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诗意端午心得体会及收获 端午节感想收获(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23:22:32 页码:9
诗意端午心得体会及收获 端午节感想收获(八篇)
2023-01-05 23:22:32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诗意端午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是啊,生活是何其需要诗意老点缀啊!

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的精神家园已逐渐萎缩,近似荒芜。彩灯闪朔,燃尽了安宁,疲惫的心灵,已找不到归路。其实我们不妨停下脚步,让焦炉的灵魂在这一刻得到缓息,生活中从不缺少诗意,只是我们缺少对诗意的发现,对美的感触。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向大地,打破黑暗的沉寂;门前的梧桐又长出了新叶,小鸟在枝头欢唱嬉戏;叽叽喳喳的路人小孩,一声声清脆的“早上好”,让你一天都倍感清新。黄昏,夕阳斜斜映照的古道,残余着一丝喧嚣;归家的行人,拉长的影子,此中无不充斥着诗意。

学会忙里偷闲,苦中作乐,诗意地生活或许就是在烦乱的城市中,抬起头来,看着那静静的夜空,寂寞的繁星,哼着宜人的小曲;诗意地生活或许就是,暂时离开书桌,在草地上,享受大地的芳香。诗意地生活就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展云舒。”诗意地生活就是远离那些遥不可及的奢望,在平静轻松中释然。

诗意是简单的,简单到一点心情,一份哀怨,简单到阳光照射下摇曳的那株狗尾巴草,简单到在落日的余晖中抖动的几竿修竹,都能给你不尽的思索和一份诗情.

诗意,一种温情与浪漫,一种美幻与向往。诗意地生活,练就我们平和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也会永远的充满诗意,轻松快乐,永远相随。只要你善于生活,你会在清晨的朝阳中发现诗意,你回在林中的鸟鸣中感受诗意,你会在枫叶飘飘中寻找诗意……

诗意地生活,生命中从此便多了些许阳光。

诗意地生活,受伤的心灵从此便不再空虚。

诗意地生活,快乐将与我们相随,你会惊讶的发现生活是如此的有滋有味。

人生如诗,诗写人生,就让我们诗意地生活吧!

2022诗意端午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人,作为万物之灵,悲壮地栖息于苍茫大地上,用心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用信念去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人之所以诗意,是因为他心中有如花一般的天使,彰显出人性的美丽。

洪战辉作为感动中国最年轻的人物,他说:“不是我感动了中国人民,而是他们自己感动了自己,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是的,他们用爱之天使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中国。

地承万物,心承爱的天使,方能成就美好人生;寸心载世,心有责任之天使,方能抒写诗意的人生之篇。今年或前几年所有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曾用爱之天使诠释了生命,以责任之天使感动了中国,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望者。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你让我们泪流满面。

用歌声动人,听者有泪;用行者之心动人,行者无疆。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你用软弱的肩膀支撑着倾倒的教室,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那些孩子。这本不是你个人的承担,而你却一心奔向大山,纵然你个人的力量不能让孩子们的眼中铺满阳光,但是你用爱点燃的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同时也苏醒了人们的心扉,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让我们泪流满面,只因为你心中存有爱之天使。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那透风的竹楼,是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你不是一只迁徙的候鸟,你是苗乡的天使。

李春燕,是什么驱动你奔走在田垄间行医?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治病,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一样灵动的天使。人民记住了你的好,你用自己的信念与爱感动了中国。大哉,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活如一杯水,淡淡的,你得卑微地骄傲,幸福没有凭吊,你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千手观音,你是我心中的最美!

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骄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风定落花香,永怀信念,用心地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诗意人生在落花飘香之时彰显出悸动的神韵。

2022诗意端午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教材分析:

《端午的鸭蛋》出于汪曾祺《故乡的食物》系列,文章结构是他特有的行云流水般的随意,语言文白夹杂、或雅或俚、自然生动,平平淡淡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儿时的童趣、浓浓的乡情、对生活的热爱。本设计希望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对细节的揣摩、对语言的品味,让学生体味鸭蛋中的童心,乡情,并理解从汪曾祺的生活态度,获得生活启示。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结构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端午风俗。

2、品味语言,体会其平淡有味的情致风格。

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儿时趣事的怀恋之意。

4、从汪曾琪身上体悟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老师在网上找一个有关端午节的童歌谣,你们有兴趣看看吗?看的时候你们要注意一下都出现了哪些端午风俗?

