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5:03:47 页码:13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通用15篇)
2023-11-15 15:03:47    小编:ZTFB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写心得体会时应当注意语言简练明了,避免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句子。"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和感悟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的理解,同时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积累。或许我们该写一篇心得体会来回顾与总结一下了呢?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深度且有影响力的心得体会呢?首先,要有清晰的主题与思路,明确写作的目的和要点。其次,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将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准确地传达给读者。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或具体细节,加强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希望以上几点对你有所启发!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借鉴。它们来自不同领域和经验背景的人士,内容丰富、感悟深刻,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思考和灵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一

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每天都在这里发生。致敬!逆行的“白衣战士”!疫情就是命令,他们勇敢逆行“下一站,回武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武汉疫情感人故事,仅供大家参阅。

赵翔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第五党支部的一名党员,也是一名业务骨干。1月2日晚,来自武汉的疫情样本到达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后,被第一时间送进了p3实验室进行分装和灭活。赵翔接到的任务正是对未知病原进行测序。

要从较少的原始样本中检测出全基因组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赵翔迅速投入战斗,经过一夜的鏖战,他和同事将几百万条reads序列拼成了一条长度大概在28kb的长片段。比对后发现,它与蝙蝠中的一种冠状病毒类似,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启动了一级响应机制,并指定赵翔工作组负责全部样本的测序工作,期间必须做到24小时响应。组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吃住在实验室,样本来了就测序,做完当天的实验还要接着分析前一天上机的结果,工作不分昼夜,已经完全分不清今夕何夕。

忙碌间隙,赵翔偶然想起几个月前曾和家人约好的出国旅行,肯定要泡汤了,可怎么跟家人说呢?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赵翔感觉有点开不了口,毕竟孩子已经盼了好几个月,爱人在医院工作,平日里假期非常少,好不容易换了几个夜班才凑成这趟行程。没想到,他还没开口,爱人就先说道:“你走不了了吧,眼下正是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去吧,我们都理解。”

在单位连续奋战了25天,赵翔才抽空回了趟家,孩子问:“爸爸,你去哪儿了?”赵翔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愧疚。但是,为了战胜疫情,他和同事愿意舍小家保大家!

大疫如大考,危难见真章。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青年人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迎难而上守阵地,战疫稳考保大局,彰显了新时代教育考试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急难险重顶得上临危受命践初心。

大年三十,考试中心奈亚公司软件研发与运维部经理董永哲终止假期,顾不上刚刚生产的爱人和出生十几天的孩子,毅然返回工作岗位,因为他要第一时间把“在全国范围内取消1月和2月所有海外考试,并全额退还考生考试费用”的通知公告发布出去,同时启动海外考试报名系统应急模式。这个应急决策是考试中心针对疫情,科学研判、高效协调、果断决定的重要措施,必须迅速落地,不能耽搁半分。

时间紧、考生多、工作量大,加之返京同事居家隔离,董永哲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在大家的远程支持下,他每天在办公室工作十几个小时,实时在岗监控系统运转和数据通信状态,积极高效地执行考试中心各项指令,圆满完成全国近10万名考生的数据处理工作和海外考试的应急处置。

防疫情稳高考主动应变迎挑战。

高考是事关千万莘莘学子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国家教育考试,社会关注度极高。2020年又值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第二批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新高考方案落地之年,在坚决承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还要面临高考新政落地的挑战,同时兼顾疫情对学情、考情的影响,多重挑战叠加,使今年高考更具敏感性、复杂性和挑战性。

以青年骨干为核心的命题工作组创新工作机制,根据疫情变化及时制定命题方案和工作预案,有序推进工作规划,保证试题质量稳步提高。同时,加强对命题教师的遴选、培训和生命健康教育,完善命题工作全流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在非常时期筑牢试题试卷的安全保密防线,确保试题质量和安全。

特殊时期特殊使命就地开展高考调研。

“我是国际考试处方博,我现在在湖北十堰……”“我是专项考试处罗成禹,我现在在湖北宜昌……”突如起来的疫情让春节回鄂过年的四位青年干部无法按计划返京。2月1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负责同志和在鄂同事视频连线,了解他们和家人的状况,表达全体干部职工的关心和问候。

身处疫情重灾区的四位青年干部积极响应考试中心党委号召,利用身在疫情一线的条件,就地成立湖北2020高考调研组,在特殊时期承担特殊使命,充当教育部考试中心伸向前线基层的“探头”,为高考应急预案的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连日来,他们研究制定调研方案,建立“湖北2020高考调研小分队”微信群,广泛发动身边亲朋好友,深入了解当地高三教师教学和考生复习情况,以期形成第一手的。

调研报告。

为高考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抗疫是大战,更是大考。教育考试青年正以积极行动抗疫稳考,为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女儿递交了“请战书”

“请您拿好车票,进站和检票时注意与其他旅客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祝您健康平安!”这句充满关爱的温馨提示,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大板车务段林西站售票员王玉萍近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每天跟上百名旅客发生钱、票、证的“亲密”接触,刚开始心里难免会有所顾虑,但有着25年工龄的王玉萍心中笃定“穿上这身铁路制服,就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使命”!

她每次接班总会早来1个小时,对售票厅彻底清扫消毒,并对自动售取票机、门扶手等关键设备设施重点消毒,从接班到下班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脸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痕迹,自己却浑然不觉。

与王玉萍同在车站工作的女儿张子怡,很是心疼母亲。瞧着母亲每天细致入微地工作,张子怡也备受鼓舞,她向车站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我不但要值好自己的班,在其他客运岗位缺员时也愿意义务替班。

妈,您月底就退休了……。

2月20日下午13时50分,旅客向湛江站出站口涌来。客运值班员吴珠群急忙拿起喇叭,一边喊着“请大家配合体温监测”,一边引导旅客排成两队。

疫情防控期间,吴珠群像踩着“风火轮”一样来回穿梭,这一切都被女儿金婵看在眼中。

金婵是湛江站售票员,由于近期退票量增加,她将原来半小时吃饭时间缩短到10分钟,吃饭像“打仗”,走路像“赛跑”。即使这样,金婵上班时也不敢大口喝水,怕上厕所耽误时间。虽然母女俩工作地点只相距几十米,但却经常忙得顾不上说话。

“妈,您月底就退休了,要不先请个公休吧,万一被感染了……”好不容易遇见母亲,金婵赶紧劝说。“98年抗洪、03年非典、08年雨雪冰冻都经历过,现在我这个老党员更不能退缩!”50多岁的吴珠群像个不服输的孩子对女儿说道。

“好的老妈,我们一起冲!”帮母亲整理好口罩,母女俩转身又回到岗位上。

在车站一住就是半个月。

母亲徐惠是烟台站售票员,女儿赵迎雪是烟台南站售票员,原本是同城车站,但由于疫情,母女俩相见变得很难。此前,为了减少交叉感染,赵迎雪按车站要求延长了交接班时间,而母亲徐惠每天要核对数以千计的退票,在车站一住就是半个月。

虽然看不到母亲,心中充满思念,但这并没有影响赵迎雪,她把对妈妈的牵挂转化为工作动力,每每在为旅客售票或者改签时,总会想到母亲此时也正在烟台站的售票窗前忙碌着,母女的相思之情镌刻在这张窄窄的车票中。

最好的爱就是并肩前行。

“阳阳,明天出乘一定要带好口罩,做好防护,叮嘱同事们多小心、别大意……”

“妈妈,放心吧,你也要注意防护!”

这样的微信对话已成为石家庄客运段g91次高铁列车长李阳和母亲杨兴玲相互加油鼓劲的日常。

家住保定市的杨兴玲曾在居委会有过工作经验,疫情发生后,她找到相关部门,主动承担起小区进出口的看守任务。

“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旅客负责,车厢消毒要做到一处不漏、一次不少。”李阳为了方便班组里的小姐妹掌握要领,将列车防护和消毒工作注意事项拍成小视频,让大家在每次出乘前学习。

“妈妈,你不会怕吗?”“我们多做一点也许就会少一份危险!”杨兴玲笑着说。母亲在李阳的成长道路上总是充当着人生导师的角色。

古有上阵父子兵,今有战“疫”母女行,虽然母女俩见面时间不多,但她们说最好的爱,就是并肩前行。

“过去的二十几天,我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只为争分夺秒阻断病毒传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交通运输保障,这是交通人的职责、是交通青年的使命。”交通运输部应急办的青年党员姜超,说出了同事们的心声。

二十多天了,他们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连续奋战,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姜超所在的交通运输综合应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落实交通运输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每日研究决定的有关疫情联防联控的各类措施,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都发自于此。

恪尽职守在每一刻。

全力保障防疫物资和民生重点物资运输、保持疫情期间的路网通畅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交通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重要部署、部党组的相关决策,在姜超等应急指挥中心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迅速推进。

疫情防控工作对综合应急指挥中心作为“服务处、急诊科、交通岗、指挥部”的定位赋予了新的诠释:既是“服务处”,着力服务全系统疫情防控需求;也是“急诊科”,重点聚焦湖北和武汉,全力确保防疫物资运输“零耽搁”;还是“交通岗”,坚持24小时不间断调度和一事一处理,保障路网畅通;更是“指挥部”,实施“清单”管理和“销号务院部署以及部党组的要求落实到位。

快速对接基层,了解基层的经验和困难;快速组织材料,形成方案对策;快速请示汇报,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快”,对姜超等应急指挥中心的青年来说,是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是在交通运输推进相关政策措施的节奏、也是交通人守土尽责的行动写照。

党旗飘扬在第一线。

“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的紧要关头,就越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投入到疫情防抗工作中,要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战“疫”打响,应急指挥中心党支部向全体党员发出了倡议。

自交通运输部启动应急响应以来,应急指挥中心所有党员就放弃休假,全部进入战斗状态。他们是部机关唯一没有“预备队”的部门,因为所有人都在“一线”、都上“战场”、都是“战士”。他们中,有的立即退掉了春节回家的车票,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有的顾不上照顾刚出生的女儿,一直坚守在岗位;有的连续奋战了几个昼夜,却怕工作断线而不肯离开岗位……主动应战、马上应战,这是中心每个党员无须多言的共识。

1月25日,大年初一,姜超凌晨4点就到达工作岗位,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沟通协商、研究讨论、组织会议、起草文件,一件事跟着一件事、工作链条开足马力运转。除了午饭吃盒饭那10分钟,他几乎一直没停地工作到第二天凌晨3点,仅仅休息了3个小时,又投入新一天的战斗。这些天,姜超和同事们已经习惯了在深夜和凌晨奔波于家与单位之间。

可姜超却说:交通运输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同志更辛苦,大家耐着冬夜严寒,顶风冒雨地保防疫、保运输、保通畅。想到成千上万的战友,就觉得逆行的路上不孤单;想到党员的初心使命、人民对交通运输的期盼,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家人看到的总是背影。

今年春节,姜超和家人留在北京过年。父母每天都会做好他喜欢吃的菜等他,盼着他哪天下班早吃一顿团圆饭,可每次他都让父母的期待落空。

2月12日,他难得晚上8点半就回到家,酸菜打卤面刚吃上一口,就接到电话有紧急任务要赶回单位。妻子忙为他拿来衣服和药品,不放心地叮嘱他累了要休息,别硬撑,早晨记得吃药。姜超去年6月刚做过甲状腺手术,每天要吃药。因为这些天不知道会住在单位还是家里,妻子总是把药放在他衣服口袋里备着。在部党组的亲切关心和统筹领导下,其他相关司局的干部职工到中心进行增援。正月十五这一天,姜超在家多睡了一会儿。这天早晨,女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新春小礼物送给爸爸。从除夕直到十五,女儿一直没机会交给他。那是一把小扇子,上面写着“草原上最美的花”。

