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困生走访心得体会及收获 学困生走访情况记录(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13:06:48 页码:7
学困生走访心得体会及收获 学困生走访情况记录(八篇)
2023-01-07 13:06:48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学困生走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有爱心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优质核心和基础,对待学困生要满怀热情地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多从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心理。

杜根来自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语文基础差,不讲究卫生,身上总是有种怪怪的味道,在公校读书时,同学也总是岐视他。因而他在班里得不到同情、理解和温暖,自卑心理较重,不但学习没有动力,并且将教师的教育阻隔在心灵之外。每一天上学总是迟到。

转到子校后,对他我首先做到了充分尊重、信任他。有时候会让他为我做一些事,比如收卷子,整理同学们的考试成绩,提醒我不要忘了找同学听写生字。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工作让他兴奋不已,他感觉到自我受到重视了,从而总是十分认真的完成每一项任务,每次我都很真诚的对他说:“多谢你,你真是我的好帮手!”于是他开始喜欢语文课了,不再对语文作业厌烦了,成绩也有了大的提高。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互尊互敬,关系融洽,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乐于交流,易于沟通,各种教育如涓涓细流流进学生心田。学生对教师尊重、爱戴、感激、信任,会倾心于教师,乐于接近教师,向教师打开心灵的窗户,愉快地理解教师的教育。

信心是学生提高的动力,仅有让学困生看到了自我身上的力量,自身的价值,对未来怀有信心、怀有期望,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而学困生普遍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以为教师和同学、家长看不起他们,即使做了好事,别人也不会说好,因而缺乏动力,自暴自弃。

如何给学生以自信心呢?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岑唐兵、杜根、李国程,康新虎同学有这样一些共同特点:一、头脑较灵活,记忆比较快。二、有些虚荣心,好表现,喜欢让学生表扬。三、有必须的毅力,背书效果很好。四、注意力短,听课容易溜号。

发现这些特点后,我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忙。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一、利用他虚荣心,好表现的特点在课堂上多多创造让他表现的机会,回答简单的问题,读一段比如简单的句子,然后给予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提升他在班上的影响力。二、利用他头脑灵活,背书效果好的特点,每一天给他布置任务,并及时考核和鼓励。三、上课容易溜号的问题,我在上课中总是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不定期把他们在校的表现向他们家长反馈,做到家校共同教育。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持之以恒,对症下药。

对于杜根,开始帮忙他的时候,他提高并不是很明显,考试成绩仍然不梦想。他很沮丧,我并没有说他什么,只是耐心给予指导,并在课下与他沟通,和他一齐总结成绩与不足,端正其学习态度,关心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其严格要求,约法三章,继续制定奖惩办法。这样,逐渐的',我感到我和他的距离近了,学习上他竟然也能主动的背书,写作业,甚至在课堂上组织纪律。

总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学困生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最新学困生走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勇于克服困难,勤于无私奉献”是每一个教师的不懈追求,我们从关心学生的一生出发,认真贯彻学校的指导思想……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让每一个学困生进步”、“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后进生抓起,课内探究与课外辅导相结合,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班共有学生61人,被列为两科学困生的有8个,他们其中表现出来的情况是纪律性和自觉性不强,学习习惯和学科基础较差,或成绩严重滞后等。

1、认真落实“学困生”辅导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2、使学困生能成为合格生,优等生,增强学困生的纪律观念,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生活,消除自卑感。

3、积极组织相关学困生参与辅导活动,本期将辅导重点要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上,力争家长的大力配合。

4、通过“学困生”辅导工作活动,使班级100%的学生能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在日常教学中,向学困生提出科学而严格的要求,诸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

2、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多给他们以爱心,多理解,多尊重,多信任,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习上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下课督促他们及时完成和更正作业。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单独辅导。

3、进行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过去,根据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找出他们的“症结”,对症下药,促使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去学去做。

4、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要正确看待和评价学困生,在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方面下功夫,多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促使他们对其感兴趣,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

