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队伍建设十大建议心得体会和方法 队伍建设经验(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6:42:58 页码:7
队伍建设十大建议心得体会和方法 队伍建设经验(七篇)
2023-01-05 06:42:58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队伍建设十大建议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在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发展的方向、关键和内容,建立健全与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相配套和相适应的科学制度,才能确保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的提升。重点要推动以下三个方面的融合:

一是注重国家政治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国内建筑类国企进行企业制度建设,不能照抄国外经验,不能完全按照国外的企业制度进行建设,也要区别于以前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制度。应该立足当前国家的社会主义政治优势、群众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其该有的作用,还应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法人治理机制和结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作用,忠于党、忠于人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潮流,积极带头,掌握好前进的方向,管理好大局,确保制度的落实实施,从根本上将政治体制和企业制度优势紧密结合,引领各级领导班子全面提高政治站位、认清改革发展方位、找准自身目标定位,在认识大局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带领国有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二是注重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机制作用相融合。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国企要想有一个好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挑选好的专业人才,制定符合科学规律的选人用人机制,找到那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从德能勤绩廉等各个方面进行人才的选拔,打造一支政治可靠、能力突出、作风强硬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助推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选拔机制上,国企和私企还有很大的区别,国企挑选人才一定要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进行,要明确企业党组织对公司人才选拔机制的作用,积极把关,主动担当,敢于承担责任,根据企业所在的机场建筑承包等行业和自身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选拔标准、考核程序、推荐方法等内容,争取将符合要求的干部尽可能多的挑选出来,进一步确保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选优配强。还应该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和发挥,在总体改革发展要求的框架下,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落实好董事会选拔聘用管理者依法行使权力的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党管干部与市场经济下的选聘相互融合,在防止党的领导弱化的前提下,也要防止选拔的干部脱离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好选人和市场相结合的文章。

三是注重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融合。国有企业的发展如果没有活力,也就没有动力,这必定会限制企业的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也会下降。一定要根据市场化经营机制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府与企业权力、资金的进一步明确,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激发企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加强监管,紧盯权力运行,解决“从严监督”问题。处理好督查和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切实可行的监督手段促进国有企业发展。要完善民主监督、行政监督、职工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与安全监察的作用。要促进国有企业党委和纪检部门领导的协同配合,必须着眼于转型发展中的难题,解决“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优化资源配置,创建优势平台,实现转型突破、转变和发展,只有始终坚持“放活”“严管”两手并重,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行改革有利于解决当前国企发展中面临的多方面问题,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找准改革方向。在进行改革之前,必须明确其改革的目标方向不能偏移党的领导,而应当依靠改革来健全与深化党的领导,让党的指导在改革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严格依据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目标以及国有企业现状,围绕国企中心工作,纠正企业存在的认为党组织发挥作用“多此一举”、“影响效益”等不正确认识;

改革企业公司法人治理机制流于形式、党组织在对重大问题决策进行影响时出现程序错误以及其政治核心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等问题;

改革企业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一些陈旧的运作模式,使制度由抽象变为具体、由笼统变为量化,增强操作性和实效性,研究并建立起与基层党建规律相符的调研、考评、主题教育以及学习培训制度等思想建设新模式。

二是强化风险控制。国企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绝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在此过程中就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强风险控制。要想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就必须要加强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尽可能的完善精细经营成本;

通过强化监督审计、加大亏损治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经营效率等方式来实现提质增效。要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通过加强源头防范和源头机制建设、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应急演练体系全力防范安全风险;

通过推进公司法制建设、加强合规性审查和法律监督等方式依法应对合规风险;

通过加强信息市场收集、严格项目评审,尽可能的减少投资风险事故的出现。要强化监督管理,通过统筹企业的所有监管力量,加强国企的纪检监察、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出资人监督等,权责分明,奖罚文明,尽快形成覆盖面全面、科学分工、监管有力、协同合作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三是注重选人用人。加强企业制度建设,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解决职权边界不够清晰、专业化水平不够高、制度机制保障不够到位等问题。还要着重强调权责对等原则,对企业党委、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部门经理等职位的权责进行明确的界定,尤其是董事会的重大事務决策权、人事任免权、薪酬等制度制定权等;

加强总经理负责制的实施,确保总经理有实权,能够在企业经营的大小事务中行使职权,真正的能够发挥才能管理公司。提升董事会、监事会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增加外部董事数量;

从国有企业内部和外界社会选拔合适的监事会主席等专业人才,着手建立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监事队伍。加强议事规则的执行,奖罚有度,促进规范运行。要建立人才多元化发展举措,分层分类确定选任程序、明确选任条件,差异化选人企业管理人员。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管理人员要从内部选拔或者外部招聘结合进行选人,增加党委、董事会、经理等职位的市场选聘可能,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全方位流动。加强企业内部用人制度完善,建立健全科学的人事管理体系,建成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机制。

