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南昌四个一线挂职心得体会和感想 南昌四个一线干部锻炼(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5:09:44 页码:14
南昌四个一线挂职心得体会和感想 南昌四个一线干部锻炼(三篇)
2023-01-05 05:09:44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南昌四个一线挂职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百花洲光听名字就应该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地方。可是你知道吗?它以前是什么样子吗?

百花洲以前湖面上漂着许多垃圾和死鱼,让人闻到一股臭气。早上到百花洲去划船,水不清,很脏,很臭。晚上路边有许多小摊小贩,公园里昏暗无人,但里面的人都是扫公园的。中山路的商店9点钟就关门,因为:中山路的路边的灯都没有,伸手不见五指。

现在的百花洲可美了,中山路路灯繁华,商店10点才关门。因为:现在的中山路美观了。

公园里早上有的人在锻炼、练剑,有的还在划船,水可不像以前一样又脏又臭了。划船的游人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放松一下身体,觉得好清爽呀!

百花洲真叫人赞不绝口,水清清的,花草树木多了。景美、人美,现在可不像以前一样,人们乱丢东西,如果有人把垃圾丢到地下,扫地的人立马捡起来。不但扫地的人会捡起来,过往的行人也会捡起来。

晚上百花洲路灯五彩缤纷的,还有许多小动物的图案,刻在上面多可爱呀!路灯的颜色也不一样。旁边有许多菊花五颜六色的多美呀!路灯映在水里美丽极了,像幅水上的画。

百花洲真是跟以前大不相同,我想这是南昌花园城市的一大焦点吧!

2022南昌四个一线挂职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能够与大家相集南昌,首先我代表江西省四海旅行社全体员工给大家说一声:一路辛苦了。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陈__,大家可以叫我陈导或小陈,我们驾驶这辆大巴车的师傅姓徐,今天我们要在此为大家演双簧了。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景点是新八一广场。在这里有两点请大家注意:一、由于景点位于市内闹市区,车辆较多,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二、停车场同样的车可能会较多,请大家不要上错了车,嫁错了人哦!记住我们的车牌号,赣m01234。

相信大家都是初到南昌,对南昌还不甚了解。那么现在我就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昌的概况。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它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英雄城。

南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南昌市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市区错落着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四个人工湖,象四面明镜镶嵌在市中心,构成了美丽的城市风光。南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已发掘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古文化遗址近60处之多,最早有关南昌的文字记载见之于《禹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由于当年灌婴在现在南昌这个地方没有发现什么特别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只是发现很多很大的樟树,所以又把这里称为豫章治郡,“豫”在古代就是好大的意思;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元、明、清历代皆为江西省治。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商贾络绎,楼台相望。“八一南昌起义”,使她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驰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地八大重点开放城市之一。

南昌古老的名胜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装点着江南文化古城的独特风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建设、城建、交通、科教发展迅速,处处旧貌换新颜。改革开放后,南昌旅游业发展迅猛,许多古迹文物修复一新,江南名楼滕王阁又重建屹立于赣江之滨,给古城增添了无穷魅力。近年来,梅岭、青山湖风景区等旅游场所相继开发,南昌成为中外旅游者参观、学习、游览的热点城市。

好,各位朋友,我们已经到达今天的第一个景点:八一广场。请大家关好车窗,记住带好您的贵重物品,依次下车,下车的时候注意小心碰头!我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现在是9点半,请大家11点准时上车!

历时三年多时间的创意、规划、设计和施工,英雄城南昌的象征――八一广场的改造工程在20__年9月30日落成国庆首日正式对外开放。集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和休闲性于一体的全新八一广场,成为南昌市在国庆期间献给市民最有意义的一份厚礼。

八一广场原名人民广场,始建于1952年,伴随着南昌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见证了这座英雄城的新旧嬗变。作为南昌乃至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八一广场对于弘扬“八一”精神,进行革命传统和英雄主义教育,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造后的八一广场分为纪念区、文化区和休闲区三个部分,工程总耗资6000万元。与原广场相比,新广场发生了多项重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面积增大,广场核心区由原来的5万平方米增加到7.8万平方米;纪念性更强,改造后的八一广场以纪念塔为南北主轴,原纪念塔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高约44米。当时,纪念碑高于周边建筑物,气势雄伟,成为南昌标志性建筑。经过改造后,其形状与原来保持一致,位置东移6米至新广场中轴线上,同时增高8米左右,使其显得更加挺拔、更显雄伟,此外还增加了八块大型军史浮雕、军史大事记、国家领导人题词,以体现八一文化;同时,改造后的八一广场也体现了更广的群众参与性,并使广场周边的交通更通畅,环境更优美。

