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监督信任心得体会(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8:54:38 页码:8
2023年监督信任心得体会(优质8篇)
2023-11-10 08:54:38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和体验的一种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取教训和经验。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加入个人的感悟和体验,以增加文章的主观性和亲和力。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分享,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监督信任心得体会篇一

“各级纪委也要解决好灯下黑的问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你们是查人家的,谁查你们呢?这个问题也要探索解决。”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言犹在耳。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专职队伍,如果在作风和纪律上偏离一尺,反腐败工作离中央的要求就会偏离一丈。如果自己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别人又如何心服口服的接受监督?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更需正己身。在当前反腐形势依然严峻的大背景下,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担起职责,就必须做到正心、正言、正行。

正己先正心。是什么让朱明国、金道铭、魏健等10余位执纪者违纪?是“私心”、“商人的围猎”、“贪念”、“一发而不可收拾”、“自我安慰”……这些官员面对镜头的忏悔,的确说出了个人的原因。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其共性原因就是党性修养的严重缺失。坚强的党性修养历来是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是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可靠根基。广大党员尤其是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必修课,作为“内功”和“心学”,做到“纯而又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守住纪律和规矩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越过红线,更不能放弃党性原则、背离党的宗旨。

正己需正言。正义之言可以叱奸佞于朝堂,醒群众于街衢,化干戈为玉帛,挽狂澜于既倒。反观之,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不定,有的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乱加评议、口无遮拦,有的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出卖党的秘密。这些行为不仅损害自身形象,有损组织的威信,更在一点一点侵蚀着党的执政根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警醒,领导干部一定要谨言慎行,说话办事要时刻牢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方向不偏、信仰不变、立场不移,确保红色党性永不褪色。

正己要正行。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作为监督党员干部的执纪者更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约束自己。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折射出当前纪检监察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有的监督缺失、执纪不严、问责不力,有的作风不实、律己不严、执纪违纪等。这就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严于律己,决不能将自己置身于纪律红线之外,监督盲区之外。要把自己摆进去,时刻注重自身行为,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监督信任心得体会篇二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纪检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打铁还需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我认为纪检干部当保持谦逊的品格,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居安思危,抵住物质诱惑,管住作风小细节,避免重蹈明玉清、魏健等人由案件的经办人变成案中之人的覆辙。在保持优良作风的同时,还要注重修“行”修“为”。不仅要练就监督的“火眼金睛”和“钢筋铁骨”,在人情世故交错的环境里,要敢于说硬话、唱黑脸、撕破脸皮,要坚持动辄则咎,亮剑破冰,自觉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动”。

古人云:“五日三省吾身。”应时刻检省自身存在的毛病,自觉加以改进,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日常作为守小节,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小事、小节中涵养大境界。纪检干部手里握着的是执纪“戒尺”,带不得半点私心杂念。必须始终保持对责任的敬畏、对国法党纪的敬畏、对手中权力的敬畏。

监督信任心得体会篇三

夺取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关键在党。“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

xx月xx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庄严的承诺并昭示世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党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中华民族实现百年梦想的伟大征程中,都要保持清正廉洁,高效工作的过硬作风;都要保持坚决反对腐败,坚决与腐败分子斗争到底的过硬品质;工作中都要有一往无前、奋勇争先、求真务实的过硬精神。

“打铁还需自身硬”,再次警醒党内的同志们,要通过反腐倡廉,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不但要在反腐败斗争中坚持“四个自信”,而且还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高效工作,真正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敢为人先立新功。

正人必须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20xx年11月15日,党的闭幕当天,就指出,新形势下,对于我们党内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诚然,如果真的就“躺在功劳薄”上,离开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离开了对形势的清醒认识,离开了政治清明的坚守等,那么,必然会让一个又一个的危险阻滞我们前行的步履,必然会让我们党与国家面临巨大的危机。

为了实现“打铁还需自身硬”,以为的党中央3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实际行动,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用严厉惩处一批批“老虎苍蝇”的硬邦邦的辉煌战果,为全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

