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 转运工作总结(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20:42:34 页码:13
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 转运工作总结(九篇)
2023-01-07 20:42:34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自感不适或检测异常的处置

在校内任何场所,一旦自感不适或检测发现师生员工体温≥37.3℃,应由所在场所相关工作人员,立即将异常人员带至就近的临时留观点,为其佩戴一次性口罩(已佩戴的确认佩戴规范),并在旁陪护安抚,同时报告学校疫情联络员(一般为学校校医或分管校领导)。

异常人员带离后,场所其他工作人员登记现场师生员工个人信息(如果人员位置固定,也可以不用登记),提醒在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人员接触,注意观察自身状况,然后继续正常在校学习生活。没有接到排除信息前,有关现场人员不得离校。

临时留观点的处置

在临时留观点,一般由定点联系医院驻校医生或校医对有异常情况的人员再次进行体温检测(应使用水银体温计检测腋温)和简单询问,如果确认体温≥37.3℃或有咳嗽、腹泻等症状,则启动应急处置;如有境外或省外重点疫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应参照疑似病例处置,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如果体温37.3℃,由校医或定点联系医院驻校医生根据实际,决定继续观察、返回恢复正常学习生活或启动应急处置。

转运与诊治

启动应急处置后,按照联防联控机制,原则上由学校通知120救护车到校,转运患病人员至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诊治。患病人员是学生的要通知家长,中、高风险地区不允许家长自驾运送,低风险地区可由家长自驾运送学生到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应在做好个人防护后(二级防护,佩戴n95口罩、手套和工作服),随行赴医疗机构予以协助,并做好记录。

定点医疗机构经诊断排除新冠肺炎的,原则上须由医院提供诊断证明,症状消失(发热患者症状消失48小时后,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72小时后)、身体痊愈再返校,严禁带病返校。学校要及时将排除信息通知现场登记的师生员工,提醒其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和观察。

师生被诊断为确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时间按要求上报。学校要第一时间上报主管教育部门、当地疾控机构、当地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告知患病人员家长(家属)。

确诊后处置与善后处理

在当地疫情处置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疾控机构第一时间进校指导学校共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筛查、确定集中医学隔离人员范围、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等工作;公安部门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维护秩序。如需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为未成年学生的,学校要配合做好相关学业辅导与心理安抚工作,其他善后处理可参照《山东省高等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办法》。

当地疫情处置领导小组组织对疫情处置的范围和扩散风险进行评估,决定是否停课、封某某、停学以及复学等事宜。

学校应在校门口、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场所设置临时留观点,其中教室、宿舍等场所每楼层至少设置1处。留观点需避开必经通道,相对远离师生集中活动场所。如多人同时出现异常时,应各自单间隔离。

疫情防控期间,以班级为单位管理,不得组织跨班级的聚集性活动,师生学习生活轨迹相对固定。师生员工以家庭为单位每日监测、上报健康状况、旅行史、接触史等情况,便于出现异常情况时第一时间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

推荐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本指引适用不具备发热门诊诊疗条件和能力的大专院校校医院(室)、中小学(含托幼机构)卫生室(保健室)(以下简称校医室)组织实施。具体流程图详见附件1。所有到校医室就诊的师生,须经过体温筛查和问诊,排除可疑情况方可进入校医室就诊。校医室(校医院)已规范设置预检分诊流程的学校可参照执行。

(一)体温筛查点设置要求

1. 在校医室的入口处,标识明显,确保区域空气流通,医务人员要在病人的上风口。

2.备有医用外科口罩、电子体温计(以便快速筛查)、水银温度计及消毒盒、手消毒用品、就诊病人筛查记录表等。在明显位置张贴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信息。

(二)防护要求

1.工作人员采用标准防护,包括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和穿工作服(白大褂),直接接触就诊人员时戴医用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督促就诊人员及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体温筛查点按要求做好常规消毒和随时消毒。

(三)工作流程

1.测量体温。在体温筛查处用电子体温计快速筛查,如有发热情况,转移至临时隔离留观室(区),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

2.询问临床症状。重点询问发热、干咳、乏力,是否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3.询问流行病学史。重点询问发病前14天内:(1)有无湖北省或近期疫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2)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3)有无聚集性发病情况。14天内在小范围场所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宿舍等,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4)有无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旅居史,及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

4.填写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附件2)。

(一)临时隔离留观室(区)设置要求

1.设置在校医室外,以就近为原则,方便就诊师生转运,尽量设立专用通道,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房间门窗保持打开状态、通风良好,配备水银温度计等常用诊疗器具、洗手设施、休息坐椅、消毒物资和设备、以及灭火器材,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如无合适的室内场所作为临时留观室(区),可搭建临时构筑物或应急帐篷,注意保持通风良好。

