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庐山之行心得体会及收获 庐山之行感想(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15:12:49 页码:13
庐山之行心得体会及收获 庐山之行感想(五篇)
2023-01-07 15:12:49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庐山之行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庐山风景区。 我叫任燕,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玩庐山的主要景点。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她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大家知道的著名的电影《庐山恋》,就是在庐山实际拍摄的。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黄龙潭。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淘气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周围百姓无法生活。后一道人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至今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还镌着“降龙”二字。大家看到的那座雄伟的古代建筑叫黄龙寺,这是古人为纪念那位道人修建的。

大家跟我向前走,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著名的三叠泉,大家知道大诗人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描写三叠泉瀑布的壮丽景观的。三叠泉飞泻而下雷声轰鸣,落差共155米,令人叹为观之。

下面我们来到的地方叫花径, 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2019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并建造了“景白亭”。

大家参观了几个景点,想必一定走累了,现在我带大家来到庐山的中心景点区牯岭休息一会吧。牯岭,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这里不仅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和疗、休养的服务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区、景点的交通枢纽。到了傍晚,整个牯岭镇都被会浓雾笼罩,大家就可以体会一下什么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庐山,是一座文化名山,这里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幢房,如一首诗、一幅画、一本书。庐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希望大家喜欢今天的讲解。

关于庐山之行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朋友们,能和大家一起游庐山 秀峰,共同分享秀峰的山水秀趣。是好开心的事唷!

古往今来这里就享有“庐山 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的说法。秀峰的山,秀峰的水,姿态万千,你不想被她感染,都不成喽!这里的山有形似展翅欲飞的(鹤鸣峰),像乌龟在爬行的(龟行峰),有形如香炉状的(香炉峰),以及似屠天宝剑的(双剑峰)、姐妹相嬉的(妹妹峰)、在憩息的睡女山……等;在这山峰之间流动的山溪,竟然奔腾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 瀑布。这里的山峰青秀,瀑布悠美、林木葱绿、潭水生媚,自然天成了一幅幅群峰竞秀的美丽景色。

秀峰是个让历代中国人生情眷念的地方。天才诗人江淹一首《从建平王登庐山 香炉峰》的诗,点醒了趋仙若骛的天下人。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此峰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一时间,天下人都爱到这里感受天地间的仙灵之趣。到南唐的时候,南唐中主皇帝李景,在做没有皇帝以前曾到这里来买了地盖起房子依山读书。中主当皇帝以后,就将他少时在秀峰读书的地方,送给和尚们做寺院了。并赐了寺名“开先寺”,这大概是李景 认为这里是他开国立业预先祥兆的缘故吧。

开先寺于公元951年建成后,当年,中主李景亲自挑选当时的高僧绍宗大师,到开先寺当住持。在南唐中主皇帝的直接支持下,开先寺的僧从此就成了中国佛教禅宗青原系云门宗的重要道场。

以后的宋元明清时期,开先寺在庐山 的影响越来越大。清朝康熙年间,开先寺中好事相继而来,寺院发展达到了空前的大规模时期。超渊大和尚自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来开先寺当家以后,与外界的联系、交往日益增多,也将这里仙灵神韵带洪给了天下人。当时的康熙皇帝非常向往秀峰的山水,却无缘亲临。只好将他亲笔御书的《般若心经》、江淹的诗《从建平王登庐山 香炉峰》等赐给开先寺,以慰籍自巳想念的心绪。

康熙皇帝在第六次南巡时,特别要开先寺住持超渊大和高奉圣旨在准安迎驾。这次康熙皇帝给开先寺赐了新寺名“秀峰寺”,就连随行太子也受到感染,为秀峰挥毫留下了“洒松雪”的激情。

我们还未走进秀峰景区,那庐山 瀑布的秀姿已早撞入了我们的眼帘,在我们前面山崖上出现的两道较宽长白色布状的下坠物,那就是庐山 瀑布。因为距离较远,现在我们感觉她还是静止状态的,此刻此景就是大诗人李白笔下“遥看瀑布挂前川”的诗境。李白笔下的庐山 瀑布是东瀑马尾水和西瀑黄崖组成,随着我们与瀑布间的距离的逐步拉近,我们将会一步步的领悟“飞流直下”的动感,“下九天”的快畅……我们就可以全面感受到李白诗中的山之魂、水之灵的真神趣。

朋友们,跟着我!我们一同走进秀峰吧!

