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品味春联心得体会总结 收集春联活动感受(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4:04:44 页码:8
品味春联心得体会总结 收集春联活动感受(四篇)
2023-01-07 04:04:44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品味春联心得体会总结一

翻开书,淡淡的纸墨气息扑鼻而来,泌人心脾,令人心中诗意涌现,或许这才是我喜欢读书的真正原因吧!

书香,在我鼻息之间,陪我看李太白的传奇。李太白,是因为仕途的坎坷,小人的陷害,对家乡的思念,才有了这样的悲剧一生。他曾有“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哀,又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也不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

人生滋味,有书香相伴,是书香带我看诗仙太白曲折、神奇的一生。

书香,在我眼眶之中,与我共赏陶渊明的心境。三更时分,在皎皎明月的辉映下,扛着锄头,走在乡间回家的小路。渊明与菊伴歌,与菊对饮的清雅令我折服,但他的青春容颜,也在晨兴理荒秽的环境下,慢慢,慢慢地消失殆尽,只留下了他那举世瞩目的盛名…

人生滋味,有书香相伴,是书香带我欣赏陶潜这支清新淡雅的田园新曲!

我很庆幸,我的人生有书香相伴!也是书香的滋味让我感悟到,人生滋味万千,种种不一,却万象归一,始于每个人的感情……

品味书香中考满分作文2

让人心旷神怡的,是玫瑰香;让人清爽无比的,是桂花香......但小小的一本书竟也飘出悠悠的香味,让我回味无穷。

遨游在书海中,我会忘了一切,伴着故事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一起痛哭。读《窗边的小豆豆》时,天真可爱的小豆豆,常常令我哭笑不得。

读《夏洛的网》时,我又被夏洛这个好朋友感动着,捧起《香草女巫》时,我情不自禁的和小香草一起欢笑......

记得有一次,妈妈有事出去,嘱咐我自己吃晚饭。可我拿起《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就爱不释手地看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回家的妈妈惊叫道:“7点了,你怎么还没吃晚饭?”“有这么晚了吗?”我意犹未尽地看了一眼书,咽了一口水说,“可我肚子还没饿呢。”“你这个小书虫呀,你把书当晚饭了吗”妈妈说。“再让我看一会吧!”我哀求妈妈大人。妈妈看看我,再看了看书,无奈地摇了摇头,走了。我满心欢喜地捧起书,又一头扎进这悠悠的书香中,这姐弟俩太有趣了!晚上看鬼片,还把白床单套在头上,用剪刀剪两个洞露出眼睛,装鬼。他们俩又异想天开,办一个“跳蚤马戏团”,结果弄得自己一身是跳蚤......书中的主人公太有才了,制造出一出出的闹剧。“哈哈哈......”太好玩了!我被他们姐弟俩逗得哈哈大笑。

悠悠的书香伴我成长,一本本书令我陶醉,《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狼王梦》等都是我的最爱。啊!品味书香的感觉真好!

品味书香中考满分作文3

午后的阳光缓缓流动,校园里已是一派百花争艳的景象。手捧语文课本,任目光轻盈地抚过书页,心在温暖的空气中感悟、升华。

翻开书本,扑鼻的书香让人心旷神怡[注: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跃然于纸上的深刻的文字,引领着我走进文学的殿堂,飘荡在耳边的是笙箫声、牧笛声、还有那细致的哀愁与悲凉的叹息。我心里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汪清泉,流入文学的殿堂。

在文学的殿堂里,诸子百家[注: 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争鸣。他们宛如一朵朵竞相开放的鲜花,各有其独具一格的芬芳。在文学的殿堂里,流转的是清风明月[注: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的雅致,呈现的是梧桐细雨的韵律,还有那令人魂牵梦绕的浓愁与长情。

品味李白,感受到的是潇洒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铸就了他的豪迈与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荡着他的自信与博大。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品味李清照,感受到的是凄婉与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的一丝惆怅,“梧桐更兼细雨”是怎样的一缕忧伤,“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一帘断肠。

品味曹操,感受到的是遒劲雄浑的意气。那东临碣石的一代

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注: 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也依然能高唱“老骥伏枥[注: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屈之音。

被文学艺术感染了的灵魂与生命,在文学的殿堂里凝固成了永恒,那轩昂的意气已将我深深感染,浸染了悲欢离合[注: 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的真情泪滴已将我浸湿。他们将笔下的文字化作一缕书香,存在于历史的视线里,他们用那高贵的灵魂所锻造的文字凝滞我的步伐。

在悠然的午后时光感动,在静谧的午夜时分流泪,在微明的晨光熹微[注: 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中彻悟……

回首凝视,校园一角的鲜花绽开艳丽的花盘,百般妖娆。弥漫在校园的芬芳,是花香还是书香?

