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诗经讲解心得体会和感想 诗经 感受(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1:13:44 页码:11
诗经讲解心得体会和感想 诗经 感受(七篇)
2023-01-06 11:13:44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诗经讲解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⑵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⑶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能力目标:

⑴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⑵ 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天,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一颗最遥远但又最明亮的星斗──《诗经》,来一同欣赏她那雍荣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二、资料助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

睢鸠(jū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文。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关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水荇菜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

成果展示: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板书: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板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1、提问: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1:题目取自句首。

生2:每句话都是四字。

生3:语言几乎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

生4: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字。

教师小结: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它是兴,因为先说雎鸠,引起自己的相思之情。

生2:我认为是比,因为雎鸠形影不离,诗中的男主人公把自己和幻想中的她比作挚鸟。

生3: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

教师小结,前人对此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论。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作者的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

六、试背全诗

七、布置作业

1、大声朗读,背诵全诗。

2、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电视连续剧的一首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4、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指名给下列词语中粗点字注音。

蒹葭 伊人 溯洄 唏 湄 跻 坻 涘

5、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蒹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逆着曲水去找她,清早露水变成霜。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人儿正在水那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直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一片芦花照眼明,逆着直水去找她,

太阳不出露水新。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逆着曲水去找她,露水珠儿不曾干。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那人正在隔水滩。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三、美读全诗,重在鉴赏

1、教师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生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生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生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嘛!

生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教师总结: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深远,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具体赏析诗歌的美:

教师把全班分为六个组,每两组负担一个方面的鉴赏任务。围绕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个组为主。另一个组补充、评价。

成果展示:

⑴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⑵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① 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② 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③ 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④ 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⑶ 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教师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

四、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教师提问:《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明确:

《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五、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六、布置作业

1、《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

2、背诵这两首诗,并为其中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

【板书】

含蓄美

蒹葭 意境美

朦胧美

描写诗经讲解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淡淡的书香,古朴的气质,随着手中的书页慢慢增厚,我宛若见到了午后那温暖的阳光,轻摇的柳条,还有山坡边的轻声吟唱。《诗经》,没有波澜壮阔的词汇,也没有万分柔弱的语句,在我眼中,他是午后那温暖的阳光,是那轻拂的柳叶,是那低声的吟唱。他虽有枪林弹雨般的烽火,却抹灭了那一份尖锐;虽有小桥流水般的温情,缺淡去了那一份娇柔。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主义文学的源头。明人方孝孺早就说过:“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辞。”近人梁启超则认为:“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诚如胡适所言:“《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谁都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古的有价值的一部文学著作,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由此可见,《诗经》不仅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代替的崇高地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最可信赖的物化形态之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表现了一个青年男子思念心中爱慕少女,睡梦中都渴望与她结成伴侣的炽热情感。闻一多《风诗类钞》说:“《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首女子出嫁的颂歌。方玉润《诗经原始》曰:“此诗气体稍轻,故不得与《关雎》并,次《螽斯》后,别为一乐可也。然以如花胜玉之子,而宜室宜家。可谓德色双美,艳称一时。”

轻轻翻着一篇篇美文,转眼间,眼前不再仅是那浓浓的亲情,甜美的爱情,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股对时事的评价,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那统治者压榨的叹息——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此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向往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毛诗序》曰:“《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此诗斥责卫国统治者不守礼法,厚颜无耻。

篇篇诗词,书写了代代历史;句句佳话,表达了人民的向往。

《诗经》,一本永不磨灭的书,一份渊远流长的情。他用那动听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朴素。他,拥有着一份典雅,一份美丽,一份清新,是天空中那洁白、轻柔的云,在人们的心中轻轻飘荡!

描写诗经讲解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这座园林是元代僧人天如禅师为纪念他的老师中峰禅师所建。第一道门门额上“师子林”的师,就是老师的师。后因园内假山众多,状如狮子,在写法上又改为狮子林,一直沿用至今。检票处门额上的“狮子林”三个字系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

跨入园内,可以见到一座大厅,这就是贝家祠堂。正中的一块匾上有顾廷龙手书“云林逸韵”四个字,是赞扬狮子林的设计者之一倪云林的设计有虚静清逸的韵味。两边走廊的木栏杆上雕有牡丹、凤凰及寿字图案,上有带花瓶与贝叶图案的挂屏。贝叶为书写佛经所用,既反映了狮子林是禅宗修学佛道的地方,又有纪念意义,因狮子林最后一位园主姓贝。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宗,族人聚会的地方,在屋顶上塑有福、禄、寿三位神仙和一个小孩的塑像,表明了园主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够出类拔萃、光宗耀祖。再看走廊入口处有砖砌“春华”二字,意思是园内春光烂漫。请往前走。

传说狮子林里的石狮子是从浙江的天目山飞来的,八仙人铁拐李和吕纯阳赴王母娘娘的宴席,骑着一头青狮子路过天目山。山顶传来一溪清泉,铁拐李正感到口渴,见了大喜,忙降落云头,取下自已的宝葫芦,到泉边饮水。那头青狮子也跳进水里嬉耍,过了一刻,狮子爬上岸采抖动身体,身上的水散落在四周的岩石上,顿时变成了一群活活泼可爱的小狮子。青狮与小狮们亲密戏耍,铁拐李见了笑着对吕欲阳说:“瞧,这青狮动了凡心,如今有了这么多子孙,就暂且罚它在此做个狮子王罢。”说罢用铁拐一指,这群狮子变回了石头的样子,青狮因不忍离去,也化作于座山峰。

