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劳动勤俭心得体会和方法 如何勤俭劳动(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20:44:06 页码:11
劳动勤俭心得体会和方法 如何勤俭劳动(7篇)
2023-01-07 20:44:06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劳动勤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大家下午好!

白米饭之所以饱满有光泽,是因为有了汗水的灌溉。节俭粮食是不辜负人们的辛勤劳作,是表达对劳动人民最大的敬意。

那些在炙热的阳光下躬种的农民,是他们用从脸颊上流落下来的汗水种出了摆放在我们餐桌上的饭菜。饭菜中飘出的香,是对农民的一种颂扬,同样是对我们的一种劝诫,节俭粮食,赠与一香。

从小,教师就在学校里教导我们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节俭粮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职责不分大小,只求珍惜每一粒米饭。

随着我长大,我很好的做到了节俭粮食,可是看着家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他们完全就没有节俭粮食的自觉。

他们吃一次饭,嘴巴上,手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满是残渣,他们不是在吃饭,而是在玩耍,拿着粮食玩耍。一看到这种情景,我就会忍不住冲上前将他们眼前的饭碗拿开,然后教训他们,要他们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看着他们的这种行为,我会充满无奈,因为他们还不懂,不懂粮食的含义,不懂浪费可耻,不懂得节俭粮食人人有责。

可是不懂没关系,既然我明白了节俭粮食的含义,那么就由我最先来告诉他们怎样样去节俭粮食,告诉他们浪费粮食意味着什么,意味的一种坏风气的构成,如果将来某一天人人都这样浪费粮食,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粮食短缺,最终受苦的也仅有我们自我。

我们国家粮食充足,可是地球这么大,经常在新闻上能够看到,哪里哪里在闹饥荒,又因为缺少粮食饿死的多少人,这些电视上的报道每每一让我看到,都会让我将节俭粮食这四个字在心里默念一次。

我们要节俭粮食。

描写劳动勤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现在我们的生活很美好,丰富多彩的多元世界,翠绿萦绕的蔬果,无论是吃喝还是玩乐,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越来越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我们有了吃不完的米饭。各种技术让我们的饮食变得越来越丰富,那种吃不饱饭,穿不暖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作为幸福的一代人,我们是不是应该铭记这一份历史,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我们应该知道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的优秀传统,它要怎么走向未来,我想就是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传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领它一直往前。

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们理应知道历史历程,那一段饥荒年代不知饿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为今天的繁荣昌盛做出牺牲。这历史不容我们遗忘,富裕的生活不会凭空而来,都是前辈们靠着自己的奉献慢慢积累起来的。为了感恩这一份付出,我们应当在美好的今天,依旧秉持初心,将我们的勤俭节约传承下去!

我的奶奶总是说起她那个年代的事情,那时候大家都吃不饱饭,村里大家都是用一个锅吃饭,到了吃饭的时间,大家都拥过来去争,因为不去争一下的话,也许就没有饭吃了。我奶奶说很多人会在饭后去锅里扣锅巴,有时候去晚了,连锅巴都没有一块。我听着很有感触,我有过挨饿的经历,那种感觉确实不好受。我挨饿只是偶尔一次,而那个时代的人们却是在长期的煎熬下挣扎,呼救。没有粮食的时代有太多太多的残忍和冷酷了。所以,我们生存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让我们铭记这些酸楚的历史,更好的继承我们的这一份坚决和节约。

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奶奶说起米饭时的崇尚之情,农民伯伯为我们种下粮食,如果我们浪费了,岂不是辜负了他们的劳动吗?他们要在烈日下耕种,在雨季依然坚守在稻田边,秋季割收稻谷时也是如此的困难。他们用汗水换来的粮食,我们为什么要浪费呢?因此,请大家注意身边的一些小事,不要再浪费一滴粮食了,勤俭节约,需要大家一起动起手来,才能真正的传承下去!

