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4:42:01 页码:12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精选14篇)
2023-11-20 04:42:01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感受和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需要在总结过程中抓住重点,突出主题思想。心得体会是人们在某种经历或活动中获得的深刻感悟和体验。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心得体会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呢?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激发你的灵感。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一

习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家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习俗是一种传统,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文精神。通过参与和体验习俗,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博大精深。以下是我对习俗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习俗的重要性。习俗是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的精神纽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俗作为传统的延续,能够使人们保持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同和尊重。比如,在中国,农历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过贴春联、贴神符、拜神等活动来祈祷平安、祈求丰收。这些习俗,不仅仅是一种过年的方式,更是对家庭、对社会意义的肯定与尊重。习俗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体现在家庭和社会层面,它们构成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统的精神支撑。

其次,习俗的多样性。随着人们的流动与交流,习俗也在不断演变与发展。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习俗,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曾有幸参与过一次少数民族的传统婚礼仪式,那是一场热闹而神秘的婚礼。新郎新娘在古老的仪式下交换誓言,亲友们载歌载舞,好不喜庆。这种传统婚礼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地区习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我深刻理解到习俗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民族文化的独特表达。

再次,习俗的意义。习俗作为传统的延续,是几代人共同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人们通过习俗,可以了解到自己祖先的智慧和生活哲学。比如,在中国的清明节,人们会扫墓祭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习俗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习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仪式,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人际交往的深刻含义传达出来。通过习俗的体验,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并且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习俗的传承与创新。习俗作为传统的延续,需要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创新来保持其生命力和活力。习俗的传承是一种将文化资源发扬光大的过程。比如,在中国乡村,很多习俗已经历经千年的沉淀,通过每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将习俗发扬光大,使之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精神。习俗的传承和创新不仅要保持其传统特点,更要与时俱进,增加新的元素,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习俗作为一种传统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参与和体验习俗,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博大精深。习俗的多样性、意义以及传承与创新,给予了我对习俗的新认识和更深层次的体悟。作为传承者和参与者,我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习俗,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习俗的体验,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与真谛。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二

大多数民众的观念都是过完元宵节,才算真正的过完年。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对农业社会的客家民族来说,一定要过完农历正月二十天穿日,才算过完农历年,农夫才会开始下田耕作。客家俗谚中有“有做没做,聊到天穿过”一说,意思是一定要玩到天穿日过后,才会开始工作。

对人口比例高达八成的新竹县而言,天穿日除了举办山歌比赛之外,不少客家乡亲都会准备传统客家米食“甜粄”,或是以炸年糕来祭拜女娲。对于天穿日的由来,最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女娲炼石补天,也相传女娲是在元月二十才用最后一块石头把天空的破洞补完。老一辈的人们认为天穿日当天一定会下雨,不过以科学来解释,天穿日已接近春雨时节,所以下雨属正常现象。

文史工作者表示,过完农历年天气还相当冷,因此干脆再多休五天的假期,不管是喝春酒或是和家人团聚,过完天穿日再工作也相当正常。不论如何,天穿日的习俗也和大多数的传统节日相同,随着工商社会的发达逐渐被人遗忘。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带回男家。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三

第一段:介绍客家习俗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客家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群体,他们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客家习俗作为客家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婚丧嫁娶、祭祀宗亲、迎神接福等方面。这些习俗无论在传统还是现代社会中,都承载着客家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充分展示了客家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坚韧的生活态度。

第二段:讲述婚丧嫁娶方面的习俗(200字)。

在婚丧嫁娶方面,客家习俗可谓独具特色。例如,在婚礼上,客家人通常会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参与,举办一场酒席盛宴,表达喜庆之情。而在葬礼上,客家人民会奉行深沉庄重的祭拜仪式,并且在一段时间后举办百日祭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这些婚丧嫁娶习俗展现了客家人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也传承着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敬仰。

第三段:描绘祭祀宗亲的习俗(200字)。

客家人非常重视家族和亲属关系,因此祭祀宗亲一直是客家习俗中的重要部分。每逢传统节日,如清明、中元等,客家人民都会举行隆重的家族祭祀仪式,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在这样的仪式中,人们会烧香、焚纸钱,并通过合家团圆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家族的凝聚力。这些祭祀习俗不仅是客家人对祖先的怀念,更是对于传统文化和家族情感的传承和弘扬。

第四段:讨论迎神接福的习俗(200字)。

在客家习俗中,迎神接福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每逢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客家人会拉着灯谜、猜灯谜,以此庆祝新春佳节。此外,客家人还会在农历年初来临之前,进行春联揭榜、扫尘刮墙等大扫除活动,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些习俗体现了客家人的良好祈福心愿,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通过了解和参与客家习俗,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民族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客家习俗反映了客家人民对家庭、亲情和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它们不仅是客家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也是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客家习俗也给予了我启示和反思,让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珍贵和重要性。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应该被我们珍惜和传承下去。

总结:客家习俗作为客家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通过婚丧嫁娶、祭祀宗亲、迎神接福等方面的习俗,展示了客家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融合。参与和理解客家习俗不仅能够近距离感受和了解客家文化,也能够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让我们一同见证和继承这一民族的瑰宝。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四

一个地方的风俗,我们可以从婚礼中感受到,不管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对待婚礼都是非常认真的,参加别人的婚礼,虽然只是客人,但是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风俗习惯。下面小编以来给大家介绍的是客家的婚嫁习俗,希望对你有用。

1、说亲

待到男孩子长成了大人,家里的父母便会请人来为他做媒,在附近寻找合适的未婚女子,媒人要做的事情就是跟女方介绍男方的家庭情况,以及男子的年纪和相貌,要是女方的家人觉得不错,同意了,就可以发展下一步,也就是相亲。

所谓“探人家”就是女方父母邀请几位至亲内戚前往男方观看郎貌,了解家迁,男设宴款待并赠送礼品。过去女儿本人不去。经同意,女方将女儿出生年、月、日、时,俗称“时辰八字”写在红帖上送往男家,谓“送庚”。男家将“庚帖”放在祖牌位前,三天内诸事顺遂,则进一步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认为“合”,婚姻就算定了。有的女方家中同样办理。所以旧时男女青年终身大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上算命先生来决定,有的还受门第条件的限制,因此,“先结婚后恋爱”者居多,同床异梦者也不少。

2、送定

说亲合适后,女方提出条件,聘金若干,猪、酒、鸡、鱼若干,桔饼、糖果若干,农村要加上米、豆、粉、面若干;男方则提出要嫁妆若干,由媒人在男女双方间调和讲定。农村往往用书面形式,称“写婚约”或“写合婚字”,正面写“文字厥祥”,底面写“天作之合”,由双方家长及媒人亲房签字画押,各执一份。写字时要由男方备办盛宴。在城关则由男方送桔饼、糖果并布料、鞋袜、戒指或手表等到女家,女家回送帽鞋衣服给男方。有的还由男家请一二桌“订婚酒”。从此,女子便是男家的人了。送定以后,逢年过节,男方要送礼物给女方,直到结婚为止。