2.设置醒目标识,门前设置警戒带或提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避免其他人员误入。室内明显位置张贴属地街道(村委)、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三人小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及辖区指定发热门诊信息、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人员防护要求

1.医护人员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内等候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人员间距保持2m以上。

3.转运工作人员(含司机)在转诊过程中应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和医用手套,穿工作服或隔离衣,必要时进一步加强个人防护。

(三)工作流程

1.学校与属地街道(村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疾控中心建立联防机制,制定发热病人和可疑病例的转运预案。

2.体温筛查时发现发热(体温≥37.3℃)、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的病例时,立即安排专人引导病例至临时隔离留观室(区)等候,医护人员复核体温、再次询问核对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通知家长(家属),按照转运预案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初步排查。

3.病例若没有前述流行病学史,学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引导病例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4.病例若有前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一条,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学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立即拨打120将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同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配合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5.如无校方人员或家长(家属)陪同,应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并将情况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组。

6.临时隔离留观室(区)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离开后及时消毒处理,方法如下:

(1)室内空气用含3%的过氧化氢或0.2%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浓度按产品使用说明),按20ml/m³的量采用气溶胶喷雾方式消毒,作用30min后开窗通风。或使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2)座椅、台面、诊疗设备表面以及门把手等可能接触到的物体表面首选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物品可用75%乙醇局部喷洒擦拭。也可以用等效的消毒湿巾擦拭。

(3)地面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拖净。

7.应急消毒措施。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和物体,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作用30min后打包移除到专用垃圾桶。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min。建议擦拭2遍。

8.转运车辆消毒。每次转运后对车内窗户、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进行消毒,可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仪器表面可用75%乙醇擦拭。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剂30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密闭无窗车辆应加强车内空气消毒,消毒方法参考室内空气,消毒结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促进车内空气流通。

(一)校方及时跟进被转运人员和外出就诊人员诊疗和健康状况,相关人员在转运、候诊、诊疗和等待诊断结果全过程均要做好隔离和个人防护。疫情信息按要求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疾控中心和社区。

(二)被转运人员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立即启动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三)排除新冠肺炎无需留院治疗的师生由学校或家长(家属)接回,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遵医嘱治疗,同时需进行健康观察至痊愈,并通过校医复核才能复课或返岗。

推荐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为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负责辖区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的指挥调度工作。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应转运至定点医院集中救治。医疗机构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时,需向本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由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急救中心,将病例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

(二)急救中心应当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配置洗消设施,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转运工作。

(三)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应当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并及时报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二、转运要求

(一)转运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包括担架)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二)医务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司机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手套。

(三)医务人员、司机转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四)转运救护车应具备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基本条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进行转运。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转运后对车辆进行消毒处理。转运重症病例时,应随车配备必要的生命支持设备,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进一步恶化。

(五)医务人员和司机的防护,车辆、医疗用品及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相关规定执行。

(六)救护车返回后需严格消毒方可再转运下一例患者。

三、工作流程

(一)转运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出车至医疗机构接患者→患者戴外科口罩→将患者安置在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接收医疗机构→车辆及设备消毒→转运下一例患者。

(二)穿戴及脱摘防护物品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流程:洗手或手消毒→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穿隔离衣→戴手套。

脱摘防护物品流程:摘手套→洗手或手消毒→脱隔离衣→洗手或手消毒→摘口罩帽子→洗手或手消毒。

(三)医务人员、司机下班前进行手卫生→淋浴更衣。

(四)救护车清洁消毒:

1、空气:开窗通风。

2、车厢及其物体表面: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推荐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近期,我国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暴露出农村地区防控意识松懈、防控能力薄弱、防控难度大等问题,特别是春节期间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增多,聚集性活动频繁,将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

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返乡人员需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工作方案所指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主要包括:

1、跨省份返乡人员;

2、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

3、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1.减少人员流动。

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鼓励大中专院校与企业错峰放假和开学开工,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

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2.减少人员聚集。

各地春节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控制人流量。

落实好宗教活动及场所管控要求,从严从紧执行疫情防控规定。

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农民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确需举办的活动,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并由村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3.加强返乡人员管理。

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各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4.强化宣传教育。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措施宣传,引导返乡人员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如实报告个人行程,积极配合健康监测,增强村民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封闭场所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增强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后就诊和第一时间报告意识。

1.扩大“应检尽检”范围。

将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包括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农村需排查和协查人员等纳入“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开展核酸检测。

2.及时开展样本采集和核酸检测。

实行“乡采样、县检测”,乡镇卫生院负责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不具备条件的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安排机构收集样本和送检,县医院、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纳入当地应检尽检范围。

3.加强环境与药品监测。

每周对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农贸市场、村民活动室、棋牌室、休闲娱乐室、公共卫生间、养老院、附近机场等公共场所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定期入户开展抽样检测。农村药店建立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销售实名登记台账。