珍惜粮食,节约能源是我们身边的小事,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而言,它就是一件大事了。所以,请每位同学都做好这件小事,让我们一起为祖国贡献一些力量吧!

谢谢大家!

描写劳动勤俭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主席的话振聋发聩、引人深省。不光是舌尖上的浪费,当今社会,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在广大党员队伍中也滋长了享乐之风和奢靡之风。为了帮助大家认清勤俭节约的重要性,遏制浪费现象,今天我就围绕《发扬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为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整个世界,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艰辛的艰苦奋斗史,一代代共产党人筚路蓝缕、躬身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执政党地位。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一些党员在思想上对勤俭节约产生了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什么都不缺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作为党员也可以享受享受了,无形之中滋生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归根结底是思想认识上出了偏差。(一)节约过时论。古人讲:兴家如同针挑土,败家如同水决堤。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下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资待遇大大提升,很多同志思想上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同志认为,勤俭节约是在困难时期提出来的,那时候人员吃不饱,所以要勤俭节约。现在时代不同了,像我们现在都吃上“六菜一汤”了,“红米饭、南瓜汤、伴着盐巴吃饭”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再勤俭节约了。

(二)享受应该论。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在敢吃苦、能吃苦中建设国家。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甘愿吃苦的故事不胜枚举。在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

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毛泽东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随着工资待遇的增加,少数同志怕吃苦、图享受的现象滋生。认为条件改善了,就应该好好享受,艰苦奋斗的传统有所丧失。

(三)勤俭无用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内动态清样》第227期《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上作出重要批示:联想到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相对于过去,我们的条件确实好多了。然而,就在一些人摆阔气、讲排场、比奢华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不要忘了,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不要忘了,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我们这种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来说,我们不敢浪费,更浪费不起。勤俭节约不是没用,而是非常重要。

(四)促进消费论。数据显示,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每年高达2000亿元,这相当于浪费掉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辽宁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局长“三最”女贪官罗亚平,涉嫌犯罪金额1.45亿元,从其家中搜出48块劳力士等名表、253个lv手提包、1246套名牌服饰、600余件金银首饰、159条项链及700余万元现金。我们有的同志向往“只卖贵的,不买对的”。买东西向往名牌,花钱如流水,一个月的工资,没有几天就花的分厘不胜。有的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花钱就要大方点,太抠门儿不容易搞好人际关系。有的讲,现在工资涨了,就要给自己改善改善,不买点名牌、不讲个档次没面子。认为买便宜的掉价,让人瞧不起。认为只有大力消费,才能拉动经济,对国家经济建设也是一种贡献,这实在是一种谬论。之所以存在这些思想行为偏差,主要是一些同志对勤俭节约的理解还停留在外在形式上,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还没有真正看清它作为我们的传家宝,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勤俭节约,说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还要老调重谈呢?因为它重要。回顾半个多世纪的战斗历程,我们党正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从偏僻落后的山沟里,从千难万险的长征中,从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上发展起来。也正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党创造了人民军队,把勤俭节约的精神灌注到人民军队之中,才从小米加步枪一路向前,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战胜国内外凶恶的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论对于推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对于我们每名党员永葆本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复兴、成就伟业需要勤俭节约。有的同志说,现在人民生活普遍富裕了,讲点享受无可指责。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不足的。毫无疑问,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40十年来,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就总体而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正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距离。今年以来,新冠疫情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面加强对我国的遏制,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全面对抗的时代,可以说,我们国家再次进入了“非常困难”的时期。当前,由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改变,过去靠走出去、全球化的经济高速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优先、美国霸权深刻影响世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党从来就是在逆境中奋斗、逆境中前进,越是困难,越能激发我们干事创业的韧劲、决心,越是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党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克服万重困难,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把勤俭节约落实到生产生活中的点滴之中,只有这样,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希望,我们党才能历久弥新,在挫折中、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勤俭节约。历史上因奢侈导致国破家亡的例子很多,商纣王醉生梦死,穷奢极欲,很快断送了商汤的江山;