品味书香中考满分作文4

书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书像一艘轮船,带领我遨游知识的海洋,书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引领我通往神秘的殿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票。”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每当我一捧起书,就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这也是高尔基的心声,“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朱熹告诫后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也是在教我们怎样读书,认认真真读一本书,总比囫囵吞枣读十本书强,如果只是想读完书,而不想学到知识,那么就是竹蓝打水一场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使我们能真正品味到书香。可是,如果读了一些污染孩子们心灵的书,那么后果会怎样呢?答案就是会使他们铤而走险,走向犯罪、盗窃得道路。所以,这一类书,最好不要阅读。

人生需体验,书香需品味。品味书中的香气,与作者进行更深一层的思想交流。品味书香,可以感受到春天那云风乎舞的惬意,可以感受到夏天那滂沱大雨的一些清凉,可以感受到秋天那落叶纷飞的凄凉,可以感受到冬天那雪花飘零的壮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以书为侣,以书为伴,以书为签,让那淡淡的书香,陪伴你我同行。

品味书香中考满分作文5

真诚伴侣,书!

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觉得,人类没有了书,就像小鸟没有了翅膀,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换句话来说,书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我们尽可以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一本普普通通的书,看完后,它就可以使我们增长些见识,开阔些视野。你看看,现在的那些成功人士,哪一个没有看过书,他们之所以有了知识,有了智慧,有了才华,才可以成为人中之龙,才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啊!

当然,看书也要讲究方法。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看书是要细细的品位,对每一个字,没一句话,没一段话,都要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样,我们就有能加深记忆力,有增长了知识。这样日复一日的,谁能说我们不进步呢。

看书要知道看什么书最合适。像我们这些初中生,早已应该把那些名著看个几十遍了。至于那些爱情什么的,是不适合我们看的。我们得看对学习有用的书籍,做人的道理,歌颂母爱父爱等这一类型的书籍。我们看好的书,指引我们可以到达成功之路。如果我们看的是对我们影响不好的书,那么,它将回毁了你的一生。所以说,要想到成功之路,我们得走第一条路,指引我们到达我们要到的地方。

我是个爱看书的女孩,现在家里的书,就可以和小的图书馆里的书相提并论了。有一次出去旅游,有于赶时间,把书给忘在家里了,结果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没有休息好。爸爸知道后,说:“你呀!真是离不开书。”没有办法,爸爸只好给我买了两本书。

书就像一为老师,教育我们,教导我们,指引我们。它也是那么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它把它肚子里的知识全都奉献了出去,它有能得到些什么呢。

书!书!书!多么有力的字眼,你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做个真诚的伴侣吧,让你在我的生命中不断的启发我,开导我,激励我,指引我!

最新品味春联心得体会总结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1、听配乐朗诵。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

课题

石壕吏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材分析

概述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重点

难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板书设计

石壕吏

目击耳闻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苦啼申诉家庭凄惨被逼自请应役

老妇被捉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五: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

1、欣赏莲花,了解莲花。

2、描画莲花。

3、写作。

训练时间:7课时

最新品味春联心得体会总结三

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校园里充满着活力的气息。

社团部将围绕发扬社团精神,扩大社团家族,完善社团制度,组织社团特色活动来展开工作,从提升我院社团质量和品位,注重培养和提高社团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团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我们社团部本学年每名成员将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

努力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使社团部各成员严格要求自己,促使社团部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力争再创佳绩!

一、整体指导思想

鉴于学校党、团委对学生社团工作日益重视,是社团健康蓬勃发展的契机,我们社团部应当努力把握机遇,做好社团发展工作,进一步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好社团党团建设、协同各社团团委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社团部特色活动、品牌活动。

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做贡献,把社团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整体工作规划

1、部员发展培养和选拔工作:上学期我部新招收了四名新部员,通过长达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对与社团部的工作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本学期着力于培养他们的工作意识、责任意思,加强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2、社团建设发展工作:a本学年处于社团管理向社联的过度时期,所属社团应当积极配合学校的有关政政策,社团部各成员协助总院做好相关的筹备工作。

各社团现已成立团支部,要做好团支部的职能建设工作,社团图案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鉴于我院社团较少,我们需及时了解我院新生参加社团的动态,挖掘有潜力的社团管理人才,多给予关注和指导,为扩大我学院社团家族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需加强社团部与各年级班委以及相关社团的直接交流,建立好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以此加深对各年级的情况了解,集众人之力量,融合集体之智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开展社团的工作。

