更多的旅行研学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和人生经验。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七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亲身体验地理知识。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深受启发,我对地理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它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我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地理研学活动能够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们只是通过教科书上的文字和图片来了解地理概念。而在实地考察中,我亲眼目睹了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如高山、大海、河流等。我可以亲自去触摸、感受,这些真实的经历深深地激发了我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这让我明白到,地理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课本知识,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真实世界。

其次,研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地理学课程不仅仅是记忆大量的地名和地理现象,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次实地考察,我需要观察地理现象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例如,我们观察了一片草原上的凹地,老师引导我们思考它为什么形成,我们一起讨论了风的侵蚀和地壳运动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用科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地理研学活动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们被划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任务和角色。我们需要一起制定计划,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在山区进行实地考察时,需要共同攀登山峰,进行地质采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倾听和合作,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通过共同努力,我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也保持了良好的团队关系。

最后,研学活动让我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亲眼目睹了环境破坏的现象,比如河流污染和森林砍伐。这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保护环境,比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等。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明白到地理学科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地球,更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总的来说,地理学生研学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地理知识。这次研学活动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我对地理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不仅对地理知识产生了兴趣,也学会了观察和思考。此外,我还结识了新的朋友,学会了团队合作。最重要的是,我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相信通过这次研学活动的体验,我会更加关注保护环境和地球,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八

在“中国好教师”公益行动帮扶计划的实施背景下,我校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以下简称“新建路小学”)结对开展“研学·交友·让生命影响生命”手拉手研学活动于2018年5月20日至5月31日在新建路小学举行,我校12名教师、32名学生参加研学活动。

主要做法。

按照“中国好教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的部署,我校与新建路小学今年初对接谋划了研学的思路、内容、方式、规模等事项。

为了方便管理、积累经验、增强实效,首次研学选派四、五年级共32名学生(每班1名),部分年级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共12人参加(其中一名副校级领导领队、一名教导处副主任带队)研学活动。

学生研学内容主要是行为习惯养成、学习方法交流、地方民俗文化、独立生活能力、文明礼仪修养等,32名学生分别分配到新建路小学四五年级24个班学习,并与新建路小学32名学生及家庭结对交友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研学时间12天;教师研学内容主要是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班队活动、教研课改、考核评课等,研学时间4天(其中有3名教师随学生研学带队12天)。研学教师在新建路小学及分校观摩听课34人次、参加教研和评课活动16人次、听取学术讲座15人次,参加研学的人员还分别交流学习了教学管理、班队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及运用等,参观了新建路小学办学集团总校和富力华庭分校的校园打造、管理模式等情况。

根据研学工作思路,我校拟定了《丰都县实验小学校学生赴山西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研学旅行方案》,制定了详实周密的活动过程安全管理方案、安全应急预案。出发前组织学生家长、班主任、学生、旅行社负责人等开展培训,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对象、人数、时间、程序及安全、学习、生活纪律要求。学校还同家长、旅行社分别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在研学过程各环节、各时段以及旅途中各关键节点,都做到了有人管、有人查、有联系。

主要收获。

学校管理层面。通过观摩、访问、座谈交流等方式,就学校管理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文化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重点是教学质量检测、课程设置、常规检查、工作量、代课管理、绩效考核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对于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教学业务层面。交谈学习中,新建路小学的老师们热情友好,让我校研学教师看作业、看试卷、聊教材、评学生,真诚相待,倾囊相告,真真实实,坦坦荡荡,展现了新建路小学老师们崇高的境界。研学教师们听了6节精彩的语文课,环环相扣,深入浅出,高潮迭起,入情入景,引人入胜。惊叹于对方执教老师那深厚的知识功底、高超的教学技艺,更惊艳于新建路小学学生广博的学识、创新的思维,这些孩子在观摩课堂精彩的发言,真正体现了该校“关注文本,聚焦表达”的教学风格。观摩示范课注重群文阅读,开发课程资源,增加课堂容量,使整个课堂充实饱满,生动活泼。太原市教科研专家、郭乐静工作室负责人参加听评课所作的精当点评,眼界高远,明察秋毫,指点迷津,点石成金,条分缕析,丝丝入扣,既有亲切的鼓励更有殷切的希望,既有方向的引领更有方法的指点,让研学教师们启迪颇深。