要注重加强新形势下国企党的制度建设,以建章立制作为着手点,通过制度促进落实,更好的发挥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把握好着独有的优势,政治上保障现代化治理结构的完成和实现。

一是建立党建目标考评制度。坚持实施国家企业党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考评制度,制定考核考评细则,把各项党建工作列为考核重点项目,考核项目每年都要根据党建工作最新部署进行调整,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各企业评先创优和年终奖励的依据。党建目标考评制度能够保证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有利地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应当依据基层组织的建设工作开展状况,加强党支部的建设,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选择科学的党支部建设测评指标,把思想建设列为考评第一项内容。依靠党支部标准化考评制度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实现运行模式创新。同时,要对国企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成果进行集中展示,让好的经验成为推动党建工作的“引擎”。

二是推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要更好的展现党组织的带头作用,提升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坚持规范和专业的标准,促进有效性的提示,实现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升級,以党建高质量推进国企改革高质量进行。要与时俱进的转变思想,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重要作用,抓实基层党建的主要负责人,加强“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这一先进责任意识,加强“述、评、查、考、用”工作,规范落实好支部到期换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示业务能力和素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真真正正的挑选到业务能力强,业务素质高人才,并且在岗位上将才能发挥出来。要加强阵地建设,将党组织重要作用更好的展现出来,运用党员责任区、模范岗等载体,加强战斗堡垒建设。要坚持制度标准化,贯彻落实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员的民主评议、“三重一大”制度,提升党组织战斗力,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完成。

三是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现如今,国有企业改革正是发展到一个重要的攻坚期,面临着全所未有的困难,复杂程度较高,这就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带来了新的目标。例如,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过程中,应该怎样进行党委、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等人事和权利的分配;

以管资本为代表的的改革应该怎样确保对国有经济的控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怎样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等。要想把这所有的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很好的解决,就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带领下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应该以企业为中心,将企业改革作为落脚点,集中力量攻坚企业的难点,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态势来评判党建工作的效果,不能自弹自唱,就党建抓党建。如此这般,才能够加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避免出现边缘化的情况,才能够在国有企业中加强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国有企业的建设是一个持久过程。因此,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重视与改革发展的结合,不断更新方式方法,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找对摆脱困局的“良药”,找准转型跨越的“钥匙”,才能确保国企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队伍建设十大建议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两学一做”活动开展以来,韩城市公安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的基础。把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与完成公安中心任务相结合,让党员主动挑大梁,结合公安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通过会议学习等方式,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把关、关键任务有党员做表率,切实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的作用,把推进基层公安党建工作作为思考谋划全年工作的重要基点。

一要学好党章党规,夯实活动基础;首先要加强理论武装,抓好宣传引导,增强覆盖面,让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之真。抓好此次学习教育的宣传,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报刊、手机、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大对此次学习教育的宣传,让广大党员知晓此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扩大学习教育的覆盖面,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主动参与学习。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学习系列讲话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的公安民警队伍。

二要落实公开承诺,做好规定动作;市公安局党委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支部建设,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从而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体党员民警发挥主体作用,深入宣传发动,精心设计载体,注重分类指导,层层传导压力,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并签订公开承诺书,不断提高认识、提升境界,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三要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党员作用;全局上下严明纪律,引导党员干部立标杆、作表率,争做遵规守纪的模范。各中层学习“标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五点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促进工作达到,全面从严治警,立德立规,树起道德“标准”划清纪律“底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局发起手抄党章100天活动。

四要狠抓各级领导,强化督促检查。局党委、各党支部针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分析,查苗头、找隐患、究原因、定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党员的谈心谈话等思想教育工作,动态掌握党员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堵塞了管理漏洞,消除了风险隐患。并及时组织开展系列专题讲座的方法进行党员民警教育。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等教育,切实提高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公安机关作为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坚定“主心骨”,筑牢“压舱石”。全体公安民警要全身心投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来,切实提高主动性,不断增强自觉性;要牢牢把握“两学一做”目标要求,对照问题认真反思、深入学习、从严整改,补足精神之“钙”、扫除行为之垢、强化担当之责,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