不仅如此,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八一广场还凸现出八大亮点。哪八大?别急,听我一一道来。亮点一便是八一起义纪念塔长高了,由原来的45。5米升高到53。58米,而且做了24处修改,增加了抗震性,显得更为雄伟、挺拔;其次是在假下沉式广场中心地面安放有八一火炬和海陆空三军组合雕塑,点出八一起义的主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三,在北部休闲区中央设置有一条长49米的玻璃军史步道,上面记载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历史。而八一浮雕、八一音乐喷泉、八一水幕电影、八一升旗仪式等新增加的以“八一”为题的.融纪念、休闲等为一体的景观,与上述所说的三大亮点一道形象深刻地诠释着“八一”精神。

与普通的市政工程不同,由于南昌八一广场改造工程是一项弘扬“八一”精神的政治性工程,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也是推动南昌乃至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工程和标志工程,南昌市委、市政府对这一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整个广场的改造经历了四轮大的变更,规划方案30多稿,制作模型26个,征集社会各届意见近6000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科学民主决策的程序并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好,广场就讲解到此,下面的时间大家自由参观,注意11点准时上车,特别要强调的是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请大家11点准时上车。要逛街的也可以自由活动,不过要自己打车回去哦!

2022南昌四个一线挂职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绳金塔始建于唐天佑年间(920xx年~920xx年),相传建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只而得名。

绳金塔历经沧桑,屡毁屡兴,现存塔体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20xx年)重建,1985年,国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绳金塔。1988年清明动工,1989年10月竣工。20xx年世纪之交,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下,绳金塔重焕生机,我们将努力把绳金塔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集宗教、文化、旅游、美食、工艺品销售为一体的绳金塔公园,它建成以后,将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相媲美。

绳金塔为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为七层八面(明七暗八层)内正外八形,其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及鉴金葫芦型顶,有浓重的宗教色彩,飘逸的飞檐,并悬挂铜铃(按照制作古代编钟的工艺,重新铸造风铃,七层七音)它古朴秀丽,具有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绳金塔自唐代始建至今年内,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历史沿革

绳金塔座落在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古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园904~920xx年)。相传建塔时,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之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绳金塔多次建筑。第一次重建是在元末明初,当时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南昌,绳金塔毁于兵火之中,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第二次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20xx年),因1720xx年塔体长期失修而“全仆于地,无一瓦一椽存矣”。在巡抚冬国襄的主持下重建,现在的塔体就是哪时所建。此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年(1820xx年)、同治七年(1868年)多次重修,光绪二十二年(1886年)塔遭雷击起火,部分本质结构被焚,嗣后又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劫难,整座塔仅存砖砌塔体及葫芦形塔刹。1985年,国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绳金塔。自1989年维修后,历经十余年,自然损坏较为严重,由于当时木材未经防腐处理,木构件被雨水、潮湿等侵蚀而糟烂,有的被虫蛀、蚁啮而空朽,镏金铜皮(塔刹)锈损,油漆斑驳、脱落,砖石风化。20xx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绳金塔重换勃勃生机,整个景区建成后,它将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相媲美。

