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六中全会六讲六做心得体会实用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5:49:14 页码:8
六中全会六讲六做心得体会实用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4篇)
2023-01-05 05:49:14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六中全会六讲六做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是加强学习,坚定信念。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如刘方仁、王怀忠等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官位、名利的诱惑下,放弃了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

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的与共产党员应有的先进性极为不和谐的信念。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己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党的政策理论,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结合分管工作,大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警省能力,促使自己时刻不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坚决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是以案为鉴,廉洁自律。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本人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观看了程维高、王怀忠、慕绥新等一些反面案例警示教育片,思想受到极大震撼。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

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这些反面的案例也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该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鉴于以上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自己严格遵守中央、省、市委关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规定,按照八条规定和“四不准”、“六严禁”、“两个从严控制”的要求,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以苦干为乐,以民生为本,处处从大局出发,按制度办事,按原则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坚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严于律己,公正严明,按照制度和规定,严格对照检查自己的执政行为,自觉做到不收受下属单位、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做到不到下属单位报销应由本人及其配偶、子女支付的个人费用,认真落实领导人员配偶、子女从业的有关规定,真正在廉洁自律方面带好头。

三是接受监督,讲政治纪律。作为领导干部,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请求办事的人多,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特别是作为分管城市建设的领导,我深刻认识到拒腐防变的艰巨性和重要性,时刻警醒自己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身,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并时刻对照党组织和群众监督这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在“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的落实上狠下功夫,身体力行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决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做到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到无论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都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

四是求真务实,勤政为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一个真理。自调入县政府工作以来,我深入调查研究,认真了解县情、民情,研究部署工作、决策断事都建立在对相关事务熟悉摸透的基础上,保证工作不出差错。

同时,坚持执政为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要求当作第一要务,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围绕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一核心,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尽自己最大能力,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022六中全会六讲六做心得体会实用二

历经xx年改革开放,中国又到了抉择的时刻。深水区的改革,注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艰难的博弈。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统筹兼顾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处想的共识、劲往一处想的行动。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李克强总理用“壮士断腕”形容改革的决心、媒体热议的“383”改革方案,诸多举措,汇集成一个清晰的信号: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当前,无论是国内外学者政要,还是普通黎民百姓,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寄予厚望,表现在对中国即将挺进的深度改革讨论热情空前。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会后的中国将以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啃硬骨头”“涉险滩”,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持续喷涌,“深化改革”的“红利”将长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科学发展,世界和国人充满同样的期待。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让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十八大以来,不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表态,还是陆续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决心。“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雷霆出击、“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铿锵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求真务实,正是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之举。

xx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路走来成就“富裕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5年后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设“富强中国”,共圆伟大复兴之梦。

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之后,邓小平不是让改革停下脚步,相反却加快推进改革,“南巡讲话”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

如今,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变革。十八届六中全会,激发中国变革新活力,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升级中国经济硬实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充满期待。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2022六中全会六讲六做心得体会实用三

2016年,我国主要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已站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

抓住关键时机,中国经济方能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中国经济这艘大船能否保持正确方向事关全局。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外大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引领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和深层次矛盾凸显阶段,面临结构调整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支撑增长的需求乏力等因素,潜在增长速度下降。

面对“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党中央始终以战略的平常心,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先后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中央坚持用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面。

新常态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东部率先企稳向好到中西部爬坡过坎,结构调整棋局正在华夏大地上展开;从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到服务业走势强劲,结构调整不断激发新动力、打造新引擎;从简政放权到商事制度改革,中国经济土壤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

二是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2016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6.4%,比上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

三是从供给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2016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已占据半壁江山。

在经济承压的情况下,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业带动就业。

当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实现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为主、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的重大转变后,中国经济将会步入一个更加稳健、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新的发展阶段,将会更好地发挥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努力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把“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开放的总抓手和新引擎,助推我国外向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十三五”期间,我国货物出口年均增长6.5%,占全球份额从2010年的10.4%提升到2015年的约13.2%,明显快于全球主要经济体;

二是“十三”期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预计达到6200亿美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30%以上,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提高到60%以上;

三是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额约占进出口总额的1/4,投资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

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贸大国,正在稳步迈向经贸强国。更为重要的是,在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联合国、金砖国家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舞台,随着一个个中国方案、中国建议的提出,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必将继续推动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更深入的进程,世界看待中国经济的态度发生质变,中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

2022六中全会六讲六做心得体会实用四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全市建筑管理工作会议,是认真贯彻落实胡对重庆工作重要指示,加快重庆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会议。通过这次会议,总结20xx年建管工作,进一步谋划“”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对20xx年深入推进建管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刚才,丛钢同志作的建管工作报告,对“”开局之年建筑业的发展进行了客观评价,全面总结了20xx年的建管工作,安排部署了20xx年的重点工作。整个报告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我都赞成,会后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认识