一是挖掘新思路,塑造明朗化业务工作。韩城市公安局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20xx年公安工作会议和沈军局长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民警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认真总结20xx年工作得失,紧紧围绕市局中心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明确工作思路,从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实施责任、完成时限等方面制定详细的20xx工作计划,形成明朗化工作机制,为新的一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制定新规矩,营造规范化学习氛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则无队伍。20xx年,将在持续扎实开展“三会一课”的基础上,以“两学一做”活动为起点,制定新的学习计划,每天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周召开一次归纳总结,每月进行一期专题辅导,每季度开办一期学习专栏,要求全体民警及辅警人员认真记写学习笔记,指导员定期进行检查抽查,对态度不认真、学习不扎实的同志进行约谈,提出批评改正,对学习认真的个人及心得体会优秀作品予以表彰奖励,以完善的制度营造规范化的警营学习氛围。

三是开拓新方法,创造“微”型化警营风采。在网络媒体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开通“一网双微”警民互动工作平台的基础上,为使民警在繁杂枯燥重压的工作中有一个放松心情、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局党委积极创建局内微信交流群,带头公布个人电子信箱,鼓励民警有情绪有意见,不好说就“写”出来,有想法有才艺,不愿讲就“晒”出来,全新的交流方式有效地消除了民警工作中产生的小摩擦。

四是树立新标杆,打造时代化公安形象。以心正、身正、言正、行正为标准,从生活、工作、学习,思想、言谈、行为等方面综合考评每一位干警,每月民主评选一名模范先锋,在民主生活会上向全体同志分享个人工作经验,各所队向辖区人民群众汇报工作,以良性竞争的方式促进干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让每一位干警树立个人形象代表公安形象的意识,以标杆为激励,全力打造时代化公安形象。

以优秀党员为标杆,以优秀民警为标杆,以优秀辅警为标杆。执法为民清正廉洁、敢于担当、信念坚定。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建成区域中心”的目标,积极调度指挥,采取有力措施,合理部署警力,净化投资环境,打击违法犯罪,为顺利实现“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和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对于队伍建设十大建议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一、指导思想

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全国第五次少代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上级工作部署,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儿童,发挥少先队的特有功能,以体验教育、雏鹰争星等活动为途径,有计划有创新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活动,使少先队员更好地掌握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成为幸福生活并能创造幸福的人。

二、工作思路

转变观念,稳抓常规,追求创新,讲求实效。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

1、加强学校辅导员以及校内外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拓少先队员的学习、活动的空间,让队员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我,增强实践能力。

2、加强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建设。学期初开展大、中队委的培训工作,培养队员管理少先队、热爱少先队的主人翁情感。组织班队干部培训,建全队委学习、交流制度。选拔有责任心的队员组成红领巾文明礼仪监督岗、国旗护卫队,努力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少先队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中来。

(二)建设一个基础扎实的少先队活动阵地。

1、建好红领巾广播台。

2、建好校园文化宣传栏。及时更换内容,营造优雅、活泼、趣味与知识并存的文化氛围。

(三)坚持不懈做好各项常规工作。

1、抓好队员的文明礼仪、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红领巾文明礼仪监督岗每日进行的检查督促,通过定期的专题活动,使得队员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养成良好言行习惯,争做好学生。

2、抓好少先队各项常规评比考核。每日对队员的行为规范进行的检查,评选优秀少先队员。

3、抓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做好升旗手、护旗手、主持人的选拔、培训,做好演讲稿件审核,以确保高质量完成升旗仪式。

4、抓好雏鹰争星活动。把雏鹰争星活动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以雏鹰争星为载体,结合学校各类教育活动,利用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保持雏鹰争星活动良性发展。

(四)、开展一系列学生欢迎的少先队活动。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做好新学期开学典礼工作。

2、教师节的庆祝活动。

3、规范、明确中队值周相关职责,管理、引导好全校的失物招领。

4、启动全市的德育工作星级评价方案,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把活动具体要求明确到每个班,落实到每个人。本月主要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

5、规范“大课间活动”、集会活动、上下楼梯秩序、放学路队等常规活动管理。

十月:

1、深入推进“春晖德育行动”。本月主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和“个性特长教育”为重点开展德育活动。

2、开展一次迎国庆校园“故事大王”和“诵读之星”大比拼活动。

3、组织“10.13建队日”庆祝活动。

十一月:

1、本月主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创新教育”为重点开展德育活动。

2、举行一次我“我是小小快乐发明家”科学小制作大赛。

3、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十二月:

1、本月主要以“遵纪守法教育”和“诚信友善教育”为重点开展德育活动。

2、利用“12.4法制宣传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元月:

1、表彰本学期的先进班级及优秀学生。

2、利用假期持续开展以“艰苦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为重点的德育活动。

对于队伍建设十大建议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广大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广大职工在改革发展中普遍得到了实惠,全区职工队伍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当前在职工队伍稳定,职工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有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从我区的情况看,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地实现,劳动关系在总体上是健康协调的,但由于目前企业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我区企业劳动关系出现了三大变化。

