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音乐兼职心得体会及收获 音乐课带给学生的体会心得(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0:36:37 页码:13
音乐兼职心得体会及收获 音乐课带给学生的体会心得(四篇)
2023-01-06 10:36:37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音乐兼职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为了能让自己更快更好得成长和发展,成为让领导放心、家长承认、学生喜欢的教师,为进一步开掘自身潜能,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更好的做一名人民教师,我特别制定了计划,希望它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起到监督作用。

一、个人现状分析

了解并认清自我是教师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我能真诚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踏踏实实教书,把教育教学真正作为事业。能积极学习先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事迹,翻阅相关的教育书籍,包括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关心学生成长,关爱每一个学生,努力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音乐学习的兴趣。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有上进心。

除此,我也清楚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如有时上课过于着急,没等学生完全掌握音乐知识就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结果是功倍事半、重复教学;教学方法不够创新,没有针对学生特点采取有效教学;科研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入研究,处于起点阶段。

二、职业发展目标

努力钻研课堂教学,丰富教育、教学经验;扎实练习音乐基本技能、丰富的音乐知识;在教学品格,教学技能、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心理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素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提升个人专业素质,树立终身学生理念;加强教学研究,争取成为研究型教师。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1、发挥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利用生动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将德育渗透于美育之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认识人生,陶冶情操,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踏实上好音乐课,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认真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实践与创造,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编创等音乐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所教的不同年级学生能大部分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和演奏技能。

3、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多阅读关于音乐教育方面的书籍。加强自身声乐、舞蹈、器乐等方面的训练,学习相关课堂乐器,加强钢琴即兴伴奏学习,提高即兴伴奏水平。

4.认真指导舞蹈社团学生,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积极配合学校,搞好每次活动。

三、专业发展计划

1、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职业道德水准,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2、多与同事交流,学习课堂教学经验;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喜欢上我的音乐课,并喜欢我。

3、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加强歌曲教学,教给学生演唱歌曲的技巧,提高学生表演歌曲的能力。

4、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学做音乐课件、运用网络资源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音乐技能。

5、利用课余时间练习钢琴,全面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6、积极参与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保障措施:

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教育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爱岗敬业、关心学生,具有正确的学生观。

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贯彻课改精神,创设优质课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音乐课堂教学。

⒊通过教学反思,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自我检测措施:

1、接受学校领导监督,认真听取教研组内、同事间的意见和建议。

2、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关于音乐兼职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告诉我们:“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创造意识”。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主导者我们应认清幼儿音乐教育的新方向:创新教育。《在农场里》是一首美国儿童歌曲,四四拍,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旋律活泼而稚气,内容基本上模仿猪、牛、鸭三种动物的叫声,容易记忆和学唱,也有利于幼儿把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创成新的歌词来演唱并表演。幼儿对小动物可爱的形象很感兴趣,也很喜欢这首歌。于是,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这首歌,感受乐曲欢快的节奏,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2、为歌曲创编歌词和动作,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感受小动物们活泼可爱的形象,教育幼儿热爱小动物。

(二)、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并初步会唱这首歌。

2、节奏图谱,动物头饰(小猫、小狗、小鸡、小羊、小牛、蜜蜂、青蛙)、动物贴绒图片、节奏卡片、农场背景图、节奏乐器、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听音乐《小动物走路》进入活动室,表演律动《可爱的小动物》,二声部朗诵《学好样》引出小动物,进入主题。“今天农场里要召开音乐会,你们想不想参加。好,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吧!

(2)基本部分:巩固熟悉歌曲并创编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农场里,真热闹,瞧,来了许多动物,到底是谁呢?来让我们听一听。

2、节奏练习《动物大合唱》,练习小鸡xxxx|,小狗xx|,小猫x————|,三种节奏,按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3、练习歌曲《在农场里》,出示小猪、小牛、小鸭的图片及背景,请小朋友欣赏,老师启发性的提问小朋友:这是在哪里?都有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让小朋友熟悉歌曲后给小动物伴奏。

4、请小朋友看节奏图谱唱并表演,为创编活动打基础。

5、创编活动:集体仿编

师:农场里这么热闹,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来参加音乐会,你们想想谁还会来呢?老师示范创编,小狗也来了,我们听听小狗是怎样唱歌的!