走进秀峰中,看那林中的小溪正向我们问好,从林荫道向右转,就转出了一座门,门楣上挂着宋代大书家米芾的书迹“第一山”的大匾。这是到了历史上庐山 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旧址了。

观音大家都熟悉,常言说家家观世音。请问各位:你见过长胡子的观音像吗?见过的请举手……

好了,秀峰的观音像就是长着胡子的,大家请看那长着胡子的观音像正在那儿等我们呢!这里的观音为什么会长着胡子呢?请大家想一想,等游完秀峰时,请大家告诉我答案。

双桂堂是当年秀峰寺的方丈室、堂前这两棵饱经沧桑的桂花树,就目睹了这里许多岁月风情。双桂堂的后面有一口老水井,这井里的水依然甘甜,他也叫“聪明泉”,聪明泉这三个字还是黄庭坚的墨宝。 我们沿着聪明泉的小路西行右上后山,就来到了南唐中主李景当年的读书的旧地---李景读书台,台边上的围栏依然是当年中主李景依栏读书的旧物,真可谓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了。那清代康熙皇帝御赐给秀峰寺的御笔书就《从建平王登庐山 香炉峰》诗所刻的碑,仍还立在读书台的中央。

这块御碑有三个绝妙的地方,第一,江淹这首描写香庐峰的诗好,第二,宋代大书家米芾书写的字妙,第三,康熙皇帝亲自临摹的。真是好诗、好书法,好心境啦。

在读书台下的摩崖间还散布着许多的历代摩崖碑刻。最出名的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大唐中兴颂序》,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七佛偈》,明代王守仁的《记功碑》……我们欣赏完这些名家大作后,右下右行就走入了青玉峡龙潭。

青玉峡龙潭是庐山瀑布两处瀑布水汇聚的地方。这两股瀑布水分流下垂,合流而入,原本急奔的水流,在龙潭中静下后,方缓缓的从圆润的石头间的空隙处流走,这就叫“漱玉”。在漱玉亭上,品漱玉是一种妙高境界。这里被苏东坡认为是庐山的两处绝美景色之一。龙潭的四壁乏上刻满了自宋以来的历代摩崖石刻壹佰多处,宋代米芾书写的“第一山”、“青玉峡”,宋南康太守李亦的“龙”、宋南康守朱端章的“庐山”……在此间,龙潭让我们在这近的距离来感受山水,与古人交流,来共同分享天地的真趣!你的心会是什么样的……

在瀑布下面昂头看瀑布,只见瀑水飞泻而下,仿佛与天相接,凝视银河落人间。

寄情于山,您会情满于山;付情于水,你将会情溢于水!山水可以给人启悟,也让人心升华……所以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我们享受了秀峰的山美,也亲近的秀峰的水秀!接下来就到了回答问题的时候了,秀峰的观音像为什么会长着胡子呢?还先来说一下秀峰的观音像吧,秀峰的观音像是唐宣宗时期一位高僧所画的一幅半身观音像,后来在元代时被画匠姜月境补画成全身立象,从画法上看颇似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风。整幅画像采用流畅的线条来勾画出体态丰满庄重的观音形象,充满盛唐时期的风韵,欲称“铁线观音”。铁线观音像用星子出产的青石刻制的,碑高四米,宽二米。观音是随佛教一同传入中国,开始进入中国还是男人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适应中国的文化的要求,逐步从男人的形象,向女人的形象转化。又根据各时代的审美时尚要求,逐步由盛唐的丰满型,进化到明清至到今日的苗条型。