学生发展层面。我校学子走出大山,跨越长江,来到新校园、分到新班级、结对新伙伴、进入新课堂,使“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崇高理想得以在孩儿时践行。研学孩子初次从长江边来到遥远的汾河边,山西的“爸爸妈妈”们,视孩子如己出,把重庆的`“儿女们”呵护得无微不至。在山西,孩子们吮吸着别样的滋养,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参观了高等院校、科技馆、博物馆,品味了山西的美食美景,感受了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山西人的热情、淳朴、善良、厚道,参加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他们不但收获了新知识,更明白了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了感恩、关爱,理解了助人为乐的真正含义。山西之行开启了孩子们生命中不一样的里程,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社会舆论层面。历时近两周的研学期间,时时传递着晋渝之情,处处体现出太原人民的豁达大度和深情厚谊。《太原日报》新闻客户端(app)、新浪山西科教频道(微博)、《重庆日报》教育周刊(网络版)、《丰都日报》等新闻媒体分别对这次研学旅行活动作了宣传报道;晋、渝两地不少学校和家庭qq群、微信群及公众号通过美篇、短信、视频等方式,广泛交流传递了有关研学信息;太原电视台教育频道“新闻对话”直播间以“交友手拉手,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为主题,对研学活动做了对话专题报道,我校四年级3班学生陈柏铜做客直播间同新建路小学领导、学生、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和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等作了对话直播。新建路小学四年级4班结对学生郭伊凡的家长自费为我校32名研学孩子统一制作了儿童节活动服装。社会对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持肯定态度,家长们非常赞赏两校为孩子们搭起“学”和“行”的平台,希望继续传承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研学感悟。

研学强化教改探索。实现了两校师生和家长手拉手的互动,心连心的交流,不但是“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帮扶活动的具体体现,更是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拓展和教育科研的探索实践,对于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学助推素质教育。为两校学生和家长搭建了新的学习交流平台,架起了一条携手前行的发展道路,让两校的素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如喜欢上弹琴、唱歌、画画、跳舞的学生,由此变得更有理想了;他们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体会到“学无止境”。

研学修正家庭教育。不少家长研学过程中认识到教育孩子要多鼓励少指责、多尊重少轻视、多沟通少埋怨、多平和少暴躁、多陪伴少放任、多聆听少唠叨、多实践少说教、多做表率少发命令。

研学启迪孩子成长。此次研学主题是“让生命影响生命”。研学结对孩子双方家长普遍表示,每一个生命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只有取长补短,让生命影响生命,生命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九

地理旅行研学活动是一种既有学习又有旅行的活动,让我们不仅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奥秘,同时也取得了美好的旅行体验。在这个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和经验,让我真正意识到了旅行的意义。

第二段:了解更多自然与人文。

在这次旅行研学活动中,我们丰富了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了解。我们了解了许多地方的独特建筑,了解了陌生文化。在行走途中,沿途的壮观风景也让我不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我们看到了宏伟的山脉、清新的河流、壮观的高原和美丽的湖泊。这些景象让我觉得自己变得非常渺小,自然的力量使我大开眼界,也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震撼。

第三段:增加了社交圈。

除了去了解更多的知识,这次旅行研学活动还给了我机会去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在旅途中,我们和同伴进行了团队合作、交流互动,尤其是集体生活,让我们培养了良好的团队意识。由于在研学活动中,我们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增进的感情也是真挚深刻的。

第四段:学会独立自主。

在这次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我们也经多次遭遇各种困难,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依靠自己的智慧、经验和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现场组织、合理安排出游时程、处理紧急事件,我们越来越充满信心,掌握了更多独立和自主管理能力。