一是由原来长期、固定的劳动关系,逐渐向相对短期、流动的劳资关系转变。调查中显示,部分新工人不愿意签订长期、固定的劳动合同。新工人认为,双方权责对等明确的劳资关系很重要。企业反映,高素质劳动者大多希望并尽量与企业签订短期劳动合同,以利于他们频繁“跳槽”提升价值;企业与低素质低技能劳动者大多签订短期合同,这样可以减少雇用长期人员的加薪成本。

二是劳动用工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动态的劳动关系比重明显上升。有的企业反映,他们近年的用工相当数量且不断增多的是农民工、短期合同工、协议劳务工。从工会的角度看,企业方和劳动者只在提供劳务期限内存在简单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于相关法规政策的不够配套、完善,致使灵活多样就业形式下的劳动关系呈现出非规范、动态和不稳定等特点。

三是分配方式多样化,出现了低收入人员和农民工为主的企业弱势群体。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职工队伍中已经开始出现了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等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再加之目前劳动力的相对过剩,一些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职工和大量进城的农民工在社会劳动力市场上和企业内部的竞争中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往往只能在技能和知识含量要求偏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劳动收入偏低的岗位就业,有时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岗位,甚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一些合法权益。但是也有部分企业在金融风暴影响的特定环境下,积极引入和吸纳高素质人才。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区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主要反映在企业。我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比较早,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职工权益保障状况相对比较好,职工队伍也比较稳定。但非公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下企业,在普通职工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在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和部分困难企业困难职工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看,当前影响企业职工队伍稳定和权益保障的突出问题,集中反映在职工经济权益和劳动权益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争议解决渠道不够畅通。有的企业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尤其是一些小型非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更低。部分改制企业职工劳动合同呈现短期化倾向,不少职工的合同期只有一年,有的甚至只订半年,影响职工的职业安全感。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落实女职工“四期”保护政策、特别是产期生育保险待遇,个别企业还存在着违法使用童工和收取押金现象。2004年以来,职工向区劳动仲裁部门投诉劳动争议案件达900余件,其中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达700件左右。仲裁部门因案多人少矛盾突出,难以及时有效处理量多难度大的劳动争议,极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

(二)企业分配体系不够透明,彼此收入差距过大。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有的企业多年没有给职工增长工资,若扣除应缴保险款项,实际月收入较低,进城务工人员则更低。而职工医疗、教育和住房费用支出增长较快,低收入职工群体特别是困难职工生活负担加重。一些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随意提高劳动定额,压低职工工资水平,若扣除职工应得的加班工资,职工收入水平往往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职工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引起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特别是一些小型建筑企业对进城务工人员,依然存在着工资前清后欠的现象。

(三)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宽,部分职工缺乏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一些非公企业职工、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缺乏社会保障。患大病职工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有不少因此而导致生活困难。据统计,区总工会建档的特困职工共3000余名,其中有70%左右是因病致困。近年来,因社会保障方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落实而上访的职工呈增多趋势。

(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小型企业和建筑工地,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劳动卫生条件较差,职工上岗缺乏安全培训,防范措施不够到位,职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手指伤、眼外伤等职业危害和事故依然较为突出,重工企业职工身体健康也存在隐患。有的企业没有落实职工工伤保险,也不按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导致职工追索工伤补偿的劳动争议案件多发。

当前职工队伍稳定和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特别是我市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企业劳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改革力度和职工可承受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够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不够完备;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部分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没有组织到工会中来,不少非公企业工会作用难以发挥。

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事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必然要求和集中体现。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近期关于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加强工会维权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切实把维护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继续抓好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各有关部门要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再就业扶持政策,在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开展再就业培训、完善再就业服务政策、保障改制企业职工就业相对稳定、支持失业职工自谋职业、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并健全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要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改制企业职工遗留问题。特别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要注重兼顾困难职工的经济利益,对实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一定要认真执行“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实施”的规定,规范操作,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进一步关心困难职工、困难劳模的生产生活,继续开展帮困送温暖活动,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引导企业合理调整劳资分配比例,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工资和加班加点不加工资问题。要督促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重解决企业增效职工不增资问题,逐步提高企业职工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适当提高保障水平,让更多的职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同时要注意把普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一并考虑,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要大力支持工会做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多渠道减轻患病职工尤其是患大病职工的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更好地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作用。

(三)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级工会和企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薄弱环节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加大对小型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监督力度,依法处理职工伤亡事故。要督促各类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必须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及时淘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落后工艺和设备,不断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搞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