那么,党组织如何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呢?对这个问题,强调,要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就能实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承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要求就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就是实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标准。面对新的工作要求、新的工作任务、新的重大部署,我们需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提升自身素质,筑牢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思想,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在为人民服务中让权力更加阳光廉洁透明可信,让服务人民群众的举措更加求真务实积极有效,让我们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更加充分地体现,让我们国家与民族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同腐败现象斗争当中,党中央坚强领导,方针政策过硬,为我们反对腐败指明了方向;各级党组织形成牢固的战斗堡垒,反腐工作扎实,为我们反对腐败提供了可靠保证;党员个人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自觉反腐倡廉的素质过硬,为我们打下了牢固基础。我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靠“自身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

监督信任心得体会篇四

在人际关系中,监督和信任是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无论是家庭、友谊还是工作关系,监督和信任都是彼此之间相互支撑和促进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人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我逐渐领悟到了监督和信任的重要性,这不仅使我在人际关系中更加融洽,也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信赖。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监督和信任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监督和信任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中,监督是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评价,是一种起到引导作用的监管机制。而信任是基于彼此对于对方的行为和表现的可靠性的认同。监督和信任相互联系,互为前提。没有监督,信任可能会变得盲目,而没有信任,监督就变得毫无意义。例如,在团队合作中,领导者的监督可以帮助成员们遵守时间表和规定,但如果没有成员们对领导者的信任,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和怀疑,这样工作效率就会下降。

其次,监督和信任需要平衡。在监督和信任的过程中,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过度监督可能会导致对方感到压抑和不自由,进而破坏关系。相反,过度信任则可能导致对方的不负责任行为或利用这一信任。因此,建立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在监督时,我们要尊重对方的权利和隐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在信任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觉,不盲目轻信。在实际生活中,我意识到在家庭中,我应该对我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监督,但也要给予他们必要的信任,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再次,建立监督和信任需要时间和经历的积累。监督和信任并非来之不易,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经历的积累。通过时间的推移和相处的深入,我们才能明白对方的价值观和原则,从而更好地建立起互相监督和信任的关系。这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沟通,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在我的工作中,我与我的同事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合作,在共同努力中,我们建立了相互监督和信任的关系,这不仅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顺利,也使我们的团队更加紧密。

最后,监督和信任是建立稳固关系基石的重要因素。正如一座建筑物需要牢固的基础一样,良好的人际关系也离不开监督和信任。监督让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信任则促使我们相信对方的能力和诚意。这两者共同构筑了稳固的关系基石,使我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能够相互支持和鼓励,形成合力。我对这一点的认识在家庭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亲人之间的监督和信任是家庭安定和睦的保证,也是家庭成员们共同进步的推动力。

总之,监督和信任是人际关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他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在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平衡、时间的积累和经历的积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监督和信任,从而建立互相支持和鼓励的关系。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监督和信任的理解和运用,以促进我与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和进步。

监督信任心得体会篇五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是反腐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上篇,下面是整理的《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范文,欢迎借鉴!

党的xx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条例作出的这一规定抓住了信任与监督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既解决了监督方面的认识误区,又填补了监督方面的实践空白。

辩证统一:信任是自律,监督是他律。

信任和监督、自律和他律辩证统一,没有监督的信任就等于放任。作为社会现实中的人,党员、干部也有其两面性,即正面和可能滋生的负面。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就是对党员、干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两面性作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信任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肯定,监督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可能滋生负面的预防。

信任是党组织基于党员、干部的正面、即积极的一面、阳光的一面、优秀的一面、美好的一面、可靠的一面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党员像个党员,加入党组织的大多数党员,是符合入党条件的、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干部像个干部,提拔使用的大多数领导干部,是符合党的干部标准的,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带领群众前行的向导。从本质上讲他们是值得信任的,从主流上看他们是应该信任的。信任体现的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一种尊重、一种肯定、一种赞赏、一种期待。当然党员、干部能否不辜负党组织的对自己的信任就不是单纯的主观认定,而是需要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经受考验、交好答卷。

