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孝忠》心得体会 有关孝的心得(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20:29:26 页码:11
《孝忠》心得体会 有关孝的心得(6篇)
2023-01-08 20:29:26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孝忠》心得体会一

《孝经》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让我想起被曹操射瞎左眼的夏侯惇,他在被射中时,本想把箭拔下来,却把左眼珠也拔下来了,他大喝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便把眼珠吃了,可见他是多么得孝父母。

“孝”最初来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世界上的孝有很多,甚至有成千上万种,但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才是最无私的,无悔付出的,伟大的。这,我们无法还清,能做的,只有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解难,减少他们的痛苦,是挂在他们脸上多的是笑容,而不是永远的泪光闪闪。

一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就本能的想去回报父母,其实,这就是“感恩”。对父母的感激,本能的扩大到视自己孩子,辛苦教育我们的老师,为我们提供粮食的农民。我们一切的一切,自己并没有创造多少,几乎都是别人给予的,不求回报给予的。因此,就产生了爱心,懂得了回报。

做一个人,最要懂得就是感恩。因为,人做的最崇高的的事情莫过于行孝,最纯洁的想法就是感恩,

但是,随着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快速步伐,有些人却和父母疏远了疏远了。那些父母们就像被人扔在角落里的旧衣服,被忘了曾经的为他得付出和帮助,和为他减少的伤害,眼睁睁的看着他去穿一些表面华丽,而对他有不合身的衣服。而我们却习以为常,不看在眼里,而认为那是理所当然,仍旧不在意。

一个人有了孝,就有了仁爱之心,他自然就会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疾恶如仇,由此而产生正义的情感;有了感恩之心,才能由衷地产生恭敬之心,用恭敬之心待人接物是表现为有礼而不轻漫;有了感恩之心,做事自然会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开启智慧;有了感恩之心,与人交往自然就会诚信无欺。现在商业上的信用危机,思想的根源在于经营者不承认自己的“成功”是靠别人的“成全”,对社会、对他人不存有感恩之心。所谓五德:仁、义、礼、智、信,人的优良品德都是由这种感恩之心而来的。他教我们做一个懂“孝道,孝德,感恩”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在社会生活的“人”不得不需要对父母尽孝,需要对爱的正确认识,需要心存感恩,这样人活着才能对这个社会有所作用,自己有作为,不枉费活在世上的岁月,不浪费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所付出的爱。努力,奋进!

关于《孝忠》心得体会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二班的王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孝亲敬老,争当美德少年》。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誉为“诚信礼仪之邦”。古人说“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亲敬老”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大家还记得前些日子刚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仪式》吗?这些人与我们一样大,但生活艰难让他们早早的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他们遇到困难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挑战它。他们的孝心打动了天下的所有人。

听着他们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自己和他们真是天大的区别呀!自己做事拖拖拉拉,房间里物品摆放乱七八糟,一遇到困难就嘤嘤哭泣,。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就像是“绊脚石”,使我们晕头转向,无法前进。

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香茶,也许老人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地捶背,温暖地搀扶,都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多为他们着想,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外出学会礼让老人;在学校里,更要尊重师长……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争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礼貌学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孝忠》心得体会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解州小学六一班的任雨欣,今天我讲的故事的题目是《孝敬父母,从我做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它是作为儿女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作为儿女,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作为女儿的我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呢?下面我为大家讲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寻访中医、西医为妈妈看病。我的妈妈体寒,并且一直贫血,这是生我时落下的病根。每天早上妈妈的肚子都胀的圆圆的,非常疼痛;每天晚上不管天气冷热,妈妈的手脚都是冰冷的。这些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在我八岁时,一天放学,我和表妹跑遍了我们这里的五个诊所,以及周边的两个诊所,向医生打听治疗方法。最后一位老中医为妈妈开了一张药方,我高兴极了。那天天已经很黑了,我才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非常焦急,也很生气,当我拿出药方并向他们说明情况时,妈妈感动的流下了眼泪,而爸爸也眼圈微红。从那以后,每天早上我都会为父母准备两杯开水,缓解体寒,清洗肠胃;每天晚上我也会为父母准备洗脚水,妈妈的必须要有姜片,这是老中医告诉我的,这个习惯到现在我还一直坚持着。

第二件事是陪妈妈看病。记得暑假里有一天爸爸不在家,妈妈突然肚子疼的厉害,脸色煞白。我就赶紧扶着妈妈去了我们小区门口的诊所,经医生检查妈妈是急性肠胃炎,需要马上输液。妈妈连输三瓶液,输了4个多小时,在这期间我一会帮妈妈倒热水,一会给妈妈取药,一会扶妈妈上厕所,没事的时候就陪妈妈聊天。周围的叔叔阿姨都夸我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而我觉得,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这些又怎能报答母亲的恩情呢?

