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齐王筑城心得体会及感悟 齐王筑城读后感(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23:19:24 页码:8
齐王筑城心得体会及感悟 齐王筑城读后感(八篇)
2023-01-06 23:19:24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齐王筑城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灵石县历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为太原王氏后裔。留于当今的王家大院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的4.5万平方米。1997年8月18日以“中国民居艺术馆”正式开放的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20xx年)。有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11728平方米。1998年8月18日以“王氏博物馆”正式开放的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有院落28座,呈“王”字型布局,房屋540间,面积达19800平方米。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其特点是: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层楼叠院,鳞次栉比,气势宏伟,功能齐备。高家崖群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的庭院风格;红门堡建筑群顺应地理条件,一部分应变为前园后屋的总体设计。再加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1996年以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灵石县人民政府投巨资修复,王家大院才得以同游人见面。五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民居艺术珍品,已广泛地受到国内外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杨美术、影视、摄影等方面的专家及新闻媒体的关注,并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的实习基地。目前,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资寿寺 资寿寺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7公里处的苏溪村,与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相距2公里。资寿寺初建于唐,宋元明重修,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15000平方米,共有15座殿堂,并有藏经楼、禅堂院、方丈院、钟鼓楼等建筑。“资寿”之名,原意为“祝帝首以遐昌,资群生于寿域”,期凡人皆寿,故自古香火旺盛,佛事甚多。资寿寺主要以大型元代壁画和以十八罗汉为代表的彩塑艺术而著世,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1985年至1993年,省文物局和灵石县人民政府先后对资寿寺投巨资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但就在开放不久后的1993年12月25日晚,十八罗汉之首级全部被盗。案发后,经公安部门通力侦破,虽罪犯被捕,十八尊头像却不知所向。二年后,热爱收集古物者、中国台湾陈永泰先生,先后从日本、中国台湾等地购得此彩塑头像,并据有关资料查明为资寿寺所失时,因痛惜中华文化瑰宝,不忍其身异处,身为震旦集团董事长,遂向其投资所在地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负责人表明原委,并填写《捐献意愿书》,声言“身为炎黄子孙,看到中华文化之宝贵文物被如此破坏并流落海外,实倍感痛心”,“为使宝贵文物完璧归赵”,“本人自愿通过上海市台办,捐赠该十八尊佛头,使之物归原主”。据此,上海市台办又委派专人会同山西省文物局有关人员于1996年11月6日到资寿寺现场核实并录像后,我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即海协会)曾致函中国台湾海基会,请其协调中国台湾有关方面,以助力于陈永泰先生早日了此善愿,同时,陈永泰先生本人亦致函海基会,委请代其处理此事。多方同心协力,终致善举如愿,1999年3月下旬,十八尊彩塑罗汉头像,在遭劫掠5年之后,方才重归故里,重附金身。在广大群众盛赞陈永泰先生尚义疏财、乐善仁慈之际,灵石县人民政府于资寿寺内特地为陈永泰先生修建功德亭,树立功德牌,并为十八罗汉之身首重合、“死后复生”,举行隆重的重新开光仪式。由此,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资寿寺十八罗汉,因牵系到了海峡两岸的关系而更为天下关注,在国内多家媒体和香港、中国台湾报纸以及“美国之音”相继报道之后,资寿寺更加闻名四海。游客接踪而至,争相一睹为快。

周槐 周槐生长在灵石县石膏山脚下的西许村中,树高约18米,围径7米有余。据清乾隆39年(公元1774)碑文记载,此槐为村民公产,相传植自周初,迄今已有3020xx年的历史。古槐躯干中空,树洞可容数人,但依旧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颇具风采。该树比介休“秦柏”的树龄要长得多,而可与晋祠的“周柏”比高下。

石膏山 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五十公里,北距太原一百八十五公里,雄居太岳山北段,处晋中、晋南和晋东南三地交界处,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为山西境内一座风光旖丽的名山。石膏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六十平方公里的风景区之内,青山环绕,绿水长流,林木葱笼,鸟语花香。它不仅有雄伟秀丽的山光水色,有姿态万千的石钟乳溶洞,有古朴别致的佛寺梵刹,而且有比较完整典型的森林植被,有丰富多彩的树木花卉鸟兽资源。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傅山游览此山后曾题留“山林野趣”四字,道出了石膏山风光的特色。

天石 天石(亦称为“灵石”或“天星”),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宾馆西侧的陈列馆八角亭内,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陨石。天石,满身孔洞,状若靠椅,而又不规则,“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露出地面的部分高达1.6米,底部直径1.5米,体积2.4立方米;埋于地面以下部分的体积究竟有多大,迄今仍然是个谜。传说,日本侵华时期,一个叫山口大荣的日本军官,企图把灵石运往日本,但号令士兵连挖数日不见根底,于是只好作罢,而后便再无一人刨根问底了。灵石为天外之物,何时降落人间,史无记述,据《灵石县志》载,此石为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北巡太原傍汾开道时所获。相传石上有“大道永吉”四字(今已不存)。其时,文帝以为灵瑞,遂赐其名为“灵石”,并榜旨割介休西南地与霍州之北地建设县治,以石命县,取名为“灵石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灵石”因隋文帝赐名而名传千古,因其不同寻常而富有神奇色彩。相传灵石县城的原状是一艘大船,“灵石”则在桅杆处,按其地形,滔滔汾水北来,大船必覆,但因灵石能“镇水灾,捍城垣”,“显灵秀之气”,水即蜿蜒南下。旧时,由于种种说法,灵石被当地百姓尊为“神石”,每逢过年过节,附近乡民便纷纷前来顶膜礼拜,祈求好运。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石”之说已成为传奇。天石,经科学化验结论,实为一块铁陨石。其硬度为5.5-6.0,有磁性,主要成份为铁,含量达96.17%,其余还有镍、钛、锰等,含量均不达1%,外部体积之大,仅次于乌鲁木齐博物馆陈列的铁陨石。“天石”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右边是豪华舒适的灵石宾馆,左边是直通大运公路的汾河大桥。园内存有北宋大书法家米蒂真迹,还有碑刻“晋省地域全图”及三个展览厅,如果您来灵石旅游或途经这里,一定不要忘记到“天石”景点一游。

百尺楼 灵石县城西南九公里处有个夏门村,夏门村依山傍水,汾河从东向南绕村而去。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夏门出过一个为官清正,敢于为民伸冤的清官名叫梁中靖。养育梁中靖的梁家,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百尺楼是梁家的建筑物之一。该楼削山为靠,面临汾河,创建于清初,。楼为四层,一、二层为三孔窑,三层为四孔窑,四层为穿廊。楼长15米,宽4米,高40米,故称“百尺楼”。楼下部为砖石结构,上部为砖木结构,建筑奇特而雄伟。每逢春日,登临百尺楼顶,远眺东山,艳阳高照,万道光芒;俯视汾河,波涛滚滚,汹涌奔流;汾河两岸,田野阡陌,杨柳婆娑,一派奏景象。这就是灵石八景中的“夏门春晓”。现在,“夏门春晓”石刻仍完好地镶嵌在楼北石壁之中。

介庙 介庙亦称为介子庙,位于马和乡张嵩村东。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曾从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没有赏到他,遂和母亲隐居绵上(今介休绵山)。后来晋文公率人来绵上寻访介子推,焚烧山林,逼其下山,他不愿出山,与母亲相抱烧死。晋文公以棉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后世称绵山为介山。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前后三天禁火,故清明又称“寒食节”。为纪念介子推,后世在介子推墓前建了介庙。规模宏敞的介庙被侵华日军毁坏。介墓封土已残,周围残栏尚存,占地面积为50平方米。介庙周围原有大片松柏林,此处柏树木质红润细密,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砍伐掠走。古代灵石八景之一的“介庙松涛”已不复存在。介庙、介墓遗迹尚存。

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位于县城东13公里静升镇集广村,系集广村何姓族人的祠堂。何氏宗祠始建于何时,无籍可考,只知清代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重修。何氏宗祠占地面积为607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正厅、过厅、东西厢房和戏台等。多年来,宗祠一直为生产队办公和仓储用地,加上族人极力保护,宗祠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据集广村?何氏族谱?记载,何氏家族先祖来自河南大石桥,与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两渡何家同出一源。明朝,先祖何资携弟从河南迁来灵石,何资定居于集广村,其弟定居于两渡村。两渡何家历代耕读传家,仕途腾达,名人显官众多。清代文臣何乃莹、武将何道深均功绩卓著,声钶远扬。集广何家已传24世,人丁兴旺。过去,每逢冬至、春节,举族聚集宗祠,行祭祀之礼,以示不忘祖先。

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静升村中部,又名“孝义坊”,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的祠堂-孝义祠的一部分。石牌坊由青石雕刻而成,石底石柱石梁,石顶石脊石兽,石斗拱石匾额,还镶嵌以镂空的石图案。坊高7.36米,宽13.49米。底部的10头石狮,姿态优美,栩栩如生。左右长短4根石柱上的前后4副楹联,有楷有篆,古奥深沉。顶上“孝义”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内阁学士翁方纲于乾隆乙已(1785年)夏日所书。王家当年共有石牌坊15座,只有此一座幸存下来。孝义坊北面为孝义祠,建筑面积428平方米,分上下两院,下院210平方米,正面窑洞3孔,两帝有廊庑,由此与上院相通。上院218平方米,正屋供奉祖先,南面小戏台与祭祖堂相对,戏台两边有优伶用的耳房,院东西亦为廊庑。孝义坊与孝义祠系王家十五世王梦鹏所建。王梦鹏事父母至孝,孝名卓著,远播朝野,倍受颂扬。

文庙 文庙位于静升村中部,据明朝万历(1573-1620)本灵石县志记载,静升文庙系元代至顺3年(1332年)所建,占在面积为424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殿、献殿、东西配殿、影壁和魁星楼。影壁,壁面为18.19平方米,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龙门肃立于云海之间,青龙奋爪翘首,气势轩昂;浪花间游动着一尾大鲤鱼和七尾小鲤鱼,维妙维肖,生动逼真。魁星楼,高20米,建于瓮门高台之上,六角三层砖木结构,重檐飞翼,高耸巍峨,气势雄伟壮观,庙内有古柏6株,石碑数通。1996年,静升文庙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静升文庙进行了精心维修,整旧如旧,焕然一新。

天竺寺 石膏山是太岳山脉中段的一座枸山,山上山下植被严密,乔木灌木满山遍野,山上绿荫蔽日,山下流水潺潺,三委百共盛开,四时松柏长青,被誉为“天然森林公园”。石膏山并非盛产石膏而得名,山名的由来是因为山上有几处溶洞,洞顶岩石因水溶而乳状下滴,形成膏状堆积物,山名由此而来。在石膏山山腰有三个巨大的洞穴,最大的高十几米,宽几十米,深二三十米,这3个洞分别称为上岩、中岩和下岩。三岩中分别建有白衣洞、龙王殿、天竺寺。天竺寺已有600余年历史。由于建在洞穴中,只受风吹,不受雨淋,利于保存,至今基本完好。抗日战争中,石膏山为太岳革命根据地之一。灵东县(当时灵石以汾河为界分为灵东、灵西二县)抗日民主政府就驻扎在天竺寺。不久前,灵石县政府成立了石膏山建设指挥部,准备开发石膏山,发展旅游业。