(包粽子、挂艾叶、桃枝插大门、手腕系百索子。)

端午节虽然是我国传统节日,但各地的风俗也略有不同。作家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他就写了一篇有关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文章。(板书:端午的鸭蛋)

二、感知、探究

1、他的家乡在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呢?你对哪种风俗最感兴趣?

板书:风俗

生: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8种风俗)

2、挂鸭蛋络子都有那些玩法?

挑鸭蛋、吃鸭蛋、络子当饰物、在鸭蛋壳中装萤火虫

如: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师:挑个鸭蛋还有这么多的讲究。能挑到淡青壳、秀气的鸭蛋小孩的心情怎样?既然能让自己开心,虽然费点时间,那也值得了。

如: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师:挑过来就是为了吃吗?要装在络子里当饰物。络子什么样?字典中给出的解释是:依照所装物体的形状,用线结成的网状的小袋子。络子谁做的?为什么用彩色丝线?更漂亮、更美。因为它还要挂在大襟的纽扣上当作饰物。大襟:纽扣在一侧的服装的前面部分。以前服装的样式跟我们现在有所不同。其实挂鸭蛋络子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有平安幸福的寓意。谚语有云:“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意指随着气温上升,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别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的现象,这便是“疰夏”症状,据称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预防此病。就这三个动作琢磨起来就有如此的趣味。

如:吃鸭蛋一是解了谗,“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饿了就吃,很自由。二是惊险,“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因为还要用蛋壳做“灯笼”呢!

如:蛋黄蛋白吃光了,捉了萤火虫装在蛋壳里!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师:为什么好玩?好看。那如果仅仅是因为好看,那老师觉得这段文字不够简练,我把它作了改动,你们觉得怎么样?我们也一起来享受一下用蛋壳做灯笼的滋味。

师:汪曾w写这篇文章已经69岁高龄,但我们从他的文字中却能品出什么味?

板书:趣味

4、材料介入:儿时故乡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罩上一层光辉。

5、其实汪曾祺在家乡只呆了短短的十九年,成年后更多的时间生活在北京,但他魂牵梦绕的依然是他的家乡,他家乡的鸭蛋。请划出你认为能表现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的句子,说一说品出了什么味道。(学生朗读2、3段)

如:“筷子头一扎下去,吱dd红油就冒出来了。”zhizi造型词的朗读指导

师:“吱dd”读出声音的延长,“冒”改为“流”如何?“冒”感觉红油慢慢渗透蛋白,还能闻到红油的香味。

如:“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对方就会肃然起敬: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师:“哦”是叹词,有惊叹的语气。“哦”还对应了前面的哪个词?读出惊叹羡慕的语气,还有作为高邮人的自豪感,

如: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

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师:这几个副词,最能体现作者对家乡鸭蛋的情有独钟。

6、在同学们的朗读声中,老师听到了作者作为高邮人浓浓的自豪感。只是自豪于鸭蛋吗?还有什么让他自豪?那么在作者钟爱的鸭蛋中你还能品出什么味道来吗?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师:故乡的美食就是故乡的味道。从这小小鸭蛋中我们又品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情。

板书:乡味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了解了高邮端午的风俗,在小小的鸭蛋中尝出了趣味、乡味。

这也就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

8、材料: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

的滋味。---------汪曾祺散文的魅力

板书:生活滋味

师:同学们,汪曾祺为什么能在这小小的鸭蛋中尝出这么多的味道呢?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课件]

2022诗意端午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贯穿创新精神,突出个性化,在每个环节安排和细节处理上都作了精心预设,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结起来主要有:

