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孟子名言心得体会报告 孟子语录心得(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9:09:40 页码:14
孟子名言心得体会报告 孟子语录心得(八篇)
2023-01-08 09:09:40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孟子名言心得体会报告一

2、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3、亲情是什么?她是一瞬间内心的触动,但又往往是彻底的改变,是一种能改变十个月期望的力量,一种能忘却使命的神奇,是一种渴望平安的永恒。

4、内睦者,家道昌。 —— 林逋

5、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6、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 —— 萦福克勒斯

7、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8、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谚语

9、母亲在家事事顺。 —— 阿尔科特

10、亲情,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她都将永久陪同着你。

11、亲情是爸妈额上增加的鹤发,是爸妈眼中无限的关心和盼愿,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束灯光,给你的无可替代的家的感受和温暖。是的,人间最美的感情便是人世的亲情。

1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 罗曼罗兰

13、亲情是魂灵的圣火,在她的映照下,你才能事业有成;亲情是治疗伤痛的妙药,在她的安抚下,你才能百痛全消。鸟需求蓝天显示英姿,蛛需求编网横行天下,而人需求亲情来维系终身。

1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15、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16、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17、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 米尔

18、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 陈宏谋

19、亲情是什么?她是思念起始,但,又没有终点,是一种对家的留恋,一种对团圆的渴望。

20、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2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 孟子

22、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里带来甜甜的滋养;亲情是一缕轻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熔解;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乏烟消云集。

23、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24、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翻开的是一扇扇忧伤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浅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

25、长幼有序。 —— 孟子

26、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 —— 印度

27、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 英国

28、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洁;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到达一种意境。亲情,生命永久的动力。

29、亲人帮亲人,无亲来帮愁煞人。——英国谚语

30、昏黄中感应父亲的关心,缓缓的风儿撩起窗纱;恍惚中听到母亲的丁宁,轻柔的雨儿爬上窗台。

31、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 —— 钱大昕

32、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 —— 木村久一

33、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 孟子

34、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3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 孟子

3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 高尔基

37、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虑,留下高兴;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亮。

38、亲情是成长的摇篮,在她的抚育下,你才能安康成长;亲情是力道的源泉,在她的浇灌下,你才能强健成长。

39、儿女抱在身,方知父母恩。

4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41、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 —— 所罗门

42、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 —— 吕得胜

4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44、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 武则天

45、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 —— 比彻(.)

46、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47、当我忧伤时,亲情给我抚慰;当我迟疑时,亲情给了我鼓励;当我欢愉时,亲情给了我祝愿。

48、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 巴金

49、亲情是长白山顶的积雪,简练却

永久;亲情是底格里斯河的流水,温顺却又悠长;亲情是西西里岛的那轮夕照,亲情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碑文,恍惚却又隽永。

最新孟子名言心得体会报告二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以下是“礼仪名言警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让者,礼之实也。——朱熹

2、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3、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张载仁

4、礼貌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塞万提斯

5、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6、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8、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9、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10、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11、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孔子

12、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13、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4、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15、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

16、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1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18、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19、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20、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21、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22、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23、奢侈总是跟随着,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24、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2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26、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27、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法·卢梭

28、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29、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30、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31、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32、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美·爱迪生

33、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3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3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36、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37、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法·拉罗什福科

38、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科夫

39、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

40、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41、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42、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43、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44、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

45、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茹贝尔

46、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拉罗什福科

47、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48、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49、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50、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5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52、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

53、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维吾尔族谚语

54、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55、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5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57、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58、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况

59、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60、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61、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62、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元

63、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64、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约翰·洛克

6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67、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斯鸠

68、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6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70、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赫尔岑

71、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72、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尔

73、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74、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自修,心尚礼则自泰。——颜元

75、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76、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77、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78、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79、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80、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最新孟子名言心得体会报告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背诵全文。

2.理解解文章内涵。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能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积累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背诵全文。