6、请个别小朋友创编(小羊、小猫等)。

7、分组仿编歌曲,引导幼儿用迁移的方法改编歌词,幼儿分组,边操作动物图片边进行创编练习。“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来参加音乐会了,我们去看一看吧!每组幼儿共同讨论创编词,并练唱,教师巡视指导。

8、请小朋友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并表演,其余小朋友欣赏。表扬在活动中表现好的小朋友。

9。幼儿集体表演创编的歌,并配乐器演奏

10、表演:幼儿分组表演,其余小朋友伴奏。

11、听,音乐会开始了,我们把编好的歌曲,拿到音乐会上唱给大家听,好吗?

请每一组轮流上台表演演唱,大家一起将编好的歌曲连起来完整唱一遍。

(3)、结束部分

音乐游戏《农场音乐会》结束活动。让我们去邀请更多的客人来参加音乐会吧!

本节音乐课让幼儿幼在玩乐中轻松地学会《在农场里》这首歌,并创编歌词和即兴配合创编歌词的动作表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幼儿感到该创造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1、幼儿对所选教材感兴趣,利于幼儿仿编

歌曲旋律活泼而稚气,内容基本上模仿猪、牛、鸭三种动物的叫声,容易记忆和学唱,也有利于幼儿把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创成新的歌词来演唱并表演。选材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创编的欲望。

2、运用节奏图谱帮助幼儿把握歌曲的节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节奏图谱,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型。很形象地表明了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让幼儿看图谱分声部演奏,响板xxxx|,小铃xx|,串铃x—————|。

3、运用农场情景图和动物图片,启发幼儿进行创编活动。

在仿编歌词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进行了示范性仿编,调动了孩子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开阔思路,并请个别幼儿仿编,师生的互动有助于下一步的创编活动。然后运用农场情景图和各种动物图片,帮助幼儿创编,丰富知识经验,让幼儿明白了应该仿编的部分是什么,哪些地方是可替换的,哪些地方是固定不变的,引导幼儿进行迁移和创造歌词活动。然后我把主动权交给幼儿,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大胆的创编。这样就有了创作歌词:小鸡在农场叽叫,小猫在农场喵喵,小羊在农场咩咩,小狗在农场汪汪,小牛在农场哞哞……使他们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4、在教学中老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创编。(集体和分组创编)

集体创编可以让幼儿在一起讨论、互相学习,起到启发幼儿,激发创作灵感的作用,分组练习可以让每个幼儿都有更多练习的机会,边操作动物图片边进行创编练习。老师可以更好的指导幼儿把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创成新的歌词来演唱并表演。在仿编过程中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有助于幼儿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来。幼儿音乐学习领域是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重要桥梁,也是引导幼儿积累幼儿音乐创作经验的重要学习领域,幼儿音乐课就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幼儿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幼儿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关于音乐兼职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1、音乐情感:舒缓、优美的萤火虫飞舞画面。

2、音乐知识点:这首曲子是四四拍,歌词共四句,整首歌曲重复唱四遍。

1、通过肢体律动和道具,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2、体验歌曲 游戏的乐趣。

3、初步了解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萤火虫的特征。

2、萤火虫指偶、纱巾,场地布置(花、树、草地)

3、音乐cd、播放机,黑板、卡片、粉笔一支。

半圆

教学重点: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教学难点:能边唱歌边通用肢体律动、道具等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一、暖身活动