后土庙 后土庙在县城东12公里的静升镇静升村,占地面积1088平方米。因年深日久,战火兵燹,多数建筑已毁,现仅存献殿和正殿。据正殿县梁记载,元大德八年(公元1320xx年)七月十四日重修,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殿内塑像毁于1985年大跃进时期和199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献殿为正方形,建筑面积为85平方米,殿内4根大柱高3.5米,周长2米;4根小柱高3.5米,周长1米,构造精巧,气势雄伟。献殿外有明代和清代石碑5通,分别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20xx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清仁宗嘉庆八年(公元1820xx年)、嘉庆十三年(公元1820xx年)。近年来,静升镇政府和静升村村委会,对后土庙正殿和献殿进行了保护,并在庙址上修建了办公房舍,现为镇人民政府驻地。

红庙 静升镇位于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自古以来人烟凑集,市井繁华,为灵石东北部和介休东南部的货物集散中心。由于商贸发达,静升自古以来富商巨贾众多,因而规模宏大,建筑精细的民宅院落比比皆是,远近闻名。在静升村众多的建筑物中,有一处格外引人注目的房舍,这就是红庙。因此庙红墙、红门,人们俗称“红庙”,原有的庙名反而被人遗忘了。红庙位于静升村中部,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戏台等,占地面积734平方米。红庙在当地又称为“东社”,静升村西的后土庙称“西社”。“社”的确切含意如今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只知道过去每逢夏收、秋收和冬至等节日,家家都来红庙烧香上供,祈求神灵保佑。每年阴历六月十九,是红庙的庙会,会期常演戏助兴。如今,红庙的神像已不复存在,静升村幼儿园设在红庙里。

文笔塔 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无论是院落的布局设计,还是门窗柱壁的雕刻,处处显示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深藏着伦礼的深厚底蕴。独立于王家大院建筑群之外的文笔塔也把王家诗礼传家,注重文化的家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笔塔位于静升村南,塔高26米,底部周长12.3米,塔基为青石方形,砖砌结构,下粗上细,宛若毛笔竖立,直指蓝天。虽经数百年风剥雨蚀,至今依然完好,足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据老年人介绍,文笔塔旁边原来有一面打谷场,打谷场附近有一个四委不枯的大水池,打谷场上有一个辗谷碌碡。打谷场像一片砚台,碌碡像一块墨锭,水池中的清水可供磨墨。形似毛笔的塔,身边墨、砚、水齐全,象征着五家才思泉涌,文人不断,由此可见五氏祖先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晋祠庙 晋祠庙位于城东17公里的马和乡马和村北,创建于元惠宗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至1368年),明世宗嘉靖(公元1520xx年至1566年)、明穆宗隆庆(公元1567年至1572年)、明神宗万历(公元1573年至1620xx年)曾先后三次补修。晋祠庙正殿称“昭济圣母殿”,建筑面积为132平方,塑像已被毁坏。献殿抱厅建筑面积81平方米,为正方形,8柱,顶部呈八卦形。戏台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始建于清宣宗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戏台正面两侧各有一根石柱,刻有楹联一副,上联是:“褒善荣华衮表千秋忠孝节义”,下联是:“贬恶严斧铖惩百代*邪盗淫”。楹联寓意深刻,书写工整,笔力雄健,镌刻精湛。戏台两侧有钟鼓二楼,东有配殿7间,西有配殿15间。祠内有石碑数通,最早为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620xx年)所镌。韩信墓韩信,汉初诸候王,江苏淮阴人,楚汉相争时,被刘邦拜为大将,统率全军,足智多谋,佐刘邦破项羽,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刘邦遂成帝业。刘邦封他为齐王,后改封楚王。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候,又被告他勾结陈谋反,为吕后所杀。相传,吕后杀韩信后,将其首级派人呈送征讨陈的刘邦,使者行至灵石高壁村适逢刘邦凯旋,遂葬韩信首级于高壁村。后人为纪念韩信,将高壁村所在的山岭称为韩信岭,交建韩候祠祭祀。韩候祠抗日战争中被毁,韩信墓至今犹存,墓高约10米,周长约30米,现存“汉淮阴候墓”残碑一块。历代过往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明代监察御史于廉曾题诗云:“蹑足危机肇子房,将军不解避锋芒。功成自合归真主,守土何须乞假王。汉帝规模应豁达,蒯生筹策岂忠良,荒坟埋骨腰山路,驻马令人一叹伤!”

关于齐王筑城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王家大院地处山西腹部,在灵石县城区12公里处的静升镇,与著名的绵山、资寿寺、“灵石”、韩信领、石膏山、灵空山等景点,呈v型旅游线路。

灵石县历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为太原王氏后裔。留于当今的王家大院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的4.5万平方米。1997年8月18日以“中国民居艺术馆”正式开放的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20xx年)。有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11728平方米。1998年8月18日以“王氏博物馆”正式开放的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有院落28座,呈“王”字型布局,房屋540间,面积达19800平方米。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其特点是: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层楼叠院,鳞次栉比,气势宏伟,功能齐备。高家崖群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的庭院风格;红门堡建筑群顺应地理条件,一部分应变为前园后屋的总体设计。再加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1996年以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灵石县人民政府投巨资修复,王家大院才得以同游人见面。五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民居艺术珍品,已广泛地受到国内外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杨美术、影视、摄影等方面的专家及新闻媒体的关注,并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的实习基地。目前,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资寿寺 资寿寺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7公里处的苏溪村,与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相距2公里。资寿寺初建于唐,宋元明重修,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15000平方米,共有15座殿堂,并有藏经楼、禅堂院、方丈院、钟鼓楼等建筑。“资寿”之名,原意为“祝帝首以遐昌,资群生于寿域”,期凡人皆寿,故自古香火旺盛,佛事甚多。资寿寺主要以大型元代壁画和以十八罗汉为代表的彩塑艺术而著世,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1985年至1993年,省文物局和灵石县人民政府先后对资寿寺投巨资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但就在开放不久后的1993年12月25日晚,十八罗汉之首级全部被盗。案发后,经公安部门通力侦破,虽罪犯被捕,十八尊头像却不知所向。二年后,热爱收集古物者、中国台湾陈永泰先生,先后从日本、中国台湾等地购得此彩塑头像,并据有关资料查明为资寿寺所失时,因痛惜中华文化瑰宝,不忍其身异处,身为震旦集团董事长,遂向其投资所在地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负责人表明原委,并填写《捐献意愿书》,声言“身为炎黄子孙,看到中华文化之宝贵文物被如此破坏并流落海外,实倍感痛心”,“为使宝贵文物完璧归赵”,“本人自愿通过上海市台办,捐赠该十八尊佛头,使之物归原主”。据此,上海市台办又委派专人会同山西省文物局有关人员于1996年11月6日到资寿寺现场核实并录像后,我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即海协会)曾致函中国台湾海基会,请其协调中国台湾有关方面,以助力于陈永泰先生早日了此善愿,同时,陈永泰先生本人亦致函海基会,委请代其处理此事。多方同心协力,终致善举如愿,1999年3月下旬,十八尊彩塑罗汉头像,在遭劫掠5年之后,方才重归故里,重附金身。在广大群众盛赞陈永泰先生尚义疏财、乐善仁慈之际,灵石县人民政府于资寿寺内特地为陈永泰先生修建功德亭,树立功德牌,并为十八罗汉之身首重合、“死后复生”,举行隆重的重新开光仪式。由此,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资寿寺十八罗汉,因牵系到了海峡两岸的关系而更为天下关注,在国内多家媒体和香港、中国台湾报纸以及“美国之音”相继报道之后,资寿寺更加闻名四海。游客接踪而至,争相一睹为快。

周槐 周槐生长在灵石县石膏山脚下的西许村中,树高约18米,围径7米有余。据清乾隆39年(公元1774)碑文记载,此槐为村民公产,相传植自周初,迄今已有3020xx年的历史。古槐躯干中空,树洞可容数人,但依旧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颇具风采。该树比介休“秦柏”的树龄要长得多,而可与晋祠的“周柏”比高下。

石膏山 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五十公里,北距太原一百八十五公里,雄居太岳山北段,处晋中、晋南和晋东南三地交界处,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为山西境内一座风光旖丽的名山。石膏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六十平方公里的风景区之内,青山环绕,绿水长流,林木葱笼,鸟语花香。它不仅有雄伟秀丽的山光水色,有姿态万千的石钟乳溶洞,有古朴别致的佛寺梵刹,而且有比较完整典型的森林植被,有丰富多彩的树木花卉鸟兽资源。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傅山游览此山后曾题留“山林野趣”四字,道出了石膏山风光的特色。

天石 天石(亦称为“灵石”或“天星”),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宾馆西侧的陈列馆八角亭内,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陨石。天石,满身孔洞,状若靠椅,而又不规则,“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露出地面的部分高达1.6米,底部直径1.5米,体积2.4立方米;埋于地面以下部分的体积究竟有多大,迄今仍然是个谜。传说,日本侵华时期,一个叫山口大荣的日本军官,企图把灵石运往日本,但号令士兵连挖数日不见根底,于是只好作罢,而后便再无一人刨根问底了。灵石为天外之物,何时降落人间,史无记述,据《灵石县志》载,此石为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北巡太原傍汾开道时所获。相传石上有“大道永吉”四字(今已不存)。其时,文帝以为灵瑞,遂赐其名为“灵石”,并榜旨割介休西南地与霍州之北地建设县治,以石命县,取名为“灵石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灵石”因隋文帝赐名而名传千古,因其不同寻常而富有神奇色彩。相传灵石县城的原状是一艘大船,“灵石”则在桅杆处,按其地形,滔滔汾水北来,大船必覆,但因灵石能“镇水灾,捍城垣”,“显灵秀之气”,水即蜿蜒南下。旧时,由于种种说法,灵石被当地百姓尊为“神石”,每逢过年过节,附近乡民便纷纷前来顶膜礼拜,祈求好运。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石”之说已成为传奇。天石,经科学化验结论,实为一块铁陨石。其硬度为5.5-6.0,有磁性,主要成份为铁,含量达96.17%,其余还有镍、钛、锰等,含量均不达1%,外部体积之大,仅次于乌鲁木齐博物馆陈列的铁陨石。“天石”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右边是豪华舒适的灵石宾馆,左边是直通大运公路的汾河大桥。园内存有北宋大书法家米蒂真迹,还有碑刻“晋省地域全图”及三个展览厅,如果您来灵石旅游或途经这里,一定不要忘记到“天石”景点一游。

百尺楼 灵石县城西南九公里处有个夏门村,夏门村依山傍水,汾河从东向南绕村而去。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夏门出过一个为官清正,敢于为民伸冤的清官名叫梁中靖。养育梁中靖的梁家,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百尺楼是梁家的建筑物之一。该楼削山为靠,面临汾河,创建于清初,。楼为四层,一、二层为三孔窑,三层为四孔窑,四层为穿廊。楼长15米,宽4米,高40米,故称“百尺楼”。楼下部为砖石结构,上部为砖木结构,建筑奇特而雄伟。每逢春日,登临百尺楼顶,远眺东山,艳阳高照,万道光芒;俯视汾河,波涛滚滚,汹涌奔流;汾河两岸,田野阡陌,杨柳婆娑,一派奏景象。这就是灵石八景中的“夏门春晓”。现在,“夏门春晓”石刻仍完好地镶嵌在楼北石壁之中。