广东梅县一带的客家人,除了一般需送的礼品外,还要送一公一母两只“兔子”。“兔子”是用猪肚翻个面,塞入米糠制成,再做上耳朵、眼睛,形象逼真。女方收下公的一只,回给男方一只母的。俗谓“过了兔子礼即可吐子吐孙”。

3、报日子和送聘金

男方择定“斗床”和接亲的日期后,告知女方,叫“报日子”,一般要在结婚一个月以前,同时男方将聘金送给女方。客家人对聘金的尾数喜欢用“九”,图其谐音“久”的吉利。女方在男方斗床的时候,要送柚子和木炭到男家,含有平生贵子和暖新房之意,俗称“探子探孙”。男方要做许多大肉圆送给女方分赠亲朋好友,以示结缘。

4、盘嫁妆

嫁妆丰厚俭朴相差很大。旧时一般人家嫁女的妆奁有五色衫裤、梳妆台、脚桶、尿桶、门帘席、木箱或皮箱等,富贵人家则加绫罗绸缎、被褥毛毯、金银手饰等,招摇过市,极尽炫耀。送嫁妆的人叫“青娘”,由男方给予红包。嫁妆送到后,男家宴请亲朋“看嫁妆”。盘嫁妆的时间在日间,具体日期各地不同,城关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乡间多在新娘出嫁的第二天。

客家女儿出嫁时父母必郑重其事地把一些谐音吉利的蔬菜,如芹菜、大蒜、香葱、韭菜等等,逐样用红绳或红布条捆扎,作为陪嫁,以表示对女儿女婿的美好祝愿。更有趣的是客家还有用“长命草”为陪嫁的习俗。长命草为一株野草,用红绳扎好,陪嫁到夫家,挂在洞房床头竹篮里,第二天栽于菜园中,以示扎根。

5、接亲与送亲

接亲也称迎亲,旧时多在日间进行,现多在深夜。男方在午间要备猪头、鸡公、鱼及香烛、喜炮声中到女方家中接亲。“我是花轿抬到夫家的!”这是旧时妇女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俗话说:“破扇子扇扇也有风,破轿子坐坐也威风。”同去接亲的人要双数。女方家中看到接亲人员前来要将大门关住,待接亲者连放三次鞭炮以后,接过蜡烛火种,才开门恭迎。女方要备办酒宴款待接亲者,谓之“无块席”,婿郎、陪客稍微动筷,不多吃。出嫁姑娘洗澡后,由媒人和喜娘为之梳妆打扮。女方送客的人也要双数,一般有新人伯娓和新娘的兄弟及其他亲友。出门时,女方父母应回避。到男家后,若入门时候未到,新娘先要在门外等待。入门时,鼓炮相迎,男方父母亦应回避,到拜堂时相见,以避免“相撞”,造成日后不和。跨进大门槛时,由厨子宰杀一只公鸡,叫“拦门鸡”。一些乡间习俗在门槛下放一把斧头,新娘踏着米筛进入新房。

一些一些地区的客家人在迎亲中有“拖青”之俗,即花轿车后面有个人拖着一条寓为百子千孙的榕树枝。当花轿在路上遇上别家的的花轿时,便按俗规互相调换树枝,双方回祝多子多孙,俗称“换青”。然后各自拖回家中,把榕树枝抛到自家屋瓦背上,借榕树多子之意,有些地方则互换红花。

6、拜堂与吃面碗鸡、交杯酒

这是这是结婚姻最后的仪式,新郎、新娘先同拜天,次拜祖宗,然后夫妻相拜。拜毕同入洞房,洞房内点红烛,桌上放着煮熟的鸡、面条和两个鸡蛋,新娘新郎共同进餐,吃交杯酒。这是新入门第一次与新郎进食,需选吉时。新床上放的东西有讲究,城关一般是放四个柚子,上贴喜字,“柚子”与“有子”谐音。乡间放一个红斗,装满白米,还有尺秤、算盘、剪刀之类,象征婚后生活富裕,会划会算;另有一盏红灯,取“添丁”之意。

7、闹洞房

闹洞房不属结婚仪式,或有或无。一般在宾客宴散以后,一些青年男女亲友进新房与新郎新娘逗乐,要新人说唱捧逗,如新郎抱新娘咬红花(红包),新郎新娘合吃一颗糖果,唱歌跳舞等。过去还有“坎压油堆”的陋习,就是一个个压到新娘身上。这种现象多少带有人类早期野蛮群婚的遗风,现已革除。过去有些地方因新房狭窄,闹房改在厅堂举行。闹房连续三天,这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客家闹房,还受一种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广东客家人闹洞房的.习俗中特别突出说四句,以吉祥、祝福、禧戏的语言构成押韵四句词,贯穿着整个闹房过程,典雅、风趣。如有的说四句道:月光光,看新娘,新娘肚屎圆丁当,今朝下种子,明年八月生出桂子满天香。这类既带嬉戏又含祝福的四句词常引人拜腹大笑。

8、圆房

台湾的客家人最风趣,圆房之时,新郎新娘刚刚躺下,床底下就会传出公鸡“喔!喔喔!”的叫声,母鸡“咯咯蛋”的报生声。原来是在姑娘谈定婚姻事后其母亲精心地为其喂养一对鸡,随她出嫁之日作为“带路鸡”来到男家,直送洞房婚床底下。鸡叫后,新郎会问新娘:“床下怎么有鸡叫?”新娘告诉他:“天快亮了,公鸡啼明,鸡下蛋了。”新郎掀起床单一看,床底下母鸡真的下了个大鸡蛋了。新郎触景生情,紧紧地抱着新娘高兴地说:“果然不错,生了!生了!好兆头,我们也会生的!”此俗俗称“圆房催生”。

不少地旧俗还有圆房验贞之陋俗。南方特别是广东一带,在三朝回门时随送烧猪以示新娘贞节完好,新娘得到男家的尊重,女家为此而感到骄傲。“吃烧猪”成了新娘子是否贞节的代名词。三朝之日新郎伴新娘回门,女方父母翘首盼望,在看到随来的“烧猪”时才放下那颗久悬着的心。女儿是守身如玉的处女,婿家已表示对她满意了,父母才为女儿终身有托而感到欣慰。对此旧俗,有岭南杂咏一首云:闾巷谁教臂印红,洞房花影总朦胧;何人为定青庐礼,三口烧猪代守宫。

9、请三朝

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要设宴席请女儿、女婿。女儿以客人身份回娘家,可坐首席,宴后当众脱去红衫,改穿普通新衣裳。这天不能在娘家住宿,无论远近都要赶回夫家,有的乡间,娘家过几天邀一些亲戚(妇女)至女儿家中做客;有的结婚满月时,做母亲的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男女亲家各择定日期,设盛宴互相请酒,谓之“上门”。这些喜庆的余音,可以加强两家之间的往来。