接过孩子的心意,他既内疚又感动,他对女儿说:“还记得你背诵过的那篇《岳阳楼记》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爸爸正在这样做。等战‘疫’胜利了,爸爸妈妈一定会带你去草原看最美的花。”

来到武汉后,50岁的王学军第一次穿起了纸尿裤。

王学军是青海红十字医院主任医师、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青海队随车医生,一位有着26年临床经验和1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和很多人想象的百里驰骋、车轮滚滚不一样,他干的是院内转运工作。

“可能有人觉得,院内有什么好转运的,不就几百上千米的距离吗?”王学军说,事实上,跑起来才知道,看似简单的院内转诊,没了他们的负压救护车还真是不行。

王学军和队友进驻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是武汉市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全院一共1050张病床,全都是危重症、重症患者。“而且基本都是老年人,还伴有并发症,加上病毒造成的伤害,他们的身体已经非常之差,连走几步路都很困难。即便是轻症患者,情况也很不乐观。”王学军说,此前,为了帮助这些患者在不同楼栋之间转诊、检查,医护人员经常要忙碌一两个小时。但现在,他们用车一趟就能拉完。

但光用车拉不行,他们还得抬病人。“本来按照规定,我们只需要在救护车上等着,医护人员会把患者抬下来,我们拉上就走。但现在,医护人员都太忙了,而且她们大多是女同志,比我们更累。”每天推着沉重的担架,辗转于隔离间、救护车和重症监护室,50岁的王学军和队友们,全然忘了自己已不再年轻。

尤其是,本来推起来就特别显沉的车载担架,再加上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呼吸机、监护仪等,连续几趟下来,他们经常累的气喘吁吁,防护服里汗出如浆。

这样的高强度工作,王学军和队友三班倒,经常一班就是六七个小时。最晚的一次,从下午2点忙到了凌晨1点,直把他们累得脸色发白,躺在床上连动弹一下手指的力气都没有。

但即便这样,他们还不敢多喝水。“没办法,一套防护服要顶一个班,也没时间换,只能用尿不湿。”王学军说,尤其是早晨,本来有人喜欢早餐喝粥,但他们现在根本不敢喝,只能尽量挑些干的吃,“补水越少越好”。

“老王,那你这次回去,职称上怎么也得提一级吧?”有人自以为猜透了他的心思。

“我都主任医师8年了,已经到头了,还提个啥?”王学军就笑。

还有些熟人知道他来武汉,好奇他在这边的状态,就在微信问他:“老王,在那边咋样?凭你的资历,应该进专家组了吧?”

“进啥专家组啊?我就过来推担架的。”王学军回复,还把自己的抖音发给他们看。

“他们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觉得你一搞麻醉的医学专家,跑武汉去推担架干啥?但他们不明白,我不来,心里就不踏实。”王学军说。

改变王学军思想的,是直面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两次特大自然灾害的救援经历。当时,他两次向组织主动请战,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现场,看多了生命无常和生离死别,对他的内心触动很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27日,青海省准备派出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王学军第一时间递交了。

申请书。

但因为并非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他未能如愿进入第一批名单。

2月7日,青海省红十字会接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通知,决定选召10人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王学军得知消息,立即申请加入青海省红十字会名单,“本来我在卫健委下一批派遣名单里,但实在等不及了,就想早点赶到武汉”。

“你知道我来这边,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是那些堆积在医院走廊里、病房外的垃圾袋,有黄色的、红色的,一个、两个、三个,就那样静静的堆在那,你知道它们代表着什么吗?”王学军反问,随后又自言自语:“那些红色的,都是逝者的遗物啊,因为粘附着病毒,回头都要一把火烧掉,就像它们主人的生命,在这个世间就没了。”

王学军说着,便沉默了。往返于生死之间,这个穿着xl防护服都显小的高原汉子,在这一刻忍不住眼眶通红。

“但我知道,肯定有一些人活了下来。”随后,他又振作起来:“就像前些天,我们遇到了一位大姐,是我们在院区遇到的少有的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患者,她向我们借用了消毒液洗手,还很有礼貌的向我们道谢。我能预感到,她一定会好起来!一定还会有更多人好起来!”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二

“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万众一心,遏制疫情,我们可以!”“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坚决请战上一线!”疫情面前,武汉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们,在“请战书”上写下一条条滚烫的话语。

【战地。

日记。

】党史文献青年:在值班值守中贡献青春力量。

冯宗仁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办公厅秘书处一名年轻同志。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细落实院务会、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当好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员、应急值守工作的调度员、疫情防控一线窗口的战斗员,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

从容应对,摸清底数,做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冯宗仁同志主要承担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疫情防控工作信息联络员的任务,他通过微信群、电话联络等方式,及时向全院各部门及直属单位传达院务会、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转发相关信息40余条。按照院务会、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建立疫情防控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的要求,每天对全院1000余人的行程、返京时间、健康状况、家人情况、小区情况等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对大量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鉴别,提出需要特别报告的事项。每日向上级部门和属地报送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信息,确保内外双线畅通。通过冯宗仁同志大量扎实和细致的工作,使全院干部职工及时了解掌握了上级的有关精神、防控知识,稳定了思想情绪,同时使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准确掌握了疫情防控底数,为做好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尽心尽职,全力协调,作全院疫情防控应急值守工作的调度员。

按照工作职责,冯宗仁同志负责院总值班室排班工作。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把总值班室应急值守工作视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及时收发和处置各种公文。对于春节前后安排的共70名值班员,确认是否能够按时就位,对于一些因居家隔离等原因不能按时参加值班的同志,认真进行协调安排,调整值班次序,确保始终有人坚守岗位。及时督促协调全院各部门及直属单位领取防护物资,每天对值班室喷洒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毒,保持值班室良好的卫生环境。经过冯宗仁同志的积极努力,院总值班室工作做到了人员不断档、工作不误事,为全院防控、业务、保密工作“三不误”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动担当,认真负责,做全院疫情防控一线窗口的战斗员。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所在处的其他同志有的因外地返京居家隔离观察,冯宗仁同志主动承担起处里的日常工作,按照领导指示要求,积极稳妥应对处理各种情况,为全院正常有序运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冯宗仁同志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家里也有一些急需办理的事项,但在疫情防控重大任务面前,他没有犹豫、没有推托,自觉克服家庭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冯宗仁同志作为一名普通干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勇于担当,认真负责,真正做到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战地日记】战“疫”中的环保人,用坚守诠释初心和使命。

李东一是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室工程师,她的爱人任明,是大兴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队长,两人都是共产党员。2020年农历除夕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肆虐。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他视疫情为命令,视防控为己任,舍小家顾大家,主动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在做好水环境监测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挑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担子。他们用坚守诠释着初心和使命,尽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风采。

他顾大家,我顾小家。

腊月二十七日,大兴区生态环境局任命任明为局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组长,并带领工作组成员对全区四个设立发热门诊的医院及重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帮扶,切断病毒蔓延扩散渠道。任明深知此次任务非同寻常,直接与病毒感染的废物和废水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危险,正愁该怎么跟妻子解释,同为生态环境工作者的李东一就表示:“你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党员干部,是组织培养出来的,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那就要挺身而出,没有理由退缩。我更多的是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你放心,我会好好支持你,打理好家里的一切,你在一线安心工作,也要保护好自己。”

带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从这天开始,任明在家庭和事业的抉择中又一次选择了后者,而这一战就再也没有回家,一直站在了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

他防控病毒,我守护碧水。

防控疫情阻击战打响的当晚,任明紧急安排部署,规范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杀菌消毒,阻断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便和污水扩散传播;在建立机制,统筹调度的基础上,每天还要带领党员奔赴一线,加强对全区医疗废物、涉疫生活垃圾和废水的处置、排放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科学指导,有效消除感染性污染源向环境转移的风险。

爱人积极奋战在一线,李东一则坚守在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阵地。虽然每日按要求居家办公,李东一手头的工作一点也没耽搁。她深知,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为了确保在抗击疫情期间地表水监测数据的真、准、全,相关工作更不能放松和懈怠。她认真负责做好防疫期间地表水数据核定及评价,同时积极参与到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抗疫调度工作中来,每天守在电脑前,就怕错过群里的消息,甚至到深夜都还在为协调水站运维保障而忙碌着,为的就是确保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稳定运行。

他冲在前线,我守护后方。

面对疫情蔓延、病毒威胁,任明作为专项组负责人,承受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从受领任务开始,没有休息过一天,每时每刻都处在高度戒备当中。特别是在一线督导检查的现场,他马不停蹄,每天几乎吃不上一口热饭,睡不上一个好觉。现场归来,他还要关心照顾其他队员的个人防护和身体状况。

爱人在前线拼搏的时候,李东一选择在后方默默的守护。在完成总站安排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她也担负起照顾母亲和孩子的责任,每天辅导孩子功课、料理家务。虽然辛苦,但是每当想到全家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做出应有的贡献,心里就觉得很踏实、很欣慰。

他们6岁的女儿平时最喜欢画画,有一天女儿递给她一幅画,说画的是他们一家,看完她瞬间落泪:左边是妈妈在家里电脑前办公,孩子在身后默默的看着;右边是爸爸下班后来看望她们娘儿俩。这幅画的背后还有个小故事,她爱人担心自己每天的工作容易接触到病毒,说自己没什么,就是担心家里体弱的老人和孩子,于是建议她和老人孩子一起住,自己单独隔离,于是就有了画中右边的内容。虽然看起来简简单单一幅画,却画出了爸爸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样子。

在这场抗疫战役中,李东一和她的爱人是所有生态环境铁军的缩影。所有生态环保铁军们以“若有战、招必回、战必胜”的信念,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定站在抗击疫情的前线,视疫情如命令,充分体现了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铁军情怀。最危险的地方,从来不缺英雄的身影,生态环境铁军也是这场战役中的“最美逆行者”!