监督是党组织基于对党员、干部可能滋生的负面、即消极的一面、贪腐的一面、堕落的一面、蜕化的一面所作出的价值判断。目前,有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四大考验”,克服不了“四种危险”,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难以自制、无法自拔,自觉不自觉地跟着感觉走,形成官僚的做派、走进敛财的歧路、陷于享乐的迷途、染上奢靡的风气。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由好同志变为阶下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往我们把对党员、干部的信任代替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好心但产生的结果并不好。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贪腐。遏制、清除党员、干部身上可能滋生的负面因素,光有信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监督,监督缺位,党员、干部身上可能滋生的负面因素就会野蛮生长。可见监督也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负责任的一种体现,是对党员、干部采取的一种预警措施,是帮助党员、干部走出自我困境的有效办法。

把握维度:信任是放心,监督是爱护。

对于党员、干部的工作,党员、干部的生活,一方面需要从信任的维度放心他们,另一方面需要从监督的维度爱护他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就是从另一个维度对党员、干部作出的爱护举措。

信任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秉承放心态度的体现,这符合党员队伍的实际、干部队伍的实际,回应了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对党组织的心理要求。听党话、跟党走,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党员形象努力塑造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是党员队伍的本质和主流,对他们应当放心。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按照好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干部形象努力塑造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干部,是干部队伍的本质和主流,对他们应当放心。从心理投射的情况看,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给予他们的放心态度是认同的,欢迎的、满意的,对于他们来说,党组织放心就意味着自己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自便舞台,更多的自主机会、自选动作。对党员、干部以信任为取向的放心是党组织应持的态度,但是放心并不意味着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放任不管,更不是放纵不问,而是让监督这种特别的爱护形式及时跟进。

监督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给予爱护的一种特别形式。监督不是对党员、干部不信任,也不是跟党员、干部过不去,而是提前爱护党员、干部的一种另一种措施。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问题,就在于其对来自党组织的监督有一种逆反心理,不接受监督而导致的苦果。从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历史成效看,监督能够帮助党员、干部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能够帮助党员、干部解决“灯下黑”。一个党员、一个干部真正要做到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其思维定势往往是欣赏自己的长处而掩盖自己的不足,关注自己的成就而忽视自己的问题,解决这种“灯下黑”就需要来自于党组织的监督。二是监督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建立防错隔离墙。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面对市场经济的环境,各种各样的诱惑,出错机率在增大,失足的风险在增强,能不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仅仅靠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他需要党组织构建监督这道防错“隔离墙”。三是监督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校正前行坐标。党员、干部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各种思想的影响、各种价值的左右、各种声音的干扰、各种生活的浸染,能否大道前行,不走错路、不走邪路、不走歪路,来自于党组织的监督可以帮助他们驱雾霾、引航向。四是监督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堵塞漏洞。“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些党员、干部出问题,最初都是由小问题逐步演变而来的,而来自党组织的监督能及时给党员、干部提个醒,堵个漏、说个不,在问题刚刚露头时就把它解决掉。从以上四个方面看监督确实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特殊爱护。

激励方式:信任是柔性激励,监督是强制约束。

信任与监督作为两个不同的维度,其作用方式一个是自律、一个是他律,但二者的最终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即激励、监督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始终做一个好党员、好干部。

信任作为激励的一种方式,是寄希望于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通过正心、修身、坚守、慎独、自省、改正、纠错等主观能动方式,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信任激励能够激发党员、干部在自律方面的内生动力。党员、干部在自律方面的内生动力来自哪里?党组织的信任是他们的重要动力源泉。信任我、是对我的放心,信任我、是对我的鞭策,信任我、是对我的鼓励,信任我、是对我的期待,我不能辜负这种信任,我要努力回报这种信任。党组织给我一个信任,我还党组织一个放心。不忘初心、不忘本色、不忘使命、不忘责任,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一路前行。信任激励能够发挥党员、干部在自律方面的能动作用。党员、干部在自律方面的能动作用来自哪里?党组织的信任是他们重要的推动力量。信任我,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充分发挥出党员、干部在自律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党员、干部在自律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旦迸发,就会自觉筑起思想道德防线,努力做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信任激励作为自律的一种方式也有着自身的局限,一旦党员、干部迷失自我,自律就会成为无律,所以自律需要与他律并进。

