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上级调研心得体会实用 领导调研心得(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4:48:00 页码:7
上级调研心得体会实用 领导调研心得(七篇)
2023-01-08 04:48:00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上级调研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基本情况

村地处铜川市东区与东坡矿相邻,铜罕线穿村而过,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农户369户,人口1489人,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有耕地2680亩,其中苹果780亩,蔬菜350亩,党员42人,两委会成员5人,组干部5人,党小组5个,村民沿川道居住,分散复杂,村道长,路面老化,低洼不平,基础较差,属村矿结合部。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我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新建了村两室、村卫生室,实施了移民搬迁,使我村向新农村建设迈进了一步。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xx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xx村现有耕地268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全村主要是以苹果、蔬菜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xx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

产业结构情况:一、二组以苹果、粮食种植为主;三、四组以蔬菜种植为主;五组以林木、干杂果,烟草和粮食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xx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2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6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11人,参合率90%。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5 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4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2人,其中:男性党员39人,女性党员4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下几方面:一是村组道路多年得不到修缮、巷道没有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下雨天仍无法行走,从而影响了民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村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小组村还未实现道路硬化等;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投入资金不足、投入困难,均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增加了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制约和影响,使农业增效、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xx年,xx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在高楼河乃至全区村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苹果种植具有一定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蔬菜土地面积太小,无法建温室大棚,形成蔬菜产业化,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烟草、干杂果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xx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村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路子不宽。

5、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移民搬迁、乡村道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制度办法不到位。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要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在项目规划上,近两年xx村委会在项目规划上的重点一是加强乡村公路修缮、养护,保障公路的畅通,争取能列入路面硬化项目;二保障部分村组的生产、生活用水;三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卫生共厕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外出打工人员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和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村干部、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用3至5年,或更长时间,使我们xx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推荐上级调研心得体会实用二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严格保护耕地。保护耕地,就必须严格执法。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各类土地违法案件不断发生,“执法难” 似乎是已成共识。土地执法疲软既然成为了常态,那就一定有它的原因。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上的,也有体制上的,也有机制上的,当然还有更深层次上的原因。

一、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观念偏差。

一些基层地方政府在政绩观、发展观和利益观上出现偏差,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工业强市、工业强县、工业强乡成为首选,就连许多村也完全不顾自身实际,纷纷高喊“工业强村”了。发展工业,必然要大量占用土地,在当前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紧把土地供给闸门的形式下,一些地方政府铤而走险违法占用土地发展经济也就势在必然了。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地方政府既是土地的管理者,还是相当一部分土地占用的审批者,甚至又是土地的使用者,政府领导在耕地保护与“政绩”之间发生矛盾时,天平向何方倾斜是十分明了的了。面对这种形势,土地管理部门要想规范用地秩序、依法查处政府主导下土地违法行为无疑只是一厢情愿的事了。

(二)基层执法手段偏软。

目前,土地执法监察人员相对不足、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不高,也是土地违法履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动态巡查不到位,一些土地违法行为难以发现,即使发现后也只能口头或书面停工,如果当事人无理取闹,拒不停工,强行制止,可能引发矛盾激化,执法人员可能受到围攻和人身威胁。依法处理必须经过调查取证、处罚听证、复议诉讼、申请执行等许多环节,一个环节遇阻,就会造成案件查办久拖不决。另外,国土资源部门在对违法占地作出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后,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无权强行拆除,必须申请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此类申请,法院一律不予受理。土地执法监察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久而久之,执法人员乃至执法机构对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缺乏了动力、丧失了信心。

(三) 法律法规明显缺失。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六条都有没收地上建筑物的处罚规定。但如何没收,由哪个或哪些部门来没收,没收后如何处理,法律上没有相应的规定,实践中也就难以操作。那么,最后就会演变成不操作,或者是以罚款代没收。这样的处罚就形同虚设。土地管理部门照这样的规定下处罚,违法者却并不拿它当回事。

《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容易执行到位,但这不是目的,“责令限期改正”才是目的。可被处罚人拒不改正怎样处理,法律上没有给出答案。土地管理部门拿被处罚人没辙。就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恐怕也难以处理。所以这一目的事实上难以达到或者说根本达不到。

《土地管理法》第七章法律责任中,没有任何条款对村级组织的违法行为作出法律规定,因此村级组织就会以集体的名义钻法律的漏洞,从事涉及违法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中针对主要责任人的行政处分条款很多,但并不能适用于村委会这些责任人。这样对这类直接责任人而言,行政处分不适用,刑事犯罪构不上,剩下的只有行政处罚中的罚款了。实际情况是通过土地违法行为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罚款的实际数目,致使土地执法的威慑力大大折扣。