1.可疑患者报告。

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留观患者的同时,2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采集样本和送检,并协助做好转诊等工作。农村药店发现购买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的患者后2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

2.核酸检测结果报告。

检测机构接到样本后在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阳性结果要立即反馈送样机构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3.感染者网络直报。

医疗机构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立即电话报告疾控机构进行网络直报。

1.快速响应。

乡镇政府、村委会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县(区)疫情联防联控机制,2小时内转运感染者。县(区)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迅速组织调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工作。

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追踪、涉疫人员管控等工作。

2.实施自然村封闭管控。

对于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自然村和每户家庭立即实施封闭管控,所有居民居家医学观察,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

发生疫情持续传播时,以新发现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心,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科学划定疫区。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

县级疾控机构要在市级疾控机构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健康、公安、工信部门共同配合,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

依据通讯大数据,及时排查疫区流出人员并发出协查通告。同时在省市专家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县级疾控机构开展疫情溯源调查工作。

4.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

县政府统一设立集中隔离场所,对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特殊情况除外。

要在12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转运。

不具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强化落实单人单间隔离、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措施。居家隔离的自然村按照集中隔离场所要求规范管理。

5.实施全员核酸筛查。

要对发生疫情的自然村或者疫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明确样本采集地点和核酸检测点,有效配置队伍,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展。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

6.建立信息平台。

县政府建立检测机构、急救中心、疾控机构、公安机关、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场所等组成的信息共享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明确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实时共享核酸检测阳性者信息、活动轨迹大数据信息、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信息和管理状况等信息,统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

7.开展环境消杀。

乡镇政府、村委会要对城乡结合部、附近机场、公厕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杀工作。

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

对生活垃圾应当消毒并外运集中处理,对隔离人员产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并由相关部门处理。

1.尽早发现可疑患者。

制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发热病人接诊指引,强化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重点关注近期外地返乡人员中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核酸检测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

2.可疑患者转诊。

县医院要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要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诊所等要备有专门房间,对可疑患者进行隔离。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立即报告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2小时内安排负压救护车将患者转运到县医院就诊。如没有负压救护车使用普通救护车时,要注意做好司机和医务人员防护。乡镇政府、村委会要协助做好转运服务。

3.规范治疗。

县医院具备收治条件的,要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集中收治,按照诊疗方案实施同质化、规范化救治。县医院不具备收治条件,以及可以转运的重症病例,要集中收治到地市级定点医院。

4.严格院感防控。

县医院主要负责人是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医院及医共体内所有医疗机构的院感防控工作,开展全员培训,落实标准防护措施。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或其他健康证明。

要优化诊疗流程,做好人流、物流管控,减少人员聚集。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在接诊新冠肺炎可疑患者后,要尽快实施环境和设备消杀,防止交叉感染。

省市两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院感防控专家,组建若干巡查组,分区包片定期到县域内医疗机构开展巡查和指导,要覆盖到县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和诊所等。

县疾控机构要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发生后的密切接触者隔离和环境消杀工作。

推荐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疫情期间幼儿园就诊师生体温筛查、转运及跟踪方案(附筛查登记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疫情期间幼儿园就诊师生体温筛查、转运及跟踪方案(附筛查登记表)

一、体温筛查

(一)体温筛查点设置要求

1.在保健室的入口处,标识明显,确保区域空气流通,医务人员要在病人的上风口。

2.备有医用外科口罩、电子体温计(以便快速筛查)、水银温度计及消毒盒、手消毒用品、就诊病人筛查记录表等。在明显位置张贴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信息。

(二)防护要求

1.工作人员采用标准防护,包括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和穿工作服(白大褂),直接接触就诊人员时戴医用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督促就诊人员及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体温筛查点按要求做好常规消毒和随时消毒。

(三)工作流程

1.测量体温。在体温筛查处用电子体温计快速筛查,如有发热情况,转移至临时隔离留观室,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

2.询问临床症状。重点询问发热、干咳、乏力,是否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3.询问流行病学史。重点询问发病前14天内:(1)有无湖北省或近期疫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2)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3)有无聚集性发病情况。(4)有无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旅居史,及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

4.填写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本文档最后一页有登记表)

三、等候及转运

(一)临时隔离留观室设置要求

1.设置在保健室外,以就近为原则,方便就诊师生转运,尽量设立专用通道,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房间门窗保持打开状态、通风良好,配备水银温度计等常用诊疗器具、洗手设施、休息坐椅、消毒物资和设备、以及灭火器材,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如无合适的室内场所作为临时留观室,可搭建临时构筑物或应急帐篷,注意保持通风良好。

2.设置醒目标识,门前设置警戒带或提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避免其他人员误入。室内明显位置张贴属地街道(村委)、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三人小组"、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及辖区指定发热门诊信息、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人员防护要求