第五段:收获和感悟。

在这个地理旅行研学活动中,我融入了人生经验。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异地旅行的新鲜感以及对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的更深刻理解。我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创造的团队精神也是无可替代的。除此之外,研学旅行还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自主,告诉我如何在困难中寻找到创新解决方法。

总结:这次地理旅行研学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不仅带来了人生精彩的回忆和在旅途中获得的学习收获,还提供了机会来扩大我们的社交圈,并使我们变得更加自信、独立和自主。这次研学旅行活动完善了我们的人生历程,让我们更加积极参加新奇、独特的旅行活动。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

摘要:现代社会的教学已经不是以前的生搬硬套了,而是更看重学生思维能力。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且现代社会提倡大家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因为有了思想大家才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一个提线木偶。在教学中,尤其是地理教学,更看重思维教育,这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现代教学思维能力学以致用。

一、现代新课标教学模式。

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逐渐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模式,为了适应社会大潮流的发展趋势,培养新一代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地被新课改取代。如今社会所需要的接班人是能适应社会,赶超社会的,而不是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进则退。尤其是地理这一学科,更需要老师积极地调动大家的主动性,如果只是学习书本上理论知识,那么学生会停留在书本阶段,而这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大家,在大家学习地理的阶段起到主导作用。说到地理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头疼,认为怎么学都学不会,刚开始看到书本的时候的确会有这种现象,但是当深入进去之后就会发觉地理其实是一门相当有意思的学科,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全都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走在路上我们所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运用到地理知识,就会觉得地理无处不在了。新课标是怎样体现其“新”的:首先是老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前上课都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讲,那到底有没有听懂,有没有理解呢?二者都会觉得这节课讲完了,学生听课也结束了,知识内容也就过去了,但是不一定进到了学生心里;其次是学生学习的转变,从老师带领着大家听课转变为老师主导下学生自己去讲、去交流、去领会,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领会。学生变成了主人,老师成为了辅助。

二、提高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

初中是学生刚接触地理知识的阶段,如果在高中阶段不选择文科,那么可能只有短短两年接触地理的时间,有多少的学生因为地理而选择放弃了文科。这就要求老师发挥好学生学习地理的启蒙作用。首先学习地理要有扎实的地理知识,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就能全部领会贯通的,要想学好地理,基础的地理知识要牢记,任何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都是建立在有大量知识累积的基础上的;其次,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翻开初中的地理课本,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图画,因为我们的`地球是立体的,并不只是一个平面图形,只需要我们记住就行了,这个需要的是我们的立体空间感,对于想象力比较差的学生,学习地理可能是一件比较吃力的事情,但是任何学习都是有章可循的,这就需要地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想象力。当大家都具备一定的思维之后,无论是初中的地理还是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问题,对我们来说都会迎刃而解。这种思维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所以想象、空间能力差的同学,也不用灰心失望,这就靠老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大家,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中,选择反差较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用脑、敢于开口提问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读图、认图、记图、想象、推理的能力,充分应运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因此在学生学习地理的启蒙阶段,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想象能力,一旦打开想象的空间,那么学习地理难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学以致用。

语出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孟子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本主义之所以为人不齿,过错不在于“本本”,而在于抱着“本本”不放的人。过度依赖书本,学生只能是学到很浅薄的书面知识,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且现在的考试并不是只要学好课本就一定能拿高分,在很多考试中都会牵扯到时事热点的题目。因此在学习中,无论是什么学科,都要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当老师讲完板块构造学理论以后,让学生运用这一理论解释地理现象等。以前的中国式教育就是填鸭式方法,慢慢的中国的教育问题就落在了别的国家后面,然而学习就是为了学完之后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而中国的孩子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所以现在的新课改形势就是转变教学模式,转化学生学习思维。学习就是为了学完就可以用的,如果这个知识学完以后我们不会用到,那么就是做了无用功,或者我们学了不去用那就等于是浪费时间学习。在地理这个学科中学以致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只要我们生存在这个地球上,那么时时刻刻都是在与地理打交道的,我们的学习不可能是脱离实际生活的,很多知识都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学习知识上我们的依托是课本,从课本中挖掘地理素材,因此书本为我们提供素材,那生活就为我们提供实践。在生活中可以运用学到的地理知识,收集听到、看到的地理时事热点,现今也是一个信息时代,从各个渠道中都能获得我们需要的知识。老师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教授书本上知识的同时,不能脱离时代发展。