(四)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制度,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要坚持和完善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政策法规,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职工权益保障的地方立法工作。健全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强监察力量,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和切实履行劳动合同,严肃查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做法。工会组织和相关部门,每年要组织开展一次以规范劳动用工和工资待遇、落实劳动安全措施为重点,以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的执法监察行动,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整体素质。要加强对职工理想信念、形势政策和法制纪律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对工人阶级和劳动模范的宣传力度,通过劳动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社会树立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的意识,让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以达到稳定职工队伍,促进企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的目标。

对于队伍建设十大建议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我校自20xx年办学以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我校现有专任教师132人。现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2人,其中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区教学能手6人,区教坛新秀17人。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更新观念: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课程观。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及时为教师送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提升境界:加强教师的师德规范学习,倡导教师向模范教师学,向身边的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学;向兄弟学校学习。学校重视实施青蓝工程,每学年均要开展青年教师拜师结对活动,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师傅,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与星湾学校达成了友好合作协议,结对为友好学校,开展互通合作,互补共享。

丰富知识:学校每学期规定教师必须阅读2~3本教育理论书籍,并开展教师读书心得评比、教师读书论坛;倡导教师利用名校资源网等网络资源,向网络学习;倡导教师在课程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

提升技能:开展暑期教师校本培训,多媒体技术培训,概念图培训,鼓励教师报名参加网上课程培训,参加省、市、区各类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年规划”立发展目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并根据教师所递交的规划制定相应的学校骨干教师发展规划,形成骨干教师队伍梯队发展。

“七个认真”促规范:进一步完善“学校七认真工作要求”并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定期开展七认真自查、备课查、行政抽查,利用备课组活动开展七认真工作交流。

教学督导强质量: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制定莲花学校教学督导制度,对学校各学科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督导,及时反馈教师教育教学情况,提出不足与

改进意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质量意识。

公开教学助成长:开展校内公开课展示活动,备课组内每位教师每学期均要完成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评优课,使一批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学校每学期还开展一次对外公开课活动,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园区的各类评优课、展示课活动,发挥集体智慧,教研组、行政人员一起参与磨课、评课,使教师能在公开课中得到成长。

基本功竞赛展风采:德育处组织班主任工作知识竞赛、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教导处组织教师学科技能比赛,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园区学科能力竞赛,并有多人获一等奖。

教学后记助积累:要求教师每堂课教学后写好教学后记,并形成一定的案例分析,以此推动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

博客、论坛搭平台:学校专门开设了教师博客,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在“教育在线”上建立青年教师随笔专刊,鼓励青年教师在网络上开展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学校还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三会”论坛。

随笔、论文出成果:每学期开展教师随笔、论文评选,设立“笔耕奖”,评选出优秀论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选,推荐教师优秀论文在期刊上发表。

课题研究促成长:学校多项课题立项研究,有60%以上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开展实践研究,尝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对于队伍建设十大建议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近年来,各级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推出了一些新举措,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主要表现在:纪检监察机关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对派驻机构的领导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普遍改善和提高,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政治坚定、勤奋敬业、清廉自守、能谋善断,纪检监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纪检监察工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在群众当中形象好、威望高、总体评价良好.但在这一“总体良好”的状态下,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目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阻碍纪检监察事业的发展,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从宏观层面来分析,主要表现为“四个缺少”:

1、机构规格缺少权威性.多年来,纪检监察系统的机构建制一直是沿用中纪发[1988]8号文件,近20年没有新的举措,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和不合理性,严重影响了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队伍建设.目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规格上五花八门,这种规格上的不统一和不明确导致人们对纪检监察机关往往产生诸多疑问:纪检监察机关究竟是何级别的单位?是否是一套班子?各个层次的纪检干部该配备什么职级等等?对于此类问题,很大一部分纪检监察系统以外的干部甚至是主要领导干部都不甚了解,甚至执相反的态度,总是错误地将纪检监察机关等同于组织、宣传、综治等党委政府部门.这就直接导致纪委常委政治待遇的享有、纪委各内设机构负责同志的级别设定、以及非领导职数的设置配备等等问题都处于一种任意和无序的状态,纪检监察机关低规格对待、纪检监察干部低职数、低规格配备的现象屡屡出现.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削落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威信.

2、队伍管理缺少专业性.纪检监察机关是专司党内监督的部门,性质属执法执纪机关.其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纪检监察机关要有特殊的内部管理,不能等同于其他一般的党委政府部门,管理模式上要尽可能地参照公检法的模式走专业化管理的道路.而目前的状况是,纪检监察机关既没有权威的执法主体资格,也没有特殊的办案手段;既没有严格的准入条件,更没有过硬的经费保障措施等等.在内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和党委政府部门没有什么区别,流于常规化和一般化.正是因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管理上的常规化,导致了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难以专业化.

