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调虎离山心得体会如何写 调虎离山读后感800字(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9:05:12 页码:9
调虎离山心得体会如何写 调虎离山读后感800字(5篇)
2023-01-05 09:05:12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调虎离山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意在使学生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们观察事物的能力。《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叶圣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第一段写的是爬山虎的位置,第二段是爬山虎的叶子,第3.4.5段是写爬山虎的脚。课文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通过叶子的变化来讲,侧重讲长大了的叶子的颜色变化、静态美、动态美。介绍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是分三个方面来讲。先讲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再讲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最后讲爬山虎的脚与墙的依赖关系,巴住墙与没巴住墙的不同结果。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我们今天上的课与以往有所不同,是一节20分钟的课,所以我们把这堂课的重点只放在学习第二段爬山虎的叶子。这是一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而我们今天面对的学生却是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处在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理解文中关于爬山虎的叶子时,教师要提供大量的直观图片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同时要借助学生的想象感受到叶子的美。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们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识“均匀”2个生字,会写“均匀虎”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并背诵,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重点:通过朗读和重点词句的品析和理解,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以读代讲、读想结合”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与文本充分的对话中突破重难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品悟朗读、展开想象等方式充分感知文本,走进文本,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把整个教学流程分为四大版块: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本课堂,我们采用的是谈话导入法,教师先在黑板上板书脚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些东西有脚,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大部分动物有脚。接着教师话峰一转,其实在自然界中也有长着脚的植物,从而引出爬山虎,同时板书爬山虎,指导书写虎字,特别强调虎字的第三笔,然后课件出示图片,简介爬山虎。教师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地设置悬念,引出课题,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可以把握课文的概貌,形成对课文的初步印象,为后面的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对课文的学习效果。在这一环节,本来可以设计一个问题: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但是我们考虑到今天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所以我们降低了一下难度,把它设计成了两个问题:

1.课文的哪几个段写到了爬山虎的脚?

2.课文除了写了爬山虎的脚还写了爬山虎的什么?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通过对问题的梳理,让学生很轻松地就知道了课文主要从爬山虎的位置,叶子和脚三个方面来写,这样一来学生就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品读词句感受叶美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教学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让学生入境生情,才能让学生生情并茂地通过朗读,感受到叶子的美。于是在这一版块中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认真听读,读后让学生说一说爬山虎的叶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美),并板书美。

2.学生自由朗读,划出能够感受叶子美的词句。

3.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交流品析重点句子。

句子一: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a.引导学生抓住“嫩红”到“嫩绿”两个词感受爬山虎的叶子颜色变化的美。

b.并通过课件出示爬山虎颜色变化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叶子颜色的变化

c.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这种颜色变化的美

句子二: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a.抓住一顺儿朝下、均匀、没有重叠、不留空隙等词让学生感受叶子的静态美

b.随文学习生字均匀并书写,结合图片理解“均匀”“一顺儿朝下”的意思。

c.指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朗读出叶子这种绿的新鲜的美又密又匀称的静态美

句子三: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a.通过想象画面,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微风吹拂下叶子动态的美。

b.让学生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

4、再现美景,激发情感:在学生充分通过语言文字口味叶子美丽之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再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达到了音乐和情感的融合。

5、这么美的叶子,这么美的句子,光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还不够,还要把它们背下来,于是第五环节,我们采用关键字词填空的形式,背诵第二段,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积累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四)课堂总结体会写法

教师结合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叶圣陶能够从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静态美,叶子的动态美三个方面把爬山虎的叶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是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是因为他细心观察,长期观察的结果。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最后以课文后的讨论题: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呢?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们的板书设计虽然简明扼要,但是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老师在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学习写作方法的依据。

对于调虎离山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巴山越岭 跋山涉水 百二河山 百二山河 逼上梁山

藏之名山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 崇山峻岭 丛山峻岭

笃定泰山 范水模山 放火烧山 堆积如山 堆山积海

航海梯山 号令如山 积土成山 锦绣河山 锦绣江山

军令如山 挨山塞海 开山鼻祖 开山老祖 庐山面目

庐山真面 砺带河山 满山遍野 盟山誓海 名落孙山

排山倒海 安如泰山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巴山蜀水 巴山夜雨

拔地摇山 拔山超海 拔山盖世 拔山扛鼎 白山黑水

半壁江山 宝山空回 背山起楼 被山带河 表里山河

冰山难靠 兵败如山倒 不识泰山 残山剩水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出山泉水 春山如笑 大好河山 带砺山河 刀山火海

刀山剑树 倒山倾海 道山学海 登山临水 登山小鲁

地崩山摧 地动山摇 调虎离山 东山高卧 东山再起

恩德如山 恩山义海 恩重如山 恩重泰山 翻山越岭

放虎归山 逢山开路 覆海移山 高山仰止 隔山买老牛

隔行如隔山 高山景行 高山流水 高卧东山 关山迢递

海誓山盟 海啸山崩 鸿毛泰山 还我河山 河山带砺

湖光山色 华屋山丘 积甲山齐 回山倒海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火海刀山 剑树刀山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江山如画 江山如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锦绣山河 开山祖师 昆山片玉 聚米为山