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胡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寄语: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革开放特别是直辖以来,我市建筑业伴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增加就业、改善城乡面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重庆的重要环节。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要构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不断趋于缓解的社会。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我市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目前,我市的建筑业容纳着超过150万的农民工就业,在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建筑业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结合点。建筑业能否很好地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在建筑业中从业的农民工的劳动收入能否及时足额拿到,直接关系到农民能否有更大机会分享城市化、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关系到城乡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因此,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建筑业就业,切实维护建筑领域从业人员的利益,有利于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

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支柱。建筑业对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20xx年,全市建安工程总投资达159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5.1%,并转化为巨大的固定资产。其中,70%转化为消费,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改变城市面貌、改善居住环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拉动建材、装饰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xx年,鸿举市长在《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万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打造以主城为核心的城市群和“1小时经济圈”;完成3大类30项重点工程。这些政府工作目标的确定以及市庆项目的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的全面完成,都与建筑业的改革发展密切相关,既给我市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市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体现。建筑业是资源和能源消耗最突出的经济活动领域,能耗物耗大,建筑施工、各种建材的生产以及建筑产品的使用,对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的40%。在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认清形势,全面把握我市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认清形势,把握现状,这是我们制定各项管理政策和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20xx年,我市建筑业快速发展,总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期间的良好开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一是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初步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了对建筑市场主体技术力量、质量情况和市场行为的综合检查工作。二是规范行业管理,实行建设行政审批事项的条件、标准、程序的公开和简化。三是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均进入有形建筑市场交易,为防止腐败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四是规范工程造价管理,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探索工程最高限价及低价风险指导实施意见。五是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推进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代建制。

(二)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20xx年,全市工程质量稳中有升,有2项工程荣获鲁班奖、7项工程荣获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34项工程获得市级优秀勘察设计奖、50项工程获得巴渝杯优质工程奖、136项工程获得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奖。全市建筑业战高温、保生产,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全年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26起,死亡31人,同比分别下降18.8%和11.4%,全年未发生勘察设计质量事故,圆满完成建设部和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施工扬尘控制也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我市蓝天目标的提前完成。

(三)建筑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初步形成了建筑企业总量有发展、总承包企业有控制、专业承包企业有增长、劳务分包企业逐渐增多的“金字塔”式产业结构调整态势。全市特级建筑业企业已达2家,甲级勘察设计企业已达52家,一级总承包建筑业企业104家,一级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1家,形成了我市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体制灵活的民营建筑企业蓬勃发展,所占比例超过了60%,已成为建筑业中的生力军。

(四)建筑业企业竞争力有所提高

我市建筑业企业逐步开始依托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加大科技投入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探索适合建筑业特点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发展模式,增强资金运作效率,重视企业资本运营,企业技术竞争力和资本竞争力得到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开始进入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对外承包工程的方式从90年代的劳务分包、土建分包发展为总承包以及bot等方式,承包工程量不断增多,市外市场份额有所提高。在“走出去”的队伍中,我市大型建筑业企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涌现出建工集团、城建集团、广厦一建等一批优势骨干力量。

(五)勘察设计行业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我市勘察设计行业突出山地建筑设计和高边坡支护设计的传统优势,努力构建西部勘察设计技术高地,特别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工程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共取得专利323项。行业人才梯队初步搭建,勘察设计行业珍视和培育本地人才,构建以“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军,勘察设计注册师为基础的行业人才梯队,努力营造人才辈出的温床。市建委和市人事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评选工作,评选出在各自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望和知名度的行业领军人物,授予他们为“重庆市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荣誉称号,并纳入“巴渝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工程体系”之“名家大师人才培养计划”统一管理,将进一步激发勘察设计从业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进我市建筑业健康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企业诚信体系和工程风险管理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二是建筑业整体素质不高,产业增值能力有限;三是企业依靠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领先市场的意识还不够强;四是建筑业行业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抓住机遇,扎实开展建筑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建筑业改革与发展

从大环境来看,“”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将有所改变,结构调整将全面展开,经济增长方式将进一步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达到保护生态,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建筑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等战略,承办奥运会、世博会、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京沪高速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为建筑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直辖以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建筑项目陆续上马,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得以大大地改善和完善,随着“直辖牌”战略的深入推进、市庆项目的全面实施、以建设“快捷城市”为建设工作重点的确立,为我市建筑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我市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2850亿元,力争达到3000亿元,按65%的比例计算,在建筑业方面应超过1800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全国一大批世界500强和国内顶尖建筑业企业都在我市承揽大量业务,如中铁工程总公司、中铁建、中航司、中建、中冶等等,勘察、设计、施工等业务被外地企业拿走了一大半。因此,做好我市建筑管理工作,对于正确把握方向,继续深化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深入开展建筑业发展战略研究