四、结语。

初中的地理知识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拦路虎,只是需要的空间想象能力要强,但是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老师也在一步步跟随社会发展的趋势,摒弃以前的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老师只是起到领导作用,而真正学习的主人变成了学生自己,通过交流让学生一步步地变成主动学习,而不是以前的被动接受的教学。因为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等着别人挖掘的,也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现代社会主张张扬个性,表现自己。新课改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能力。以前的课堂以老师讲为主,但是现在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融入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者。

参考文献:

[1]徐淑宏.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

[2]黄世卿.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途径的探究,2015.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一

地理研学活动是一种以实地考察为主,通过对地理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次地理研学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地理知识的魅力,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下是我对这次地理研学活动的心得体会。

首先,地理研学活动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从书本中无法感受到的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例如,我们参观了一座大型水电站,深入了解了水电发电的原理和过程;我们还去了一座火山口附近的地区,亲眼目睹了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这些亲身经历让我对地理知识变得生动而有趣,也加深了对地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地理研学活动培养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需要收集数据、进行实地测量和观测、制作地理图表等。这些实际操作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地理知识,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一次考察中,我们需要进行大地测量,测量地面的高度和坐标,然后绘制地形图。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有耐心和细致的心思,在团队合作中完成任务。通过这些实际操作,我不仅掌握了地理研究的方法,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然后,地理研学活动提高了我的综合能力。地理研学活动需要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和知识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这些要求我们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例如,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和位置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地理、化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地理研学活动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在地理研学活动中,我们需要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要求我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在一次考察中,我们选择研究附近社区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发现了一些以前未被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通过这次地理研学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性,也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地理研学活动,我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问题。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二

摘要:初中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涉及大量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让学生结合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这门学科。教师要积极推动实践教学,创造一切条件努力推行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让实践教学成为学生更好地熟悉和理解初中地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渠道。

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要结合大量实际应用的内容。虽然初中地理学科并非作为中考重点考查科目,但是学好地理知识对初中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极大帮助。然而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并不活跃,进而导致课堂上毫无生趣,学生失去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出发,更好地体现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师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对于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内容有更多的理解。在教学中,努力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活动,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主要围绕该问题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推进实践教学活动。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学科知识,更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尤其在现实生活中,地理学科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社会事务,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适当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从亲身实践当中去体会地理学科的用处,并且发现更多的地理现象,有更多的地理问题的思考。说到地理,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头疼,认为怎么学都学不会,刚开始看到书本的时候的确会有这种现象,但是当深入学习后就会发觉地理其实是一门相当有意思的学科,当祖国的大好河山全都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走在路上,我们所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运用到地理知识,就会觉得地理无处不在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擅长把理论知识讲解透彻,并且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和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索的锻炼,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中加深对于这些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角色都要进一步明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摆正自身的角色位置。教师要多引导,避免越俎代庖,要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而学生也要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避免产生对教师的过多依赖。

其实在初中地理的学科教学中,实践教学活动很大一部分也可以在课堂上来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是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也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很多的地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来发现,也可以在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些实验等活动内容,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引导。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在教授黄河知识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议论纷纷。虽然学生提出来的一些解决方案欠缺科学性,但是学生能有这样主动的思考和探究也是非常难得的,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从思想到行动上变得更加主动,也能够在以后的实践学习中有更多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经验。