严格监督是基于党组织的强制约束,对党员、干部形成一种震慑力、威慑力。党员、干部在社会现实生活中,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巨大诱惑,一次、两次能够说不,一年、两年也许能够抵制,多次行不行,长期能不能?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由好同志变为阶下囚,应该说监督制度长期缺位、实际没有到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告诫我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律这种“软约束”很难抗衡私念、私欲、私情的反作用力,必须有监督这个“硬约束”,给党员、干部划出一条警戒线、高压线,筑起不可逾越的制度防线。《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一次从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党内监督的基本方式、党内监督的监督体系、党内监督的责任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它是建设廉洁政治、廉洁党员队伍、廉洁干部队伍,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重要制度环节。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配合监督,习惯于在监督下工作、在监督下生活,为此才能一生平安。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干部监督,是xx大报告传递出的一个强烈信号。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在与学术界人士座谈时指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指出了我们制度建设中一个严重的文化障碍。

西方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性恶论”,假设所有人都是坏的。“把权力关进笼子”,成为现代政治理论的基本共识,从而使制度设计走向法治化。

我们的文化强调人性善和“大多数人是好的”,更希望道德自律和道德约束,注重信任,忽视监督。深入地分析,是缘于面子与人情。鲁迅先生说:“面子是中国人精神的纲领。”这是我们文化中一个很不好的基因。监督谁,似乎就是不给谁面子,被监督的人,也觉得没有面子。

传统文化认为:用谁,就要全面地无条件地信任谁,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孙权之于周瑜,刘备之于诸葛亮,完全地信任,完全地放手,千百年来传为美谈。传统文化中的士大夫情结:自认是赤胆忠心,天地可鉴,但接受不了被怀疑,被监督,视不被完全信任为屈辱。“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西两种文化的源头,使西方惯于对事不对人,中国则亲亲相隐,不言人短,不论人非。这种文化潜意识成为监督制度建设的深层次障碍。

现代人才观认为:疑人可用,用人要疑。人随着环境的改变,世界观、价值观在不断地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人都是可被怀疑的。如果疑人不用,将没有可用之人。只能是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既要给人才以施展的天地,又要有严格的监管。“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识人是非常困难的事,客观地说,许多出问题的官员在被提拔时还是比较优秀的,上级也是出于公心的。再好的干部不置于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下,都会有蜕变的可能。主观的伯乐相马要变为客观的考场试马,赛场选马。再值得信任的马,也要被套上缰绳,不能任由天马行空。许多革命先驱最后走到革命的对立面,说明昨天的辉煌与正确并不是明天可靠的保证,这就要用制度约束,保持合理适度的怀疑,监督贯之于始终。

人是矛盾的复合体,集善与恶于一身。正是因为人的复杂性,在用人上,要信任与监督并重,以信任弘扬其善,以监督防范其恶。历史已反复证明:权力的制衡、严格的监督远比个人的自觉更可靠。

监督是最大的爱护。应当承认,许多倒在贪腐上的干部,是有能力、有头脑、有胆魄、有政绩的,他们因出色的表现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权力的本质具有无限的扩张性和排他性,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贪腐。正是没有监督的信任腐蚀了他们。监督就是悬崖边上的护栏,站位越高,越需要栏杆的防护。一位对审计工作很有研究的领导讲:审计的作用之一是“岔道口上指路,悬崖边上救人”。就是以日常的严格监督,防止干部失足坠落。