【战地日记】架起守望相助、协力抗疫的“同心桥”

2月10日,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运输信息化事业部总经理王淑芳彻夜未眠。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企业复工复产在即,农民工返岗运输保障任务艰巨。当日下午2点多,王淑芳工作室接到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来电,“明天上午10点,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上线农民工返岗包车管理功能,能不能实现?”“能!”接到任务的王淑芳语气温柔而坚定。

此时,留给他们的时间已不足18个小时。王淑芳带领工作室团队,与时间赛跑,连夜对系统客运接驳功能模块进行技术改造,同步开发测试,如期上线应用。上线仅3天,该功能就服务农民工返岗包车42趟次,搭建起农民工返岗跨省包车管理的实时信息共享通道。

全国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全国互联网道路运政服务系统……这些面向社会服务的系统,犹如一座座“同心桥”,连接起交通人与人民群众同心战“疫”、守望相助之心,汇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之力。

作为这些系统的技术开发和保障团队,王淑芳工作室团队坚定信念,冲锋在前,当好服务和保障百姓出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防疫物资运输车辆调度和在途运输、网上业务办理的技术排头兵。

24小时在线保畅12328。

“您好,我有一批口罩想捐赠到武汉,请求协助运输。”

“我有一辆轻卡货车,如有运输医疗物资需要,愿意无偿提供运输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12328电话系统相继开设“疫情防控物资运输保障专线”“疫情防控物资捐助协调专线”,每天都会接听很多这样的来电。

电话两端,携手战“疫”。据统计,截至2月16日,12328电话共受理疫情防控有关电话业务22.07万件。每一次焦急的询问、每一回热心的捐助、每一个温馨的建议,都让王淑芳深有感触:“没想到12328电话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保障全国12328电话系统稳定运行,王淑芳和工作室团队全力以赴,24小时技术值守。

王淑芳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孩子期待已久的家庭旅行,不得不再次“泡汤”。团队成员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坚守岗位,以专业的能力及时处理好每一次突发问题。

为了更好发挥12328电话倾听民声、畅通民意、汇集民智的作用,王淑芳带领工作室团队对疫情期间的12328电话业务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百姓主要关注的问题集中在疫情路况、公共交通疫情防护等,并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加强防护措施等方面给出建议。团队及时将这些信息分析上报,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支持。

“我的道路运输证在2月5日已过期,现在无法通过系统正常发起业务申请。该怎么办呢?”2月7日,司机田师傅通过全国互联网道路运政服务系统客服qq群求助。

按照线上业务办理规定,道路运输证超期需要去办事大厅窗口办理。考虑疫情期间情况特殊,王淑芳主动与业务主管部门和车籍所在地运管部门沟通协调,带领团队加班修改程序,对系统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确保疫情期间办事人只需在“网上服务厅”办事。

该系统可谓“临危受命”。系统于去年12月31日上线试运行,按照正常工作流程,试运行期间只需收集问题,正式运行前一次性解决。“疫情就是命令,我们直接把试运行当成正式运行。”王淑芳带领工作室团队白天保障系统使用,每天晚上8点后进行技术改进,确保问题绝不过夜。

工作室成员刘利静是负责系统开发的工程师,也是2岁孩子的妈妈。她回忆:“在一次次哄着孩子说工作马上就完却又一次次食言的过程中,娃学会了新的表达方式——‘妈妈工作完了没?’”

“特殊时期,我们不只是技术团队,还是服务窗口。”王淑芳这样要求工作室团队成员。

每天,线下服务电话不断响起,大家的手机里300多人的客服qq群、与各省系统技术对接的微信群、与各省业务管理部门对接的微信群常常“刷屏”,王淑芳和工作室团队成员总是第一时间回应技术问题。

线上线下24小时技术值守和服务协调,业务咨询“件件有回复”,待解决问题“件件有跟踪”,已解决问题“件件有记录”。截至2月16日,共办理业务12700多件,“相当于群众少跑了一万多次”。

“业务办理非常快,给业户节约了时间,节约了成本!”“对初进系统的企业很细心的指导,审验速度快。”“服务人性化,一件事网上一次办好,棒。”……1400多条评价,好评率达到99.16%,这让王淑芳和工作室团队成员一扫疲倦。“这既是对我们的评价,更是对我们的期待。”王淑芳说。

时刻思考如何做得更多。

对于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领路人王淑芳来说,疫情期间怎么让信息化发挥作用,如何做得更多,是她时刻思考的问题。

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在疫情期间承担着运输保障的重任。随着疫情变化,“两客一危”车辆上线率1月22日开始明显下降,2月9日开始逐步上升,目前仍处于低位。数量虽不多,但每一车都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重要的防疫物资,每一车都是人们安全畅通出行的愿望,不容有半点闪失。“此时的联网联控系统,联的是信息,通的是信心。”

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陆续向王淑芳发来求助信息,提出如何实现线上车货快速匹配、疫情严重地区车辆精准跟踪等实际难题。

凭借技术保障联网联控系统的经验,王淑芳工作室帮助企业加强疫情严重地区车辆管理,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与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打造危化品运输车辆管理服务系统,在疫情期间给石化行业企业免费提供预约排队、疫情严重地区车辆查询、运输车辆调度等信息服务。

与新希望集团运荔枝科技公司合作,联合打造冷链运输信息调度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合,为疫情地区提供义务运输服务。截至2月16日,王淑芳工作室配合运荔枝公司,保障运输各类民生、防疫物资95车次,累计超过1500吨。

2月1日以来每天值班在岗、手机24小时在线,运维管理多个系统,做好工作室疫情防控……已经连轴转的王淑芳总觉得还不够,她说:“我们不能像医生一样奋战在最前线,不过团队开发管理的信息系统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也算是尽自己微薄之力吧。”

冰雪终将消融,静待繁华盛开。“我将带领团队,不忘初心,把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使命放在首位,放在心里。”目前,王淑芳正带领工作室团队奋斗在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应用升级整合之路上,以信息化手段守护好抗击疫情的座座“同心桥”。

【战地日记】一场战“疫”,一个家庭三份“坚守”

——“税务家庭”携手逆行战疫情。

“车抛锚了,你能过来带我去村民家吗?外面雨实在是太大了”“不行啊,我还在区里开复工复产会议,你自己千万要注意安全。”

滂沱大雨的夜,被疫情笼罩的温州街头,三垟街道防疫工作第八片组负责人黄芒芒挂断丈夫电话,弃车走向她排查的小区。鞋子迅速湿透,鞋垫也泡烂了,寒冷漆黑空无一人的黄屿大道上却依然传来卟哧卟哧的脚步声……而此时,她的丈夫仍在30公里外的滨海,为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奔走忙碌着!

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疫情阻击战中,携手并肩战“疫”线的夫妻档屡见不鲜,黄芒芒和她丈夫陈芝雅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生活的伴侣、抗疫的战友,他们在各自的战场上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忠诚、用脚步丈量担当。

黄芒芒是温州市税务局下派到三垟街道挂职的一名分局副局长,自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20天工作超长待机、36小时连续作战、暴雨夜坚持战斗排查、凌晨五分钟紧急集合已经成为她的工作常态,设卡口、守阵地,她主动担当;走住户、核实情,她冲锋在前;抚人心、送关心,她耐心细致,她以朴素务实的作风,坚守在抗疫执行一线,成为街道阻击疫情力量中的铿锵玫瑰。

“她战斗在防疫的前沿阵地,说不担心是骗人的。自大年初三返岗到位后,她便跟吕家岸村村干部和村民一起‘村自为战’,经常伴着黎明离家,踏着夜色才回来。”谈到妻子,陈芝雅坦言,自己非常担忧,“我们两个最近都忙,经常没有时间电话联系问候,接通后也只能匆匆报一声平安。虽然担心,但此刻我们只能相互支持,我们都是税务干部,党有号召,我们必有行动。”

陈芝雅,作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防控期间已连续在岗18天。返岗第一天起,干部职工居家是否无恙、单位风险内控是否到位、抽调一线干部防护物资是否充足等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保障区局周全是他肩负的重担。2月初,当获悉辖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交通干警等工作者缺乏口罩等必要医疗物资后,他心急如焚、担忧不已,于是日夜奔走寻访爱心资源,并成功邀得浙江至爱公益基金会的大笔捐赠。为了能让物资尽快送达一线,他又化身“快递小哥”,忙碌的身影奔走在机场、高速路口、物流中转站等物资收发点,提货、盘点、运送、分发,争分夺秒节约转运时间。截至目前,从他手里传递至抗疫一线的各类医疗物资有136箱,其中2245件防护服为前方5所医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抗疫路上,他用初心擦亮党徽,用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

当夫妻两人各自坚守在自己的防疫岗位上时,独守家中女儿却悄悄地在公益网站上报了名,她一边一日三餐啃着面包,一边连线武汉,用她所学的心理学专业为远方那座苦难的城捎去一丝的抚慰。说起女儿,夫妻两人充满内疚的语言中又掺杂着些许自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不同的战场,这个三口之家共同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坚守、使命和责任,上演“最美”逆行!

【战地日记】保障业务运转他们的服务很“硬核”

“李科长,我们处有同志今天下午要去单位处理紧急文件,但他的车子接到禁行短信,请问可否派车支持?”“我们处有员工值班,明早要用车回家”……自武汉市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停运公共交通并实施交通管制以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后勤服务中心车管科科长李景玉每天电话、微信响个不停。他和10名驾驶员从1月24号至今在武汉三镇奔波接送值班和加班人员每天多的20多台次,少的也有10多台次。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国库、支付清算、科技、外汇管理有关处室等许多业务部门为了引导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划拨防疫专项资金在业务一线奋战。这背后,有着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的默默付出,他们为业务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

上传下达,政令畅通。

阴暗的天空下寒风瑟瑟,往日繁华的街道上空空荡荡。大年三十,当家家户户吃年夜饭的时候,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机关大楼里,办公室机要保密科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们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收发文。

办公室是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中枢,也是机关的参谋中心、信息中心。为支持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负责综合协调、制发公文、信息上报、新闻宣传、应急值守和管理公章的工作人员时刻待命。

每天,办公室都做好应急值守管理,组织安排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收集了解湖北辖内干部职工身体状况,认真落实疫情日报制度,按规定向总行和地方党政部门报告。自1月20日以来,坚持每天向总行报告情况,接收总行和湖北省政府防控疫情各项指令,始终保持了与总行、省政府的信息渠道畅通。了解到职工患病情况后,及时向分行党委报告,配合分行党委做好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帮助患病职工解决就医、生活等实际困难。

病毒无情人有情,特殊时期人民银行系统内外的许多单位伸出援手,向湖北慈善、医疗机构和分行捐款捐物。千头万绪,办公室员工想方设法与捐赠方和受赠方联系沟通,积极协调落实,确保善款和物资用在关键地方。

为鼓舞干部职工士气,宣传战“疫”一线的人物、事迹,发布金融支持抗击疫情各项政策,告知公众特殊时期的金融服务渠道,回应群众对金融服务的关切,办公室借助主流媒体和分行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先后发布了20多篇新闻报道。

在这里,有的员工家属是抗击疫情一线战斗的医生,自己还克服困难和其他同事一道做好各类报告、请示、信息等文字材料起草和报送。有的员工在小区封闭的情况下,接到紧急文件需要盖章的通知后,做好防护立即赶往办公大楼。有的员工担忧自己频繁出门办公给家人带来风险,只得另觅住处自行隔离,默默品尝着孤独......他们的坚守和付出,就是为了特殊时期让中枢神经有效运转,上传下达的政令畅通。

车轮滚滚,运送战士。

1月23号这天,李景玉正准备高高兴兴按计划回恩施与父母过春节,突然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决定放弃回恩施并立即通知要去外地过春节的驾驶员,说今年春节期间可能有任务,希望大家自愿留下。正在执行任务的8位驾驶员全都留下了。

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1月26日0时起,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后勤服务中心车管科驾驶员开始了一场艰难的鏖战。

政务值班、应急加班、国库拨款、支付清算、安全保卫、科技保障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背后是驾驶员们早出晚归,每天接到的任务多达20多次。餐馆关门,驾驶员就自带方便面、饼干,解决一日三餐。等待期间,办公室气温很低,驾驶员就到超市自费购买取暖器取暖。公务用车坐的人多,容易产生交叉感染,驾驶员就每接送一个人,立即进行车辆消毒。司机陈磊住在某部队家属院,得知该家属院要封闭严禁所有人进出后,想到自己是党员在这紧要关头不能影响工作,当晚他就搬到另外一个小区居住。