介庙 介庙亦称为介子庙,位于马和乡张嵩村东。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曾从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没有赏到他,遂和母亲隐居绵上(今介休绵山)。后来晋文公率人来绵上寻访介子推,焚烧山林,逼其下山,他不愿出山,与母亲相抱烧死。晋文公以棉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后世称绵山为介山。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前后三天禁火,故清明又称“寒食节”。为纪念介子推,后世在介子推墓前建了介庙。规模宏敞的介庙被侵华日军毁坏。介墓封土已残,周围残栏尚存,占地面积为50平方米。介庙周围原有大片松柏林,此处柏树木质红润细密,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砍伐掠走。古代灵石八景之一的“介庙松涛”已不复存在。介庙、介墓遗迹尚存。

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位于县城东13公里静升镇集广村,系集广村何姓族人的祠堂。何氏宗祠始建于何时,无籍可考,只知清代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重修。何氏宗祠占地面积为607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正厅、过厅、东西厢房和戏台等。多年来,宗祠一直为生产队办公和仓储用地,加上族人极力保护,宗祠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据集广村?何氏族谱?记载,何氏家族先祖来自河南大石桥,与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两渡何家同出一源。明朝,先祖何资携弟从河南迁来灵石,何资定居于集广村,其弟定居于两渡村。两渡何家历代耕读传家,仕途腾达,名人显官众多。清代文臣何乃莹、武将何道深均功绩卓著,声钶远扬。集广何家已传24世,人丁兴旺。过去,每逢冬至、春节,举族聚集宗祠,行祭祀之礼,以示不忘祖先。

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静升村中部,又名“孝义坊”,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的祠堂-孝义祠的一部分。石牌坊由青石雕刻而成,石底石柱石梁,石顶石脊石兽,石斗拱石匾额,还镶嵌以镂空的石图案。坊高7.36米,宽13.49米。底部的10头石狮,姿态优美,栩栩如生。左右长短4根石柱上的前后4副楹联,有楷有篆,古奥深沉。顶上“孝义”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内阁学士翁方纲于乾隆乙已(1785年)夏日所书。王家当年共有石牌坊15座,只有此一座幸存下来。孝义坊北面为孝义祠,建筑面积428平方米,分上下两院,下院210平方米,正面窑洞3孔,两帝有廊庑,由此与上院相通。上院218平方米,正屋供奉祖先,南面小戏台与祭祖堂相对,戏台两边有优伶用的耳房,院东西亦为廊庑。孝义坊与孝义祠系王家十五世王梦鹏所建。王梦鹏事父母至孝,孝名卓著,远播朝野,倍受颂扬。

文庙 文庙位于静升村中部,据明朝万历(1573-1620)本灵石县志记载,静升文庙系元代至顺3年(1332年)所建,占在面积为424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殿、献殿、东西配殿、影壁和魁星楼。影壁,壁面为18.19平方米,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龙门肃立于云海之间,青龙奋爪翘首,气势轩昂;浪花间游动着一尾大鲤鱼和七尾小鲤鱼,维妙维肖,生动逼真。魁星楼,高20米,建于瓮门高台之上,六角三层砖木结构,重檐飞翼,高耸巍峨,气势雄伟壮观,庙内有古柏6株,石碑数通。1996年,静升文庙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静升文庙进行了精心维修,整旧如旧,焕然一新。

天竺寺 石膏山是太岳山脉中段的一座枸山,山上山下植被严密,乔木灌木满山遍野,山上绿荫蔽日,山下流水潺潺,三委百共盛开,四时松柏长青,被誉为“天然森林公园”。石膏山并非盛产石膏而得名,山名的由来是因为山上有几处溶洞,洞顶岩石因水溶而乳状下滴,形成膏状堆积物,山名由此而来。在石膏山山腰有三个巨大的洞穴,最大的高十几米,宽几十米,深二三十米,这3个洞分别称为上岩、中岩和下岩。三岩中分别建有白衣洞、龙王殿、天竺寺。天竺寺已有600余年历史。由于建在洞穴中,只受风吹,不受雨淋,利于保存,至今基本完好。抗日战争中,石膏山为太岳革命根据地之一。灵东县(当时灵石以汾河为界分为灵东、灵西二县)抗日民主政府就驻扎在天竺寺。不久前,灵石县政府成立了石膏山建设指挥部,准备开发石膏山,发展旅游业。

后土庙 后土庙在县城东12公里的静升镇静升村,占地面积1088平方米。因年深日久,战火兵燹,多数建筑已毁,现仅存献殿和正殿。据正殿县梁记载,元大德八年(公元1320xx年)七月十四日重修,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殿内塑像毁于1985年大跃进时期和199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献殿为正方形,建筑面积为85平方米,殿内4根大柱高3.5米,周长2米;4根小柱高3.5米,周长1米,构造精巧,气势雄伟。献殿外有明代和清代石碑5通,分别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20xx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清仁宗嘉庆八年(公元1820xx年)、嘉庆十三年(公元1820xx年)。近年来,静升镇政府和静升村村委会,对后土庙正殿和献殿进行了保护,并在庙址上修建了办公房舍,现为镇人民政府驻地。

红庙 静升镇位于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自古以来人烟凑集,市井繁华,为灵石东北部和介休东南部的货物集散中心。由于商贸发达,静升自古以来富商巨贾众多,因而规模宏大,建筑精细的民宅院落比比皆是,远近闻名。在静升村众多的建筑物中,有一处格外引人注目的房舍,这就是红庙。因此庙红墙、红门,人们俗称“红庙”,原有的庙名反而被人遗忘了。红庙位于静升村中部,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戏台等,占地面积734平方米。红庙在当地又称为“东社”,静升村西的后土庙称“西社”。“社”的确切含意如今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只知道过去每逢夏收、秋收和冬至等节日,家家都来红庙烧香上供,祈求神灵保佑。每年阴历六月十九,是红庙的庙会,会期常演戏助兴。如今,红庙的神像已不复存在,静升村幼儿园设在红庙里。

文笔塔 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无论是院落的布局设计,还是门窗柱壁的雕刻,处处显示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深藏着伦礼的深厚底蕴。独立于王家大院建筑群之外的文笔塔也把王家诗礼传家,注重文化的家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笔塔位于静升村南,塔高26米,底部周长12.3米,塔基为青石方形,砖砌结构,下粗上细,宛若毛笔竖立,直指蓝天。虽经数百年风剥雨蚀,至今依然完好,足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据老年人介绍,文笔塔旁边原来有一面打谷场,打谷场附近有一个四委不枯的大水池,打谷场上有一个辗谷碌碡。打谷场像一片砚台,碌碡像一块墨锭,水池中的清水可供磨墨。形似毛笔的塔,身边墨、砚、水齐全,象征着五家才思泉涌,文人不断,由此可见五氏祖先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晋祠庙 晋祠庙位于城东17公里的马和乡马和村北,创建于元惠宗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至1368年),明世宗嘉靖(公元1520xx年至1566年)、明穆宗隆庆(公元1567年至1572年)、明神宗万历(公元1573年至1620xx年)曾先后三次补修。晋祠庙正殿称“昭济圣母殿”,建筑面积为132平方,塑像已被毁坏。献殿抱厅建筑面积81平方米,为正方形,8柱,顶部呈八卦形。戏台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始建于清宣宗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戏台正面两侧各有一根石柱,刻有楹联一副,上联是:“褒善荣华衮表千秋忠孝节义”,下联是:“贬恶严斧铖惩百代*邪盗淫”。楹联寓意深刻,书写工整,笔力雄健,镌刻精湛。戏台两侧有钟鼓二楼,东有配殿7间,西有配殿15间。祠内有石碑数通,最早为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620xx年)所镌。韩信墓韩信,汉初诸候王,江苏淮阴人,楚汉相争时,被刘邦拜为大将,统率全军,足智多谋,佐刘邦破项羽,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刘邦遂成帝业。刘邦封他为齐王,后改封楚王。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候,又被告他勾结陈谋反,为吕后所杀。相传,吕后杀韩信后,将其首级派人呈送征讨陈的刘邦,使者行至灵石高壁村适逢刘邦凯旋,遂葬韩信首级于高壁村。后人为纪念韩信,将高壁村所在的山岭称为韩信岭,交建韩候祠祭祀。韩候祠抗日战争中被毁,韩信墓至今犹存,墓高约10米,周长约30米,现存“汉淮阴候墓”残碑一块。历代过往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明代监察御史于廉曾题诗云:“蹑足危机肇子房,将军不解避锋芒。功成自合归真主,守土何须乞假王。汉帝规模应豁达,蒯生筹策岂忠良,荒坟埋骨腰山路,驻马令人一叹伤!”

关于齐王筑城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3、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

一读:疏通文意,了解大意。教师补充注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

句中的“尺”为齐尺,相当于19. 7厘米。“八尺有余”,若按八尺半计算,邹忌身高166. 5厘米,约合五市尺。

2、“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又引申为观察、侦察。“窥”,必然是仔细的。“窥镜”,不是一般的“对着镜子看”或“照镜子”,而是对镜端相的意思。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孰与”:与……比,谁……。“美”:漂亮,形容词。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美”。

4、“孰”:古为“熟”的本字。本文的“孰视之”的“孰”,即用其本义的引申义,是“精审”,“孰视”是“定睛细看”。

5、“旦日”:课本注释为“明天”,不妥。据《辞源》“旦日”条,“一天明时,即平旦。”课文中的“旦日”是紧承上文“朝”而言的,只能解释为“白天”,或“天明后”,而不能释为“明天”。

6、齐地方千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就是“纵横各千里”。据考证,齐国当时的面积为116500平方公里,约占现在山东省面积(150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

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刺”:指责。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

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几个月以后,隔一段时间偶有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再提,也没有可提的了。

“虽”:即使。“言”:说,批评,建议。“进”:进谏。“者”:相当于“……的”。

二读: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理清思路。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提出问题)

第二段: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讽喻齐主。(分析问题)

第三段:齐王纳谏除弊,内政修明。

第四段: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王。(解决问题)

三、布置作业。

有哪些疑难问题(包括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准备下一堂讨论。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讨论问题(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讨论)。

1、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巧妙?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喻”?

2、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3、本文的人物对话有何不同?

二、课堂自测(20分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长) ②形貌昳丽(光艳)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④臣之妻私臣(偏爱)

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⑥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⑦时时而间进(间或)

2、辨析加点词的意义和词性。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谁,代词)

孰视之(仔细地,副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周详地,副词)

3、“于”作介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a.到 b.向 c.对 d.比 e.跟 f.在。

给下面加点的“于”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客之美我者,有求于(c)我也。

②……皆以美于(d)徐公

③皆朝于(a)齐

④此所谓战胜于(f)朝廷

⑤曹操比于(e)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4、“于”和“是”连用,有:a.于是b.在这事上。给下面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于是(a)入朝见威王。

②吾父死于是(b)。

5、比较下面两个疑问句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哪一个句子与现代汉语的词序相同?