1.医护人员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临时隔离留观室内等候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人员间距保持2m以上。

3.转运工作人员(含司机)在转诊过程中应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和医用手套,穿工作服或隔离衣,必要时进一步加强个人防护。

(三)工作流程

1.幼儿园与属地街道(村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疾控中心建立联防机制,制定发热病人和可疑病例的转运预案。

2.体温筛查时发现发热(体温37.3℃)、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的病例时,立即安排专人引导病例至临时隔离留观室等候,医护人员复核体温、再次询问核对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通知家长(家属),按照转运预案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初步排查。

3.病例若没有前述流行病学史,幼儿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引导病例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4.病例若有前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一条,临时隔离留观室幼儿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立即拨打120将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同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配合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5.如无园方人员或家长(家属)陪同,应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并将情况上报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组。

6.临时隔离留观室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离开后及时消毒处理,方法如下:

(1)室内空气用含3%的过氧化氢或0.2%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浓度按产品使用说明),按20ml/m3;的量采用气溶胶喷雾方式消毒,作用30min后开窗通风。或使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2)座椅、台面、诊疗设备表面以及门把手等可能接触到的物体表面首选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物品可用75%乙醇局部喷洒擦拭。也可以用等效的消毒湿巾擦拭。

(3)地面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拖净。

7.应急消毒措施。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和物体,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作用30min后打包移除到专用垃圾桶。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min。建议擦拭2遍。

8.转运车辆消毒。每次转运后对车内窗户、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进行消毒,可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仪器表面可用75%乙醇擦拭。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剂30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密闭无窗车辆应加强车内空气消毒,消毒方法参考室内空气,消毒结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促进车内空气流通。

四、跟踪处置

(一)校方及时跟进被转运人员和外出就诊人员诊疗和健康状况,相关人员在转运、候诊、诊疗和等待诊断结果全过程均要做好隔离和个人防护。疫情信息按要求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疾控中心和社区。

(二)被转运人员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立即启动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三)排除新冠肺炎无需留院治疗的师生由幼儿园或家长(家属)接回,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遵医嘱治疗,同时需进行健康观察至痊愈,并通过校医复核才能复课或返岗。

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

(此表应由医务人员填写,减少就诊人员接触分诊台物品)

一、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男□女本人联系电话:

院系:班级:

身份证号:

联系人(辅导员/亲属)及电话:

二、流行病学史(如有请在□内打)

1.发病前14天内有湖北省及周边地区,或境内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或境外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否□是□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否□是□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湖北省及周边地区,或境内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或境外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否□是□

4.聚集性发病(14天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宿舍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否□是□

5.其它需要报告的情况:

三、临床表现: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有请在症状前打,并填写具体情况)

□发热,体温:额温(必填)()℃,额温升高时测腋温()℃

□咳嗽□头痛□乏力□皮疹

□呕吐,()次/天□腹泻,()次/天

□其它症状(请注明):

填表人:

填表日期及时间:

推荐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本指引适用不具备发热门诊诊疗条件和能力的大专院校校医院(室)、中小学(含托幼机构)卫生室(保健室)(以下简称校医室)组织实施。具体流程图详见附件1。

所有到校医室就诊的师生,须经过体温筛查和问诊,排除可疑情况方可进入校医室就诊。

校医室(校医院)已规范设置预检分诊流程的学校可参照执行。

(一)体温筛查点设置要求

1.在校医室的入口处,标识明显,确保区域空气流通,医务人员要在病人的上风口。

2.备有医用外科口罩、电子体温计(以便快速筛查)、水银温度计及消毒盒、手消毒用品、就诊病人筛查记录表等。在明显位置张贴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信息。

(二)防护要求

1.工作人员采用标准防护,包括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和穿工作服(白大褂),直接接触就诊人员时戴医用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督促就诊人员及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体温筛查点按要求做好常规消毒和随时消毒。

(三)工作流程

1.测量体温。在体温筛查处用电子体温计快速筛查,如有发热情况,转移至临时隔离留观室(区),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

2.询问临床症状。重点询问发热、干咳、乏力,是否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3.询问流行病学史。重点询问发病前14天内:(1)有无湖北省或近期疫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2)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3)有无聚集性发病情况。14天内在小范围场所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宿舍等,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4)有无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旅居史,及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

4.填写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附件2)。

(一)临时隔离留观室(区)设置要求

1.设置在校医室外,以就近为原则,方便就诊师生转运,尽量设立专用通道,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房间门窗保持打开状态、通风良好,配备水银温度计等常用诊疗器具、洗手设施、休息坐椅、消毒物资和设备、以及灭火器材,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如无合适的室内场所作为临时留观室(区),可搭建临时构筑物或应急帐篷,注意保持通风良好。

