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5:02:07 页码:8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实用11篇)
2023-11-21 05:02:07    小编:ZTFB

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一些心得体会,可以通过写作来记录和分享。写心得体会时,我们要注重观察和思考自己的经历。以下是一些不同主题的心得体会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层面的经验总结。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夜晚,安静得出奇,只有我在静静的看红岩。

当我读到凶残的敌人把竹签插入江姐的十指时,我的心收紧,仿佛也看到了江姐那苍白的面孔,血流不止的伤口,我真痛恨那些“杀人不长眼”的“恶魔”,也替江姐揪心;当我读到江姐临行前,从容不迫的穿上红色绒绒衣,像往常一样梳理着兴发……我被这位你女英雄的气概深深的打动了。多么伟大的革命战士啊!为了共产主义的目标,她早把个人生死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为党为人民付出了一切。

而我,平时碰到一点儿小挫折,就像缩头乌龟一样把头缩进了壳里。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会呢喃的说:“别费心思了,明天早上问问同学,或看看别人的……”在家里,父母让我做家务,我总是厚着脸皮——“靠”。靠到最后,父母也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动手。日久天长,我就变得懒惰、胆小、懦弱,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勇气、没有信心,在江姐的面前我是多么的懦弱和渺小啊!

书看完了,江姐的话仍在我的耳边回荡:“竹签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革命前辈面对重重困难都无所畏惧,我就更应该勇于拼搏,战胜一切的困难!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红岩,是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一个代名词。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背景下,红岩小说涌现出了一大批描写敢于牺牲和奉献精神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以红色时代的英雄人物为主角,展现了他们在革命中经历的磨难与坚持。对于这些小说,我深感敬佩和感动。下面将从人物形象塑造、历史背景刻画、情节设置、艺术手法运用以及价值观思考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红岩小说的体会。

首先,红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令我印象深刻。小说中的人物个性各异,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事业和理想而奋斗的。例如,在巴山上的故事中,男主角陈梦生在巴山原本可以过上优越的生活,但他却自愿来到红军队伍中。在红军的严格训练下,他逐渐成熟,成为了一名英勇的战士。他不仅是英雄,也是一个具有深情厚意的人。他以自己的音乐天赋和音乐才华,鼓舞着战友们的士气。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形象,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红岩小说的历史背景刻画让我对那个时期的励志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小说描绘了人民群众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悲壮境遇和坚定信念。在《红岩》中,女主角吴雪雁靠着坚定的信念,坚持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坚定的信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无不值得我们学习。这种历史背景的刻画,为读者们提供了一把开启了解历史的钥匙,并激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价值追求。

其次,红岩小说中的情节设置让人过目难忘。小说情节环环相扣,扣人心弦。读者难以预料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这悬念的设置让人屏息以待。在红岩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红岩三尺》。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战士胡骊嘉与特务黄飞龙斗智斗勇的故事。胡骊嘉机智勇敢,智斗敌人的情节一波三折,让人深陷其中。同时,小说中也描写了胡骊嘉与红军战友一起战斗,互相支持的场景。这些情节设置不仅增加了小说的吸引力,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那个时期的革命斗争。

其四,红岩小说的艺术手法运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小说通过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使故事更加生动。在《红岩三尺》中,作者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将胡骊嘉的故事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交织,增加了神秘感和故事的层次感。同时,作者还通过描写音乐和歌曲的方式,增添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红岩小说成为了文学佳作。

最后,红岩小说中真挚的情感和价值观思考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小说中描绘了众多英雄的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为了正义、为了信仰,不惜牺牲生命,这种坚守和奉献精神让我深感敬佩。同时,红岩小说中也不乏对于道德、家庭、友情等价值观的思考。这些思考启示着我,教导我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总的来说,红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历史背景刻画、情节设置、艺术手法运用以及价值观思考等方面都给了我深刻的感受和启示。红岩小说以英雄人物为主线,通过真实的历史故事,展现了他们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坚守和奉献。这些小说不仅对于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也给当代读者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教育与文学享受。在今天这个时代,读红岩小说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定的信仰,使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读过《红岩》这本书,我被书中一个个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和英勇气概所感动。

许云峰,一位热爱革命、忠诚于党的革命领导人。敌人听到他的名字就心惊胆战。在狱中,他孤身一人在暗无天日、饥寒交迫的地下牢房里,带着沉重的手铐、脚镣,被敌人折磨得骨瘦如柴、伤痕累累,还坚持不懈的用双手挖出一条通向外界的隧道。为了大家的利益,他放弃了自己的逃生机会,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大家。他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令我汗颜!