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尤其过去娶亲更甚。婚宴设于厅堂,桌位分尊卑。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插。主要宾客,新郎须一一到他面前恭请并带到规定的席位,奉献碗筷。嫁女宴席则由新娘家长礼请宾客。新郎和新娘的母舅为上宾,坐首桌首席。女方来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他们来了,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斟酒从母舅开始。

在农村,如果娶媳妇的话,是可以不请客的,但是如果是嫁女儿不请客,那就会被亲戚们责怪,因为在结婚之前男方有送礼物和鸡鸭鱼肉给女方,这些应该用来招待亲友,除了吃,还要给他们带一点回家一起分享。

在宋明时期,畲瑶人迁移到闽西与粤北,成为当地主要民族,与后来从江南移民过来的汉人,还有广东广府人,一道形成了客家民系。在宋代梅州:“主要畲瑶、客为汉族”,可见当进粤东地区主要是以畲瑶族为主体,后来粤东的畲瑶族大量汉化,成为客家人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清初畲瑶山民从梅汀等地迁移到南方各地,主要是粤、闽、湘、赣、桂、浙,与当地汉人相邻居,当地六省汉族称呼他们为“客家人”、“畲客”、“棚民”“客籍人”。

客家人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主要是客家人与六省汉族的汉客械斗,又称土客械斗,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福建、浙江等地。其本质就是汉化畲瑶人(客家人)与南方六省汉族的种族矛盾与土地矛盾。

客家人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的主力,在清代客家人太平天国运动中,参与的客家人主要由两广、湖南、江西等地的客家人,总数达百万以上,由此可见,清代南方客家人总数达数百万以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客家人的人口受到重大损失。梅州是太平天国的发源地与扑灭地。

客家人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红军的主力。客家人积极参与秋收起义运动,与反动白军进行斗争。

客家人为湘赣苏维埃政权与中央苏区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拓展阅读: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回门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五

客家人视春节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你知道客家人春节习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本站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客家人春节习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除夕。

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接财神。

年三十临晨要接财神,每年有具体财神来的时辰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掌妹家”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初二是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路上人群熙来攘往很是热闹,妇女们手提鸡臂、糖果以及其它孝敬父母的物品,到娘家与父母兄弟姐妹欢聚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磨豆腐,干鱼圹,杀猪、鸡、鸭。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农家多数家门口有小鱼圹,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后全部鱼圹放水捉鱼,一方面要用圹鱼制作菜肴,另一方面方便春节后挖取圹坭做肥料肥田。与此同时,开始陆续杀猪。一般人家过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猪肉,有的人家过年一户杀一头大猪,主要用途是:一、馈赠亲戚、朋友,每一户亲戚要馈赠二至三斤猪肉,特别是岳父家馈赠的肉就更多,新结婚姻亲馈赠的猪肉数目更为可观,否则会被人耻笑为“孤寒鬼”。

年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以防把“财气”扫走;这一天不能到河中挑水;不能动针线;不能打孩子等。尤其是入“年界”后至春节期间,不能说“死”、“病”等不祥的话语。

按祖客家人传统规矩,正月初一至初三是不许从外面带“青”进来的,所以过年前,家庭妇女会买够蔬菜过春节。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六

第一段:引言(100字)。

客家习俗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客家人积极创新,在乡村社区中维护、传承和发展了许多独特的习俗。近年来,随着客家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客家习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汲取了不少心得体会。

第二段:喜庆习俗(200字)。

客家人崇尚喜庆,对于婚嫁、生育等重要时刻尤为重视。其中,传统的婚嫁习俗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以“三朝新衣”为标志,意为新娘子穿上婚纱、周围亲友穿上新衣,象征新婚之喜。此外,客家人还注重孕育传宗接代。在怀孕期间,客家妇女即便艰辛的劳作也不停歇,以期顺利生产健康的后代。这些习俗展示了客家人的热情和喜庆之心。

第三段:敬祖习俗(200字)。

敬祖是客家人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也是客家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客家人相信祖先的灵魂会在生者之间流转,所以非常注重祭祀祖先。每年农历的清明节和祖定日,客家人都要到祖坟前为祖先焚香、献花,并上供物祭拜,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这个习俗象征着敬畏、感恩与传承,也是客家人对于家族纽带的重视。

第四段:团圆习俗(200字)。

客家人有着浓厚的家族观念,崇尚团圆。重阳节是客家人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全家老小都会聚集在一起,共进团圆饭,象征着家庭团结和和谐。另外,客家人还注重宴会礼仪,在各类宴会中,客家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用餐规矩,如摆满十碗酒财,象征富贵;盛粥时,要留下最后一勺以示不剩;割鸡肉后,手要用白酒霸公上三昧,以表达喜庆之情。这些细致入微的习俗,彰显了客家人对于家庭团聚和亲情的重视。

第五段:守望习俗(200字)。

在客家地区,守望习俗是一种表达深情的方式。当有重要客人到访时,客家人会以守望相送的方式迎接,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守望习俗不仅仅是对客人的礼遇,更是客家人群体凝聚力的体现。通过守望习俗,客家人展示了对客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加凸显了诚信和友善的文化内涵。

结束段:结语(100字)。

客家习俗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承,将千百年来积淀的智慧和情感传承至今。通过喜庆、敬祖、团圆和守望等习俗的传承,人们感受到了家庭团圆、亲情、友情和血脉相连的价值与力量。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客家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和喜爱客家文化,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七

樟木头客家人的端午节习俗是洗澡代替赛龙舟你又听过吗?下面去了解一下吧!

和其他地方的风俗一样,樟木头的端午节,吃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据《樟木头镇志》记载,这里的客家人把端午节又称作“端阳节”、“五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裹粽子、加菜过节。

而随着端午节的临近,也让家住官仓村村民蔡官树跟着忙了起来。大清早,蔡官树把满是灰尘的.木梯从自家的杂物房里搬了出来,并告诉记者,他要在端午那天带儿子去勒竹排水库洗澡冲凉。至于为什么要在端午那天去河里冲凉,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一种端午习俗。

“端午那天,大家把自家用的木楼梯放在河里,让它浮在水面上,孩子们则坐在上面戏水,会游泳的就下水,不会游泳的也下水湿下身子。”70岁的居民蔡石军老先生介绍说,樟木头的客家人自古就传下一个习俗,那就是在端午节那天人人去河里洗澡,俗称“洗凉周”。

对于樟木头客家人之所以端午不赛龙船而“洗凉周”,有村民称除了与山区的地理环境有关之外,还另有洗去秽气的用意,传说这样可以减少患疮疥等皮肤病。不过也有本地居民猜测,许是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因地制宜,把游泳替代了赛龙舟。并有人推测,可能“洗凉周”的“周”就是“舟”的演变而来。