(一)深入理解和领会文本内涵,准确预设本课教学目标。

在备课时,我反复阅读文章,并且大量阅读了各位名家对本文的解读,同行们对的教学设计方案,让我对文章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汪曾祺平淡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家乡的热爱,对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发现生活乐趣的心态都是应该让学生从学习中有所体会的。这样的认识让我很清晰地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端午文化,领会作者热爱家乡、珍爱民俗文化的深厚情感;探究写作技巧,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体验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人生趣味,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和诗意。目标并不繁多,而是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桃子,可以力求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有所收获。

(二)注重诵读训练,在读中品味语言。

我一直认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标志。对于像本文这样有韵味的文章,自然少不了朗读的训练。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时引导学生朗读、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接着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体味好词好句。学生在朗读讨论后,找到了许多体现情感,以及语言特点的句子(比如:对比、字词生动、文白夹杂甚至一些标点符号的体现等)。语言离不开生活,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发展得更好,我让学生在分析时先朗读,自己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时我适当地给予一些评价、点拨。比如:在体会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自豪之情时,学生找到了作者拿其他地方的鸭蛋与家乡鸭蛋那对比的句子,但分析不够到位。我提示说:“作者还有哪些话没说出来,意犹未尽呢?”教学就转入了情感体会,学生立刻融入角色,揣摸音调、神态、领悟作者的心理感受。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课堂评价以激励为主。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获得的知识才能刻在他们的头脑中。本节课通过三个活动对整节课进行串联,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讲到“欣赏鸭蛋,感受童年端午”时,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具体的语句体会感受,结合自己的童年感受,体会作者的快乐童年。学生参与度很高,在乐中学。

另外,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我牢牢把握住一点:自己要做一个平等的对话者,热心的促进者,机智的引导者。因而处处循循善诱,凡对学生稍有创意之探究即予以热情鼓励。将自己当作学生中一员,为学生着想,经常与学生同读、同练、同议;在学生可能遭遇困难之处,充分预测后率先示范而不包办代替。相信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也是轻松愉快的。

(四)注重文本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标的精神,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这是一种“大语文”的学习概念。在分析体会完课文的情感、语言后,我把作者对家乡高邮的感情与同学们对自己家乡的感情联系起来,利用讲述家乡的民风民俗、风味小吃,很自然地引出学生对家乡的一种自豪之情,并趁势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种家乡的风俗或特产,以达到联系实际,情感升华的目的。学生的的表现也给课堂增色不少,不少学生虽然篇幅较短,但却写出了家乡风俗的特色,很有感情色彩。

当然,本节课虽在备课时经过了精心准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一)朗读教学还显单薄。

朗读时,主要抓住了语言的修辞角度进行理解,对字词的运用分析较浅,对一些有特别作用的标点符号没有进行体会。如“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对破折号的运用没有顺势让学生进行归纳,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朗读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到位。

(二) 教学环节设置较多,不敢取舍。

本课的设计中,看似只有三个活动环节,但不少环节对时间的要求量都是较大的。一个课时的设计,我没有能大胆的取舍教学内容。如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中,“以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文章内容”这一设计有些虚浮,学生大多是经过事先的预习或参考书获得的知识,而非本身的思考。

另外,在各环节的串接上,还是有不够智慧的地方,流畅度不够。

(三)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多元。

本文主题的理解各人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我将之定位为:对家乡的热爱,对民俗文化的热爱,课堂上也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思路。 但学生有智慧的,有的学生就对之有了更深的体会,如普通人的小快乐等。在教学中,我准备还是不充分,语文智慧的火花出现了,但却没能让它闪烁起来。

总的来说,本节课还是较为成功的,也得到了各位专家和老师的认可。但学无止境,在收获的同时,更加深了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对新课标的领会。我行走在路上,将继续努力。

2022诗意端午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花儿开在我们眼里,我们便把它深深镌刻在心中,也许这就是诗意。