(四) 执法执纪相互脱节。

现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了。法律法规纪检监察都有规定,对土地违法行为者的责任追究有行政的、刑事的、民事的和经济的,不可谓不全面。对案件的查处规定有移送的、联合办案等机制,可能涉及的单位和部门有公安、检察、纪检监察,按说是阵容强大,可实际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什么原因?主要是这些规定过于原则,机制发挥不了很好的作用,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各种责任是明确的,但如何去做才能追究到责任人的责任却并不明确。实践中,一些部门和单位认为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处理人是得罪人的事,都不想沾。由于没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土地管理部门按规定移送或提出联合办案,若是不合意,有关单位和部门总能说出若干条理由来加以婉拒。即使勉强接受,也是久拖不决。上级部门追得实在太紧,处理几个小鱼小虾应付一下,或者是大事化小,从轻发落,风头过去了,可能还把处分决定从档案中抽走,即搞所谓的“假处理”。违法者不仅毫不畏惧,事后可能还被提拔重用。这种在党纪政纪方面执纪不严,行政法上处罚不当,刑法上罪刑不适应,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违法者的违法心态,刺激了一些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违法用地。

二、严格土地执法的思考

要解决土地执法难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以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和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为目标,对土地违法者敢于动真格,使我国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中的“严格”落到实处。

(一)严格实行问责制。

近些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土地管理新政,强调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严格实行问责制。在具体的土地执法中如果真正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对每一起土地违法案件尤其是影响较大的土地违法案件问责到位,土地违法的蔓延趋势一定会得到遏止。

(二)提高行政执法效果。

在提高土地执法监察的公信力、确定力、执行力,保证土地执法监察的实际效果的基础上。建议国家高层研究制定土地执法与纪律检查和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机制,使土地行政处罚的拆除、没收、罚款以及移送后的纪律处分、刑事处罚都能落到实处,真正把国家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在国家机器的个个环节。

(三)调整法律责任标准。

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而现有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存在着对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罚标准或过重或过轻、处罚规定不具体不明确等的情形,况且在新形势下的一些土地违法行为找不到处罚依据。所以建议修改完善土地法律法规,提高土地行政处罚的针对性,使土地执法行政处罚依据完全充分、处罚标准具体明确,处罚措施易于操作。

(四)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国土资源部门要解决好执法难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积极为地方首长当好参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搞好服务。xx市国土资源局根据自然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向黄河滩要农业用地,向山前冲积坡要工业用地,向浅山区要城市用地,向空间拓展要建设用地的战略措施。通过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这样土地违法现象自然而然的就会减少或者消失。

推荐上级调研心得体会实用三

同志们: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春潮涌动,诞生希望的美好季节里,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20xx年度目标兑现暨20xx年度目标签状大会,目的是要总结成绩,彰扬先进,鼓劲加压,激励和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乘势加压,投入新一年紧张快干热潮。刚才,镇党委、政府对20xx年度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了表彰,同时,还与各村(居)场、镇直各单位签订了20xx年度的目标责任状,镇党委、政府还出台了镇对村、镇对单位考核意见,为新一年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20xx年,我们仇集镇紧紧围绕“四点”做好大文章,即主攻五大重点(重点项目、财政收入、培植财源、民营经济、民生帮扶);克服五大难点(信访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集镇建管、基础投入);打造五大亮点(中药材产业、凹土产业、高等级石料产业、荒山综合开发、特色农产品);塑造五大特色(地缘特色、资源特色、人文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在经受重大考验中赢得了重大胜利、取得了重大收获,全镇各项指标屡创新高,20xx年全镇实现财政税收完成2538.49万元,占年度目标的186.65%,增幅全县第一,全市第六;外资完成199万美元,占目标124.38%,增幅排名全县第三,获得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外资工作二等奖、平安与法制建设一等奖、高效农业一等奖等。

一、招商引资继续深入,“三百工程”成效显著

20xx年,我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发扬 “四皮”和“五干”精神,成果显著。

一是签约及在建项目6个。一是合同引资额5000万元的中国再生资源利用总公司淮安分公司的再生资源利用项目落户县经济开发区,已投产形成销售,实现税收1900多万元。二是与县凹土产业招商分局合引的计划投资1.2亿元凹土深加工深度开发加工项目,已交注册资本金1200万元,并决定将初加工生产基地建在仇集镇工业集中区,正在落实土地。三是投资1000万美元上海博龙集团林业综合开发项目。四是投资1000万元的伟明凹土。五是投资20xx万元的康联凹土干燥剂。六是投资20xx万元于台纯净水。