2月中旬,司机班负责接送的一位员工确诊染上了新冠肺炎,第一批执行任务的司机们全都要主动隔离观察。一声召唤,第二梯队的2名司机迅速到岗,接替任务。这支不怕牺牲、勇担使命的团队在最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分行机关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防控物资,多方保障。

1月21日,觉察到疫情的变化,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后勤服务中心当机立断为机关各处室预先发放了口罩和消毒液。此后,又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口罩和消毒液,以满足员工和大楼疫情防控的需要。在了解到九州上医馆推出适用于健康人群预防病毒性肺炎及流感的中药预防方后,后勤服务中心副调研员于乐和女员工雷蔚等同志四处奔波,多方努力,请九州上医馆熬制了1800副中药汤剂,于2月4日发放给机关职工、离退休老干部以及物业公司人员。她们还主动配合处室主要负责人,严格管理,拟定分行机关防疫物资的发放方案,管好物资,目前防疫物资库存充足、管理有序、账实相符。这些物资为武汉分行各条战线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月30日,396办公区后勤保障科科长曾彦来从武汉分行机关领取防疫物资后,立即赶到396办公区进行分配,并详细介绍物资使用方法。自从疫情发生,他就主动请缨,连续10多天带领14位物业人员承担起396办公区防疫期间的现场后勤保障工作。组织定期对办公区公共区域包括走廊、楼道、卫生间、电梯间、餐厅等处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杀。

中药汤剂保质期短,为了把中药汤剂和防护品及时送到离退休同志手中,武汉分行离退休干部处处长王晓虹顾不上照顾生病的父亲,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和副处长翁康平动员各自的丈夫,与全处同志一起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跑遍武汉三镇给在汉的205名老同志送去了防护品和中药汤剂,老同志们十分感动。特别对年纪大、身体差、独居的老同志,该处定期逐个电话联系,询问身体情况。

供水保电,确保运行。

在这个非常时期,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机关大楼里每天都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他们就是大众物业武汉分公司驻扎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机关大楼的员工。

食堂不能提供饭菜了,餐馆商店也关门了,物业公司值守人员就每天吃泡面。保洁人员坚持每天清理大楼产生的垃圾,避免细菌滋生。安保人员每日对进出车辆管控,对进入人员测量体温,不放一个发热的人员进入。维修配电值班人员每日对大楼水电设施设备检查,随时为加班的干部职工做好水电供应和维修保障。2月15日当天,武汉八级阵风,大雪纷飞,武汉分行清算中心值班室接到总中心电话,他们监测到武汉ccpc(城市处理中心)信号波动。得到消息后,物业公司驻武汉分行项目经理王庆贺马上冒雪赶到现场,发现是积雪覆盖了设备造成影响,于是立即行动进行清扫,使得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据了解,王庆贺的家就在机关大楼附近,可是从大年三十起,他就一直坚守吃住在大楼,每天对大楼各区域进行消杀,在每个楼层的电梯入口安装面巾纸盒,防止员工按电梯交叉传染。只要看到处室有人来加班,他就主动对该楼层公共区域及加班办公室内进行跟踪消毒。这期间,他负责接受捐赠物资十几次,督促门卫严格对进入人员体温检测把关,有时配电值班人员因出行受限不能值班,他立马顶上。他们是一群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但在疫情面前,始终冒着风险去维护自己的那份责任,牢牢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三

疫情新闻是目前全球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而新闻写作在传递疫情信息、引导公众认识危机和采取应对措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疫情新闻的写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疫情本身属于紧急和不确定的话题,写作人员需要及时跟进信息、准确传达与解读,而且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专业性。其次,疫情信息的数量庞大,疫情数据之间相互关联复杂,写作人员需要全面、客观地整理和解读这些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报道。

疫情新闻写作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具有及时性和权威性。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疫情新闻的最新动态,及时获取权威信息来源,避免误导读者。其次,要关注疫情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分析疫情发展的趋势和可能的应对措施。这样可以使新闻更具有深度和广度,能够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细节,满足读者对疫情的多样化需求。此外,要注重写作风格,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增强信息的可读性。

在疫情新闻写作中,存在一些难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要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原则,避免有意或无意地夸大或歪曲事实,以免引发社会恐慌和产生不良影响。其次,要注重新闻报道的平衡性和全面性,不能只报道疫情的负面影响,而忽视疫情的积极面和应对措施。此外,要关注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及时报道相关的故事,增强新闻的人性化和社会关怀。最后,要注意新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尽量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疫情新闻不仅是传递疫情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社会监督和导向的力量。通过新闻报道,公众可以及时了解到疫情的发展情况、预防和应对措施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和专业性,也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和行动。此外,新闻可以唤起公众对于公共卫生、科学研究和医疗条件等方面的关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在疫情新闻写作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信息快速更新和准确传达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记者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感。在面对不确定和多变的疫情信息时,记者要时刻保持敏感性和警觉性,提高研究分析的能力,及时、准确地报道疫情的动态。此外,要注重调查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多角度地报道疫情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为读者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社会责任感和追求公正的原则,在写作过程中坚守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与读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综上所述,疫情新闻写作是一项既重要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善于把握新闻写作的特点和技巧,遵循新闻的职业道德和原则,记者可以在疫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公众提供准确、权威的信息,引导社会对抗击疫情的共同努力。同时,新闻写作也给记者带来了成长和启示,让我们更加珍惜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持续追求专业的卓越。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四

“我的道路运输证在2月5日已过期,现在无法通过系统正常发起业务申请。该怎么办呢?”2月7日,司机田师傅通过全国互联网道路运政服务系统客服qq群求助。

按照线上业务办理规定,道路运输证超期需要去办事大厅窗口办理。考虑疫情期间情况特殊,王淑芳主动与业务主管部门和车籍所在地运管部门沟通协调,带领团队加班修改程序,对系统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确保疫情期间办事人只需在“网上服务厅”办事。

该系统可谓“临危受命”。系统于去年12月31日上线试运行,按照正常工作流程,试运行期间只需收集问题,正式运行前一次性解决。“疫情就是命令,我们直接把试运行当成正式运行。”王淑芳带领工作室团队白天保障系统使用,每天晚上8点后进行技术改进,确保问题绝不过夜。

工作室成员刘利静是负责系统开发的工程师,也是2岁孩子的妈妈。她回忆:“在一次次哄着孩子说工作马上就完却又一次次食言的过程中,娃学会了新的表达方式——‘妈妈工作完了没?’”

“特殊时期,我们不只是技术团队,还是服务窗口。”王淑芳这样要求工作室团队成员。

每天,线下服务电话不断响起,大家的手机里300多人的客服qq群、与各省系统技术对接的微信群、与各省业务管理部门对接的微信群常常“刷屏”,王淑芳和工作室团队成员总是第一时间回应技术问题。

线上线下24小时技术值守和服务协调,业务咨询“件件有回复”,待解决问题“件件有跟踪”,已解决问题“件件有记录”。截至2月16日,共办理业务12700多件,“相当于群众少跑了一万多次”。

“业务办理非常快,给业户节约了时间,节约了成本!”“对初进系统的企业很细心的指导,审验速度快。”“服务人性化,一件事网上一次办好,棒。”……1400多条评价,好评率达到99.16%,这让王淑芳和工作室团队成员一扫疲倦。“这既是对我们的评价,更是对我们的期待。”王淑芳说。

时刻思考如何做得更多。

对于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领路人王淑芳来说,疫情期间怎么让信息化发挥作用,如何做得更多,是她时刻思考的问题。

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在疫情期间承担着运输保障的重任。随着疫情变化,“两客一危”车辆上线率1月22日开始明显下降,2月9日开始逐步上升,目前仍处于低位。数量虽不多,但每一车都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重要的防疫物资,每一车都是人们安全畅通出行的愿望,不容有半点闪失。“此时的联网联控系统,联的是信息,通的是信心。”

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陆续向王淑芳发来求助信息,提出如何实现线上车货快速匹配、疫情严重地区车辆精准跟踪等实际难题。

凭借技术保障联网联控系统的经验,王淑芳工作室帮助企业加强疫情严重地区车辆管理,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与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打造危化品运输车辆管理服务系统,在疫情期间给石化行业企业免费提供预约排队、疫情严重地区车辆查询、运输车辆调度等信息服务。

与新希望集团运荔枝科技公司合作,联合打造冷链运输信息调度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合,为疫情地区提供义务运输服务。截至2月16日,王淑芳工作室配合运荔枝公司,保障运输各类民生、防疫物资95车次,累计超过1500吨。

2月1日以来每天值班在岗、手机24小时在线,运维管理多个系统,做好工作室疫情防控……已经连轴转的王淑芳总觉得还不够,她说:“我们不能像医生一样奋战在最前线,不过团队开发管理的信息系统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也算是尽自己微薄之力吧。”

冰雪终将消融,静待繁华盛开。“我将带领团队,不忘初心,把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使命放在首位,放在心里。”目前,王淑芳正带领工作室团队奋斗在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应用升级整合之路上,以信息化手段守护好抗击疫情的座座“同心桥”。

【战地日记】一场战“疫”,一个家庭三份“坚守”

——“税务家庭”携手逆行战疫情。

“车抛锚了,你能过来带我去村民家吗?外面雨实在是太大了”“不行啊,我还在区里开复工复产会议,你自己千万要注意安全。”

滂沱大雨的夜,被疫情笼罩的温州街头,三垟街道防疫工作第八片组负责人黄芒芒挂断丈夫电话,弃车走向她排查的小区。鞋子迅速湿透,鞋垫也泡烂了,寒冷漆黑空无一人的黄屿大道上却依然传来卟哧卟哧的脚步声……而此时,她的丈夫仍在30公里外的滨海,为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奔走忙碌着!

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疫情阻击战中,携手并肩战“疫”线的夫妻档屡见不鲜,黄芒芒和她丈夫陈芝雅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生活的伴侣、抗疫的战友,他们在各自的战场上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忠诚、用脚步丈量担当。

黄芒芒是温州市税务局下派到三垟街道挂职的一名分局副局长,自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20天工作超长待机、36小时连续作战、暴雨夜坚持战斗排查、凌晨五分钟紧急集合已经成为她的工作常态,设卡口、守阵地,她主动担当;走住户、核实情,她冲锋在前;抚人心、送关心,她耐心细致,她以朴素务实的作风,坚守在抗疫执行一线,成为街道阻击疫情力量中的铿锵玫瑰。

“她战斗在防疫的前沿阵地,说不担心是骗人的。自大年初三返岗到位后,她便跟吕家岸村村干部和村民一起‘村自为战’,经常伴着黎明离家,踏着夜色才回来。”谈到妻子,陈芝雅坦言,自己非常担忧,“我们两个最近都忙,经常没有时间电话联系问候,接通后也只能匆匆报一声平安。虽然担心,但此刻我们只能相互支持,我们都是税务干部,党有号召,我们必有行动。”

陈芝雅,作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有着党龄的“老党员”,疫情防控期间已连续在岗18天。返岗第一天起,干部职工居家是否无恙、单位风险内控是否到位、抽调一线干部防护物资是否充足等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保障区局周全是他肩负的重担。2月初,当获悉辖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交通干警等工作者缺乏口罩等必要医疗物资后,他心急如焚、担忧不已,于是日夜奔走寻访爱心资源,并成功邀得浙江至爱公益基金会的大笔捐赠。为了能让物资尽快送达一线,他又化身“快递小哥”,忙碌的身影奔走在机场、高速路口、物流中转站等物资收发点,提货、盘点、运送、分发,争分夺秒节约转运时间。截至目前,从他手里传递至抗疫一线的各类医疗物资有136箱,其中2245件防护服为前方5所医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抗疫路上,他用初心擦亮党徽,用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

当夫妻两人各自坚守在自己的防疫岗位上时,独守家中女儿却悄悄地在公益网站上报了名,她一边一日三餐啃着面包,一边连线武汉,用她所学的心理学专业为远方那座苦难的城捎去一丝的抚慰。说起女儿,夫妻两人充满内疚的语言中又掺杂着些许自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不同的战场,这个三口之家共同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坚守、使命和责任,上演“最美”逆行!