三、在课堂教学中活跃气氛,增强互动性。

初中地理实践性的教学,可以从课堂上的互动来实现,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走向户外。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营造出类似于实践化教学的基本氛围。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表情动作声音语调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且适当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系统地讲述中国各个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充满活力并慷慨激昂地演唱初中一年级音乐教材上面的歌曲《彩色的中国》:“轻轻打开地图册,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宝岛台湾像小船在东海上漂,神州处处好。”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听着听着,学生不由得跟着哼唱起来,虽然此时还没有正式进入课堂教学的环节,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过来,因为内在的态度而产生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绪感受。所以,这样的教学设置,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给接下来的内容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关于地理学科知识的介绍过程中,教师也要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活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带着一种地理学科的'思维去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带着一种研究和发现的视角,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以及一草一木。

四、结合情境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享有一定的自由,这样他们才能在自由的实践互动学习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对于知识本身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对于一些学科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都来当一回老师,把教学的内容适当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精心的准备。给学生一定的展示机会,这样他们都能够在积极的准备过程中开拓视野,提升自己地理学科的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放手,要相信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将课程内容准备得非常精彩。尤其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寻找资料等方式,完成这样的教学准备工作,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总之,在初中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擅长创造各种条件来增强学生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探索和发现,让学生从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当然作为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综合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出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淑华.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实践教学活动的意义[j].城市地理,2015(20).

[2]侯金玲.实践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12).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三

现出教师自主进行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态度与方法。具体来说,教学反思有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追求地理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反思不是一般性地回顾教学过程,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城市化》一节,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进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对比,内容简单易懂。用讲授法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选择本镇城市规划方案案例从城市人口数的变化、城市地域的变化等材料来说明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过程:通过阅读教材,自己画图的方法,从画出的图可直观的分析出城市化各个阶段的特征。(内容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原因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不合理的原因。学生处于动手动脑的状态,学习效果明显。

第二,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色彩。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但它有别于纯理论的教育学研究,它是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的问题展开的研究。它的研究成果不仅仅表现为研究文本的撰写,还可以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增长等。如新教师上课常用讲授法,唱独角戏,常常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案例教学的实践。首先我们学习有关案例教学的文献,如对选择案例的原则、方法。然后备课组布置任务,四位老师分头准备材料集体备课。精选案例,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材料,有贴近生活的、有近期发生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或乡土地理材料作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分析、判断和推理,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明显。通过案例教学的研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提高都有较大的帮助。

第三,贯穿于地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反思的作用是对教学活动的监察、评价、调控。从反思活动发生的时间看,它可以发生在教学活动前、中、后。课前反思主要在备课阶段进行,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以往经验与教训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直接指向课堂教学,主要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教育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的教学活动。

1.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对教学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的新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在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教学理念。如台风对这一部分的教学,采用传统展示录象,分析台风的成因、危害、防御从知识掌握方向也可以达到目标。对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意识方向、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则较欠缺。我们采用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以整体设计的课程理念进行开放教学和延伸教学尝试,先让学生观看或回顾台风灾害,然后鼓励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的学习问题,再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教材、图书、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的自主探究,形成独特见解,并将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进行整理后,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最终使自己建构起对台风的全面认知。教学过程:(内容略)。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实践教学时,有时会发觉教学过程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原因在于设计教学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我们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内容理论性较强,需要运用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有些事例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理解不深刻。在第二次教学时我用了下列本地农业生产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学习的效果比原来好些。(内容略)。