同学们,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一定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比如:他们累了,我们搬上一把椅子让他们坐坐;他们渴了,我们倒上一杯清茶让他们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我们用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他们……孝敬父母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能让我们的爸爸妈妈感到欣慰,高兴和快乐。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同学们,让我们赶紧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吧!

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愿孝道之花常开不败,更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永远幸福安康!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关于《孝忠》心得体会四

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长辈,养育了后代晚辈,自然应受到后代晚辈的孝顺尊敬。试设想,一个对父母长辈出言不逊、举止不雅的人,能成为爱国成才、奉献力量的人物吗?古今往来的名人贤士,多是忠孝双全,值得称道的杰出人物。请听下面两则故事。

一则是“方观承千里探亲”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的方观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亲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

方观承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狱使其祖父、父亲因一朋友写了一书而被株连,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服役,其家产也被没收充公。年幼的方观承兄弟无依无靠,只得到寺庙中暂栖其身。

在寺庙中,方观承兄弟含泪度日,备尝艰辛,但方观承最想念的还是祖父和父亲。他鼓足勇气,向长老提出请求,允许他俩前往边疆探望长辈。长老念及二人年幼,尽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极力劝阻。方观承则恳求说:“祖父、父亲遥在天涯,对家中亲人望眼欲穿,我们若能前往,定会增添些许慰藉。为给二老一点安慰,我们即使受点折磨,遭受点艰难,也在所不辞。请长老思准,让我们启程。”

方家兄弟的义举,感动了长老,长老送其路费,含泪目送他们踏上探亲路程。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饥挨饿,搀扶相行,衣破成条,脚生老茧。几个月后,他们终于见到了二老。四人抱头痛哭之后,祖父、父亲心中为自己有这样的孝顺后代顿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伦之乐之中。

另一则是“冯玉祥买肉孝父”的故事。

冯玉祥将军不仅是个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旧社会当兵是个苦差事,当兵的经常发不上军饷,逢五排十还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亲念其年幼身弱,总想方设法给儿子凑几个小钱,让他买个烧饼充饥。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里日子艰难,父亲又伤了腿,正需补补身子。但如果不要这钱,父亲会生气。于是他就把父亲给的钱一个不花,攒了起来,过些天再把自己平时省下的一点饷钱凑在一起,到肉店买了二斤猪肉,请假回家给父亲烧了锅焖猪肉。父亲见后顿时生疑,便质问这肉的来历。冯玉祥深知父亲的严厉,只好如实道来。听后老父亲一把拉过懂事的孩子,一句话也说不出,眼泪扑籁籁地掉了下来。

像这样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当今许多有高尚情操的青少年,也是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好楷模。这种把孝心献给长辈,把爱心送给别人的好人好事,汇成了一首首人间完美温馨的爱的乐章,奏出了时代的强音。

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长辈,养育了后代晚辈,自然应受到后代晚辈的孝顺尊敬。试设想,一个对父母长辈出言不逊、举止不雅的人,能成为爱国成才、奉献力量的人物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他们为儿女付出了许多心血,作为儿女,我们应时时处处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我们这些独生子女,仗着自己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些人便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在家中样样依赖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对自己照顾得稍不如意,便会乱发脾气,父母的话不听,还粗声粗气地顶撞父母,更谈不上体贴父母,帮父母做事了。你说,这是尊重、孝敬父母的表现吗?

在人类的天性中,最愉悦的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的理由就是无限彻底的奉献,当我们在品尝爱的甜美时绝不会有丝毫的邪念和市侩,如果那样就不是爱,而是交易,是对爱的最大的亵渎。

朋友,请学会孝亲敬百善孝为先”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有多少感天动地的孝事至今仍铭记在人民心中。

古代有王祥卧冰取鲤;董永卖身葬父;孟宗哭竹生笋……

现代也有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骑着一辆破旧不堪的三轮车在捡完饮料瓶后向一个无人的胡同骑去,一个青年拦住了她的去路,用刀对着她,歹徒用力掰开她的手,而她却紧紧的攥着手里的钱死活不松手,还拼命呼叫,呼救声惊动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们闻声赶来,合力逮住了歹徒。众人带着歹徒搀着小姑娘来到了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们。审讯时,歹徒对抢劫一事供认不讳。而那位小姑娘站在那儿直打哆嗦,脸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小姑娘回答说:“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断了。”说着抬起右手,人们这才发现,她右手的食指软绵绵的耷拉着。而手里钱的数字让人们都惊呆了,手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

