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0:23:02 页码:11
最新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通用14篇)
2023-11-18 20:23:02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感悟和体验的总结和概括。在写心得体会之前,我们应该先梳理好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经历。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考。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第一架飞机。这架飞机叫“飞行者-1号”,虽然飞行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2秒,飞行的距离只有微不足道的的36米。但它却标志着人类征服天空的梦想开始变成了现实,也给人们带来了福音。

莱特兄弟还根据儿时玩风车的经历,运用空气的反作用力会推动螺旋桨倾斜叶片前进的原理,发明了螺旋桨飞机。他们发明了螺旋桨飞机超过了世界第一个设计和制造滑翔飞机的先驱李林达尔。其实他们也只有中学的文化,有谁能知道在他们成功之前,又经历了多少困难与挫折呢?他们为了自己飞行的梦想,实验了上千次,也失败了上千次。1903年,莱特兄弟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和人民的`认同,反而还引起了人们的怀疑,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直到1906年,法国认可了他们,给了他们的荣誉。后来才得到了美国的重视。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莱特兄弟是美国俄亥俄州人,父亲是一个牧羊人,母亲是一位音乐教师。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还在幼年时代,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就受到托斯顿·维布伦所说的“劳动天性”的影响。父亲米尔顿·莱特常在这方面鼓励他们,而从不指责他们把身上仅有的一点儿零用钱花在买工具、材料上的癖好。他还敦促孩子们尽量多挣钱来弥补他们创造性劳动所需要的开销。他常对孩子说:“人们需要钱,是为了让他不成为别人的负担,有了这些钱那就足够了。”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事自行车修理和制造行业。莱特兄弟原以修理自行车为生,兄弟俩聪明好学,从18开始,他们就一直热心于飞行研究。通过多次研究和实验,他们很快得出一个结论:要解决飞机操纵这个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必须装上某种能使空气动力学发挥作用的机械装置。他们按照这一想法,在基蒂霍克沙丘上空对载人滑翔机进行了几度寒暑的试验之后,他们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奥托·李林塔尔试飞滑翔机成功的消息使他们立志飞行。1896年李林塔尔试飞失事,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飞机的平衡操纵上面。他们特别研究了鸟的飞行,并深入钻研了当时几乎所有关于航空理论方面的书籍。这个时期,航空事业连连受挫,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人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等等,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

1878年6月,当奥维尔7岁、威尔伯11岁时,由于父亲被选为基督教联合兄弟派教会的主教,他们全家从俄亥俄州的代顿市搬到了依阿华州的锡德腊皮兹市,住在该市的亚当街。

17岁的大哥路易和15岁的洛林都已读高中。他们没有转学,仍然留在代顿市。

莱特一家刚搬到新居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不但对威尔伯和奥维尔未来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1878年的圣诞节莱特兄弟的爸爸结他们带回了一个"蝴蝶“玩具,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么也会飞!”威尔伯有点怀疑,爸爸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1884年6月,莱特主教的工作从里奇曼迁回代顿市,他们全家又再一次搬回了老家,搬回了早先在霍索恩街买下的那座有七个房间的简朴房屋里。这时老大路易和老二洛林早从代顿市高中毕业,到印第安纳州上大学去了。

全家人如果再晚几天回代顿市的话,威尔伯就可以从里奇曼的中学毕业,与全班同学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拿到一张中学毕业文凭。1889年7月4日,也就是他们回到代顿市的四周年,苏珊终于油尽灯枯,撇下未成年的孩子,匆勿离开人世。好长一段时间,莱特兄弟俩都无法驱散心中的悲戚,他们永远怀念善良、聪明的母亲!

母亲去世后,大哥二哥都相继大学毕业,并各自成家立业了。莱特兄弟在这段冷清的日子里在家读了大量的书。家里的藏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楼上莱特主教的书房里,供全家人阅读的另一部分则放在楼下的起居室。父亲书房里几乎所有的书都是“非常严肃”的,可是威尔伯还是常常一头栽进了书堆。父亲对孩子的阅读是从不提要求的,楼下的那些书是莱特兄弟最喜欢的书,其中包括《华盛顿·欧文文集》;格利姆和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普卢塔克的《列传》;一套《旁观者》;一套阿狄生的散文集;包斯威尔的《约翰逊的一生》;《华尔德·斯科特文集》;吉本的《罗马帝国的衰亡》;格林的《英国史》;吉佐的《法兰西》;几本纳撒尼尔·霍桑的著作;马雷的《动物机器》;还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和《钱伯斯百科全书》,前者是19世纪70年代末期的版本,而后者是刚出版不久的。威尔伯是最积极的读者,奥维尔也紧随其后,阅读了大量的书,他几乎从开始学会读书起就迷上了百科全书中的科技文章。

为了改善家庭设施和环境,威尔伯和奥维尔一次又一次地努力着。

兄弟俩先埋头画好图样,又四处寻找修缮房屋的材料,并承担所有房子加工的车床活。他们不仅很快修建起一个舒适的前廊,并用花卉点缀走廊的两侧,而且还重新装修室内,改变房间的布置。使整日在外忙碌教会事务,经常在外工作的莱特主教一回家,顿感赏心悦目,深深感谢儿子对自己的关心。卡特琳娜这时已进入奥柏林大学就读,虽说失去母亲的家庭不免冷清,然而莱特兄弟不断以实际行动为这个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小房屋又有了些生气。

除了他们的决心、智慧和开拓者的祖先留给他们的澎湃的激情以外,也许他们生活的那个家庭与他们后来取得的成就有着更多的关系。很多年以后,奥维尔以深深的自信表达了他的想法。他的一个朋友对他说:“虽然你们完成了伟大的业绩,可你们并没有赚钱的思想。事实表明,莱特兄弟将永远是美国青年的榜样,没有特殊条件也能取得成功。”“可是,”奥维尔严肃地说,“这不是事实,因为,你瞧,我们确实是有特殊条件的。”“你说的特殊条件指的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幸运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在家里,大人们总是热情鼓励孩子们去追求知识,去调查研究一切奇特的现象。换了另一个家庭环境,我们的好奇心也许早在它结出果实以前就被扼杀了。”莱特兄弟高中毕业后办起了“代顿周报”。聪明的他们把报纸办得红红火火,但他们朝思暮想的还是机械。1894年,他们把报纸典当给一家通讯社,开起了脚踏车行。从此他们开始从事自己梦想的事业。[1]1885年至1886年的冬天,维尔伯在跟朋友在溜冰场玩冰上曲棍球时,被曲棍球棍意外击中脸部,导致他失去了门牙。一直到事情发生前,维尔伯都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虽然维尔伯当时的伤势似乎没有那么严重,但他从此变得性格孤僻并沉默寡言,并且没有按照先前的计划到耶鲁大学升学。如果维尔伯进入耶鲁就读,他的职业生涯可能已经会走向非常不同、不是他后来跟着奥维尔走的那条不平凡的道路。相反的,后来几年他足不出户,把光阴放在照顾他肺结核末期的母亲,并且在他父亲的图书馆里努力阅读。他大力协助他的父亲处理____协基会教会里的纷纷扰扰,然而这亦表达了对自己胸无大志的不安。奥维尔高三辍学,并在1889年开始他的印刷业务,并在维尔伯的帮助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印刷厂。维尔伯摆脱了缠绕经年、因事故造成的抑郁,加入了印刷厂担任编辑。