隋炀帝奢靡腐化、大兴土木,最终国破人亡;

唐玄宗沉迷酒色、荒淫无度,暴发安史之乱,唐王朝走向了衰落之路;

古罗马帝国骄奢淫欲,整个帝国沉浸在挥霍享乐之中,最终走向了灭亡。由此可见,勤俭节约对于国家、对于社会是多么的重要,什么时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国家就繁荣昌盛,什么时候浪费成风,大手大脚,不思改变,就会埋下衰败的种子。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党就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起家的。井冈山时期,靠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创业,红军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长征时期,延安时期,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发展壮大,长征的艰难困苦,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使中国共产党人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挽救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希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靠艰苦奋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800万军队,建立了新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民族,是难于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于发展进步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于兴旺发达的。

(三)成长进步、日后发展需要勤俭节约。许许多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人丢掉了勤俭节约的精神,必然导致工作干劲的减弱、革命意志的衰退、人生追求的变异和政治信念的动摇。所以人们常讲,艰苦朴素之心减少一分,违法变质就会增加一寸;

贪图享乐之心充盈头脑,艰苦奋斗之心就会荡然无存。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凡夫俗子,离开艰苦奋斗,没有不倒在声色犬马之中的。党员本色是需要维护的,是需要时时检视自己的,如果一时放松了自我要求,享乐思想就会在无形之中滋生。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纠治“四风”,很多“老虎苍蝇”腐败堕落,都是从贪图安逸开始的,有些领导干部喝茅台只喝年份原浆,经常出入高档消费场所,一桌饭动不动就上万,挖空心思大快朵颐,品尝山珍海味,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要看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硕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舒舒服服出不了成果,成就、荣誉历来与懒汉、懦夫无缘。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随时告诫自己,要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要舍得吃苦流汗,付出艰辛的劳动。如果贪图享乐、骄奢淫欲,迟早会堕落变质。

古人讲: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欲求温饱,勤俭为要。紧紧手,年年有。勤能补拙,省能补贫。思前顾后,吃穿常有。精打细算,油盐不断,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这些话都在警示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以良好的行为培养节约的作风。

(一)思想上筑牢勤俭节约的“防线”。大家知道“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统一七国后,其国力、财力,不可谓不强,曾几何时,内部生活极度腐化,举全国之财力修建阿房宫、秦皇陵,本想一世二世万万世,最后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乃至挥霍无度,没有不衰落的。国家是这样,个人也同样如此,如果不注重勤俭节约,迟早会坐吃山空。要防麻痹,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商纣王,他刚登基时胸怀大志、励精图治、生活节俭,他的转变就是从一双象牙筷子开始的。一次他感到用象牙筷子吃饭很好,后来又感到泥碗与象牙筷子不配套,就用玉碗吃饭,逐渐对普通衣食就不感兴趣了,开始了无止境的享乐,引起人民的不满,成为亡国之君。这告诫我们,勤俭节约要从点滴做起,不能觉得浪费一点、奢侈一点没什么,时间长了,思想就会麻痹,慢慢就会掉入骄奢的深渊。要防放纵,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那么我们将被无尽的欲望所吞噬,因此,我们要有自制力,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否则的话,奢靡之风就会找上你,而你则会沦为“物欲”的奴隶。