时下的端午民俗,已经远不止龙舟或者洗周了,登高祈福才是新时尚,东莞人心中的福地,东莞观音山是一年去几次都不够滴!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八

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一员,我对于传统习俗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宝库,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多年来,我积极参与了许多习俗活动,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传统习俗的心得体会。

首先,传统习俗是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传承。无论是春节的年夜饭还是清明节的扫墓,这些习俗都扎根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通过参与和学习传统习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故事。尽管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但对于这些习俗的传承和发扬十分重要。它们不仅仅是节日的庆贺,更是我们民族身份的象征。

其次,传统习俗培养了我们的家庭价值观念。在传统习俗中,家庭是一个重要的核心。比如,农历新年期间,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丰盛的年夜饭,这是一个拉近家族关系的重要时刻。除此之外,许多其他习俗也以家庭为基础,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和中秋节的赏月。通过这些习俗,我们能够更好地与家人建立起亲密的联系,并传承家族的团结精神和价值观。

此外,传统习俗在培养个人品质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习俗强调了诚实、勤劳和团队合作等美德。举例来说,元宵节的灯谜游戏旨在锻炼大家的智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参与其中的人需要通过合作和脑力的较量来解开灯谜。这样一来,我们不仅仅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够学会倾听和合作。

最后,传统习俗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习俗是一种社交和交流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从而增进社会的凝聚力和和谐。比如,过年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并赠送红包,这是表达友好和祝福的方式。另外,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也带有缅怀和团结的意义。通过参与这些习俗,我们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在社会中建立起更加友善和和谐的环境。

总结起来,传统习俗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庆祝活动,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传统习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传统习俗也在培养家庭价值观念、个人品质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传统习俗发扬光大,传承给下一代,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九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客家人在重阳节有登高的活动,随之而来的崇拜高山的习俗,这也属于较为古老的自然崇拜范畴,据咸丰《兴宁县志·风俗》载:“九月九日,士民携酒登高祀石古神。”至今兴宁民间仍流传着日祭“石古大王”的习俗。

梅州城乡普遍设有五显宫,为了求得农业生产活动风调雨顺,百姓平安,每年重阳节都有祭祀活动,家家送去三牲(猪、鸡、鱼)祭品,进香点烛、化财宝,香火鼎盛,非常热闹。在丰顺县张姓建桥内的五显宫,村民在重阳节要举行集体性的抬五显大帝出巡的祭拜活动。在出巡这天,围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家家送去三牲祭品,进香点烛,化财宝。每次出巡,都要组织浩浩荡荡的游神队伍,前由彩旗、“肃静”、“同避”等官牌开道;后有锣鼓乐队吹打,抬着五显大帝巡视。张氏村落的田间地界。晚上组织舞龙、闹大锣鼓、迎花灯等表演,围内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重阳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重阳与屈原有关。重阳这天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被流放的日子,他的学生宋玉专程来为老师送别。到了西汉的时候,重阳才拓展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到了魏晋以后,重阳节就已经十分盛行,流传到今。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始于战国时期,盛于汉代中原,后广泛传播至全国各地。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迫-害后,戚夫人的贴身侍女贾某被逐出宫外,嫁与贫民为妻。据说贾某离宫后将此说带至民间:在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蓬饵(古代一种糕点)、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还记载着一则故事:东汉方士弗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有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装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按照弗长房的建议,带着全家老小去山上避难,晚上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鸡犬牛羊全都死了,认为灾难由牲畜所代。从此,人们每年九月初九就去登高避邪,于是相沿成俗,成为佳节。

三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重阳节之俗到了唐朝更盛行,许多诗人为之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佳句千余年来,老幼皆诵。

客家人因战乱及其他一些原因,自古南迁至岭南山多林密荒蛮之地,并将此民俗节日带到新迁之地,常称之为“九月节”,又名“兜尾节”,认为它是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且素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所以,客家人过“九月节”特别隆重。忙时各顾生活,闲时相互串门。在重阳佳节之际,恰逢秋收农闲,更是探亲访友的良好时机,亲人团聚,族人联谊,互赠佳品,交流谋生心得。这个节日最为普遍的活动是插茱萸、饮菊花酒、放风筝、登山游玩。

闽西客家人重阳风俗是吃芋包。因当地客家人把芋包俗称为肉丸子,因此闽西客家人又把重阳节俗称为芋卵节或肉丸子节。

那天,妹夫挖回自家种的青芋,刨皮去毛后洗净,放置铁锅内把芋子蒸熟。然后用锅铲把芋子捣烂成泥,加入番薯粉、清水、盐水和胡椒粉,用手反复揉搓成团,制成芋包的皮。接着将瘦猪肉切成肉末,另加香菇、笋干、鱿鱼、葱头,切成碎末。先炒猪肉,然后把其他配料下锅混炒,加点料酒、酱油、清水,煮熟后下芡粉制成芋包的馅。这些皮和馅准备就绪后,妹夫开始包芋包。

他将馅包在芋皮里,每个像小笼包一样大,圆圆的、白白的,整齐有序地排放在蒸笼里,最后将蒸笼放置铁锅中蒸上20分钟左右。待锅中热气腾腾时,一缕缕香气扑鼻而来,令我口内生津,顿生食欲。蒸熟起锅,把一个个芋包摆放在盘中,撒上一些葱花、胡椒粉,淋上热热的猪油,便端上桌食用。乘热而吃,又香又滑,鲜美可口,回味无穷。

在客家地区都有用芋子作主料制成的美味食品,并有“半年薯芋半年粮”之谚语流传。长汀有著名的芋子饺,明溪有可口的蕨须包,在宁化客家祖地则有用芋子烹制而成的烧卖,从客家人烹制的.“芋子”系列美食,可折射出客家人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品质。

九月初九客家人叫“九月节”,有的客家地区还称“兜尾节”,意为一年中最后一个大节日,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由于田耕秋收完成,进入冬闲,乡间过九月节特别隆重,家家户户炰饧、炰灯盏糕、杀鸡杀鸭,大搞庆祝。在客家农村大部份家庭都有炸灯盏糕食用或送人,在城里作为日常小吃,大街小巷都有出售,更为精致的灯盏糕则内加精肉、香茹或葱蒜等馅心。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灯盏糕,膨膨起,没铜钱,馋得死”,道出了人们对传统食品灯盏糕的喜爱。灯盏糕即油炸糕,是用大米,黄豆磨成稠浆经油炸而成,形扁圆,中间空而隆起,形似两个旧灯盏吻合在一起,故称“灯盏糕”。

客家话“九”与“久”同音,故客家人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有“崇九”风俗,很多出门的人都赶回家过节。重阳节由于金风送凉,五谷飘香,登高成了此佳节中不可缺少一项活动,这一天,人们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