华子良,潜藏在敌人身边长达十五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装疯卖傻,吃尽了苦头。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他担当起了监狱与外界的联络员,为营救战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令我叹服!

成岗,在狱中,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时,也绝不说出党的秘密。他这种坚定的意志力,值得我们学习。

刘思扬,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却对革命坚贞不屈。家里的花园洋房宽敞舒适,牢房里狭小拥挤、臭气熏天;家里吃穿不用愁,牢房里吃的是难以下咽的馊米饭。但他还是毅然而然的选择了革命,用自己的行动叩开了党的大门。他这种追求光明、不怕吃苦的精神震撼着我。

江雪琴,一位具有坚定党性的女共产党员。当在城门楼上,看见朝思暮想的爱人被敌人杀害时,竭力掩盖着悲恸欲绝的心情,表现出来的沉重、镇定使人佩服。在狱中,江姐受尽了敌人的折磨。穷凶极恶的敌人用鞭子抽打她、用竹签扎她的手指,想尽了各种手段也没使江姐屈服。她这种坚贞不屈让我们自叹不如。

……。

读着一个个革命者的英雄事迹,我深深地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了新中国,为了广大民众,多少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我们生活在新中国的今天,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就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英雄,铭记心中的责任,继续发扬先辈们的优良革命传统,立志振兴中华,光耀中华。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红岩》。

作为故事的旁观者,我亲眼那国民党惨无人道的毒刑,痛苦的呻吟于他们来说就是悦耳的音乐,他们对生命、对鲜血早已麻木,一群畜生!同时,我也结交了许多刚正不阿、为党的事业不惜自身的地下党同志们,许雪峰叔叔面对敌人的审问,对答如流,惊得敌人哑口无言。敌人对他是畏惧的,许雪峰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气,是不容侵犯、不可毁灭的,这正是敌人畏惧的原因。斗争是残酷的,国民党的枪下倒下过多少正直的共产党人。我不禁向他们牺牲的方向深深鞠躬,“我们倒下了,还有更多人会来接替我们。”冥冥之中,我仿佛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是的,不会倒下!你们看,共产党已经站了起来了,革命先烈们!

每当我遇到困难,想半途而废时,他们的面孔无一不浮现在我眼前。“前进!”想到他们,想到珍藏于心的那块被血浸染的石头,我的心中便重燃起了希望!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红岩是一部具有浓厚历史背景和独特群像画面的小说,凭借着其真实的情节和饱满的人物形象,深深地触动了读者们的心灵。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不仅大开眼界,了解了革命年代的斗争历程,也对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情节展开、人物形象、历史意义、艺术价值和对个人的启示几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红岩小说的情节展开十分精彩,悬念迭起。全书以红岩学校的历史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史铁生的成长经历,把我们带入了整个故事的纷繁复杂之中。从最初的梦想学堂到后来的地下抗日根据地,再到最终的遭遇波折,情节跌宕起伏,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在这个过程中,红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们纷纷倒下,他们的坚持和牺牲让人动容。同时,小说以史铁生风雨同行的经历为主线,揭示了众多当时中国的青年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和痛苦,这种情感冲击着读者的内心。

其次,红岩小说中各个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个性鲜明。史铁生是小说中最突出的人物之一,他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赞叹。在他周围,还有一群形象鲜明的同学和老师,比如勇敢善良的小刀,聪明勇敢的小凤,坚定不移的骆兰馨等等。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生命轨迹,与史铁生一同构成了整个小说的人物画卷,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红岩小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以红岩学校的历史为背景,以抗日战争为发展脉络,真实再现了中国革命年代的历史场景。通过小说,我们了解到这个时期中国青年的思想变革、价值观塑造以及面对困境的勇敢精神。同时,小说也展现了红岩精神这一重要的社会精神内核,红岩学校的师生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命运不可辜负”,他们的勇敢与坚持影响了整个历史时期的中国人。