要防松懈,三国时期政治家刘备的那句话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说:“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如果缺少对小错误的警觉,任何人都难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作风上积累勤俭节约的“因子”。良好的习惯需要平时的点滴的养成,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周总理也说我们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我当一天总理,我就不盖政府大楼,精简节约先从政务院做起。主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陈云同志,用的铅笔直到手实在握不住了才换掉,便条纸都是用台历的背面。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我们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计划开支,量入为出。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大家的工资津贴怎么花,大家心里都要有个计划,比如日常生活开支多少?按揭房子多少?小孩上学多少?用于急需多少?准备留存多少?等等。只要计划周密、开支合理,每月津贴费是够花的,计划得好,还可以略有节余。要合理消费、量力而行。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该花的钱也要省着花。我们大家都处在人生的积累期,有的家庭困难比较多,有的即便现在经济负担不太重,但将来也要结婚生子、赡养父母,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把节约的钱存起来,可以用来应急。正所谓“粒粒黄沙堆成山,滴滴涓水汇成河”,积少成多,养成储蓄的习惯,可以为今后的事业和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修养身心、多学知识。俭以养德,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精力放在追求知识、追求价值实现上面,多学一点东西,多增长一点本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行动上培树勤俭节约的“美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党成长壮大的传家宝。要倡导勤俭节约,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化氛围,让大家互相提醒,互相督促,争取个个都是“节能标兵”、人人都是“节水能手”;

我们每名同志应从节约一个馒头、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杜绝铺张浪费,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要培树朴素作风,“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就党员而言,养成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有利于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精神。“缺水不缺精神”对于我们党员而言,这是一种敢于吃苦敢于应对挑战的一种精神,这不光是对待水,对待勤俭节约也一样。勤俭是美德,我们应像节约用水一样去弘扬老一辈革命前辈流传下来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好传统。过去,我们靠着这股子劲头,磨砺了自己的意志,锤炼了顽强作风。现在,我们更应克服浪费习惯,用勤俭立身,从而为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要构建节约社会,一个人讲节约,将受益终生;

一个社会讲节约,也将蒸蒸日上。我们构建节约型社会,就应当树牢“人人讲节约,人人讲奋斗”的意识,摒弃那种“公家东西不心疼”心理,增强主人翁意识,敢于向浪费说不,增强节约的主动性、创造性,主动作为。一方面我们要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主人翁,在工作生活中,看到浪费现象要敢于说不,敢于立言立行当好模范,从而带动身边的人,推动新风气的树立;

另一方面要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摒弃攀比风、享乐风,自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党工作,艰苦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志们,“奢侈浪费虽然没有牙齿,但可以吃掉人的理想,奢侈浪费虽然没有双手,但可以把人引入歧途,奢侈浪费虽然没有灰烟,但可以熏黑人的灵魂。”愿我们每个同志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描写劳动勤俭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习主席的话振聋发聩、引人深省。不光是舌尖上的浪费,当今社会,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在广大党员队伍中也滋长了享乐之风和奢靡之风。为了帮助大家认清勤俭节约的重要性,遏制浪费现象,今天我就围绕《发扬艰苦奋斗 厉行勤俭节约》为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整个世界,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艰辛的艰苦奋斗史,一代代共产党人筚路蓝缕、躬身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执政党地位。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一些党员在思想上对勤俭节约产生了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什么都不缺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作为党员也可以享受享受了,无形之中滋生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归根结底是思想认识上出了偏差。

(一)节约过时论。古人讲:兴家如同针挑土,败家如同水决堤。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下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资待遇大大提升,很多同志思想上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同志认为,勤俭节约是在困难时期提出来的,那时候人员吃不饱,所以要勤俭节约。现在时代不同了,像我们现在都吃上“六菜一汤”了,“红米饭、南瓜汤、伴着盐巴吃饭”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再勤俭节约了。

(二)享受应该论。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在敢吃苦、能吃苦中建设国家。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甘愿吃苦的故事不胜枚举。在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毛泽东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随着工资待遇的增加,少数同志怕吃苦、图享受的现象滋生。认为条件改善了,就应该好好享受,艰苦奋斗的传统有所丧失。

(三)勤俭无用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国内动态清样》第227期《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上作出重要批示:联想到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相对于过去,我们的条件确实好多了。然而,就在一些人摆阔气、讲排场、比奢华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不要忘了,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不要忘了,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我们这种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来说,我们不敢浪费,更浪费不起。勤俭节约不是没用,而是非常重要。