3、人员结构缺少合理性.人员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为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不合理、性别结构不合理和原职业结构不合理.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工作年限长、年令偏大,尤其是纪检组长和监察室主任,几乎成了安置性的职位;由于长时间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同一地域工作,干部的知识单一陈旧,缺少实用性;男女结构失调,派驻机构女性干部职工的比例偏低,而机关的女性干部职工的比例又往往过高;还有就是大部分干部或是部队转业安置,或是照顾关系从社会上调入,或是组织任命调任,而真正科班毕业的大学生和公开考试录用的反而屈指可数,懂财会、懂法律、懂电脑、懂写作等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些都是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普遍存在的问题.

4、双重领导体制缺少实效性.文件规定对纪检监察机关实行上级机关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而实际情况是,同级党委政府对纪检监察机关享有绝对支配权,纪检监察机关在组织人事、财物经费以及各种事务上对同级党委政府仍然存在很强的依附性.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仅局限于业务指导这个层面,没有什么质的突破,且渐呈削弱的趋势.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人事安排、福利待遇、行政经费等要害问题方面,上级机关难以为下级机关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致使纪检监察系统合力不足.比如派驻纪检组长的提名权,文件规定由纪委机关掌握和行使,可大都是写在纸上,真正落实在行动上的少之又少.

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

1、干部配备不够齐.乡镇纪委虽然选举了5-7名纪委委员,但除了纪委书记外,其他委员实际上都是挂名的,是由各单位分派人员“凑合”起来的,从来不会、也不可能参加纪检监察工作;大多市直、县直单位的纪委根本就没有专职的纪委委员,除一个纪委书记外,别无他人;市县两级派驻纪检组,一般也只有一个组长,没有其他工作人员,监察室只有一个主任,且大都兼管着很多其他工作,还有很多本身就是兼职人员,有的甚至还是非党员.干部配备不齐已经是影响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正常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2、干部不够专职专用.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后,书记大都分管着大量的其他中心工作,县级以上纪委机关的工作主要由第一副书记主持,而实际情况是以副书记的身份又难以领导协调好整个机关的对内对外事务;尤其对乡镇纪委来说,很难保证纪检监察干部专岗专职,专人专用,书记无一例外地兼管了财税、宣传、综治等工作,有的甚至长期在外招商引资,全年绝大部分的时间忙于这些“份外”事务,以致自已的本职工作反而成了“副业”,无暇顾及,力不从心,往往是“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派驻纪检组长也都分管了其他业务工作,真正用于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至于监察室主任,更不用说,他们或是挂名、或是由各单位人秘股长兼任,能用于监察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能有多少就可想而知.因此,有些乡镇纪委、市县两级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多年未办过一件案件,形同虚设.

3、干部思想不够稳.在工作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辛苦,“光栽刺不栽花”,容易得罪人讨人嫌,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在待遇方面,纪检监察干部经济待遇不高,政治发展不快.有的干部在纪检监察部门一呆就是上十年,可连科级政治待遇都难以解决.有的纪委书记能力强、工作好、年限长,可至今仍然无法落实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的政策;有的纪检组长相对同级行政副职总是“此薄彼厚”,在排位、班子内部分工及领导决策方面常常低人一等.就奖金福利而言,相对其他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奖金少、福利差、补贴低,差距较大;在生活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往往是别人能去的地方不敢去,别人能得的自已不敢得,有时甚至连一些正常的娱乐活动也不敢参加,总担心别人说三道四,过着一种“苦行僧”式的清苦生活.纪检监察干部常被人认为“不合时宜”、“不合群”,是社会“另类”,一些秉公执纪、清廉自律的纪检监察干部还常被调查对象所埋怨,甚至被亲戚朋友们所不理解,承受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可见一斑.上述种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纪检监察干部的不平衡心态,一些基层的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不安心本职工作.

4、干部综合素质不够高.纪检监察机关准入制不严,门槛不高,一些年纪大而能力不强的同志常因照顾关系安排进入机关工作.同时,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纪检监察干部对外交流的机会少.这种“进口大出口小”现象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上缺少有效的学习培训机制,干部所掌握的知识难免单一陈旧,跟不上形势,综合素质不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缺乏、沟通左右协调各方的能力欠缺、处理实际问题显得方法不多、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维方式狭隘单一等等.

加强和改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抓住《国家公务员法》实施在即这一有利契机,坚持以“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为标准,以全面加强干部的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建设为内容,在教育、管理和制度上下功夫.