3、与学生会其他部门紧密联系,尽吾之所能做好学生会的一切活动。

与主席团密切联系,积极向主席团汇报工作情况,虚心吸取各位主席的建议和意见。

三、部门特色工作

1、加强社团部内部建设,完善组织机构,确立更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提高社团部与社团之间协调合作的能力,促进社团部进一步秩序化、规范化开展工作。

2、以内部稳定为基础,力求新起点、新发展、新飞跃。

以引导管理为手段,重点建设院级精品社团,支持院级社团发展,逐步形成精品社团有特色,社团活动吸引力强,学生参与面广,活动品味、层次相对较高的社团文化格局。

3、完善社团考核制度:在常规工作中,社团部将整理完善社团与会长的考核评比制度,建立评比制度,对于不同的社团有不同的奖惩体制,对于这一系列的制度社团部将会收集各个社团及各级指导老师的意见。

社团考核评比制度从总院与分院两级管理,从会员到会长,从日常社团活动到社团特色活动都将划入考核评比。

4、加强与指导老师的交流:指导老师在社会阅历、专业知识等各方面都比学生干部丰富,因此,社团干部一定要虚心向老师求助,多听听老师的意见,这样,活动方案将会完善许多;提高社团部员的活动策划能力。

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让这一部分学生干部得到更多的更专业的指导,让这部分干部成为活动策划的能手,再通过他们来改变社团目前的窘迫。

5、重点工作:五月份的社团文化节是我校各社团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精彩纷呈,是我们社团部一定要好好做好本学年度的社团文化节的筹备工作。

以本院社团为主体,督促各协会在社团文化节举办精品特色活动,制作宣传展板,协助各协会筹备特色节目参选文化月开幕晚会,力争有我院协会的节目参演,让机械的社团声誉响彻荆楚理工学院的云霄。

最后我们社团部将以热情的服务,端正的态度竭诚为每一位师生服务。

希望各位老师、主席团及各个兄弟部门能给我们社团部支持和鼓励,同时我们也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给我们多提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一定努力去做的更好!

最新品味春联心得体会总结四

同志们:

今天,来到组织部和大家一起过党日,安排我就“品味信仰的味道”与大家作个交流。这么考虑是因为组织部作为党建直接抓建机关,党员干部必须在信仰上更坚定、信念上更执着。同样这也是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举措,是落实领导干部上党课要求的见效之举,这个方面省委、市委的领导做了很好表率,各级党员干部要看齐尽责做好。

今天授课主要从把握信仰的内涵、品味信仰的味道、找准信仰的差距、践行信仰的要求等四个方面进行交流。

什么是信仰?从字面上看,“信”是“人”加“言”,就是人说过的话;“仰”是“人”加“印”,就是人走过的足迹。说的话加上走的路,代表着人的志向和追求。《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党章》总纲上来就讲,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习主席曾经指出,不管是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还是耶稣,谁证明过有“天堂”?但信徒都信仰。然而当前,个别党员认为共产主义太遥远,自己看不到、子孙也看不到,于是就不信马克思主义,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难道,就因为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实现共产主义很遥远,就不信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劲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根本上就是要坚定共产党员的信仰。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含义: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二是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下面,我着重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和同志们共同理解。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铸牢共产党员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庄子在《知北游》中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意在表明: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规律要靠我们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他通过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论,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刻提示了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和灭亡的必然规律,指出了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必将全面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紧随其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仅为12.6%。西方其他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呢?我想,主要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它经得起任何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当今世界上公认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信仰上帝,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原罪,只有上帝才能拯救自己。伊斯兰教信仰真主,认为今生虔诚信仰真主,后世就是天堂。佛教认为,小乘佛法修度自身,大乘佛法修度众生。但不论是哪种宗教,总是教导信徒放弃对现实幸福的追求,而是求诸内心修炼,以达安于现实的苦难。我国唐代著名大诗人韩愈曾经给当时的宪宗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谏迎佛骨表》,劝皇帝不要信佛,他认为信佛是很不靠谱的事,而在当时,由于皇帝的提倡,举国上下信佛活动几近达到疯狂程度,寺院甚至可以免税,结果豪强地主纷纷名义上把土地捐给寺院,实则是为了逃税。韩愈在奏章中详细阐述了佛教带来的危害,并说自东汉以后所有信佛的皇帝就没有一个长命的,说明信佛不可靠。韩愈因此惹怒皇帝差点被杀头,遭贬后写了一首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他写诗明意,不改初衷。韩愈作为封建士大夫尚且有如此清醒,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我们共产党人真正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完全是为着广大劳苦大众翻身解放。我们的信仰不同于任何宗教信仰,相较任何宗教信仰,一个是求诸内心,一个是求诸行动,前者是宗教信仰,后者是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指引带领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和变革,运用客观物质力量改变不合理现实,以实现现实的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945年党的七大的闭幕词中,毛主席就曾鼓励全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对人民的信仰,这一信仰高尚而光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汗水、热血甚至生命,为着民族的独立解放,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富强,默默实现着这一信仰。

