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李清照诗词心得体会如何写 李清照的感怀诗词(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8:02:50 页码:11
李清照诗词心得体会如何写 李清照的感怀诗词(5篇)
2023-01-06 08:02:50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李清照诗词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午后的阳光慵懒而热烈,她吸收着日之精华,调皮地笼罩在身边,很久很久。

我捧着一本书,坐在树影下,眼眸微眯,春花馥馥的香气混合着五月特有的暖风在我的周围荡漾,真是惬意无比!

翻开书,一阵书墨之气顿时向我袭来,我贪婪的闻着这味儿,看着这书,原本平静的心中这时却不再平静。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易安啊易安,这,就是你的愁么?一个深闺女子,一身素衣微寒,敛着蛾眉,一脸愁怅。我多么想过去为你把眉头拭平,但终不能得愿。

你的一生坎坷不平,国破家亡,你深有体会。也许也就是这些,才让你有了这么多难以言明的苦思与惆怅吧。我多么想帮你分担一些,哪怕一点点也好,但我们终是陌路人。

我至今难忘第一次读你的《点绛唇》中“倚门回首,却把春梅嗅”一句,我努力想像着你娇羞的模样:倚着门儿,柳眉桃腮,回头螓首望去,手里却掂着一枝青梅,“装模作样”的嗅一下,脸中却是怎样也遮掩不住的喜悦和紧张。

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让你从一个青涩的少女成为一个愁苦的妇人。你苦苦寻求着自我的幸福,总是不得愿。你的凄惨是战乱造成的,它同样也铸就了你——文学上的奇女子!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动容?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怜惜?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欣赏?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喜爱?

这样的你,这样唯一的你——李清照!

关于李清照诗词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我们如果有安静的心,即使默默地坐着,也能够感受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但纵然时间流逝,历史轮回,也无法抹灭文学在我们灵魂中留下的烙印。

爱读古诗词的我,就与词人李清照相约在藕花丛中。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与朋友一齐游乐时的欢快之景,让我看到了欢乐无忧的清照。

“低头却把青梅嗅”,一位少女的娇羞之态,让我看到了天真烂漫的清照。

读到词人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虽然不知其中的深意,只明白这句诗是赵明诚和陆德夫等人推崇的。我反复吟咏,似乎看到了词人形单影只,仰着瘦削的脸,披着宽大的长袍伫立在菊花丛中,含忧的眼眸里透出的是彻骨的爱恋和深深的思念。秋风黄花表现的相思之情真是淋漓尽致,我眼中的清照是如此多情脱俗。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双泪流。”几百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这黄花开了千百回,却已不再是那时的黄花,李清照寂然站立的身影在我的眼中放大,国恨离愁,家破人亡,词人眼眸中的泪何时干“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晚年的词人历经金兵南侵,靖康之难,她夫死无子,内心的国破家亡之恨,背井离乡之哀,孤寂冷落之感,身世凄苦之痛凝为浓愁,永恒之愁。这么多的愁苦一下子压在了这个孤单瘦弱的女子身上,“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我更敬佩的是词人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清照不能上阵杀敌,虽然清照不能为国分忧,但贫病交加的词人却未曾丢掉做人的气节。我眼中的清照抛却了个人的离愁忧伤,应对滚滚江水,高举酒杯一抒内心那一腔热血真诚。她就是人杰,她不仅仅以风韵优美的词作,传神凝练的抒情笔法为后人称道,更因那关怀天下的'精神,坚守的气节留在世人心中。

今日,手捧一卷书,我与词人相约在秋风黄花中,黄花已成了往事,可是清照饱含心意的词句还在我心中流淌。读着词句,词人呼之欲出,我的眼里心里盛满了词人的情和意……

关于李清照诗词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自从唐朝的绚丽漫过,唐诗这一绮丽的文化瑰宝便又在悠悠的五千年史上留下了斑斓的一笔。

