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总结 太原蒙山游记作文600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14:14:28 页码:12
太原蒙山心得体会总结 太原蒙山游记作文600字(3篇)
2023-01-05 14:14:28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太原蒙山心得体会总结一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__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__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当时太原被称为晋阳,是北齐王朝的陪都。北齐太祖高欢在此创业,击败尔朱荣,后来实际掌控东魏朝政,为北齐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后北齐各代帝王常往来于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之间,相当重视对晋阳的建设。按照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的记载,《北齐书》等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说的就是蒙山开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时也被称为“晋阳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研究者据《北史》中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的记载,认定蒙山大佛完工于后主高纬时;又根据宋人记载中蒙山曾有北齐天统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统五年三四月间北齐后主身在晋阳且有重要佛事举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时间就是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大佛头部遗失。颈部直径5米,高2米余,有三条阴刻项线。颈部至腹部高22米,两肘间距22.70米。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身形壮硕。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佛像小臂长12米、宽2.80米,保存较为完好。佛像施禅定印。右手长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3米,结跏趺坐式。腿下为条石台基。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宿白根据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佛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66米)将蒙山大佛称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另据《嘉靖太原县志》载:“法华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建,赐额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寿初(601年)建佛阁,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620年)李渊自守河东来游于禅之后,复改为开化寺。会昌甲子岁(844年)佛阁废毁,乾宁二年(895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1368年)废毁,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重建。”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200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雁塔蜂台”,修“鹿苑鸡园”。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庄严阁”等建筑塌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8丈,头部尚未找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个大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最新太原蒙山心得体会总结二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集会,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汉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芽,甚为茂盛。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实际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苏醒的缘故。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翁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追风唐疏虞为汾王,并为大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喂国内所仅见。殿内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厅有唐太宗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续”。晋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唐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唐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于常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歌侍女像、圣母像誉为“晋祠三绝”。

最新太原蒙山心得体会总结三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xx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xx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当时太原被称为晋阳,是北齐王朝的陪都。北齐太祖高欢在此创业,击败尔朱荣,后来实际掌控东魏朝政,为北齐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后北齐各代帝王常往来于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之间,相当重视对晋阳的建设。按照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的记载,《北齐书》等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说的就是蒙山开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时也被称为“晋阳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研究者据《北史》中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的记载,认定蒙山大佛完工于后主高纬时;又根据宋人记载中蒙山曾有北齐天统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统五年三四月间北齐后主身在晋阳且有重要佛事举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时间就是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大佛头部遗失。颈部直径5米,高2米余,有三条阴刻项线。颈部至腹部高22米,两肘间距22.70米。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 身形壮硕。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佛像小臂长12米、宽2.80米,保存较为完好。佛像施禅定印。右手长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3米,结跏趺坐式。腿下为条石台基。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宿白根据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佛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66米)将蒙山大佛称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另据《嘉靖太原县志》载:“法华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建,赐额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寿初(620xx年)建佛阁,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620xx年)李渊自守河东来游于禅之后,复改为开化寺。会昌甲子岁(844年)佛阁废毁,乾宁二年(895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1368年)废毁,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重建。”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200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雁塔蜂台”,修“鹿苑鸡园”。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庄严阁”等建筑塌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8丈,头部尚未找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个大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