到了宋仁宗时候,浙江国师寺的中峰和尚佛法高深,一天云游至天目山,在此结庐诵经,天天清晨面对青狮所化山峰高诵经文,原来他是有道高僧,早已知道山上于奇百怪的狮子岩和狮子峰的来历。狮子在佛门叫狻猊(suān’ní),是佛国之兽,他有心要点化青狮,使它再恢复本相。天长日久,因为经常聆听高僧的说法,居然通灵成精,又变回了一头青狮。青狮于是成了中峰和尚的坐骑,中峰和尚骑着青狮来到苏州菩提寺看望徒弟天如禅师,菩提寺里本来怪石很多,形状也活脱脱象许多狮子。青狮见了大喜,以为又回到了佛国狮子群中,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座狮子蜂,青狮身上散落的狮毛也变成了各式各样形态的小狮子。有的象是在玩绣球,有的象双狮搏斗,有的张牙舞爪威风十足。天如禅师见了双手合什,连说“阿弥陀佛”,赞叹师父法力无边,功德圆满,菩提寺成了佛国狮国。中峰和尚说:“那不妨就称为狮子林吧。”于是“狮子林”的石狮子就叫出名了。

青狮呆在狮子林里蛮开心,可急坏了铁拐李。他一时发火,罚青狮呆在天目山顶,回去后想想有点舍不得,再回去找,怎么也不见踪迹,铁拐李于是遍访名山大川,均无下落。一天路过苏州,老远望见狮子林里狮子峰,不就是青狮吗?赶忙找吕纯阳商量,两位神仙决定下凡尘去见识一番。进了狮子林假山群,一拐一拐的铁拐李走得慢,与吕纯阳走失了。远远望见吕纯阳就在前面,可怎么也绕不出假山与他碰头。铁拐李心急慌忙,坐在山洞里发急。吕纯阳平日下棋一直输给铁拐李,心想这次机会来了,就约铁拐李在假山洞下一盘棋,要是吕纯阳赢了,就驮他出来。铁拐李一口答应,因为往日下棋自己输少赢多,不料这天因为身困假山,心神慌乱,被吕纯阳杀了个片甲不安留。

铁拐李只好厚着面皮,向吕纯阳讨饶。吕纯阳说:“我看这青狮呆在狮子林里也很快活,就留在这里陪狮子狮孙好了”。铁拐李急于出去,一口答应。吕纯阳这才驮了铁拐李走出假山。

现在你到狮子林里的假山去玩,也要当心留意才好,别象铁拐李一样出不去,而当年他输了的一盘棋,至今还留在假山洞里。

狮子林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清乾隆初,寺园变为私产,与寺殿隔绝,名涉园,因园内有五棵松树,故又称五松园。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姓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

公元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巡游至此,赐额“狮林寺”,后清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额匾。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唯假山依旧。

公元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贝润生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爆发而未能如愿。公元1945年贝润生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公元1954年对公众开放。

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一、门厅、轿厅

从园林路进入狮子林东大门,即原为承训义庄正门。门上悬乾隆书狮子林御匾。解放前为私宅时,不轻易开启解放后遂辟为狮子林正门,过高槛即是轿厅,为旧时停轿之处,与车门相对的还有西门,两门上方各有砖额,分别题为『右通』、『左达』。

二、燕誉堂

现在我们已到了燕誉堂,燕誉是安祥、快乐的意思。“燕誉堂”出自『诗经』“式燕且誉,好尔无射”。燕誉:燕儿娱乐之意;无射:始终不已之意。式:做语气助词。誉:通“豫”,欢乐。射(yì):厌弃。《郑笺》:“射,厌也。”可以翻译为:一起宴饮多欢乐,永远爱你不厌弃。此厅为全园之主厅,原是园主宴客所用。此厅是苏州园林中较为有名的鸳鸯厅。所谓鸳鸯厅就是在一座大厅内,用屏门挂落隔成南北两部分,从内部看似两厅相连,但布置相异。北厅的梁柱用圆木,南厅的梁柱用方木,两厅的门窗图案,家具布置各不相同,匾额也各有题名,同时一般前厅是主人招待男宾之所,后堂则是女主人会见女宾之处。在建筑风格上绝然不同,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再请大家看看脚下是个什么字,对!是个“寿”字,边上是五只蝙蝠,取五福祝寿之意,五福“寿”为先,所以寿为中心。说明园主希望他和他的家族健康长寿,多子多孙、安祥、快乐。

三、小方厅

我们现在来到了小方厅,因为其厅方正,所以得名。请看两边的大型空窗,让我们感觉是两幅图画,东窗外是素芯腊梅,西窗外是城市山林,这是苏州园林的一种造园艺术手法,叫框景。它可以随季节的变化,脚步的移动而变化画面,我们不妨试一试。此厅特点为建筑及构件呈正方形,三亭拱卫是一小巧玲珑文会雅集之所。厅背窗下是“金砖”。此砖特别烘制后为清代皇宫铺地专用。

四、九狮峰

出小方厅,即见厅园中的九狮峰。此峰立于粉墙之前,初看涡孔遍布,无甚奇特,细察似九头小狮自在嬉耍。观赏此石如看空中云多变幻,须配合想象,妙在象与不象之间。庭院内东西各有半亭,挤出空间以突出九狮峰。细心寻找,会发现不同形态的九只狮子,憨态可掬,天真可爱。狮子林共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狮子五百头,我们以后还能见到不少狮子。