秀峰的观音像的头部唐宣宗时期的作品,依然有这时代的特点,人们在改变观音男性大的特征时,还没未得及去了胡子,这才给了我们看到长着胡子观音的机会。

朋友们,在秀峰只需多坐那么一会儿,你的心会跟着飞流直下的瀑布水一起奔腾流淌,在低头抬眼之间,四时的美景都跑到了你的眼前,太阳真的西下了,不知去那儿了,可那龙潭里的鱼、山林中的鸟都会让你不忍心离去的。这里的一切真能让天地人得到一种清新的感受!

关于庐山之行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这条公路正式开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这条长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车。后来,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盘山而进,有近四百处弯道,所以毛泽东在《登庐山》一诗中,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句,其实呀,这条公路的弯道只有399个弯,所以有人说,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点点牛的。这条公路庐山居民常称之为“毛泽东路线”

1970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__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 》,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关于庐山之行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趟庐山之旅的导游刘嘉昕,大家可以亲切的叫我嘉嘉。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在这有山又有水的庐山,真可谓是仁智双全的选择。希望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导游我能带领大家吃好、玩好、心情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京九线和长江交汇点,北临长江,东傍鄱阳湖,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是我国的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庐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平方千米,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是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素有“地质公园”之称。风景区内有16处自然奇观,474处景点,形成了名山、大江、大湖交汇的磅礴气势和“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的美景。

曾经有人说过:云雾是山的灵魂,流水是山的血脉,一峰千态匡庐云,一雨百瀑匡庐水。那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这云雾,去细细品味这庐山的峰,这庐山的瀑。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中写道: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庐山最雄伟奇险之胜景——五老峰。

各为游客朋友们,请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五老峰五峰相连,高高低低,绵延数里,如同五位老人,并坐在鄱阳湖畔。五老峰峰峰有景,气象万千。其中三峰最为陡峭,削壁千丈。深不见底的山谷中,耸立着一座座石笋般挺立的山峰,峰尖上长着翠枝尽展的青松,苍鹰在石笋般的丛山间盘旋,云雾在石笋般的丛山间缭绕,颇有神秘感。三峰的峭壁上,长着一棵刚劲舒展的古松,根插石壁,枝指长空,如仙鹤展翅,造型极美,与身后的绝壁、前面的万里江天构成一幅极壮阔的图景,成为声山的标志之一。而五峰最为辽阔,石壁上刻有“目无障碍”四个大字。若站在五峰上,头顶是万里蓝天,脚下是浩渺的鄱阳湖水,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茫茫宇宙,任你的目光上下驰骋,心胸为之无比开阔,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品味完这庐山的峰,接下来就让我们去感受庐山的瀑——三叠泉瀑布。古时候,人们总是将女人比作水,那么这由水而形成的瀑布可能就是现在大家口中的女汉子了吧。不知道我们的游客朋友们中有没有瀑布般的女汉子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看这女汉子的真面目吧!

朋友们,看到这瀑布,大家是不是想起了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叠泉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大、最壮观的瀑布,其落差长达155米,分三叠从高空坠入深谷。第一叠直垂而下,落差20多米,像一面水晶帘子,挂在苍崖前。第二级落差50余米,瀑布像千军万马争先恐后奔赴战场,在两旁岩壁和断崖凸出的岩石上不断撞出巨大的水浪,烟雾腾腾,溅起的浪花像千万只银白色的蝴蝶在山谷中拍翅乱飞,令人眼花缭乱。第三叠最长,80余米,洪流倾泻,如一条桀骜不驯的银龙,在峡谷中左冲右撞,轰然冲人巨大的潭中,溅起半空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化作缤纷的彩虹。

讲到这,我们的庐山之旅就要接近尾声了,今天,我们游览最雄伟奇险的五老峰,也感受了绚丽壮观的三叠泉瀑布。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度这美好的一天,希望今天的庐山之旅能在大家的回忆中留下美好的记忆,如果导游我有什么不足之处,也欢迎大家积极指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有缘再会!