第四,红岩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作者刘心武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述了红岩学校的故事,使整个小说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他以红岩学校的历史为背景,以史铁生的成长为主线,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与历史事实紧密结合,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同时,他还通过真实的描述和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张力。

最后,红岩小说对我个人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通过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和坚定。史铁生等人在红岩学校中以身作则,用行动诠释了“走在时代前列、奋斗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的精神。他们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毫不退缩,体现了坚定的信仰和担当精神。这种精神将一如既往地影响我,激励我在实践中勇往直前,努力奋斗。

总之,红岩小说是一部历史感厚重、激发灵魂深处共鸣的作品。通过真实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重要的历史意义、高超的艺术价值以及对个人的启示,这本小说给予了读者们极大的启示和引导。阅读红岩小说,既能够增长知识,了解历史,也能够涤荡心灵,激发信念。相信通过这本小说的启迪,我们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实际生活中发扬红岩精神,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这个暑假我读了不少书,其中《红岩》给予我的印象最深。

《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的英雄事迹。

当我读到红岩里可怕的敌人把尖利的竹签钉入江姐的十指,我的心渐渐缩紧了,仿佛看见了江姐苍白的面孔,流血的双手,我真替江姐担心;当我读到江姐临刑前,从容的穿上红色绒线的上衣,像往常一样的梳理头发,我被这位女英雄的气质深深地感动了。多么伟大的江姐!为了革命事业,他早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她为共产主义目标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光荣的一生!

读到刘思扬进监狱的这一段,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我在想为什么那个叫什么高会背叛共产党成为卖国求荣的鼠辈。我把许多入狱后的革命战士同他作比较,才发现,每个人都有两面。许云峰等宁死不屈的人战胜了自己的虚荣心,为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而他,这是被利欲蒙蔽了眼睛。它舍弃了自己的尊严苟活着,“苟”那我说是“狗”,他像狗一样活着。他让国民党引以为傲,什么狗屁共产党,到头来还不是到他们那儿当了一个连看门狗都不如的“人”!

书终于读完了,江姐那掷地有声的话语还在我耳边回荡:“竹签是竹子做的,但是我们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革命前面对屠刀到无所畏惧,我更应该勇于拼搏战胜困难,做个像江姐那意志坚强的人!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又一次翻开《红岩》这本书。我的目光被一段内容所吸引,读完这一小段后,我的感触颇多。

读完这一小段之后,我不禁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最让我感动的一部分,是江姐她们得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在红旗上绣金星的场面。我觉得,这五颗金星就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而这鲜艳的红旗,代表的正是她们炽热的爱国之心啊!这面来历不凡的红旗,早已飘扬在了江姐和战友们的心中。

现在,每当我看见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有着别样的感受。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面普通红旗,然而,这里面寄托着多少革命烈士对未来的憧憬,蕴含着多少革命的烈士的爱国之情?这鲜艳的五星红旗,包含着我的爱国之情,飘扬在了我的心中。

我们现在平静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这如同一面鲜艳红旗,飘扬在我们心中。

让我们向这些革命先烈致敬吧!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在我读完《红岩》这本长篇小说之后,我深受感动,并且感觉到我受益匪浅。这部小说呈现出来的是革命年代中的青春,勇气和爱情。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群年轻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具备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敬业精神。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许多青年人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他们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他们有的投身革命,有的积极宣传,有的则在特殊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敢于站在正义的一边,决不怕困难,也不会向暴力和威胁低头。

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时代的爱情。小说中不仅仅是讲述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更通过角色塑造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一种与革命同在的爱情。他们可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守望相助,彼此扶持,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情感的坚韧和信仰的力量。

另外,这部小说为我们揭示了在那个时代的青年人身上的另一个品质,就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经历了各种的磨难,有的失去了家人和朋友,有的在倒下的同志身旁咬牙坚持。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始终保持冷静,展现了顽强不息的毅力。