创办印刷厂。

莱特兄弟中学毕业就停止了学业,奥维尔在高中时代就曾尝试办报,并在17岁那年自制了一台高速印刷机。当时一位业内人士称:“这玩艺真好用,但我还真看不出来它是怎么工作的。”之后不久,年轻的莱特兄弟就创办了一个小型的印刷厂。

自行车修理工。

在投身飞行前,两兄弟迷恋过当时还属于时尚范畴的自行车。在威尔伯的提议下,他们停掉了印刷厂,并在俄亥俄州戴顿城开了一家自行车修理店。奥维尔野心更大,有阵子还想过生产汽车,只可惜威尔伯对此不感兴趣,因而未能实现。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莱特兄弟,奥维尔和威尔伯莱特在航空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对成功实现机动飞行的兄弟,他们的创举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为人类探索天空铺平了道路。在他们的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勇敢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他们对科学和创新的热爱。本文将从他们的努力与毅力、科学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的态度、以及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四个方面探讨莱特兄弟心得体会。

首先,莱特兄弟的努力与毅力令人钦佩。他们面对许多挑战,如螺旋桨设计、气动力学、平衡问题等,但他们没有放弃梦想,一直努力不懈地寻找解决办法。在每次试飞失败后,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再次尝试。他们在数年时间里进行了数百次试飞,不断调整诸多参数,直到最终取得了成功。莱特兄弟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次,莱特兄弟的心得体会还体现了科学和创新精神。在当时,他们的实验方法相当于一种科学实验,在设计与实践中不断进行试验和调整。他们重视经验和观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推动实验。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改进措施,如创造了可改变机翼形状的新技术,使飞机机动性更高。他们的创新方法和科学思维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正是因为他们追求科学真理和创新精神,才能够开创飞行史上的新篇章。

第三,莱特兄弟的心得体会还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态度。在最初飞行试验失败后,他们认识到人类飞行的潜力,于是他们开始研究他人的飞行理论和实践。他们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与其他科学家和飞行先驱进行交流和讨论。他们充分利用当时的技术资源,如摄影术、电报等,保持与其他研究者的联系,并吸取他们的经验和观点。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和寻求合作的精神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最终取得成功。

最后,莱特兄弟的心得体会还体现了他们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他们的发明和创造不仅使人类飞行成为可能,也为飞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的设计和实践,为后来飞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莱特兄弟的努力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当代的航空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心得体会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我们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总之,莱特兄弟的心得体会饱含了勇敢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科学和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的态度,以及对人类进步的贡献。他们的努力和成就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正如威尔伯·莱特所说:“能够在地球上运动的东西,一定能够在空中飞行。”莱特兄弟的心得体会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并运用科学和创新的精神,我们也能够创造奇迹,改变世界。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大约一百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飞到哪里去?”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这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两个儿子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

等到他们长大——当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多年前,—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以替别人放羊来维持生计。—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个山坡,这时,—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大雁要往哪飞?”“它们要去—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飞得比大雁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会,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飞,你们就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瞅着父亲。

牧羊人说:“我飞给你们看。”于是牧羊人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但他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儿子们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直不断地努力。等他们长大以后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梦想是前进的原动力,怀着梦想去努力,你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我们的不懈奋斗,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莱特兄弟指的是奥维尔(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和维尔伯(1867年4月16日—1920xx年5月30日)这两位美国人。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莱特兄弟飞行的。

成功。

欢迎阅读!

莱特兄弟于1920xx年12月17日他们驾驶自行研制的固定翼飞机飞行者一号实现了人类史上首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持续而且受控的动力飞行[被广泛誉为现代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虽然不是进行航空器飞行试验的第一人,但他们首创了让固定翼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所有的固定翼航空器身上。

莱特兄弟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市。哥哥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他们的父亲从欧洲回来,带来了一个飞螺旋,把飞螺旋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玩过之后,兄第俩便把飞螺旋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

从1896年开始,莱特兄弟就一直热心于飞行研究。德国的奥托•李林塔尔试飞滑翔机成功的消息使他们立志飞行。而1896年李林塔尔试飞失事,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飞机的平衡操纵上面。他们特别研究了鸟的飞行,并深入钻研了当时几乎所有关于航空理论方面的书籍。这个时期,航空事业连连受挫,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人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等等,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

莱特兄弟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从1920xx年至1920xx年期间,他们除了进行一千多次滑翔试飞之外,还自制了两百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修正了李林塔尔的一些错误的飞行数据,设计出了较大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滑翔机的留空时间毕竟有限,但假如给飞机加装动力并带上足够的燃料,那么它就可以自由地飞翔、起降。于是,兄弟俩又开始了动力飞机的研制。莱特兄弟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不久,他们便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和高效率的螺旋桨,然后成功以把各个部件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1920xx年,他们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这架飞机的翼展为13.2米,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后,两副两叶推进螺旋桨由链条传动,着陆装置为滑橇式,装有一台70千克重,功率为8.8千瓦的四缸发动机。这架航空史上著名的飞机,现在陈列在美国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内。

1920xx年,莱特兄弟制造了装配有新型发动机的第二架“飞行者”,在代顿附近的霍夫曼草原进行试飞,最长的持续飞行时间超过了5分钟,飞行距离达4.4千米;1920xx年又试验了第三架“飞行者”,由威尔伯驾驶,持续飞行38分钟,飞行38.6千米。

1920xx年,他们的飞机在美国获得专利发明权。莱特兄弟飞行的成功,最初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与承认,直到1920xx年还为人们所怀疑;反而是法国于1920xx年首先给他们的成就以正确的评价,从此掀起了席卷世界的航空热潮。他们也因此终于在1920xx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威尔伯•莱特于1920xx年5月29日逝世,年仅四十五岁。此后,奥维尔•莱特奋斗三十年,使莱特飞机公司成为世界著名飞机制造商,资金高达百亿美元。奥维尔•莱特于1948年1月3日逝世。

莱特兄弟是美国俄亥俄州人,父亲是一个牧羊人,母亲是一位音乐教师。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还在幼年时代,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就受到托斯顿·维布伦所说的“劳动天性”的影响。父亲米尔顿·莱特常在这方面鼓励他们,而从不指责他们把身上仅有的一点儿零用钱花在买工具、材料上的癖好。他还敦促孩子们尽量多挣钱来弥补他们创造性劳动所需要的开销。他常对孩子说:“人们需要钱,是为了让他不成为别人的负担,有了这些钱那就足够了。”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事自行车修理和制造行业。莱特兄弟原以修理自行车为生,兄弟俩聪明好学,从1896年开始,他们就一直热心于飞行研究。通过多次研究和实验,他们很快得出一个结论:要解决飞机操纵这个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必须装上某种能使空气动力学发挥作用的机械装置。他们按照这一想法,在基蒂霍克沙丘上空对载人滑翔机进行了几度寒暑的试验之后,他们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奥托·李林塔尔试飞滑翔机成功的消息使他们立志飞行。1896年李林塔尔试飞失事,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飞机的平衡操纵上面。他们特别研究了鸟的飞行,并深入钻研了当时几乎所有关于航空理论方面的书籍。这个时期,航空事业连连受挫,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人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等等,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