(二)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永葆共产党人对全人类终极人道关怀的政治追求。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党章》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是什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有回答,他说,那就是让资本为劳动服务,只有开放垄断在极少数人手里的金融和资本,为一切劳动者服务、为联合起来的劳动所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所有制”。这样的“资本自由化”才是真正的自由的基础。

马克思说:人们的交往方式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个社会关系是一切的基础,在社会交往之上方才是经济交换,而在经济交换方式之上才有相应的政治组织方式。所以,无论是市场经济也好,资本主义也罢,都要依赖于社会合作关系的存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天然地包含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互助合作的因素,即使资本主义社会也离不开社会合作。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有着极为朴素的现实基础,也绝对不像蓝天那么遥远,因为共产主义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我们,它像空气一样与我们相伴:当你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尊重每一个辛勤工作的劳动者,憎恨一切为富不仁的剥削者,那种在相互之间油然而生的“集体无意识”就是在我们身边游荡着的共产主义的“幽灵”。我们为什么称雷锋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就是因为在他身上体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风范和道德品质。在一定意义上,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儒家的大同理想有相通之处,在《礼记•礼运》篇中借用孔子的语言这样来描述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的大同社会理想一直都渗透在我们民族的血液当中。

我们共产党人要实现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我理解,就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全体的“集体无意识”表现出“自由个性”的共产主义社会目标。马克思说,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今天,我们党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近现代以来的民族梦、国家梦、人民的梦。向着这一梦想努力,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就必须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向着这一人类崇高的目标去不懈奋进。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高擎共产党人新时代团结凝聚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无疑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党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历尽艰辛开辟的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教授指出,中国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面临三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老路”,突出表现是“两个凡是”。这条路没多长,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之前就到头了。另一条是“新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一是现代化因素,二是社会主义因素,三是中国文化因素。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过去30多年的历程。还有一条是“邪路”,就是转向资本主义道路,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轨迹。在这个过程中,苏联东欧的共产党领导人和知识分子热衷于宣传推广西方的“普世价值”,他们既是社会主义大厦内部的定时炸弹,也是国家解体、历史倒退的受害者。现在他们有不少人痛定思痛、反思反省,也有不少人非常羡慕中国,因为中国不仅避免了走上邪路,而且成功开拓了社会主义新路。这才是人间正道。

中国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从根本上说,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消灭了垄断着信用和投资的大资产阶级,打倒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大官僚资产阶级,而这个阶级也是利用、协助国外资本向中国人民放债的掮客。旧中国,在帝国主义的欺压下,中国的金融机制只是为了赔款、借款而设置的,那样的信用机构、金融机构把中国的财富集中起来无非就是为了输送到国外去,根本谈不到服务支持中国的实业和民生。我们看到在电影、电视、历史书中经常有叫做“买办”的一帮人,所谓“买办”,在旧中国,是指外国资本家在华设立的商行、公司、银行等所雇用的中国经理人。他们依附于帝国主义,适应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的需要,同时又与本国封建官僚、富农及其旧势力相勾结,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最反动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帝国主义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的工具和奴才。现在上海市政府所在地,解放前是一家广东商行,名叫汇丰银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汇丰银行被英国合伙人垄断,先从事鸦片贩卖,后从事高利借贷业务,成为设立在上海的外商独资银行,汇丰银行就是靠掠夺中国发家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把资本支配劳动这个逻辑颠倒为劳动支配资本,从而使金融领域、资本活动能够真正为产业发展服务,为普通劳动者服务,并用无产阶级专政这只手把两极分化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加公平、社会关系更加平等、生产力的发展更加顺畅。

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不是以美国为样板的劫掠成性的金融资本主义,也不是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而是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的富有鲜明中华文明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这就是我们的坚定信念。