5、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经常亲近他们,多找他们谈心,反复教育他们,对于学困生不能歧视他们,还要有耐心地反复教育他们,并且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鼓励。

6、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当给予鼓励,用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路,促进他们学习。

7、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将“重视结果”的教学尽量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8、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优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9、教师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学困生学有所获。

10、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找到自己的长处。

11、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读读、说说、演演,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2、课堂活动中,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3、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用语文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1、更正昨天的作业,按当天上课的内容进行加强。

2、 查漏补缺,加强薄弱环节的巩固,特别是拼音和识字方面。

1、以师对生单独辅导形式。

2、以学生“好帮差”的形式。

3、以小组合作,“三帮一”形式。

最新学困生走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一、课题的提出:

1、目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素质教育的特点之——“教育整体化”也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等多方面的原因,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在大多数学校、大多数班级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学困生”问题,不仅是当今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广大教师、学校、家长颇感棘手的问题。我校是一所地处相对偏僻的林业企业小学。由于受思想认识、经济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学困生”问题尤为突出。虽说我校在“学困生”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否认,一部分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是以加班加点为代价,这使教育走入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也有部分学困生对教师的教学不以为然,我行我素,甚至走向对立。从而出现教师的“教切”与“学困”的矛盾,使教学陷入困境。那么,如何转困、脱困,改变单靠“时间”上下功夫的局面,去探索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学困生教学规律,已成为广大教师迫需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背景,我们决定开展《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课题研究。

2、课题界定:

(1)、本课题涉及的“学困生”是指由于各自不同原因表现为学习上难以达到教学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目标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而这类学生在学业上的困难是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条件下可得到转化,他们属于“学业不良者”的一部分。

(2)、本课题的研究一是要帮助“学困生”诱发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动机,重新唤起和稳定其学习兴趣,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要让教师掌握帮助“学困生”脱困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做好“学困生”脱困工作。

二、实验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学困生坚定“你行,我也能行”的信心,走出笼罩在学困生头上自卑的阴影,促使他们尽快转化,尽快脱困,取得新的进步。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教师在对待学困生问题上的观念,以“六个心”来转化学困生:一、了解学生,赋予爱心;二、创造机会,给予信心;三、奉献真诚,主动关心;四、平等相等,成为知心;

五、改变厌学,形成热心;六、正面教育,投入耐心。

三、实验内容:

1、 本课题以我校所有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数学、语文、英语三大学科为主,兼顾其它学科,共同参与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研究。

2、 调查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教育教学行为的特点及基本表现形式,探索推广的措施。

3、 探讨满足学困生特殊需要的策略。

(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领域

4、 加强教学反思,调整教育观念和行为的研究

(1)学困生学习档案的建立: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表现情况。

(2)学困生的学习评价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问题

(3)对学困生教育帮助行为与效果的反思。

(4)制定奖励学困生制度

四、实验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遵循以下原则:

1、情感化原则情感是人的个性特征的突出标志之一,它是人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教师要调节自身的心理结构。对学生充满理智的爱,用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同时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活动,共同营造一个互相合作,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

2、兴趣层进原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对学科内容的兴趣是互相促进,递进上升的。为此教师必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困生渗与教学活动,以培养其在活动中的兴趣,并得以积累,进一步形成对所教学科的兴趣,感受到学科的魅力。

3、激励性原则学困生的“优”和“劣”是相对的,并且他们都处在运动和发展之中,从本质上都是要求进步和积极向上的。因此要激励学生,气可鼓而不可泄。充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扬其所畏,克服不足,同时要抓住他们素质结构中的品德、意志因素,促进其它因素的发展。已致形成一个“思想鼓励、舆论导向、提供机会、积极评价、励成功”的激励机制。

4、循序递进原则学困生思维容量小、节奏慢、教学上切不可跨大步或拔苗助长,否则道得其反。为此在教学目标设置上要遵循渐进由旧到新、由低到高。同时要注重学困生学习量的递进、学习难度递进,参与学习次数的递进,并控制其递进的幅度,使他们在循序渐进之中逐步提高。