五、指柏轩

穿过有砖砌“涉趣”(取自陶渊明“园日涉以成趣”句)二字的圆洞门,我们便到了指柏轩。这里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唐代禅师从谂(号称赵州法道)在传授禅教宗义时,不论弟子问他什么,他总是一句话:“庭前柏树子”,意思是要参禅者从玄妙的暗示中自行体会。故取名为指柏轩。这里也是贝家亲属们聚会的地方。厅堂上方悬挂了由王同愈所写的“揖峰指柏”匾,“指柏”是指禅宗公案一事,“揖峰”则取宋代米芾见石峰作揖典故。以下是1988年由著名书画家合作的《寿柏图》,张辛稼画红梅、吴牧木写古柏,徐绍青绘湖石,费新我题词。屏门后有楼梯可上楼,三楼又称听雨楼因园主于此收藏『听雨楼帖』,石刻拓片而得名。在此凭窗片而得名。在此凭窗眺望,可见对面奇峰林立。

厅堂前假山林立,柏树龙盘虬绕。卧云宝座落在假山丛中,这座假山峰是目前古典园林中最著名的湖石假山,其中有4条山道,互相缠绕,错综复杂,当年乾隆皇帝在其中转了两个时辰也没转出去。里面还有一个棋盘洞,传说是吕洞宾和铁拐李下棋的地方。假山峰上有含晖、吐月等名石。石缝间长着奇松怪柏,恰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传说乾隆皇帝曾在此绘像留影,请各位抓紧时间在此摄影留念。

六、见山楼

此楼推窗可见假山峰,取晋代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故取此名。不过这楼贴近假山,二楼有直接通假山的通道,可谓依山建楼。见山楼的面积仅为指柏轩的十分之一,即衬托出指柏轩的高大,又不与假山争高低,可谓匠心独具。

八、花蓝厅

经走廊往西,我们便到了花篮厅。花篮厅因厅内柱端雕有花篮状,饰有花篮图案而得名。1945年在此厅曾举行日本人投降仪式,屏门上刻有巨幅《松寿图》,隶书横匾“水里风来”,点出了在夏天这里是赏荷花的好地方。本名“荷花厅”,1968年此厅焚毁,后从娄门内郑宅移花蓝厅一座至此。所谓花蓝厅是一种小型厅堂,厅中步柱不落地,改成很短的重莲拄,柱端雕成花蓝状。

九、真趣亭

出花篮厅往西便到了真趣亭。“真趣”二字由乾隆皇帝亲笔御题。这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乾隆游园,状元黄熙接驾,见乾隆题“真有趣”三个字,觉得其中的“有”字太俗,便请皇上恩赐“有”字,而留下了“真趣”二字。亭上有“秀才帽”的装饰,寓意深远,有道是“秀才本是宰相根苗”,要成为状元首先要从秀才做起。园主意在教育子孙后代发奋学习,期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得中功名。高楼万丈平地起,这个道理在今天同样适用。现在,我们可以一边欣赏湖心亭、九曲桥、石舫、飞瀑、池湖等景色,一边摄影留念。过后我们在石拱桥东面空旷地集合,钻洞爬山,真正领略一下闻名中外的“假山王国”的韵味。“真趣”匾额乃清乾隆帝游狮子林时所题,亭内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显示出与素雅的江南园林建筑完全不同的皇家气派。亭四周景色如画,东可见邻水的花篮厅;南则见近处假山与隔水相望的假山群,西边有山林瀑布,向西望去,湖心亭、九曲桥与石拱桥把湖面分隔为近、中、远三景,显得意味深远。

十、暗香疏影楼

此楼楼名出自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贵疏贵斜,忌密忌直,疏梅之影横斜倒映在清浅的水面上,黄昏时分月上枝梢,有暗香浮动,这幽雅醉人的环境,真是赏梅咏梅的佳处。推窗南望,可见红梅绿树,树丛中飞翘的屋檐便是问梅阁。

十一、飞瀑亭

由暗香疏影楼南行数步,可见飞瀑亭。此亭为卷棚歇山顶方亭亭南有瀑布自山顶飞流直下,亭中有石桌与四只石鼓墩座此可听水流飞溅声,但因山石树木阻挡,并不能看到瀑布故亭内悬额“听涛”,与湖心亭“观瀑”互相呼应。

十二、石舫

在江南的园林里,往往有石船点缀其中,寓园主高洁、脱离尘俗、寄迹江湖之意。这里是仿真石船,尾舱两层,上层通平台,游人可到此眺望远景。石舫上书对联如下:“柳絮池塘春暖,藕花风露宵凉”。

十三、湖心亭

亭筑于湖中央,故有此名。从亭中西望有瀑布飞泉。瀑布共分五叠,跌入飞溅,故湖心亭中悬匾“观瀑”。湖心亭是观瀑佳处,而它本身又在湖中占中心位置。当游人沿池绕行时,它始终成为视线的焦点。连接亭的九曲桥与南面的拱桥一平一拱、一曲一直、一轻一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十四、问梅阁

此阁是西山中心景物,阁外有梅数枝。阁内窗纹,家具装饰地面花纹皆雕刻成梅花形,屏上书画也都取材梅花。此处乃西部最高处,可以东眺山地,池中有湖心亭架曲桥,全园山色历历在目。

十五、双香仙馆

所谓“双香”是指梅荷之香;因亭外近处有梅花,山下有荷花池。冬天梅花暗香浮动;夏天,荷花香远益清。在这里能享受到这两种清香,好似仙人居住之所。荷花与梅的清香都是纯洁的,带给观赏者以高尚的享受并使心灵得到净化。