(四)促进消费论。数据显示,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每年高达2000亿元,这相当于浪费掉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辽宁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局长“三最”女贪官罗亚平,涉嫌犯罪金额1.45亿元,从其家中搜出48块劳力士等名表、253个lv手提包、1246套名牌服饰、600余件金银首饰、159条项链及700余万元现金。我们有的同志向往“只卖贵的,不买对的”。买东西向往名牌,花钱如流水,一个月的工资,没有几天就花的分厘不胜。有的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花钱就要大方点,太抠门儿不容易搞好人际关系。有的讲,现在工资涨了,就要给自己改善改善,不买点名牌、不讲个档次没面子。认为买便宜的掉价,让人瞧不起。认为只有大力消费,才能拉动经济,对国家经济建设也是一种贡献,这实在是一种谬论。之所以存在这些思想行为偏差,主要是一些同志对勤俭节约的理解还停留在外在形式上,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还没有真正看清它作为我们的传家宝,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勤俭节约,说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还要老调重谈呢?因为它重要。回顾半个多世纪的战斗历程,我们党正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从偏僻落后的山沟里,从千难万险的长征中,从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上发展起来。也正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党创造了人民军队,把勤俭节约的精神灌注到人民军队之中,才从小米加步枪一路向前,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战胜国内外凶恶的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论对于推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对于我们每名党员永葆本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复兴、成就伟业需要勤俭节约。有的同志说,现在人民生活普遍富裕了,讲点享受无可指责。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不足的。毫无疑问,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40十年来,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就总体而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正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距离。今年以来,新冠疫情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面加强对我国的遏制,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全面对抗的时代,可以说,我们国家再次进入了“非常困难”的时期。当前,由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改变,过去靠走出去、全球化的经济高速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优先、美国霸权深刻影响世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党从来就是在逆境中奋斗、逆境中前进,越是困难,越能激发我们干事创业的韧劲、决心,越是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党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克服万重困难,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把勤俭节约落实到生产生活中的点滴之中,只有这样,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希望,我们党才能历久弥新,在挫折中、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勤俭节约。历史上因奢侈导致国破家亡的例子很多,商纣王醉生梦死,穷奢极欲,很快断送了商汤的江山;隋炀帝奢靡腐化、大兴土木,最终国破人亡;唐玄宗沉迷酒色、荒淫无度,暴发安史之乱,唐王朝走向了衰落之路;古罗马帝国骄奢淫欲,整个帝国沉浸在挥霍享乐之中,最终走向了灭亡。由此可见,勤俭节约对于国家、对于社会是多么的重要,什么时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国家就繁荣昌盛,什么时候浪费成风,大手大脚,不思改变,就会埋下衰败的种子。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党就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起家的。井冈山时期,靠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创业,红军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长征时期,延安时期,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发展壮大,长征的艰难困苦,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使中国共产党人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挽救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希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靠艰苦奋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800万军队,建立了新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民族,是难于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于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于兴旺发达的。

(三)成长进步、日后发展需要勤俭节约。许许多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人丢掉了勤俭节约的精神,必然导致工作干劲的减弱、革命意志的衰退、人生追求的变异和政治信念的动摇。所以人们常讲,艰苦朴素之心减少一分,违法变质就会增加一寸;贪图享乐之心充盈头脑,艰苦奋斗之心就会荡然无存。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凡夫俗子,离开艰苦奋斗,没有不倒在声色犬马之中的。党员本色是需要维护的,是需要时时检视自己的,如果一时放松了自我要求,享乐思想就会在无形之中滋生。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纠治“四风”,很多“老虎苍蝇”腐败堕落,都是从贪图安逸开始的,有些领导干部喝茅台只喝年份原浆,经常出入高档消费场所,一桌饭动不动就上万,挖空心思大快朵颐,品尝山珍海味,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要看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硕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舒舒服服出不了成果,成就、荣誉历来与懒汉、懦夫无缘。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随时告诫自己,要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要舍得吃苦流汗,付出艰辛的劳动。如果贪图享乐、骄奢淫欲,迟早会堕落变质。