抓好“四项教育”,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党性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必须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党性教育,使纪检监察干部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职责,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工作,努力达到政治效果、执纪效果、社会效果三者的统一;二是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强化大局意识.要对纪检监察干部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服从服务于发展这个大局;三是加强廉政教育,强化自律意识.要特别注重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廉政教育,使纪检监察干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坚决克服不廉洁现象,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用“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四是加强宗旨教育,强化服务意识.要抓好宗旨教育,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努力做到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为出发点.

推行“四个高配”,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是组织建设,组织建设的核心是规范化和权威性,而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和权威性来源于法律化.我们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加规范化和更具权威性,就必须要有一部类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建设条例》这种法规性文件作保障.该文件要涵盖机构规格、职数配备、人员调整、干部录用、轮岗交流以及派驻机构管理等内容,是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性法规文件,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高度的执行力.严格按该文件规定落实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建设是法律要求,是依法办事;反之就是违法,就是渎职.只有把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建设上升到法律法规这个层面,才能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不至于忽视甚至消极对待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建设,从根本上杜绝对纪检监察机关“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有时还不要”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对于队伍建设十大建议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工业经济是我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工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区社会稳定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局。只有大力抓好工业经济,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两个率先,才能牢牢确立我区在苏南经济板块中第一集团军的地位,才能真正把“落到实处,实现富民强区的宏伟目标。

发展经济,人才是关键,产业人才队伍对我区的工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机械冶金、化工新材料、纺织四大行业经济总量占我区整个工业经济的80以上,是我区的经济支柱产业,并且是我区人才较为集中的行业。目前,我们对这四个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区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人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我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培养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人才开发、人才引进的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对引进人才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养老保险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营造人才流动的宽松环境,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逐步形成。特别是《关于加快构建教育、卫生、电子信息、机械冶金、化工新材料、纺织、建筑、农业八大人才高峰的实施意见》(武政发[20__]70号)文件的制订,明确了我区"十五"期间构建八大行业人才高峰的目标,全区上下对人才意识的重视程度得到空前提高,加强人才环境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良好的创业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正在我区形成。

2、用人单位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引才育才用才机制逐步形成。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引进和培养人才已成为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自身需要。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资金有机结合的多种方式和途径,如“项目招标”—通过新品开发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公开招标实现引资和引智相结合;“技术入股”—专业技术人员以其技术入股企业,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筑巢引凤”—建设企业“一站两中心”,为专业技术人才发挥才能提供良好的条件;“中介作媒”—通过区人才交流中心代理人事管理和人才招聘等。这些办法切合企业实际,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留住人改造才和用好人才,许多企业采用岗位工资、项目提成、股权奖励等多种方式搞活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收入分配水平。另一方面,积极输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高层次培训,提高和更新现有人才的知识水平;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委以重任,高学历、年轻化的专业人才已经在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新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关键岗位上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人才队伍总量逐步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重视,我区的人才环境已日益完善,四大行业的人才总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接受调查的3429家企业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393人,则全区企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应在2.5万人左右。近几年来,企业拥有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以每年4.8左右的速度递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如机械冶金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重由1999年的10.2提升到目前的14.6,电子信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由1999年的11.7提升到目前的16.6,反映出我区产业职工队伍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人才状况的改善不仅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称层次的提高和年龄结构的优化。接受调查企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有61人,占0.3;本科学历有1290人,占26.3;大专学历有2814人,占13.6;高级职称有271人,占1.3;中级职称有1210人,占5.9;初级职称有4655人,占22.8。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人才的总量和比重都有所提高。从年龄结构看,四大行业4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已占到65.8,呈现出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青年骨干挑大梁的可喜局面。