十六、扇亭

亭筑于环廊转折处,建筑形状如打开的折扇,因此得名。由扇亭内向外望去,近处有假山,山道蜿蜒水边,北望岛上紫藤架与石拱桥,东望是黄石假山“小赤壁”,池水在山下洞中穿过,好似一幅生计盎然的立体画卷。

十七、文天祥草书诗碑亭

出扇亭,沿高低起伏的长廊东行,可至半亭。此亭壁有文天祥草书诗碑: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瓶座。整块诗碑高一点五米,宽零点七米,只见两行草书大字洋洋洒洒,跌宕生姿,笔断意连如飞如舞。由此几乎可以想象当时文天详运笔疾速,一气呵成的场面。

十八、御碑亭

1775年乾隆皇帝南巡游此园时作『游狮子林』御诗一首。后黄氏刻碑立石,以示皇帝临幸荣耀,留念后人,为园中古迹之一。中碑曾被毁,现碑文乃是之后按原有断碑拓片重刻,而碑座、碑顶为旧物。

十九、修竹阁

修竹阁飞跨池水之上,西连湖心岛,东通复廊,因此阁内南北墙上分别有砖额“通波”与“飞阁”。修竹南北不设墙,在阁内北望,可见小溪,蜿蜒于山间,曲折幽深,南望则见曲折、错落的石岸围住湖水一泓,似山中小湖,颇含野趣。

二十、卧云室

卧云室为假山环抱中的方形楼阁,从南面看,屋顶是横脊极短的歇山式;从北面看,楼阁向外凸出。报厦内是楼梯,报厦内是楼梯,报厦的屋顶是半个四方攒尖顶。两种形式连接在一起,造成奇特的外观,每层屋面内六只飞角,这种形制为它处所少见。

二十一、立雪堂

〔钻假山后〕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叫立雪堂。这里有一个典故,说的是北宋时期,杨时和游酢二人冒雪在门外候见堂内的程颐老师,以表明虚心好学,所以又叫程门立雪。这充分体现了园主旨在宣扬尊师重教的思想。一进立雪堂,可见一幅对联:苍松翠竹真佳容,明月清风是故人。这副对联反映了主人以松竹风月为友,脱俗超尘的情趣。“立雪”指是北宋时扬时和游酢一起去向程颐请教,程正在午睡,两人就侍立等侯,这时下雪了,等程醒来看到他们时积雪已有一尺深了。

请各位再看看庭院中的三块湖石分别像什么?对!像牛、螃蟹和狮子。牛想吃螃蟹,不知从何处下口,螃蟹是张牙舞爪,毫不示弱,而狮子则在边上好奇地静观,这一组湖石十分有趣,名称叫做“狮子静观牛吃蟹”。还有狮子滚绣球、刘海戏金蟾两组湖石。我们细心一点,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瞧,狮子的尾巴往上翘,金蟾只有三只脚,这并不是疏漏,而是园主为了暗示一种禅宗教义,为人处世不要太认真,糊涂一点为好,而“牛吃蟹”也是反映了一种马马虎虎的意思。这只金蟾,本来在刘海身边,是乘刘不注意的时候逃出来的,刘海后来知道它躲在了贝家园林的一口井里,便用金钱串成钓杆把它钓了上来。从此,金蟾的真身回到了刘海的身边,而肉身却留在了贝家,贝家以此为荣,认为它象征了荣华富贵,从此三脚金蟾成了贝家的族标。(刘海戏金蟾:相传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让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

再过去就是燕誉堂,又回到了我们进园的地方了,经右拐可以出园门,整个游程到此结束。在此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描写诗经讲解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 首诗,按内容可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风”和“雅”更贴近普通百姓,其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是《蒹葭》,全称《国风。秦风。蒹葭》。全诗共有三段,皆以起兴开头。

全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为了追求河那边的“伊人”而不顾道路险阻的情景。

首句“蒹葭苍茫,白露为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无须过多的修饰,就能让人遐想万千。次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适时地点出了年轻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时暗示路途遥远。第三句“溯洄从之,道路且长”表明了追求过程的艰辛。第四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写出了年轻人认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如果仅仅是为了赞美爱情,那么此文不写也罢,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为梦想,目标吗?这是望深层次想,抛开表面的爱情来看,又有哪一点不吻合呢? 梦想总是在彼岸,总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条追梦之路,即使路上满是荆棘,即使伴随你的常常是狂风暴雨,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进的动力依然十足,有这些就足够了,它不会让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拥有它们,你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对吗?

这是《蒹葭》给予我的启示,而《蒹葭》又仅仅是《诗经》中的一首,如果我们能细细研究每一首诗的内涵,取其精华,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除去科技的进步外,对比古今作品,反倒觉得很多现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几十字古文,现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静不下心来,使得传统的中国文学底蕴正逐渐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闲时间多读一读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名家作品,读一读真正的中华经典。

描写诗经讲解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这座园林是元代僧人天如禅师为纪念他的老师中峰禅师所建。第一道门门额上“师子林”的师,就是老师的师。后因园内假山众多,状如狮子,在写法上又改为狮子林,一直沿用至今。检票处门额上的“狮子林”三个字系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