关于庐山之行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各位朋友,大家好!

在没有开始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哪位朋友能记得苏东坡的那首诗《题西林壁》呢?有谁记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也许说名大家不熟悉,但内容,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许很多人都是从这两首诗中才知道庐山的,并且,“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了。那么,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从我下面的介绍中也许能让大家略知一二。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屹立于长江的南岸、鄱阳湖的西北,南接星子县,北邻九江市。庐山虽非五岳之列,却有“庐岳”之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封)。自古就有“磅礴五百里,奇秀甲东南”的赞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庐山草堂记》中赞之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的山体呈长椭圆形,从高空鸟瞰,仿佛一个肾脏,山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长约20公里,宽约16公里,总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庐山由99座山峰组成,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是怎样形成的呢?(秦始皇赶山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地区是汪洋一片,大约在六千万年以前,经历了一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大致模样,又在200万年前,经历了第四纪冰川。简单的说,就是地壳运动,褶皱隆起,断裂上升而成,地质史上称之为“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宜人,也许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尝试:地势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度左右,而庐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于是形成了庐山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1.5度,夏季平均气温22.6度,历史上最高温度为32度,最低温度为-16度,在炎热的夏季,庐山相对于山脚下的九江,南昌,南京武汉等几个火炉城市来说,是一片热海中的清凉岛屿。因此,庐山是有名的避暑胜地。常常有客人问:“庐山的房间里有没有空调呀?”其实庐山顶上是不用空调的,用空调反倒是一种浪费和污染。因为庐山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空调和大氧吧。只有冬天才有暖气,为了防止近几年,随着宾馆档次的提高,一些四星级的宾馆也安装了空调。

庐山是平地突起,山中的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庐山常年处于云雾缭绕之中,庐山的烟云雾雨是庐山最美的景色之一。他有的时候丝丝缕缕,有的时候象薄纱朦朦胧胧,更多的时候是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措手不及,分不清东西南北,因此苏东坡才会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叹,此外,庐山还有一种特殊的气候现象,有时山顶艳阳高照,云雾在山腰翻滚,而山脚下却雷声阵阵,风雨交加。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就因为这种现象写了一首诗“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庐山年平均有雾日为192天,最多年份为221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58天。所以在山中,如果碰巧遇到一场大雾而看不清四周风景的时候,千万不要遗憾,这正是庐山的一大特色嘛。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家选择到庐山来旅游呢,也是一种智仁双全的选择。庐山不但山高景秀,水资源也很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为1836.8毫米,而蒸发量仅为1006.8毫米,这样又使庐山的相对湿度增大,庐山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也就是说庐山比较潮湿,特别是梅雨季节,相当潮,衣服洗了一个多礼拜都干不了,被子也潮潮的,家具都快发霉了,不仅在住家,连商店,宾馆也不例外。大家在城市里呆惯了,来到山区,可能会对山里的潮湿不太适应,请大家多包涵,气候就是如此,没有办