习近平同志告诉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要从我们走过的道路去体会和认识。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党历尽千辛万苦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被实践证明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鸦片战争前,民族没有大的危机,只有中华民族内部的动荡,因为几千年农垦文明没有变,文化没有变,经济没有变,政治方式没有变,只是政权在变。但是鸦片战争后,是农垦文明与工业革命的矛盾,那时中华民族救亡图新走了4条路:一是王朝封建主义道路——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走不通。二是改良封建主义道路——洋务运动、张之洞等1861年发起,是承认基本制度基础上的改良,通过33年的建设,有了明显进步,器物可以了,但制度不行,甲午战争失败,财政制度、封建皇室制度、审计制度、选拔作用制度都存在突出问题,建北洋海军的钱用于建颐和园,海军7年未添一条舰,审计不周全,依法盛行,炮口大但弹药少,炮弹大但里面掺着沙,包括选拔作用制度,最终还是失败了。三是君主立宪资本主义道路——戊戌变法100天,没有成功,对社会冲击大,封建势力太强大,当时要裁撤无用官僚,取消八股文等,得罪了官员和知识分子,也没有成功。四是民主共和资本主义道路——民主成功了,但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北洋军阀手中,私家军队官兵只认首领,军阀和下面人形成利益共同体,众所周知,走马灯似的换了几任军阀当总统。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意味着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成功走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是一条建国立国之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富国强国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又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既符合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又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社会主义。正如习主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科学的选择,是党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具有历史必然性。

平时我们一旦提到信仰,很多同志就感觉信仰太虚幻缥缈,离我们很遥远。遥远吗?其实并不遥远,她是有味道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把“酸甜苦辣咸”比作人生“五味”。用味觉作比方,既是人类本能最真实的体现,也是对多彩人生最贴切的比喻。追溯历史,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天起,共产党人的灵魂就被深深地贴上了信仰这个神圣的标签。其魂魄中无处不闪耀着党的信念和光辉,基因中无处不遗传着党的信仰和执着。所以,构成共产党人脊梁的不是骨头而是信仰。为了信仰,无数共产党人在不懈努力奋斗和追求;为了信仰,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具体生动的实践为之诠释。从此,信仰在共产党人那里变得那样具体,那样鲜活。不知何时,共产党人的信仰中也饱含着“酸甜苦辣咸”的灵魂“五味”。

(一)甘之如饴,允吸解渴——品尝信仰“甘甜”的味道

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他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因为墨汁中充满了信仰的味道。在陈望道心中,共产主义就是甜的,为共产主义奋斗就是甜的。他是那样的朴实、那样的纯粹,朴实的不含任何杂质,纯粹的如孩童般的天真。但就是这样天真的品尝信仰的味道,托起了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就是像陈望道这样一群革命先辈,让中国共产党一次次的战胜苦难走向辉煌。

谈到墨汁的甜,让我想到一个也与甜味有关的故事:犹太人是信奉基督教的民族,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教会,父母们从年幼时就在《圣经》上涂抹蜂蜜,让小孩子舔舐。目的就是要从小告诉孩子们《圣经》是甜的,要热爱。结果显而易见,20多亿的基督教徒每天都要饱含深情诵读《圣经》,每周都要坚持做礼拜,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已经将信仰渗入骨髓,影响着一言一行。

(二)心酸苦楚,悲壮铿锵——品尝信仰“酸苦”的味道

“夜晚,被俘的女战士全部押在冰河上蹲着,三十多人都穿着单薄的衣服,好多人逃散时跑掉了鞋子,正在来例假的女兵在冰寒和饥饿中昏死过去。有人企图逃跑,马家军挥舞着大刀血光四溅。被马匪淫辱的女战士,凄惨悲凉的呼叫声令远山战栗。”这是军旅作家张春燕在《向东找太阳—寻访西路军最后的女战士》一书中对女战士惨痛经历的真实叙述。1936年冬到1937年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惨遭失败,1300名女战士大多被俘虏,受尽摧残蹂躏,长期蒙受不白之冤,有的还顽强活了下来。

每读于此,心酸悲伤、虐心痛楚油然而生。如花似玉的年龄,本应待字闺中或相夫教子,是信仰让他们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人生旅途。悲剧就是把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一点点的撕碎呈现在你眼前,我想这些西路军的心酸历程和痛苦经历正是在用自己的悲剧去诠释信仰的“酸苦”味道。“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不!它应该使我们伟大!”每当托马斯·曼的这句话浮现脑海时,让我对这些女战士的壮举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她们昨天遭受的“痛苦”,我们今天阅读的“酸涩”,正是为了将来的“不苦”。历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创造的,信仰是用悲壮和勇敢实践的。

品尝信仰“酸苦”的味道,让我们懂得了信仰的力量和魅力。它的魅力就在于陈树湘落入敌手后牺牲的壮烈,在于江竹筠倒在黎明前的坚贞,在于杨靖宇剖胃之后敌人的敬畏。信仰让人步履坚定,踏步有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信仰的鼓舞下,不忧过去,不惧未来。面对革命先辈们品尝的“酸苦”,审视当下,我们共产党员能否忍受当年那些“酸苦”?面对困难,我们能否真正做到不逃避、不退缩?

