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五台县教育五个一心得体会报告 五个一教育活动心得体会(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6:53:56 页码:10
五台县教育五个一心得体会报告 五个一教育活动心得体会(5篇)
2023-01-05 06:53:56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五台县教育五个一心得体会报告一

五台山没有黄山陡峭;没有泰山雄伟;也没有嵩山领秀。但是,它也有它独特的景色,不信,你看:北台凉漠无情,炎炎夏日却寒风刺骨;西台美丽迷人,在西台能让你一饱“夕阳无限好”的眼福;东台迷雾朦胧,灵气逼人,凌晨,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是绝好的观日景点;南台百花争艳,红、黄、橙、蓝、紫……各色花儿都迎着太阳绽放;中台就更美了!望雪山、看日出、观日落、赏百花,美轮美奂。

我们踏着清晨的水雾,来到了塔院寺。只见寺中有一大葫芦形白塔,威严地矗立在中央。这就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物:舍利塔,据说里面供奉着百年舍利。塔周围有许多寺庙,青褐色的屋脊,褐红色的墙体,房脊两侧龙飞凤舞,很是有特色。

爬上菩萨顶,极目远眺,山下寺院林立,香烟弥漫,沿着蜿蜒的山路爬行的游人们都变成了小蚂蚁。抬头仰望,山上白云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山上的天气就像娃娃脸,这会儿又下起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珠打弯了枝桠,打落了树叶,打飞了树上气息的鸟儿……

我们赶紧捂着头往山下跑,突然一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景象映入眼帘:一位老僧穿着百衲衣,神态自若地往山上走,身边的大雨他都视而不见。当我得知他是从九华山徒步过来的,便对他肃然起敬,佩服之情油然而生:“这要有多大的动力啊!”

下午我们坐上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爬着东台顶。一路迎着浓重的雾气,车的两边是倾斜的草坡,上面有着成群结队、悠闲自在的牛羊。

到了半山腰,我下车玩耍,湿漉漉的水汽迎面扑来,接着就闻见一股泥土的芬芳。草坡上有许多不知名的花儿,红的、紫的、黄的、白的……各种各样。由于山上雾气重,所以每个花瓣上都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再向远处望去,四周的山连绵起伏,加上雾的点缀,形成一幅大自然的水墨画。

五台山真是大自然的经典之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珍惜。

推荐五台县教育五个一心得体会报告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直映公司的导游员,我姓贾,大家可以叫我贾导。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五台山。晕车的游客赶紧吃点晕车药,我边走边给大家介绍。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好,游客们,五台山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车。

推荐五台县教育五个一心得体会报告三

黛螺顶原先叫大螺顶,因这座小山形似螺丝而名,后因山上的树呈黛色,所以也叫黛螺顶。

相传乾隆多次来五台山进香拜菩萨,因天气不好都没能上去,就对黛螺顶的青云和尚召来,说他五年以后再来,要他想出一个即不用登台顶,还能朝拜五方菩萨的办法。到了第五年青云和尚还没想出办法。当时寺院里有个小和尚栓柱因偷吃供品被青云和尚抓住,青云和尚没有处罚他,而是限他三天之内想出一个不登台顶还要朝拜五方文殊的办法。到第三天,栓柱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模仿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合塑于正殿。乾隆于1786年来此殿进香,朝拜了五方文殊,非常满意。

熏螺顶是一座风光如画的古寺。

该寺与台怀镇只隔一条碧水如练的清水河。站在河畔石拱桥上仰望山顶上的黛螺顶,即使是晴天丽日,也总是翠霭浮空,山岚飘拂,红墙掩映,恍若仙境。“茂林丛中松千尺,百鸟喧时鹤一声。”写尽了古刹的高雅与清静。

黛螺顶,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于高处与该山峰同名的黛螺顶古刹,相当于一幢130多层高的摩天大厦,也驶高危的了,要想登顶,绝非举足之劳。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条件从三条途径中首选其一。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修,全长108米,净宽2.2米,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铺成,共有1080级台阶,起名叫“大智路”。关于这路名和台阶的级数,都与佛教常识有点关联。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在诸菩萨中智慧第一,故又称“大智”文殊。大智路由此而得名。