跨入园内,可以见到一座大厅,这就是贝家祠堂。正中的一块匾上有顾廷龙手书“云林逸韵”四个字,是赞扬狮子林的设计者之一倪云林的设计有虚静清逸的韵味。两边走廊的木栏杆上雕有牡丹、凤凰及寿字图案,上有带花瓶与贝叶图案的挂屏。贝叶为书写佛经所用,既反映了狮子林是禅宗修学佛道的地方,又有纪念意义,因狮子林最后一位园主姓贝。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宗,族人聚会的地方,在屋顶上塑有福、禄、寿三位神仙和一个小孩的塑像,表明了园主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够出类拔萃、光宗耀祖。再看走廊入口处有砖砌“春华”二字,意思是园内春光烂漫。请往前走。

传说狮子林里的石狮子是从浙江的天目山飞来的,八仙人铁拐李和吕纯阳赴王母娘娘的宴席,骑着一头青狮子路过天目山。山顶传来一溪清泉,铁拐李正感到口渴,见了大喜,忙降落云头,取下自已的宝葫芦,到泉边饮水。那头青狮子也跳进水里嬉耍,过了一刻,狮子爬上岸采抖动身体,身上的水散落在四周的岩石上,顿时变成了一群活活泼可爱的小狮子。青狮与小狮们亲密戏耍,铁拐李见了笑着对吕欲阳说:“瞧,这青狮动了凡心,如今有了这么多子孙,就暂且罚它在此做个狮子王罢。”说罢用铁拐一指,这群狮子变回了石头的样子,青狮因不忍离去,也化作于座山峰。

到了宋仁宗时候,浙江国师寺的中峰和尚佛法高深,一天云游至天目山,在此结庐诵经,天天清晨面对青狮所化山峰高诵经文,原来他是有道高僧,早已知道山上于奇百怪的狮子岩和狮子峰的来历。狮子在佛门叫狻猊(suān’ní),是佛国之兽,他有心要点化青狮,使它再恢复本相。天长日久,因为经常聆听高僧的说法,居然通灵成精,又变回了一头青狮。青狮于是成了中峰和尚的坐骑,中峰和尚骑着青狮来到苏州菩提寺看望徒弟天如禅师,菩提寺里本来怪石很多,形状也活脱脱象许多狮子。青狮见了大喜,以为又回到了佛国狮子群中,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座狮子蜂,青狮身上散落的狮毛也变成了各式各样形态的小狮子。有的象是在玩绣球,有的象双狮搏斗,有的张牙舞爪威风十足。天如禅师见了双手合什,连说“阿弥陀佛”,赞叹师父法力无边,功德圆满,菩提寺成了佛国狮国。中峰和尚说:“那不妨就称为狮子林吧。”于是“狮子林”的石狮子就叫出名了。

青狮呆在狮子林里蛮开心,可急坏了铁拐李。他一时发火,罚青狮呆在天目山顶,回去后想想有点舍不得,再回去找,怎么也不见踪迹,铁拐李于是遍访名山大川,均无下落。一天路过苏州,老远望见狮子林里狮子峰,不就是青狮吗?赶忙找吕纯阳商量,两位神仙决定下凡尘去见识一番。进了狮子林假山群,一拐一拐的铁拐李走得慢,与吕纯阳走失了。远远望见吕纯阳就在前面,可怎么也绕不出假山与他碰头。铁拐李心急慌忙,坐在山洞里发急。吕纯阳平日下棋一直输给铁拐李,心想这次机会来了,就约铁拐李在假山洞下一盘棋,要是吕纯阳赢了,就驮他出来。铁拐李一口答应,因为往日下棋自己输少赢多,不料这天因为身困假山,心神慌乱,被吕纯阳杀了个片甲不安留。

铁拐李只好厚着面皮,向吕纯阳讨饶。吕纯阳说:“我看这青狮呆在狮子林里也很快活,就留在这里陪狮子狮孙好了”。铁拐李急于出去,一口答应。吕纯阳这才驮了铁拐李走出假山。

现在你到狮子林里的假山去玩,也要当心留意才好,别象铁拐李一样出不去,而当年他输了的一盘棋,至今还留在假山洞里。

狮子林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清乾隆初,寺园变为私产,与寺殿隔绝,名涉园,因园内有五棵松树,故又称五松园。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姓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

公元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巡游至此,赐额“狮林寺”,后清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额匾。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唯假山依旧。

公元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贝润生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爆发而未能如愿。公元1945年贝润生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公元1954年对公众开放。

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一、门厅、轿厅

从园林路进入狮子林东大门,即原为承训义庄正门。门上悬乾隆书狮子林御匾。解放前为私宅时,不轻易开启解放后遂辟为狮子林正门,过高槛即是轿厅,为旧时停轿之处,与车门相对的还有西门,两门上方各有砖额,分别题为『右通』、『左达』。

二、燕誉堂

现在我们已到了燕誉堂,燕誉是安祥、快乐的意思。“燕誉堂”出自『诗经』“式燕且誉,好尔无射”。燕誉:燕儿娱乐之意;无射:始终不已之意。式:做语气助词。誉:通“豫”,欢乐。射(yì):厌弃。《郑笺》:“射,厌也。”可以翻译为:一起宴饮多欢乐,永远爱你不厌弃。此厅为全园之主厅,原是园主宴客所用。此厅是苏州园林中较为有名的鸳鸯厅。所谓鸳鸯厅就是在一座大厅内,用屏门挂落隔成南北两部分,从内部看似两厅相连,但布置相异。北厅的梁柱用圆木,南厅的梁柱用方木,两厅的门窗图案,家具布置各不相同,匾额也各有题名,同时一般前厅是主人招待男宾之所,后堂则是女主人会见女宾之处。在建筑风格上绝然不同,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再请大家看看脚下是个什么字,对!是个“寿”字,边上是五只蝙蝠,取五福祝寿之意,五福“寿”为先,所以寿为中心。说明园主希望他和他的家族健康长寿,多子多孙、安祥、快乐。