1878年6月,当奥维尔7岁、威尔伯11岁时,由于父亲被选为基督教联合兄弟派教会的主教,他们全家从俄亥俄州的代顿市搬到了依阿华州的锡德腊皮兹市,住在该市的亚当街。

17岁的大哥路易和15岁的洛林都已读高中。他们没有转学,仍然留在代顿市。

莱特一家刚搬到新居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不但对威尔伯和奥维尔未来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1878年的圣诞节莱特兄弟的爸爸结他们带回了一个"蝴蝶“玩具,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么也会飞!”威尔伯有点怀疑,爸爸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1884年6月,莱特主教的工作从里奇曼迁回代顿市,他们全家又再一次搬回了老家,搬回了早先在霍索恩街买下的那座有七个房间的简朴房屋里。这时老大路易和老二洛林早从代顿市高中毕业,到印第安纳州上大学去了。

全家人如果再晚几天回代顿市的话,威尔伯就可以从里奇曼的中学毕业,与全班同学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拿到一张中学毕业文凭。1889年7月4日,也就是他们回到代顿市的四周年,苏珊终于油尽灯枯,撇下未成年的孩子,匆勿离开人世。好长一段时间,莱特兄弟俩都无法驱散心中的悲戚,他们永远怀念善良、聪明的母亲!

母亲去世后,大哥二哥都相继大学毕业,并各自成家立业了。莱特兄弟在这段冷清的日子里在家读了大量的书。家里的藏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楼上莱特主教的书房里,供全家人阅读的另一部分则放在楼下的起居室。父亲书房里几乎所有的书都是“非常严肃”的,可是威尔伯还是常常一头栽进了书堆。父亲对孩子的阅读是从不提要求的,楼下的那些书是莱特兄弟最喜欢的书,其中包括《华盛顿·欧文文集》;格利姆和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普卢塔克的《列传》;一套《旁观者》;一套阿狄生的。

散文。

集;包斯威尔的《约翰逊的一生》;《华尔德·斯科特文集》;吉本的《罗马帝国的衰亡》;格林的《英国史》;吉佐的《法兰西》;几本纳撒尼尔·霍桑的著作;马雷的《动物机器》;还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和《钱伯斯百科全书》,前者是19世纪70年代末期的版本,而后者是刚出版不久的。威尔伯是最积极的读者,奥维尔也紧随其后,阅读了大量的书,他几乎从开始学会。

读书。

起就迷上了百科全书中的科技文章。

为了改善家庭设施和环境,威尔伯和奥维尔一次又一次地努力着。

兄弟俩先埋头画好图样,又四处寻找修缮房屋的材料,并承担所有房子加工的车床活。他们不仅很快修建起一个舒适的前廊,并用花卉点缀走廊的两侧,而且还重新装修室内,改变房间的布置。使整日在外忙碌教会事务,经常在外工作的莱特主教一回家,顿感赏心悦目,深深感谢儿子对自己的关心。卡特琳娜这时已进入奥柏林大学就读,虽说失去母亲的家庭不免冷清,然而莱特兄弟不断以实际行动为这个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小房屋又有了些生气。

除了他们的决心、智慧和开拓者的祖先留给他们的澎湃的激情以外,也许他们生活的那个家庭与他们后来取得的成就有着更多的关系。很多年以后,奥维尔以深深的自信表达了他的想法。他的一个朋友对他说:“虽然你们完成了伟大的业绩,可你们并没有赚钱的思想。事实表明,莱特兄弟将永远是美国青年的榜样,没有特殊条件也能取得成功。”“可是,”奥维尔严肃地说,“这不是事实,因为,你瞧,我们确实是有特殊条件的。”“你说的特殊条件指的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幸运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在家里,大人们总是热情鼓励孩子们去追求知识,去调查研究一切奇特的现象。换了另一个家庭环境,我们的好奇心也许早在它结出果实以前就被扼杀了。”莱特兄弟高中毕业后办起了“代顿周报”。聪明的他们把报纸办得红红火火,但他们朝思暮想的还是机械。1894年,他们把报纸典当给一家通讯社,开起了脚踏车行。从此他们开始从事自己梦想的事业。[1]1885年至1886年的冬天,维尔伯在跟朋友在溜冰场玩冰上曲棍球时,被曲棍球棍意外击中脸部,导致他失去了门牙。一直到事情发生前,维尔伯都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虽然维尔伯当时的伤势似乎没有那么严重,但他从此变得性格孤僻并沉默寡言,并且没有按照先前的计划到耶鲁大学升学。如果维尔伯进入耶鲁就读,他的职业生涯可能已经会走向非常不同、不是他后来跟着奥维尔走的那条不平凡的道路。相反的,后来几年他足不出户,把光阴放在照顾他肺结核末期的母亲,并且在他父亲的图书馆里努力阅读。他大力协助他的父亲处理基督教协基会教会里的纷纷扰扰,然而这亦表达了对自己胸无大志的不安。奥维尔高三辍学,并在1889年开始他的印刷业务,并在维尔伯的帮助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印刷厂。维尔伯摆脱了缠绕经年、因事故造成的抑郁,加入了印刷厂担任编辑。

创办印刷厂。

莱特兄弟中学毕业就停止了学业,奥维尔在高中时代就曾尝试办报,并在17岁那年自制了一台高速印刷机。当时一位业内人士称:“这玩艺真好用,但我还真看不出来它是怎么工作的。”之后不久,年轻的莱特兄弟就创办了一个小型的印刷厂。

自行车修理工。

在投身飞行前,两兄弟迷恋过当时还属于时尚范畴的自行车。在威尔伯的提议下,他们停掉了印刷厂,并在俄亥俄州戴顿城开了一家自行车修理店。奥维尔野心更大,有阵子还想过生产汽车,只可惜威尔伯对此不感兴趣,因而未能实现。

发明飞机。

1896年,两兄弟听闻了德国航空先驱奥托?李林达尔(又译奥托·李林塔尔)在一次滑翔飞行中不幸遇难的消息。按说,这条消息对那些梦想飞行的人是一个打击,但熟悉机械装置的莱特兄弟却从中认定,人类进行动力飞行的基础实际上已足够成熟,李林达尔的问题在于他还没有来得及发现操纵飞机的诀窍。对李林达尔的失败进行了一番总结后,莱特兄弟满怀激情地投入了对动力飞行的钻研。

莱特兄弟不仅努力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十分注意直接向活生生的飞行物——鸟类学习。他们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连几个小时仔细观察鹰在空中的飞行,研究和思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当年他们提出的许多新颖想法,都在以后的航空工业中得到了应用。