3.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四

地理研学活动是现代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在我参与的一个地理研学活动中,我深受启发,对地理学习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将在本文中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地理研学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地理知识的生动与实用。平时在教室里,我们只是通过课本上的文字、图片来学习地理知识,很难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实质。而通过实地考察,我亲眼看到了地理现象的真实面貌,感受到了地理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比如,在一次考察中,我们到了一个山区,通过实地观察,我发现山区的土壤贫瘠,植被稀疏,这样的环境导致了当地农业发展缓慢,人们生活水平较低。这样的观察和体验,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地理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增加了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参与地理研学活动,我加深了对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的认识。地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地理研学活动,我才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在一次考察中,我们不仅参观了当地的地理景观,还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我们通过历史学科的知识,了解到该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灾难,这对当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文化课程的知识,我了解到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又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通过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我使得地理学习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第三,在地理研学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地理知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一些环境问题的影响和严重性。比如,在一个考察点,我们看到了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这导致了当地水资源供应困难,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地理学生,我有责任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播地理知识,才能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维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四,在地理研学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地理考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在实地考察中,我们要通过观察地形、植被和气候等因素,来揭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和问题。比如,在一个湖区考察中,通过观察湖水的颜色和浊度,我推测出湖水的质量和流动情况。这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最后,参与地理研学活动,我感受到了地理学科的魅力和潜力。地理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有着无限的研究领域和深度。通过地理研学活动,我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我发现自己对地理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未来深入地理学习和研究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我也深信地理学科有着巨大的潜力,它能为我们揭示出更多未知和探索出更多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地理研学活动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通过地理研学活动,我不仅增加了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提高了综合应用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锻炼了观察和思考能力,增强了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地理研学活动为我的个人成长和地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这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五

(一)理解能力薄弱的表现。

理解能力薄弱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需要理解的地理知识,在表达学习成果时不知从何谈起,不能准确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成了地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之一。这个问题难就难在学生对地理学的两大特点―地域性和综合性了解不够。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学生不善于观察地理事物的特征,对地理事物的感悟不深;二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强,头脑中没有一幅活的地图,因而也就不能把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或解释其要义。

(二)理解能力薄弱的解决策略。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层次分明的具有系列性的设问是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关键。该教学策略的基本操作要点包括以下几条。

第一,找话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二,阅读地图与文字资料,观察景观图片或模拟实验,增加感性认识。

第三,提出质疑,深入探究,理解原理。

第四,释疑讨论,推理结论,巩固练习。

第五,反馈实践,验证提高。

该教学策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找话题与创设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教师提供的景观图片、阅读资料要具有典型性和思考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三是教师要熟练把握课程标准,将教材转变成学材,使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与系列化,将教学过程变为问题解决的过程。下面以“认识亚洲”为例加以说明。

(三)传统教学策略在“认识亚洲”中的运用。

传统教学策略中的讲授式完成亚洲地理的教学。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阅读亚洲地形图,学生在图上找出亚洲主要的高原、山脉、平原等地形,师生共同归纳亚洲地形地势特点。

2.在亚洲地图上找出长江、恒河、鄂毕河等主要河流名称,指出它们注入的海洋。

3.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图,找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重点讲解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特点和成因。

4.巩固练习学生通过填图练习和回答问题等方式表述自己的学习结果。课堂检测结果证明,学生对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分布、主要河流分布及水系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于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说不清楚。

(四)改进后的教学策略在“认识亚洲”中的运用。

改进后的教学策略强调对教材进行教学化处理,把教材变成重要的学材,采用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亚洲地理的教学。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猜想质疑激发兴趣。

教师提供两幅学生熟悉的图片,及长江三峡景观和黄河下游“地上河”景观;采用设问的方式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该话题上。你们谁能说出这两处景观是那条河上的?这两条河的流向有什么共同之处?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上来。进一步设问:除了长江和黄河之外,亚洲还有哪些大河?它们的流向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翻书查图,大致找出了黑龙江、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印度河、恒河、湄公河等,但对于河流的流向却是七说八不一,找不出河流流向的共同特点。通过“猜想质疑,激发兴趣”这一环节,使学生达到了发现问题,感知地理事物的目的。