总之,通过阅读《红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所具备的各种美德。我们自己身在安逸的环境中,或许会感到很难意识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性和存在,但是这些品质却都是让整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宝贵财富。我相信,在今天,这些美德依旧具有同样的价值,我们也需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培养它们。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近期我读完了《红岩》,这是一部描写中国革命时期烈士的长篇小说。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先烈们不畏强权的勇气和坚定信念。下面是我对这部小说的心得和体会。

在小说中,我看到了许多革命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不退缩,不屈服。他们的坚韧和毅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我们的今天创造了美好的明天。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他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思想,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这些人物的形象都凸显了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和民族觉醒的意识。小说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例如刘胡兰等有着坚定信念的先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外,小说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思想,读者可以通过了解剧情和人物,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例如,通过小说中的许多描写,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毛泽东和中共的历史。这不仅让我认识到中共的重要性,还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Solid的历史基础。

总的来说,《红岩》这部小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先烈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读完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坚定信仰。这也为我今后的成长和前进指明了道路。我相信,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和思想,中华民族一定会更加强大,实现伟大复兴。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在读《红岩》这本书之前,早已听妈妈讲过有关江姐的故事,我也非常喜欢这位革命前辈。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便被书的封面深深吸引住了,鲜红的底色,一棵苍劲的松柏傲然挺立在一块坚硬的岩石上。让人不由得精神振奋。

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其中江雪琴江姐最让我敬佩。当她亲眼看见丈夫彭松涛被悬首示众时,她没有像一般女性一样不堪一击,而是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的埋在心底,正印证了那四个闪闪发光的字——前仆后继。当她由于甫志高的叛变而被捕入渣滓洞时,面对凶暴的野兽,面对残酷的重刑,她没有丝毫的屈服与畏惧。

当我看到特务头子徐鹏飞惨无人性的下令一次又一次的将一根根竹签扎入江姐的指尖时,我也感到那种痛苦,就像竹签钉在我的心上,却听不到江姐的一声呻吟,她在词句中写道:“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从江姐身上,我看到像金子一般亮,像金子一般坚的精神。如果说我在江姐身上学习到的是坚强,那么我在许云峰身上,学到的便是镇定。

当他猛然发现甫志高叛变时,仍然神色不变,并且告诉李敬原马上通知其他党员转移。自己却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样子,缓步向甫志高走去。我不禁心生敬意,要有多强大的心理,才能做到许云峰这样!在他被捕之后与徐鹏飞的一次谈话中,他以自己的镇定惊住了貌似骄横实则渺茫的徐鹏飞。

对于敌人的残暴,他只是平静的说了一句“拷打得不到的东西,刑场上同样得不到”;对于敌人枪毙的威胁,他无所畏惧的迎上前去;对于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决不会动摇!看到他这样坚定的决心,我心里充满了对他和宁死不屈的战友们的尊敬,同样也充满了对束手无策的敌人的蔑视。

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下干硬霉臭的饭粒,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伤口袭来的阵阵裂痛……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这本书让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英勇坚强的人。

红岩小说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这些天,我读了《红岩》一书,是我的感受是:中国人具有钢铁般的意志。

这本书主要讲了:1948年,重庆正处在国民政府统治中最为黑暗的一刻。共产党员为了配合工人运动,江姐、许云峰、成岗等共产党员便为其他工人传递革命的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后,虽然有些共产党员英勇牺牲,也有一些无耻的叛徒,但是共产党员仍然取的了最终的胜利,迎来了胜利的朝阳。

在我看到江姐面对敌人似的心声: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一直是钢铁。看到这里,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我们的前辈和共产党员用钢铁般的意志让敌人输的一败涂地。同样,在今天的我们也应该如此,要用钢铁般的意志去面对困难,不退缩、不畏惧。

我曾经还看过《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和《红日》等抗日战争的书,最令我感动的还是中国人的钢铁般的意志——不退缩、无畏惧、迎难而上。

我们中国人拥有像钢铁般的意志,拥有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我们既然有幸成为一名中国人,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我们今天的幸运,像我们的前辈那样,像英勇献身的共产党员那样,练就自己的意志,为祖国尽一份应有的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