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莱特兄弟开始了飞行器的研制。在无法得到别人资助的情况下,他们用自行车生意赚来的钱进行飞机的研制。兄弟俩的配合是完美无缺的。哥哥威尔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拥有工程师的细致和谨慎;弟弟奥维尔则富有艺术家的想象力,敢于不断创新。两颗智慧的大脑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正如威尔伯所说:“奥维尔和我一起生活,共同工作,而且简直是共同思维,就和一个人一样。两兄弟认为飞机能不能顺利飞行,关键就在于如何设计和控制它在飞行过程中各种受力间的平衡。维尔伯·莱特用一张水平放置的纸演示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它自由落下,在理想的平静空气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它一定是平稳落下,但理想条件是很罕见的,任何一点气流都会使得纸张翻转和飘荡。对于飞机来说,完全理想的空气条件下,要实现上天并不难,但是天空中总是存在风,这就使得实现飞机飞行的关键,在于如何调节飞机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受力平衡,特别是飞机的重心和升力受力点之间的关系。早期由于担心机翼过大,会使得飞机难于操纵,因此一般机翼面积都不是太大。例如李廉萨尔的机翼面积为151平方英尺,皮歇尔的为165平方英尺,查卢特的为143平方英尺。这就使得飞机所能够获得的升力并不充裕,相比之下,驾驶员的重量就占了升力的很大部分,那么在这种受力情况下,驾驶员自身的位置变化将严重地影响飞机的重心,而当时一般的设计思路就是顺势利用这点,由驾驶员改变身体位置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然而正是这样一种思路严重制约了飞机操纵性能的提升,因此莱特兄弟决定改变这个技术思路。他们首先仔细研究了前人的试验数据,再通过大量风筝、滑翔机以及风洞试验做验证,设计出了最佳的机翼剖面形状和角度,以便获得最大的升力;然后决定把一般大小的机翼增大一倍,达到308平方英尺。最重要的是,他们设计了通过直接控制机翼来操纵飞机飞行姿态的机构,同时,在飞机整体的升力增加后,飞机对于驾驶员自身位置的变化也不那么敏感了,这就使得飞机尽管机翼面积大大增加,但可操纵性能并没有比小机翼飞机降低!兄弟俩认为要建造一架飞行机器,有三个主要的障碍:(1)如何制造升力机翼;(2)如何获得驱动飞机飞行的动力;在飞机升空之后,如何平衡以及操纵飞机。前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解决。

最初兄弟俩努力制造全尺寸的滑翔机,接连四个夏天,他们前往北卡罗来纳州旅行,目的地是个与世隔离的岬角。气象部门向他们建议,岬角风力大,是有利的练习场。之后不久,他们制作了第一架无人驾驶双翼滑翔机,把它象风筝一样放上了天。他们又在飞机的前面安装了升降舵,也就是一种摆动舵,可以用来操纵横轴。

1920xx年10月的一个傍晚,威尔伯.莱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机骨架上,迎着海风飘了起来,他成功了。虽然这只是几秒钟的飞行,只有1米多高,但莱特兄弟的成就超过了试图靠移动身体重量操纵飞行的李林达尔。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基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莱特兄弟1900—1920xx年,他们制造了3架滑翔机并进行了1000多次滑翔飞行,还自制了200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修正了李林达尔的一些错误的飞行数据,设计出了较大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在此期间,他们的滑翔机多次滑翔距离超过1000米。在当时看来,这可是不小的成就。经过不断钻研,不断改进,莱特兄弟不仅迅速掌握了当时的飞行器制造技术,而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1920xx年夏季开始,莱特兄弟着手制造这架著名的“飞行者一号”双翼机。动力飞行首先需要一台发动机,但当时市面上根本没有飞机的发动机出售,也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冒险制造航空发动机。但是兄弟俩并没有气馁,他们请了机械师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来帮他们制造了一台大约12马力、重77.2千克的活塞式发动机。有了发动机,威尔伯和奥利弗只盼着多风的秋季能早日到来。10月中旬,“飞行者号”组装完毕,奥维尔对新飞行器非常满意,“这是我们迄今为止造得最好的一架飞机。‘她’非常听话。”奥维尔的感情不难理解,“飞行者一号”的每一根“肋条”都是他们亲手制作而成。

奇迹发生在1920xx年2月17日!1。

1920xx年人类飞上天空。

这天清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还在沉睡,[2]天气寒冷,刮着大风,空旷的沙滩上静静地停放着一个带着巨大双翼的怪家伙,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空旷的场地上冷冷清清,到现场观看的只有5个人。10时35分,一切准备就绪。为了能够率先登机试飞,兄弟俩决定以掷硬币的方式确定谁先登机机,结果弟弟奥维尔赢了。

奥维尔爬上“飞行者一号”的下机翼,俯卧于操纵杆后面的位置上,手中紧紧握着木制操纵杆,威尔伯则开动发动机并推动它滑行。飞机在发动机的作用下先是剧烈震动,几秒钟后便在自身动力的推动下从“斩魔丘”上缓缓滑下,在飞机达到一定速度后,威尔伯松开手,飞机象小鸟一样离地飞上了天空。虽然“飞行者一号”飞得很不平稳,甚至有点跌跌撞撞,但是它毕竟在空中飞行了12秒共36.5米,才落在沙滩上。接着,他们又轮换着进行了3次飞行。在当天的最后一次飞行中,威尔伯在30千米的风速下,用59秒飞了260米。人们梦寐以求的载人空中持续动力飞行终于成功了!不幸的是,几分钟后,一阵突然刮来的狂风把“飞行者”1号掀翻了,飞机严重损坏,但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了帷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莱特兄弟的成功并没有立即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与承认,人们甚至怀疑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大多数报纸都拒绝报道。

“飞行者一号”

“飞行者一号”是一驾普通双翼机,[3]它的两个推进式螺旋桨分别安装在驾驶员位置的两侧,由单台发动机链式传动。操纵系统采用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后的鸭式布局,这也正是莱特兄弟对航空事业的最伟大的贡献所在。李林达尔必须移动自己的身体,靠改变重心来操纵飞行器飞行,而“飞行者一号”的驾驶员则通过机械装置使整个翼尖卷曲来达到同样的目的。飞机的爬升和俯冲到安装在飞机前部的一对双翼式升降舵;一对方向舵与机翼卷曲机构互相连接在一起,安装在驾驶员身后。现代飞机转弯和做机动动作的主要部件都可以从这第一架飞机上找到,尽管它是那么原始。

“飞行者一号”再没有重返蓝天,它的复制品被珍藏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内。

飞机发明专利。

1904~1920xx年,莱特兄弟又相继制造了“飞行者2号”和“飞行者3号”。1920xx年5月26日,“飞行者2号”进行了第一次试飞。1920xx年10月5日,“飞行者3”号进行了一次时间最长的试飞,飞了38.6千米,留空时间最长达38分钟——这说明莱特兄弟的飞机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平衡和操纵问题。1920xx年,莱特兄弟在美国的飞机专利申请得到承认。

航空商业事业。

莱特兄弟然而,所有这些仍没有引起新闻界的真正重视,他们将这一发明在马厩里存放了两年。最终还是美国军方意识到了它的强大潜力。1920xx年初,当莱特兄弟制造第6架飞机成功之际,美国陆军部表示愿意观看他们的一次飞行表演。此时,法国也愿意购买他们的专利。1920xx年8月8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勒芒赛马场,威尔伯驾驶“莱特a型”飞机围着赛马场在空中飞行了一分半钟,飞行高度为10米,令在场观众惊叹不已。这个消息很快通过电报传到了世界各地。《伦敦每日镜报》惊呼那架飞机是“迄今制造的最神奇的飞行器”。此后,威尔伯又做过几次飞行,其中有一次,他把法国经纪人的夫人也带上飞机,在空中飞行了2分零3秒——法国沸腾了。一时间,颁奖、授勋络绎不绝。欧洲一些企业家,也开始争相购买他的专利。整个8月,威尔伯在法国进行了100多次飞行表演,在欧洲掀起了航空热潮。