(三)辛辣刻骨,咸淡如初——品尝信仰“咸辣”的味道

“当时的大雪山名叫夹金山,还有其他几座不知名的大雪山,位于懋功的南面,山高入云,山顶终年积雪,由于高山严重缺氧,正常人走起来都会感到浑身无力,我们翻越的工作是用碎布、棕毡撕成条包裹的草鞋和穿在脚上带钉子的土制登山鞋,翻越的条件是每人在山脚下喝一碗热姜汤,口袋里揣着几个红辣椒。”这是老红军周明人生回忆录中对于爬雪山的记述。

为了驱寒,红军战士克服干粮短缺、条件恶劣等种种困难。冷了吃点辣椒,辣椒吃完了就依偎取暖或雪坡打滚。在补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许多原本不能吃辣的战士喜欢上了辣椒,并不断品尝着信仰“辣”的味道。信仰的“辣”味让他们不畏险阻,完成了人类历史罕见的远征。这次远征历经2年,15个省份、20多座巨大山脉、30多条河流,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遭遇战400场,平均3天1次激烈战斗,每天平均急行军50公里以上。创造奇迹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也正是真正懂得信仰“味道”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有信念完成这一震撼世界的伟大壮举。

如果说“辣”味品尝到的是信仰的震撼,那么“咸”品尝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坚定、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味道。井冈山时期,敌军再三围剿,根据地物资极其匮乏。在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朱德同志对全体红军官兵强调:“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同样是盐的故事,红军师长张子清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在生命垂危之际,他拿出珍藏已久的一点点盐巴,嘱咐医护人员拿去化为盐水,赶紧为其他负伤的战友清洗伤口。护士不忍心,他却一字一句地下命令:这点盐巴必须全部用在战士们身上,挽救战士的生命最要紧!

品尝着信仰的“咸辣”味道,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精神高地的富硕。刘亚洲上将在其《红山九品》之“信仰”一文中写道:“精神的构建在今天比物质的构建要重要百倍,没有精神的中国是不会过上好日子的。”当今,生存环境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缺衣少食、吃辣取暖、让盐救命的情形不太会发生,对党员信仰的考验也不像战争年代那么严峻了,但对党员的标准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成有俭、败由奢的古训我们必须牢记。被誉为“清贫主席”的方志敏曾掌管数百万经费,但被敌搜查时,身上竟只有一支钢笔和一块怀表,他在狱中写下《清贫》袒露:“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信仰的“五味”在于:即使跌落在死荫幽谷,也能扬起升腾的双翼;即使再卑微的灵魂,也能发现存在伟大的意义和使命;即使身处恶劣的环境,也能持守崇高至善的纯净心灵。我们要记住,这些只有真正共产党人才能品尝到的味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当前,这些问题,在我们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为:

一是思想认识的“一般人”。就是思想认识上不去,对党的认识理解不深入。有的党员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思想空虚,是非不辨,方向不明,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刻;有的党员向往西方价值观念,感觉社会主义制度不自由、不民主,感觉西方国家经济发达、武器先进、生活优越;有的党员“坚定政治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喊得震天响,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却迷失方向;甚至还有的党员“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喊得震天响,暗地里却形成“贪腐生物链”“人身依附链”,搞起小山头、小团伙,这些个别党员信仰长了“虫”,思想生了“菌”,精神发了“霉”,是隐藏在党内部的“蛀虫”。

二是能力素质的“普通人”。一个人在单位立足,要靠素质立身,党员更要靠素质立身。但是我们中的一些党员,能力素质不强,大事干不了、小事不会干。特别在主题教育中,有的制定方案“量体裁衣”不精细,把上面的下发的方案抄一点,其他单位计划拿来改一点,改头换面成了自己的;有的宣讲理论“深入浅出”不透彻,大形势讲不清、小问题析不透,自己都搞得云里雾里迷迷糊糊;还有解决问题“对症下药”不去根,对本单位建设的特点规律缺乏有深度的了解掌握,对基层建设的实际状况缺乏第一手的鲜活材料,对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缺乏近距离的感同身受,工作上得过且过,不求上进。

三是入党前后的“两面人”。有的将党员身份利益化、资本化,把入党看成捞取政治资本、抬高自身“价码”,目的性、功利心太强,没有真正从思想和政治的高度看待党员身份,认为入了党任务就完成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转了正靠后站”;有的党性锻炼不够、党员意识不强,不主动按时交纳党费,甚至连缴纳多少党费、缴纳比例基数是多少、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是谁都搞不清。比如个别外学和借调的党员,没有及时汇报思想、缴纳党费,回来也不主动汇报,忘了自己还是组织的人。