法。在此我先问一下,在座的朋友吃不吃辣的?(便于安排餐的味道)庐山人比较能吃辣的,除了口味的原因外,还可以驱寒去湿,预防关节炎。

云雾是山的灵魂,流水是山的血脉,一峰千态匡庐云,一雨百瀑匡庐水。庐山有22条瀑布,著名的又被李白描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开先瀑布,它位于庐山山南的秀峰景区,而庐山顶上有第一奇观之称的三叠泉瀑布,还有新开发的大口瀑布,九奇峰的彩虹瀑布等等。由于山中沟谷纵横,雨水充沛,常常是“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此外,庐山还有三座人工湖:如琴湖,芦林湖,莲花台水库。高山出平湖,在中国名山大川当中是很少见的,也使庐山更添秀色。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山水交融,魅力无穷。庐山不但水资源丰富,水质也很好,唐代茶圣陆羽,曾品遍天下名茶,喝遍天下名水,将庐山的谷帘泉定为天下第一泉,招隐泉定为天下第六泉,天池水定为天下第十泉。此外,在庐山的白云峰下还有报春泉,每当立春时分,涌出泉水,春季一过就停止,被称为“神泉”。其实在我国的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泉的,除了庐山的谷帘泉外,还有镇江的中泠泉,北京的玉泉,济南的趵突泉。说起天池,大家也许会以为很大,甚至会想到长白山的天池,其实庐山的天池会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他很小,小到什么样呢,大家看了就知道,那为何又被称为天池呢?我先在此卖个关子,到了景点以后再给大家细说。(如无行程则介绍)庐山由于雨量充沛,植物当然也生长茂盛,再加上庐山人很爱护自己的家园,使庐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6.6%,有多达2400多个品种,其中有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银杏,珙桐等。树木多了动物就多了,庐山有鸟类170余种,昆虫某多种,兽类37种,包括非常珍贵的华南虎,云豹等。庐山的山花瑞香花,他先开花后长叶,初春开花,香气浓郁。以金边瑞香最为名贵。(瑞香花的来历)此外还有庐山玉兰,云锦杜鹃和陶渊明的“东篱菊”等一些颇有庐山特色的花卉。庐山的植物品种丰富,药用植物也很多,有50多种,如天麻,竹节人参,杜仲,当归,当身,七叶一枝花,独活等等,当年李时珍就曾来庐山采草药,所以,古人有“山中一棵草,药中一味宝”的说法。

有人说“酒能让人古道热肠,茶能让人仙风道骨”,而庐山就生长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庐山云雾茶。庐山湿润的环境,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因为其常年生长在云雾飘缈的山间,因而得名云雾茶。懂茶的人都知道,茶业按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等等。他们并不是茶叶不同,而是生产加工的过程不一样。庐山云雾茶属于绿茶,最早产于汉代,宋代时开始成为贡品。外形条索紧结、卷曲,翠绿多毫,汤色绿而透明,香高锐鲜好似兰花,滋味浓厚、鲜爽,夜底嫩绿明亮。号称“相馨、味厚、色翠,汤清”四绝。所谓“名山出名茶,名茶人人夸”,唐朝茶圣陆羽曾赞之为 “天下之奇茶”。朱德元帅品过之后挥毫写道“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古人云“早采为茶,晚采为茗”茶叶以谷雨前茶,清明前茶最好。饮茶从古人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有人说:喝茶的女人,不一定有魅力,但一定很优雅,喝茶的男人,不一定多潇洒,但一定很从容。据现代科学研究显示,茶具有多种保健性,常喝茶,可以清心、明目、美容、减肥、抗衰老、防癌、防辐射、降血压、降血脂等等。并被誉为天然保健饮品。我们当地对喝庐山云雾茶,有一句俗语: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也就是因为庐山云雾茶味到十分浓厚,第一杯是不喝的,称为洗茶,第二杯才开始饮用。随着加工工艺的提高,现在的云雾茶,为适应大众的口味,开发出了浓淡各异的品种。大家在庐山期间,玩累了,可以泡上一壶庐山云雾茶,真可谓“甘甜苦涩壶中煮,湖光山色闲中趣。” 除了云雾茶,在庐山的沟溪山涧里,还生长着石鱼,石耳,石鸡。称为庐山三石。石鱼,生长在溪涧中,通体透明无鳞,因为永远长不大,俗称绣花针,是很有营养的滋补品。石耳,属于地衣类。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外形好似人的耳朵,故名石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到“石耳气味甘平,无毒、久食益色,至老不衰,令人不饥,大小便少,名目益精”并誉为