1080级台阶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称六凡四圣。佛教将佛与众生分为10大类,总称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来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烦恼”等等。据僧人们讲,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此路是由中国台湾高雄宏法寺住持开证法师捐款50万元人民币,由山西省宗教局和省佛教协会等有关部门支持修建的。走这条路比较近,但直上直下,对于年老体弱的游客来讲走起来比较费劲。

左边逝道,坡度舒缓,小径回环,虽多少绕点远,但攀登起来不太费劲。

除此而外,还有条捷径,那就是1995年8月修建的空中索道。坐在缆车上不用费力,几分钟便可到达离寺门不远的平台上。不过,坐缆车需要付费。

黛螵顶,因山势状如大螺,故又名大螺。又因遍山松柏,满目青翠,也名青峰。该寺初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寺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公元ls92年)重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改称大螺顶。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改名为黛螵顶。

望景亭

穿过写有“大螺顶”的木牌楼,可见山门外西南角有一汉白玉望景亭翩然立于眼前,玲珑剔透,招人喜悦。站于亭内.放眼望去,远处台顶隐约可见。若是冬日,四周山峰尽皆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若是夏日,千山皆绿,排青滴翠;流水沉碧,风光如画。星罗棋布的寺庙坐落于万绿丛中,若隐若现,几多玄妙,几多神秘。多高的山上也有水,因之多高的山上也有树,多高的山上也有庙。站于望景亭内,空气清纯,香风甜润,神清气爽,流连忘返。

天王殿

该寺天王殿一做二用,既是寺院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大殿,又是该寺的山门,故也称山门殿。该殿坐东向西,面宽三间,单檐硬山顶,殿内塑有四大天王。天王殿两侧有钟鼓旃檀殿

这是黛螺顶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大殿。该殿建筑很有特点,殿座为六角形台基,故殿体也呈六角形建筑。殿顶为六角重檐攒尖顶,这种样式在五台山寺院中可谓别具一格。殿内的释迦牟尼佛站立于佛坛之上,这也是跟一般寺庙的佛陀塑像有所不同,故此殿也叫站坛殿。但因原塑为旃檀木雕刻而成,故正名为旃檀殿。旃檀,是檀香的意思;旃檀木,是一种质地坚硬的高贵木材。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成道后,到仞利天为他母亲摩耶夫人诵讲《罗汉经》之前,弟子们为了让佛祖的形象永远存留于人间,便请佛祖站在河边为之绘像。出于对佛祖的尊敬,人们不敢用目光直视,画像时只得照水中的倒影而绘形,不免就将流水的波纹也给画了出来。后来人们照此画而雕其像,称为“照佛”。据传,世界上第一尊照佛是用旃檀木雕刻而成的,所以照佛又被叫做“旃檀佛”。后来,凡是塑成这种形态的释迦牟尼像,不管选用什么材料,均被称为“旃檀佛”。

旃檀殿前侧有一古松,挺拔高大,树影婆娑。五方文殊殿五方文殊殿,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四出廊,为中轴线上第三重大殿。殿坛上方供五方文殊像,从南到北依次为: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走进黛螺顶五方文殊殿朝拜,就等于登遍了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一样,也叫“朝台”。略有不同的是,亲登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叫大朝台。而因故不能去五座台顶朝拜的,到黛螺顶五方文殊殿朝拜,称为“小朝台”。

说到“小朝台”,这里面还有个颇耐人寻味的故事。

相传,乾隆皇帝曾几次欲上台顶进香拜菩萨,但每次都因风雨所阻而未能如愿。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春,乾隆皇帝将黛螺顶住持青云和尚诏人行宫,问道:“听说你在中台顶演教寺住过20xx年,我怎么一次也上不了台顶,这咋回事?”青云和尚遂将五座台顶变化莫测的天气状况向乾隆皇帝细细禀告了一番。