四是执行命令的“打折人”。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尽其职,工作不是想着怎样高标准完成,而是怎样省劲怎么来,一级一级打折扣,到最后就是不及格;有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少吃苦耐劳精神,习惯于靠老套路做工作、凭老经验办事情,工作没有特色和亮点;有的不讲职业道德,拿资历要待遇,组织找时不见人,有好处时往前冲,典型的“有利有人、无利无人”;有的没提拔有意见,岗位不满意有牢骚,这些都是“打折人”的体现。

五是被动应付的“慵懒人”。这类人不是不会干,而是甘于平庸,不想主动干。有的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的“太平官”;有的遇着问题绕道走、看到群众躲着行的“逍遥官”,有的是处世圆滑,遇事找借口、有事找托词的“滑头官”,平时工作简单应付一下也能过得去,不用太较真;有的精神状态不好,对工作缺乏活力、缺乏激情,图清闲,怕麻烦,靠领导压、靠上级推,不催不动,不推不走,工作十分被动。有的在基层一线工作时间相对较长,朝气不足,暮气有余,缺乏年轻人应有的风风火火的闯劲和敢作敢为的干劲。

六是矛盾面前的“老好人”。有的对原则问题和违规现象,睁只眼、闭只眼、不愿管、不敢管,只想当“老好人”,不愿当“黑包公”,怕得罪人;有的把沉默是金作为处世信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坏事藏着掩着,遇人一团和气;有的对身边人纵容包庇、放任自流,对问题不及时提醒制止,甚至还想方设法找干部开绿灯;有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敢讲真话、戳麻骨,导致党内生活庸俗化,严肃性、原则性、战斗性缺失。

七是纪律约束的“自由人”。有的自我要求不严,想去哪就去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淡忘了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的约束;有的对组织决策部署软磨硬拖、讨价还价,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瞎说,散布与上级精神相悖的言论;有的自由散漫搞特殊,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参与集体活动,严人不严己、严下不严上,把自身置于组织的管教之外。

八是日常生活的“享乐人”。有的玩心较重,常常抱着手机自己玩自己;有的一有时间就往外跑,借着下基层的名头到处转,甚至还顶风违规吃喝,心思精力没有放在工作上;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享乐思想逐渐暴露,好事不学也不会,坏事不学却自通;有的享乐思想收不住,贪图安逸,作风腐败,甚至违法乱纪,给部队安全管理带来严重隐患。贪图享乐只会让自己越走越远,必须努力克服。

九是工作任务的“旁观人”。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好,别人干的热火朝天,自己在边上抽抽烟、歇歇脚,甘当“旁观人”;有的份内事不亲力亲为,以老党员自居,推给别人干,自己能少干就少干;有的看着别人忙得满天飞,自己却无动于衷,不知道帮帮忙、搭把手,认为自己的任务能完成就行;有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不强,困难挑战面前不能主动作为、彰显存在,凡事依靠主官推动,有损党员身份,要引起重视。

十是群众身边的“陌生人”。有的高高在上,身在基层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而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玩,与人民群众想不到一处、干不到一起、玩不到一块;有的不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不注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工作唯上不唯实,得不到群众信赖;有的不懂走好群众路线,不善与人民群众谈心交心,不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心中无群众、脑中无招数,靠拍脑袋做决策,干工作想当然。

做一名合格党员,根本是坚持听党话、跟党走,核心是把党的利益、组织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路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一心一意干工作,为党奉献一切。

一是正确对待利益得失。这利益指的是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不少党员干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单位做出了很大贡献,到头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提拔重用,作为共产党员的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记得入党誓词有这么一句话“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积极工作是我们对党的庄严承诺,如果我们把积极工作等价为提拔重用,就会丧失共产党员应有的党性原则、就会违背我们曾经许下的诺言,与普通群众就没有区别。怎么正确对待利益得失呢?①要端正利益观。《党章》总纲中讲到“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种坚持大局、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利益观,就是共产党人的利益观,我们必须时刻谨记。②要克服攀比心理。坚持做到不在组织面前计较利益得失、不在工作中计较付出多少、不与他人比较功劳大小,要比就比思想、比工作、比能力、比作风。③要保持平常心。不能因为利益得失影响工作积极性,作为党员我们自身要调整认识视角,保持平衡平和心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要冷静、客观、全面的总结自己得与失,做到处事不惊、临危不惧、干劲不减。