古人讲: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欲求温饱,勤俭为要。紧紧手,年年有。勤能补拙,省能补贫。思前顾后,吃穿常有。精打细算,油盐不断,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这些话都在警示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以良好的行为培养节约的作风。

(一)思想上筑牢勤俭节约的“防线”。大家知道“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统一七国后,其国力、财力,不可谓不强,曾几何时,内部生活极度腐化,举全国之财力修建阿房宫、秦皇陵,本想一世二世万万世,最后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乃至挥霍无度,没有不衰落的。国家是这样,个人也同样如此,如果不注重勤俭节约,迟早会坐吃山空。要防麻痹,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商纣王,他刚登基时胸怀大志、励精图治、生活节俭,他的转变就是从一双象牙筷子开始的。一次他感到用象牙筷子吃饭很好,后来又感到泥碗与象牙筷子不配套,就用玉碗吃饭,逐渐对普通衣食就不感兴趣了,开始了无止境的享乐,引起人民的不满,成为亡国之君。这告诫我们,勤俭节约要从点滴做起,不能觉得浪费一点、奢侈一点没什么,时间长了,思想就会麻痹,慢慢就会掉入骄奢的深渊。要防放纵,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那么我们将被无尽的欲望所吞噬,因此,我们要有自制力,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否则的话,奢靡之风就会找上你,而你则会沦为“物欲”的奴隶。要防松懈,三国时期政治家刘备的那句话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说:“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如果缺少对小错误的警觉,任何人都难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作风上积累勤俭节约的“因子”。良好的习惯需要平时的点滴的养成,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周总理也说我们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我当一天总理,我就不盖政府大楼,精简节约先从政务院做起。主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陈云同志,用的铅笔直到手实在握不住了才换掉,便条纸都是用台历的背面。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我们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计划开支,量入为出。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大家的工资津贴怎么花,大家心里都要有个计划,比如日常生活开支多少?按揭房子多少?小孩上学多少?用于急需多少?准备留存多少?等等。只要计划周密、开支合理,每月津贴费是够花的,计划得好,还可以略有节余。要合理消费、量力而行。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该花的钱也要省着花。我们大家都处在人生的积累期,有的家庭困难比较多,有的即便现在经济负担不太重,但将来也要结婚生子、赡养父母,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把节约的钱存起来,可以用来应急。正所谓“粒粒黄沙堆成山,滴滴涓水汇成河”,积少成多,养成储蓄的习惯,可以为今后的事业和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修养身心、多学知识。俭以养德,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精力放在追求知识、追求价值实现上面,多学一点东西,多增长一点本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行动上培树勤俭节约的“美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党成长壮大的传家宝。要倡导勤俭节约,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化氛围,让大家互相提醒,互相督促,争取个个都是“节能标兵”、人人都是“节水能手”;我们每名同志应从节约一个馒头、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杜绝铺张浪费,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要培树朴素作风,“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就党员而言,养成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有利于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精神。“缺水不缺精神”对于我们党员而言,这是一种敢于吃苦敢于应对挑战的一种精神,这不光是对待水,对待勤俭节约也一样。勤俭是美德,我们应像节约用水一样去弘扬老一辈革命前辈流传下来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好传统。过去,我们靠着这股子劲头,磨砺了自己的意志,锤炼了顽强作风。现在,我们更应克服浪费习惯,用勤俭立身,从而为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要构建节约社会,一个人讲节约,将受益终生;一个社会讲节约,也将蒸蒸日上。我们构建节约型社会,就应当树牢“人人讲节约,人人讲奋斗”的意识,摒弃那种“公家东西不心疼”心理,增强主人翁意识,敢于向浪费说不,增强节约的主动性、创造性,主动作为。一方面我们要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主人翁,在工作生活中,看到浪费现象要敢于说不,敢于立言立行当好模范,从而带动身边的人,推动新风气的树立;另一方面要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摒弃攀比风、享乐风,自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党工作,艰苦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志们,“奢侈浪费虽然没有牙齿,但可以吃掉人的理想,奢侈浪费虽然没有双手,但可以把人引入歧途,奢侈浪费虽然没有灰烟,但可以熏黑人的灵魂。”愿我们每个同志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描写劳动勤俭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1.地球的资源再生缓慢,日渐减少。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积少成多。为后代留下有限资源,造福子孙。10.31世界勤俭日,减少奢侈浪费,为祖国建设献一份爱心。