乾隆皇帝一听,便放弃了亲登台顶的打算。但又有点于心不甘,便向青云和尚说:“5年后朕再来时,既不登台顶,还要朝拜五方文殊,你替朕办好这件事。”青云和尚倒头便拜.说:“贫僧记下了。”记下是记下了,可也把这位和尚给难住了。他焦心竭虑,绞尽脑汁,总想不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正在束手无策之际,寺内有个叫妙慧的小沙弥因偷吃供品让青云和尚给逮住了。按清规是要重处的,可这次青云和尚没有处罚他,而是让他在五天之内,必须想出一个“不登台顶却能够朝拜五方文殊的好办法”,如想不出必当受罚。

到第三天,妙慧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青云和尚听了感到很满意。这个办法便是:模仿台顶五方文殊的塑像,将其集中汇塑于黛螺顶正殿之内。黛螺顶虽无台顶高,但在台怀寺庙集群之内,却是庙宇所占最高的一座山顶。人们攀山登上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确实能达到“既不登顶,还能朝拜五方文殊”的目的。乾隆五十一年春(公元1786年)三月,乾隆来此殿进香,十分欢喜地朝拜了五方文殊,而且欣然命笔.题写了一首七言律诗。

这便是“小朝台”的来历。从此之后,黛螺顶声名大振,来这儿“小朝台”的香客络绎不绝。那位当年偷吃供品的小沙弥妙慧后来做了黛螺顶的知客,协助青云和尚尽心尽力管理寺庙,最后成了一名弘扬佛法的高僧。

乾隆诗碑

走出五方文殊殿,千万别忘了到殿前南侧那玲珑精巧的碑亭之内,亲眼看一番这通有名的乾隆御碑。碑上所刻一首七言律诗,诗家一致认为,乾隆一生六次朝台,给五台山留下好多题词与诗文,但数这首诗令人难忘。碑文书丹为乾隆御笔,写作时间是乾隆丙午暮春月,诗题为《登黛螺顶作》。全诗如下:

峦回谷抱自重重,

螺顶左邻据别峰。

云栈屈盘历霄汉,

花官独拥现芙蓉。

窗间东海初升日,

阶下千年不老松。

供养五台曼殊像,

阇黎终未识真宗。

首联表明黛螺顶的地理形势,属实写。中间两联描景,运用对仗、比喻、形容、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黛螺顶华贵、幽雅的独特景象.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最后一联点题,说明作者写作的用意与感想。

这首诗中有两个佛教词语,一是“曼殊”,一是“阇黎”。曼殊,是文殊的另一种称谓。“阇(she)黎”,即“阇梨”,意为高僧,在这里泛指僧人。

全诗意为:重重叠叠的峦岭沟谷环抱在周围,黛螺顶邻靠着连绵不断的山峰。弯弯曲曲、云笼雾罩的栈道(山路)一直向上伸去,就像通到了天庭(霄汉),华丽的殿宇如同是从天空独自涌现的一朵芙蓉(暗指菩萨脚底的莲花)。窗间含映着从东海刚刚升起的彤彤红日,殿前台阶下耸立着万古常青的苍松。这里供养五座台顶的文殊菩萨供人朝拜,就跟亲登台顶朝拜一样,可僧人们以前却始终没有参透其中意蕴。

这首诗构思十分精巧,看似在歌颂黛螵顶优美的自然环境,实际是在通过描景、抒情的手段,为自己独创的“小朝台”从多方面寻找站脚的理由,以期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目的。因此,该诗为人所称道。好些游客想尽办法将这首诗从碑石上拓下来带回去加以珍藏,一是为诗写得美,二是为字写得好。乾隆皇帝实在是位多才多艺的君王。

自从黛螺顶立起这通乾隆御碑之后,好多僧侣到该寺正殿参拜五方文殊,便可以代替去朝拜五座台顶,既省时又省事,较为受人欢迎。从此黛螵顶香火旺盛,名闻遐迩。而寺内的乾隆御碑便成了一道最吸引游客的亮丽风景。