二是在谈项目10个。分别是德国客商总计划在镇工业集中区,投资1.5亿元的凹土深加工项目,外商已多次到我镇实地考察;乐清不锈钢;大治塑业(上海客商臵换);军华涡轮涡杆臵换(浙江客商);九牛水泥;马港采石基地;棋盘山开发等。 三是外资项目有了新进展。目前已到位外资199万美元,另有一个外资项目在谈。

二、农业生产稳步回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xx年全镇完成农业产值8657.8万元,同比增长13%。主要体现在:

一是种植业稳中有增。小麦种植面积35500亩,总产量约12070吨,同比增长3%。

二是畜牧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生猪出栏新增20xx头,增幅6.3%。

三是特色农业迅猛发展。意杨、中药材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镇共栽植意杨29万余株,成片林5620亩,中药材3120亩,特色农业已成为我镇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是高效农业成为新亮点。今年以来,仇集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蔡书记在连云港考察时关于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的指示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广日光温室大棚,坚持“政府引导、协会主导、大户先导”的原则,采取“土地流转、统一建设、分户经营、效益分红、农民优先”的机制,仅用半年时间,高标准新建日光能温室大棚100个,基地内日光温室已发展到1000余亩,被附近200个农户争抢一空。预计春节前后,当季西红柿即可上市,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南京、合肥等大中城市,纯收入可达700万元,温室亩均纯收入1.5万元以上。今后每年协会可得租金收入40万元左右,户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同时参加协会的低收入农户户均分红1000元以上。预计今年基地内超10万元的就有16户,超20万元有3户。

三、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计划生育工作再创佳绩,20xx年妇检率达到98%,计划生育率达到100%;今年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民政工作以优抚救助为重点,注重为群众办实事,20xx年新审批农村低保户84户 179人,发放救灾款95万元,收益人口达1600多人;水利设施得到改善,整治村塘22面、沟2条,完成土方7.74万方,农村水系引排能力得到了提高,村庄水质有了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道路建设快速推进。

四、大力发展“五个一”工程,服务功能逐步加强

今年以来,我镇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改造农贸市场新建地坪8000平方米,改造巷道新建水泥路3条6000多平方米,新建绿化带20xx多平方米,新修下水道1800多米,新装高杆路灯58盏。卫生示范村,各村都确定一个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开。

五、重抓安全稳定,社会环境越来越好

一是加大矛盾调处力度。进一步强化社会矛盾综合调处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镇三套班子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同时,全年全镇组织机关单位干部6次到村组调查摸底排查信访苗头和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各类矛盾,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实行镇村“一把手”信访稳定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规范信访秩序,加大对无理取闹的查处力度,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来访人数和信访件大大减少,社会环境越来越好。重大节日期间,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加大安全巡查力度,特别是森林防火巡查力度。

三是深入排查安全信访隐患。加大对全镇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各村、居、场,镇直各单位认真排查事故隐患,镇安委会针对高温季节事故多发的特点,对所有单位进行逐一过堂、督查,整改到位,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四是开宗民意,畅通信访渠道。每个村成立民主议事小组,有村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组成,村里公益事业、重大事项必须由议事小组通过,确定后向群众公示,并设定专门公示栏、征求意见箱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呼声,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最基层。

五是各村配备信访调解员。统一受矛盾调处中心领导,基层矛盾全部由调解员调处,村级无法处理的,统一报到镇矛盾调处中心处理。

六、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今年以来,我镇抓住“平安创建”的契机,开展了“法制进乡村”活动,组织镇直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六进乡村”活动、农村“五好家庭”、“创业之星”、“敬老爱幼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创建活动和“六无村”创建活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仇集镇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七、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我镇28个支部,985党员从9月份开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前已进入总结阶段,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不高,财源不足,支出压力太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二是社会协调发展不够,农村文教卫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三是少数部门工作责任不强,服务“三农”意识淡薄,工作不到位,不扎实,不细致,依法公平公正办事不够。

四是社会风气尚需进一步优化,社会恶势力、赌博、迷信活动偶有发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以身试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五是少数干部发展意识不强,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本领不多。

20xx年工作设想

为继续保持领先的业绩,新一年里,仇集镇党委、政府全力推行“特色工作法”,围绕“重点重抓,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部署,大力实施“富民、兴村、强镇”战略,大力实施全民招商战略,建好工业集中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两个平台,夯实计生、维稳和民生工程三项重点,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努力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健康发展。