同时,在美国情况也十分理想:奥维尔在美国迈耶堡阅兵场周围飞行了55圈,创造了连续飞行1小时的世界飞行纪录。奥维尔还做了从弗吉尼亚州迈尔斯堡起飞、穿越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的飞行表演,拥挤不堪的人群为之欢呼雀跃。

1920xx年,莱特兄弟在巴黎、伦敦和华盛顿赢得了很多荣誉,美国总统塔夫脱称赞“这对杰出的美国兄弟全身心地投入了飞机制造事业”。至此,莱特兄弟声名大振。

1920xx年3月,美国陆军部正式向莱特兄弟订货。莱特兄弟在飞机上增加了专为瞭望员和机枪手准备的特别座位,为飞机应用于军事奠定了基础。1920xx年7月30日,莱特兄弟向陆军部交付了第一架军用飞机。他们还帮助训练了第一批军事飞行员。这架飞机现陈列在华盛顿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接着,许多国家的政府也开始飞机的研制。莱特兄弟于是组建了莱特飞机公司(即莱特公司),并签订了在法国建立飞机公司的。

合同。

但是作为生意人,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在市场开发上缺乏经验飞机设计方面的竞争对手很快“参考”了他们的技术,对手们制造的飞机在性能上很快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不管在莱特兄弟之前有过多少关于飞行,实验及成功的报道,毫无疑问,莱特兄弟对飞机发明的贡献最大。在评价他们两个人时,首先考虑的是飞机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诚然,飞机的发明不如印刷术或蒸汽机那么重要,因为后两者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但由于飞机既可用于战争又可用于和平,所以此项发明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近百年来,飞机使我们生存的巨大星球缩小成为一个小小的世界。此外,莱特兄弟载人飞行的成功,奠定了今天宇宙航行的基础。

几百年来,人们梦想能飞上天空。但实际上,他们认为阿拉丁所乘坐的“飞毯”只是一个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梦想。但莱特兄弟的天才创造,把人类过去的梦想从神话变成了现实。

1877年冬天,一场大雪降在美国的代顿地区,城郊的山冈上到处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来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犁飞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顿时响起阵阵笑声。

在他们旁边,有两个男孩静静地站着,眼睁睁地看着欢快的爬犁从上而下划过。大一点的男孩叹道:“嗨!要是我们也有一架爬犁该多好啊!”

另一个孩子撅着嘴说道:“谁叫我们爸爸总不在家呢!”他灵机一动,又接着说道:“哥哥,我们自己动手做吧!”被称做哥哥的男孩一听,顿时笑了起来,愉快地说道:

“对呀!我们自己也可以做。走,奥维尔,我们回去!”于是,两个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里飞快地跑去。

这弟兄两个就是莱特兄弟,大的叫威尔伯,小的便是奥维尔。他们从小就喜欢摆弄一些玩意,经常在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的爷爷是个制作车轮的工匠,屋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弟兄两个把那里当作他们的乐园,经常跑去看爷爷干活。时间一长,他们就模仿着制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两个决定,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与同伴们比赛。当天晚上,弟兄俩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非常高兴地说道:“好,咱们共同来做吧!”

于是,弟兄俩个跑到爷爷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条和工具,不加思索就干了起来。

“不行”妈妈阻止他们说,“干什么事情得有个计划,我们首先得画一个图样,然后才做!”

弟兄俩个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同妈妈一起设计图样。妈妈首先量了兄弟俩身体的尺寸,然后画出一个很矮的爬犁。“妈妈,别人家的爬犁很高,为啥你画的爬犁这么矮?这能行吗?”弟弟奥维尔不解他问。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制成矮矮的,这样可以减少风的阻力,速度也就会快多了。”妈妈温和地解释道。弟兄俩个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应莽撞,应首先弄懂道理。

过了一天,莱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俩把它推到小山冈上,刚放在山坡上,就跑来了一个男孩。

“快来看呀,莱特兄弟扛了一个怪物!”这个男孩大惊小怪地叫道。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指手划脚地议论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莱特兄弟不以为然,勇敢地说道:“谁和我们比赛!”

先前跑过来的男孩连忙叫道:“我来!我来与他们比赛!”说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过来。

比赛结果,当然是莱特兄弟获胜,孩子们再也不嘲弄这个爬犁,反而围起来左瞧右看,似乎想从中找到什么。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兄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么也会飞!”威尔伯有点怀疑。

爸爸笑了一笑,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1896年,莱特兄弟在报纸看到一条消息:德国的李林塔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这个消息对他们震动很大,弟兄俩决定研究空中飞行。

这时候,莱特兄弟开着一家自行车商店。他们一边干活挣钱,一边研究飞行的资料。三年后,他们掌握了大量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决定仿制一架滑翔机。

他们首先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然后一张又一张地画下来,之后才着手设计滑翔机。1920xx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他们第一架滑翔机,并把它带到离代顿很远的吉蒂霍克海边,这里十分偏僻,周围既没有树木也没有民房,而且这里风力很大,非常适宜放飞滑翔机。

兄弟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滑翔机装好,先把它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结果成功了。然后由威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吉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弟兄俩非常高兴,但并不满足。他们想能否制造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行的机器?

兄弟俩反复思考,把有关飞行的资料集中起来,反复研究,始终想不到用什么动力,把宠大的滑翔机和人运到空中。有一天,车行门前停了一辆汽车,司机向他们借一把工具用用。来修理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弟兄俩灵机一动,能不能用汽车的发动机来推动飞行。

从这以后,弟兄俩围绕发动机动开了脑筋。他们首先测出滑翔机的最大运载能力是90公斤,于是,他们向工厂订制一个不超过90公斤的发动机。但当时最轻的发动机是190公斤,工厂无法制出这么轻的发动机。

后来,一名制造发动机的工程师知道了这件事情,答应帮助莱特兄弟。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工程师果然造出一部12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发动机。

弟兄俩非常高兴,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样利用发动机来推动滑翔机飞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终于把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不过是在滑翔机上安上螺旋桨,由发动机来推动螺旋桨旋转,带动滑翔机飞行。

1920xx年9月,莱特兄弟带着他们装有发动机的飞行再次来到吉蒂霍克海边试飞。虽然这次试飞失败了,但他们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过后不久,他们又连续试飞多次,不是因为螺旋桨的故障,就是发动机出了毛病,或是驾驶技术的问题。

坚持。

试飞。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兰莱的发明家,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制造了一架带有汽油发动机的飞机,在试飞中坠入大海。

莱特兄弟得知这个消息,便前去调查,并从兰莱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很多经验,他们对飞机的每一部件作了严格的检查,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定,于1920xx年12月14日,又来到吉蒂霍克,进行试飞试验。

这天下午,兄弟俩先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在木头上的铁轨,并有一定的斜度,好让飞机方便地滑行。接着,就把他们制造的飞机,放在铁轨上面。

