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耐心等待心得体会和方法 如何耐心等待(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8:21:37 页码:7
耐心等待心得体会和方法 如何耐心等待(2篇)
2023-01-06 08:21:37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耐心等待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我曾经仔细地想过,现在才恍悟,奶奶的那个姿势该叫做等待。而我的奶奶,她等了一辈子。

六十年前,她倚在昏黄的油灯边拍着身边已然熟睡的长子,继而在床沿蜷缩成这样的姿势等着爷爷踩着星光归来,手上的是一双新纳的鞋底,把她有些着急的心情用针密密地扎进鞋底,再将她绵延不绝的情意顺着线头轻轻抽出,就这样一针一线为这双鞋定名为“等待”。门外熟悉的脚步声也终于让这双鞋开出了等待的花。

五十年前,她在田间挥着手中锋利的镰,割着熟透的庄家,却如何也割不断她朝着乡间小路望过去的目光。夕阳为她的脸镀上一层光晕,她靠着草垛蜷缩成这样的姿势,等着孩子们放学归来。那是她的希望,是她心里的太阳。于是这太阳也被叫做“等待”。远处孩童的嬉闹声让她不觉开口唤道:“孩子!慢一点!”心中的太阳也随之放出等待的暖光。

十年前,她已经被大伯扫地出门然后被父亲接到身边。父亲所做的她并不是不感动,人前人后也总笑呵呵地称赞父亲。可没有人的时候,她就收起笑容,端把小凳在门口的台阶上朝着马路的尽头望眼欲穿。仍是那样等待的姿态,却被染上了一抹晦涩、她不明白为什么她生养了六个孩子,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哪怕只是来看看她。大伯、二伯、大姑姑、小姑姑……她一直深爱的孩子们,如今却恍如陌路。

她固执地等待着,等儿孙满堂,等承欢膝下,可到头来终是把自己等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等来了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和一条永远不可能有人朝她走来的路。

不是不记得爷爷的去世,不是不记得他们说过怎样混帐的话,但她也说,这么多年都等过来了,又何妨继续等下去呢?

这真是一场悲凉的等待,赌上奶奶半生的爱意和一生的孤独。

客厅的灯依然亮着,我透过窗口看进去,她仍然保持着那么不怎么舒服的自己睡着了,嘴角在梦中微微上扬,温暖而固执。

还在等,也还要等下去。等那份本该属于她的亲情,等那句她为之付诸一生的“娘,我回来了”。

有关耐心等待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带领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关怀,领悟人与人之间只有带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地和谐。由于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以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震撼力。因此,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管老师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感悟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但同时由于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这样就使得课文的知识点相对较少,讲解起来容易造成空洞的感觉。

因此,管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读提示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管老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然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看看哪一小组概括的既准确又精练?学生读书的兴趣很浓,交流时的气氛也比较好。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如在学习第二个故事时,教师让学生细读触发点——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找得很准,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扩散深入开来:数数妈妈说的话,几个字,简简单单。请你深入到这个故事中,再去读一读、品一品,你还会觉得简单吗?“再来一次”对这位刚参加实习的护士来说这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吗?普普通通的一位母亲,她为什么能有如此不简单的举动,说出如此不简单的话呢?请联系下文再去体会。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透过母亲“平静的眼神”和“轻轻的话语”,可见母亲把那位护士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在鼓励她,支持她,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在将来的工作中也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鼓励。在这样有层次的导学中,学生深层次地感受、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产生“一处传神,境界全出”的境界。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教师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结合实际说话,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板书设计管老师设计的有新意,以文章的内容为主线,简单明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当然不同体裁的略读课文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同一体裁的略读课文教学方法也有差异,但最主要的是要以学生自己读懂,自己体会,真正增加语文知识的含量为目标来教学,这样才能教学得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想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一定会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多一份宽容和尊重。作为老师的我,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深受体会,曾经我们也做过学生,也知道当学生的辛苦,现在我们是老师了,站在讲台上的我们也许只想着如何去教好我们的孩子们,从我们的立场出发告诉他们那样做不对,应该这样。但学生总是喜欢逃离我们的视线,爱和我们玩躲迷藏。

因此,让我们也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多点体谅学生,将心比心替他们想想,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某些错误是正常,可以理解。当我们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后,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那我们老师教得也不至于那么累了,工作起来也就快乐多了。一篇简短的课文确让我们师生都懂得如何去为别人着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