一是经济建设,重点抓招商。主要是镇党委主要领导全力

主攻投资10亿元的中再生环保科技产业园项目,使之尽快落户并开工建设;此外,全镇上下兵分五组开展招商引资分组竞赛活动,交纳招商引资保证金,确保每组至少新引进1个固定资产投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进镇工业集中区,其中标准化厂房面积不低于1260 m;或引进经营性服务业项目1个(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或引进1个工业项目进县经济开发区。

二是农村建设,重点抓示范。重点以朱刘日光温室大棚基地为重点突破,利用上级资金集中使用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力争再拓展500亩,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试验田,高效农业的示范区,全市设施农业的新亮点。

三是社会事业,重点抓文明。以“五好家庭”建设为抓手,以农家书屋为载体,通过抓精神文明建设,逐渐促进百姓思路的转变和民风的转变;以“清洁文明示范村”建设为抓手,以村组环境整治为载体,通过抓镇区基础设施的改变,逐步改善仇集百姓生活质量和环境的改变。

四是工作措施,重点抓制度。围绕仇集镇十一项工作制度,通过完善考核、奖惩、目标管理、督查等各项制度建设。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倡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优良作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政府形象,以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五是组织建设,重点抓团结。通过抓团结使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到目标,进一步发扬“苦干实干、负重奋进”的仇集精神,力争实现仇集在盱眙争先,在淮安进位的目标。 春光春色源春意,虎将猪年扬虎威。同志们,新的一年,

方向已定,目标已明,加快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铭记时代赋予的使命,牢记全镇人民的重托,立足新起点,谋求新突破,再攀新高峰,为实现仇集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最后,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全镇的干部群众新

年愉快,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推荐上级调研心得体会实用四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4月1日,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我委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对我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实地察看了青龙、五星、三井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青龙紫云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听取了市卫计委关于全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和4个城区卫计委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在常委会视察调研之前,我委先后到天宁和钟楼区进行调研,重点察看了政府、社会力量和医院举办的三种不同类型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分别召开了部分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座谈会,并赴杭州江干区、上海长宁区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按照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积极制订和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配置基层卫生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其中,政府举办的25家、社会力量举办的1家、医院举办的1家),共开设床位1180张,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108个,基本形成了每个街道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格局。按照国家、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和条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基本装备的投入,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新了设施设备,加强了机构内涵建设,先后创建成3家全国和20家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示范中心功能分区合理、服务流程顺畅、就医环境舒适,切实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

(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逐步清晰。按照新医改的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从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药品供应、人事分配等方面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逐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努力实现由过去片面注重医疗服务向“六位一体”功能并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履行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的职责,开展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健康教育、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体检、妇幼保健、儿童接种预防疫苗等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强化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康复服务职能,并从2019年起启动实施了家庭医生制度,逐步推行全科医生(团队)与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从原来的坐堂行医逐渐转向上门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目前,全市共组建全科团队219个,重点人群签约率81.04%、居民签约率28.55%,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1.07%,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95.42%,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人群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87.61%、86.76%和98.42%。2019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445.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83%,门急诊均次费用93.57元,比三级医疗机构低158.43元,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达51.2%。

(三)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和努力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一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全科医生制度。全科医生主要有二种来源,一种是对符合条件的原基层在岗临床或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经过半年的转岗培训,取得全科医生资质;另一种是从具有本科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招收(机构新进人员由单位发工资,社会招聘人员由财政发3万元/年生活费),经过三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将其执业范围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全科医生458名,其中,经过三年规范化培训的合格全科医生232名。二是推行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建医疗联合体,实施对口帮扶。由市级医院选派医疗专家或青年骨干到基层定期坐诊、挂职,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到市级医院进修学习,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三是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广泛推广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都设有中医科和中医综合服务区,并分别建成了8家省级、10家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近几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了应有作用,并逐步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但对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设施装备、环境条件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需求的增长,加之规划相对滞后,除原来由乡镇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构外,当初老城区通过整合利用原有资源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业务用房小、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2019年新定的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明确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得低于3000平方米(原为1500平方米),并要开设病床30-50张。而我市先期编制的《常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19-2020年)》已显得不相适应,以致一些机构面积不达标,无法开设病床;一些机构设备陈旧,没有按标准化要求配备更新。