2.企业求发展 环保须先行

3.节能多用心,大家都开心。

4.省一点能源,多一点资源。

5.送你一副对联,上联:勤,勤,勤,勤能补拙出智慧;下联:俭,俭,俭,俭以养德出贤才。横批:勤俭成仁。世界勤俭日祝愿朋友,勤学获得报国智,节俭收获爱民德!

6.增强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

7.节约能源一起来,好山好水好将来。

8.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

9.世界勤俭日,让勤俭之心,深入人心;让勤俭之风,席卷全球;让勤俭之德,万代传承;让勤俭之花,常开不谢;让勤俭之光,普照天下!

10.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爱护我们共有家园

11.生活重细节,节水在点滴。

12.省下一颗粮食,已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

13.节约能源做的好,省钱省能又环保。

14.米粒虽小君莫仍勤俭节约留美名

15.节能多用心,大家都开心。

16.一粒粮食一滴汗,半点浪费满心苦。

17.攥紧小拳头,请跟浪费势不两立;严格且自律,请将勤俭进行到底;宣传与行动,请从一点一滴做起。世界勤俭日,让我们一起参与努力吧。

18.天蓝水清 地绿居佳

19.节水,让生活更滋润。

20.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21.成由勤俭破由奢。

22.文明用餐杜绝浪费。

23.生活重细节,节水在点滴。

2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25.勤俭多一点儿,慵懒少一点儿;慵懒少一点儿,收获多一点儿;收获多一点儿,快乐多一点儿;快乐多一点儿,幸福多一点儿。世界勤俭日,愿你幸福!

26.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平衡

27.珍惜用水,否则我们将用眼泪洗脸。

28.节约用水是职责,绿色地球更美好。

29.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

30.勤俭节约福之路,贪欲奢靡祸之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31.节水,让生活更滋润。

32.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33.地球资源已紧张,再生缓慢亿万年。厉行节约势必行,留有资源后代享。科学开采来管制,勤俭美德正气扬。世界勤俭日,节省资源人人做,勤俭节约代代传。

34.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5.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

36.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37.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38.勤俭节约光荣,奢靡浪费可耻

39.珍惜用水,否则我们将用眼泪洗脸。

40.追求文明时尚,饯行勤俭节约,给心灵一个重量,从“俭”做起。

41.勤俭节约真是好,幸福能量无限长,艰苦奋斗就是棒,光荣传统畜财富,勤俭持家顶呱呱,积累快乐总如意,世界勤俭日,发扬勤俭精神,愿幸福生活万年长!

42.勤俭节约福之路,贪欲奢靡祸之门

43.利用水循环,共创美好家园。

44.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6.勤俭节约入人心,富裕和谐惠民生勤俭节约你我他,利国利民又利家

47.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

48.品佳肴不忘锄禾苦,尝美味切忌奢靡风。

49.勤俭是美德,传承要发扬;勤劳能致富,俭约能修身;凡事要勤俭,美德代代传。世界勤俭日,养成来良好的勤俭习惯,就会受益终生!

50.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描写劳动勤俭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勤俭节约、艰苦创业”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命题,如今重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一个企业离不开水,电,煤,纸,企业的生产成本是不能太多的浪费在这些上面。就在我们提前并网发电,供电量、利润等指标节节攀升的时候,一份份煤炭涨价的传真文件雪片似的飞来!这犹如一个晴天霹雳,给了我们当头一击。公司一个月需燃煤约2.8万吨,而煤价上涨幅度已接近200元/吨,一个月影响净利润560万元!一年呢?这是怎样的一笔损失啊?我们正经历严峻的考验,节能降耗,节能降耗,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有人问:“我能做什么?”