“山菜第一”(野菜第一)。正如大家都知道,蜗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而石鸡也不是鸡。而是一种麻皮青蛙。野生的石鸡,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也生长在沟溪中,因其体肥肉嫩,味美如鸡,故名石鸡,现在的石鸡多是人工饲养,但价格昂贵。以上的三石一茶——石鱼,石耳,石鸡,和庐山云雾茶,是庐山最主要的特产。此外还有茶树菇,梅花菇,笋衣,竹笋等山区美食。大家有兴趣,可以在庐山品尝,也可以买回家馈赠亲朋好友。但要注意辨别真假。

庐山的四季景色,可以说是“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大家可以在游览的过程中慢慢地体会。近代科学

家竺可桢在游遍庐山之后,发现庐山有三种奇观:雾有声,雨倒行,佛光佛灯。(解释)其实庐山还有三大怪:庐山屋顶铁皮盖,竹笋皮是一道菜,八十老太太走得快。

介绍了庐山的山水,大家的心中肯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叫庐山,而不叫其他的什么山呢?庐山最早叫“敷浅原”,出现在《尚书》中,但不是专指庐山山体,而是 泛指这一地区中的丘陵平原,至今在庐山的紫霄峰顶仍有“敷浅原”的石刻,在另一部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称庐山为“天子都”“天子障”“南障山”,而史书上真正出现庐山之名的是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鸣”,庐山的得名就来自一个和神仙有关的传说,相传在公元前6世纪,有姓匡名俗子孝的七兄弟来这座山结庐炼丹,以求成仙之道,几百年后的周朝威烈王幕其才学,派使者请他们出山,辅助朝廷,可是使者到时,匡氏兄弟已成仙而去,只有他们住过的茅庐草屋仍在,于是将这些草庐命名为“匡庐”,这座山就称之为“匡山”或“庐山”。在宋代,为避赵匡胤的讳,一度改为“康山”。庐山的历史,三国以前,传闻多于真实,三国以后,大体有据可考。在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庐山一直以“甲东南”秀色吸引着众多游人。历史上有文记录开始,第一个登上庐山的名人是西汉的司马迁。公元前126年他登上庐山,考察大禹治水的历史,在《史记》中他写道“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随后,名人墨客纷至沓来,主要由晋朝的王羲之,陶渊明,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北宋的苏东坡,王安石,南宋的岳飞,朱熹,明朝的唐伯虎,徐霞客,清朝的康有为,王士桢,民国的陈三立,徐志摩,胡适等等,他们都曾被庐山美景所吸引,留下了大量优美的文章诗篇。中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曾在九江的彭泽县做了80天的县令,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在庐山北山脚下,并且写出了《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传世名篇。他的名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其中南山就是庐山。书圣王羲之,曾在庐山的归宗寺养鹅,在庐山的博物馆还珍藏有他的“鹅”墨宝。唐代诗仙李白,为避安史之乱,隐居庐山青莲谷,因为李白又名青莲居士,故取名为青莲谷。在山中他写下很多诗篇,除了《望庐山瀑布》外,还有一首,《与幽人独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报琴来。”唐代另一伟大诗人白居易曾被贬为江洲司马,在谪居九江期间,他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他也常来庐山,并且筑草堂读书,他曾经在庐山赏桃花的小径,现在已建成“白司马花径公园”。大文豪苏东坡刚到庐山时,就被庐山的风景所吸引,决定不作诗,好好看风景。可是庐山的和尚、道士们听说东坡来了,都请他作诗留念,而庐山的美景又让东坡觉得非作诗不足以表达他心中的激动之情,更何况吟诗填词是他生平第一快事,便觉得当初不写诗的决定很好笑,于是每到一处都挥毫作诗,最后一首诗是在北宋元丰7年(1084年)4月写的并且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诗的名就叫做《题西林壁》。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庐山创办了“白鹿洞书院”,它和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石鼓书院并称宋代四大书院。明朝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来到庐山后,被庐山的缥缈云雾所折服,不光画画,也挥毫作诗,他说“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明国时期,徐志摩在庐山写下了《庐山石工歌》,陈三立在花径修建了景白亭以纪念白居易,胡适在1928年游历庐山之后,把庐山的人文历史和中国的历史结合起来,概括为三大趋势:1、慧远和尚代表着中国佛教化和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关于慧远和尚后面再介绍)2、朱熹的白鹿洞书院,代表着中国近七百年的理学大趋势;3、庐山牯岭的别墅代表着西方文化入侵中国的大趋势。将庐山的历史发展同中国的历史发展完整地结合起来。