2.设置醒目标识,门前设置警戒带或提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避免其他人员误入。室内明显位置张贴属地街道(村委)、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三人小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及辖区指定发热门诊信息、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人员防护要求

1.医护人员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内等候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人员间距保持2m以上。

3.转运工作人员(含司机)在转诊过程中应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和医用手套,穿工作服或隔离衣,必要时进一步加强个人防护。

(三)工作流程

1.学校与属地街道(村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疾控中心建立联防机制,制定发热病人和可疑病例的转运预案。

2.体温筛查时发现发热(体温37.3°c).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的病例时,立即安排专人引导病例至临时隔离留观室(区)等候,医护人员复核体温、再次询问核对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通知家长(家属),按照转运预案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初步排查。

3.病例若没有前述流行病学史,学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引导病例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4.病例若有前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一条,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学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立即拨打120将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同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配合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5.如无校方人员或家长(家属)陪同,应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并将情况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组。

6.临时隔离留观室(区)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离开后及时消毒处理,方法如下:

(1)室内空气用含3%的过氧化氢或0.2%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浓度按产品使用说明),按20ml/m3的量采用气溶胶喷雾方式消毒,作用30min后开窗通风。或使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2)座椅、台面、诊疗设备表面以及门把手等可能接触到的物体表面首选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物品可用75%乙醇局部喷洒擦拭。也可以用等效的消毒湿巾擦拭。

(3)地面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拖净。

7.应急消毒措施。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和物体,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作用30min后打包移除到专用垃圾桶。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min,建议擦拭2遍。

8.转运车辆消毒。每次转运后对车内窗户、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进行消毒,可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仪器表面可用75%乙醇擦拭。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剂30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密闭无窗车辆应加强车内空气消毒,消毒方法参考室内空气,消毒结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促进车内空气流通。

(一)校方及时跟进被转运人员和外出就诊人员诊疗和健康状况,相关人员在转运、候诊、诊疗和等待诊断结果全过程均要做好隔离和个人防护。疫情信息按要求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疾控中心和社区。

(二)被转运人员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立即启动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三)排除新冠肺炎无需留院治疗的师生由学校或家长(家属)接回,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遵医嘱治疗,同时需进行健康观察至痊愈,并通过校医复核才能复课或返岗。

推荐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本指引适用不具备发热门诊诊疗条件和能力的大专院校校医院(室)、中小学(含托幼机构)卫生室(保健室)(以下简称校医室)组织实施。具体流程图详见附件1。

所有到校医室就诊的师生,须经过体温筛查和问诊,排除可疑情况方可进入校医室就诊。

校医室(校医院)已规范设置预检分诊流程的学校可参照执行。

(一)体温筛查点设置要求

1.在校医室的入口处,标识明显,确保区域空气流通,医务人员要在病人的上风口。

2.备有医用外科口罩、电子体温计(以便快速筛查)、水银温度计及消毒盒、手消毒用品、就诊病人筛查记录表等。在明显位置张贴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信息。

(二)防护要求

1.工作人员采用标准防护,包括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和穿工作服(白大褂),直接接触就诊人员时戴医用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督促就诊人员及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体温筛查点按要求做好常规消毒和随时消毒。

(三)工作流程

1.测量体温。在体温筛查处用电子体温计快速筛查,如有发热情况,转移至临时隔离留观室(区),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

2.询问临床症状。重点询问发热、干咳、乏力,是否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3.询问流行病学史。重点询问发病前14天内:(1)有无湖北省或近期疫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2)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3)有无聚集性发病情况。14天内在小范围场所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宿舍等,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4)有无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旅居史,及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

4.填写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附件2)。

(一)临时隔离留观室(区)设置要求

1.设置在校医室外,以就近为原则,方便就诊师生转运,尽量设立专用通道,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房间门窗保持打开状态、通风良好,配备水银温度计等常用诊疗器具、洗手设施、休息坐椅、消毒物资和设备、以及灭火器材,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如无合适的室内场所作为临时留观室(区),可搭建临时构筑物或应急帐篷,注意保持通风良好。

2.设置醒目标识,门前设置警戒带或提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避免其他人员误入。室内明显位置张贴属地街道(村委)、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三人小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及辖区指定发热门诊信息、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人员防护要求

1.医护人员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内等候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人员间距保持2m以上。

3.转运工作人员(含司机)在转诊过程中应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和医用手套,穿工作服或隔离衣,必要时进一步加强个人防护。

(三)工作流程

1.学校与属地街道(村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疾控中心建立联防机制,制定发热病人和可疑病例的转运预案。

2.体温筛查时发现发热(体温37.3°c).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的病例时,立即安排专人引导病例至临时隔离留观室(区)等候,医护人员复核体温、再次询问核对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通知家长(家属),按照转运预案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初步排查。