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

就这么简单吗?

对,就这么简单!

请记住:你与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起来,会是澎湃汹涌的浪涛,才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回顾一下从身边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盘刷碗、洗脸刷牙、洗发洗澡、冲洗厕所的时候,你我可曾想过,节约每一滴水?

在你我使用电灯、电话、电脑、空调、饮水机、复印纸、公文纸的时候,我们做到节约了吗?想起一句古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奢”能败国、败家、败自己。古罗马四处征战,有一支欧亚大陆最强悍的军队,但却因为骄奢淫逸致使古罗马四分五裂。素以能征善战著称的满清“八旗兵”,短短几十年挥师入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但他们逐渐沉湎于轻歌曼舞、锦衣玉食之中,最终昏聩腐朽,丧权辱国。“八旗子弟”也成为纨绔和低能的代名词。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节能降耗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

节能降耗,从我做起,就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抛弃“家大业大,浪费点儿没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看似点滴的浪费,就像“蚁穴”一样,侵蚀着坚固的根基。

节能降耗,从我做起,就是要在作风上艰苦创业。在残酷竞争的市场中,我们是创业者,奋斗者,而不是享乐者,逍遥者,我们要舍得吃大苦、耐大劳,把艰苦奋斗当成战胜困难的助推器,把勤俭节约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

节能降耗,从我做起,就是要在思路上开拓进取。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每个人都来献计献策,围绕生产和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造。

节能降耗,从我做起,就是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蒲松龄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一个有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协鑫人,都应抓住点滴时间,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一定会找到节能降耗的途径。

现在,我惊喜地发现,长明灯熄灭了;电脑几天不关消失了;没有人占用办公电话拨打情感热线了;复印纸的背面又在废物利用了,系统故障越来越少了,漏点缺陷越来越少了……现在我也终于明白:老工程师的技术改造方案、年轻运行员工寻找细小的渗漏点、采购人员为了降低成本辗转于各大煤矿之间,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

青岛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将容易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平凡与不凡只一步之遥,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克煤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持之以恒,你我就是成功者,你我就是伟人。

是啊,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我是一滴水,就要滋润一寸土地!

描写劳动勤俭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亲爱的同学们:

提倡礼貌就餐,是当代中学生礼貌修身的一项重要资料。培养礼貌就餐的习惯,也是倡导学生用餐方面的现代意识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要求。

我们要坚持食堂良好的就餐秩序,节俭用水,节俭粮食,礼貌就餐,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力争以自我为榜样,并以自我的良好形象感召身边的同学都能礼貌就餐,使礼貌就餐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针对上学期我校学生就餐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学生就餐后不主动清理餐具、奢侈浪费、乱扔餐纸等不礼貌现象,学校团委特在本学期开学第一天向全校同学发起“勤俭节俭、礼貌就餐”的倡议:

一、请爱惜粮食,杜绝浪费,节俭粮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也是高尚人格的体现。

二、请坚持良好的就餐秩序,自觉排队就餐。

三、请自觉将餐具放回指定位置。

四、就餐时请勿大声喧哗,注意个人形象。

五、请坚持餐桌卫生,就餐后把餐桌上的杂物带走。

六、请注意食堂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餐巾纸或者食物残渣。

七、为了您的财产安全,也为了他人方便,请不要用包或书等物品占座。

细微之处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涵养,就餐事小,可是能够小见大,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任何事情都是如此。食堂的良好秩序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礼貌就餐,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就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同学们的举手之劳就能给他人带来无限的帮忙和温暖,一个舒心的笑容,一个让座的动作,一句真诚的道歉都能让同学们感受到生活的完美。期望广大师生能进取的加入到我们的行列,让我们一齐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就餐氛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