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喜欢的音乐,感动的故事,都会留下痕迹,这痕迹可以轻到被遗留在脑海深处,可一旦被那似曾相识的情景所牵动,却总不会彻底忘记。还记得第一次读完《红楼梦》时,记得那年夏天沙滩上飘着的那支风筝和我们的脚印,还记得孩时那摇来摇去的跷跷板,还记得小学毕业照上大伙天真的表情,还记得……逝去的日子是美丽的诗行,而我正是诗里也许这一切早已烟消云散,也许只是回忆,但诗意却永远地留在心里。

也许有人认为只有轰轰烈烈的生命才会值得回忆,只有诗人才会懂得所谓诗意。其实不然,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平凡而美好的,任何个体生命都有权力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诗意。

我是一个缅怀古典的人,渴望在唐诗、宋词、《三国》、《红楼》中寻找我那已残缺的诗意天堂,感受遥远带给我们令人窒息的美感。喜欢一个人在静谧的气氛中翻开已泛黄的书卷,任目光轻盈地抚过书页,一股古典的幽香在流溢,心灵也在温暖的空气中感悟、升华。

向往庄子,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喜欢宝玉,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有着“扫将新雪及时烹”的脱俗闲适;欣赏苏轼,是他“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沉哀婉,是他“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超然旷达。在心烦意乱之际,吟上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或体会“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还魂爱情,或细味岳飞“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忧患感伤,或去感受“一箫一剑平生意”的放荡不羁。也许,我们无法再过故人采薇而食,采菊悠然的生活,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选择诗意地生活。当看到人们与古典文化越走越远时,我不禁悲叹,这决不是一两句诗词的遗忘,而是心灵诗意与深刻隽永的人文天堂的破灭。

记得海德格尔曾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人们也许不明白,因为自己置身于这个世界,未曾远观过它的美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丘一壑也风流”。

我只想做大自然中一名卑微的旁观者,告别忙碌的生活,淡然处之,看太阳东升西落,静观风起云涌,宛如一隐士,诗意地栖居。原以为生活的滋味,无非在于书、诗、哲学、爱情,才明白生活如水,本无需什么特点。无论盛水的杯子是丑是美,真正带来快乐的是水的甘甜、清洌。

寻找诗意,寻找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等待花开的声音……

2022诗意端午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诗意二字写在纸上却飘在云端,一副遗世独立不染风尘的气派。而生活就像污浊的泥沼,我们行走其中不知不觉间越陷越深。诗意与生活仿佛是云与泥的区别,好像他们永远无法融合在一起。

那应该如何让生活充满诗意?我认为的方法是阅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虽无法给予你黄金屋,也无法给予你颜如玉。却可以让你品人间百态,让本乏味枯燥的生活充满诗意。

在我读过曹雪芹先生的著作《红楼梦》之后,"黛玉葬花"那凄美的一幕让我久久不能忘却。往后我在生活中再遇那枝头繁花被风携落,那艳丽芬芳的花儿在空中随风转了几圈便再无生息,如此便触动我心底的柔软,勾起我脑海中林黛玉为万物悲悯的多愁善感和她眼中那"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的泪珠。

这无不令我感叹世间万物的生命之美,这何尝不是一种诗意?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馆》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将就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我在书中第一次看着别人想象到了自己老去的模样,也是第一次理解生老病死四个字。茶馆中来来去去的人很多,可每个人都贯穿着故事的始终,也随着时间瞬息转世。

而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生命个体?我们组合起来才是这繁华盛世。而斑驳往事划过眼前,脑海中长留的只有书写下的历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诗意?而毛姆的《刀锋》让我领略到了另一番诗意和另一个我。我在拉里身上可以看到另一个自我,另一个理想的自我。洒脱的不随大流;自由的观视者;真实、纯粹、不羁的自我。而我秉承这种生活态度,这样理想的自我。会在生活中热爱自我,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而这,也是一种诗意。