【战地日记】保障业务运转他们的服务很“硬核”

“李科长,我们处有同志今天下午要去单位处理紧急文件,但他的车子接到禁行短信,请问可否派车支持?”“我们处有员工值班,明早要用车回家”……自武汉市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停运公共交通并实施交通管制以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后勤服务中心车管科科长李景玉每天电话、微信响个不停。他和10名驾驶员从1月24号至今在武汉三镇奔波接送值班和加班人员每天多的20多台次,少的也有10多台次。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国库、支付清算、科技、外汇管理有关处室等许多业务部门为了引导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划拨防疫专项资金在业务一线奋战。这背后,有着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的默默付出,他们为业务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

上传下达,政令畅通。

阴暗的天空下寒风瑟瑟,往日繁华的街道上空空荡荡。大年三十,当家家户户吃年夜饭的时候,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机关大楼里,办公室机要保密科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们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收发文。

办公室是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中枢,也是机关的参谋中心、信息中心。为支持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负责综合协调、制发公文、信息上报、新闻宣传、应急值守和管理公章的工作人员时刻待命。

每天,办公室都做好应急值守管理,组织安排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收集了解湖北辖内干部职工身体状况,认真落实疫情日报制度,按规定向总行和地方党政部门报告。自1月20日以来,坚持每天向总行报告情况,接收总行和湖北省政府防控疫情各项指令,始终保持了与总行、省政府的信息渠道畅通。了解到职工患病情况后,及时向分行党委报告,配合分行党委做好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帮助患病职工解决就医、生活等实际困难。

病毒无情人有情,特殊时期人民银行系统内外的许多单位伸出援手,向湖北慈善、医疗机构和分行捐款捐物。千头万绪,办公室员工想方设法与捐赠方和受赠方联系沟通,积极协调落实,确保善款和物资用在关键地方。

为鼓舞干部职工士气,宣传战“疫”一线的人物、事迹,发布金融支持抗击疫情各项政策,告知公众特殊时期的金融服务渠道,回应群众对金融服务的关切,办公室借助主流媒体和分行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先后发布了20多篇新闻报道。

在这里,有的员工家属是抗击疫情一线战斗的医生,自己还克服困难和其他同事一道做好各类报告、请示、信息等文字材料起草和报送。有的员工在小区封闭的情况下,接到紧急文件需要盖章的通知后,做好防护立即赶往办公大楼。有的员工担忧自己频繁出门办公给家人带来风险,只得另觅住处自行隔离,默默品尝着孤独......他们的坚守和付出,就是为了特殊时期让中枢神经有效运转,上传下达的政令畅通。

车轮滚滚,运送战士。

1月23号这天,李景玉正准备高高兴兴按计划回恩施与父母过春节,突然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决定放弃回恩施并立即通知要去外地过春节的驾驶员,说今年春节期间可能有任务,希望大家自愿留下。正在执行任务的8位驾驶员全都留下了。

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1月26日0时起,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后勤服务中心车管科驾驶员开始了一场艰难的鏖战。

政务值班、应急加班、国库拨款、支付清算、安全保卫、科技保障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背后是驾驶员们早出晚归,每天接到的任务多达20多次。餐馆关门,驾驶员就自带方便面、饼干,解决一日三餐。等待期间,办公室气温很低,驾驶员就到超市自费购买取暖器取暖。公务用车坐的人多,容易产生交叉感染,驾驶员就每接送一个人,立即进行车辆消毒。司机陈磊住在某部队家属院,得知该家属院要封闭严禁所有人进出后,想到自己是党员在这紧要关头不能影响工作,当晚他就搬到另外一个小区居住。

2月中旬,司机班负责接送的一位员工确诊染上了新冠肺炎,第一批执行任务的司机们全都要主动隔离观察。一声召唤,第二梯队的2名司机迅速到岗,接替任务。这支不怕牺牲、勇担使命的团队在最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分行机关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防控物资,多方保障。

1月21日,觉察到疫情的变化,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后勤服务中心当机立断为机关各处室预先发放了口罩和消毒液。此后,又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口罩和消毒液,以满足员工和大楼疫情防控的需要。在了解到九州上医馆推出适用于健康人群预防病毒性肺炎及流感的中药预防方后,后勤服务中心副调研员于乐和女员工雷蔚等同志四处奔波,多方努力,请九州上医馆熬制了1800副中药汤剂,于2月4日发放给机关职工、离退休老干部以及物业公司人员。她们还主动配合处室主要负责人,严格管理,拟定分行机关防疫物资的发放方案,管好物资,目前防疫物资库存充足、管理有序、账实相符。这些物资为武汉分行各条战线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月30日,396办公区后勤保障科科长曾彦来从武汉分行机关领取防疫物资后,立即赶到396办公区进行分配,并详细介绍物资使用方法。自从疫情发生,他就主动请缨,连续10多天带领14位物业人员承担起396办公区防疫期间的现场后勤保障工作。组织定期对办公区公共区域包括走廊、楼道、卫生间、电梯间、餐厅等处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杀。

中药汤剂保质期短,为了把中药汤剂和防护品及时送到离退休同志手中,武汉分行离退休干部处处长王晓虹顾不上照顾生病的父亲,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和副处长翁康平动员各自的丈夫,与全处同志一起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跑遍武汉三镇给在汉的205名老同志送去了防护品和中药汤剂,老同志们十分感动。特别对年纪大、身体差、独居的老同志,该处定期逐个电话联系,询问身体情况。

供水保电,确保运行。

在这个非常时期,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机关大楼里每天都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他们就是大众物业武汉分公司驻扎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机关大楼的员工。

食堂不能提供饭菜了,餐馆商店也关门了,物业公司值守人员就每天吃泡面。保洁人员坚持每天清理大楼产生的垃圾,避免细菌滋生。安保人员每日对进出车辆管控,对进入人员测量体温,不放一个发热的人员进入。维修配电值班人员每日对大楼水电设施设备检查,随时为加班的干部职工做好水电供应和维修保障。2月15日当天,武汉八级阵风,大雪纷飞,武汉分行清算中心值班室接到总中心电话,他们监测到武汉ccpc(城市处理中心)信号波动。得到消息后,物业公司驻武汉分行项目经理王庆贺马上冒雪赶到现场,发现是积雪覆盖了设备造成影响,于是立即行动进行清扫,使得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据了解,王庆贺的家就在机关大楼附近,可是从大年三十起,他就一直坚守吃住在大楼,每天对大楼各区域进行消杀,在每个楼层的电梯入口安装面巾纸盒,防止员工按电梯交叉传染。只要看到处室有人来加班,他就主动对该楼层公共区域及加班办公室内进行跟踪消毒。这期间,他负责接受捐赠物资十几次,督促门卫严格对进入人员体温检测把关,有时配电值班人员因出行受限不能值班,他立马顶上。他们是一群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但在疫情面前,始终冒着风险去维护自己的那份责任,牢牢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五

自2020年初以来,全球疫情的爆发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异常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找到了写作这个方式来释放压力、记录生活以及分享经验。我也是其中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在疫情中的写作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找到写作的灵感。

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很难找到写作的灵感。本来,这种内向的生活方式并不利于灵感的产生。但是,如果你能够把注意力放在生活的细节上,那么你就会发现,疫情中存在无数值得记录的历史瞬间。无论是每日感悟,还是周边事宜,都可以成为你的创作灵感。此外,对于那些经历悲伤和痛苦的人来说,写下自己的故事或想法也是一种释放心情的方式,同时也能够安慰和启发读者。

第二段:写作可以治疗情绪。

疫情期间,人们心情很容易被不断延长的封锁和自我隔离困扰到。尤其是在疫情严重的地方,人们的情绪压力可以达到极限。写作可以帮助缓解情绪,释放疲惫和恐惧。因为写作能够促使大脑专注于一件事情,帮助你将注意力从疫情的不安和威胁中解放出来。此外,写作还可以带来一种愉悦感。即使在疫情爆发之后,如果你可以找到写作的动力,你就会发现,在创作的过程中,写作成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带给你内心极大的平静和自信。

第三段:改善写作技能。

如果你一直在写作,你也许已经学会了如何写作。但如果你不熟练或不习惯写作的话,疫情期间是一个提高写作技能的好机会。发布文章或博客可以使你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语言,在书写和文学理解方面下功夫,这不仅有助于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影响力,而且也可以为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带来好处。

第四段:写作可以为他人带来帮助。

对于那些正在经历痛苦、失落和困惑的人们来说,你的经历和灵感可能对他们皆有所帮助。在危机期间,写作可能成为一种帮助他人,以及影响他人的方式。你可以分享你的经历和知识,给予他们一些安慰和启示。特别是在写病房日记或助人书等这样指南性的文章时,你可能会发现你成为了那些在疫情中寻求信息和志愿者的人帮助。在帮助别人的路上,你也许会收获一些话语和情感支持,同时也是在社区中建立你的名声和信用。

第五段:写作成了永久的记录。

除了现在,写作也可以成为一种新形式的永久记录。我们可以记账,记录我们的感受、所见所闻和认识病毒的事情,这些都可以成为未来历史的证据。当下的挑战和困难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美好叙述,带给读者勇气和希望。因此,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记录,它也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见证。

总之,在疫情中写作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技术。对于那些有经验的作家来说,这是一种追求美好并推动自我表达的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写作可以帮助调节情绪,记录历史经验,为未来创造影响。不管你怎么看待写作,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它在疫情期间的价值。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六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蔓延,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重大影响。在这场非常时期中,许多人选择通过写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作为一位写作从业人员,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疫情写作的重要性和难度。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疫情写作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感。

在疫情期间,许多人经历了情感波动,会感到焦虑、沮丧、孤独等不同的情绪。作为写作者,我们需要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情感,在写作中反映出来。这样的写作常常更加真实、有温度和情感共鸣,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

第三段:融入疫情元素,增加写作深度。

疫情作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对生活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写作中融入疫情元素,能够增加文章的深度和有意义的内涵。这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疫情元素,提升文章的质量。

在写作疫情题材时,写作者需要注意社会责任,不宜夸大疫情影响,引起社会恐慌。相反,应该以客观、真实的态度,用文字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和情感共鸣。这种正面的写作风格,能够给社会和读者带来正能量的影响。

第五段:总结。

总的来说,疫情写作是一种一个有意义和需要的写作形式。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作为写作者的我们更需要非常敏感地去抓住生活的细节,加深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为社会贡献属于我们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们需要牢记社会责任,保持积极的态度,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七

近几个月来,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学生群体中,疫情的爆发意味着停课、居家隔离以及线上学习。对于写作业这一最基本的学习任务来说,新的学习方式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体验和挑战。在疫情期间,我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和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些疫情期间写作业的心得体会。