2.理解解文章内涵。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教学难点:

积累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过孔子的《论语》,和《论语》并列为四书的还有《孟子》、《大学》、《中庸》,今天,我们要学习《孟子》中的文章。

二、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与老子、孔子、墨子,并称中国四古董。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政治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三、朗读:

1.听范读。

强调句子的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翻译课文

1.结合注释,试译课文。

2.全班交流,扫除翻译难点。

参考: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同桌互考课下重点实词。

①举:举用,选拔。

②空乏:资财缺乏,即贫困。

③动心:使心惊动。

④曾益:增加.

⑤曾:同“增”

⑥恒:常。

⑦过:过失,此处是有过失的意思。

⑧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⑨作:作为,奋起。

⑩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

11色:面色。

12入:在里面,指国内。

13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14拂:通“弼”,辅佐。

15出:在外面,指国外。

五、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证的?

明确: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

六、作业

1.熟读课文,整理课下重点实词

2.背诵并默写课下重点实词。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考查实词背诵情况。

二、研读课文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

明确:经受磨炼的好处。

5.第二段从几个方面论述的?

明确:三个方面:

思想:“苦其心志”。

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6.第二段和第三段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段:个人成才。

第三段:治理国家。

7.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8.作者通过全文的论述,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人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进而取得成功的事例?

参考: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2.你还知道哪些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类似的名言。

①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②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③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比亚德

④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海伦凯勒

⑤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⑦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⑧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四、作业

1.熟读并默写全文。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思想、身体、行为--入、出:亡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最新孟子名言心得体会报告四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

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孟子说;“这样说来,那末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一般的道理。”

“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所走的道路,遍布在中原地带。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

“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庄稼成熟了,百姓得以生存繁殖。关于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近似了。唐尧又为此担忧,派契做司徒,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唐尧说:"使百姓勤劳,使他们归附,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加恩惠。"唐尧为百姓这样担忧,还有空闲去耕种吗?”

“唐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广大辽阔啊,百姓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

陈相说:“如果顺从许子的学说,市价就不会不同,国都里就没有欺诈行为。即使让身高五尺的孩子到市集去,也没有人欺骗他。布匹和丝织品,长短相同价钱就相同;麻线和丝絮,轻重相同价钱就相同;五谷粮食,数量相同价钱就相同;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相同。”

最新孟子名言心得体会报告五

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诚的友谊好象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作者:哥尔顿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作者:鲁迅

竭诚相助亲密无间,乃友谊之最高境界。作者:瓦鲁瓦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晋)付玄

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作者:巴甫洛夫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作者:墨翟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作者:(唐)贾岛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人生乐在相知心。—(宋)王安石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如果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的朋友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作者:蒙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子夏

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作者:(宋)司马光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知道危险而不说的人,是敌人。作者:歌德

最新孟子名言心得体会报告六

1、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3、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8、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9、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1、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3、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1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0、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21、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最新孟子名言心得体会报告七

1、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2、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4、言忠信,行笃敬。——论语

5、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7、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8、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马克·吐温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10、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1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12、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赛,英国作家

13、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14、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15、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

16、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0、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

21、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22、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23、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5、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26、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27、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28、人类被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29、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30、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31、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32、一言之美,贵于千多。——葛洪

3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34、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35、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36、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37、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3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39、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40、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富兰克林

41、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

4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43、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44、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约翰雷,英国学者

45、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46、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47、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48、民无信不立。——孔子

49、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50、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邵雍《迷悟吟》

最新孟子名言心得体会报告八

1: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2: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3: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5: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6: 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7: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司马光

8: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9: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10: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11: 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林逋

12: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13: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4: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15: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冯梦龙

16: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17: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8: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19: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20: 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21: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22: 图大者,当谨于微。——吕近溪

23: 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2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5: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26: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况

27: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28: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晋朝隐士

29: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30: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