①吾孰与徐公美?②吾与徐公孰美?

这两个句子都有表比较的疑问代词“孰”(谁、哪个、什么),都有连接相比较事物的连词“与”,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第②句符合现代汉语的词序。

6、对话的个性化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在回答邹忌提出的“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时,妻、妾、客人的回答有何不同?试结合他们的不同身份扼要回答。

附: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 齐威王

妻→→→→→→私←←←←←←←宫妇左右

| |

妾→→→→→→畏←←←←←←←朝廷之臣

| |

客→→→→→→有求←←←←←←国境之内

↓ ↓

受蔽 受蔽

类比推理

教后记:

关于齐王筑城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王家大院地处山西腹部,在灵石县城区12公里处的静升镇,与著名的绵山、资寿寺、“灵石”、韩信领、石膏山、灵空山等景点,呈v型旅游线路。

灵石县历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为太原王氏后裔。留于当今的王家大院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的4.5万平方米。1997年8月18日以“中国民居艺术馆”正式开放的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20xx年)。有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11728平方米。1998年8月18日以“王氏博物馆”正式开放的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有院落28座,呈“王”字型布局,房屋540间,面积达19800平方米。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其特点是: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层楼叠院,鳞次栉比,气势宏伟,功能齐备。高家崖群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的庭院风格;红门堡建筑群顺应地理条件,一部分应变为前园后屋的总体设计。再加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1996年以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灵石县人民政府投巨资修复,王家大院才得以同游人见面。五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民居艺术珍品,已广泛地受到国内外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杨美术、影视、摄影等方面的专家及新闻媒体的关注,并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的实习基地。目前,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资寿寺 资寿寺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7公里处的苏溪村,与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相距2公里。资寿寺初建于唐,宋元明重修,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15000平方米,共有15座殿堂,并有藏经楼、禅堂院、方丈院、钟鼓楼等建筑。“资寿”之名,原意为“祝帝首以遐昌,资群生于寿域”,期凡人皆寿,故自古香火旺盛,佛事甚多。资寿寺主要以大型元代壁画和以十八罗汉为代表的彩塑艺术而著世,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1985年至1993年,省文物局和灵石县人民政府先后对资寿寺投巨资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但就在开放不久后的1993年12月25日晚,十八罗汉之首级全部被盗。案发后,经公安部门通力侦破,虽罪犯被捕,十八尊头像却不知所向。二年后,热爱收集古物者、中国台湾陈永泰先生,先后从日本、中国台湾等地购得此彩塑头像,并据有关资料查明为资寿寺所失时,因痛惜中华文化瑰宝,不忍其身异处,身为震旦集团董事长,遂向其投资所在地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负责人表明原委,并填写《捐献意愿书》,声言“身为炎黄子孙,看到中华文化之宝贵文物被如此破坏并流落海外,实倍感痛心”,“为使宝贵文物完璧归赵”,“本人自愿通过上海市台办,捐赠该十八尊佛头,使之物归原主”。据此,上海市台办又委派专人会同山西省文物局有关人员于1996年11月6日到资寿寺现场核实并录像后,我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即海协会)曾致函中国台湾海基会,请其协调中国台湾有关方面,以助力于陈永泰先生早日了此善愿,同时,陈永泰先生本人亦致函海基会,委请代其处理此事。多方同心协力,终致善举如愿,1999年3月下旬,十八尊彩塑罗汉头像,在遭劫掠5年之后,方才重归故里,重附金身。在广大群众盛赞陈永泰先生尚义疏财、乐善仁慈之际,灵石县人民政府于资寿寺内特地为陈永泰先生修建功德亭,树立功德牌,并为十八罗汉之身首重合、“死后复生”,举行隆重的重新开光仪式。由此,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资寿寺十八罗汉,因牵系到了海峡两岸的关系而更为天下关注,在国内多家媒体和香港、中国台湾报纸以及“美国之音”相继报道之后,资寿寺更加闻名四海。游客接踪而至,争相一睹为快。

周槐 周槐生长在灵石县石膏山脚下的西许村中,树高约18米,围径7米有余。据清乾隆39年(公元1774)碑文记载,此槐为村民公产,相传植自周初,迄今已有3020xx年的历史。古槐躯干中空,树洞可容数人,但依旧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颇具风采。该树比介休“秦柏”的树龄要长得多,而可与晋祠的“周柏”比高下。

石膏山 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五十公里,北距太原一百八十五公里,雄居太岳山北段,处晋中、晋南和晋东南三地交界处,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为山西境内一座风光旖丽的名山。石膏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六十平方公里的风景区之内,青山环绕,绿水长流,林木葱笼,鸟语花香。它不仅有雄伟秀丽的山光水色,有姿态万千的石钟乳溶洞,有古朴别致的佛寺梵刹,而且有比较完整典型的森林植被,有丰富多彩的树木花卉鸟兽资源。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傅山游览此山后曾题留“山林野趣”四字,道出了石膏山风光的特色。

天石 天石(亦称为“灵石”或“天星”),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宾馆西侧的陈列馆八角亭内,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陨石。天石,满身孔洞,状若靠椅,而又不规则,“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露出地面的部分高达1.6米,底部直径1.5米,体积2.4立方米;埋于地面以下部分的体积究竟有多大,迄今仍然是个谜。传说,日本侵华时期,一个叫山口大荣的日本军官,企图把灵石运往日本,但号令士兵连挖数日不见根底,于是只好作罢,而后便再无一人刨根问底了。灵石为天外之物,何时降落人间,史无记述,据《灵石县志》载,此石为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北巡太原傍汾开道时所获。相传石上有“大道永吉”四字(今已不存)。其时,文帝以为灵瑞,遂赐其名为“灵石”,并榜旨割介休西南地与霍州之北地建设县治,以石命县,取名为“灵石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灵石”因隋文帝赐名而名传千古,因其不同寻常而富有神奇色彩。相传灵石县城的原状是一艘大船,“灵石”则在桅杆处,按其地形,滔滔汾水北来,大船必覆,但因灵石能“镇水灾,捍城垣”,“显灵秀之气”,水即蜿蜒南下。旧时,由于种种说法,灵石被当地百姓尊为“神石”,每逢过年过节,附近乡民便纷纷前来顶膜礼拜,祈求好运。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石”之说已成为传奇。天石,经科学化验结论,实为一块铁陨石。其硬度为5.5-6.0,有磁性,主要成份为铁,含量达96.17%,其余还有镍、钛、锰等,含量均不达1%,外部体积之大,仅次于乌鲁木齐博物馆陈列的铁陨石。“天石”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右边是豪华舒适的灵石宾馆,左边是直通大运公路的汾河大桥。园内存有北宋大书法家米蒂真迹,还有碑刻“晋省地域全图”及三个展览厅,如果您来灵石旅游或途经这里,一定不要忘记到“天石”景点一游。

百尺楼 灵石县城西南九公里处有个夏门村,夏门村依山傍水,汾河从东向南绕村而去。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夏门出过一个为官清正,敢于为民伸冤的清官名叫梁中靖。养育梁中靖的梁家,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百尺楼是梁家的建筑物之一。该楼削山为靠,面临汾河,创建于清初,。楼为四层,一、二层为三孔窑,三层为四孔窑,四层为穿廊。楼长15米,宽4米,高40米,故称“百尺楼”。楼下部为砖石结构,上部为砖木结构,建筑奇特而雄伟。每逢春日,登临百尺楼顶,远眺东山,艳阳高照,万道光芒;俯视汾河,波涛滚滚,汹涌奔流;汾河两岸,田野阡陌,杨柳婆娑,一派奏景象。这就是灵石八景中的“夏门春晓”。现在,“夏门春晓”石刻仍完好地镶嵌在楼北石壁之中。

介庙 介庙亦称为介子庙,位于马和乡张嵩村东。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曾从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没有赏到他,遂和母亲隐居绵上(今介休绵山)。后来晋文公率人来绵上寻访介子推,焚烧山林,逼其下山,他不愿出山,与母亲相抱烧死。晋文公以棉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后世称绵山为介山。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前后三天禁火,故清明又称“寒食节”。为纪念介子推,后世在介子推墓前建了介庙。规模宏敞的介庙被侵华日军毁坏。介墓封土已残,周围残栏尚存,占地面积为50平方米。介庙周围原有大片松柏林,此处柏树木质红润细密,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砍伐掠走。古代灵石八景之一的“介庙松涛”已不复存在。介庙、介墓遗迹尚存。

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位于县城东13公里静升镇集广村,系集广村何姓族人的祠堂。何氏宗祠始建于何时,无籍可考,只知清代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重修。何氏宗祠占地面积为607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正厅、过厅、东西厢房和戏台等。多年来,宗祠一直为生产队办公和仓储用地,加上族人极力保护,宗祠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据集广村?何氏族谱?记载,何氏家族先祖来自河南大石桥,与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两渡何家同出一源。明朝,先祖何资携弟从河南迁来灵石,何资定居于集广村,其弟定居于两渡村。两渡何家历代耕读传家,仕途腾达,名人显官众多。清代文臣何乃莹、武将何道深均功绩卓著,声钶远扬。集广何家已传24世,人丁兴旺。过去,每逢冬至、春节,举族聚集宗祠,行祭祀之礼,以示不忘祖先。

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静升村中部,又名“孝义坊”,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的祠堂-孝义祠的一部分。石牌坊由青石雕刻而成,石底石柱石梁,石顶石脊石兽,石斗拱石匾额,还镶嵌以镂空的石图案。坊高7.36米,宽13.49米。底部的10头石狮,姿态优美,栩栩如生。左右长短4根石柱上的前后4副楹联,有楷有篆,古奥深沉。顶上“孝义”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内阁学士翁方纲于乾隆乙已(1785年)夏日所书。王家当年共有石牌坊15座,只有此一座幸存下来。孝义坊北面为孝义祠,建筑面积428平方米,分上下两院,下院210平方米,正面窑洞3孔,两帝有廊庑,由此与上院相通。上院218平方米,正屋供奉祖先,南面小戏台与祭祖堂相对,戏台两边有优伶用的耳房,院东西亦为廊庑。孝义坊与孝义祠系王家十五世王梦鹏所建。王梦鹏事父母至孝,孝名卓著,远播朝野,倍受颂扬。

文庙 文庙位于静升村中部,据明朝万历(1573-1620)本灵石县志记载,静升文庙系元代至顺3年(1332年)所建,占在面积为424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殿、献殿、东西配殿、影壁和魁星楼。影壁,壁面为18.19平方米,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龙门肃立于云海之间,青龙奋爪翘首,气势轩昂;浪花间游动着一尾大鲤鱼和七尾小鲤鱼,维妙维肖,生动逼真。魁星楼,高20米,建于瓮门高台之上,六角三层砖木结构,重檐飞翼,高耸巍峨,气势雄伟壮观,庙内有古柏6株,石碑数通。1996年,静升文庙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静升文庙进行了精心维修,整旧如旧,焕然一新。