2.仔细观察深入探究。

亚洲各大河流流向各有不同,它们的发源地有什么共同点吗?各大河中上游与下游相比,地形有什么不同?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有何不同?教师提供一些景观图片,如青藏高原雪山及藏民生活景观,蒙古高原草原牧场景观,印度风情景观,长江中下游鱼米之乡景观,西伯利亚针叶林景观等,以及相应的阅读资料。

学生通过查阅亚洲地形图能够逐一找到长江、黄河、恒河、湄公河等大河发源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以及鄂毕河、黑龙江大河发源的地形区――蒙古高原;各大河中下游的地形区学生也很容易找到,像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等。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呢?各大平原又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呢?学生经过进一步观察与交流,就能归纳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中部,受地势影响,许多大河都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并在各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冲积成面积广大的平原。

3.释疑讨论推理结论。

既然不能从地形、河流等方面解释亚洲各大平原生产、生活特点的不同,能不能换个角度从其它因素考虑,比如气候因素等?学生通过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鄂库茨克、上海、孟买等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气候与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关系。即亚洲北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但适于针叶林生长,因此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林业生产。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降水适中,适合种稻米养鱼虾。恒河―印度河平原属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分明,旱、涝灾害频发,居民多从事种植业。

4.反馈实践验证结论。

学生通过调查家乡农业生产与地形、气候、河流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达到了知识运用与知识延伸的目的,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落到了实处。

二难于把握的拓展教学及其解决策略。

(一)拓展教学难点在于“度”的把握。

地理教学中运用拓展式设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开拓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拓展的“度”,一直是教学中很难处理好的问题。地理新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拓展学习成为可能,也使课堂更具有多变性和不可把握性,这些都增加了拓展教学的难度。学生的思绪像鸟儿,可以呼扇着翅膀在广袤的天地间翱翔,教师要使孩子的思绪像被牵在手中的带线风筝,随心所欲地收放。使其自由飞翔的同时,又能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想象和思维,使拓展教学有序、有质的进行。“放”和“收”看似简单的两个动作,但何时放?放到什么程度?如何收回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都需要教师在拓展设问、拓展教学的过程中在“度”上下工夫。

(二)拓展教学难点解决策略。

1.把握拓展设问的角度。

在进行拓展式设问和教学时首先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注意“角度”。角度选的好,教学效果就好,角度新颖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讲“我国的人口”就可从“作为一个独生子女,你认为对自己的发展有哪些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切入点是学生自己,能抓住学生的心,很快就能引起学生热烈的反响、讨论和发言,也就把孩子的思绪放了出去。

2.夯实拓展设问的基础。

拓展设问的问题,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生活体验、或者是运用工具获得信息的能力,教师的“放”就有了物质保证,就国家的人口基本国策来说,学生除了有生活的亲身体验外,对其了解也有一定深度,还可和自己的长辈进行多角度比较,每个学生都可参与到其中。

“独生子女”的问题看似简单,但它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更深层次的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起到的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正面影响和引起人口老龄化、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等负面影响”,这里就有知识和能力迁移提升的过程,所以,在设置拓展式问题时还要注意,有一定“难度”和“跨度”。

拓展式设问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兴趣,拓展起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体验学习的过程,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为进一步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奠定基础,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很好的控制课堂节奏,是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升华尤其是在过程与方法上得到很好的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4]王亚南.如何科学地运用地理图像发展学生的智能[j].林区教学,2006(05).