为了8块5毛钱,一个断了手指,一个沦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

民警迷惘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小姑娘,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块 5毛钱呢?他决定探个究竟。所以,将小姑娘送进医院治疗以后,他就尾随在小姑娘的身后,以期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出了医院她买了几种水果,最后她来到了墓地,在一块新墓地前跪了下来说:“妈妈,我已经还完了为您治病所欠下的钱。还挣了8元5角。妈妈我可以为您买水果,都是好的,您尝尝吧!这是您生前的小愿望,您虽不说但我知道。谢谢您…...”

这让我想起在报纸上看到的《孝子患绝症隐瞒七年 六旬老母捐肝救子》的故事,更是让我更加深刻体味了母爱的伟大。儿子患病为让母亲安度晚年,撒了七年的爱心谎言;母亲得知真相后,决定捐肝救子。母亲只有一个心愿:“我只希望儿子好好活着。只要儿子能好,卸我身上哪块器官都行!”面对这样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想,世上最伟大的爱是也不过如此。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正因为这样才显得我对父母的爱是那么渺小。她不图回报,只知奉献;她为孩子的进步、成功、幸福、健康而兴高采烈;她为孩子的失意、挫折、疾病而焦虑不安!只要孩子能好,她即使再苦再累也心甘;只要孩子能好,她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情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我们一生也永远报答不完的。

每个人成长的一生,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浇灌;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凝聚着父母的爱心一片。向父母尽一份孝心,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有的人认为 “只要让父母吃饱、穿暖、居安、行便”就是尽孝了,其实,也不尽然。老年人更需要感情上的温暖。孝心不是一桌山珍海味的盛宴,也不是一身花团锦簇的衣冠。是一个平常的电话:报声平安;是一次心境的交流:无所不谈;是一次举步之劳:常回家看看。无论是什么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在“孝”的天枰上它们都相等。都让父母感到无比温暖。

用心关爱父母,不要说还来得及,也许今天的错过,就成为了明天的终身遗憾。

关于《孝忠》心得体会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二班的王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孝亲敬老,争当美德少年》。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誉为“诚信礼仪之邦”。古人说“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亲敬老”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大家还记得前些日子刚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仪式》吗?这些人与我们一样大,但生活艰难让他们早早的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他们遇到困难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挑战它。他们的孝心打动了天下的所有人。

听着他们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自己和他们真是天大的区别呀!自己做事拖拖拉拉,房间里物品摆放乱七八糟,一遇到困难就嘤嘤哭泣,。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就像是“绊脚石”,使我们晕头转向,无法前进。

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香茶,也许老人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地捶背,温暖地搀扶,都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多为他们着想,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外出学会礼让老人;在学校里,更要尊重师长……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争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礼貌学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孝忠》心得体会六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万经典中,孝义为先,早在古老的原始社会就已存在。从甲骨文的字形中,我们不难看出:孝,上边一个老字,下边一个子字,也就是说,只有老人,不能称之为孝,老人膝下有子方为孝。这也正应了《孟子〃离娄上》的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历代专家学者不断探求的高深学问,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清楚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感应。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尽孝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等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他们也在慢慢的老去,等他们老得走不动了,出不去了,孩子就是他们的全部支柱。

在我上大学的前一天,父亲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家里的任何事情不用操心,只管好好学习。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啊,我当时心里是五味杂陈,可能是因为第一次要离开父母,去这么远的地方,也可能是因为明白了父亲的话。当时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 大学的时候,我拼命读书,拼命学习,经常下了课就跑去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那时候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希望自己也是书里的人物。我记得在古文区读过一本《二十四孝》,其中的故事我在当时有很多都不理解,我不明白为什么丁兰的妻子刺破公婆木像的手指竟然真的会流出血来,为什么郭巨要埋掉自己的亲生骨肉而节省口粮来供养母亲,更不明白为什么舜要以礼对待一心想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和继母?也许就是因为这样,郭巨才会在挖坑的时候,地里突然就冒出了金子;舜才会被尧看中将王位传给了他。不过现在我明白了,《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多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不管我多不理解,他们也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在尽孝上,我觉得还真是不如古人做得好,虽然感觉他们很傻,很令人费解,可毕竟我们连这些傻事都没做过。《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个故事很吸引人,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只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孝顺父亲的故事。