1、播放《波浪舞》,做各种动作进场。

“现在,我们要去野营了!准备好没有?一起出发吧!”播放《波浪舞》,做各种动作进场(一起去野营、我们开车去,开车去野营、一起搬木头、一起搭帐篷、一起钉钉子、用力钉钉子、大家都努力、帐篷搭好了等)。

2、出示挂图,故事引导。

“哇!郊外的夜晚好安静,满天都是小星星。突然,天上的小星星都飞了下来,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宝宝一看,原来它们不是小星星,是萤火虫。”

二、介绍萤火虫

“萤火虫喜欢在湿湿的地方生活,最喜欢夏天出来玩游戏。你们看,它的身体一闪一闪的,真漂亮!谁知道它身体的什么地方会发光吗?谁能来指一指,萤火虫的什么地方会发光?”

三、运用肢体动作、道具等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1、手指飞舞,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1)探索手指飞舞的动作。

“萤火虫真漂亮,我变一只萤火虫出来跟你们玩游戏好吗?变变变,看,变出来啦!一起跟它打个招呼吧!小朋友们看,萤火虫跟着老师的歌声一起跳舞啦!”(教师边清唱一遍,边做动作)。

2)钢琴弹奏音乐,一个手指飞舞,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萤火虫跳舞真好看,我们一起来变萤火虫吧!变变变,变出来了吗?一起飞,飞,飞到脸上”。(钢琴弹奏一遍音乐,边唱边用一个手指飞舞)

3)播放音乐,两个手指飞舞,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萤火虫玩得真开心,它还想变一个伙伴来跳舞。一起来变变变,两只萤火虫变出来了,打个招呼吧!。”(播放前半部分音乐,老师带幼儿练习两个手指飞舞,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萤火虫》是一首抒情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孩子们对轻盈飞舞的萤火虫的亲切情感,它刻画了一幅萤火虫在黑夜里飞来飞去象小灯笼的形象,生动优美,惟妙惟肖。《萤火虫》是一首3/4拍子歌曲,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强、弱”这根主线,以歌曲的学习作为基点,设计了丰富内容,通过听、辨、唱、创,让学生走进音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本节课中饶有兴趣地学,主动热情地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边玩边学,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鹤文化背景下“活美”课堂的高效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小百科:花萤总科的一科,通称“萤火虫”。全世界已知约20xx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记载10属54种。

关于音乐兼职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这段时间我静心拜读了《你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一书,从这项山东省中小学人文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中学习了成为名师的6大职业素养和49个细节,做优秀的音乐教师——《你能成为优秀的教师》读后感。阅读中一次次被书中多位名师的肺腑之言所打动,同时被书中多位名师所阐述的教育哲理深深折服。

我经常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也时常反思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常常思索:怎样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怎样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我想这也许是很多同行一辈子都在考虑的问题。今天把这几点感想诉诸于笔端,让它每时每刻检验我、督促我,伴我成长。

第一、热爱自己的专业,大胆切入专长。

毫无疑问,我自己的专业就是“音乐”和“教育”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专业。自己爱音乐,用心感悟音乐,才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也爱音乐、乐于领悟音乐。同时,专长是音乐教师自身最为宝贵的资源,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专长不能放弃,要大胆切入自己的专长。学生对一个专业教师一辈子的尊重或者将来具备某种音乐特长,也许恰恰是源于看过了老师哪一次的演奏或者演唱。学生们最希望的是老师能把看家本事教给他,所以适时的在学生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专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有计划的传授这些知识,并且取代一部分现行教材中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这样既能使自己发挥专长,又能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增添学校的文化特色,何乐而不为?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学校是在这样做了,比如珠海恒隆学校的京剧进课堂,上海建平实验学校的口哨课等。

第二、敢于创新、灵活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而教学方法的领悟和灵活运用以及教育经验的积累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

1、做研究性教师。要真正成为所任教年级的音乐教育的抉择者,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自由选择音乐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或补充或替换),抓住源源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里面的闪光点,深入实践、探讨、研究下去,就可能出成果,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理论性文章,也就是所谓的小课题研究。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老一套思路苦学苦教苦备课,那只能永远“吃别人嚼过的馍”,失去的将是自我和创新的灵感。