崇九的习俗

客家人建新房子,通常要挑选与九相关的日子,如初九、十八等。所建楼房的层数和房间数也是九的倍数,认为这样可以长久同居共处。“九”在客家人的婚烟嫁娶中显得尤为重要,男女双方相亲、换帖,一般都选与九有关的日子,聘金尾数要带“九”,如1999元,迎亲的队伍也要凑足9人,凡礼品都要9方为吉利。客家人做寿,寿粄要做81或360个,所用菜都暗切“三、六、九”,如三鲜汤、炖狗肉(狗偕九),韭菜豆腐、重阳(九九)寿糕等等。

由于“九”与“韭”谐音,小孩破学启蒙都要食韭菜。客家山歌也用“韭”谕“九”,如:“燕子含泥过九江,妹子送郎出外乡,九月九日种韭菜,两人交情久久长”。客家人对九的重视,还表现在把正月初九视为良辰吉日。春节后,出门做工、经商的人们一般要到初九这天才离家启程,期望在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客家人因战乱及其他一些原因,自古南迁至岭南山多林密荒蛮之地,并将此民俗节日带到新迁之地,常称之为“九月节”,又名“兜尾节”,认为它是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且素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所以,客家人过“九月节”特别隆重。忙时各顾生活,闲时相互串门。在重阳佳节之际,恰逢秋收农闲,更是探亲访友的良好时机,亲人团聚,族人联谊,互赠佳品,交流谋生心得。这个节日最为普遍的活动是插茱萸、饮菊花酒、放风筝、登山游玩。

秋收完成,五谷飘香,进入冬闲。

如此良秋佳节,客家人一般都要制作各种糕点,户户包饧,包灯盏糕,很是隆重,出门在外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

客家人比邻而居,屋围成圈,宛若长龙卷腰,忙时各顾生活,闲时相互串门,在重阳佳节之际,恰逢秋收农闲,更是探亲访友的良好时机,亲人团聚,族人联谊,互赠佳品,可以交流谋生心得,亦可谈团结御敌之盛事。

所以,客家人过九月节特别隆重。

“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重九这天,客家人还喜欢全家老少一起去登高爬山。

秋高气爽,登山望远,心旷神怡,美景尽收眼底,身心愉悦,亦可避邪避瘟疫。老人们说过,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

某此文人墨客在饱览秋日美景之后,常常诗兴勃发,口若悬河,一吐为快,传颂诗篇。

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为家人祈祷,希籍家人从此平安健康长寿。

重九这天,客家人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是生命力的象征。

“夕餐秋菊之落英。”古时的客家人对菊花酒,凡重阳必饮,以此祛灾祈福,亦称之为“吉祥酒”。

品酒赏菊之余,亦谈要事,增进友谊,增进团结,达到联防联治,确保平安的目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雅号“辟邪翁”。其实,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其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防虫。

古时,客家人迁徙南粤,山高林密,房屋潮湿,炎热尚余,衣物易霉,故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并以此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

“风筝”即是古时的“纸鹞”,五代以后谓之“风筝”。于重阳节前后或是重阳节当天放风筝,亦是某些客籍地区的特有习俗。

岭南气候多时潮湿,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难放风筝。重阳前后,秋高气爽,金风怡人,客家人登山望远,于户外活动中,放放纸鹞。

其时,风入竹,声如筝,天时、地利、人和,美景与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

放飞风筝,也放飞了心中的梦想,以求平稳,谋安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此外,也有些地方的客家人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步转变。现在,客家地区的重阳活动已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野外秋游,登山望远,既可回归自然,亦为祖国锦绣山河而自豪,利于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塑造高尚品德。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十

客家,是指居住在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香港等地的一个民系。据史书记载,客家人起源于中原地区,后来由于战乱和移民潮,逐渐迁移到了南方的山区。客家人勤劳好学,重视家庭和睦,崇尚实干和创业。在与客家人的交往中,我收获了很多,体会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以下是我对客家文化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客家人的团结和包容令人敬佩。客家人常说:“横批为天下之大同心,是家之和乐音。”这句话表达了客家人对家庭和社区的重视。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客家人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关心。不论男女老少,都能收到无私的关爱和帮助。在我结识的客家朋友中,他们对亲戚和朋友都非常亲切友好,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悉心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种团结和包容的精神是客家人家族和社区长期繁荣的基础。

其次,客家人的勤劳和实干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客家人一向以勤劳著称,他们认为“物尽人争贵还重”。无论是农田劳作还是创业经商,客家人都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与客家人交流的时候,我常常被他们勤劳的精神所感染。他们从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在客家文化中,勤劳和实干被视为正面品质,而懒惰和消极被视为负面品质。这种敬业精神和务实态度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努力和坚持。

第三,客家人重视教育和学习。客家人崇尚读书和求知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小,客家人就被教导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勤奋的作风。他们耐心教育后代,重视学业成就。在与客家朋友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家家户户都有读书的风气,整个家庭都注重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客家人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才能改变命运,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这种重视教育和求知的态度使我深受启发,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第四,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人钦佩。客家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民俗习惯和传统节日。在客家地区,每年的传统节日都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客家戏、舞龙舞狮等。与客家人交往中,我深感客家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功不可没。他们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力求将其传递给下一代。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让我想到了自己身上的文化遗产,激励我更加关注和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

最后,客家人的热情和好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客家文化强调“敬亲戚,待客人”,客家人将家庭和家族的重要价值内化为对他人的关爱和热情。无论是在婚礼、生日宴会还是其他节日,客家人总是热情地邀请亲戚朋友共同庆祝。客家人的好客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亲情,也更加懂得怎样对待和欣赏他人的善意与真心。

总的来说,客家人的独特文化传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深入了解和接触客家文化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客家人团结包容、勤奋实干、重视教育、保护传统文化和热情好客的精神。这些特点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也让我更加珍视自己身上的文化底蕴。我相信,将客家文化融入到当代社会生活中,一定能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一

习俗是人们世代相传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家中,习俗更是千姿百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参与传统习俗,我不仅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深刻体会到习俗对人们精神层面的影响。以下是我在参与习俗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习俗让我理解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源泉,是历史与文化的结晶。在习俗中,我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例如,在春节期间,家人相聚,共同参与除夕晚会、贴对联、包饺子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增进了亲情和家庭的凝聚力。习俗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对民族认同感、文化尊严和价值观念传承的重要方式。

其次,习俗让我体会到了归属感和集体意识的重要性。在参与习俗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联系的力量。例如,在传统节日中,人们会互相祝福并互赠礼物,这不仅仅是表达了对亲友的祝福,更是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流动和互助精神。习俗鼓励人们共同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了集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再次,习俗给了我思考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疲于奔命,追逐物质的欲望而忽略了心灵的满足。通过参与习俗,我深刻领悟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习俗给予我们一种精神归属感,让我们感到自己不孤单,让我们停下忙碌的脚步,与亲朋好友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习俗还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如春节祈福、元旦祈福等,体现了人们对心灵、家庭和社会稳定的追求和祝愿。