乐山乐水 举鼎拔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开门见山 累土至山

力可拔山 庐山真面目 砺山带河 漫山遍野 名山大川

绿水青山 名山胜川 名山事业 南山可移 排山压卵

千山万壑 青山一发 气吞山河 丘山之功 千山万水

气壮山河 山崩钟应 青山绿水 气涌如山 青山不老

升山采珠 山崩地裂 穷山恶水 人心齐,泰山移 山中宰相

日薄西山 山溜穿石 山长水远 山清水秀 山水相连

山明水秀 山木自寇 山珍海错 山陬海噬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摇地动 山锐则不高 山栖谷隐 山高水长 山肴野蔌

山颓木坏 山珍海味 山高水低 人山人海 山光水色

肉山脯林 水软山温 水色山光 山鸡舞镜 山穷水尽

剩水残山 山盟海誓 寿山福海 泰山鸿毛 泰山压顶

铜山铁壁 水秀山明 泰山其颓 梯山航海 使蚊负山

泰山压卵 万水千山 他山之石 他山攻错 退如山移

铁案如山 泰山北斗 泰山不让土壤 童山濯濯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铁证如山 泰山梁木 仙山琼阁 稳如泰山 巫山云雨

挟山超海 阳煦山立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野蔌山肴 移山倒海

游山玩水 这山望着那山高 执法如山 坐山观虎斗 指山说磨

坐吃山崩 拄笏看山 愚公移山 猿穴坏山 枕山栖谷

重于泰山 纵虎归山 坐吃山空 铁桶江山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马放南山 南山铁案

寿比南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安如太山 跋履山川 巴山度岭

拔山举鼎 跋山涉川 跋涉山川 拔树撼山 半壁河山

半壁山河 避溺山隅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藏诸名山 尺山寸水

愁山闷海 楚水吴山 带砺河山 荡海拔山 登山陟岭

地动山摧 东山复起 东山之志 恩同山岳 逢山开道

扛鼎拔山 功若丘山 冠山戴粒 观山玩水 关山阻隔

海沸山崩 海盟山咒 海约山盟 河山之德 怀山襄陵

回山转海 火山汤海 寄迹山林 箕山之节 荆山之玉

久归道山 开山始祖 跨山压海 昆山之玉 乐山爱水

离山调虎 连山排海 临水登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流水高山

马入华山 漫山塞野 闷海愁山 猛虎出山 猛虎深山

弥山亘野 劚山觅玉 邈若河山 邈若山河 邈以山河

名山胜水 模山范水 木坏山颓 爬山涉水 披发入山

气壮河山 堑山堙谷 千水万山 敲山振虎 敲山震虎

穷山僻壤 刃树剑山 日落西山 肉山酒海 如山压卵

对于调虎离山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鸿毛泰山 回山倒海 河山带砺 海誓山盟 火山汤海 怀山襄陵

安如泰山 安如太山 安若泰山 挨山塞海 半壁河山 半壁江山

河山之德 回山转海 还我河山 华屋山丘 海啸山崩 海约山盟

举鼎拔山 久归道山 积甲如山 寄迹山林 积甲山齐 军令如山

聚米为山 剑树刀山 箕山挂瓢 江山如故 江山如画 箕山之操

箕山之风 箕山之节 荆山之玉 箕山之志 锦绣河山 锦绣江山

锦绣山河 开门见山 开山鼻祖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开山老祖

昆山片玉 开山始祖 跨山压海 开山祖师 昆山之玉 砺带河山

力可拔山 乐山爱水 砺山带河 离山调虎 临水登山 流水高山

庐山面目 连山排海 绿水青山 庐山真面 累土至山 马放南山

闷海愁山 猛虎出山 猛虎深山 木坏山颓 名落孙山 马入华山

邈若河山 邈若山河 漫山遍野 满山遍野 名山大川 模山范水

弥山亘野 名山胜川 盟山誓海 名山胜水 名山事业 漫山塞野

邈以山河 南山可移 南山铁案 披发入山 排山倒海 被山带河

爬山涉水 排山压卵 青山不老 穷山恶水 青山绿水 穷山僻壤

千山万水 千水万山 青山一发 堑山堙谷 丘山之功 敲山振虎

敲山震虎 气吞山河 气涌如山 气壮河山 气壮山河 日薄西山

肉山脯林 肉山酒海 刃树剑山 人山人海 如山压卵 山崩川竭

对于调虎离山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1、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2、山崩地陷: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3、山崩钟应: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4、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5、连山排海: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6、笼山络野:指笼罩、围绕高山平原。

7、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8、号令如山: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9、千岩万壑: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10、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11、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12、拔山举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13、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14、山崩海啸: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15、回山转海:转动山海。比喻力量巨大。

16、水复山重: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17、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18、刀山火海: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19、山水如画:形容山美水美,像画中一样。

20、令出如山:命令一发出就一定彻底执行。

21、孤峰突起:单独的一座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22、山川震眩:眩:看不清楚。形容斗争激烈。

