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游览古迹心得体会如何写 游览古迹的感想(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3:49:41 页码:7
游览古迹心得体会如何写 游览古迹的感想(四篇)
2023-01-07 03:49:41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游览古迹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位于南宁市东南部,1972年正式辟为公园,总面积为191.92公顷,其中陆地面积为

90.12公顷,水域面积为101.8公顷,是一座水体景观与亚热带园林风光相结合,便于开展水上游乐活动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内设有李明瑞韦拔群百色起义陈列馆、盆景园、兰花圃、花圃、儿童乐园、水上游乐城等游乐设施。南湖周围建设有南湖广场、名树博览园等景点,是广大游客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也是重大节日举行游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景区概况南湖公园位于南宁市东南部,是一座以观赏园林植物为主的具有广西民族特色和亚热带风光特色的综合性公园。公园位于南宁市琅(lǎng)东开发区,东至茅桥防洪大堤、琅东村和琅西村,南连滨湖路、双拥路,西接桃源路,北邻广西艺术学院、-村和小麻村,总面积为191.92公顷,其中陆地面积为90.12公顷,水域面积为101.8公顷。公园的前身为南湖苗圃和南湖鱼场,20世纪60年代中期合并为南湖风景区,1973年7月定名为南湖公园。20xx年10月1日免费开放,每年接待游客量在500万人次以上。

游玩南湖,一是在湖中泛舟,或在湖岸垂钓;一是观赏富于亚热带特色的花卉草木。沿湖绿化区,有棕榈、蒲葵、假槟榔等热带树木;道路两旁,种有蝴蝶果、白千层、银桦等风景树,百花园培植有金花茶等上百种名贵花卉,还有佛肚竹、南洋衫、中国台湾相思等名贵竹木。

南湖公园地理位置优越,地城广阔,主要开展游览娱乐服务、园林花卉生产和水产养殖等项目。公园内设有李明瑞韦拔群百色起义陈列馆、槟园、盆景园、兰花圃、儿童乐园等园中园及游乐设施,南湖周围建设有南湖广场、名树博览园等景点。园内湖光水色,碧波荡漾,泛舟湖面漂玉带;陆地花木交融,四季飘香,绿草如茵,是广大游客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也是重大节日举行游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重要景点南湖

南湖是南宁市城区内最大的内湖。古时,它是茅桥江(邕溪水)旧河道,每 南湖

逢邕江水涨,洪水倒灌进来,使城南受淹。唐景云年间(720xx年~720xx年)邕州司马吕仁征集民工,在此兴建分流蓄洪工程,聚水成湖,以减轻洪水灾害。湖水浅干之处,又成了农田。新中国成立后,几经疏浚,并沿湖植树种花,逐渐建设成为风景区。

南湖水体为东西走向,分为上湖、中湖、下湖三个区域,总体呈带状水系特征,总体地域跨度较大,南湖驳岸线全长约7975米,其中北岸岸线长3560米,东岸长330米,南岸长3685米,西岸长400米。现建有跨湖长堤和七孔拱桥,以及长达8.17公里的环湖游道,还有宽约三四十米的环湖绿化带。人们既可以漫步观光,也可以乘舟游湖。

南湖公园由于水面宽阔,树木翠茂,位置靠近城市中心,游人比较集中,节日里的许多文艺活动常在这里举行。

李明瑞韦拔群百色起义陈列馆

1984年11月建成。陈列馆建筑仿照烈士当年活动地区东兰一带的壮族民居风格构成,朴实大方,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莫文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红军多次到该馆视察工作并题词。陈列馆展厅内陈列了李明瑞、韦拔群烈土以及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红七军、红八军的文物52件、图 学生正在参观百色起义阵列馆

片140多幅、史料42篇(册)等资料,生动形象地记载了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卓越的农-动领导人韦拔群两位革命先烈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业绩,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1920xx年到1931年间,由-、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以及红七军、红八军、左右江革0据地的建立和斗争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有关游览古迹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周庄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周庄也曾留下柳亚子、陈去病等人的足迹。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难怪20xx年apec会议也特别青睐周庄,把她定为上海以外的举办地之一。

若要选中国最热门的水乡古镇,周庄想必名列前茅。周庄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独特的生活形态和风味。那绝不是一两幢古建筑、三四座老石桥,就能反映出来的。那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你可凭个人的观察力去发觉它,也可毫不在意便感受到:沿水巷而建的石驳岸和穿竹石栏;镶嵌在岸边,变化多端的缆船石;商店出售的草鞋;河畔洗菜、淘米的妇女;围坐一起绣花聊天的老妇;街角的裁缝店;享受日光浴的马桶;甚至民居洗涤后的流水声……。毕竟,它无处不在,而且常常成为摄影师最爱捕捉的镜头。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小镇,旺季一天内的最高游览人次竟可以达一万以上。难怪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

周庄旧名贞体里。北宋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13公顷捐给全福寺作为庙产。老百姓感其恩德,遂将贞体里该名为周庄。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市境内西南33公里,是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澄湖、淀山湖和南湖所环抱。由于有河湖阻隔,使它避开了历代兵焚战乱,至今仍完整的保存着原有的水镇建筑物及其独特的格局,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居民为明清建筑;如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后裔所建的沈厅、明初中山王徐达后裔所建的张厅,都是明清住宅的典范。

周庄四面环水,为泽国,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居民傍河筑屋,依山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古桥,还有那份敦厚纯朴的古镇民风,呈现一派古朴、明静的幽雅,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难怪周庄一直成为摄影师、作家、艺术家、甚至电视电影的取景最佳地点。

周庄的魅力在于她的文化蕴涵,沈厅、张厅、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有河有街必有桥。周庄古桥多,极具特色。著名的有双桥、富安桥等。

全镇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崇尚返朴归真的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

有关游览古迹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长城,请大家在游览时保持干净。

大家看,我们已经来到长城脚下了。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就登上长城做好汉。

八达岭长城,是非常高大坚固的。全长共一万三千多里。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建筑而成的。城墙的顶上铺着一块块方砖,十分的整齐。而且顶端很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看,城墙的外沿,有一排排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那方形的是瞭望口和射口,古时候供瞭望和射击用。

再看看城墙的顶上,这每隔三百多米都有这样一座方形的城台,这些城台是屯兵打仗的堡垒,这些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大家有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古时候是用泥和热水来粘城砖、筑长城的。一年冬天,民工用来烧水的大锅漏了,架锅的时候一碰热水就炸出许多白粉,碰到冷水就又涨成一团团白面。它们觉得白面比泥还粘,就用它来粘城砖,筑长城,效果很好。这个白面也就是今天的石灰。

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单看这些条石,一块就有三千多斤重。别忘了,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仅仅靠的就是无数劳动人民的双手和肩膀。

这样气势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它是独一无二的。

游客朋友们,相信这次的旅行你们一定是愉快的,希望你们以后有机会常来。

有关游览古迹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