3.病例若没有前述流行病学史,学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引导病例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4.病例若有前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一条,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学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三人小组”的安排下,立即拨打120将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同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配合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5.如无校方人员或家长(家属)陪同,应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并将情况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组。

6.临时隔离留观室(区)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离开后及时消毒处理,方法如下:

(1)室内空气用含3%的过氧化氢或0.2%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浓度按产品使用说明),按20ml/m3的量采用气溶胶喷雾方式消毒,作用30min后开窗通风。或使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2)座椅、台面、诊疗设备表面以及门把手等可能接触到的物体表面首选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物品可用75%乙醇局部喷洒擦拭。也可以用等效的消毒湿巾擦拭。

(3)地面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拖净。

7.应急消毒措施。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和物体,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作用30min后打包移除到专用垃圾桶。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min,建议擦拭2遍。

8.转运车辆消毒。每次转运后对车内窗户、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进行消毒,可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仪器表面可用75%乙醇擦拭。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剂30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密闭无窗车辆应加强车内空气消毒,消毒方法参考室内空气,消毒结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促进车内空气流通。

(一)校方及时跟进被转运人员和外出就诊人员诊疗和健康状况,相关人员在转运、候诊、诊疗和等待诊断结果全过程均要做好隔离和个人防护。疫情信息按要求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疾控中心和社区。

(二)被转运人员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立即启动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三)排除新冠肺炎无需留院治疗的师生由学校或家长(家属)接回,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遵医嘱治疗,同时需进行健康观察至痊愈,并通过校医复核才能复课或返岗。

推荐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甲方:(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账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账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办理甲方货物海运进口转运事宜达成如下合同:

1.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在港口为其代办下列海运进口货物的交接、国内转运业务。

货物基本情况如下:

货物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卸码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口日期:________ 船名:________ 提单号码:________ 唛头:________

合同号码:________ 货物:________ 名称:________ 集装箱数量:___________

包装:________ 数量:________ 毛重:________ 体积:________

2.代理运输方式为,自________至到站(专用线)/港,交收货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称)。

3.甲方同意支付与上述货物运输有关的港口费、舱底卸货费、定额费、劳务费、验箱费、滞箱费、特殊换单费等。

4.甲方对于货物运输的特殊要求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甲方在对外签订进出口贸易合同时,应明确规定提单通知人为乙方,并将编制的货物装船标志告知乙方。

6.甲方应在船抵港日天前,将下列报关必须的单证文件送达乙方:

(1)提单及其他航运单证;

(2)商业发票

(3)装箱单

(4)进口贸易合同

(5)进口免税表/许可证/手册/证明;

(6)报关委托书

(7)海关、铁路部门或港务局临时或特殊要求的其他文件。

甲方应保证所提供的报关单证无讹,且单单一致和单货一致,因单据问题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甲方承担。

7.甲方委托乙方代为报关、报验时,须办理相应的委托手续,并出具书面的授权委托书。

8.货物体积、重量、件数与托运单不符的或货物溢短装、残损时,转运用铁路运输时,以铁路部门记载的货物状况为佳;转运用公路运输时,以公路部门出具的公路运单上记载的货物状况为准;并以此作为收费依据。

9.由于甲方未及时付清运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或提供单据不及时而造成货物运输延迟或者被乙方留置所产生的损失由甲方自行承担。

10.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乙方对于货物灭失或者损坏不承担任何责任:

(1)天灾,包括自然灾害,例如但不限于雷电、台风、地震、洪水等,以及意外事故,例如但不限于火灾、爆炸、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运输工具的碰撞等;

(2)战争或者武装冲突;

(3)抢劫、盗窃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货物灭失或者损坏;

(4)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行为、检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

(5)罢工、停工或者乙方雇佣的工人劳动受到限制;

(6)甲方的过失造成的货物灭失或者损坏;

(7)货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

(8)货物包装不良或者标志欠缺、不清;

(9)非由于乙方或者乙方的受雇人、代理人的过失造成的其他原因导致的货物灭失或者损坏,对于第6款免除责任以外的原因,乙方不负举证责任。

11.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后要迅速办理各项委托事宜。乙方应及时向甲方提供运输信息,及时传递应返回的运输单证。乙方对于其过失而导致甲方遭受的直接损失和发生的费用承担责任。以上损失不包括货物因延迟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任何情况下,乙方的赔偿责任都不应超出每件元人民币或每公斤元人民币的责任限额,两者以较低的限额为准。

12.凡保险责任只到卸货港口(库、场)或者集装箱拆箱后的货物,乙方为维护甲方的利益可代为办理加保手续,其费用由甲方承担。如甲方不同意在港口办理保险,则应在合同中注明或者在货物抵港前书面通知乙方。