绳金塔现状

绳金塔在四十亩左右范围进行规划改造形成塔体文物规划为主轴线,四大区域组成的绳金塔公园格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具有巨大的旅游观光价值,是一处不可多得旅游资源。具体来说,形成以历史文化为主线,四大区域的格局。历史文化为主轴线:包括现有的古塔及重建的塔前寺、剑池、南门石牌楼,把大量荡气回肠的动人传说整理出来。四大区域:第一大区域是鸣江园,这是为了纪念清代大建筑师雷发达先生所建,在近四亩的土地面积上栽种名贵花草树木,有南昌市名树之列的香樟,以及高杆苏铁、倒槐之类树木、风雨亭等诸多内容和品种,具有观赏、休闲功能。第二大区域是民俗村,在7.8亩土地面积上,重建一幢在清末民初保留下来的民居、按照传统有着独特民俗风情建立一个民俗村。里面陈列摆放着传统乡土风情的劳动生产用具,犁、耙、辗、水车等诸多劳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让游客观赏为之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大区域在绳金塔的东北面建一座文庙,是祭奠孔子及属下门生颜回及子羽的场所,内摆放祭孔时全套器乐,大厅两侧墙壁并刻有孔子生平事迹。此建筑落成后,成为南昌市唯一一座大型文庙,其规模气势巍巍壮观。第四大区域在绳金塔西北面兴建一座隆兴院(戏台、茶楼),节假日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并常有省京剧团、市采茶戏团、市歌舞团此出演地方戏,吸引了很多观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绳金塔景区内的使用功能有:让游客登千年古塔,观洪城景观,登至古塔顶层,远眺望西山及梅岭、抚河古道、观洪城夜景、银光闪亮。千佛寺大殿内供奉着有一千尊释加牟尼佛像供游客观瞻,还可满足善男信女的朝拜愿望。千佛寺大殿两边为文物展厅,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分别陈列摆放着绳金塔地宫发掘文物,古刹文物及南昌市周边地区及市内大型建设工地出土文物,使游客更形象具体的了解绳金塔的古址原貌。 随着绳金塔周边环境改造公园扩建工程正在逐步进行,园区内绿化面积的增多,参观内容的丰富,整个布局形成为:一塔一寺(绳金塔、千佛寺)、一园一庙(鸣江园、文庙)、一台一村(古戏台、民俗村)的总体布局。在绳金塔的东南面新近落成了一条观景回廊及鱼池,建筑风格与整个绳金塔建筑风格相协调,在绳金塔南大门沿街还建成仿古店面一条街,专营古玩、字画及工艺品,经过一段时期的开发与打造,使绳金塔公园及周边环境面积上规模,品位上档次,广开声誉,成为一个人们有的看、有的吃、有的玩、有的乐的名胜景区。在每年的九月中下旬至十月上旬这里还举办一年一度的绳金塔庙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游览、品尝。绳金塔庙会已成为我市“城市的名片、招商的盛会、企业的平台、市民的节日”一大品牌。

建筑特色

绳金塔葫芦铜顶金光透亮,通身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古朴无华。绳金塔为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七层八面(明七暗八层),青砖砌筑,平面为内正外八边形。塔身每层均设有四面真门洞、四面假门洞,各层真假门洞上下相互错开,门洞的形式各层也不尽相同。第一层为月亮门;第二、三层为如意门;第四至七层为火焰门,三种拱门形式集于一塔,这种做法是不多见的。

塔刹高3米,最大直径1.75米,内以樟木构架为胎,外钉2-3毫米厚镏金铜皮。1988年维修拆卸塔刹时发现,该塔刹为同治六年制造,而重修该塔是同治七年七月始至同治八年冬完成(见刘坤--《重修绳金塔记》)。由此可见,在施工之前就对塔刹有周密的考虑和设计,塔刹各部位尺寸比例匀称,线条柔和流畅,在江南民间的诸多宝塔中,象这样的格局也是不多见的。塔以须弥座为塔基(基础仅深60厘米),历经近三百年未见严重沉陷和倾斜,这与我们现代建筑基础处理大相径庭。绳金塔内旋步梯直通其顶层,直视湖山千里道,"下窥城郭万人家"(明、王直诗),是我市仅存的高层古建筑。

绳金塔层层“飞檐翘角,铜铃高挂”,“双树影回平野暮,百铃声彻大江寒”(明、吴国伦吟绳金塔诗)。绳金塔风铃每层一个音阶,七层七音,微风吹过,悦耳动听。

地宫为塔基下的一种建筑设施,1988年在维修绳金塔的过程中,在其他宫和塔刹内发现一批珍贵文物(现陈于绳金塔千佛寺内)。豫章民谣云“滕断葫芦剪,塔圯豫章残”,可见它是南昌人们心目中的风水宝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