全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在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建筑业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充实完善建筑业“”发展规划。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全面把握行业发展现状,科学预测发展变化,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指导性,使“”规划有效指导建筑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引导建筑业企业制定自身发展战略。

(二)站在新的起点上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党的xx大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在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一是贯彻落实为重庆发展“导航定向”的讲话精神,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城市和农村、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优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集约化,提高城市建设质量。二是贯彻执行“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设计方针,充分发挥勘察设计行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合理配置资源、控制投资效益的作用,充分发挥勘察设计智力密集型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全力服务构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和谐社会。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应用和推广清洁型能源,搞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工作。

(三)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抓住新机遇,增强新优势,赢得新发展,必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推进机制体制和技术创新。一是要坚持思路创新。增强宏观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风险意识,拓宽发展思路。二是要坚持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大力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广泛开展全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进步在建筑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发挥科技进步的先导作用。三是要坚持机制创新。着眼于理顺和规范经济关系,完善经济制度,进一步深化建筑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企业经营机制的要求,落实建筑业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

(四)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

要抓住当前经济形势良好、各方面改革意识增强的有利时机,按照党的xx大和xx届十中全会的部署,着力推进建筑业的改革,为我市建筑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今年的改革,要围绕解决影响建筑业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稳步实施。第一,要继续推进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混合所有制结构。第二,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审时度势,通盘考虑,正确把握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和推行力度,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改革。第三,把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结合起来。继续探索按照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模式,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五)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建筑业综合实力

按照“扶优、扶强、做专、做精”的原则,加快培养龙头企业。对全市建筑业企业实行分类指导,支持骨干建筑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资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期间要力争再培育1至2家本地特级建筑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综合管理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和项目管理公司,做大做强优势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建筑企业发展房地产、建材、物业管理等业务,延伸产业链,要大力发展劳务企业,扶持农民工输出较多的地区组建劳务公司,引导无资质的劳务队伍申办劳务资质,组建劳务企业,进一步规范建筑劳务用工行为,实行劳务队伍成建制基地化管理。

(六)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深入开展建设领域反腐败斗争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履行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强化建筑市场准入清除制度,严格实行招标投标、施工图设计审查、持证上岗等制度,依法查处阴阳合同、虚假招标、明招暗定、违法分包等行为。二是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各种建筑市场违法违规现象,纠正苛刻无理的合同条款、违背规律的工期要求,废除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三是打造诚信行业,建立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诚信保障体制,建立建筑业企业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和企业信誉档案,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四是切实巩固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取得的成果。五是严肃查处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案件,打击权力寻租的腐败行为,依法行政,清廉从政。六是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清除“霸王条款”、“潜规则”等违法违规行为。

(七)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为重点,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质量和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工程建设项目社会效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和谐建筑业的重要内容。要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的理念,把质量和安全作为建筑业的立业之本。

首先,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要把质量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水平。要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规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和创新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在确保工程质量方面的作用,切实加强管理。重点加强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环节执行强制性标准的监督,完善施工许可制度、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施工图审查制度。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控制源头、标本兼治的要求,落实建筑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安全施工的监督检查,搞好高处坠落、起重机械伤害、坍塌等事故高发的专项治理,减少事故伤亡人数,坚决杜绝二级及以上重特大建筑安全生产事故。

按照市政府蓝天行动的工作要求和部署,要继续加强对主城区建筑施工扬尘的控制,加大学习宣传的力度,落实施工扬尘控制强制性管理规定,加快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重点抓好一些薄弱环节的扬尘控制,落实好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的五项强制性规定和六项细化措施。同时,要加强市区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为20xx年实现重庆市蓝天目标作出贡献。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建筑业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地要认真学习xx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九次、十次全委会精神,继续深入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在贯彻落实上见行动,在推动工作上见成效,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扎实推进建筑业改革和发展工作。各地政府要把建筑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解决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及时研究解决建筑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深入企业和施工现场调查研究,了解建筑企业发展状况,研究分析存在问题,谋划建筑业发展思路,研究落实政策措施,为建筑企业排忧解难,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和优质服务。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在建筑企业改革改制、扶持重点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拓展市外市场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积极支持建筑业的发展。

同志们,20xx年全市建筑业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在重庆代表团的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求真务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我市建筑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重庆直辖十周年献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