13.双方可以约定代理费用的支付方式,或港口费用实报实销加上代理费用;或采用统一代运包干费率。

代理费率:

(1)散货:________________

(2)集装箱:标准箱 非标准箱

(3)大件咨询费:________________

(4)每件提单起码费用:________________

(5)保险费:________________

(6)其他费用:________________

14.不属于代理人代垫费用范围的海关关税、检验费、国内运输保险费、运费等费用一律向委托人实报实销。

15.为了甲方利益,无须经甲方特别授权乙方可以代为支付运费、关税等费用。甲方应在收到乙方帐单之日起7天内向乙方支付上述费用。逾期不付,按每日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同时乙方保留通过留置货物或滞留单据来获得相关补偿的权利。

16.甲方在船抵港前将代运预算费用汇入乙方账户,多退少补。

17.合同双方可以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解除合同。

18.本合同项下发生的任何纠纷或者争议,应提交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根据该会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本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19.本合同从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合同有效期为一天,合同期满之日前,甲乙双方可以协商将合同延长____天。合同期满前,如果双方中任何一方欲终止合同,需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另一方。

20.本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进行修改和补充,修改及补充的内容经双方签字盖章后,视为本合同的一部分。本合同正本一式__份。

甲方:________________

签字盖章: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乙方:________________

签字盖章: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推荐转运交接心得体会及收获九

为有效防范入境人员转运途中疫情扩散风险,规范做好我省航空口岸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严格实施入境人员转运全程受控机制的通知》(省疫情防控办〔2021〕46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适用于通过航空口岸入境且在结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以下简称集中隔离)后,返回省内目的地的入境人员转运防控工作。入境人员托运的行李物品防控工作,参照本指引执行。

(一)转运前。

1.梳理人员信息。省内各口岸所在地设区市政府及时统计、汇总、核实、登记正进行集中隔离的入境人员信息,提前48小时汇总需转运人员名单并推送至省大数据局,由省大数据局推送至有关目的地设区市政府。

2.转运人员交接。对符合转运条件的入境人员,由目的地设区市政府统筹安排专车到出发地相关隔离场所进行转运,卫生健康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对转运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等健康监测。入境隔离人员体温正常,符合解除隔离要求的,安排有序上车。双方工作人员填写转运交接表,实际登车人员名单第一时间推送至省大数据局。体温异常者,由集中隔离场所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置。

(二)转运中。

1.资质审查。各目的地交通运输部门严格审查转运服务单位和驾驶员资质,卫生健康部门严格审查卫生防疫措施落实情况。提供人员转运车辆服务的第三方机构,须具有市际以上包车资质或二类以上客运班线经营资质。驾驶员须具备准驾车型资质,从业资格证在有效期内,“健康码”为绿码,体温正常,并经卫生健康部门上岗培训。

2.车辆检查。随车工作人员督促驾驶员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年审有效期等,确保车况良好;驾驶员区域与乘客区域做好物理防护隔离,驾驶员不得接触乘客行李,与乘客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必要时进行空调系统改造;随车配备消毒液、方便袋等,座位背后贴中英双语乘客转运途中注意事项。转运车辆须有“入境人员转运”标识牌,实际载客人数不得超过核定载客人数的50%。

3.途中管理。驾驶员和随车工作人员按照卫生健康部门要求,规范穿戴防护用品。转运全程优先选择高速公路行驶,原则上不得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停车休息、加油,严禁转运途中上下客。转运途中严格控制车速,驾驶员非紧急情况不得使用电话,不得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4.停靠服务区。因路途较远,确需在服务区停车休息、如厕的,转运车辆应停靠定点服务区。其中目的地为温州、丽水方向的转运车辆,可停靠东永高速公路(s27)方岩服务区;目的地为衢州方向的转运车辆,可停靠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次坞服务区。停靠定点服务区前,目的地设区市疫情防控办提前8小时将车辆信息、拟停靠的定点服务区、计划停靠时间报送省交通集团,省交通集团安排专职人员对接拟停靠服务区。定点服务区提前设置专用停车位和卫生间专区,做好车辆引导和登记、人员疏散、环境消杀等工作。专用停车位和卫生间专区应设置在相对独立区域。服务区工作人员和下车人员规范佩戴口罩,卫生间内提前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免洗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等。原则上车上所有人员均在车上休息,不得在服务区随意走动,不得将使用过的物品和垃圾丢弃在服务区。确需下车如厕的,下车人员按照服务区的引导路径进入专用卫生间,不得进入其他场所(如超市、餐厅等)。定点服务区指定受过培训的专职保洁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及时对下车人员使用过的厕具进行清洁消毒,对产生的垃圾集中收集,交由属地环卫部门专业处理。