最后,习俗也让我关注到乡风文明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乡风文明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也是社会道德的表现。通过参与习俗,我深刻理解到习俗与乡风文明和社会公德的关系。如在传统节日中,人们要注意言行举止的规范,注重礼节和仪式,以示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尊重。此外,习俗还弘扬着重要的社会公德,如守时、互助、谦恭等,培养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总而言之,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习俗,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了归属感和集体意识,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并关注到了乡风文明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习俗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参与习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有更加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体验。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二

惠州客家人怎么过端午节的?有哪些是他们特有的习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亦称端阳节、五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客家人的大节,有“五月初五年初二”俗称。要包粽子、杀鸡宰鸭、网鱼、磨豆腐等,要祭神。虽不像过年那样紧张操办,但节日气氛也很浓,为尊重“一年一节”习俗,出外打工的人有条件都要回家过节。过节菜肴很丰富,有鸡、鸭、鹅、酿苦瓜、酿豆腐、酿茄子等。出嫁女在端午节第二天初六日要返回娘家探望父母和兄弟姐妹,通常说:“五月初六年初四”,是走访亲戚的高潮日。端午节有很多花样,如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包、洗午时水、扒龙船等。

端午节的前几天,大多数家庭要裹粽子,粽子分咸、甜两种,咸粽是纯糯米混合赤豆,内装爆炒过的猪肉、虾米、咸鸭蛋黄和葱头等馅料,也有用麦豆、绿豆等。此粽需经大锅煮5个小时以上,吃时既有豆的香味又有馅料的香味;甜粽即碱水粽,用料也是拣过生米的纯糯米和灰碱水制成,也要煮4个小时以上。剥开粽叶后要蘸糖才好吃,这种粽子比较耐放。

有些地方包粽子有些讲究,如水口龙津村的客家人,端午前至前一年内,家里办过白事的家庭,不能包粽子。而是由族人每家送给一定数(5至10只不等)的甜、咸粽子。族人送粽子来时不能谢绝不收,收了粽子以后也不用致谢。如收得粽子太多吃不完,不能转送他人,而是将粽子切片晒干,存放后有的家庭熬粥食用,有的用来做饲料。惠东高潭及部分山区客家人端午节习惯用铜盆或其它盆蒸碱水粄,蒸好后想吃多少切多少,沾蜂蜜或白糖吃。

端午节前几天,各家各户准备好艾草、石菖蒲、桃叶、茅根等。还自制或购买香包、蚊香和“布蛇”,中午12时正,把土制蚊香点燃挂在大门边,并把早备好的生艾、石菖蒲等青草也摆在门边上则,借此以避疫、保平安。把“香包”给小孩戴在胸前或挂在衣服的纽扣上,香包形状各样,心形、枕形、粽子形等都有,非常漂亮,有辟邪驱秽,消疫除毒以保宅舍和人身安宁。谓“五月五日五时书,蛇、虫、鼠、蚁等尽扫除”。

端午节这天中午12时,男人要到河里去洗“午时水”,沿海的客家人要到海边去游水,据说洗了“午时水”会平安大吉。午时一到,东江河上就有龙舟竞渡,不少大人带着小孩跳进江里游水,名曰“洗龙舟水”,以图吉利。

惠州农村客家人、特别是临水而居的客家人,如吉隆的蕉园、大华、稔山的牛牯墩等村都有扒龙船的习惯,牛古墩村至今还有4条龙舟,每年端午节都举行龙舟赛。扒龙船的过程,有竞赛、有不竞赛,就图个节日气氛。如惠东吉隆的窑埠村扒龙船,将村子里的壮年男人分成两个组,18~25岁的一个组,26~40的一个组。前者为正青年,后者为下青年。比赛开始到结束,如果是正青年赢了,下青年不甘心,提出再比赛;如果下青年赢了,正青年又不甘心,又继续比,从端午节开始直至初八或初九,他们有句俗语“吾怕丑,龙船扒到初八、九。”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三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客家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在客家地区,闹元宵的习俗也由来已久,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客家人的习惯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地方的特色。如客家人的游大龙、“古事”、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活动起源于中原。

客家人是过了元宵节、吃了汤圆以后,就要送回家过年的亲人出远门,表示祝愿亲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来团圆。在元宵节或早三几天,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厅的梁上悬挂大红灯笼,并请亲朋好友前来喝酒祝贺,期间户主抱来去年出生的男婴,先向先祖神位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利市”表示祝愿,完毕后众人开怀畅饮。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一般是一个儿子挂一个灯笼,哪个围屋挂的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兴旺。

江西赣州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在元宵节更是别有一番景象,人们用游彩龙、傩舞、唱戏、放添丁炮、舞灯火等方式来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 梅州地方的元宵节节庆有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丰顺县埔寨镇元宵之夜以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而饮誉海内外。

反映了汉民族和畲、黎、瑶族等文化融合而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庆典,它具有原生性、人文性、质朴性、教育性,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一些个别地方才独有的元宵民俗活动,大家一起欣赏下。

魁星点斗

魁星,客家民间信奉的神明。传说他聪明智慧,才气过人,客家人把信奉魁星作为勉励后代崇尚知识、勤奋读书的传统习俗。

闽西新泉乡烧炮

闽西新泉乡有东南、西、北三个村,每逢正月十四,家家购1万至10万响鞭炮,用一块门板作垫,将爆竹圈成三角形,像一面旗子,悬挂在屋前空坪上。次日凌晨1时许,村民用轿抬着"三太祖师",举着狮、豹、龙、凤旗,敲锣打鼓,自北村、西村至东南村游-行一日。每到一家门前,村民就烧香点烛,拱手祭拜,燃放悬挂在屋前的鞭炮。只听一声声炸响,震耳欲聋,顷刻之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炮团"烧而非放,故名"烧炮",取一年大发吉利之兆。

闽西姑田游大龙

闽西姑田游大龙,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条龙从90节到150节不等,每节4米,龙身直径70厘米左右,每节由5个青壮年轮流抬举游动,有“天下第一龙”之誉。

每年正月十三下午,大龙出游前,先由10多个人带上工具"查修龙路"。次日黄昏时分,一条十分壮观的大龙有如腾云驾雾,缓缓行游。龙游大地,百姓紧随,家家门前燃松明、点灯烛、摆果茶、放炮仗。正月十六上午,焚烧龙身,但龙头、龙尾上的龙珠不能烧。抬龙板的人最后竞相往家里跑,谁先到家谁最吉利。至此,整个游大龙活动结束。