5、教学及时反馈原则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进度及使用合理的学习策略。但对学困生来说尤显重要,这是因为学困生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强烈,认识结构不合理。若他们学习情况,成果得不互及时的反馈,就会使他们丧失意志。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及时反馈,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产生激励效应,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实验对象: 本校各班的学困生。

六、实验步骤

1、 提出课题,申报课题阶段,时间为20__、9—20__、10;

2、 进行研究,具体实施阶段,时间为20__、11—20__.7;

3、 及时总路线,鉴定阶段,时间为20__、9;

起始阶段:学习理论,开展调查研究,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对策,确定研究课题,撰写课题方案。

实验与研究阶段:

1、 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同时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2、 运用理论为先导的策略,指导课题深入研究,保证课题的发展。

3、要运用各种机会(如实践课、公开课、研讨课的机会,与学生座谈的机会;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发现课题研究中的成果和问题。做到好的成果及时推广,有问题的及时补救。

4、 深入调查,采用对个案分析等到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积累成果。

5、 在加强平时常态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学困生脱困的个案和范例集。

总结鉴定阶段:对成果做好整理工作,写好实验报告。

七、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最新学困生走访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1、学困生由于信息技术基础较差,动手能力弱,经常尝试着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对自己失望,索性不努力学习,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缺乏学习主动性。

2、学困生由于平时长期受同学帮助,甚至同学的包办代替,使其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满足固有的思维模式,缺乏独立动手动脑思考的意识。

3、学困生由于成绩较差,常担心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因此人变的胆小孤僻,在学习中不能大胆的冲破阻力去设想、去探索、去克服困难。

学困生由于缺乏必要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上不去,由此形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渐渐思想不能集中,影响正常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不恰当的提高教学要求,超过了学困生心理接受能力,使其对学习悲观失望。

4、学习动力不足,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使之感到信息技术知识的枯燥,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讨厌学习。

5、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如学习活动只有在老师或组长安排、督促下,才勉强去完成。

6、面对电脑,学困生表现为动手能力弱,畏手畏脚,甚至惧怕电脑,不敢入手。

7、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边缘化,如在动手实践中默默无动——不动手;在独立探索中默默无思——不动脑;在合作交流中默默无闻——不倾听,默默无声——不发言。

8、学困生没有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有效方式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学习进程中,学困生表现为不愿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想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等待着教师或同学给出答案,给出结论。对于学困生来说:关注的更多的是信息技术任务完成,而非任务完成的“过程”;他们更愿意做的是记忆与模仿,他们习惯于机械训练。

1、让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伙伴教学”

具体做法是:对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挑选出那些学习成绩好、学有余力、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由他们作为教师的小助手,即学困生的“伙伴教师”。

2、把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分层”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这一策略的正确实施,势必有利于新课标中“关注全体学生”教育理念的落实。“更新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关注学习中的“学困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出发,特别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对于“学困生”,教学目标不要求太高,内容的容量也要相应减少。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允许学生选择,让“学困生”乐于学且学得会。注重学生的小组学习形式,合理安排优差生的结对互助,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群体势,以强带弱,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帮助“学困生”前进。

3、改变方式,转平面的教学为立体的教学

因为这部分学生比较内向,所以将他们的座位安排在走廊的两边,上课时的每个任务布置完,走到学生的中间,对这部分学生巡回查看,并主动进行个别手把手的辅导并适时表扬。这样辅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对老师的信任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改变了教学方式,变平面式教学为立体式教学,做到“亲”,做到“学高”,做到“身正”,并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进而使学生“可亲”、“可信”,才能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4、利用情境教学,让课堂充满乐趣

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强调一个“乐”字,突出一个“玩”字。玩是孩子的天性,学困生也一样。利用计算机游戏和网络对孩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轻松的气氛中感知信息技术的魅力。组织电脑绘画比赛,使不爱动手的“女困生”也愿积极参加,感受电脑的乐趣;组织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字游戏比赛,使爱玩电脑游戏的“男困生”在玩中得到好成绩,培养自信。又如设计任务时多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学生往往会在一节课完成任务过程中,从上课到下课还一直流连往返着本节课的知识。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要学得认真、玩要玩得开心,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注重评价,开展多方位的评价活动