现在的日子好过了,我想大家也去过了不少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当大家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旅行时,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座道观或者寺庙。庐山作为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也不会例外,并且从古到今,宗教在庐山一直都很兴盛但是庐山又有一点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庐山顶上六大教,走遍天下找不到”的确,在一座山中,有六大宗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几乎没有。这六大教派是: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正是由于庐山的历史悠久,人文活动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庐山自有记载以来,一直到民国成立以前,均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春秋战国时,庐山属于楚国;秦朝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分为36个郡,庐山归九江郡管辖,汉代属于柴桑,三国归荆州,唐代又属于柴桑。北宋时,将庐山一分为二,北归德化,南归星子。此后的一千多年,庐山一直被分制,直到民国才成立了庐山管理局,解放后的归属又比较混乱,时而隶属于省政府,时而又是公社级待遇,直到1984年5月才成立了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解放前,上山都是步行或者坐滑竿,1953年有了第一条公路——北山公路,24公里(36公里),与九江相连。1971年又建成第二条公路——南山公路25公里,与南昌相通。

最后,给大家讲一些在庐山需要特别注意和了解的事项:

1、除了刚才我提到的,庐山的相对湿度很大,所以庐山比较潮湿,一切的生活物品都必须从山下运上来,吃饭和住宿的条件肯定不如城市里那么丰富,那么豪华。相对来说都比较简陋。如果在座的朋友当中有特殊要求的,请告诉我,我会尽我所能的解决。(比如回民不吃猪肉、江浙、上海人不吃辣椒,广东人先上汤,北方人多上面食...);

2、庐山景区内的公路都比较窄,为了游客的安全,景点内禁止十八座以上的中巴车进入,并且对车的数量进行限制,由此造成了车子少,客人多的局面,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和黄金周还实行单线行车,一辆客车同时要套接几个旅游团队,在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一到停车场就有车来接我们,可能会等一会儿车,因此,万一我们要等车,请大家不要着急,不会等得很久;

3、景区内道路崎岖,狭窄,悬崖峭壁比较多,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走路的时候不看景,看景的时候不走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拥挤打闹,特别要照看好自己的小孩,不要让他们乱跑,只有安全才能玩得开心;

4、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请大家爱护它,不要随意攀折花草树木,不要乱扔垃圾,更不要把垃圾扔到悬崖下,那样会更难清理。还有一点,在景区以内严禁吸烟,(尤其在现在这样的重点防火季节一定要小心)在景区内有定点吸烟的地方给烟民过瘾。一定要记住,否则抓住会罚款的。

5、游览时,大家一定要紧跟着我走,千万别走丢了,万一你迷路了,只要记住我们住的宾馆名称或吃饭的地方,然后赶往那里就行了,千万别慌张。我们住的宾馆叫-—,今天中午吃饭的饭店叫--------。大家也可以记住我手机号码打电话给我。我的手机号码----.

6、最后一点,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不论是在宾馆还是在景点,特别是上下车和吃完饭后,下车时,千万不要把物品放在车上,因为车可能还要接别的团队。如果你的物品特别贵重。我建议放在宾馆总台寄存。

为了大家有一个愉快的旅程,我希望大家一定记住以上几点。

好了,我们的第一次介绍到此告一个段落,希望我的介绍能为大家掀开庐山神秘面纱的一角,欲识庐山真面目呢,还需要靠大家在庐山用眼看,用脚量,用心去感受。大家可以打开窗户,用力地呼吸庐山的新鲜空气,不要因为我的介绍耽误大家看车窗外的景色。现在离庐山大门还有一段时间,进入大门后,再为大家介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