丰顺埔寨烧火龙

意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添丁添财。

这些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元宵节庆民俗活动,是客家地区数百年来的一种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传统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之进行继承、发展与弘扬,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迎古事”也是重要项目。“古事”是以孩童化妆成各种古代人物固定在铁架上抬着巡游。最著名的是连城罗坊“走古事”。它的特点是规模大和有浓厚的竞技性。一棚古事需壮年男子80余人,轮流一次18人扛抬奔跑。正月十五日上午在陆上抬着竟跑后,下午又到河水中逆水抬着竟跑,两岸人山人海,在锣鼓、鞭炮、响铳和呐喊声中你追我赶,紧张热烈、撼人心魄,被媒体喻为“客家山村狂欢节”。长汀、永定等县一些乡镇,也多有这种“迎古事”活动,但只是抬着巡游,没有赛跑竞技;还有一种是“龙载古事”。即头尾是龙头、龙尾,中间节节龙身上坐着扮成各种古装人物的孩童,由数十人抬着巡游;连城城溪村还有骑在“马”上的“马上古事”;近年在永定坎市、大溪、抚市、陈东等地又出现了将古事铁架安在板车或汽车上的“车载古事”。

“闹花灯”是汉民族最传统的元宵民俗活动,但闽西客家地区除了常见的在街头房舍悬挂或固定场所展示的花灯外,还有自己独特的闹花灯方式。如连城芷溪的“出案花灯”,一株大花灯,由近百个各式小花灯组成,造型十分复杂精致,一人擎着,正月初一便由数户人组合出游,到正月十一日“正日”全部花灯汇合出游,争奇斗艳,锣鼓鞭炮不绝于耳,庞大队伍从村头到村尾长达数里,气氛恢宏;再一是永定抚市正月十三至十七日的“故事花灯”。“故事”由青少年男女扮演,以轿子抬着,随队而行的是花篮灯、采茶灯、鲤鱼灯、狮象灯、蝙蝠灯、龙灯等,也是一路锣鼓、十番、响铳、鞭炮,直到深夜放焰火、“烧架花”后结束;永定下洋的闹花灯完后,还各自将灯迎放到祖宗坟墓前,既喻添丁,又尽现客家崇宗敬祖尽孝精神;连城坪上的“水上花灯”,则把各式花灯抬到祖祠前池塘里的木排上,四周坐着十番乐队演奏,二小伙撑着游池塘,灯光水影、乐声悠悠,引来岸上观者阵阵掌声,又具另一番风味。

闽西客家民间一如汉族的龙崇拜意识,元宵期间到处都有“舞龙灯”,如去年仅永定坎市镇和高陂西陂村便集中了20余条各式龙灯闹元宵。但闽西客家地区除平时所见一般的龙灯之外,还有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如著名的连城姑田游大龙,每节龙高达2米余、长达4米余。正月十五下午四时鸣铳三响,各户抬出“驳桥”,把节节龙身连接成一条长龙。有的达170余节,共长竟达700米,故有“天下第一龙”之称。游走于田野和村落间,家家以香案、火堆、鞭炮迎接,一路锣鼓喧天、铳声撼地,十分奇雄壮观。直至正月十六上午九时,在一庵庙前以一套仪式“烧龙”。类似的元宵游大龙,连城的林坊、永定的抚市、坎市、陈东等一些乡镇也有,但规模不如姑田;另一种是上杭南阳等地的“花灯龙”。即前后是龙头和龙尾,龙身却是一块块长条木板上固定三至五盏各式花灯或插上花束,然后将木板首尾相连,扛着游-行,在观赏龙灯气势的同时,还观赏五花八门的各色精致彩灯;连城北团、四堡的“拔龙”尤具特色。当龙灯游至人家门前时,户主燃放鞭炮并往龙身上丢去,迫使舞龙者闪躲致使龙腰互相推挤拉扯,整个龙身便扭成弯弯曲曲,恍如真龙,十分有趣;再一种是上杭庐丰、中都的秆龙,又称香灯。即以稻草紥制龙头、龙尾和节节龙身,上面插满香火,随着锣鼓点夜晚舞动时,如同点点流星汇成的银河,煞是好看。

“打船灯”是闽西客家特有的节庆活动形式。闽粤边境的上杭、武平、永定多为双人船灯,闽赣边境的长汀、连城多为单人船灯。表演双人船灯时,一人藏身船舱以挎带扛起船灯,船头船尾一艄公、一艄婆,持桨边划船边行边说唱,接着表演各种船灯小戏;单人船灯船体较小无船篷,由演员一人挂在肩上,边划边唱边舞蹈。双人船灯队只一艘船,单人船灯队则多艘船同时表演;另一种是“船板灯”,如同众人抬着一艘龙舟,舟中坐着化妆的孩童,仅是抬着巡游。

此外,还有一些个别地方才独有的元宵民俗活动。如连城新泉和长汀涂坊等地以数万响长鞭炮盘圈在地板上组成各种图案燃放的“烧炮”,连城隔田以舞青狮黄狮开始然后表演各式拳术和刀枪棍戟术的“天川胜会”,连城新泉每年立春日举行的“犁春牛”,永定坎市正月十五由长辈手执红布包裹、上书“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的圆木棒对着当年新婚后生肩背辗打的“打新婚”,长汀童坊正月十四日十余青年抬着关公塑像在烂泥田里旋转冲撞卷起泥浆并互丢烂泥的“甩泥巴”,长汀四都鱼溪村以红绸扎紧的长竹打压石头的“打菩萨”,以及踩马灯、踩高跷、打狮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元宵节庆民俗活动,是闽西客家地区数百年来的一种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传统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之进行继承、发展与弘扬,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客家风情 元宵节习俗之魁星点斗“正月里来闹元宵”。要说元宵节上哪儿看民俗活动最带劲,当数龙岩客家村:上杭游火龙;连城游大龙、走古事;永定坎市打新婚等等都是地道的百年民俗活动,意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添丁添财。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年头一个月圆之夜,它象征着幸福美满。元宵夜丰顺县埔寨烧火龙。有埔尾下(远和)、树德堂、二房(龙2条)。还有埔尾下、二房烧烟架各1架。

魁星,客家民间信奉的神明。传说他聪明智慧,才气过人,客家人把信奉魁星作为勉励后代崇尚知识、勤奋读书的传统习俗。

每年正月十五晌午,闽西抚市社前村热闹非凡,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事花轿队伍绕村而游。在长达1公里的古事队伍前面,由本村一人装扮魁星坐在大轿上,手持斗笔;当队伍到达庵堂、宗祠前,魁星用斗笔写上风调雨顺、四季发财、五谷丰登、万事如意之类的吉祥话。