[5]常根宝,骆菊玲.新课标下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甘肃教育,2004(12).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六

摘要:时代在发展,如果在教育教学中依旧不转变观念,势必不能够更好地展开教学。就初中美术教学而言,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地进行个性化教学,也就成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一个而重要的课题。围绕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这一主题,重点从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这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化;实践;思考;。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育教学不应该在实践中将学生的个性特点抹杀,应该充分地让学生的这种个性特点得以张扬。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化发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毅然如此。为此,有必要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主体意识,放开对学生的个性思维、个性感觉的束缚,让他们在其作品中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个性特点,表达他们的自己的情感。相信只要这样,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践。

就传统美术教学来说,在美术教育中关注的最多的是学生的`绘画技巧,在教学中采用灌输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创作思想的关注过少。原本美术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对土木周边等社会、自然环境的一种想法和感受,本质就是一种情怀的抒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在新课标中,对美术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们积极设置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环境,让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1.应当在材料上呈现多样性。

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些材料,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他们的个性,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应当在材料上下功夫。比如可以选择花、草,或者树叶、蛋壳、玻璃等材料。在大自然中材料如此地丰富,这众多的材料都可以根据需要,用他们来表达学生们的情感。毕竟采用这戏而具有个性化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其美术作品也就具有了个性化特点。作为教师,不必要对学生的思维禁锢,只要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皆可以。

2.在表现技法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一个特别美好而又新奇的世界,不是成年人所能够猜想的。如果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按照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势必会影响到初中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就美术的表现技法而言,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比如,放开对绘画工具的选择权利,让学生在美术绘画中选用他们自己喜爱的工具进行创作,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展现出来。

3.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征。

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作型的思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比如,在色彩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对于色彩的偏好不一样,有的学生偏好暖色调,有的学生偏好冷色调,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会存在着差异性。有的学生在作品中更多的是暖色,有的学生则更多的是冷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只要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就应该放开对学生的过多约束,毕竟过多的约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在表现效果上的创造性引导。

不可否认,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作为常年人用成年人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不公平的。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存在着一种被关注的心理,他们会以标新立异的方式来体现这一心理,当然也存在一些新奇的想法,不论哪种状况,作为教师应该对此进行正确地引导,对于不符合教师的想法的创作就否定学生,正确的要给予积极鼓励,特别是学生的标新立异的东西中,有些东西具有创造性,且具有艺术的含量,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一点,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张扬。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发展学生的个性。

初中美术教育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应该积极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黑格尔曾经说,绘画的实际上就是绘画者自我存在的一个主体性。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中,其中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有效评价。何为有效评价?就教育评价而言是所进行的评价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在初中美术评价中,应当从学生的作品中感受学生的思想,即有学生的思想内容者,我们应当给予肯定,而不能够仅仅看学生的作品像还是不像来评判。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宜根据实际的情况而确定评价的标准,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发展,积极展开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展开个性化教学,应当在材料上呈现多样性、在表现技法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在表现效果上的创造性引导,希望能够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浅谈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08):93.

[2]罗蓉.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7,(18):102.

地理学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十七

地理研学活动是指利用实地考察、实地观测、实地实践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的一种教育活动。作为学生,我参加了一次地理研学活动,深有体会。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能力。

在此次地理研学活动中,我们去了一座著名的山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独特的地貌景观。我们首先参观了当地的一个著名的河流,了解了它的起源、流经的地域特点以及对当地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随后,我们前往了一个陡峭的山崖,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样品,学习了解了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了解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治理措施。

参与这次地理研学活动,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地理学科的魅力。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我对课本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前,我只是在课本上学习到一些概念和理论,很难直接联系到实际生活。而通过地理研学活动,我亲眼目睹了河流的壮美和山崖的险峻,亲手触摸了地质构造的样品,真正感受到地球的强大和神奇。这使我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除了学习知识,地理研学活动还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河流考察中,我们需要穿越河流,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害怕水,但是为了完成任务,我鼓起勇气跃入水中,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成功完成了。这让我明白到,勇于探索和实践是成功的关键。而在山崖考察中,我们需要相互帮助,才能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团队合作让我们更加默契,提高了效率。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到单打独斗是无法战胜困难的,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

通过参加地理研学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地理不仅是考试科目,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和决策都受地理影响。通过地理研学活动,我明白到要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生态,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行动。只有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地理学科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世界。

总之,参加地理研学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我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得到了增加,更加重视地理的重要性。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参加地理研学活动,我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地理知识,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