为了对“学困生”活动全程进行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

(1)成长记录册。记录每个学生上课时的表现:辅导效果较好的一组两人都加1分/次,小组表现突出的加1分/次,探索新的技术加1分/次,作品创新度强加1分/次等等。

(2)自我评价。每节课的结果保存于各班的自己的目录下,并把各班的个人的文件夹设为完全共享,每个学生设置一个自己的密码;其它学生可通过“网上邻居”查看同年级所有学生的作品;每一阶段的综合作品,我会根据学生的基础把作品进行分类,再由自我评价、同班学生投票、班外学生投票、教师评价四部分组成综合评价分。

最新学困生走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入实中是我第一次接任全日制中学的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学困生”的字眼第一次听说,对学困生的了解可谓少之甚少。一学期下来,对学困生总算有所了解,就此做个小结。何为“学困生”?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新课标的基本要求的学生。所谓“学困生”并不是他们的智力不够,也不是不聪明,而是不愿学,不想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学困生”强调的只是学习困难,学习差不等于智力差,更不等于就是差生。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的形成主要与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师教学方法等有关。

调查发现,我校的七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小学英语基本都是“放羊式”教学,甚至有些学生都没有学过小学英语。

相比小学英语而言,初中英语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学困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更没有查漏补缺,及时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形成学生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学英语,长此以往,知识形不成完整的网络,造成基础知识的破网,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有些学生对学习英语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词汇的记忆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学困生自控能力弱,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英语在初中是最主要的课程之一,而且作为一门从未接触或接触时间不长的外语,要想打好基础,必须分配更多的时间到平时的学习中。然而,事实上由于对某课程(如语文)的兴趣或惧怕某科老师的惩罚,有些学生分配到这些课程上的时间要远远多于英语。

我校七年级的英语教师都是年轻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虽然有些教师也承认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但总是忙于应付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作业等事务,而很少有时间去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应用语言学等教育教学理论。大多数教师缺乏足够的有效的教学经验,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收效不高,课后督导不及时,不到位。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学困生的确定

依据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为英语学困生。

二、转化策略: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替学困生“把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让学困生“药到病轻”,直至“药到病除”。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学困生克服困难,信心百倍地学习英语呢?我是这样做的: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学困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甚至对学困生的关注和爱要多于对优等生的爱和关注。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让学生明白21世纪是信息时代,电脑和英语成为两大信息媒介和载体。现在和今后的生活脱离不了英语,英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何况,今后的各种考试中,英语都是必考科目,现在若打不好基础,以后会吃亏的。

为学困生物色比较合适(比较有耐心的,无私的)的优生为“帮扶小老师”,让他们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小组。明确帮扶小老师的职责:每天督促他的“学生”记5-10个单词(学过的),当天让“小老师”听写,第一次听写不能全对,三次内必须全对;另外,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小老师”在会做的情况下必须无私地给他们解答,等等。“小老师”还要及时地向英语老师汇报帮扶情况。

我校的特色就是“晚自习”,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优势,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分配到学习上。督促学困生充分利用晚自习之前的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预习,复习,记单词,如有疑难问题,英语老师随时解答。5、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

英语的课堂评价语言非常丰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和成绩的差异,灵活地使用评价语言和不同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英语课堂活动,努力上好英语课。例如:当学生做练习和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我就走到他(她)身边亲切地说:“don’tbeafraid、ibelieveyoucan、”;当学生答对了问题或圆满完成了练习,我就说:“welldone!”或“verygood!”;当学生答问题很有创意,教师就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youareacleverboy(girl)、”等激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和赏识学生。这些都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困生的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英语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备课上,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运用更好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来活跃课堂。每个课时结束后要进行教学反思,并坚持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听课,多观摩教学,吸取别人好的教学方法为自己所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学困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家长会,以及家长来访,打电话等手段与家长联系,告诉他们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共同督促和引导“学困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我们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教师需长期不懈地坚持,在思想上,行为上,课外课内多下苦功夫。只要我们重视英语学困生问题,尽早地重燃学困生希望的火苗,那么精诚所至,一定会金石为开!