与诗人同行,走过着一条漫长的诗史上,你会赞叹诗仙的飘逸,你感悟会诗圣的智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发出的感叹。诗人的接济天下荡气回肠,那豪壮之气似乎要吞天沃日,震撼天地。少年的凌云壮志在诗中一览无余,使人无不感叹诗人的远大报负。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立下的誓言。是的,活着,要做人间的豪杰,死了,也要当鬼中的英雄。刹时,诗人的坚强,无畏的英雄气概似乎久久萦绕在耳边。一种慷慨激昂涌上心头,似乎与诗人深深地融合在一齐了……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的感慨。那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惆怅?还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思念?还是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执着?又或许与苏轼一样,是被贬闲人的惆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的赞美。那种磅礴的气势似乎要山崩地裂一般,让人的心为之一颤。使人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之情,来一睹庐山真面目。

读一首诗似乎就是看一个人,在诗中你能够步入人的心境之中,体会他们的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陶渊明的怡然自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的希冀;“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那是风自珍的不满。

与诗人同行,漫步在诗的盛晏中,你会发现着就是那一片世外桃源。

关于李清照诗词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1、 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

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在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中,往往能体会到一种高雅之韵。比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挣渡,挣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并没有加以精雕细琢,但在意境与心情上却拿捏得准确而到位。只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场景,清秀淡然。其中“溪亭日暮”这仅有四字之言,便在读者面前铺开了一幅美妙的画面:天边的晚霞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清澈小溪环绕着古老的亭子静静地流淌……这样简约的语言留给了人们很大的空间去想象,反而比细致刻画的方法要好得多,再看下文的“藕花深处”也是如此,她并没有说明藕花怎样多,怎样密——个“深”字便把荷塘之景展现得一目了然。从而也为她“惊起一滩鸥鹭”作了铺垫。然而,这里的“鸥鹭”不是“一群”而是“一滩”,虽仅有一字之差,却使语言更加雅致。一滩白色的鸥鹭从碧绿繁茂的荷叶中起飞,似有一种云烟升空之感,从而使得本句的语言没有破坏前面创造出的意境,体现了自然之美。这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独具匠心。

在李清照的词中,也常常见到倒装句式。比如《醉花阴》中的“瑞脑销金兽”, 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兽形的香炉,应是“金兽销瑞脑”;“帘卷西风”,本是“西风卷帘”。然而这样不仅压了韵脚,而且给人一种特别的诗句韵味。又如《新荷叶》中的“绕水楼台”与“东山高蹈”都赋有倒装色彩。

2、 表达真挚感情

李清照的词,不论前期还是后期,都是以抒发感情为主,而她的语言在这方面起了绝对重要的作用。在众多李清照的词中,体现出了她的语言功底颇深,她擅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将她缠绵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1)表达闲适之情(早期)

李易安早期的作品,几乎全是以闺情为题材。她以女子的身份自言闺情,自然情真意切,这一时期的词作,往往体现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情怀,时而豪放洒脱,时而活泼开朗,时而乖巧可爱。先来看看她的《点绛唇》:“就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汉轻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上片写荡过秋千的小憩场面。从“蹴”字可以想象出,少女时的李清照用力踏秋千,全身心投入,玩得痛快淋漓的高兴样子。“纤纤手”是说自己的手柔美,说明她还在满意地自我欣赏。“露浓”既说花上沾有露水,又比喻“薄汉轻衣透”的少女好似花娇嫩的花瓣,沾了露水一般,格外美丽。下片“袜刬金钗溜”,客人突来引起的慌乱场景,却又“倚门回手”以嗅青梅作掩护看看客人是谁,活泼而好奇的顽皮少女在此笔墨之间勾画出来了。显然,她此时的心境充满了快乐与欢笑。

再看《浣溪沙》中的“眼波才动被人猜”,这是易安情窦初开之作,“眼波”绘出了她柔情似水的眼神,从那晶莹的眸子里泻出。表达了她对情人预掩不得的喜悦、激动,又带有一些羞涩与腼腆的神情,从而充分表现了一位纯情少女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2)表达叹息与伤感(后期)