二是正确对待挫折挑战。这里讲的是我们如何善始善终、如何迎难而上、如何一往无前,主要有3个方面:①要保持定力。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都要始终积极向上、始终坚持真理、始终与险阻作斗争。通常,做一件、两件好事容易,但做一百件、一千件、一辈子好事就很难,如果做到了就是英雄,就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如果因为做一两件好事不被别人认可而感到难过,那就是缺乏定力的表现。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还很遥远的目标,但当前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非常接近实现的触手可及的目标,不管远大目标还是近期目标,都离不开每一名党员的努力,如果因为一两句话就放弃,还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吗?②要善于引导。日常工作中,难免会有人对我们不理解,甚至对我们的追求挖苦讽刺,对我们的工作指手画脚,对我们的失误添油加醋。究其原因,还是他们思想认知水平不高或者是别有用心,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去宣传引导他们,积极传导正能量去教育说服他们。③要坚持斗争。这里斗争,就是对有损党的权威和形象的错误言论及行径,要依据客观事实和建设发展成果去有力批驳,旗帜鲜明地与我党宗旨相违背或威胁、损害我党形象的坏人坏事作斗争,不让歪风邪气在党内滋生,不让政治生态受到污染。

三是正确对待牺牲奉献。入党誓词中有这么一句话,“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作为党员,牺牲是我们的义务、是职责、是承诺,我们不能把“为事业牺牲多少、为组织奉献多少”当作邀功请奖的筹码,而是要坚持做到3个看齐:①向先烈前辈看齐。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强大的敌人,共产党人义无反顾,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据统计,为了民族解放,共产党先后牺牲了350万党员。代代要有传承,代代要有担当。作为后来人,牺牲奉献精神不仅不能忘、不能丢,还必须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②向先进典型看齐。每逢党的重要纪念日,党中央都会召开大会,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民族,但都是在自己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得到了组织认可和群众认可。就是我们身边,每年也会有表现突出的党员受到表彰,只要你付出了、你奉献了,群众和组织都会看在眼里、放在心里、记在史册。③被广大群众看齐。回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变化的是时空方位,不变的是共产党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喊破嗓子不如甩膀子”。作为党员,我们光有牺牲奉献的想法还不行,必须立足实践、付诸行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实践中锤炼牺牲奉献的品质,在实干中成就强国复兴的事业,真正成为群众看齐的榜好样。要知道,事业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四是正确对待民主权力。正确使用民主权力是我党建党治党的精髓,是我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只有正确使用民主权力,才能团结群众、和谐氛围、凝聚力量。①要虚心听取意见。不管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基层组织、普通党员,在个人发展和单位建设上,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深入一线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才能确保有的放矢、有所作为。②要坚决整改问题。对于群众提的意见,我们要秉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积极改正自身问题,不要等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到最后只会坑了组织、丢了民心、害了自己。③要客观反映问题。在当前正风严纪的大形势下,反映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已经形成了常态,如实反映问题是我们的权力,积极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责任,要三思而行。但是怀着个人目的,不属实告状是严重损害单位建设和违背个人品行的一种不负责不道德行为。纪委发现一起,要倒查一起,绝不姑息。

五是正确对待纪律约束。自律是一种美德,也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自律就是要用党内法规来严格要求自己,这种严格有时超过了法律的严,即我们经常讲的“纪严于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更是传导了这方面信息和压力。如何守好纪律?①学法懂法。这是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只有知之深切,才能用之自觉,我们要充分认清党内法规是规范党员言行举止的警戒线、高压线和生命线,注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好学习理解,真正使法规制度入脑入心、入言入行。②畏法守法。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问文武百官,天下何者最快乐?有人答权倾天下者最快乐,有人答富甲天下者最快乐,朱元璋听后不置可否,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最快乐”,朱元璋听后大加赞赏。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纪律是块钢,谁碰谁受伤,作为党员,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逃不了党规党纪的约束,只要触碰底线,就要受处理。对组织的纪律规矩、上级的禁令要求,我们时时都要有敬畏之心。③尊法用法。各级党组织要用好党内法规,依法依规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让党员在党课教育、汇报思想、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对违反规定的党员要及时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的要进行提醒谈话,对问题严重的要实施党内处分,以此敦促大家不越界、不踩线、不打擦边球。同志们要切记: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在自律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不自律会慢慢摧毁一个人的心智、外貌甚至人生。就像康德所说,假如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众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并不是真的自由,因为我们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我们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唯有自律,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得更高级。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一员,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只有拼搏过、努力过、奋斗过,才能品味到信仰的味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