二、我区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近年来在四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依然相对不足,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供求矛盾仍然突出,企业科研生产所需的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1)、 受交通地理因素影响,引进和留住人才缺乏区位优势。我区与常州几十年同城,以至于我区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特别是乡镇的城镇化建设同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各项社会配套设施相对匮乏,引进的人才难以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难以获得进一步自我提高和发展的途径。(2)、用人单位(企业)缺乏足够的对人才的吸引力。企业是各类产业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经营状况一般的原区属企业普遍反映,近两年来本科生很难招到,尤其是招不到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严重匮乏。目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就业取向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一般都将收入水平、发展和稳定状况作为重要因素,一般性的工业企业难以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首选。一些在乡镇企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则抱怨培训机会少,专业技术人才自我发展条件差。(3)、分配机制不活、工资偏低。由于种.种原因,我区企业的工资水平同上海、无锡、苏州存在较大的差别,对于各种人才资源来说,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高的工资待遇无疑具有更大的诱惑。面临人才的竞争,企业若以高薪招进人才,则企业内部现有的技术人才容易产生不稳定情绪,若拿不出更优越的条件,一些高级人才和一些新兴专业人才很难引进来。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和大学毕业生即使引进来后也不易安心工作,人才流失严重。在我区的一些乡镇企业,好不容易花高薪引进一些外地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其后由于交通不便、婚恋家庭以及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困难而呆了一两年就远走高飞了。(4)、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还不能更有效地促进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人才流动还受到计划经济时代一些老的政策的限制,我区一些政策上对引进人才上还存在一定的门槛,例如养老保险等方面。2、经营管理人员队伍综合实力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家缺乏战略眼光,缺乏现代企业运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从总体上看,我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理论功底扎实、管理能力高超、国际视野开阔、实践经验丰富、经营业绩卓著的企业家数量不多,企业经营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我们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只有少数企业推行了职业经理人和现代企业制度等一些现代经营管理的理念;而更多的销售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则仍然实行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传统的产品推销方式,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策划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尚未推开;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仍以家族式经营为主,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很少考虑通过引进一些经营管理人才来管理和发展企业。大部分企业引进人才时仅考虑专业技术人才,而轻视了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此,如再不切实重视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我们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要谋划更长远的发展将会缺乏后劲,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影响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3、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短缺,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谈及人才,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才才是人才。但事实上,即使是最富创造性的发明、最先进的设计,也只有经过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手才能最终变成完美的产品。随着我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类职业技术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职业技术人才的紧缺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是观念问题,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仍然有不少人轻视职业技术教育,不愿当一线技术工人。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结合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企业之间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实习培训等方面都有加强合作的要求,但由于受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信息沟通、合作办学的途径和方式。

三、进一步加强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根据武政办发[20__]70号文件,明确了我区支柱产业在“十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加大四大行业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使四大行业人才资源总量以高于其他行业的速度稳步增长,质量显著提高,结构明显改善,效益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在四大行业聚集起具有一定规模、综合实力较强、在常州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包括专业技术人才群体和经营管理人才群体),形成我区产业人才高峰。到20__年,四大行业人才资源总量争取达到3万人规模,年均递增5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争取达到1000人,年均递增14以上。根据这次调查的现状,同目标任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为了实现区委提出的“武进要做‘两个率先’的先行区,三年再造一个新武进”的宏伟目标,必须坚定加紧人才队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实行“经济发展、人才先行”的方针,确保经济发展拥有足够的人才保障。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进一步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1)、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加快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是我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产业人才群体,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产业。我区应把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大力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术人才以及各类紧缺人才,营造产业人才集聚效应。

(2)、创新和完善现有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确立人才资源通过市场配置的主体地位。要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遵循价值规律,按市场价位合理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以业绩考核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分配水平。进一步完善技术入股等要素分配办法,实现多种分配激励措施的优化组合。

(3)、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力度,要认真做好省“333”工程、常州市“831”工程和我区“515”工程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电子信息业认真实施“it高层次人才工程”,机械冶金行业实“四个5工程”和“1252工程”,化工新材料行业实施“产学研联合人才开发工程”,纺织行业实施“3521人才开发工程”。确保四大行业有足够的人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力度,大力倡导学习型企业活动,全面推行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高级人才。可以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举办高层次人才研修班,邀请企业界知名人人士作专题讲座,鼓励现有人才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转变观念,营造环境,大力扶持、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

(1)、调整完善企业经营环境和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经营管理人才发展的良好平台。要使经营管理人才在武进确实能有所作为,要使其感觉到在武进更能发挥其作用,能成就更大的事业;要制定更加优惠的创业政策,吸引和鼓励优秀企业经营人才和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到我区创业;要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和完善联系制度,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企业家精神,树立企业家的崇高形象,形成人人尊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处处爱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社会环境,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2)、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队伍的引进和选拔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一些素质不高、不适应要求的人员会不断被淘汰,而一些优秀人才也将随着机制的完善而不断脱颖而出。但优秀人才的涌现需要有一支庞大的后备队伍作支撑。因此,加强对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选人的优势,扩大选人视野,把那些素质较好、潜力较大、市场需要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选拔出来;另一方面树立人才培养投入是最具有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企业后备人才队伍的系统培训,通过开办mba等各类研究生班、送高等院校深造等多种形式,促进企业后备人才的成长。

(3)、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加大现有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切实改变一些企业家族式经营、家长式管理的状况,全面推行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3、利用优势,加大力度,吸引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我们要抓住“大学城”建在武进城区的机遇,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利用这一优势,为我区培养和输送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宏观协调职能,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企业和学校间的合作,明确对我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类型和方式,建立企业、学校、政府三方面联系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