天竺寺 石膏山是太岳山脉中段的一座枸山,山上山下植被严密,乔木灌木满山遍野,山上绿荫蔽日,山下流水潺潺,三委百共盛开,四时松柏长青,被誉为“天然森林公园”。石膏山并非盛产石膏而得名,山名的由来是因为山上有几处溶洞,洞顶岩石因水溶而乳状下滴,形成膏状堆积物,山名由此而来。在石膏山山腰有三个巨大的洞穴,最大的高十几米,宽几十米,深二三十米,这3个洞分别称为上岩、中岩和下岩。三岩中分别建有白衣洞、龙王殿、天竺寺。天竺寺已有600余年历史。由于建在洞穴中,只受风吹,不受雨淋,利于保存,至今基本完好。抗日战争中,石膏山为太岳革命根据地之一。灵东县(当时灵石以汾河为界分为灵东、灵西二县)抗日民主政府就驻扎在天竺寺。不久前,灵石县政府成立了石膏山建设指挥部,准备开发石膏山,发展旅游业。

后土庙 后土庙在县城东12公里的静升镇静升村,占地面积1088平方米。因年深日久,战火兵燹,多数建筑已毁,现仅存献殿和正殿。据正殿县梁记载,元大德八年(公元1320xx年)七月十四日重修,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殿内塑像毁于1985年大跃进时期和199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献殿为正方形,建筑面积为85平方米,殿内4根大柱高3.5米,周长2米;4根小柱高3.5米,周长1米,构造精巧,气势雄伟。献殿外有明代和清代石碑5通,分别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20xx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清仁宗嘉庆八年(公元1820xx年)、嘉庆十三年(公元1820xx年)。近年来,静升镇政府和静升村村委会,对后土庙正殿和献殿进行了保护,并在庙址上修建了办公房舍,现为镇人民政府驻地。

红庙 静升镇位于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自古以来人烟凑集,市井繁华,为灵石东北部和介休东南部的货物集散中心。由于商贸发达,静升自古以来富商巨贾众多,因而规模宏大,建筑精细的民宅院落比比皆是,远近闻名。在静升村众多的建筑物中,有一处格外引人注目的房舍,这就是红庙。因此庙红墙、红门,人们俗称“红庙”,原有的庙名反而被人遗忘了。红庙位于静升村中部,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戏台等,占地面积734平方米。红庙在当地又称为“东社”,静升村西的后土庙称“西社”。“社”的确切含意如今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只知道过去每逢夏收、秋收和冬至等节日,家家都来红庙烧香上供,祈求神灵保佑。每年阴历六月十九,是红庙的庙会,会期常演戏助兴。如今,红庙的神像已不复存在,静升村幼儿园设在红庙里。

文笔塔 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无论是院落的布局设计,还是门窗柱壁的雕刻,处处显示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深藏着伦礼的深厚底蕴。独立于王家大院建筑群之外的文笔塔也把王家诗礼传家,注重文化的家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笔塔位于静升村南,塔高26米,底部周长12.3米,塔基为青石方形,砖砌结构,下粗上细,宛若毛笔竖立,直指蓝天。虽经数百年风剥雨蚀,至今依然完好,足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据老年人介绍,文笔塔旁边原来有一面打谷场,打谷场附近有一个四委不枯的大水池,打谷场上有一个辗谷碌碡。打谷场像一片砚台,碌碡像一块墨锭,水池中的清水可供磨墨。形似毛笔的塔,身边墨、砚、水齐全,象征着五家才思泉涌,文人不断,由此可见五氏祖先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晋祠庙 晋祠庙位于城东17公里的马和乡马和村北,创建于元惠宗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至1368年),明世宗嘉靖(公元1520xx年至1566年)、明穆宗隆庆(公元1567年至1572年)、明神宗万历(公元1573年至1620xx年)曾先后三次补修。晋祠庙正殿称“昭济圣母殿”,建筑面积为132平方,塑像已被毁坏。献殿抱厅建筑面积81平方米,为正方形,8柱,顶部呈八卦形。戏台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始建于清宣宗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戏台正面两侧各有一根石柱,刻有楹联一副,上联是:“褒善荣华衮表千秋忠孝节义”,下联是:“贬恶严斧铖惩百代*邪盗淫”。楹联寓意深刻,书写工整,笔力雄健,镌刻精湛。戏台两侧有钟鼓二楼,东有配殿7间,西有配殿15间。祠内有石碑数通,最早为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620xx年)所镌。韩信墓韩信,汉初诸候王,江苏淮阴人,楚汉相争时,被刘邦拜为大将,统率全军,足智多谋,佐刘邦破项羽,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刘邦遂成帝业。刘邦封他为齐王,后改封楚王。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候,又被告他勾结陈谋反,为吕后所杀。相传,吕后杀韩信后,将其首级派人呈送征讨陈的刘邦,使者行至灵石高壁村适逢刘邦凯旋,遂葬韩信首级于高壁村。后人为纪念韩信,将高壁村所在的山岭称为韩信岭,交建韩候祠祭祀。韩候祠抗日战争中被毁,韩信墓至今犹存,墓高约10米,周长约30米,现存“汉淮阴候墓”残碑一块。历代过往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明代监察御史于廉曾题诗云:“蹑足危机肇子房,将军不解避锋芒。功成自合归真主,守土何须乞假王。汉帝规模应豁达,蒯生筹策岂忠良,荒坟埋骨腰山路,驻马令人一叹伤!”

关于齐王筑城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1、知识与技能:巩固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设疑。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朗读。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邹忌劝谏成功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

这个人物形象。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kūn)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被破格重用的日子不远了。时过一年,齐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1、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

义、句意。

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

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

内容。

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

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2、三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段:进谏的缘起。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

“入朝见威王”。

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

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

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

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

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āo) )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 )

(四)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六)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课文,理解邹忌劝谏技巧之高。

1、学生分角色朗诵课文,品味人物精彩对话。

【学生活动】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邹忌、妻、妾、客、齐王,其余同学扮演旁白,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仔细揣摩人物语气,想像其神态、心理,有感情的朗诵。

教师指导:给予不同人物语气提示。

邹忌三问 妻、妾、客三答

一问:充满自信、沾沾自喜 妻答:自然、肯定、赞美

二问:严肃、疑虑、急切 妾答:肯定、讨好、畏惧

三问:不好意思、试探 客答:平淡、敷衍、恭维

邹忌劝说齐王:诚恳、忧虑、恭敬

齐王下令纳谏:急切、真诚、诚恳

【教师小结】这些对话含蓄隽永,耐人寻味。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文中的人物各具有怎么样的特点。

2、概括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人物。

【思考】关于邹忌:

a)邹忌与徐公比美,得到赞美却并不沾沾自喜,而是反复问,反复思考,为什么?

b)邹忌由与徐公比美受蒙蔽,联想到齐王受蒙蔽,说明什么?

c)齐王很快接受了邹忌的建议,说明邹忌怎么样?

关于齐王:

a)齐王作为国君,听了邹忌一番话,欣然接受,你觉得齐王有什么特点?

b)齐王的“三赏”及齐国朝廷的“三变”,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君?

c)齐国“战胜与朝廷”的结果,让你对齐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活动】结合老师的问题,自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归纳人物性格。

邹忌:敢于劝谏、善于劝谏、不偏听偏信、有责任感、有自知之明、有远见卓识……

齐王:从谏如流、广开言路、善于听取正确意见、善于治国、用于改革……

3、再读课文,品味邹忌的劝谏技巧。

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

【思考】为什么邹忌劝谏齐王能取得成功?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a)把邹忌劝谏齐王的段落找出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劝谏的过程。

b)用诚恳、担忧的语气读一读这些句子。

c)想一想:邹忌是由什么想到齐王受蒙蔽的?邹忌在劝说齐王时是不是单刀直入?他先说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邹忌与徐公比美这件小事与齐王治国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活动】结合人物身份、地位,说话语气,劝谏结果,归纳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

【教师小结】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总结邹忌劝谏的技巧。

邹忌的劝谏技巧:

a)以小见大。由比美这样的生活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

b)类比推理。将自己的地位、处境与齐王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让人易于接受。

c)设喻说理。自己比美听不到真话,设喻让齐王明白,以他的身份,直言不易更甚。

d)语言委婉,态度诚恳。由于尊卑关系,下级劝上级不宜直言,且邹忌巧用攻心术,站在齐王角度巧劝,使齐王欣然接受。

三、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合作探究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特色。自由发言。

提示:可从结构、语言人物等方面探究。

【小结】这篇文章篇幅短小,采用了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形式;文章结构紧凑,详略得当,祥得具体生动,略得余味无穷;语言朴实,毫无哗众取宠之意,却收到了发人深省的效果;语言形象,对话动作栩栩如生。很值得大家在写作中借鉴。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邹忌的劝谏技巧对于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鼓励个性化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点拨】在现代社会中,推荐自己、了解别人非常重要,而这些又离不开口语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要学习邹忌的劝谏技巧,劝说别人时要注意方式,言语要把握分寸,态度要礼貌诚恳、不卑不亢,这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写一写:运用邹忌的劝说技巧,从下列话题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劝谏方式。

话题一:劝谏父母不要抽烟。

话题二、劝谏长辈不要沉迷麻将。

话题三: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学生活动】课后写一写,并小组交流,然后全班展示。

五、总结。

同学们,邹忌的巧妙讽谏,齐王的虚怀若谷,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这篇文章精巧的结构,朴实的语言,鲜明的人物也让你赞叹。希望同学们认真领会邹忌劝谏的艺术和本文写作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

20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 —— 妻 ————妾————客

私 ————畏————求 讽

齐王—— 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 蔽甚 设喻(委婉)

三赏————广开言路

纳 三变————政治修明 谏

四国朝齐——国家强盛

关于齐王筑城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王家大院地处山西腹部,在灵石县城区12公里处的静升镇,与著名的绵山、资寿寺、“灵石”、韩信领、石膏山、灵空山等景点,呈v型旅游线路。