(二)相关政策不够配套。上一轮医改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但从基层和群众的反映来看,某些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相关政策不够配套,运行情况不大理想。譬如:在药品供应上,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后,许多低价药品退出市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能使用省定的588种基本药物,居民习惯的常用药,包括专家门诊开出的职工医保目录中的药品在社区卫生机构部分配不到,患者反响较大,基本药物不仅满足不了群众的用药需求,而且影响了基层特色专科的发展。在编制核定上,我市是按照2019年省定标准核配的,标准较低,尤其是药剂、检验、b超、放射等岗位只各配1名,显然不尽合理,而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原来核定的1872名编制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收入分配上,实行绩效工资后,社区卫生机构一定程度上由过去的“做事养人”变成了“养人做事”, 出现了新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虽然制定实施了新的考核办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同时绩效工资的封顶和收入的基本平均,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且干的多、错的多、扣的也多,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升反降,甚至推诿病人。在财政补助上,我市采用补供方服务需方的政策,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由财政兜底,造成亏得越多补得越多,亏得越少补得越少的削弱医疗的现象。在医保定额上,我市社区卫生机构实行按次均费用3100元的标准核定医保定额支付;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行总额预付政策,经测算后次均费用大致为二级医院8000元、三级医院12019元。目的是降低医疗费用,但实际情况是社区卫生机构选择性收治病人,赚不到钱或有风险的都往上级医院推,结果是小医院住不进、大医院也住不进,使社区卫生机构资源(病床)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时推高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在收费价格上,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后,我市规定一级护理收费9元,家庭医生上门收费10元/次,因收费标准低,机构没有动力,虽然签了约,且居民有巨大需求,但实际却享受不到服务。

(三)人才短缺矛盾突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全科医生“招不进、留不住”、骨干人才缺乏和流失,以及空编与外聘并存等现象。据了解,我市第一批全科医生三年规范化培训,共招聘具有本科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112名,培训一年多后,其中一些考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即随之流失,最后只剩60多人,难以满足基层卫生机构的需求。而部分骨干人才又因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低,发展前景小等原因纷纷上流。去年,仅新北区三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有5名医生、8名护士辞职调离。目前社区卫生机构招聘医生、护士都很困难,特别是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紧缺,许多社区卫生机构只能采用外聘退休医务人员来解决医生不足问题。我市较早推行了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的医联体建设,但由于体制、机制及公立医院改革滞后等因素,至今没有真正建立起上下分工协作、互利共赢机制,对提高社区卫生机构医疗技术水平的带动作用有限,大多还是停留在表面和贯彻相关政策层面上,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和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障碍较多。

为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加快发展,推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实现医改提出的目标,我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9-2020年)》,科学制定我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进一步优化全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设置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考虑我市人口总量、区划调整、城镇化、老龄化和社区首诊等因素,以调整布局结构、提升能级为主线,理性有序发展,强化薄弱环节,科学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布局,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立足利用现有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对未达省定基础设施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新建、改扩建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地;要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张,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设置的要求,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规模,支持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机构利用空余床位开设医养护一体化的老年病床,发展健康养老服务;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情况以及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设置和调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配置数量和布局,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照相关规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设施配套。三是按照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的规定,在加快社区卫生机构基本建设的同时,按标准化配齐、更新医疗装备和公共卫生服务设备,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按照医改提出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总要求,坚持以病人利益为导向,综合运用医疗、医药、医保和价格等手段,形成有效的医疗分流机制,为逐步建立完善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就医制度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扩大基本药物范围。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增补品种外,选择新农合和职工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按一定比例配备给社区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在增加药物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习惯,并与上级医院用药相衔接,使群众享受到优惠、全面的用药服务。二是强化医保政策导向。科学引导基层首诊,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健全差别化支付制度。适度调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合理拉开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市医疗机构报销差距。除危急患者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及手术病人复诊、急诊和特殊情况外,参保人员未经转诊,自行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的,其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要在原有基础上明显下降。全面执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不同住院起付线政策,转诊病人采用累计起付线政策。合理设定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使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保持适当差距,引导患者分流就诊。三是建立有效签约制度。借鉴上海、杭州等地做法,实行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提高有效签约率,促进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式服务关系,适当提高上门服务收费标准,让社区居民接受更多、更全面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个性化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特殊人群的健康需求,使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上海长宁区在建立全科医生(团队)的基础上,将家庭医生分配到各个社区居委会,开展签约服务,实行健康、亚健康、患病人群分类管理,每签约1人收费120元/年,统一由医保基金支付,并建立了以签约数量、服务质量、签约对象满意度、首诊率、预约门诊履约率、转诊率、服务到位率等为内容的考核办法,按考核百分比将签约服务费返还给全科医生(团队)。杭州江干区同样每人每年收费120元(个人承担10%、财政25%、医保65%),签约服务费85%给团队,15%由区管理中心统筹,上门服务收费标准由过去的10元/次调整为按医生职称收费(中级40元、副高60元),以体现医技价值;签约对象门诊医保起付线下降300元,享受优先就诊、专家门诊、精确转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和个性化、特需等健康延伸服务。