至于后期,李清照的诗词语言往往是冷色调的,笔墨浓重而深沉。她在《醉花阴》中写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中“消魂”形容了日日相思,以致于神思恍惚,仿佛魂魄要离开躯体一样。而“帘卷西风”更加烘托了离愁与相思的凄凉之意。在这瑟瑟秋风中,菊花似乎也已失去许多,但人比这菊花还要消瘦,以花喻人,写出了她断肠的思绪,可使读者同她一起黯然神伤,一起盼着故人的归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声声慢》的首句,开篇便把“镜头”引入了一个萧索而凄惨的画面:一个略显憔悴的女子孤零零地伫立在空寂的院中,寻找着爱与温暖,但迎来的只有失落、伤心与孤独。从而形成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运用“迭词”巧妙地将意境、心情,环境交织在了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时发自内心的悲痛,定下本词感情基调而且字与字之间融入声韵,颤动人心,倍显凄凉孤寂。在此时的。词赋中为罕见佳句。接下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天气忽冷忽暖,自己虚弱的身体已经适应不了“晓风来急”此处晓风也比喻当时的时局繁乱多变。“雁过边,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又借归雁之哀鸣表达自己的沦落异地,思乡之情。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得生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中“憔悴损”借花喻人,一写花在秋风中的凋零,一写人在乱世中度日如年的苦悲;雨打梧桐,淅淅沥沥,似心中之泪,悲凉顿显。“怎一个愁字了得!”将所有的情感一泻而出,倾吐了人生曲折凄惨和苦难时的痛心疾首。这首词以高超的语言手段细致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将意境、心境融为一体,乃千古佳作。

3、 采用口语

在李清照的词中,常有口语熔炼其中,这也是她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语言对于当时华贵典雅的词风无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但这种语言的通俗使词的情感表现得更亲切而直白。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肥瘦”(《如梦令》)这几句语言简单朴素,却十分写实,表现了女主人与侍女的一段间断应答,“却”字生动地表现了李清照对侍女漫不经心的回答的失望与质疑。海棠花怎么会依旧呢?于是,“知否,知否”,“绿肥红瘦!”,这一句对侍女的反语,乃十分平实的家常之言,却生动地使得情景再现,两个人似乎已浮现了眼前,读词的人就像看着她们在说话一样。这就是运用口语的妙处——把生活中的场景表现的惟妙惟肖。这样的作词手法也可以使思想感情一目了然,正如《临江仙》中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这十分直白的俗语,了无雕饰,却一笔绘出了她的心情。坦然地,李清照将她所有的思绪都缚在这简单到了极点的两句上,是那么豪爽,那么毫无顾忌,她只想表现自己的心情,然而正是这种表达方式,毫无折扣地叙出了她面对人生曲折、世态炎凉的心境。又如“金尊倒,弁了尽烛,不管黄昏。”这是《庆清朝慢》中的叙情之笔。在整首词赞喻花之后,用如此帅真而不加修饰的言语,表现了她尽情赏花之后的畅快。其中“弁了”与“不管”又体现了她已陶醉于繁花之中,希望自己能同这荣华淡雅、自然纯真的牡丹在一起。这也正是李清照南渡前的少女情怀的流露,然而只用此句一笔勾出。所以用这样的语句,虽无多少雅趣,但十分传神。除李清照这样“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的词人的确少有,因此突出了别具一格的词风。

关于李清照诗词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1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1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1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2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23、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4、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2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2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2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8、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3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3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3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3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3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38、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3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4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4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4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4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4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4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6、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4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韵

48、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4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

50、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5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52、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53、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5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5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56、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红楼梦

5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5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59、励志诗句大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60、力成文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1、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悲痛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6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6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64、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清·曹雪芹·红楼梦

6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6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6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68、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6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0、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7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7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7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郑板桥·对联

7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7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7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7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9、励志诗句大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8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1、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宋·黄昇·鹧鸪天

8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83、力成文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8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85、以往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86、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87、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元·杨显之

8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

9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9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9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9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9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9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9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9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9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00、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曹雪芹·红楼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