灵石县历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为太原王氏后裔。留于当今的王家大院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的4.5万平方米。1997年8月18日以“中国民居艺术馆”正式开放的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20xx年)。有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11728平方米。1998年8月18日以“王氏博物馆”正式开放的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有院落28座,呈“王”字型布局,房屋540间,面积达19800平方米。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其特点是: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层楼叠院,鳞次栉比,气势宏伟,功能齐备。高家崖群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的庭院风格;红门堡建筑群顺应地理条件,一部分应变为前园后屋的总体设计。再加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1996年以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灵石县人民政府投巨资修复,王家大院才得以同游人见面。五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民居艺术珍品,已广泛地受到国内外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杨美术、影视、摄影等方面的专家及新闻媒体的关注,并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的实习基地。目前,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资寿寺 资寿寺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7公里处的苏溪村,与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相距2公里。资寿寺初建于唐,宋元明重修,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15000平方米,共有15座殿堂,并有藏经楼、禅堂院、方丈院、钟鼓楼等建筑。“资寿”之名,原意为“祝帝首以遐昌,资群生于寿域”,期凡人皆寿,故自古香火旺盛,佛事甚多。资寿寺主要以大型元代壁画和以十八罗汉为代表的彩塑艺术而著世,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1985年至1993年,省文物局和灵石县人民政府先后对资寿寺投巨资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但就在开放不久后的1993年12月25日晚,十八罗汉之首级全部被盗。案发后,经公安部门通力侦破,虽罪犯被捕,十八尊头像却不知所向。二年后,热爱收集古物者、中国台湾陈永泰先生,先后从日本、中国台湾等地购得此彩塑头像,并据有关资料查明为资寿寺所失时,因痛惜中华文化瑰宝,不忍其身异处,身为震旦集团董事长,遂向其投资所在地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负责人表明原委,并填写《捐献意愿书》,声言“身为炎黄子孙,看到中华文化之宝贵文物被如此破坏并流落海外,实倍感痛心”,“为使宝贵文物完璧归赵”,“本人自愿通过上海市台办,捐赠该十八尊佛头,使之物归原主”。据此,上海市台办又委派专人会同山西省文物局有关人员于1996年11月6日到资寿寺现场核实并录像后,我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即海协会)曾致函中国台湾海基会,请其协调中国台湾有关方面,以助力于陈永泰先生早日了此善愿,同时,陈永泰先生本人亦致函海基会,委请代其处理此事。多方同心协力,终致善举如愿,1999年3月下旬,十八尊彩塑罗汉头像,在遭劫掠5年之后,方才重归故里,重附金身。在广大群众盛赞陈永泰先生尚义疏财、乐善仁慈之际,灵石县人民政府于资寿寺内特地为陈永泰先生修建功德亭,树立功德牌,并为十八罗汉之身首重合、“死后复生”,举行隆重的重新开光仪式。由此,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资寿寺十八罗汉,因牵系到了海峡两岸的关系而更为天下关注,在国内多家媒体和香港、中国台湾报纸以及“美国之音”相继报道之后,资寿寺更加闻名四海。游客接踪而至,争相一睹为快。

周槐 周槐生长在灵石县石膏山脚下的西许村中,树高约18米,围径7米有余。据清乾隆39年(公元1774)碑文记载,此槐为村民公产,相传植自周初,迄今已有3020xx年的历史。古槐躯干中空,树洞可容数人,但依旧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颇具风采。该树比介休“秦柏”的树龄要长得多,而可与晋祠的“周柏”比高下。

石膏山 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五十公里,北距太原一百八十五公里,雄居太岳山北段,处晋中、晋南和晋东南三地交界处,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为山西境内一座风光旖丽的名山。石膏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六十平方公里的风景区之内,青山环绕,绿水长流,林木葱笼,鸟语花香。它不仅有雄伟秀丽的山光水色,有姿态万千的石钟乳溶洞,有古朴别致的佛寺梵刹,而且有比较完整典型的森林植被,有丰富多彩的树木花卉鸟兽资源。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傅山游览此山后曾题留“山林野趣”四字,道出了石膏山风光的特色。

天石 天石(亦称为“灵石”或“天星”),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宾馆西侧的陈列馆八角亭内,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陨石。天石,满身孔洞,状若靠椅,而又不规则,“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露出地面的部分高达1.6米,底部直径1.5米,体积2.4立方米;埋于地面以下部分的体积究竟有多大,迄今仍然是个谜。传说,日本侵华时期,一个叫山口大荣的日本军官,企图把灵石运往日本,但号令士兵连挖数日不见根底,于是只好作罢,而后便再无一人刨根问底了。灵石为天外之物,何时降落人间,史无记述,据《灵石县志》载,此石为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北巡太原傍汾开道时所获。相传石上有“大道永吉”四字(今已不存)。其时,文帝以为灵瑞,遂赐其名为“灵石”,并榜旨割介休西南地与霍州之北地建设县治,以石命县,取名为“灵石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灵石”因隋文帝赐名而名传千古,因其不同寻常而富有神奇色彩。相传灵石县城的原状是一艘大船,“灵石”则在桅杆处,按其地形,滔滔汾水北来,大船必覆,但因灵石能“镇水灾,捍城垣”,“显灵秀之气”,水即蜿蜒南下。旧时,由于种种说法,灵石被当地百姓尊为“神石”,每逢过年过节,附近乡民便纷纷前来顶膜礼拜,祈求好运。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石”之说已成为传奇。天石,经科学化验结论,实为一块铁陨石。其硬度为5.5-6.0,有磁性,主要成份为铁,含量达96.17%,其余还有镍、钛、锰等,含量均不达1%,外部体积之大,仅次于乌鲁木齐博物馆陈列的铁陨石。“天石”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右边是豪华舒适的灵石宾馆,左边是直通大运公路的汾河大桥。园内存有北宋大书法家米蒂真迹,还有碑刻“晋省地域全图”及三个展览厅,如果您来灵石旅游或途经这里,一定不要忘记到“天石”景点一游。

百尺楼 灵石县城西南九公里处有个夏门村,夏门村依山傍水,汾河从东向南绕村而去。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夏门出过一个为官清正,敢于为民伸冤的清官名叫梁中靖。养育梁中靖的梁家,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百尺楼是梁家的建筑物之一。该楼削山为靠,面临汾河,创建于清初,。楼为四层,一、二层为三孔窑,三层为四孔窑,四层为穿廊。楼长15米,宽4米,高40米,故称“百尺楼”。楼下部为砖石结构,上部为砖木结构,建筑奇特而雄伟。每逢春日,登临百尺楼顶,远眺东山,艳阳高照,万道光芒;俯视汾河,波涛滚滚,汹涌奔流;汾河两岸,田野阡陌,杨柳婆娑,一派奏景象。这就是灵石八景中的“夏门春晓”。现在,“夏门春晓”石刻仍完好地镶嵌在楼北石壁之中。

介庙 介庙亦称为介子庙,位于马和乡张嵩村东。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曾从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没有赏到他,遂和母亲隐居绵上(今介休绵山)。后来晋文公率人来绵上寻访介子推,焚烧山林,逼其下山,他不愿出山,与母亲相抱烧死。晋文公以棉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后世称绵山为介山。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前后三天禁火,故清明又称“寒食节”。为纪念介子推,后世在介子推墓前建了介庙。规模宏敞的介庙被侵华日军毁坏。介墓封土已残,周围残栏尚存,占地面积为50平方米。介庙周围原有大片松柏林,此处柏树木质红润细密,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砍伐掠走。古代灵石八景之一的“介庙松涛”已不复存在。介庙、介墓遗迹尚存。

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位于县城东13公里静升镇集广村,系集广村何姓族人的祠堂。何氏宗祠始建于何时,无籍可考,只知清代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重修。何氏宗祠占地面积为607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正厅、过厅、东西厢房和戏台等。多年来,宗祠一直为生产队办公和仓储用地,加上族人极力保护,宗祠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据集广村?何氏族谱?记载,何氏家族先祖来自河南大石桥,与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两渡何家同出一源。明朝,先祖何资携弟从河南迁来灵石,何资定居于集广村,其弟定居于两渡村。两渡何家历代耕读传家,仕途腾达,名人显官众多。清代文臣何乃莹、武将何道深均功绩卓著,声钶远扬。集广何家已传24世,人丁兴旺。过去,每逢冬至、春节,举族聚集宗祠,行祭祀之礼,以示不忘祖先。

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静升村中部,又名“孝义坊”,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的祠堂-孝义祠的一部分。石牌坊由青石雕刻而成,石底石柱石梁,石顶石脊石兽,石斗拱石匾额,还镶嵌以镂空的石图案。坊高7.36米,宽13.49米。底部的10头石狮,姿态优美,栩栩如生。左右长短4根石柱上的前后4副楹联,有楷有篆,古奥深沉。顶上“孝义”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内阁学士翁方纲于乾隆乙已(1785年)夏日所书。王家当年共有石牌坊15座,只有此一座幸存下来。孝义坊北面为孝义祠,建筑面积428平方米,分上下两院,下院210平方米,正面窑洞3孔,两帝有廊庑,由此与上院相通。上院218平方米,正屋供奉祖先,南面小戏台与祭祖堂相对,戏台两边有优伶用的耳房,院东西亦为廊庑。孝义坊与孝义祠系王家十五世王梦鹏所建。王梦鹏事父母至孝,孝名卓著,远播朝野,倍受颂扬。

文庙 文庙位于静升村中部,据明朝万历(1573-1620)本灵石县志记载,静升文庙系元代至顺3年(1332年)所建,占在面积为424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殿、献殿、东西配殿、影壁和魁星楼。影壁,壁面为18.19平方米,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龙门肃立于云海之间,青龙奋爪翘首,气势轩昂;浪花间游动着一尾大鲤鱼和七尾小鲤鱼,维妙维肖,生动逼真。魁星楼,高20米,建于瓮门高台之上,六角三层砖木结构,重檐飞翼,高耸巍峨,气势雄伟壮观,庙内有古柏6株,石碑数通。1996年,静升文庙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静升文庙进行了精心维修,整旧如旧,焕然一新。

天竺寺 石膏山是太岳山脉中段的一座枸山,山上山下植被严密,乔木灌木满山遍野,山上绿荫蔽日,山下流水潺潺,三委百共盛开,四时松柏长青,被誉为“天然森林公园”。石膏山并非盛产石膏而得名,山名的由来是因为山上有几处溶洞,洞顶岩石因水溶而乳状下滴,形成膏状堆积物,山名由此而来。在石膏山山腰有三个巨大的洞穴,最大的高十几米,宽几十米,深二三十米,这3个洞分别称为上岩、中岩和下岩。三岩中分别建有白衣洞、龙王殿、天竺寺。天竺寺已有600余年历史。由于建在洞穴中,只受风吹,不受雨淋,利于保存,至今基本完好。抗日战争中,石膏山为太岳革命根据地之一。灵东县(当时灵石以汾河为界分为灵东、灵西二县)抗日民主政府就驻扎在天竺寺。不久前,灵石县政府成立了石膏山建设指挥部,准备开发石膏山,发展旅游业。

后土庙 后土庙在县城东12公里的静升镇静升村,占地面积1088平方米。因年深日久,战火兵燹,多数建筑已毁,现仅存献殿和正殿。据正殿县梁记载,元大德八年(公元1320xx年)七月十四日重修,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殿内塑像毁于1985年大跃进时期和199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献殿为正方形,建筑面积为85平方米,殿内4根大柱高3.5米,周长2米;4根小柱高3.5米,周长1米,构造精巧,气势雄伟。献殿外有明代和清代石碑5通,分别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20xx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清仁宗嘉庆八年(公元1820xx年)、嘉庆十三年(公元1820xx年)。近年来,静升镇政府和静升村村委会,对后土庙正殿和献殿进行了保护,并在庙址上修建了办公房舍,现为镇人民政府驻地。

红庙 静升镇位于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自古以来人烟凑集,市井繁华,为灵石东北部和介休东南部的货物集散中心。由于商贸发达,静升自古以来富商巨贾众多,因而规模宏大,建筑精细的民宅院落比比皆是,远近闻名。在静升村众多的建筑物中,有一处格外引人注目的房舍,这就是红庙。因此庙红墙、红门,人们俗称“红庙”,原有的庙名反而被人遗忘了。红庙位于静升村中部,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戏台等,占地面积734平方米。红庙在当地又称为“东社”,静升村西的后土庙称“西社”。“社”的确切含意如今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只知道过去每逢夏收、秋收和冬至等节日,家家都来红庙烧香上供,祈求神灵保佑。每年阴历六月十九,是红庙的庙会,会期常演戏助兴。如今,红庙的神像已不复存在,静升村幼儿园设在红庙里。