经济建设是核心任务,在经济工作中处理好信任与监督的关系,也甚为重要。

政府要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效率,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以诚意取信于民,取信于商,与商家建立互信,吸引客商投资。同时,也要牢记,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在对近年招商引资项目跟踪审计后发现:建立信任易,监督落实难。资本的天性是逐利,利益最大化是资本运作的原动力。生意是生意,交情是交情,本应分得清楚。但中国人抹不下面子,总是把交情与生意混为一谈。合伙做生意,开始是相互信任,由于没有监督机制,逐渐心生猜忌,最后反目成仇,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在近年招商引资大潮中,承诺不到位者有之,抽逃资本者有之,套取财政补贴者有之,甚至招摇撞骗者也时有所见。招商引资,实质上就是地方政府与外地企业合伙做生意,必须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下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有详细的路线图和严格的时间表,有严密的监督机制和违约处罚措施。这才是精诚合作、长久信任的根本保证。政府代表和维护着人民的利益,承载着群众的希望,在引资时不仅要有热心,有诚心,也必须有戒心,对资本逐利的本性时刻保持着警惕,在强化互信的同时不忘有效地监督。

孔子讲人生最高的境界是: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矩既可以理解为内心的道德自律,也可以理解为外部的监督。从文化本源上追溯,有效地监督和自觉地接受监督是传统文化中的应有之义,只是在几千年的演化中削弱了,淡化了。现在到厘清信任与监督关系的时候了。犹太人有句。

谚语。

:不要把钱借给你的朋友,不然,钱也没了,朋友也没了。正是因为只有信任而没有担保、抵押等监督措施,最终也失去了信任。现代公民社会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基于信任的监督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基于监督的信任才是真正可靠的信任。

监督信任心得体会篇六

想要打好铁必须做一个铁打的人。这是我看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片后体会最深的一点。近日,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市纪委专门组织纪检干部进行集体观看。该片通过近两年落马的严重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现身说法,生动的回答了人民群众谁来监督纪委的质疑?信任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最大支持,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应该看到,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干部对腐败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如果监督者不被监督,就可能出现“灯下黑”的情况。“正人先正己”。我们纪检干部是做“打铁”的工作,想要打好铁,必须将自己锤炼成“铁打”的人。那么,纪检干部如何才能成就一个“铁打”的人呢?我们的习总书记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监管好自己,执纪者要做遵守纪律的标杆。各级纪委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保持队伍纯洁,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强化政治观念,做一名无限忠诚的纪检监察干部。关于忠诚,早在党的纪律检查机构诞生之初,第一批先辈就用行动做出了榜样。1927年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正是在这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它是中央纪委的前身。大会选举产生的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由王荷波、杨匏安等10人组成。在随后的革命斗争中,面对生死抉择,这10名中央监委委员无一人叛变,其中8人相继牺牲,用生命诠释了何谓忠诚。第一届中央监委会主任王荷波被叛徒出卖,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坚贞不屈,始终坚守党的秘密,最后英勇牺牲。从第一届中央监委成立到现在,80年时间过去了。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党对纪检监察机关的要求从来不曾改变。无论在任何时代,忠诚都是对纪检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在当今形势下,纪检干部真正做到无限忠诚,必须时刻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内心深处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信仰。针对政治信仰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纪检干部必须成为()坚定政治信仰的捍卫者践行者先行者》。应该说,坚定政治信仰,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准则。我常想,但作为共产党人,应不同于一般公民,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员,毫无疑问地是无神论者,必须在道德信仰的基础上,坚定信仰马列主义,放弃宗教信仰。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保持共产党员高尚精神境界和情操,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这次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片,让我进一步认清、明确和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即,在信仰上,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道路上,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目标上,选择实现共产主义。坚定“政治信仰”,争做“政治信仰”的表率,这就是我唯一的选择。

强化廉洁观念,做一名纯洁干净的纪检监察干部。先禁已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派驻纪检组长,首先要自己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真正做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带头人,自觉拒腐蚀,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要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自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常怀律已之心,常排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管住自己的嘴,做到不该说的坚决不说;管住自己的手,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在功名利禄、金钱美色的引诱面前立场坚定,心澄如水,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为此,我要自觉做到“五自”,即自重、自省、自律、自励、自警;谨记为政“八慎”,即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过好人生“五关”,即权力关、金钱关、名位关、色情关、人情关。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意志,不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真正做到廉洁从政、善始善终。