首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习惯是写作业的基础。在家上课,需要我们自觉地安排好时间和空间,以尽量模拟校园学习的环境。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将电脑和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同时,我们也要切记不要打开与学习无关的应用或网页,以免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保持专注的习惯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还培养了我们自律和管理时间的能力。

其次,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积累资料和信息。在学校上课时,老师会给我们带来大量的资料和信息,而在居家学习期间,积累资料就需要我们自己主动获取。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图书馆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或者通过社交媒体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分享。在积累资料和信息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筛选和整理,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合理地运用这些资料和信息,能够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提高作业的质量。

第三,与同学和老师保持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尽管我们无法在同一个教室里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但我们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通过QQ、微信、Zoom等工具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共同解决写作业中的问题和困惑。同时,我们还可以向老师请教和咨询,寻求帮助和指导。这样的交流和互动不仅能够增进我们的友谊,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写作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的制定。疫情期间,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容易造成学习和生活的互相干扰。为了更好地写作业,我们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我们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分配好各个科目的学习和作业时间,确保每个学科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身心健康。

最后,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信心。在疫情期间,学习任务的改变和挑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难和压力。但是,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困难只是短暂的,坚信我们能够战胜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写作业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进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疫情期间,写作业是我们学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我们提高学习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途径。通过良好的学习状态、积累资料,与同学和老师的积极互动,合理的时间管理和制定学习计划,以及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信心,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挑战,顺利完成写作业的任务。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为大家在疫情期间的学习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八

【一线抗疫群英谱】插管小分队里的“女战士”

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疗当中,关口前移,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可以减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汉的重症医院里就有这样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队,冒着风险与死神赛跑,一次次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麻醉医生。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7支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17个重症病区。来自同济医院和各医疗队的18名麻醉医生混编成一支插管小分队,两人一组,24小时三班倒。

病床上的新冠肺炎患者60岁,有心脏病,几天来在高流量吸氧的条件下,氧饱和度还始终处于低位,如果短期内得不到改善,就会因为缺氧造成多器官损害。

待麻药起效后,王晶晶摘去患者的吸氧面罩,此刻,患者只能靠体内储备的氧气维持循环,她必须要在30秒内将一根导管从患者口腔插入气道。

平时这样的插管动作王晶晶已做过几千次,但此刻,防护服、手套减缓了她的动作,眼罩、头罩模糊了视线。

精准快速,几乎在同一时间,护士在导管近端接上呼吸机,患者的氧饱和度迅速提升至100%。监测仪器上的数据变化和声音提示,插管成功。这次操作她们用了不到20秒。

王晶晶是个85后,她总说自己是个迟到的战士。春节前因为曾在工作中接触了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进行了14天的隔离。所幸,最终核酸检测为阴性。还在隔离期时,王晶晶就发出了请战书。

随着危重症患者治疗关口的前移,这些天让王晶晶高兴的是,有更多的病人可以拔管,脱离呼吸机的辅助。

【一线抗疫群英谱】火神山医院护士吴昊——病房里的天使保洁员。

“阿姨,您别下床了,卫生间我去收拾!”“谢谢!谢谢!太不好意思了……”

在火神山医院的病房里,洗消护士吴昊步履匆匆,像这样与年老体弱患者的对话,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吴昊负责清洗消毒的病区,是火神山医院收治患者的首个病区。当时为了尽快让病区达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要求,吴昊和战友们夜以继日,全力配合施工单位和设备调试人员,收拾各种建筑垃圾和设备器材的外包装。作为洗消护士,她毫不犹豫当起了病区保洁员,一个病房接一个病房捡拾垃圾,一袋接一袋往病房外扛垃圾。

首次“突击”,吴昊一干就是一天多,手磨破了,眼熬红了,但她依然坚持战斗。因为她知道,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接收之前,她必须按标准把整个病区打扫干净、消毒完毕。那一夜,她几乎通宵达旦,直到首批患者住进病房,她才松了一口气。

腰酸背痛的她,晚上乘公交车返回宾馆的时候,歪着头靠着车窗睡着了,公交车驶到宾馆,战友们发现她没下车,返回车上一看,她还没睡醒。“她可能太累了,让她再睡一会儿吧。”公交车司机说。

这些日子,她出现好几次这样睡着的事,但从来没有叫一声苦、说一句累。一天晚上11点多,几天没给家打电话的吴昊,突然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问她在火神山医院的情况。

“就跟以前一样,就是照顾患者,一点都不累!”她忍着全身酸痛这样告诉家人,说完“美丽的谎言”,吴昊的眼泪不由流了下来。

每天,吴昊都要进入污染区打扫病房卫生,为每一个房间喷洒消毒剂、扫地、拖地、收拾垃圾,一个病房至少需要10分钟,整个病区收拾消毒完,需要两三个小时不停歇。往往还没有忙完,吴昊已是汗流浃背。

病房的患者看着吴昊每天去打扫房间、收拾卫生间,都很心疼她。不少患者称赞她是“天使保洁员”。“小吴,等我好了,希望能留下来做义工帮你分担点儿,你太辛苦了!”一名患者说。

【一线抗疫群英谱】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唐珊——“把自己放在最需要的地方”

“我是护士长,是党员,还是湖北人,于情于理,都该我去。”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唐珊说。

唐珊是湖北天门人,大学毕业后在山西工作定居。这位37岁的女护士长,在看到医疗队招募信息后毅然报名,“这些年,两年能回一趟家。到武汉,就当是回家了。”

2月28日,是唐珊来到武汉抗疫一线的第二十六天。“时间过得很快,每天像打仗一样。”唐珊清楚地记得,到武汉是大年初三晚上7点,培训会一直持续到夜里1点多,第二天一早7点多就到岗。唐珊和队员们同中日友好医院的战友一起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这里有50名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

这是一位对工作严格到近乎苛刻的护士长。唐珊所在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山西省级重点科室,护士有90多名。同事郝彬笑称,提起唐珊,年轻一点的护士都说“可怕她了”,因为出了错会被她毫不留情地训斥。她把这种工作作风带去了武汉,在她看来,救治一线“本来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工作绝不能出错。”

这是一位处事周到、爱抠细节的护士长。作为护士长,唐珊要对这支护理队伍成员的年龄和工作年限摸底,“每个班尽量做到新老成员搭配,保证护理质量。”她还会根据自己的了解,考虑医务人员的性格,“活泼的与相对沉稳的搭配,这样配合能够优势互补。”护理时,她会说一口带有湖北口音的普通话,让病人们听着乡音,知道“湖北伢子”回来了。

她同时又很“仗义”和大气。护理工作本来就极耗体力,唐珊还主动把接物资、分物资的后勤活揽了过来。

“来了就是一颗‘螺丝钉’,把自己放在最需要的地方。”刚到武汉那几天,她的手对防护手套过敏,起了红疹,她咬牙克服;忙起来午饭也顾不上吃,她笑笑说“也不觉得饿”。但她又能跳出眼前,不断沉淀和思考。她向组织提出建议:“除了应收尽收,我们也要关注出院的病人,要考虑如何延伸护理工作。病人出院前,得通过规范化操作,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并带动家人和周边人做好防护。”

唐珊说,她会战斗到获得全胜的那天。衣服上的“天门姑娘,山西唐珊”,是她的力量源泉。她也深信,爱与无畏,无远弗届。

【一线抗疫群英谱】湖北省消防救援队伍参与涉疫处置四百多批次——为抗击疫情保驾护航。

疫情暴发后,湖北省消防救援队伍除了做好辖区内的日常消防救援工作,还承担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转运以及雷神山、火神山等新建医院的消防等任务。截至2月29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参与涉疫处置任务426批次,出动车辆607台次、指战员3303人次,转运新冠肺炎患者618人,消杀面积218.7万平方米,转运物资7268.8吨。

“小伙子,你们辛苦了!祝你们平安!”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门口,患者老王对全程护送他的消防员表示感谢。2月28日下午,接到武汉防疫指挥部要求协助转运病员的电话后,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派出“119党员突击队”武昌片区的队员,转运从方舱医院出院的21名患者。这批转运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年龄偏大且行动不便的,队员们上前搀扶,帮着拿行李,提供方便和安全的转运服务。

“安全无小事嘛,一点小的隐患都可能会引起大的灾难。”2月16日,武汉市飘着鹅毛大雪,刚从黄陂方舱医院走出来的消防队员黄国康擦了擦额头的汗说。此前,黄国康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对黄陂方舱医院的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黄国康没有歇息,立即驾车前往下一个检查点。黄国康所在的武汉消防救援支队黄陂大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肩负辖区方舱医院、隔离点、医务人员居住点等防疫场所消防安全的监督职责。湖北省消防部门以新改建医院、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医护人员集中住宿宾馆、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等场所为重点,上门服务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监管对象消防安全状况,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无安全隐患。

“求你们接我老婆到市区产检。”2月25日,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一个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原来,家住襄阳市樊城区的李先生的妻子1月中旬回老家襄城区欧庙镇养胎。因交通管制,他没有办法送妻子去襄阳市妇产医院进行产检。支队了解情况后,派出“119为民服务队”,第一时间联系了李先生妻子所在地政府和防疫指挥部。确定李先生妻子具备可以离开的健康条件后,服务队把她安全送到市妇产医院。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党员组建的“119为民服务队”,有6个车组、6台车辆,目前已帮扶群众行驶1000余公里。

【一线抗疫群英谱】武汉小药药仓储经理张亚光——我们展现了自己的担当。

在武汉小药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药品仓库,机器人分拣车间一直忙个不停,十几位车间工作人员不断将药品从机器人送来的货架上分拣到不同的筐里,分拣好的药品通过输送线送到合台,合台的工作人员再对药品信息进行核对,确认无误便可打包,将它们输送到武汉市内各个药店。

“我们大概经营了一万五千种医用物资,供应武汉近3600家药店。”武汉小药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仓储经理张亚光说,如今,每周一武汉市的许多药店都会给小药药企业一个主要采购计划,周四药店还会做一次补货计划。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各药店的需求量和需求种类增多,“现在我们仓储里的员工分为两个班次,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八点半是白班,晚上八点半到早晨八点半是夜班。”张亚光说,目前仓储里200多人每天都在轮流上岗。

按照往年惯例,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小药药公司的药品仓库都会封仓,不再向市内各药店发货。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1月24日凌晨5点,张亚光接到公司电话,“武汉要建一座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需要一批口罩、碘伏、消毒水,需要人到公司的仓库去支援。”

通话一结束,张亚光立马召集了仓储部门的9位员工返岗,有的员工离仓库较远,又没有私家车,就走路过来上班。当天,他们一直忙到下午5点。

从那天开始,小药药公司的药品仓库恢复正常作业,作为仓储负责人,张亚光一直在值班。因为需要24小时待命,张亚光就搬到单位附近的宿舍,每天吃饭睡觉都在这里。

随着武汉疫情防控的升级,城市小区施行全面封闭管理。为了让口罩不仅分发到药店层面,也让群众能够足不出户买到口罩,2月25日,小药药联合腾讯及顺丰开展网约网购口罩活动。每天10点开始,消费者可以登录“腾讯健康”或“宜块钱”微信小程序,凭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明实名登记预约购买口罩,每人每次可预约购买一盒共50只口罩,30天内可购买1次,预约购买成功的消费者,可自主选择到社区周边药店自提或配送到家。