文笔塔 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无论是院落的布局设计,还是门窗柱壁的雕刻,处处显示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深藏着伦礼的深厚底蕴。独立于王家大院建筑群之外的文笔塔也把王家诗礼传家,注重文化的家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笔塔位于静升村南,塔高26米,底部周长12.3米,塔基为青石方形,砖砌结构,下粗上细,宛若毛笔竖立,直指蓝天。虽经数百年风剥雨蚀,至今依然完好,足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据老年人介绍,文笔塔旁边原来有一面打谷场,打谷场附近有一个四委不枯的大水池,打谷场上有一个辗谷碌碡。打谷场像一片砚台,碌碡像一块墨锭,水池中的清水可供磨墨。形似毛笔的塔,身边墨、砚、水齐全,象征着五家才思泉涌,文人不断,由此可见五氏祖先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晋祠庙 晋祠庙位于城东17公里的马和乡马和村北,创建于元惠宗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至1368年),明世宗嘉靖(公元1520xx年至1566年)、明穆宗隆庆(公元1567年至1572年)、明神宗万历(公元1573年至1620xx年)曾先后三次补修。晋祠庙正殿称“昭济圣母殿”,建筑面积为132平方,塑像已被毁坏。献殿抱厅建筑面积81平方米,为正方形,8柱,顶部呈八卦形。戏台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始建于清宣宗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戏台正面两侧各有一根石柱,刻有楹联一副,上联是:“褒善荣华衮表千秋忠孝节义”,下联是:“贬恶严斧铖惩百代*邪盗淫”。楹联寓意深刻,书写工整,笔力雄健,镌刻精湛。戏台两侧有钟鼓二楼,东有配殿7间,西有配殿15间。祠内有石碑数通,最早为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620xx年)所镌。韩信墓韩信,汉初诸候王,江苏淮阴人,楚汉相争时,被刘邦拜为大将,统率全军,足智多谋,佐刘邦破项羽,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刘邦遂成帝业。刘邦封他为齐王,后改封楚王。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候,又被告他勾结陈谋反,为吕后所杀。相传,吕后杀韩信后,将其首级派人呈送征讨陈的刘邦,使者行至灵石高壁村适逢刘邦凯旋,遂葬韩信首级于高壁村。后人为纪念韩信,将高壁村所在的山岭称为韩信岭,交建韩候祠祭祀。韩候祠抗日战争中被毁,韩信墓至今犹存,墓高约10米,周长约30米,现存“汉淮阴候墓”残碑一块。历代过往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明代监察御史于廉曾题诗云:“蹑足危机肇子房,将军不解避锋芒。功成自合归真主,守土何须乞假王。汉帝规模应豁达,蒯生筹策岂忠良,荒坟埋骨腰山路,驻马令人一叹伤!”

关于齐王筑城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王家大院地处山西腹部,在灵石县城区12公里处的静升镇,与著名的绵山、资寿寺、“灵石”、韩信领、石膏山、灵空山等景点,呈v型旅游线路。

灵石县历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为太原王氏后裔。留于当今的王家大院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总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的4.5万平方米。1997年8月18日以“中国民居艺术馆”正式开放的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20xx年)。有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11728平方米。1998年8月18日以“王氏博物馆”正式开放的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有院落28座,呈“王”字型布局,房屋540间,面积达19800平方米。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其特点是: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层楼叠院,鳞次栉比,气势宏伟,功能齐备。高家崖群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的庭院风格;红门堡建筑群顺应地理条件,一部分应变为前园后屋的总体设计。再加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1996年以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灵石县人民政府投巨资修复,王家大院才得以同游人见面。五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民居艺术珍品,已广泛地受到国内外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杨美术、影视、摄影等方面的专家及新闻媒体的关注,并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的实习基地。目前,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资寿寺 资寿寺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7公里处的苏溪村,与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相距2公里。资寿寺初建于唐,宋元明重修,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15000平方米,共有15座殿堂,并有藏经楼、禅堂院、方丈院、钟鼓楼等建筑。“资寿”之名,原意为“祝帝首以遐昌,资群生于寿域”,期凡人皆寿,故自古香火旺盛,佛事甚多。资寿寺主要以大型元代壁画和以十八罗汉为代表的彩塑艺术而著世,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1985年至1993年,省文物局和灵石县人民政府先后对资寿寺投巨资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但就在开放不久后的1993年12月25日晚,十八罗汉之首级全部被盗。案发后,经公安部门通力侦破,虽罪犯被捕,十八尊头像却不知所向。二年后,热爱收集古物者、中国台湾陈永泰先生,先后从日本、中国台湾等地购得此彩塑头像,并据有关资料查明为资寿寺所失时,因痛惜中华文化瑰宝,不忍其身异处,身为震旦集团董事长,遂向其投资所在地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负责人表明原委,并填写《捐献意愿书》,声言“身为炎黄子孙,看到中华文化之宝贵文物被如此破坏并流落海外,实倍感痛心”,“为使宝贵文物完璧归赵”,“本人自愿通过上海市台办,捐赠该十八尊佛头,使之物归原主”。据此,上海市台办又委派专人会同山西省文物局有关人员于1996年11月6日到资寿寺现场核实并录像后,我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即海协会)曾致函中国台湾海基会,请其协调中国台湾有关方面,以助力于陈永泰先生早日了此善愿,同时,陈永泰先生本人亦致函海基会,委请代其处理此事。多方同心协力,终致善举如愿,1999年3月下旬,十八尊彩塑罗汉头像,在遭劫掠5年之后,方才重归故里,重附金身。在广大群众盛赞陈永泰先生尚义疏财、乐善仁慈之际,灵石县人民政府于资寿寺内特地为陈永泰先生修建功德亭,树立功德牌,并为十八罗汉之身首重合、“死后复生”,举行隆重的重新开光仪式。由此,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资寿寺十八罗汉,因牵系到了海峡两岸的关系而更为天下关注,在国内多家媒体和香港、中国台湾报纸以及“美国之音”相继报道之后,资寿寺更加闻名四海。游客接踪而至,争相一睹为快。

周槐 周槐生长在灵石县石膏山脚下的西许村中,树高约18米,围径7米有余。据清乾隆39年(公元1774)碑文记载,此槐为村民公产,相传植自周初,迄今已有3020xx年的历史。古槐躯干中空,树洞可容数人,但依旧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苍劲挺拔,颇具风采。该树比介休“秦柏”的树龄要长得多,而可与晋祠的“周柏”比高下。

石膏山 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五十公里,北距太原一百八十五公里,雄居太岳山北段,处晋中、晋南和晋东南三地交界处,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为山西境内一座风光旖丽的名山。石膏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六十平方公里的风景区之内,青山环绕,绿水长流,林木葱笼,鸟语花香。它不仅有雄伟秀丽的山光水色,有姿态万千的石钟乳溶洞,有古朴别致的佛寺梵刹,而且有比较完整典型的森林植被,有丰富多彩的树木花卉鸟兽资源。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傅山游览此山后曾题留“山林野趣”四字,道出了石膏山风光的特色。

天石 天石(亦称为“灵石”或“天星”),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宾馆西侧的陈列馆八角亭内,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陨石。天石,满身孔洞,状若靠椅,而又不规则,“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露出地面的部分高达1.6米,底部直径1.5米,体积2.4立方米;埋于地面以下部分的体积究竟有多大,迄今仍然是个谜。传说,日本侵华时期,一个叫山口大荣的日本军官,企图把灵石运往日本,但号令士兵连挖数日不见根底,于是只好作罢,而后便再无一人刨根问底了。灵石为天外之物,何时降落人间,史无记述,据《灵石县志》载,此石为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北巡太原傍汾开道时所获。相传石上有“大道永吉”四字(今已不存)。其时,文帝以为灵瑞,遂赐其名为“灵石”,并榜旨割介休西南地与霍州之北地建设县治,以石命县,取名为“灵石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灵石”因隋文帝赐名而名传千古,因其不同寻常而富有神奇色彩。相传灵石县城的原状是一艘大船,“灵石”则在桅杆处,按其地形,滔滔汾水北来,大船必覆,但因灵石能“镇水灾,捍城垣”,“显灵秀之气”,水即蜿蜒南下。旧时,由于种种说法,灵石被当地百姓尊为“神石”,每逢过年过节,附近乡民便纷纷前来顶膜礼拜,祈求好运。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石”之说已成为传奇。天石,经科学化验结论,实为一块铁陨石。其硬度为5.5-6.0,有磁性,主要成份为铁,含量达96.17%,其余还有镍、钛、锰等,含量均不达1%,外部体积之大,仅次于乌鲁木齐博物馆陈列的铁陨石。“天石”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右边是豪华舒适的灵石宾馆,左边是直通大运公路的汾河大桥。园内存有北宋大书法家米蒂真迹,还有碑刻“晋省地域全图”及三个展览厅,如果您来灵石旅游或途经这里,一定不要忘记到“天石”景点一游。

百尺楼 灵石县城西南九公里处有个夏门村,夏门村依山傍水,汾河从东向南绕村而去。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夏门出过一个为官清正,敢于为民伸冤的清官名叫梁中靖。养育梁中靖的梁家,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百尺楼是梁家的建筑物之一。该楼削山为靠,面临汾河,创建于清初,。楼为四层,一、二层为三孔窑,三层为四孔窑,四层为穿廊。楼长15米,宽4米,高40米,故称“百尺楼”。楼下部为砖石结构,上部为砖木结构,建筑奇特而雄伟。每逢春日,登临百尺楼顶,远眺东山,艳阳高照,万道光芒;俯视汾河,波涛滚滚,汹涌奔流;汾河两岸,田野阡陌,杨柳婆娑,一派奏景象。这就是灵石八景中的“夏门春晓”。现在,“夏门春晓”石刻仍完好地镶嵌在楼北石壁之中。

介庙 介庙亦称为介子庙,位于马和乡张嵩村东。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曾从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没有赏到他,遂和母亲隐居绵上(今介休绵山)。后来晋文公率人来绵上寻访介子推,焚烧山林,逼其下山,他不愿出山,与母亲相抱烧死。晋文公以棉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后世称绵山为介山。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前后三天禁火,故清明又称“寒食节”。为纪念介子推,后世在介子推墓前建了介庙。规模宏敞的介庙被侵华日军毁坏。介墓封土已残,周围残栏尚存,占地面积为50平方米。介庙周围原有大片松柏林,此处柏树木质红润细密,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砍伐掠走。古代灵石八景之一的“介庙松涛”已不复存在。介庙、介墓遗迹尚存。