(三)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切实增强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为加快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合理核定岗位编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医护比达到1:1.25,市相关部门要按照规定和标准,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综合考虑城区规模变化、服务人口和范围扩大等因素,实行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同时要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落实其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定编定岗不固定人员,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二是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将服务质量数量、患者满意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挂钩。社区机构在核定的收支结余中,按规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三是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加快推行全科医生制度,加强师资和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继续做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实施全科医生特岗项目,确保如期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合格全科医生目标。四是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以形成分级诊疗秩序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医联体和远程医疗等方式,制定各类远程会诊收费政策,逐步建立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建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共享诊疗信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教学培训。建立区域在线预约挂号平台,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转诊预约挂号服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优先安排诊疗和住院;将恢复期需要康复的病人或慢性病病人转诊到病人就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政府对医药卫生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推动医药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

推荐上级调研心得体会实用五

关于侯壁村经济发展的 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开展“六个一”活动的精神,为推动侯壁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侯璧村位于沁源县中部,行政隶属于交口乡。侯壁村天蓝水绿,境内无资源,属于纯农区,主要经济来源是耕地收入。本村有135户,484口人,耕地759.3亩,劳动力257人,农民人均收入3600元,农业产值30万元。沁河水绕村而过,山青水秀,风光宜人,紧邻汾屯线,交通便利。侯壁村党支部有党员22人,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近年来带领村民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修建了小型体育广场,购置了先进的办公器具,配备了高标准的远程教育设备,目前,村集体资产50.2万元。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侯壁村由“一品”向“多品”发展,在大力度发展苗木栽培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侯壁牛肉”,同时开发“青果寒泉寺”,发展旅游业,实现转型发展。

侯壁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侯壁村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大葱种植、苗木栽培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山西综合整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大力度开展好农业转型,将大葱种植发展为规模化种植。二是加快发展

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推荐上级调研心得体会实用六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给人民的生活与健康带来了许多问题。单从环境角度来看,我国人民为不断恶化的环境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有资料表明,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的总和每年就有10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经济的5、8%,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因为水质受到污染染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天台县的水质同样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因为水体受到污染,患环境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包括支气管炎、癌症、糖尿病等。我们经过数据整合统计得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治理水质污染需要靠群众与政府共同的努力。

调查对象:始丰溪和处在始丰溪下游且靠近天台县南工业区的蟹渚村的井水。

工作方式:问卷调查、走访居民

关键字:经济水污染始丰溪蟹渚村环境疾病群众政府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其研究与建议

一、母亲河——始丰溪的“烦恼”。

始丰溪是流经天台县的唯一一条大河,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在始丰溪的沿岸建立起来,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使昔日清澈的溪水变得浑浊并且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藻类在水中肆意的生长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话“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为了了解群众对始丰溪水质污染的看法,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收回的18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显示:90%的人认为现在始丰溪受到了严重的污染,56、7%的人认为工农业废水是始丰溪水质污染的源头。甚至有23、3%的居民想过因为始丰溪的水质污染而搬离。因为天台处于始丰溪的上游,且始丰溪流经多个县,因此天台县对其环境的治理和管理对始丰溪的水质有着决定性作用。从福溪街道城建工作人员的口中我们得知,南工业园区建在蟹渚村也就是天台县的边缘(始丰溪流经天台县河段的下游)对整个天台来说污染已经相应地减少,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样的管理态度放松了对该地方环保措施的监管与处理,可能出现不考虑环境而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的现象。

水质污染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建议:

原因:环境属于公共物品,外部性强,无法内部化,因此人们考虑问题时不会较多的从环境来考虑。环境问题的”肇事者”往往不唯一,这也给政府管理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建议:1、应向居民和企业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同时依情况加大违规处罚力度。2、通过民主制度的建设,政府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并增强法律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3、对于举报不良环境问题的居民依情况给与适当的奖励。4、完善农村的环境卫生设施,强化居民的环保意识。

二、蟹渚村村民“何去何从”?

地理位置在天台县的边缘且处在始丰溪下游的蟹渚村深受水污染的迫害。全村未安装自来水,以井水为生。近年来村子里的耕地被政府征收用于南工业园区的厂房建设。工厂废水的排放使井水受到了一定的污染,住在工厂旁边的居民更因为难闻的气味而不敢把窗户打开。如今在蟹渚村的上游兴办了一个煤场,井水开始变得浑浊,许多村民都不敢再继续饮用井水。在村子几里外的一处泉水成了村民的饮水源,但是由于较少的泉水量与高取水成本,饮水成了该村村民的一大难题。据了解,村民也到法院告过煤场的状,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许多村民反映有隐情存在,群众为此意见很大,对煤场很是不满。

建议:对于蟹渚村,当地政府应尽快建立自来水供水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当地政府因除了要加大环境对南工业区的环境治理外,应该介入对煤厂的调查,给群众一个合理的说法。

三、煤场怎么可以一年多不验收?