最后是由谁先飞的问题,兄弟俩争执不下,只好用抛硬币的方法,由威尔伯先飞。

威尔伯上机后,伏卧在飞机正中,一会儿便发动飞机,发动机传出轰鸣的声音,螺旋桨也慢慢地转了起来。

飞机在斜坡上刚滑行3米,就挣脱了结在后面的铁丝,呼啸着升到空中。

“飞起来啦!”奥维尔兴奋地叫道。

话音未落,飞机突然减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个飞行时间不到4分钟。

奥维尔赶忙跑上前去。威伯尔已从堕落的飞机里跳了出来,兄弟俩赶紧观察飞机,飞机也未受损。

“是什么问题呢?”兄弟俩左思右想,逐一检查。发动机没毛病,螺旋桨转动很好,技术操作也完全正确。……“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奥维尔满面笑容地说道:“咱们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离只有3米飞机就起飞了。而这时螺旋桨的转动还没有达到高速,所以一会儿就栽了下来。”“对呀!”威尔伯点头称是,接着说道:“咱们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飞,而要靠螺旋桨的力量飞上去。这样吧,把铁轨装在平整的地方再试验一下。”

他们连续工作了三天,把铁轨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20xx年12月17日上午10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被兄弟俩邀来观看飞行的农民冻得直打寒颤,一再催促兄弟俩快点飞行。

这次由奥维尔试飞,只见他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动机开始轰鸣,螺旋桨也开始转动。

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随即水平地向前飞去。

“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几个农民高兴地呼唤起来,并且随着威尔伯,在飞机后面追赶着。

飞机飞行了30米后,稳稳地着陆了。威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刚从飞机里爬出来的弟弟身上,热泪盈眶地喊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45分钟后,威尔伯又飞了一次,飞行距离达到52米,又过了一段时间,奥维尔又一次飞行,这次飞行了59秒,距离达到255米。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莱特兄弟把这个消息告诉报社,可报社不相信有这种事,拒不发布消息。莱特兄弟并不在乎。继续改进他们的飞机。不久,兄弟俩又制造出能乘坐两个人的飞机,并且,在空中飞了一个多小时。

消息传开后,人们奔走相告,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决定让莱特做一次试飞表演。

1920xx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飞机飞行的场地上围满了观看的人们。人家兴致勃勃,等待着莱特兄弟的飞行。

10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自在地飞向天空,两支长长的机翼从空中划过,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人们再也抑制不住他们的激动心情,昂首天空,呼唤着莱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1小时14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客。当它着陆之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起来。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飞行公司,同时开办了飞行学校,从这以后,飞机成了人们又一项先进的运输工具。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梦想使用追逐和努力地拼搏才能’’抓"到的东西。有了梦想,人生的生活才会闪耀,"发出胜利’’的光辉。对梦想的执着,只有努力会让自己的每一天发挥出光彩。

你还记得小时候追逐着断线的风筝,让大人们说我们长上翅膀,变成美丽的天使追上风筝。在那以后,对天空展现无尽的幻想,曾梦想着有一天人长上美丽的翅膀飞翔广阔无垠的天空。不错,他们就是莱特兄弟。他们对梦想的热爱是我们每个人所应学习的,看大街上的大人们的一张张疲惫不堪的脸,那就是他们在中途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你们可曾记得这样的一句话:在我们认为鸟类最会说话的是鹦鹉,但它是最飞不高的。莱特兄弟。不错,在人生的旅途,只说不做的人,他的梦想会离他越来越远,到最后变成了无目标的傻子。

我也曾经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生活很迷茫,但现在不同了,我的一直向前走,因为我知道我的梦想在不远的前方!我要奔跑起来,就像莱特兄弟将他们的飞机翱翔在那广阔无垠的天空里无尽的翱翔!他们将梦想抓住了,稳稳的抓住了。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能停留!也不能放弃!也不能休息!就像邓亚萍在信中写的一样我好像在攀登珠玛郎亚峰,我不能停留!一旦想好好休息,就会滑落谷底,永远不能到达顶峰!

梦想?在无尽的生命里永远伴随着你。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八

有一次,他们做了一个有灯的风筝,在晚上偷放,居民恐惧万分,以为是鬼火。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自食其力,自己制造出了自行车,还受到了热销,自己制造打印机,办了一家报社。他们越做越来劲,对飞机的制造更是情有独钟。终于在1903年12月17日,第一架载人飞机“飞机一号”试飞成功。但一件又一件飞机遇难的事触动着莱特兄弟的心: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人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航空事业连连受挫,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但莱特兄弟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努力奋斗,曾做了200多个机翼,进行了上千次试验。莱特兄弟的亲妹妹凯瑟琳·莱特,是莱特兄弟的支柱,自从他们的母亲过世后,凯瑟琳·莱特就承担了一切家务,除了要照顾父亲,还要帮哥哥们看管自行车厂和报社。有一次,奥维尔试飞失败,凯瑟琳·莱特在医院照顾了奥维尔一个月……莱特兄弟把一生的'精力投入了飞行事业,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九

读了《莱特兄弟传》,我觉得莱特兄弟从小就是两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他们想:为什么蝴蝶会飞、鹰会飞、鸽子会飞,可我们就不会飞呢?他们对飞翔无限向往,有了飞的梦想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们参考前人设计的图表、研究笔记,一次又一次制造滑翔机并试飞。尽管试验试飞多次失败并且在此过程中遇到很大来自外界的压力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一次奥威尔载人飞行出了事故,()同机人当场死亡,奥威尔摔断了大腿,伤愈后他又一次飞向蓝天。兄弟俩一直合作的很好这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正是莱特兄弟的不懈努力,最终使人类能够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使人类终于征服了天空,他们为人类安上了飞翔的翅膀。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十

今天我读了青少年科普书籍――《莱特兄弟》。大家知道,莱特兄弟中哥哥是威尔伯,弟弟则是奥维尔。本书详细地描写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起因、过程与结果。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兴趣改变人生,一个良好的兴趣经过努力奋斗最终会得到成果。

书中讲述了莱特兄弟为什么会有发明飞机的勇敢想法呢?因为莱特兄弟的祖先都是勇敢的冒险者,顽强的拼搏者。因此莱特兄弟得到祖先遗传,也具有机智勇敢的拼搏精神。莱特兄弟家有五个孩子,第三个叫威尔伯,第四个叫奥维尔,威尔伯和奥维尔与兄弟姐妹不同。其他孩子只知道读书,莱特兄弟却在课余时间做小制作,常有造飞机的梦想。虽然他们造飞机的梦想得到家庭的支持,但由于家庭经济贫困,他们只能以卖旧货维持生计,来成就他们制造飞机的梦想。终于有一天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制造完成了,但得不到世人的认可,只能是废铁一堆。之后,在兄弟俩的再三努力和坚持下,终于向世界证明了动力飞机的存在。在19,威尔伯逝世,36年后奥维尔也离世。航空界的两颗巨星殒落了,但他们的精神与智慧不断的激励着更多的科学家。

莱特兄弟造飞机的起因是因为对动力飞机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制造过程中努力坚持。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坚持,也不会努力,所以兴趣能改变人生。

生活中,兴趣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旦有了兴趣,自己就要坚持,努力去做。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一

今天,我读了《想飞的莱特兄弟》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莱特兄弟利用爸爸给他们的玩具飞机造了一架真飞机,帮助人类圆了想飞的。梦。当然,要想造一架真飞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莱特兄弟在制造飞机时经过了许多风风雨雨,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实验,但每次都失败了,他们都没有放弃,坚持不懈。终于,他们获取了成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看完这个故事,我在佩服莱特兄弟坚持不懈的精神时,也有一点惭愧。我记得有一次在做24点练习题时,有一道题我只思考了一小会,想不出来就放弃了,就去缠着爸爸妈妈给我讲解答案。我觉得这么做是不对的,应该像莱特兄弟一样,坚持不懈地思考,直到想出答案为止。