他们如一颗颗璀璨的繁星,在我生命的长河之中熠熠生辉。阅读本来就是充满诗意的事情,他不在与从书中吸取了多少知识,看明白多少道理,更在于它教会了你发现生活中蕴藏的美好与诗意。而在纷繁的焦虑的现代社会里,阅读不只是知识的填充,更是心灵提升的方式,当你用心去感受与领悟生活也自然充满了诗意。

所以阅读,才能让生活充满诗意。

2022诗意端午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荷尔德林说过:“人需要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而于我们而言,正确对待工作与爱好之间的关系,方可达其“诗意”。

有些爱好也许看似与工作并无关联,但却能和谐共存。如爱因斯坦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头脑中转动着数字、公式以及天书般的阐释,同时,他又钟情音乐,总与小提琴为伴。一边是科学创造,一边是乐声袅袅,工作与爱好领域不同却彼此相容。这是因为,二者相互补充,且是相通的。“音乐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感和精神境界。”爱好可以为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作为良好工作的基石。

而正如冰心所言:“娱乐至少与工作有同等的价值,或者说娱乐是工作之一部分。”爱好与工作之间,溯其根本,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如著名化学家张子高业余喜欢收藏古墨,他说:“藏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研究化学史的一个小方面。”职业和兴趣如绿叶配牡丹,相得益彰。他的爱好帮助他更深入广泛地进行研究工作,而他的工作又有助于他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爱好。(如果用材料中的例子,必须展开具体的分析,否则就是循环论证,幸好还有下一段。)

罗素在《我们为什么要工作》中提出是工作变得有趣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技能的运用,二是建设性。前者如张子高收藏好墨涉及胶体化学的知识,他从事的化学工作使他得以运用相关知识便于他发展自己的爱好;后者如爱因斯坦在音乐的催化作用下逐渐搭建完成自己的科学高楼,爱好可以为工作带来乐趣性,并因此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所以在工作之余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实乃良方。

当今社会,有太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和职业选择一片迷茫,填报专业时更注重就业前景而非个人兴趣,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现象。没有兴趣依托的工作必然不会长远,在选择职业上,应当将工作与爱好相结合,综合考量。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和困难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那就应该选择它,因为那时我们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我认为这应当成为我们现在年轻人选择职业时的基本准则,将工作与爱好视为双桅船的两个风帆。也许在社会彻底贯彻这个理念后,社会的生产效率与人民幸福指数也会得以提高。

用爱好作为工作的发条,让二者协同作用,即为人生之诗意的体现。

2022诗意端午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入夜渐微凉,繁花落地成霜。”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如此富有诗意的时候吗?

夕阳散尽了它的最后一抹色彩,在刺目耀眼的灯光下,我俯仰着书海,“刷”着那似乎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内心时而颠簸,时而疲倦。倏然间,脑海中浮现出李白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样的意境,让我不禁慨叹自己生活中何时才有这放荡不羁、富有诗意的时候。

悄然,一簇新绿夺入我的眼眶,瞥去才知原是一株薄荷,是朋友给我的,放在此处好久了,照顾得甚是细致,也就是半天也没动静,却没想到它竟悄无声息地生长了。我想它有时也如同我一样吧。没日没夜地吸取水分,总想着破土而出,辟出一片自己的新天地。这么一想,到也就不那么孤独了。

薄荷不比其他花,在别的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时候,不争不抢,静静地守护着自己的暗香,而在别的花感慨花落凋零时,不吵不闹,毫不声张,悄悄地冒出芽儿来,破土而出,暗暗地喷着香。在房间中的一隅演绎着它的诗意人生,也让周围溢满诗意。

总喜欢坐在受阳光沐浴的地方,泡上一杯柠檬茶,爱在上面缀上一片薄荷,鹅黄与新绿碰擦出使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轻轻地抿上一口,唇齿间的清香与鼻尖的清香直达你的内心。阳光的橙黄色映入帘中,更给此时慵懒静谧的环境中均匀地抹上缕缕诗意。

现在想来,就算没有李白那份潇洒自在的心境,日子里也是有诗意的。因为有薄荷,在它氤氲的香气中,我总能寻得诗意的脚步。

岁月静好,诗意绵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