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穿过雨林心得体会如何写 穿越雨林作文400字(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4:36:35 页码:10
穿过雨林心得体会如何写 穿越雨林作文400字(二篇)
2023-01-08 04:36:35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穿过雨林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火车穿过老岭的盘山隧道飞驰而下,边境小城集安就会映入你们眼帘。从左侧车窗远远望去,在龙山脚下,耸立着巨大的方坛阶梯式的古墓,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坟。它规模宏大,造型颇象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故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将军墓正在龙山脚下,地热优越,环境秀美。

这座方坛阶梯石质古墓,全部采用精琢花岗石砌筑,共七阶,第一阶为四层石条铺砌,其中最大一块长5.7米,宽1.12米,厚1.10米,重约32吨左右。其余六级,每阶皆由三层石条砌成。整个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积997平方米,顶部面积为270平方米。在陵墓的第五阶正中,有早年打开的甬道,可通墓室。墓室呈方体,边长5米,高5.5米,四壁用6层石条砌筑,墓顶覆盖一块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达50余平方米,重约50多吨。墓室内的地面上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坟的上下到处都是巨大石条,光是坟的外缘石条就用了1100多块。在坟的顶端,四边的石条上留有排列整齐的圆洞,墓顶的积土中有板瓦、莲纹瓦当和铁链一类构件,可以看出是亭阁建筑的遗迹,这与北方其他民族的丧葬习俗极为吻合。将军坟后面原有四座陪葬墓,一字等距排列,现仅存一座,建筑样式与主墓相同,规模则小的多,可能是近臣或妃子的墓葬。

据考证,将军坟应是一座高句丽王陵,当在4世纪末到5世纪初建筑。高句丽王朝始建于公元前37年,到这时已传到十九代王好太王和二十代王长寿王。好太王已有陵墓。将军坟距好好太王陵不远,且墓道朝向太王陵。国内有关学专家学者认为,此应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将军坟”之称是清末当地老百姓的,一直流传至今。

昔有《别金相登将军坟》一诗,曰:“将军坟墓几千秋,坟外年年江水流。桂酒椒浆伤往事,荒烟蔓草赋闲游。三辅霸业今何在,百济名邦早已休。独有英雄埋骨处,峨峨高峙龙山头。”

万余座高句丽古墓群中,有20余座绘有精美的壁画,其题村广泛,技艺娴熟,绚丽多彩,飘逸流畅,距今虽已千余年,色彩仍鲜艳如初,由此可见当时的绘画艺术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临摹了大部分古墓壁画置于博物馆内供人参观。著名的壁画墓有角抵墓、舞踊墓、三宝墓、四神墓、五盔坟等。

长白山余脉老岭山区腹地的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集中展现当地独特的动值物资源和瑰丽的自然景观。园内有5座峻峭挺拨的山峰——玉女峰、少女峰、参女峰、春女峰和秀女峰;还有幽谷银瀑、高句丽采石场、天工神韵、望峰台、仙人台、藏心洞、怀古亭、洞天皓月、空中悬佛、抗联遗址等38处人文自然景观,既美艳多姿,又雄奇壮观。幽谷银瀑是一条数百米长的大峡谷,谷底流泉淙淙,有人工,天然瀑布两处,巨树和古藤形成的华盖守护着古老的秘密,峡谷两侧陡峭的山岩怪石嶙峋,苔藓遍布,身临此境仿佛回到了盘古开天的洪荒年代。

洞天皓月景观更为神奇,两座20多米高的石岩,中间是一条刀劈斧削般的等宽缝隙,是谓“一线天”。站在“一线天”中间上仰望,“空中悬佛”正好夹在石壁上面横空也世:一大一小两块椭圆型花岗岩石形成悬佛的头、身,悬佛五官分明,鼻子上的皱纹清晰可辨,神态十分逼真传神,其表情恰似在用力挤开石壁,附视着芸芸众生从下面通过。造物主的神工鬼斧又制造了一个千古之谜。

来到藏心洞,虽是一处横穿山岩的石洞,但奇在洞中卧有一块心型巨石,石体比两边洞口都大,不可能从外面移进,那是天然形成?令人百思不解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的集安一日游就这样结束了,在这次旅游中若有不周之处还请提出宝贵意见,今后以便更好的为您服务。离别之即,没有好送给大家的,祝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快乐,健康。再见。

对于穿过雨林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景点,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中国书法的艺术,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有着“石质书库”和“书法故乡”之称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谈起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可谓是几经波折了。唐代的毁灭,致使国子监内一大批珍贵的碑石被弃置荒野。五代十国之后,诸如韩俊、刘询这样的有识之士,对这些碑石加以保护,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西安碑林。

说话间,咱们已经来到了馆内。来到这里参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西安孔庙,第二个部分是西安碑林,第三部分是石刻艺术室。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孔庙。孔庙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我们都知道,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孔子也是越来越尊敬,便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座孔庙。当然,最大的孔庙还要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那一座了。

站在孔庙当中,最先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座高大的牌楼了。它叫做“太和元气坊”。是明万历年间,当地的皇族筹集了400两的黄金,所集资修建的。在上方还有非常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整个太和元气坊,我们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来形容它。