强化责任观念,做一名敢于担当的的纪检监察干部。作为一名民政部门的纪检组长、党组成员,必须以一种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积极态度和只争朝夕、誓争一流的工作激情,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到民政工作三年来,本人能够紧紧协助局党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主动督促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有效促进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紧紧以“两个责任”监督管理平台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民政部门强化主体责任、强化监督责任、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三不两强”工作体系,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聚焦主业主责,全身心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几年来,以落实主体责任为着重点,全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注重源头预防为立足点,大力推进民政惩防体系建设;以严肃作风整治为关键点,驰而不息抓好全局作风建设;以加强行风建设为切入点,牢固树立民政为民良好形象;以强化监督制约为着力点,确保民政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从目前情况看,民政局党组严格贯彻执行市委和市纪委反腐倡廉建设部署要求,在全市率先出台“两个责任”实施意见,切实肩负起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努力发挥党组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真正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民政工作总体布局,始终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民政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规划、同检查、同考核、同问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在民政系统落到实处。全局领导班子以及机关处室负责人和局属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重要职责十分明确,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民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监督信任心得体会篇七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将于1月3日到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新闻频道每晚9:30重播。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观后感。

心得体会。

范文,欢迎借鉴!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xx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指示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把自己摆进去,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体现“打铁自身硬、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韧劲,回应党内关切和人民群众期盼。

专题片共分三篇: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中篇《严防“灯下黑”》,下篇《以担当诠释忠诚》。

据悉,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15个省(区、市),采访了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拍摄了10多个案件。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蕴含深刻道理的名句,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志们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讲话意义深远,发人深省,“打铁还需自身硬”意思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2019年11月15日,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段讲话让我深有感触,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老话重温,意味深长。第一硬在本质。党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执政的基础。在现阶段,硬在本质就是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第二硬在能力。就是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能力,有与时俱进、掌控全局的能力。因为只有开拓创新、勇于实践,能力才会过硬。第三硬在作风。就是思想作风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工作作风高效、务实,拼搏进取;生活作风严肃端正,健康向上。

之所以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是因为在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队伍中,还存在打铁自身不硬的情况。部分党员干部饱受四风之害,降低了党性觉悟,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要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就要做到戒私心,去贪欲,经常自省,提高道德修养,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要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就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将《党章》、《廉政手册》、《论群众路线》作为必修课,用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就要严以律已,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应有的先锋作用。

只有勤学苦练、以身作则,才能做到“打铁能够自身硬”,从而在居民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为创建文明和谐社会而奋斗!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天晚上播出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我连续看了两遍,而且还在网站上看了一遍。

解说词。

才敲起键盘写下自己的观后感来。因为这部专题片太震撼人心了!对一名纪检干部来说也引起很多思索。当然也因为前些时候中央台电视台专题片摄制组来茂名拍摄的时候我曾经陪同他们采访。了解的情况也多一些更有了一种现场感。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大责任,时时处处都在监督别人,但谁来监督纪委?专题片通过大量的事实,特别是从中纪委纪检监察室的干部、省级纪委原书记、副书记到县级纪委书记的落马,严查“灯下黑”的一系列案件,很好地向全国人民说明了这个问题。就是纪委敢于“亮丑”,敢于把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这说明进了纪委,也不是进了保险箱,而是要求更严,一旦有违纪违法行为,纪委绝不护短,更不姑息!

那天陪同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的同志到看守所采访化州市纪委原书记陈重光,远远的看到狱警把他带过来的时候,见到这位昔日风光无限的“书记”,耸担着脑袋,两眼无神,没有了一丁点往日的风采,让人感慨,何苦来?。而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的话是:“我做错了,真是做错了。”真是想有今日,又何必当初!正如中纪委第四检查室原主任魏健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是拿什么?是拿自己的安全、是拿自己一辈子的这种前途作为代价啊,你傻不傻啊?我想想我真是傻啊。”正应了古话,“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可惜悔之晚矣!