三、小方厅

我们现在来到了小方厅,因为其厅方正,所以得名。请看两边的大型空窗,让我们感觉是两幅图画,东窗外是素芯腊梅,西窗外是城市山林,这是苏州园林的一种造园艺术手法,叫框景。它可以随季节的变化,脚步的移动而变化画面,我们不妨试一试。此厅特点为建筑及构件呈正方形,三亭拱卫是一小巧玲珑文会雅集之所。厅背窗下是“金砖”。此砖特别烘制后为清代皇宫铺地专用。

四、九狮峰

出小方厅,即见厅园中的九狮峰。此峰立于粉墙之前,初看涡孔遍布,无甚奇特,细察似九头小狮自在嬉耍。观赏此石如看空中云多变幻,须配合想象,妙在象与不象之间。庭院内东西各有半亭,挤出空间以突出九狮峰。细心寻找,会发现不同形态的九只狮子,憨态可掬,天真可爱。狮子林共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狮子五百头,我们以后还能见到不少狮子。

五、指柏轩

穿过有砖砌“涉趣”(取自陶渊明“园日涉以成趣”句)二字的圆洞门,我们便到了指柏轩。这里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唐代禅师从谂(号称赵州法道)在传授禅教宗义时,不论弟子问他什么,他总是一句话:“庭前柏树子”,意思是要参禅者从玄妙的暗示中自行体会。故取名为指柏轩。这里也是贝家亲属们聚会的地方。厅堂上方悬挂了由王同愈所写的“揖峰指柏”匾,“指柏”是指禅宗公案一事,“揖峰”则取宋代米芾见石峰作揖典故。以下是1988年由著名书画家合作的《寿柏图》,张辛稼画红梅、吴牧木写古柏,徐绍青绘湖石,费新我题词。屏门后有楼梯可上楼,三楼又称听雨楼因园主于此收藏『听雨楼帖』,石刻拓片而得名。在此凭窗片而得名。在此凭窗眺望,可见对面奇峰林立。

厅堂前假山林立,柏树龙盘虬绕。卧云宝座落在假山丛中,这座假山峰是目前古典园林中最著名的湖石假山,其中有4条山道,互相缠绕,错综复杂,当年乾隆皇帝在其中转了两个时辰也没转出去。里面还有一个棋盘洞,传说是吕洞宾和铁拐李下棋的地方。假山峰上有含晖、吐月等名石。石缝间长着奇松怪柏,恰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传说乾隆皇帝曾在此绘像留影,请各位抓紧时间在此摄影留念。

六、见山楼

此楼推窗可见假山峰,取晋代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故取此名。不过这楼贴近假山,二楼有直接通假山的通道,可谓依山建楼。见山楼的面积仅为指柏轩的十分之一,即衬托出指柏轩的高大,又不与假山争高低,可谓匠心独具。

八、花蓝厅

经走廊往西,我们便到了花篮厅。花篮厅因厅内柱端雕有花篮状,饰有花篮图案而得名。1945年在此厅曾举行日本人投降仪式,屏门上刻有巨幅《松寿图》,隶书横匾“水里风来”,点出了在夏天这里是赏荷花的好地方。本名“荷花厅”,1968年此厅焚毁,后从娄门内郑宅移花蓝厅一座至此。所谓花蓝厅是一种小型厅堂,厅中步柱不落地,改成很短的重莲拄,柱端雕成花蓝状。

九、真趣亭

出花篮厅往西便到了真趣亭。“真趣”二字由乾隆皇帝亲笔御题。这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乾隆游园,状元黄熙接驾,见乾隆题“真有趣”三个字,觉得其中的“有”字太俗,便请皇上恩赐“有”字,而留下了“真趣”二字。亭上有“秀才帽”的装饰,寓意深远,有道是“秀才本是宰相根苗”,要成为状元首先要从秀才做起。园主意在教育子孙后代发奋学习,期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得中功名。高楼万丈平地起,这个道理在今天同样适用。现在,我们可以一边欣赏湖心亭、九曲桥、石舫、飞瀑、池湖等景色,一边摄影留念。过后我们在石拱桥东面空旷地集合,钻洞爬山,真正领略一下闻名中外的“假山王国”的韵味。“真趣”匾额乃清乾隆帝游狮子林时所题,亭内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显示出与素雅的江南园林建筑完全不同的皇家气派。亭四周景色如画,东可见邻水的花篮厅;南则见近处假山与隔水相望的假山群,西边有山林瀑布,向西望去,湖心亭、九曲桥与石拱桥把湖面分隔为近、中、远三景,显得意味深远。

十、暗香疏影楼

此楼楼名出自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贵疏贵斜,忌密忌直,疏梅之影横斜倒映在清浅的水面上,黄昏时分月上枝梢,有暗香浮动,这幽雅醉人的环境,真是赏梅咏梅的佳处。推窗南望,可见红梅绿树,树丛中飞翘的屋檐便是问梅阁。

十一、飞瀑亭

由暗香疏影楼南行数步,可见飞瀑亭。此亭为卷棚歇山顶方亭亭南有瀑布自山顶飞流直下,亭中有石桌与四只石鼓墩座此可听水流飞溅声,但因山石树木阻挡,并不能看到瀑布故亭内悬额“听涛”,与湖心亭“观瀑”互相呼应。