最新学困生走访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我上个学期来担任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和语文美术等课的教学。由于学生的以及所受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其中基础及差的有3人,学习成绩易波动的有15人,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我因人制宜采取了不同的辅导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了辅导。

1、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关系。我觉得爱学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学困生会受到周围人的训斥、讽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无所依靠,他们也需要温暖、需要爱。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平时让学生深深感到老师是始终如一地爱护着自己,为自己操碎了心,费尽了心血,再不努力学习实在对不起老师,从而使这一小部分学生慢慢在学习自尊心,尊重和信任他们。作为教师的我,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长善救失激励上进。对于学习品行均落后的学生,除了加强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找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他上有所上进。

2、发掘特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们学好功课的信心。

3、坚持依靠集体的力量。为了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我把学困生的教育置于班集体中,以集体的力量去转化个人。

4、主动与家庭、社会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不调。

5、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学困生在进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

作为班主任的我,我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反复。我是抓反复,反复抓,耐心细致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通过努力,我班的特困生,如:xxx、xxx、xxx有了很大进步,她们在这次期末统测中的成绩分别是64、5分、68、1分、94、8分,原来她们写字的速度也相当慢,经常性的让其他同学在等着(如听写),这就影响了整个班,近两个月以来,她们的速度也逐渐快了些,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通过一学期的辅导工作,学困生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起色。我坚信,只要不断地给予诱导帮助,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和信任他们,加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找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文章

最新学困生走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本班共有学生39名,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知识掌握牢固、运用灵活。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不努力,对学习没有信心,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如:等;再加上本学期新转入的三名学生:陈虎、杨叶、杨萍,他们三人不仅学习习惯差,知识基础也有很大的问题,特别是陈虎不仅厌恶学习且知识水平最多也只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一个班的整体成绩要想提高,首先就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因此,为了出色的完成学校赋予的教育教学任务,转化学困生工作就成为了日常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

通过本学期的转化,使本班学困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动作用。

1、加强对学困生的课上管理,大多数学困生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而产生的,因此,教师要管理好学困生,上课时应经常提问他们。

2、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后辅导工作,课后对学困生进行辅导是转化学困生的一个重要措施,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掌握。

3、通过各种方式和课外活动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学困生厌烦学习,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厌烦心理,必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对不同的差生用不同的改进方法,因材施教。

5、经常与学生谈心,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指导。

6、努力创造让学困生成功的竞赛活动,让学困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并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使其多方的优点显露出来,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进而提高全班的整体水平。

7、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家庭教育的潜力。

对于学生的教育,学校作用固然重要,家庭作用也不容忽视。为了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统一,良好配合,一方面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与他们的家长沟通交流,在沟通与交流中统一、完善对孩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另一方面,我要与他们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如当这几位学生的学习有了进步时,我便及时地告知他们的家长,一同分享其中的快乐,当这几位学生的学习稍有退步时,就尽快地询问他们的家长,了解其中的情况,剖析其中的原因,交换看法和意见。

8、成立“一帮一”的的帮扶小组,促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对于学困生的帮助,作为老师的我毕竟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弥补这一点,为了延伸和继续帮助学困生的工作,在班上,我成立了“一帮一”的帮扶小组,让班上的优等生帮助学困生,给他们给予知识上的补充。

最新学困生走访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该理念强调了“人人”而不是“部分人”,是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学习优异的学生,要让每个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统一的标准。这也体现了更强的时代精神和当代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和谐”的要求;同时也体现出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这也要求我们老师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促成发展的各样性。而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许多学困生,近两年来我校初中班级数学学困生占60%左右。为此,关注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当前农村中学数学老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笔者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归纳总结有如下问题:

一方面 :新课改十多年,许多教师新教学理念在心中,而教学行为无改变,大多数老师都知道不应歧视学困生,多给他们帮助。但现实中好多老师急功近利,心理浮躁,对学困生要么表面不说心里讨厌,要么大声呵斥,甚至辱骂:“你个笨蛋,这都不懂!”.老师的这种举动大大的伤害了学生的心,学生就不会喜欢你的课,更谈不上学好这门功课。数学课本来就是抽象的,枯燥的,但有个别数学老师教学方式单一,自以为知识渊博,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殊不知学生一点儿也没有兴趣。

另一方面:学生个人有多方面:比如说基础知识不过硬,学习活动不适应。进入初中以后,学习内容,范围,还有学习方法,与小学比起来,都有很大的差异,具有新的特点。要求初中学生学习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自觉性,合作性;学习方法必须灵活多样,还有思维能力的发展跟不上。一进初中引入有理数概念,用字母为主的符号表示数。很多学生思维能力暂时无法跟上这两个飞跃。一时的学习吃力,造成部分学生视数学为畏途,产生自卑感,逐渐放弃学习数学,还有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等等。

二、预防和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笔者在十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困生的预防和转化,现结合工作实践,浅谈几条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转变,教学方式也要改变。教育是爱的教育,有了爱心,你才算得上有良心;师爱激励教师对学生施以深厚的教育爱,即自觉、具体、亲切、真诚地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能够感化其心灵,使之不断进步。对待数学后进生,老师应“关怀备至”,用自己的“雪中送炭”之情去唤起他们的上进心。可以通过面批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巡视,向他们了解知识“卡壳”的原因,进行必要的补讲和耐心开导,对于他们作业、答 问中的错误要循序善诱,切莫恶语伤人,“雪上加霜”。此外,还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善意地诱导他们不断觉悟,贴切地指导其出路,若老师“工作到家”还产生“为师而学,不学好对不起教师”的向师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学生积极性与日俱增,使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经常对学数学有困难的学生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这次考试成绩又比上次多了2分,不错,继续努力!”“你虽然答错了,但你还是在思考,坐下再想想吧!”平时教学中,我们更应该以情景.体验式、过程.活动式、合作交流式等较先进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教学,当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要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让孩子喜欢上数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教学的老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注意研究备课。数学知识本是枯燥的、抽象的。比如设计导课:以故事导入,以古诗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导课,以旧知识类比新知识等等。课堂教育中 让学生畅所欲言,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好吗?”“你想上黑板展示吗?”对于简单的问题一定不能忘了留机会让学困生回答,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挖掘师生潜能 减轻师生负担

心理学家指出:“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住;我用,我学会;我教,我掌握。” 因此,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不能是以前的“满堂灌” 、“一言堂” ,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我们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两点:首先,课堂上让学生多一份独立思考,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堂上老师抽学生回答问题,毕竟是少数孩子有机会,我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养成这种敢于表达的学习习惯。很多时候,课程内容较简单,我尽量让学生自学,与同桌交流讨论 ,再在练习中找不足,师生一起归纳总结。第二,我班的自习课很热闹,甚至是吵闹,学生三人一堆,五人一组,由学习优秀的学生专门负责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讲解,还没有听懂的学生又由听懂的学生负责讲,这样的好处就是学生之间距离近,不管是听还是讲都无顾虑,他的思维也就能放开。当然,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在认真讲,认真记;最后还得到老师处汇报情况,由老师根据学生差异选取一两个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做,在向老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如有不足,老师还可以及时补充。这样就督促每个孩子都必须认真听、记、讲。记得我才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一位学困生在做练习时,全对了。我就问他:“今天做的怎么这么好?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 他激动地说:“老师,你今天在黑板上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我有点模糊,自习课上,我听了xx同学的讲解,豁然开朗,我居然会做了!不信,你给我出几道?” 我给她写了两道,他居然在黑板上很快做出来了,并且是正确的。

实践证明,我们只要有科学的教学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按照弄清情况,找准问题:明确原因,对症下药的步骤;灵活积极运用上述措施;防止和转化数学学困生,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是完全可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