这些反思,如果展开来谈,或者可以写一篇很长的理论文章,简单来说,就是侥幸心理、攀比心理作祟,名利之心太重。正如魏健交待的,当初社会老板送钱给他的时候,“自己心里一贪念,一念之间也就要了。”正是一念之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还有化州市纪委原书记陈重光,攀上了高枝,官运亨通。后又攀上钟世坚,以为有了大树好乘凉,有恃无恐,胡作非为。也是带着很重的侥幸心理。总以为上头有“保护伞”,自己又是纪委的书记,以为进了保险箱,别人能奈何?只可惜,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我们党对贪腐分子“零容忍”,“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已成铁律,对监督执纪的纪检干部,更是严上加严,绝不循私护短。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在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时,在面对众多商人的围猎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领会“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蕴,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守住本性,不改初心。同时,自觉接受监督,既有来自纪委内部的监督,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的监督,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自觉履行职责,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新生态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天看到中纪委制作的片子《打铁还需自身硬》才反应过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着手从严治党已四年有余。到今天还依稀记得,2019年12月,在xx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上就全面从严治党,惩治贪腐说了直白有力的一段话:“我们党面临许多挑战,内部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全党必须警觉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啊!”。至此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严惩贪腐、改变作风的一场运动,时至今日,我们的国家在法制化、现代化的道路上,步伐迈得更加稳健而有力,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所有目标都在慢慢变为现实。

更为引人注目的一点是纪检干部作为从严治党的执纪者,正在被全社会所熟知。他们背后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作为普通群众的我们无从感受,他们承担的压力和孤独甚至清贫我们更是无法想象,建议大家抽个空看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能够刷新你对纪检干部和从严治党事业的认识,也能体会到我们的国家在发展当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强大决心。

一件件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被严查的案例,彰显出xx大以来,党中央反腐的决心,中纪委面对自身干部队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敢于直面,清理门户,有案必查,绝不姑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正人必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决打造过硬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在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中纪委从严要求的背景下,每名乡镇干部一定要提高廉洁自律意识,用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为群众谋福利。乡镇纪检干部更要面对压力、困难,铁面无私,严格执纪,秉公办案,不忘初心,做好本职工作。

监督信任心得体会篇八

党的xx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条例作出的这一规定抓住了信任与监督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既解决了监督方面的认识误区,又填补了监督方面的实践空白。

辩证统一:信任是自律,监督是他律。

信任和监督、自律和他律辩证统一,没有监督的信任就等于放任。作为社会现实中的人,党员、干部也有其两面性,即正面和可能滋生的负面。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就是对党员、干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两面性作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信任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肯定,监督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可能滋生负面的预防。

信任是党组织基于党员、干部的正面、即积极的一面、阳光的一面、优秀的一面、美好的一面、可靠的一面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党员像个党员,加入党组织的大多数党员,是符合入党条件的、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干部像个干部,提拔使用的大多数领导干部,是符合党的干部标准的,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带领群众前行的向导。从本质上讲他们是值得信任的,从主流上看他们是应该信任的。信任体现的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一种尊重、一种肯定、一种赞赏、一种期待。当然党员、干部能否不辜负党组织的对自己的信任就不是单纯的主观认定,而是需要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经受考验、交好答卷。

监督是党组织基于对党员、干部可能滋生的负面、即消极的一面、贪腐的一面、堕落的一面、蜕化的一面所作出的价值判断。目前,有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四大考验”,克服不了“四种危险”,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难以自制、无法自拔,自觉不自觉地跟着感觉走,形成官僚的做派、走进敛财的歧路、陷于享乐的迷途、染上奢靡的风气。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由好同志变为阶下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往我们把对党员、干部的信任代替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好心但产生的结果并不好。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贪腐。遏制、清除党员、干部身上可能滋生的负面因素,光有信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监督,监督缺位,党员、干部身上可能滋生的负面因素就会野蛮生长。可见监督也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负责任的一种体现,是对党员、干部采取的一种预警措施,是帮助党员、干部走出自我困境的有效办法。

把握维度:信任是放心,监督是爱护。

对于党员、干部的工作,党员、干部的生活,一方面需要从信任的维度放心他们,另一方面需要从监督的维度爱护他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就是从另一个维度对党员、干部作出的爱护举措。