十二、石舫

在江南的园林里,往往有石船点缀其中,寓园主高洁、脱离尘俗、寄迹江湖之意。这里是仿真石船,尾舱两层,上层通平台,游人可到此眺望远景。石舫上书对联如下:“柳絮池塘春暖,藕花风露宵凉”。

十三、湖心亭

亭筑于湖中央,故有此名。从亭中西望有瀑布飞泉。瀑布共分五叠,跌入飞溅,故湖心亭中悬匾“观瀑”。湖心亭是观瀑佳处,而它本身又在湖中占中心位置。当游人沿池绕行时,它始终成为视线的焦点。连接亭的九曲桥与南面的拱桥一平一拱、一曲一直、一轻一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十四、问梅阁

此阁是西山中心景物,阁外有梅数枝。阁内窗纹,家具装饰地面花纹皆雕刻成梅花形,屏上书画也都取材梅花。此处乃西部最高处,可以东眺山地,池中有湖心亭架曲桥,全园山色历历在目。

十五、双香仙馆

所谓“双香”是指梅荷之香;因亭外近处有梅花,山下有荷花池。冬天梅花暗香浮动;夏天,荷花香远益清。在这里能享受到这两种清香,好似仙人居住之所。荷花与梅的清香都是纯洁的,带给观赏者以高尚的享受并使心灵得到净化。

十六、扇亭

亭筑于环廊转折处,建筑形状如打开的折扇,因此得名。由扇亭内向外望去,近处有假山,山道蜿蜒水边,北望岛上紫藤架与石拱桥,东望是黄石假山“小赤壁”,池水在山下洞中穿过,好似一幅生计盎然的立体画卷。

十七、文天祥草书诗碑亭

出扇亭,沿高低起伏的长廊东行,可至半亭。此亭壁有文天祥草书诗碑: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瓶座。整块诗碑高一点五米,宽零点七米,只见两行草书大字洋洋洒洒,跌宕生姿,笔断意连如飞如舞。由此几乎可以想象当时文天详运笔疾速,一气呵成的场面。

十八、御碑亭

1775年乾隆皇帝南巡游此园时作『游狮子林』御诗一首。后黄氏刻碑立石,以示皇帝临幸荣耀,留念后人,为园中古迹之一。中碑曾被毁,现碑文乃是之后按原有断碑拓片重刻,而碑座、碑顶为旧物。

十九、修竹阁

修竹阁飞跨池水之上,西连湖心岛,东通复廊,因此阁内南北墙上分别有砖额“通波”与“飞阁”。修竹南北不设墙,在阁内北望,可见小溪,蜿蜒于山间,曲折幽深,南望则见曲折、错落的石岸围住湖水一泓,似山中小湖,颇含野趣。

二十、卧云室

卧云室为假山环抱中的方形楼阁,从南面看,屋顶是横脊极短的歇山式;从北面看,楼阁向外凸出。报厦内是楼梯,报厦内是楼梯,报厦的屋顶是半个四方攒尖顶。两种形式连接在一起,造成奇特的外观,每层屋面内六只飞角,这种形制为它处所少见。

二十一、立雪堂

〔钻假山后〕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叫立雪堂。这里有一个典故,说的是北宋时期,杨时和游酢二人冒雪在门外候见堂内的程颐老师,以表明虚心好学,所以又叫程门立雪。这充分体现了园主旨在宣扬尊师重教的思想。一进立雪堂,可见一幅对联:苍松翠竹真佳容,明月清风是故人。这副对联反映了主人以松竹风月为友,脱俗超尘的情趣。“立雪”指是北宋时扬时和游酢一起去向程颐请教,程正在午睡,两人就侍立等侯,这时下雪了,等程醒来看到他们时积雪已有一尺深了。

请各位再看看庭院中的三块湖石分别像什么?对!像牛、螃蟹和狮子。牛想吃螃蟹,不知从何处下口,螃蟹是张牙舞爪,毫不示弱,而狮子则在边上好奇地静观,这一组湖石十分有趣,名称叫做“狮子静观牛吃蟹”。还有狮子滚绣球、刘海戏金蟾两组湖石。我们细心一点,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瞧,狮子的尾巴往上翘,金蟾只有三只脚,这并不是疏漏,而是园主为了暗示一种禅宗教义,为人处世不要太认真,糊涂一点为好,而“牛吃蟹”也是反映了一种马马虎虎的意思。这只金蟾,本来在刘海身边,是乘刘不注意的时候逃出来的,刘海后来知道它躲在了贝家园林的一口井里,便用金钱串成钓杆把它钓了上来。从此,金蟾的真身回到了刘海的身边,而肉身却留在了贝家,贝家以此为荣,认为它象征了荣华富贵,从此三脚金蟾成了贝家的族标。(刘海戏金蟾:相传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让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

再过去就是燕誉堂,又回到了我们进园的地方了,经右拐可以出园门,整个游程到此结束。在此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描写诗经讲解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这几天忙得鸡飞狗跳,焦头烂额地应付着白天满满的安排。但每到夜阑人静的时候,凝眸窗外明亮的灯火,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在渐浓的夜意里归于放松。一本《诗经》,一杯清茶,这个夜,就这么地染上了淡淡的书卷气。

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百年前那位伫立苦思,望穿秋水的男子的形象,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在河畔痛苦而又心醉地守望。“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她采摘荇菜时的倩影,伴着还未消散的雾气中一对对雎鸠快乐地啼叫,朦胧了男子乌黑的眼眸。