碑亭南侧有一株挺拔高大的樟子松,北侧有一株粗大苍老的古槐。据该寺僧人讲,樟子松的树龄在1020xx年以上,而古槐的树龄在520xx年左右。这两株古树将碑亭和文殊殿衬托得更加庄严肃穆,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

大雄宝殿

该寺的大雄宝殿,也称后殿,面宽五间,单檐硬山顶,前出廊。殿内供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合称横三世佛。同时还有帝释天、大梵天、阿难和迦叶。塑像一律为铜质。殿内两翻供着泥塑十八罗汉。该殿及其塑像均系该寺原住持宽遂法师于1996年重建、新塑的。

殿前南镳有一棵双人合抱、高约30米的樟子松,北铡有一棵树冠奇大的古松,它们的树龄也均在500以上。

当我们从大雄宝殿出来,准备回返的时候,带走的将是对这座山顶古刹美好的印象和绵远的怀念。

推荐五台县教育五个一心得体会报告四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五台山旅游区,我是导游×××。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蔚县,面积为21883公顷,属恒山余脉,有东、西、南、北、中5个突出的山峰,为区别于山西五台山,称小五台山。五台之中以东台最高,海拔2882米,是河北省境内高山之最。大家看,小五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90度垂直的石梯令人心惊胆战。

走进小五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石”。在这里,没有哪两块石头的颜色是相同的。大大小小的石块形状各异,颜色对比强烈:白石头颜色像雪,红石头颜色似火,绿石头颜色如翠……

往里走,会看到 “珍珠泉”三个醒目的大字,

大家看,泉水清澈见底,一串又一串的小泡泡从石头缝中挤了出来,好像一颗颗玻璃弹珠在此起彼伏的溪流中蹦蹦跳跳。不一会儿,一串串金光闪闪的项链又窜出来了,原来是太阳公公为它们染上了颜色。真漂亮啊!你会禁不住去捞它们,可你的手刚碰到它们,它们就变魔术般的消失了。

往前走,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线天”。抬头望,两边的山崖似乎遮住了天空,只留下天的一条缝,就像一根线。穿过“一线天”,向左看,陡峭的飞崖,奔流的瀑布,震耳欲聋的水声,仿佛走进了壮观的画卷,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继续前进,大家还会看到诡异莫测的“镇妖石”,欲静却动的“风睡石”,神仙睡过的“睡仙石”,深不见底的“油瓮”,高耸入云的塔林……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对小五台山更加喜欢了吧?接下来是自主游览,两个小时后在这里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祝大家游玩愉快!

推荐五台县教育五个一心得体会报告五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五台山旅游区,我是导游×××。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蔚县,面积为21883公顷,属恒山余脉,有东、西、南、北、中5个突出的山峰,为区别于山西五台山,称小五台山。五台之中以东台最高,海拔2882米,是河北省境内高山之最。大家看,小五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90度垂直的石梯令人心惊胆战。

走进小五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石”。在这里,没有哪两块石头的颜色是相同的。大大小小的石块形状各异,颜色对比强烈:白石头颜色像雪,红石头颜色似火,绿石头颜色如翠……

往里走,会看到 “珍珠泉”三个醒目的大字,

大家看,泉水清澈见底,一串又一串的小泡泡从石头缝中挤了出来,好像一颗颗玻璃弹珠在此起彼伏的溪流中蹦蹦跳跳。不一会儿,一串串金光闪闪的项链又窜出来了,原来是太阳公公为它们染上了颜色。真漂亮啊!你会禁不住去捞它们,可你的手刚碰到它们,它们就变魔术般的消失了。

往前走,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线天”。抬头望,两边的山崖似乎遮住了天空,只留下天的一条缝,就像一根线。穿过“一线天”,向左看,陡峭的飞崖,奔流的瀑布,震耳欲聋的水声,仿佛走进了壮观的画卷,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继续前进,大家还会看到诡异莫测的“镇妖石”,欲静却动的“风睡石”,神仙睡过的“睡仙石”,深不见底的“油瓮”,高耸入云的塔林……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对小五台山更加喜欢了吧?接下来是自主游览,两个小时后在这里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祝大家游玩愉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