古事花轿由众人簇拥,挨家挨户巡游,以庆贺旧岁丰收,祈愿来年万事如意。

闽西新泉乡有东南、西、北三个村,每逢正月十四,家家购1万至10万响鞭炮,用一块门板作垫,将爆竹圈成三角形,像一面旗子,悬挂在屋前空坪上。次日凌晨1时许,村民用轿抬着"三太祖师",举着狮、豹、龙、凤旗,敲锣打鼓,自北村、西村至东南村游-行一日。每到一家门前,村民就烧香点烛,拱手祭拜,燃放悬挂在屋前的鞭炮。只听一声声炸响,震耳欲聋,顷刻之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炮团"烧而非放,故名"烧炮",取一年大发吉利之兆。

闽西姑田游大龙,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条龙从90节到150节不等,每节4米,龙身直径70厘米左右,每节由5个青壮年轮流抬举游动,有“天下第一龙”之誉。

每年正月十三下午,大龙出游前,先由10多个人带上工具"查修龙路"。次日下午4时许,由长者以猪、鸡、鱼等供品祭拜龙头,乐队伴奏,神铳、礼炮齐鸣。祭拜完毕,龙头在一片爆竹声中起驾,开始出游,每一节龙身顺序跟随,到村外指定地点与龙头逐一连接。黄昏时分,一条十分壮观的大龙有如腾云驾雾,缓缓行游。龙游大地,百姓紧随,家家门前燃松明、点灯烛、摆果茶、放炮仗。

正月十六上午,焚烧龙身,但龙头、龙尾上的龙珠不能烧。抬龙板的人最后竞相往家里跑,谁先到家谁最吉利。至此,整个游大龙活动结束。

姑田游大龙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一条大龙有两百多节,每节由五个青壮年轮流抬举,而硕大龙头由三个人擎着,一个人前面看路,四个人用绳子从四方拉住,才可平稳前行。千米多长的大龙,蜿蜒于乡间村野,穿行于大街小巷,一路上男女老少趋之若骛,前后左右相随,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燃松香、点香烛、放爆竹,队伍浩浩荡荡,非常热闹。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客家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在我市,闹元宵的习俗也由来已久,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首先是“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如今,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市面上常能看见这特定节日里的食品,而且其内容也变化万千,满足了更多人的口味选择。

其次是观灯。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在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当然,提到观灯,连平忠信花灯不可不提。忠信花灯起源于连平县忠信镇,是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一种独特的民间造型艺术,它集绘画、剪纸、编织、书法、对联、诗词等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载体。吊灯仪式一般由放灯绳、选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6道程序组成,其间还有客家锣鼓、舞龙狮、祭祖、饮灯酒等热闹场景。吊一盏花灯就是一次盛会。时至今日,花灯的习俗已经有一点改变,我市很多地方,百姓家中有大小喜事,如做寿、上大学、当兵、开业、生男孩也都挂起了花灯。

再次,元宵节还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也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好时机。每到这一天,我市的公园、文化广场、电影院等地,总会人头攒动,他们有的选择在这一天向心上人表白,有的在这一天求婚,更多的是恋人间互道爱意。在这些场所,我们总能看见,众多的年轻女子手捧男友赠送的鲜花,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

此外,在我市某些乡村小镇,人们从正月十二开始,一直到十五,都有人过元宵。过节那天,邻近同姓同宗亲人都到祖公堂聚餐,多的有好几十台,下午五点钟,族里人就开始在祖公堂大门口敲锣打鼓,一同庆贺。

这些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元宵节庆民俗活动,是客家地区数百年来的一种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传统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习俗心得体会范本篇十四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你知道客家人的春节习俗吗?下面本站小编精心整理了客家人的春节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对联。

年节这一天,家家都会贴上写有吉祥语的红对联和横幅,大厅里贴上大红的“福”字,猪牛圈里贴上“六畜兴旺”的红条幅,除外还会在许多用具上贴上红纸条,称之为“封岁”、“上红”。

点岁火。

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岁的习俗,家家通宵达旦灯火明亮,称之为“点岁火”,火笼加炭称之为“沤火桶”。大家团聚一起,辞旧岁迎新春,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夜,大人还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敬祖先。

腊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行礼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黄昏。

拜年。

初一早餐,客家人习惯要吃“长寿面”,因为面条长象征长寿。接着小孩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孩子糖果桔子,有的还会给“红包”,旧称“挂颈”。到亲戚家拜年,一般要带桔饼、糖等礼物,主人备茶果接待,有的还要留饮“拜年酒”吃鸡腿,拜年活动一般会延至元宵后,甚至正月底。

洗柚叶澡。

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因此,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这习俗已逐渐被淡化。

年初三的早晨,我都会被窗外的鞭炮声和打扫声吵醒,因为这一天我的家乡有大扫除“送穷鬼”的习俗。当天每家每户都会打扫卫生,大人、小孩齐上阵,好不热闹。

年初三“送穷鬼”

年初一和年初二这两天,尽管屋内屋外的地面堆满厚厚的鞭炮纸屑、烟头、糖果纸等垃圾,但这两天不能扫地,也不能倒垃圾。这些垃圾必须等到年初三才能清扫。因为人们认为新年伊始的年初一和年初二这两天要“囤财”,这两天扫地和倒垃圾,会扫走和倒掉家中的财运。客家人把年初三称为“穷鬼日”,这一天要把“穷鬼”送出去。“送穷鬼”是把贫穷和不好的东西送走,与贫穷、霉运告别的意思,所以年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垃圾、不好的东西清扫出去。

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把垃圾倒在岔路口再焚烧的现象少了,很多人都会把垃圾倒在村口的垃圾桶里了。但“初一初二不打扫,初三大扫送穷鬼”的习俗还一直在流传。

隔年饭。

在除夕前一天,都会用大木甑蒸“年饭”,亦称“隔年饭”,供奉祖先神祗时,“隔年饭”要插上12双筷子和12根大蒜。还要烧纸钱,供桔子、柚子等,有的还要摆上几枚银元,取意“有食有财”,“隔年饭”要供奉数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饭”要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岁岁有余粮”,到初五“隔年饭”吃完后,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

磨豆腐,干鱼圹,杀猪、鸡、鸭。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农家多数家门口有小鱼圹,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后全部鱼圹放水捉鱼,一方面要用圹鱼制作菜肴,另一方面方便春节后挖取圹坭做肥料肥田。与此同时,开始陆续杀猪。一般人家过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猪肉,有的人家过年一户杀一头大猪,主要用途是:一、馈赠亲戚、朋友,每一户亲戚要馈赠二至三斤猪肉,特别是岳父家馈赠的肉就更多,新结婚姻亲馈赠的猪肉数目更为可观,否则会被人耻笑为“孤寒鬼”。

年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以防把“财气”扫走;这一天不能到河中挑水;不能动针线;不能打孩子等。尤其是入“年界”后至春节期间,不能说“死”、“病”等不祥的话语。

按祖客家人传统规矩,正月初一至初三是不许从外面带“青”进来的,所以过年前,家庭妇女会买够蔬菜过春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