信任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秉承放心态度的体现,这符合党员队伍的实际、干部队伍的实际,回应了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对党组织的心理要求。听党话、跟党走,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党员形象努力塑造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是党员队伍的本质和主流,对他们应当放心。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按照好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干部形象努力塑造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干部,是干部队伍的本质和主流,对他们应当放心。从心理投射的情况看,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给予他们的放心态度是认同的,欢迎的、满意的,对于他们来说,党组织放心就意味着自己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自便舞台,更多的自主机会、自选动作。对党员、干部以信任为取向的放心是党组织应持的态度,但是放心并不意味着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放任不管,更不是放纵不问,而是让监督这种特别的爱护形式及时跟进。

监督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给予爱护的一种特别形式。监督不是对党员、干部不信任,也不是跟党员、干部过不去,而是提前爱护党员、干部的一种另一种措施。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问题,就在于其对来自党组织的监督有一种逆反心理,不接受监督而导致的苦果。从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历史成效看,监督能够帮助党员、干部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能够帮助党员、干部解决“灯下黑”。一个党员、一个干部真正要做到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其思维定势往往是欣赏自己的长处而掩盖自己的不足,关注自己的成就而忽视自己的问题,解决这种“灯下黑”就需要来自于党组织的监督。二是监督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建立防错隔离墙。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面对市场经济的环境,各种各样的诱惑,出错机率在增大,失足的风险在增强,能不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仅仅靠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他需要党组织构建监督这道防错“隔离墙”。三是监督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校正前行坐标。党员、干部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各种思想的影响、各种价值的左右、各种声音的干扰、各种生活的浸染,能否大道前行,不走错路、不走邪路、不走歪路,来自于党组织的监督可以帮助他们驱雾霾、引航向。四是监督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堵塞漏洞。“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些党员、干部出问题,最初都是由小问题逐步演变而来的,而来自党组织的监督能及时给党员、干部提个醒,堵个漏、说个不,在问题刚刚露头时就把它解决掉。从以上四个方面看监督确实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特殊爱护。

激励方式:信任是柔性激励,监督是强制约束。

信任与监督作为两个不同的维度,其作用方式一个是自律、一个是他律,但二者的最终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即激励、监督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始终做一个好党员、好干部。

信任作为激励的一种方式,是寄希望于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通过正心、修身、坚守、慎独、自省、改正、纠错等主观能动方式,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信任激励能够激发党员、干部在自律方面的内生动力。党员、干部在自律方面的内生动力来自哪里?党组织的信任是他们的重要动力源泉。信任我、是对我的放心,信任我、是对我的鞭策,信任我、是对我的鼓励,信任我、是对我的期待,我不能辜负这种信任,我要努力回报这种信任。党组织给我一个信任,我还党组织一个放心。不忘初心、不忘本色、不忘使命、不忘责任,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一路前行。信任激励能够发挥党员、干部在自律方面的能动作用。党员、干部在自律方面的能动作用来自哪里?党组织的信任是他们重要的推动力量。信任我,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充分发挥出党员、干部在自律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党员、干部在自律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旦迸发,就会自觉筑起思想道德防线,努力做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信任激励作为自律的一种方式也有着自身的局限,一旦党员、干部迷失自我,自律就会成为无律,所以自律需要与他律并进。

严格监督是基于党组织的强制约束,对党员、干部形成一种震慑力、威慑力。党员、干部在社会现实生活中,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巨大诱惑,一次、两次能够说不,一年、两年也许能够抵制,多次行不行,长期能不能?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由好同志变为阶下囚,应该说监督制度长期缺位、实际没有到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告诫我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律这种“软约束”很难抗衡私念、私欲、私情的反作用力,必须有监督这个“硬约束”,给党员、干部划出一条警戒线、高压线,筑起不可逾越的制度防线。《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一次从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党内监督的基本方式、党内监督的监督体系、党内监督的责任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它是建设廉洁政治、廉洁党员队伍、廉洁干部队伍,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重要制度环节。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配合监督,习惯于在监督下工作、在监督下生活,为此才能一生平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