目前,网约网购口罩活动已经覆盖湖北全省。从2月25日起,小药药每天通过网络投放200万只口罩,可供4万个家庭使用,惠及数十万人。张亚光说:“作为武汉的企业,在这个历史时刻,我们展现了自己的担当。”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九

疫情是全人类的困局,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思考方式,都将因此发生改变。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这场疫情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启示和体悟。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在疫情期间的“疫情写作心得体会”。

第二段:写作的意义和难点。

疫情的突然来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作为文学创作者,更应该承担起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历史记录的职责。写作的意义在于记录这一时期的真实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难点。比如如何处理好疫情与现实的关联,如何在写作中体现出我们的情感交流等等。

第三段:如何处理好疫情与现实的关联。

在写作中,如何处理好疫情与现实的关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去了解疫情的来龙去脉,去深入挖掘疫情影响下的生活变化,同时也需要关注那些在疫情期间仍然坚守的人们。例如,可以通过镜头去记录疫情期间的医护人员,表达我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也可以通过文字去描述那些在疫情期间奔波的志愿者。

第四段:如何在写作中体现出我们的情感交流。

在一个困苦与不确定的时期里,情感交流尤为重要。此时此刻,文学的作用就在于承载我们的情感,让我们的思考和感受被更深刻地传达出去。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信笺、日记、记录等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与读者的情感产生交流和共鸣。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文学创作,变成一种更具有思想性和凝聚力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我们对于时代和生活的思考和探索。

第五段:结语。

总之,在疫情期间的写作中,首先要有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其次是真实地记录这段历史时期的真实生活,最后是能够通过文学创作去表达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希望我的“疫情写作心得体会”能够对大家的文学创作有所帮助,并且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书写自己的独特篇章。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十

疫情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共同的困扰——居家隔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写作业成为了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任务。然而,在与疫情斗争的同时,我们也从中获得了不少收获。接下来,将从规划时间、保持动力、提高效率、与他人合作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五个方面,分享一下我在疫情期间写作业的心得体会。

首先,规划时间是写作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家中进行学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电子产品的诱惑等。因此,明确合理地安排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我通常通过制定每日的任务清单来管理时间。将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相应的截止日期写在纸上,然后根据难易程度和优先级顺序进行排序,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学习进度,确保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其次,保持动力是写作业的基本条件。在疫情期间,学习环境的改变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难以保持动力。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写作业之前,我会先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将其与自我激励相结合。比如,我会告诉自己,“只有完成这个作业,我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保持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并且更加专注地完成任务。

第三,提高效率是写作业的关键。在家里写作业,可能会有很多杂事干扰,效率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效率,我会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进行学习,并将自己与外界干扰隔离开来。同时,合理利用碎片时间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比如,当我等待食物加热或者等公交车时,可以拿出手机或者小本子,查找资料或者写下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即便时间很短暂,我也能够充分利用好,避免时间浪费。

第四,与他人合作可以丰富写作业的内容。在疫情期间,身处家中,我们难以与同学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与他人合作。通过线上社交工具,我可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互相讨论,相互启发。在困惑的时候,我也可以向老师请教。共同的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拓宽思路,提高作业的质量,并且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写作业过程中的重要收获。在疫情期间,我们不能依赖学校的集体教学和监督,很多时候需要靠自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时候,我们不仅需要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还需要通过查找资料、观察和探索等方式来积累自己的学习资源。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提高作业的质量,还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疫情期间写作业的心得体会,除了规划时间、保持动力、提高效率、与他人合作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外,我还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面对困境,坚持学习,努力克服问题,我们不仅积累了知识,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品质。这些经历和收获,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十一

1、,全中国守护着90后,,90后守护着全中国。

2、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论中国》基辛格。

3、我想等灾难结束,穿越人海去拥抱我爱的人。

4、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钟南山。

5、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作家方方。

9、原来国泰民安就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重庆宣传片》。

10、此后,只要岁岁平安,即使生生不见——《十年一品温如言》。

12、请告诉孩子,成为像钟南山那样的人,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16、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钟南山。

17、无事小鲜肉,有事钟南山。国人的这种德性要改!

18、知识渊博,专业过硬;悬壶济世,心怀悲悯;用于担责,敢说真话;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我们一直在寻找读书之用,教育之本,或许这就是吧。

19、新年的钟声响彻九州,疾病与灾难都会成为岁月的尘埃。总会有一天,这里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绝望与黑暗,春风会吹开这里的樱花,一树又一树尽连成蔽日的云朵,而这里,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20、活在这个世上,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这是南航从肯尼亚至广州的航班,没有旅客回中国,飞机上全是肯尼亚华人购票后把无偿捐助的救援物资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口罩都被华人运往中国,一个销售员说:这个民族太团结了,他们能战胜一切困难!

21、如果这次疫情放过了人类,请人类今后放过野生动物。如果这次疫情被医护人员击败,那么请今后更加善待医护人员。

22、谁说春天来了,那是日历撒的谎,只要还有一座城,冰封雪飘,我们就不忍心,立春。

23、“赵英明,听到没有,平安回来!平安回来一年的家务我包做了!”“等我从武汉平安回来,便娶你为妻!”

24、“爸爸,我不让你去!”“孩子,爸爸必须去!”

25、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我亲爱的孩子们,一定都要好好的,妈妈在家里等你,回来吃顿团圆饭!

26、我站出来,不仅为了责任,还因为我们同根。

27、我把命都交给你了,还在乎这一头长发?——十余位姑娘为了穿防护服更方便,毅然地相互剪去长发。

28、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捐赠给湖北高校的一批应急物资箱上写的文案。这句文案出自《东征传绘卷》中记载的一句话“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其袈裟缘上绣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由此开启鉴真东渡、中日友好往来的一段佳话。而1300多年后,武汉收到这样的援助与祝福,着实令人感动。

29、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日本医药npo法人仁心会等四家机构联合捐赠给湖北的防护服上面写的文案。语出《诗经·秦风》。

30、你只管善良,福报已在路上。

31、谢谢你,上演最美逆行。谢谢你,为我们拼了命。谢谢你,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一幕幕,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32、生而在世,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立地为人,有“三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

33、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34、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35、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他冻毙于风雪!为生命开路者,不可使他困顿于荆棘!

36、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与夫书》。

37、枪响之后:每一次寻常的呼吸,都是生命的恩典。

38、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

39、当你祈祷能看见奇迹,你是否相信,那答案就是你。世界因为你,在痛里有感动。

40、孩子不哭,妈妈这一仗不能输,等我回来……——军医小姐姐告别乖巧的女儿,大年三十奔赴战场。

41、这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父亲?这是谁的妻子?这是谁的丈夫?他们很普通却不平凡,他们是血肉之躯,筑起的却是长城堡垒。

42、我们的时光,就是现在。

43、武汉,我们等你;也请你们,等等武汉。

46、一包方便面都可以公示,做不到干净就别怪社会质疑。——韩红。

50、愿你,你们: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往后路途,深情不再枉付。

52、李文亮是英雄,很多中国医生和他一样。——钟南山。

53、“我可以去,不要播我的名字,妈妈看了会担心。”——24岁的女医生请缨到抗疫一线,电视报道时特意遮住她的脸庞,不播出她的名字。

55、”那么多年轻的姑娘,我都把她们交给你们了!你们不带回来的话,我一定不饶你们!“——一名医护人员抱住即将前往武汉的队员哭着”放狠话"。

56、冬将尽,春可期。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57、我喜欢中国人的“武汉加油”“湖北挺住”“中国雄起”,我也喜欢日本人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但我更喜欢,俄罗斯人直接扔23吨,啥也不说。

58、哪有什么“基建狂魔”,只有争分抢秒的“生死时速”。不用无谓的“震惊”“喝彩”,只要绝不放弃的咬牙坚持。

59、以后不再嫌弃人山人海,因为那样才是民安国泰。

62、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64、一千个美丽的未来,都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一万个深情的承诺,也抵不上一次双手的紧握。

65、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

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郁达夫。

66、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做钟南山那样的人,即使做不到也要敬重崇拜、满怀感恩。

67、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68、希望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灾难过后平安无损的你。

70、我们太需要钟南山这样的全民偶像。连我读书不多的老母亲都说:终南山是一座名山,钟南山是一个伟人!

71、看得人头皮发麻,眼里却挂着泪花。——网友看医护人员抗疫一线传来的照片。

72、你的样子很模糊,你护目镜上的水汽,模糊了我们所有人的视线。

73、寒风凛冽,无星无月,缺一顿团圆的火锅,以及一次久别重逢。

74、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日本舞鹤市驰援大连捐赠物资纸箱上文字。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表达了舞鹤民众与大连市民云雨与共、明月同照之友情。

75、急转武汉防控中心,为白衣天使加一点油!我的一点心意。东港环卫。——日照市东港环卫工人袁兆文走进派出所,扔下1元,匆匆离去,17秒钟感动国人。记者找到他,他说:“孙女的书包、衣服,都是学校资助的。每年还有位好心人给大孙女捐助善款。”

79、有的人,为了守住不会带到棺材里去的利益与名望,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因为贪婪而吞食了自己的心肝。当他们开始习惯性撒谎的时候,也在将自己的亲友与同胞推向深渊。

80、如果武汉顶不住,哪个城市能顶住。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十二

随着疫情的爆发,学生们被迫放假,无法像往常一样到学校上课。然而,学习并没有因此而停滞,老师们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为我们布置了一大堆的作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不仅要面对课业的压力,还要适应居家学习的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疫情期间写作业需要良好的学习计划。在家无论是有人烦扰还是自己无法集中精神,我们都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来避免拖延。我会规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并按计划完成作业和预习任务。定时定量的学习就像一个蓄水池,让我们在紧张的作业任务中保持冷静和专注,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疫情期间写作业需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里的环境与学校相比较容易分心,很容易沉迷于电视、游戏和社交媒体。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我会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专心写作业,离开电视机和手机。同时,我也会设定奖励机制,比如完成一项任务后给自己一点小奖励,以激励自己更好地完成作业。

第三,疫情期间写作业需要善于寻求帮助。我们不能像在学校一样方便地找到老师和同学,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与他们保持联系。我会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不懂的地方在群里向同学们求助。这不仅可以解决困惑,还能增加互动,避免与同学们失去联系。同时,我也发现在问问题的过程中,我梳理了知识,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

第四,疫情期间写作业需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在家学习的日子里,我们缺少了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通过正面的心态来面对困难。我会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多吃水果蔬菜,坚持锻炼身体,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更加积极地完成作业任务。

第五,疫情期间写作业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居家学习对我们的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有意识地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我会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对待每一道题;我会主动预习新的知识,为上课做好准备;我还会做个总结,复习和强化已学的内容。这些学习习惯不仅帮助我更好地完成作业,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效率。

总之,在疫情期间写作业,良好的学习计划、自我管理能力、寻求帮助、身心状态和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特殊时期的学习任务不仅检验了我们的课业能力,更锻炼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全面能力,才能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们能够早日回到学校,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十三

疫情自从2020年开始肆虐全球,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递信息、宣传知识、引导舆论的重要使命。在这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了一系列疫情新闻的写作和报道工作,不仅希望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给读者,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传递出希望和勇气。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些疫情新闻写作的心得体会。