位于蟹渚村上游的煤场到现在还

能一直存在也是一个问题。从我们上次对环保局书记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个工厂批准生产前要经过环评与验收,环评与验收相隔的最长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但是蟹渚村旁的那个煤厂从环评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了而还未验收,具体的情况环保局的人也没说清楚,只是说他们将对煤厂进行验收,验收不通过的话将责令其停办。但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煤厂试生产期的延长足以说明这一点。

建议:环保部门要做好对煤场的验收,不应该继续往下拖。对于煤厂试生产期不明原因的提高政府应介入调查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对违法行为要给与打击。

四、村干部内讧,百姓利益放何处?

煤厂对蟹渚村造成的饮水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村子里未安装自来水。从一位老村干部那我们了解到现在蟹渚村的干部分成两派,由于双方意见不统一而造成自来水体系迟迟未建立。党员未发展的问题使得书记那边处于垄断地位,有些干部不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些都造成了蟹渚村建设的落后。

建议:农村党员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农村党员人数较少,如果党员的动机不纯势必会给整个村带来不好的一面,也会增加其他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的难度。因此上级部门要加强在农村群众入党方面的领导与监督作用,杜绝垄断现象的发生。在村干部的选举上要制定完善的政策,使选举更加合法合理,选出的干部更能代表群众的意向。

五、身体健康受威胁,疾病人数增加。

蟹渚村现在有五个年龄在50岁以下的人患了癌症,有三个人得了支气管炎,还有好几个糖尿病患者。据了解,这些得病人数与几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增加。

建议:1、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做好环境治理工作,给村民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2、村干部要深入了解群众,对于患病家庭应给予一定的补助。

推荐上级调研心得体会实用七

xx镇位于信丰县东部,国道信安线穿境而过,东临大桥镇、新田镇,南临安远县、安西镇,西接大塘埠镇、嘉定镇,北靠赣县。属赣南四大名镇之一,有“头唐江二”之说。镇内田畴肥沃,水源丰沛,物产丰富,是信丰县产粮大镇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其中金盆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素有“赣南小庐山”之称,农土特产全县翘楚,早年有“粉干、豆腐、腐竹、番薯粉”等四宝,今添“脐橙、生猪、蜂蜜、甜玉米”等新四宝。县新型动力能源产业园大唐工业园坐落太平、天光两村,镇内现有温氏、诸信、正邦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大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幅员面积3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355亩(其中水田面积25194亩、旱地面积3161亩),林地面积227677.5亩,公益林面积25814.5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19628.9亩,省级地方公益林面积6185.6亩),果业面积6023.51亩,烟叶面积1050亩。

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31人,其中新屋村为省级贫困村,另有石背、中坑、余村、天光、枫树、圳玄和李田七个市县级贫困村,截止目前全镇还有贫困人口966户、3017人。其中完全丧失劳动力的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1330,实施精准扶贫的扶贫对象450户1687人。

二、精准扶贫工作阶段性开展情况

一是“三项保障”体现领导高度重视和组织有力。xx年和xx年是全面启动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5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赣办字[]19号)的重要年,也是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的关键年,xx镇作为贫困人口较多的农业重镇,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不甘人后,做了不少工作。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抽调扶贫、民政等部门的“老中青”干部,组建全新的扶贫办公室,专门负责精准扶贫工作,村里以太平畲族村、新屋村为试点,组建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扶贫工作站,做到有机构、有专人、有资料。

二是“三个精确”确保贫困户识别有理有效有别。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31人,每家每户情况怎么样,哪些家是贫困户,原来的贫困户是否已脱贫,是否有返贫现象存在?这些都是精准扶贫基础工作亟须弄清楚的问题,对此,xx年下半年,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xx镇组织人员力量下村入组,按照“三个精确”的要求对全镇的贫困户认真识别。即流程精准。设立村级贫困对象民主评议小组,对递交申请的农户进行年人均纯收入调查,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后,初步确定扶贫对象名单;并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初选名单进行表决确定;然后由镇党委政府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和移民办复审,审定后在各村进行公告。严格按照“申请、调查、初选、表决、审核、公示、复核、公告”程序,把真正的贫困户对象公开、公正、公平的识别出来。对象精准。通过全面摸排、村级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等程序,最后确定出全镇贫困人口为966户共3017人,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对象行列。定位精确。对造成农户贫困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分门别类,将识别出的贫困户划分为“一般贫困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四种类型,对全镇一般贫困户438户1641人、扶贫低保户12户46人、低保户442户1244人、五保户74户86人一一登记造册,并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