2、活用教学方法。培养即兴教学能力。对于传统教学法的学习是在大学时代的必修课,真正在教学实践中的领悟却是另外一回事。在教学中仅仅是理论上的“奥尔夫”“柯达伊”“示范法”什么的,只会把自己的思路束缚在某个范围,这反而被动。而“无招胜有招”,即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扬他人之长,敢创新招。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随机应变,有时满腹的经纶敌不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奇妙的点子。

3、善于总结得失。及时写出研究性论文就是其中一种总结方式,善于总结自己的得失是世界上所有聪明之人的共同素养。

第三、巧借外力,发展和提高自己。

音乐教学无论是上课还是开展课外小团队以及演出、参赛活动,仅仅凭自己出色的专业能力和指导能力是难以出大成绩的,要学会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就要处理好与领导、同事、学生的关系,得到社会认可,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往能力等。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许多人这么惊呼。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都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里的所学,勉强只够上路从教,后面的漫漫长路怎样走得更精彩,更充实,还得靠自我学习和在个人修养上一辈子的自我完善。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音乐教师对于最新音乐的动态、最新媒体设备的使用、对学生喜欢什么都应该随时关注,关注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方面的东西甚至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所以,不能放松自己各方面的学习。

总之,作为一名向“优秀”靠拢的`教师,应该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应该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应该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应该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让自己的人生活的更精彩!

音乐教师教学心得8

音乐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心灵深处情感溪流的流淌,是灵魂的语言。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听,都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如果从儿童时期就接受音乐教育,那对每个孩子而言都会终生受益。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发展学生音乐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培养节奏感

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求,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是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使学生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动物的叫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课堂中,我告诉学生,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节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等,每当学生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常会自豪的说:“这是我听出来的”。由此,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反复倾听,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

2 、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

音乐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和技巧,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活动。如通过律动、舞蹈及使用节奏乐器伴奏等活动,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进行音高、音色的训练等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创造性音乐活动中,学生对音乐形象、声响、旋律与节奏,逐步产生兴趣,并在活动中探究音乐的奥秘、感受和体验音乐创造的快乐。我主张在音乐活动中满足形式本身对探究、创新的需要,如探究声音的和谐美、追求节奏乐队的普通美,表现舞蹈动作的姿态美等。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1)营造教育环境,创设音乐氛围。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 。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各种环境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活跃音乐思维,培养他们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根据他们无意注意为主的心理特点,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与氛围,发挥音乐对他们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是急于教音乐,而是触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萌芽。音乐是“动”的艺术,这正好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只要合理引导,几乎每个人都会从不同角度对音乐产生兴趣。在平常的教学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音乐刺激,让他们自然地接受音乐熏陶,生活在音乐的天地中,以激起愉悦的情感和兴趣。

(2)引入情趣因素。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引入情趣因素,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交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鼓励表扬的词语来培养彼此间亲密情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因为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加上学生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直接受兴趣支配,所以应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趣味化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以情感染、以趣引导,在情趣中不断激发、挖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这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3)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感受力。

以往音乐教育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千篇 一律地唱、舞,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感受力潜能的发挥。我们应彻底地摒弃这一阻碍学生发展的教法。在音乐教育中,不拘任何形式,只要能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是最佳的教育方法。所以要创造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音乐多媒体课件等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了解背景的手段之一,更重要是提高学生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即直观、又能使学生记得牢、学得快。在教学中,通过画面给学生新的感受。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另外音乐教室的布置会给学生产生感知的第一印象,看到墙壁上的音乐家的肖像,会使学生产生崇敬之感,音符时值的比例图片,会使学生感知到音有长短之分,看到钢琴、电子琴,会使学生犹如听到优美悦耳的琴声。意识到音乐在人的生活中所产生的魅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