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代表的是一种已经被遗忘在了历史的拐角处,被掩埋在现代人追求浮华的灵魂深处的纯粹。当我读到这首小诗时,怦然心跳的感觉是那么地清晰,仿佛自己便是那位顾盼东西的守望者。我想,这应该就是这首小诗之所以能够如藤如蔓,萦绕在读者心中的美丽所在。一字一句,简短易懂且朗朗上口,即使是我这般年纪的也能诵读得抑扬顿挫。可是,这简单的字句之后,却隐伏着一种令我半懂不懂的绵长思绪,恍惚间由书页间逸散而出,潜入我的衣袖之间,再也排遣不开。

反观如今从荧幕到现实,层出不穷的“多边形恋情”,红男绿女开口闭口的“我爱你”,还有车载斗量的花言巧语,满山满谷的欺诈谎言,再到市面上“剧情不够,爱情来凑”的所谓“新潮”小说??我在这个“爱情自由”之声响彻天外的社会里,竭力想要紧握住那种纯粹的相思最后的幻影,可惜却之觉得满眼灯红酒绿,内心却茫然若失。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曾经修订过诗经的孔老夫子如是说。

那是一种如玉一般的美,色若羊脂,如切如搓,如琢如磨。

我想我已经找到梦境中声声鸠鸣的源头了。

生死契阔

西周后期,自王室东迁以来,周朝天子便失去了对诸侯的感召力与控制力。本来就不十分稳固的和平局面一下子便土崩瓦解。各地群雄逐鹿,争相割据称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之间存在的只是狼与狼之间的关系,各国之间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战争,使千千万万的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那些幕后的操纵者们,则正用无数年轻战士们的鲜血作祭品,供奉着自己日益膨胀的野心。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击鼓》正是一位远征将士悲怆的天问。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仲。”战士在将军的带领下征战南北,一个鲜活的生命,成了统治者手中的一枚小小棋子。在这场无休无止的战争之中,战士凝望着天空向着他的故土飞去的一行大雁,瞪圆了怒目。 “爰居其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余林之下。”眼见得征战太久的将士们个个苦苦思归,军心涣散,一路上疲于奔命,连战马也丢了,军纪松散,直如逃命。但战火还在蔓延,军队还在征尘中前行,统治者丝毫就没有考虑过士兵们的心情——毕竟,棋子是不应该有太多情感的。

战士在漫漫征途上,无力地前行着,他的心却痛苦地皱成一团。还记得,在他出发之前,他的妻子为他送行的场景——故乡的土壤泛着一种芳香的青草味,于风中梳理着长发的杨柳还刚刚展开嫩绿的新叶。二人心知这次出征吉凶难卜,但他却以战事将会很快结束为由,故做轻松,宽慰已经心如乱麻的妻子。

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远方,集合的号角似乎已经吹响。他牵过妻子的手,一双还未起老茧的白皙的手,“与子成说”,郑重地立下山盟海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答应就这么牵着她的手,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

一阵风沙吹来,敲打着战士铮铮的铁甲。他骤然从回忆堕入现实,心中不由得无明火起:“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唉,那柳阴下的誓言里说的是自己很快就可以和心爱的人聚首。那知,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是不会让我活着回去的,统治者让我长期服役,一点信用也不讲!

——我们这些后人往往觉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句多么美好的誓言。可惜,不知又有几个人知晓这句浪漫的誓言之后,有着一颗怎样归思如焚,怎样悲怆苦痛的心。

见鸳鸯独活于世

当诸侯们为了权利而打得昏天黑地、尸横遍野的时候,神州大地却浸泡在了血与泪之中。《葛生》一诗就是描写的一位战死者的妻子凄婉地悲歌。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青青的葛藤啊!从这大地的怀抱之中生出,覆盖在荆条之上;蔓生的蔹啊!生长在这荒野上,覆盖在这一片空旷的土地上。他们互相缠绕,互相搀扶,多像夫妇之间的相依相伴。而现在,你已经离开了这个人世。“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你在那个冰冷的坟墓之中孤单地躺着,难道不觉得孤单吗?语气柔软处,仿佛在深夜之中,于丈夫亡魂之侧耳语。这种口吻,若是对生人诉说,或许应该归为一种惦记;而在百年前那个凄迷的夜里回荡,却又是那样一份痴情,是那么的凄美,又是那么的悲凉。

“夏之日,东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既然人鬼殊途,鸳鸯独存,她也便不对生活抱有什么希望了。她活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希望,就是百年之后,能与自己的丈夫同居一穴,就这么终了一生。

可惜,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知道今后还要熬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呢。

忽然之间,一句苏轼悼亡妻的词涌上了我的心头:“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描写诗经讲解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1、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2、琼琚:《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3、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

4、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

5、攸宁:《鸿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宁”。

6、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

7、苾芬:《谷风之什·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苾芬:芬芳。又如《谷风之什·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8、徽音:《文王之什·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美誉。

9、琇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用于女宝宝字。

10、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中,“采~”形式的词。

11、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

12、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婉:美丽。

13、静嘉:《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静嘉:洁净完美。

14、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欢乐貌。

15、如雪:《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依依:《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柳枝随风飘摇。在其它语境中也形容不舍。

16、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7、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18、雅南:《谷风之什·鼓钟》:“以雅以南,以龠不僭”。雅和南均指音乐,且相当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演奏的那种高雅音乐。

19、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20、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注:南方容易被误读引来外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