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长征组诗心得体会如何写 长征诗词读后感(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12:04:26 页码:13
长征组诗心得体会如何写 长征诗词读后感(二篇)
2023-01-07 12:04:26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长征组诗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敌人的五次“围剿”

无法将我逼入死角

革命的信念 汹涌澎湃

我们燃起火把 脱下军帽

照亮漫天星斗

江西瑞金 我们向你告别

告别阿妹的深情

告别大嫂的厚谊

告别乡亲的期望

告别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红军的手 举起又落下

惜别的泪 落下又咽回

挥别的身影

难舍满山的红杜鹃

为了我们的家园

为了火种的繁衍革命的成功

黯然转身

一支不屈的队伍

一支沉重的队伍

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2、

阴森的魔爪 全方位

全立体 全维度

伸向了红军队伍

飞机 大炮 机枪

张开密不透风的血盆之口

步步紧逼 步步围堵

诡异的屠刀,寒光闪闪

革命的火种悬于千钧

红军的队伍危在旦夕

毛泽东闲庭信步

波澜不惊 从容弹拨

沸腾的赤水

滚烫的浪花奏响不朽的乐章

赤水四渡 凯歌四重

敌人的鼻子

被牵成一头愚蠢瘫软的笨熊

红军突出重围 胜利的红旗

翩然飘飞

并且灿烂鲜艳

3、

江水咆哮 岩壁陡峭

泸定桥 一座锁链牵引之桥

一座惊心动魄之桥

十三根铁链拉着红军的臂膀

十三根铁链牵引胜利的方向

桥下湍急的漩涡

翻转革命的乾坤

由鲜血洇染的旗帜

由信仰铸就的头顶五星

也可以从逼仄的铁索

跨入一种无所畏惧

红军勇士所向披靡

惊涛骇浪不过是信步泥丸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红军战士避过枪林弹雨

躲过炮堂流火

跨过铁索去——

硝烟弥漫在江上

革命的火焰在心膛燃起

敌人在红军的无畏豪情中灰飞烟灭

向前,向前,向前

飞夺泸定桥

毛主席英明 革命火种不绝

4、

雪山绵延,一片苍茫

无边沼泽,视线迷惘

草丛 泥潭 河流 野兽

狂风 暴雨 飞雪 疾病

雪山暴戾 草地乖张

一张张血口 一个个陷阱

随时吞噬红军的一切

当革命的航船遭遇前所未有的恶浪

当前行的脚步遭遇空前的羁绊

寒风 怎可折断雄鹰的翅膀

迷雾 只是暂时遮挡明媚的太阳

跋涉 忍住痛苦的眼泪

坚毅 就是胜利的保障

我们的红军吃野菜、尝草根、嚼皮带

披肝沥胆 坚定信念

饥饿 寒冷 疲劳 困顿

我们的红军没有丝毫动摇

沸腾的热血不能凝固

胜利的方向没有迷失

望北斗 跟党走

越过草地 越过雪山

红军的队伍蹀躞而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前

雪山草地踩出革命者迂回的轨迹

深深浅浅 曲曲弯弯

每一个脚印 都盛满心中的希望

每一条轨迹 都是一道不屈的风景

向前向前向前

红军的队伍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前进前进前进进

5、

信念不倒 火种不灭

三军战士向前向前向前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咱们中央那个红军到陕北”

远方的三军战士大团圆

两万五千里路风和雨

两万五千里路云和月

喜悦 激动 高呼

山笑 水笑 人笑

一杆红旗一杆杆枪

一颗颗五星心灿灿

胜利的歌声唱得地动山摇

革命火种熊熊燃烧

围追堵截 皑皑雪山 茫茫草地

千难万险 前赴后继 红旗不倒

这是怎样的人间壮举

这是怎样的人间奇迹

两万五千里长征撼地动天

两万五千里长征孕育新中国

有关长征组诗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同志们、朋友们: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它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军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

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年×月×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这时候,远隔千里的蒋介石指着地图狂妄地叫道:“他们是走向深渊,走向死亡!”短短的一年后,当他面对追获的一大堆烂草鞋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这股头戴红星、足踏草鞋的铁流是不可阻挡的。?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着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实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思想汇报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当轻歌曼舞的大款们狂饮“人头马”“xo”的时候;当某些达官贵人们大腹便便地剔着牙,潇洒地钻进锃明闪亮的“现代王”“蓝鸟王”“公爵王”的时候,当你为酒绿灯红而意乱神迷,当你美好绚烂的向往化为乌有……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那些60年前的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形象,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我们的红军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他们的骨头无疑是最硬的。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们的性格无疑是最可宝贵的。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同样需要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每个中国公民都具备长征的铁骨精魂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20几万不屈的英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