三是“三合一”建档立卡完善贫困户信息管理。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资料信息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xx镇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贫困户的信息管理,初步行成“三合一”贫困户信息档案。即纸质户情卡。按照国家统一的贫困户建档立卡要求,为每一户建立了户情卡(见附件一),使贫困户家底一目了然。电子档案。对照纸质户情卡,将贫困户的信息录入到市、县、镇、村四级与“三送”工作平台互联互通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各级各部门(单位)与贫困户信息直通,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影像资料图。xx镇正着手采集收集贫困户的影像资料,一张照片或是一段视频承载着两个主题:农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愿望,为后期的结对帮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全面铺开的元年,xx镇在这方面虽然在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并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但仍有不成熟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走访调研中,就发现了一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少数村组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渠道过窄、甚至内容不对的问题。精准扶贫政策是国家近期的一项大的惠民利民政策,本应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而且要正确的解读,但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一些偏远地区的村组的一些群众却并不知情,或是只是知道个大概,不知其所以然,甚而有些农户把这项工作当成了“评先评优”的面子工程,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时,不配合反而藏穷掩贫,生怕别人笑话他的贫困。

(二)农民思想上的贫困成为贫困户脱贫的致命障碍。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农民收入难以估算增加了精准能识别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众的一些隐性收入较难掌握。

(三)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一是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在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二是一些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三是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四、下一步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认知共识。拓宽宣传渠道,精准扶贫工作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干部达成精准扶贫共识,群众增强脱贫致富信,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中心工作,镇村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来展开,宣传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大会小会不忘提,主要街道路口树立专门宣传栏,深入村组开展与精准扶贫相关的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成精准扶贫大合唱的浓厚氛围。

(二)统筹把握好外部帮扶和自我奋斗的关系。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俗话也常说,人穷最怕志短,扶贫必先扶志。要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要让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建设、扶贫项目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民主权利,充分调动他们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组织实施方面,xx镇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实行点与面相结合的方式,阶段式推进工作,先通过抓实有代表性的两个村,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模式,再在其他村进行全面推广。

(三)探索“自助餐式”帮扶思路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xx镇秉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思路,对贫困户实行分类定向精准帮扶。按照分类,对因病、因灾、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目前尚无致富门路等具有发展能力的扶贫开发户与扶贫低保户归类为一类贫困户,对残疾、智障、孤寡、缺劳少力等没有发展能力无法帮扶的低保户与五保户归类为二类贫困户。xx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自助餐式”帮扶思路,“政府主厨,农户点单”,xx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农户“菜单”即《xx镇精准扶贫帮扶措施情况表》(附件二)。表中将二类贫困户统一归为政策保障类,这些贫困户需要政府坚决落实“保障兜底”输血政策,通过民政社会救助维持其基本生存,逐年脱贫;而一类贫困户则进一步划分成产业项目扶持类、教育扶持类和就业扶持类,这类人员成为精准扶贫的主体,对此,xx镇结合本镇实际,形成了自己的帮扶思路。

一是产业项目扶持。xx镇内田畴肥沃,水源丰沛,物产丰富,是信丰县产粮大镇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农土特产全县翘楚,早年有“粉干、豆腐、腐竹、番薯粉”等四宝,今添“脐橙、生猪、蜂蜜、甜玉米”等新四宝,在这些以形成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鼓励贫困户积极创业,或养殖业,或种植业,或小食品加工业,政府在相关领域给与支持和帮扶。

二是就业扶持。一是依托县新型动力能源产业园大唐工业园、温氏、诸信、正邦等家国家级、省级大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伯乐蔬菜基地,解决贫困户中有就业意向和劳动能力的人的就业,帮助增长其家庭收入,今早脱贫;二是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

三是教育扶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生活和精神上脱贫的根本之策。xx镇贫困人口在校教育人数为682,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人员有93人,加大对这些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保障他们的稳定升学及毕业就业是培养贫困户脱贫力量的重要举措。

此外,还要进一步摸索建立易操作的刚性识别标准。国家、省因制定出台科学、合理、易操作的贫困户识别评判标准和办法,目前的识别评判办法不科学,操作性不强,识别出来的对象难于让群众信服,容易引发社会矛盾,而各级应尽量使识别过程和程序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