我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关键是你努力了多少,你努力的越多,收获也就会越大。爱拼才会赢!莱特兄弟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下定决心,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直到把事情做好为止。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二

莱特兄弟,作为飞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通过对他们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出一些心得体会。首先,莱特兄弟的成功离不开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其次,他们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第三,莱特兄弟强调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第四,他们对失败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最后,他们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总之,莱特兄弟的心得体会对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首先,莱特兄弟的成功离不开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回顾他们的飞行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们从未放弃,坚信自己的理想,始终保持着对飞行的热爱和追求。他们用十几年来不懈地努力和不断的尝试,最终实现了人类的梦想,飞向了天空。这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持续努力,克服难关。

其次,他们的飞行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莱特兄弟对飞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验,他们通过系统性地分析问题,不断进行试验和改进,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发现。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每个细节,并对飞行器进行了准确和精细的设计和改进。正是这种扎实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使得他们能够超越时代的限制,开创了飞行史上的新纪元。

第三,莱特兄弟强调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虽然他们两人是飞行历史上的巨人,但他们非常注重与他人合作。在实验和研究过程中,他们与其他科学家和工程师紧密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攻克难关。他们不仅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与他人分享,还鼓励年轻人投身于飞行的领域。他们设立了奖学金,并致力于普及航空知识。这种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莱特兄弟的失败态度和处理方法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在他们的飞行历程中,他们经历了许多的失败和挫折。但是他们从失败中寻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然后努力改进。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并继续奋斗。这种对待失败的态度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进步。

最后,莱特兄弟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他们的发明开创了航空历史的新纪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飞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人类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加快了信息和物资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贡献,我们才能够享受到现代航空带来的种种便利和福利。

总之,莱特兄弟的心得体会对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他们的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以及对待失败的态度和处理方法,都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同时,莱特兄弟的发明和贡献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让我们从他们身上汲取经验和智慧,勇敢面对挑战,追求卓越,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三

1896年,两兄弟听闻了德国航空先驱奥托?李林达尔(又译奥托·李林塔尔)在一次滑翔飞行中不幸遇难的消息。按说,这条消息对那些梦想飞行的人是一个打击,但熟悉机械装置的莱特兄弟却从中认定,人类进行动力飞行的基础实际上已足够成熟,李林达尔的问题在于他还没有来得及发现操纵飞机的诀窍。对李林达尔的失败进行了一番总结后,莱特兄弟满怀激情地投入了对动力飞行的钻研。

莱特兄弟不仅努力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十分注意直接向活生生的飞行物——鸟类学习。他们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连几个小时仔细观察鹰在空中的飞行,研究和思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当年他们提出的许多新颖想法,都在以后的航空工业中得到了应用。

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莱特兄弟开始了飞行器的研制。在无法得到别人资助的情况下,他们用自行车生意赚来的钱进行飞机的研制。兄弟俩的配合是完美无缺的。哥哥威尔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拥有工程师的细致和谨慎;弟弟奥维尔则富有艺术家的想象力,敢于不断创新。两颗智慧的大脑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正如威尔伯所说:“奥维尔和我一起生活,共同工作,而且简直是共同思维,就和一个人一样。两兄弟认为飞机能不能顺利飞行,关键就在于如何设计和控制它在飞行过程中各种受力间的平衡。维尔伯·莱特用一张水平放置的纸演示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它自由落下,在理想的平静空气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它一定是平稳落下,但理想条件是很罕见的,任何一点气流都会使得纸张翻转和飘荡。对于飞机来说,完全理想的空气条件下,要实现上天并不难,但是天空中总是存在风,这就使得实现飞机飞行的关键,在于如何调节飞机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受力平衡,特别是飞机的重心和升力受力点之间的关系。早期由于担心机翼过大,会使得飞机难于操纵,因此一般机翼面积都不是太大。例如李廉萨尔的机翼面积为151平方英尺,皮歇尔的为165平方英尺,查卢特的为143平方英尺。这就使得飞机所能够获得的升力并不充裕,相比之下,驾驶员的重量就占了升力的很大部分,那么在这种受力情况下,驾驶员自身的位置变化将严重地影响飞机的重心,而当时一般的设计思路就是顺势利用这点,由驾驶员改变身体位置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然而正是这样一种思路严重制约了飞机操纵性能的提升,因此莱特兄弟决定改变这个技术思路。他们首先仔细研究了前人的试验数据,再通过大量风筝、滑翔机以及风洞试验做验证,设计出了最佳的机翼剖面形状和角度,以便获得最大的升力;然后决定把一般大小的机翼增大一倍,达到308平方英尺。最重要的是,他们设计了通过直接控制机翼来操纵飞机飞行姿态的机构,同时,在飞机整体的升力增加后,飞机对于驾驶员自身位置的变化也不那么敏感了,这就使得飞机尽管机翼面积大大增加,但可操纵性能并没有比小机翼飞机降低!兄弟俩认为要建造一架飞行机器,有三个主要的障碍:(1)如何制造升力机翼;(2)如何获得驱动飞机飞行的动力;在飞机升空之后,如何平衡以及操纵飞机。前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解决。

最初兄弟俩努力制造全尺寸的滑翔机,接连四个夏天,他们前往北卡罗来纳州旅行,目的地是个与世隔离的岬角。气象部门向他们建议,岬角风力大,是有利的练习场。之后不久,他们制作了第一架无人驾驶双翼滑翔机,把它象风筝一样放上了天。他们又在飞机的前面安装了升降舵,也就是一种摆动舵,可以用来操纵横轴。

1910月的一个傍晚,威尔伯.莱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机骨架上,迎着海风飘了起来,他成功了。虽然这只是几秒钟的飞行,只有1米多高,但莱特兄弟的成就超过了试图靠移动身体重量操纵飞行的李林达尔。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基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莱特兄弟1900—19,他们制造了3架滑翔机并进行了1000多次滑翔飞行,还自制了200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修正了李林达尔的一些错误的飞行数据,设计出了较大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在此期间,他们的滑翔机多次滑翔距离超过1000米。在当时看来,这可是不小的成就。经过不断钻研,不断改进,莱特兄弟不仅迅速掌握了当时的飞行器制造技术,而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1903年夏季开始,莱特兄弟着手制造这架著名的“飞行者一号”双翼机。动力飞行首先需要一台发动机,但当时市面上根本没有飞机的发动机出售,也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冒险制造航空发动机。但是兄弟俩并没有气馁,他们请了机械师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来帮他们制造了一台大约12马力、重77.2千克的活塞式发动机。有了发动机,威尔伯和奥利弗只盼着多风的秋季能早日到来。10月中旬,“飞行者号”组装完毕,奥维尔对新飞行器非常满意,“这是我们迄今为止造得最好的一架飞机。‘她’非常听话。”奥维尔的感情不难理解,“飞行者一号”的每一根“肋条”都是他们亲手制作而成。

奇迹发生在1903年2月17日!1。

1903年人类飞上天空。

这天清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还在沉睡,[2]天气寒冷,刮着大风,空旷的沙滩上静静地停放着一个带着巨大双翼的怪家伙,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空旷的场地上冷冷清清,到现场观看的只有5个人。10时35分,一切准备就绪。为了能够率先登机试飞,兄弟俩决定以掷硬币的方式确定谁先登机机,结果弟弟奥维尔赢了。