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位于县城东13公里静升镇集广村,系集广村何姓族人的祠堂。何氏宗祠始建于何时,无籍可考,只知清代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重修。何氏宗祠占地面积为607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正厅、过厅、东西厢房和戏台等。多年来,宗祠一直为生产队办公和仓储用地,加上族人极力保护,宗祠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据集广村?何氏族谱?记载,何氏家族先祖来自河南大石桥,与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两渡何家同出一源。明朝,先祖何资携弟从河南迁来灵石,何资定居于集广村,其弟定居于两渡村。两渡何家历代耕读传家,仕途腾达,名人显官众多。清代文臣何乃莹、武将何道深均功绩卓著,声钶远扬。集广何家已传24世,人丁兴旺。过去,每逢冬至、春节,举族聚集宗祠,行祭祀之礼,以示不忘祖先。

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静升村中部,又名“孝义坊”,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的祠堂-孝义祠的一部分。石牌坊由青石雕刻而成,石底石柱石梁,石顶石脊石兽,石斗拱石匾额,还镶嵌以镂空的石图案。坊高7.36米,宽13.49米。底部的10头石狮,姿态优美,栩栩如生。左右长短4根石柱上的前后4副楹联,有楷有篆,古奥深沉。顶上“孝义”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内阁学士翁方纲于乾隆乙已(1785年)夏日所书。王家当年共有石牌坊15座,只有此一座幸存下来。孝义坊北面为孝义祠,建筑面积428平方米,分上下两院,下院210平方米,正面窑洞3孔,两帝有廊庑,由此与上院相通。上院218平方米,正屋供奉祖先,南面小戏台与祭祖堂相对,戏台两边有优伶用的耳房,院东西亦为廊庑。孝义坊与孝义祠系王家十五世王梦鹏所建。王梦鹏事父母至孝,孝名卓著,远播朝野,倍受颂扬。

文庙 文庙位于静升村中部,据明朝万历(1573-1620)本灵石县志记载,静升文庙系元代至顺3年(1332年)所建,占在面积为424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殿、献殿、东西配殿、影壁和魁星楼。影壁,壁面为18.19平方米,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龙门肃立于云海之间,青龙奋爪翘首,气势轩昂;浪花间游动着一尾大鲤鱼和七尾小鲤鱼,维妙维肖,生动逼真。魁星楼,高20米,建于瓮门高台之上,六角三层砖木结构,重檐飞翼,高耸巍峨,气势雄伟壮观,庙内有古柏6株,石碑数通。1996年,静升文庙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静升文庙进行了精心维修,整旧如旧,焕然一新。

天竺寺 石膏山是太岳山脉中段的一座枸山,山上山下植被严密,乔木灌木满山遍野,山上绿荫蔽日,山下流水潺潺,三委百共盛开,四时松柏长青,被誉为“天然森林公园”。石膏山并非盛产石膏而得名,山名的由来是因为山上有几处溶洞,洞顶岩石因水溶而乳状下滴,形成膏状堆积物,山名由此而来。在石膏山山腰有三个巨大的洞穴,最大的高十几米,宽几十米,深二三十米,这3个洞分别称为上岩、中岩和下岩。三岩中分别建有白衣洞、龙王殿、天竺寺。天竺寺已有600余年历史。由于建在洞穴中,只受风吹,不受雨淋,利于保存,至今基本完好。抗日战争中,石膏山为太岳革命根据地之一。灵东县(当时灵石以汾河为界分为灵东、灵西二县)抗日民主政府就驻扎在天竺寺。不久前,灵石县政府成立了石膏山建设指挥部,准备开发石膏山,发展旅游业。

后土庙 后土庙在县城东12公里的静升镇静升村,占地面积1088平方米。因年深日久,战火兵燹,多数建筑已毁,现仅存献殿和正殿。据正殿县梁记载,元大德八年(公元1320xx年)七月十四日重修,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殿内塑像毁于1985年大跃进时期和199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献殿为正方形,建筑面积为85平方米,殿内4根大柱高3.5米,周长2米;4根小柱高3.5米,周长1米,构造精巧,气势雄伟。献殿外有明代和清代石碑5通,分别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20xx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清仁宗嘉庆八年(公元1820xx年)、嘉庆十三年(公元1820xx年)。近年来,静升镇政府和静升村村委会,对后土庙正殿和献殿进行了保护,并在庙址上修建了办公房舍,现为镇人民政府驻地。

红庙 静升镇位于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自古以来人烟凑集,市井繁华,为灵石东北部和介休东南部的货物集散中心。由于商贸发达,静升自古以来富商巨贾众多,因而规模宏大,建筑精细的民宅院落比比皆是,远近闻名。在静升村众多的建筑物中,有一处格外引人注目的房舍,这就是红庙。因此庙红墙、红门,人们俗称“红庙”,原有的庙名反而被人遗忘了。红庙位于静升村中部,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戏台等,占地面积734平方米。红庙在当地又称为“东社”,静升村西的后土庙称“西社”。“社”的确切含意如今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只知道过去每逢夏收、秋收和冬至等节日,家家都来红庙烧香上供,祈求神灵保佑。每年阴历六月十九,是红庙的庙会,会期常演戏助兴。如今,红庙的神像已不复存在,静升村幼儿园设在红庙里。

文笔塔 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无论是院落的布局设计,还是门窗柱壁的雕刻,处处显示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深藏着伦礼的深厚底蕴。独立于王家大院建筑群之外的文笔塔也把王家诗礼传家,注重文化的家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笔塔位于静升村南,塔高26米,底部周长12.3米,塔基为青石方形,砖砌结构,下粗上细,宛若毛笔竖立,直指蓝天。虽经数百年风剥雨蚀,至今依然完好,足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据老年人介绍,文笔塔旁边原来有一面打谷场,打谷场附近有一个四委不枯的大水池,打谷场上有一个辗谷碌碡。打谷场像一片砚台,碌碡像一块墨锭,水池中的清水可供磨墨。形似毛笔的塔,身边墨、砚、水齐全,象征着五家才思泉涌,文人不断,由此可见五氏祖先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晋祠庙 晋祠庙位于城东17公里的马和乡马和村北,创建于元惠宗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至1368年),明世宗嘉靖(公元1520xx年至1566年)、明穆宗隆庆(公元1567年至1572年)、明神宗万历(公元1573年至1620xx年)曾先后三次补修。晋祠庙正殿称“昭济圣母殿”,建筑面积为132平方,塑像已被毁坏。献殿抱厅建筑面积81平方米,为正方形,8柱,顶部呈八卦形。戏台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始建于清宣宗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戏台正面两侧各有一根石柱,刻有楹联一副,上联是:“褒善荣华衮表千秋忠孝节义”,下联是:“贬恶严斧铖惩百代*邪盗淫”。楹联寓意深刻,书写工整,笔力雄健,镌刻精湛。戏台两侧有钟鼓二楼,东有配殿7间,西有配殿15间。祠内有石碑数通,最早为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620xx年)所镌。韩信墓韩信,汉初诸候王,江苏淮阴人,楚汉相争时,被刘邦拜为大将,统率全军,足智多谋,佐刘邦破项羽,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刘邦遂成帝业。刘邦封他为齐王,后改封楚王。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候,又被告他勾结陈谋反,为吕后所杀。相传,吕后杀韩信后,将其首级派人呈送征讨陈的刘邦,使者行至灵石高壁村适逢刘邦凯旋,遂葬韩信首级于高壁村。后人为纪念韩信,将高壁村所在的山岭称为韩信岭,交建韩候祠祭祀。韩候祠抗日战争中被毁,韩信墓至今犹存,墓高约10米,周长约30米,现存“汉淮阴候墓”残碑一块。历代过往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明代监察御史于廉曾题诗云:“蹑足危机肇子房,将军不解避锋芒。功成自合归真主,守土何须乞假王。汉帝规模应豁达,蒯生筹策岂忠良,荒坟埋骨腰山路,驻马令人一叹伤!”

关于齐王筑城心得体会及感悟八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2、通过体会文言语句的语气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会邹忌的讽刺艺术。

1、以小喻大的设喻方法。

2、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3、讨论除蔽、兼听在当时和现在的意义。

1、以小喻大的设喻方法。

2、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阅读、点拨、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个秀才和朋友们一起去一位官员家做客,吃饭的时候却惟独忘了给秀才盛饭,这时秀才说:-------,主人马上给他盛上了。请问秀才说了什么?(同学们讨论)

由此可见,在一些场合中,说话是要讲艺术的。那么如何规劝一个有错误的人,并让他认识、欣然改正就有难度了,更何况那人是高高在上的王,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邹忌是如何做到的。(板书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二、了解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

鼓励学生讲解

明确: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自己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和读不通的地方。

易读错的字有:昳丽 朝服衣冠 窥镜 期年 朝于齐 间进

2、教师范读正音,学生听读注音,划出节奏。

3、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4、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合作,翻译课文。

(注意一些重要实词、虚词的翻译,可结合课后探究练习第三、第四题)

2、全班交流、释疑

3、在通译课文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争取能当堂把最后三小节背出来。

诵读指导:

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

明确: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要尽量读出三问三答的不同语气。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既要读出讽谏的委婉,又要读出臣对君的忠诚。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五、精读课文,分析内涵

研读第一段

1、文章中首先出场的是哪些人物?(板书:邹忌、妻、妾、客)

2、邹忌想知道自己与徐公谁美,就分别向妻、妾、客提问,由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揣摩三问三答过程中各人的心态。

点拨:

邹忌问妻——亲切自然妻的回答——由衷喜爱(私语气重)

邹忌问妾——居高临下妾的回答——模仿敷衍(畏语气稍轻)

邹忌问客——急于了解情况客的回答——应酬奉承(求语气更轻)

3、讨论总结:邹忌见到徐公后自认为不如徐公美,这说明邹忌并没有被蒙蔽,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板书:私畏求)

4、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并根据情节试背诵。

研读第二段

1、自读课文,思考:写邹忌家中闺房琐事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为了向齐威王设喻讽谏,把妻、妾、客与宫妇、朝臣、四境之内进行类比得出结论:王之蔽甚矣(板书)

提示:设喻——用一种富有机智和幽默情趣、并寄寓深刻哲理的虚构故事来阐明某种道理,用一种道理来说明另外一种道理,设喻贵在用事理打比方。本文就是用家事说国事,两件事在道理上的相同之处就是“受蒙蔽”。运用设喻的方法来阐明齐威王受蒙蔽的道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逆耳变顺耳,使齐威王易于接受。

2、学生齐读一二段,边体会设喻的手法边试着背诵。

研读第三段

1、齐读课文,然后思考:前面我们提到臣子向君王进谏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那么齐威王对邹忌进谏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读后,点拨:“王曰:‘善’。”齐威王不但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还随之颁布了一系列命令,来鼓励进谏。

2、在自读有关法令之后,由学生讨论总结:齐威王是怎样一位君王?邹忌是怎样一位臣子?

明确:臣子进谏帝王是批龙鳞、逆圣听,尽管邹忌进谏艺术高超,但是必须有善于纳谏的君王才可以。(板书:纳谏明君善谏良臣)

六、总结概括

1、分组再读课文,能够背诵的同学要求背诵。

2、学生讨论学习完本文之后的感受。(从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方面去考虑)

七、布置作业

1、整理文言知识卡片;

2、熟读、背诵全文;

3、写一篇读后感。

八、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美甚)妻——私——宫妇

(何及)妾——畏——朝臣王之蔽甚矣

(不若)客——求——四境

邹忌齐威王

战胜于朝廷

善谏良臣纳谏明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