(三)转运后。抵达目的地后,驾驶员将转运车辆行驶至指定下车位置,先开行李舱门,再开车门。目的地工作人员完成对入境人员清点、核查、体温检测等手续后,按当地要求对其实施居家健康观察等管理措施。入境人员全部下车后,驾驶员将转运车辆驶往指定消毒位置,由专业人员清理车厢内垃圾并对车辆进行彻底消毒;驾驶员和随车工作人员按照要求脱去防护装备并消毒。

(一)紧急事项。在转运过程中,如车内人员身体有异常,随车工作人员应及时联系卫生健康部门或拨打120,并向目的地设区市疫情防控办报告;遇到车内人员肢体冲突等,随车工作人员及时拨打110,并向目的地设区市疫情防控办报告;遇到车辆故障或事故,随车工作人员及时联系目的地设区市疫情防控办。

(二)指挥调度。目的地设区市疫情防控办及时调看转运车辆车内视频监控,根据突发事件感染风险、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立即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启动入境人员转驳和车辆救援等工作,并向省疫情防控办报告。

(三)现场处置。

1.设置现场警戒区。现场处置人员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在停止运行的入境人员转运车辆停滞点设置现场警戒区,控制人员活动范围,避免现场人员拥挤、聚集。

2.加强防护措施。现场处置人员应检查入境人员及驾驶员、随车工作人员的防护状况,确保防护到位,避免交叉感染。入境人员身体不适产生的呕吐物(包括被污染的织物、坐垫、枕头等),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3.派出转驳车辆。目的地设区市疫情防控办要充分考虑车辆核定载客量、周转时间及疫情风险情况,及时调用备用接驳车辆。如有入境人员身体异常,及时派出负压救护车,并联系好定点医院。

4.做好车辆消毒。入境人员及行李转驳后,现场处置人员应尽快对停驶车辆进行消毒。

(四)信息报送。目的地设区市疫情防控办在完成应急情况处置后,应及时向省疫情防控办报告突发事件整体情况和应对措施。

(一)人员防护要求。

1.转运车辆驾驶员和随车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帽子、防护手套,必要时穿戴防护面屏/防护护目镜、隔离衣。在做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呼吸道防护,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确保气密性。避免接触感染,规范做好手消毒。

2.停靠服务区消毒人员应穿隔离衣,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帽子、防护手套和防护面屏/防护护目镜。服务区其他工作人员按照防疫要求,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3.参加转运工作人员应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二)车辆消毒要求。转运车辆完成转运任务后应及时消毒,必要时清洗更换车内空气滤芯。

(三)核酸检测要求。

1.转运车辆驾驶员和随车工作人员相对固定,每2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车辆每7天进行一次环境核酸检测。

2.定点停靠服务区消毒人员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服务区其他工作人员每14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定点停靠服务区每7天由属地疫情防控办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一次环境采样和核酸检测,重点开展转运车辆停车位、入境人员如厕区域等环境的核酸检测。

(四)人员轮班要求。将转运车辆驾驶员和随车工作人员纳入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管理,建立轮休健康管理制度,完成最后一次转运任务后,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并按规定实施核酸检测。如转运对象中有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根据规定按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判定为非密切接触者的,居家健康观察期调整为14天,并按规定实施核酸检测。

(一)口岸所在地设区市政府。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完善属地联防联控机制,将隔离场所疫情防控纳入本地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强化隔离场所属地防控专班力量,做好入境人员转运前的核酸检测、集中隔离等防疫处置工作;协调转运车辆驾驶员和随车工作人员的住宿、饮食等保障,安排转运车辆专用停车场,并协调做好入境转运人员的信息报送工作。

(二)目的地所在地设区市政府。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完善属地联防联控机制,负责入境人员“点对点”闭环转运工作,周密制定转运工作方案;配备必需个人防疫物品,开展个人防护知识培训,做好途中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负责联系省交通集团,提前告知拟停靠定点服务区,督促下车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按当地要求对入境人员实施居家健康观察等措施。

(三)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将转运车辆驾驶员、随车工作人员、定点服务区相关工作人员优先纳入疫苗接种范围。指导客运企业、服务区等做好人员个人防护、定期核酸检测和有关车辆设备、场所环境的消毒。

(四)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转运车辆所属企业机构资质审核,车辆资质审定,司机安全教育培训和运输过程中应急处置,督促各转运单位做好转运车辆的消毒,驾驶员的健康登记、健康监测、健康教育、核酸检测等工作。

(五)省交通集团。负责集团旗下定点服务区的保障工作;督促做好定点服务区车辆和人员管控及重点场所的消毒工作。

(六)提供转运服务的客运企业。负责转运途中行驶安全,科学选定行驶路线,落实驾驶员集中居住和轮班制度;落实驾驶员休息和车辆检修规定,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和车辆带病运行;严格执行驾驶员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规定。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