在太和元气坊的底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叫做泮池。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在泮池里洗笔,并且走过泮桥。那么今天在场的各位,就可以随我一同,以一个秀才的身份,走过泮桥。

走过泮桥之后,我们穿过的第一道门,就叫做“棂星门”。在中间可以看到两个大字“文庙”,也就是孔庙的意思。左边有“德被天地”,右边有“道贯古今”,这两句话、八个字都是出自于《论语》。在古代,中间的门是贵宾所行走的,两边则是工作人员所走的门。今天咱们是贵宾,所以咱们走正门。

穿越棂星门之后,我们即将跨越的第二道门,就叫做“戟门”。可以很显然的看到他的屋顶采用了十字歇山顶的手法,门是面开三面的,中间有一个主殿,两边各有一配室。在原来,想要祭拜孔子,文人走到这个地方要下轿,武官走到这个地方要下马,在两边的房子整理衣冠,才可以拜见孔子的。

穿过戟门之后,在我们的左手边,以及我们的右手边,各陈列着一件国宝级的文物。他们分别是大夏石马和景云钟。我们著重的来看一下景云钟。

说道景云钟,我相信大家都有听过这口钟的钟声。在哪听过呢?就是每年除夕之夜12点响起的钟声。所以不论我们来自全国哪里,任何一座城市,都听过这口钟的钟声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清脆悦耳。

景云钟因刻于唐睿宗景云二年而得名景云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在钟的最上端,我们可以看到突出来的部分,他就叫做钟乳了,有两个作用,一是调节音域,二是让外表看起来更加的美观,在中间还有非常多的精美图案,在整个钟的最下方,我们看到了一段文字,可以讲他是非常珍贵的。

它是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写的。唐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而初唐几位皇帝的书法都可以说是堪称一绝的。但是流传至今唐睿宗李旦的笔体,却是非常少见的。所以这段文字非常珍贵。它讲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宣扬这口钟的钟声。另一个则是道教的奥秘了。景云钟也在1964年的时候,代表中国的钟,在日本参加的世界铜钟大展,也为我们捧回了一个沉甸甸

的荣誉——亚军的称号,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

请大家继续随我前行,就来到了碑林广场的部分。我们可以抬头看到苍劲有力的两个大字“碑林”。他就是由当时著名的大将军林则徐,被发配到边疆之时,途返长安所写的。

在“碑林”两字下方,迎面而来的,就是体积最为庞大、制作最为精美,并且最早迁至西安碑林,被誉为“迎客第一碑”的——《石台孝经》。

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撰写,并且注释,又建立于三层石台之上,顾名思义叫做《石台孝经》。整个碑,同样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在碑的最上端,可以看到,用篆书所写的一段文字,仔细看上去应该不难读得出来,我们可以试读一下,上面写道“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著孝经台”,他是由当时的太子李亨所写的。

整个碑身的内容,是由唐玄宗亲自撰写,并且在碑的两侧,做以批注,也是讲两个内容:一为孝,二是悌。“孝”是孝顺父母,“悌”则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想必唐玄宗将这样的孝心刻在碑石之上,主要是想告知天下他要以孝来治理天下。他希望他的大臣对他能够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的尊敬。从而体现了他的治国理念。

整个《石台孝经》,我们可以在一通碑石上,欣赏到中国古代五种书体当中的四种,因此它也是相当珍贵的。

下面请各位游客随我一同进入碑林的第一陈列室。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开成石经》。因刻于唐文宗开元二年,而得名的《开成石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一本书了。

在我们来到碑林之后,就会看到这样一个明确的记载:他一共有65万252字,主要的内容有十三经。像我们众所周知的有《论语》、《尔雅》、《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等。也是当时所有的知识分子,科举考试所必读之书。

每当讲到这里的时候,就有朋友不禁会问:古人为什么这么奇怪,要把一些字刻在碑石之上呢?这样不是很浪费时间,很耗费精力么?其实答案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在唐代,印刷术还不是十分的发达,为了避免手抄的错误,就规定了一个真正的版本,放在这个地方。

在今天,我们看到开成石经的时候,最能够引起我们注意的,应该就是可以看到很多碑石断裂掉的部分,他都是由于清嘉庆年间,关中的一场大地震,当时许多碑石已经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了,是后来我们西安市的学府组织了一些人力,把这些碑一块一块的补上去,一个字一个字的补上去。所以我们现在欣赏到的开成石经,在为之感叹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当时劳动人民所付出的心血和不懈的努力了。

请大家继续随我前行,我们就步入了碑林的第二陈列室了,可谓是精华荟萃之地。在这里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欧阳通、褚遂良等等书法大家的作品。

在众多的碑石当中,我们着重的来看颜真卿的作品。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大唐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在44岁的时候,所著作的。说道颜真卿,相信大家对他的字都不会感到陌生,“颜筋柳骨”,颜体字也是一字值千金的。在这,我们还可以对照着另外一块碑石—《颜氏家庙碑》,来看一下,这是颜真卿在72岁时所写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