奥维尔爬上“飞行者一号”的下机翼,俯卧于操纵杆后面的位置上,手中紧紧握着木制操纵杆,威尔伯则开动发动机并推动它滑行。飞机在发动机的作用下先是剧烈震动,几秒钟后便在自身动力的推动下从“斩魔丘”上缓缓滑下,在飞机达到一定速度后,威尔伯松开手,飞机象小鸟一样离地飞上了天空。虽然“飞行者一号”飞得很不平稳,甚至有点跌跌撞撞,但是它毕竟在空中飞行了12秒共36.5米,才落在沙滩上。接着,他们又轮换着进行了3次飞行。在当天的最后一次飞行中,威尔伯在30千米的风速下,用59秒飞了260米。人们梦寐以求的载人空中持续动力飞行终于成功了!不幸的是,几分钟后,一阵突然刮来的狂风把“飞行者”1号掀翻了,飞机严重损坏,但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了帷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莱特兄弟的成功并没有立即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与承认,人们甚至怀疑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大多数报纸都拒绝报道。

“飞行者一号”

“飞行者一号”是一驾普通双翼机,[3]它的两个推进式螺旋桨分别安装在驾驶员位置的两侧,由单台发动机链式传动。操纵系统采用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后的鸭式布局,这也正是莱特兄弟对航空事业的最伟大的贡献所在。李林达尔必须移动自己的身体,靠改变重心来操纵飞行器飞行,而“飞行者一号”的驾驶员则通过机械装置使整个翼尖卷曲来达到同样的目的。飞机的爬升和俯冲到安装在飞机前部的一对双翼式升降舵;一对方向舵与机翼卷曲机构互相连接在一起,安装在驾驶员身后。现代飞机转弯和做机动动作的主要部件都可以从这第一架飞机上找到,尽管它是那么原始。

“飞行者一号”再没有重返蓝天,它的复制品被珍藏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内。

飞机发明专利。

1904~19,莱特兄弟又相继制造了“飞行者2号”和“飞行者3号”。195月26日,“飞行者2号”进行了第一次试飞。1905年10月5日,“飞行者3”号进行了一次时间最长的试飞,飞了38.6千米,留空时间最长达38分钟——这说明莱特兄弟的飞机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平衡和操纵问题。19,莱特兄弟在美国的飞机专利申请得到承认。

航空商业事业。

莱特兄弟然而,所有这些仍没有引起新闻界的真正重视,他们将这一发明在马厩里存放了两年。最终还是美国军方意识到了它的强大潜力。19初,当莱特兄弟制造第6架飞机成功之际,美国陆军部表示愿意观看他们的一次飞行表演。此时,法国也愿意购买他们的专利。1908年8月8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勒芒赛马场,威尔伯驾驶“莱特a型”飞机围着赛马场在空中飞行了一分半钟,飞行高度为10米,令在场观众惊叹不已。这个消息很快通过电报传到了世界各地。《伦敦每日镜报》惊呼那架飞机是“迄今制造的最神奇的飞行器”。此后,威尔伯又做过几次飞行,其中有一次,他把法国经纪人的夫人也带上飞机,在空中飞行了2分零3秒——法国沸腾了。一时间,颁奖、授勋络绎不绝。欧洲一些企业家,也开始争相购买他的专利。整个8月,威尔伯在法国进行了100多次飞行表演,在欧洲掀起了航空热潮。

同时,在美国情况也十分理想:奥维尔在美国迈耶堡阅兵场周围飞行了55圈,创造了连续飞行1小时的世界飞行纪录。奥维尔还做了从弗吉尼亚州迈尔斯堡起飞、穿越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的飞行表演,拥挤不堪的人群为之欢呼雀跃。

1908年,莱特兄弟在巴黎、伦敦和华盛顿赢得了很多荣誉,美国总统塔夫脱称赞“这对杰出的美国兄弟全身心地投入了飞机制造事业”。至此,莱特兄弟声名大振。

193月,美国陆军部正式向莱特兄弟订货。莱特兄弟在飞机上增加了专为瞭望员和机枪手准备的特别座位,为飞机应用于军事奠定了基础。1909年7月30日,莱特兄弟向陆军部交付了第一架军用飞机。他们还帮助训练了第一批军事飞行员。这架飞机现陈列在华盛顿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接着,许多国家的政府也开始飞机的研制。莱特兄弟于是组建了莱特飞机公司(即莱特公司),并签订了在法国建立飞机公司的合同。但是作为生意人,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在市场开发上缺乏经验。飞机设计方面的竞争对手很快“参考”了他们的技术,对手们制造的飞机在性能上很快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不管在莱特兄弟之前有过多少关于飞行,实验及成功的报道,毫无疑问,莱特兄弟对飞机发明的贡献最大。在评价他们两个人时,首先考虑的是飞机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诚然,飞机的发明不如印刷术或蒸汽机那么重要,因为后两者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但由于飞机既可用于战争又可用于和平,所以此项发明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近百年来,飞机使我们生存的巨大星球缩小成为一个小小的世界。此外,莱特兄弟载人飞行的成功,奠定了今天宇宙航行的基础。

几百年来,人们梦想能飞上天空。但实际上,他们认为阿拉丁所乘坐的“飞毯”只是一个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梦想。但莱特兄弟的天才创造,把人类过去的梦想从神话变成了现实。

莱特兄弟心得体会精选篇十四

莱特兄弟造飞机的起因是因为对动力飞机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制造过程中努力坚持。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坚持,也不会努力,所以兴趣能改变人生。

生活中,兴趣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旦有了兴趣,自己就要坚持,努力去做。

八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似乎怕被融化了,也躲得无影无踪。而我,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关于科学故事的一本书,里面有一篇莱特兄弟的故事,深深地的吸引了我。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创造了世界第一架飞机。这架飞机叫“飞行者—1号”,虽然飞行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2秒,飞行的间隔只有微缺乏道的的36米。但它却标志着人类征服天空的梦想开始变成了现实,也给人们带来了福音。

莱特兄弟还根据儿时玩风车的经历,运用空气的反作用力会推动螺旋桨倾斜叶片前进的原理,创造了螺旋桨飞机。他们创造了螺旋桨飞机超过了世界第一个设计和制造滑翔飞机的先驱李林达尔。其实他们也只有中学的文化,有谁能知道在他们成功之前,又经历了多少困难与挫折呢?他们为了自己飞行的梦想,实验了上千次,也失败了上千次。1903年,莱特兄弟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和人民的认同,反而还引起了人们的疑心,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直到1906年,法国认可了他们,给了他们的'荣誉。后来才得到了美国的重视。

我想,正因为他们的心中怀揣着飞行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付出了很多艰辛与汗水,甚至冒着随时随地都要失去生命的危险,可这梦想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们,毫不气馁、顽强拼搏,最终,他们走向了成功。

莱特兄弟这种不屈不挠的为科学奋斗的精神,永远鼓励着后者前进的步伐。再想想我,学习方面,遇到难题,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今后,我一定要学习莱特兄弟认真钻研探索、顽强进取拼搏,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希望自己做一个像莱特兄弟那样的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