首先,准确性是疫情新闻写作的核心。在新闻写作中,准确传递信息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疫情消息的准确性意味着及时收集、验证和披露最新疫情数据和与之相关的信息。这不仅需要对疾病本身有足够的了解,还需要搜集各种数据来源、听取专家意见、与多方面进行沟通,以获取数据的最新和准确的信息。不准确的消息可能导致恐慌和混乱,因此事关重大,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其次,要关注人性化的报道。疫情带来的是人们恐慌和不安,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以关注人民群众的情绪和需求为出发点。在新闻写作中,应该多角度展示疫情对社会、群众、身边人的影响,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整个疫情的发展。在报道过程中,要适度关注那些被疫情隔离的人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第三,要坚守“三重要”原则。在写作新闻报道时,需要把握好“三重要”原则,即关注大众关心的三个方面:首先是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和生活状况,其次是政府的决策和措施,还有专业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科研专家等专业知识性的信息。准确把握和传递这些重要信息,可以保证报道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增强受众对我们报道的信任感。

第四,注重深入挖掘疫情背后的故事。除了传递疫情数据和策略措施,我们还要深入挖掘疫情背后的故事,以丰富报道的层次和深度。这些故事可以是抗击疫情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也可以是疫情对个人、家庭、社区和行业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通过讲述这些故事,我们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性的力量和社会的温暖,也能够向读者传递出希望和勇气。

最后,要积极引导舆论,传递正能量。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引导舆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在疫情新闻报道中,我们要尽量让读者了解防范疫情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防护知识和方法。同时,还要关注社会中抗击疫情中的一些积极做法和经验,充分展示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这样做可以增加社会凝聚力,提高人们的信心和决心。

总结起来,疫情新闻写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又责任重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准确性为核心,关注人性化的报道,坚守“三重要”原则,注重深入挖掘疫情背后的故事,积极引导舆论,传递正能量。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使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可靠和正面的信息。让我们共同抵抗疫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十四

冯宗仁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办公厅秘书处一名年轻同志。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细落实院务会、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当好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员、应急值守工作的调度员、疫情防控一线窗口的战斗员,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

从容应对,摸清底数,做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冯宗仁同志主要承担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疫情防控工作信息联络员的任务,他通过微信群、电话联络等方式,及时向全院各部门及直属单位传达院务会、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转发相关信息40余条。按照院务会、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建立疫情防控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的要求,每天对全院1000余人的行程、返京时间、健康状况、家人情况、小区情况等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对大量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鉴别,提出需要特别报告的事项。每日向上级部门和属地报送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信息,确保内外双线畅通。通过冯宗仁同志大量扎实和细致的工作,使全院干部职工及时了解掌握了上级的有关精神、防控知识,稳定了思想情绪,同时使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准确掌握了疫情防控底数,为做好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尽心尽职,全力协调,作全院疫情防控应急值守工作的调度员。

按照工作职责,冯宗仁同志负责院总值班室排班工作。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把总值班室应急值守工作视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及时收发和处置各种公文。对于春节前后安排的共70名值班员,确认是否能够按时就位,对于一些因居家隔离等原因不能按时参加值班的同志,认真进行协调安排,调整值班次序,确保始终有人坚守岗位。及时督促协调全院各部门及直属单位领取防护物资,每天对值班室喷洒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毒,保持值班室良好的卫生环境。经过冯宗仁同志的积极努力,院总值班室工作做到了人员不断档、工作不误事,为全院防控、业务、保密工作“三不误”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动担当,认真负责,做全院疫情防控一线窗口的战斗员。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所在处的其他同志有的因外地返京居家隔离观察,冯宗仁同志主动承担起处里的日常工作,按照领导指示要求,积极稳妥应对处理各种情况,为全院正常有序运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冯宗仁同志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家里也有一些急需办理的事项,但在疫情防控重大任务面前,他没有犹豫、没有推托,自觉克服家庭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冯宗仁同志作为一名普通干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勇于担当,认真负责,真正做到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战地日记】战“疫”中的环保人,用坚守诠释初心和使命。

李东一是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室工程师,她的爱人任明,是大兴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队长,两人都是共产党员。农历除夕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肆虐。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他视疫情为命令,视防控为己任,舍小家顾大家,主动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在做好水环境监测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挑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担子。他们用坚守诠释着初心和使命,尽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风采。

他顾大家,我顾小家。

腊月二十七日,大兴区生态环境局任命任明为局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组长,并带领工作组成员对全区四个设立发热门诊的医院及重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帮扶,切断病毒蔓延扩散渠道。任明深知此次任务非同寻常,直接与病毒感染的废物和废水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危险,正愁该怎么跟妻子解释,同为生态环境工作者的李东一就表示:“你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党员干部,是组织培养出来的,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那就要挺身而出,没有理由退缩。我更多的是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你放心,我会好好支持你,打理好家里的一切,你在一线安心工作,也要保护好自己。”

带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从这天开始,任明在家庭和事业的抉择中又一次选择了后者,而这一战就再也没有回家,一直站在了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

他防控病毒,我守护碧水。

防控疫情阻击战打响的当晚,任明紧急安排部署,规范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杀菌消毒,阻断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便和污水扩散传播;在建立机制,统筹调度的基础上,每天还要带领党员奔赴一线,加强对全区医疗废物、涉疫生活垃圾和废水的处置、排放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科学指导,有效消除感染性污染源向环境转移的风险。

爱人积极奋战在一线,李东一则坚守在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阵地。虽然每日按要求居家办公,李东一手头的工作一点也没耽搁。她深知,20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为了确保在抗击疫情期间地表水监测数据的真、准、全,相关工作更不能放松和懈怠。她认真负责做好防疫期间地表水数据核定及评价,同时积极参与到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抗疫调度工作中来,每天守在电脑前,就怕错过群里的消息,甚至到深夜都还在为协调水站运维保障而忙碌着,为的就是确保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稳定运行。

他冲在前线,我守护后方。

面对疫情蔓延、病毒威胁,任明作为专项组负责人,承受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从受领任务开始,没有休息过一天,每时每刻都处在高度戒备当中。特别是在一线督导检查的现场,他马不停蹄,每天几乎吃不上一口热饭,睡不上一个好觉。现场归来,他还要关心照顾其他队员的个人防护和身体状况。

爱人在前线拼搏的时候,李东一选择在后方默默的守护。在完成总站安排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她也担负起照顾母亲和孩子的责任,每天辅导孩子功课、料理家务。虽然辛苦,但是每当想到全家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做出应有的贡献,心里就觉得很踏实、很欣慰。

他们6岁的女儿平时最喜欢画画,有一天女儿递给她一幅画,说画的是他们一家,看完她瞬间落泪:左边是妈妈在家里电脑前办公,孩子在身后默默的看着;右边是爸爸下班后来看望她们娘儿俩。这幅画的背后还有个小故事,她爱人担心自己每天的工作容易接触到病毒,说自己没什么,就是担心家里体弱的老人和孩子,于是建议她和老人孩子一起住,自己单独隔离,于是就有了画中右边的内容。虽然看起来简简单单一幅画,却画出了爸爸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样子。

在这场抗疫战役中,李东一和她的爱人是所有生态环境铁军的缩影。所有生态环保铁军们以“若有战、招必回、战必胜”的信念,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定站在抗击疫情的前线,视疫情如命令,充分体现了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铁军情怀。最危险的地方,从来不缺英雄的身影,生态环境铁军也是这场战役中的“最美逆行者”!

【战地日记】架起守望相助、协力抗疫的“同心桥”

2月10日,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运输信息化事业部总经理王淑芳彻夜未眠。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企业复工复产在即,农民工返岗运输保障任务艰巨。当日下午2点多,王淑芳工作室接到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来电,“明天上午10点,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上线农民工返岗包车管理功能,能不能实现?”“能!”接到任务的王淑芳语气温柔而坚定。

此时,留给他们的时间已不足18个小时。王淑芳带领工作室团队,与时间赛跑,连夜对系统客运接驳功能模块进行技术改造,同步开发测试,如期上线应用。上线仅3天,该功能就服务农民工返岗包车42趟次,搭建起农民工返岗跨省包车管理的实时信息共享通道。

全国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全国互联网道路运政服务系统……这些面向社会服务的系统,犹如一座座“同心桥”,连接起交通人与人民群众同心战“疫”、守望相助之心,汇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之力。

作为这些系统的技术开发和保障团队,王淑芳工作室团队坚定信念,冲锋在前,当好服务和保障百姓出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防疫物资运输车辆调度和在途运输、网上业务办理的技术排头兵。

24小时在线保畅12328。

“您好,我有一批口罩想捐赠到武汉,请求协助运输。”

“我有一辆轻卡货车,如有运输医疗物资需要,愿意无偿提供运输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12328电话系统相继开设“疫情防控物资运输保障专线”“疫情防控物资捐助协调专线”,每天都会接听很多这样的来电。

电话两端,携手战“疫”。据统计,截至2月16日,12328电话共受理疫情防控有关电话业务22.07万件。每一次焦急的询问、每一回热心的捐助、每一个温馨的建议,都让王淑芳深有感触:“没想到12328电话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保障全国12328电话系统稳定运行,王淑芳和工作室团队全力以赴,24小时技术值守。

王淑芳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孩子期待已久的家庭旅行,不得不再次“泡汤”。团队成员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坚守岗位,以专业的能力及时处理好每一次突发问题。

为了更好发挥12328电话倾听民声、畅通民意、汇集民智的作用,王淑芳带领工作室团队对疫情期间的12328电话业务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百姓主要关注的问题集中在疫情路况、公共交通疫情防护等,并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加强防护措施等方面给出建议。团队及时将这些信息分析上报,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支持。

不只是技术团队,更是网上服务窗口。

疫情写作心得体会篇十五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尤其是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各国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这场疫情中,作为新闻记者,如何准确、全面地报道疫情,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和数据,成为了我的工作重点。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逐渐积累了一些与疫情新闻写作相关的心得体会。

首先,疫情新闻的报道要具备权威性和客观性。在疫情爆发之初,信息匮乏,谣言四起,社会上的焦虑情绪空前高涨。作为新闻记者,要坚持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核实。同时,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新闻报道中不带个人主观色彩,客观公正地反映疫情的真实情况,避免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其次,对于疫情新闻的报道,及时性非常重要。疫情发展迅猛,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情况出现。作为新闻记者,要时刻保持对疫情的关注,及时掌握最新动态,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新闻。只有保持及时的报道,才能真正满足公众的需求,让读者能够及时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再次,疫情新闻的写作要注意合理性和准确性。在报导疫情新闻时,要遵循新闻报道的一般规范,如五W原则(即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文字要简明扼要,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激烈的词汇和夸张的叙述,以免给读者一种不必要的恐慌感。同时,在使用数据和统计时要注意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或操纵数据的情况,以免引起公众对新闻的质疑。

此外,疫情新闻的写作要关注个案和人性化。疫情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数据,背后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和渴望帮助的人们。作为新闻记者,要以人为本,关注受疫情影响的群体和个人。通过聆听他们的心声和传递他们的呼吁,可以更好地唤起社会的爱心和关注,促进社会的团结和支持。

最后,疫情新闻写作需要坚持科学性和可信性。疫情的爆发和传播涉及到许多科学原理和医学知识。作为新闻记者,要加强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向公众解释疫情的原因和传播途径。同时,在报道疫情新闻时要引用权威专家的观点和意见,避免随意猜测和主观臆断,确保新闻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总之,疫情新闻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有挑战性的工作。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我们新闻记者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准确、客观地报道疫情新闻,为公众传递最真实、最有用的信息,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报道能力,为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