23、离山调虎: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24、巴山越岭:爬山越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25、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26、堆积如山: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27、壁立千仞:壁立:峭壁陡立。形容岩石高耸。

28、堆积成山: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29、层峦耸翠:形容山峦层叠起来,非常雄伟翠绿

30、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同“悬崖峭壁”。

31、冰山难靠: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32、峰峦耸翠:形容山峦层叠起来,非常雄伟翠绿

33、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34、山不厌高: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35、悬崖峭壁: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36、背山起楼: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37、撼山拔树:摇动山岳,拔起树木。形容威势之大。

38、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39、山长水阔: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长水远”。

40、巴山夜雨: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41、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42、拔地摇山: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43、百二山川: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44、山川米聚:指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句子,如米之聚集。

45、登山蓦岭: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46、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47、回山倒海: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48、拔山超海: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49、山高路陡: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高路险”。

50、百二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51、千山万水: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52、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53、邈以山河: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54、寿比南山: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55、青山碧水:青色的山,绿色的水,形容秀丽的景色。

56、力可拔山: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57、避溺山隅: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58、水村山郭:郭:城外城。水边的村庄,靠近山的城镇。

59、刀山剑树: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60、南山可移:南山: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

61、山包海汇:犹言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62、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63、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64、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65、零落山丘: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66、还我河山: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67、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68、堆集如山: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69、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70、倒山倾海:把山推倒,把海倾翻。形容声势很大,力量无比。

71、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72、登山踄岭:踄:同“步”,蹈,走。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对于调虎离山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堂课进行具体说明。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意在使学生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们观察事物的能力。《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叶圣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第一段写的是爬山虎的位置,第二段是爬山虎的叶子,第3.4.5段是写爬山虎的脚。课文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通过叶子的变化来讲,侧重讲长大了的叶子的颜色变化、静态美、动态美。介绍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是分三个方面来讲。先讲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再讲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最后讲爬山虎的脚与墙的依赖关系,巴住墙与没巴住墙的不同结果。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我们今天上的课与以往有所不同,是一节20分钟的课,所以我们把这堂课的重点只放在学习第二段爬山虎的叶子。这是一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而我们今天面对的学生却是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处在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理解文中关于爬山虎的叶子时,教师要提供大量的直观图片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同时要借助学生的想象感受到叶子的美。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们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识“均匀”2个生字,会写“均匀虎”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并背诵,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重点:通过朗读和重点词句的品析和理解,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以读代讲、读想结合”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与文本充分的对话中突破重难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品悟朗读、展开想象等方式充分感知文本,走进文本,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把整个教学流程分为四大版块: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本课堂,我们采用的是谈话导入法,教师先在黑板上板书脚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些东西有脚,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大部分动物有脚。接着教师话峰一转,其实在自然界中也有长着脚的植物,从而引出爬山虎,同时板书爬山虎,指导书写虎字,特别强调虎字的第三笔,然后课件出示图片,简介爬山虎。教师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地设置悬念,引出课题,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可以把握课文的概貌,形成对课文的初步印象,为后面的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对课文的学习效果。在这一环节,本来可以设计一个问题: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但是我们考虑到今天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所以我们降低了一下难度,把它设计成了两个问题:1.课文的哪几个段写到了爬山虎的脚?2.课文除了写了爬山虎的脚还写了爬山虎的什么?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通过对问题的梳理,让学生很轻松地就知道了课文主要从爬山虎的位置,叶子和脚三个方面来写,这样一来学生就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品读词句感受叶美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教学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让学生入境生情,才能让学生生情并茂地通过朗读,感受到叶子的美。于是在这一版块中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认真听读,读后让学生说一说爬山虎的叶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美),并板书美。

2.学生自由朗读,划出能够感受叶子美的词句。

3.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交流品析重点句子。

句子一: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a.引导学生抓住“嫩红”到“嫩绿”两个词感受爬山虎的叶子颜色变化的美。

b.并通过课件出示爬山虎颜色变化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叶子颜色的变化

c.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这种颜色变化的美

句子二: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a.抓住一顺儿朝下、均匀、没有重叠、不留空隙等词让学生感受叶子的静态美

b.随文学习生字均匀并书写,结合图片理解“均匀”“一顺儿朝下”的意思。

c.指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朗读出叶子这种绿的新鲜的美又密又匀称的静态美

句子三: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a.通过想象画面,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微风吹拂下叶子动态的美。

b.让学生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

4、再现美景,激发情感:在学生充分通过语言文字口味叶子美丽之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再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达到了音乐和情感的融合。

5、这么美的叶子,这么美的句子,光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还不够,还要把它们背下来,于是第五环节,我们采用关键字词填空的形式,背诵第二段,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积累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四)课堂总结体会写法

教师结合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叶圣陶能够从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静态美,叶子的动态美三个方面把爬山虎的叶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是因

为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是因为他细心观察,长期观察的结果。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最后以课文后的讨论题: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呢?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们的板书设计虽然简明扼要,但是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老师在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学习写作方法的依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