黄香是东汉时期江夏安陆人,从小家里很穷,九岁时,母亲又过世了,因为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只剩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他十分孝顺父亲,夏天天太热,为了父亲可以安心入睡,他在父亲出去乘凉的时候,偷偷为父亲扇凉席子;冬天在父亲睡下之前,为父亲暖被子。多年以后,黄香的孝行,传遍整个江夏,太守表奏朝廷,举荐黄香为孝廉。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美誉。

众多的故事中,黄香的孝行是最平常不过的了,但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却可以坚持这么多年。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孝”字,想着水到渠成,想着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是大家都忘了,忘记了时间的残酷。时间不等人啊,父母能有几个十年来等我们尽孝呢?不知道有没有人算过,人这一辈子真正可以陪父母的时间到底能有多久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已经被很多人说的都老掉牙了,可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明白这句话的辛酸与无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趁我们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停下匆忙的脚步,多陪陪父母吧。父母需要的从来就不是礼物,也不是金钱,再大再漂亮的别墅,也不过就是一个金色的笼子。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我们和父母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当我们终于可以歇歇脚的时候,才发现父母早就不再年轻,能够陪伴他们的时间也屈指可数了。时间都去哪了?其实都是浪费在了等待上。等我找到了工作、等我多挣些钱、等我买上了房子、等我功成名就...当我们在等以后,就已经失去了永远...虽然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但我希望大家可以记住这句话,把现在心里的想法,尽快落实,付诸行动,不要让自己等到的只是后悔。

汶川大地震是我们心里永远的痛,512这个数字也深深的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但其实这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并不是汶川,而是北川。

救援队员到灾区后,在一片废墟里听到了一丝微弱的声音,那是一个小女在呼唤着“救命!”他们把废墟搬开,发现里面有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女孩,已经被压了一天一夜。

天,就要亮啦!战士们把小女孩拉出来,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对着战士们说“叔叔,快去救我的爸爸妈妈!”

战士们听到以后,把预支板再撬起才发现,下边躺着孩子的父母亲,那一幕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妈妈面朝上,用两只手支撑着预支板,爸爸背朝上俯着身体,背上压着厚厚的水泥砖。就在父母手臂交叉的中间,那个小小的缝隙里,这位小姑娘幸存了,也就在那一瞬间,孩子活了下来,父母就这么离去了... ...

父母就是孩子的天,不管什么时候,父母在,孩子就有依靠的力量。错过什么都不要错过对父母尽孝的机会,因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会是哪个先来。可能现在我们感觉不到,等到父母真的走的那一天,才会知道什么叫做不能挽留,什么叫天都塌了。

前不久,我在网上读到一个故事,名字叫《灾难来临时,爱是一个连续的动词》。

在关欣收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父亲却因为病重,陷入昏迷,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因为姥姥生病,母亲无暇分身,照顾父亲的重担就落到了她的身上。

尽管她照顾得很细心,父亲还是三度病危。第三次病危时,医生通知家属见最后一面,准备拔掉呼吸机,关欣哭着恳求医生:“请不要拔管,我们一定能救活他。”也许,她的恳求感动了上苍,父亲没有扔下她就离开。

有人劝她:“放弃吧,你父亲没多大希望了,你还要上大学,不要等到最后,父亲没保住,你的前途也没了。”而她却坚定地说:“我宁愿不去留学,宁愿还一辈子债,也要救父亲。为什么天下父母为孩子做能做到的一切,做儿女的就不能为父母做能做到的一切呢?” 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关欣向宾夕法尼亚大学申请延期一年,她在申请书上写着:“恳请学校能延期一年,如果一年后,父亲仍没苏醒,我只能放弃,不是放弃父亲,而是放弃留学……”

有人问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她说等父亲转到普通病房,就找份工作赚钱。如果父亲一直需要照顾,那就照顾他一辈子。她说爱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一个连续的动词。

爱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一个连续的动词。爱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更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去付出。真正的爱不是停留在纸上,更不是感天动地的表白,爱只有在行动中,才会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今天我讲的孝,是《弟子规》中最朴实无华的一篇,因为本来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平平淡淡,细水长流的。我非常感谢古圣先贤能为我们留下像《弟子规》一样的文学经典,能让我们在快要放弃中华礼仪文化的时候,及时的点醒了我们,唤起了我们内心隐藏已久的仁爱之心。

可能有人会问,学习《弟子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去学它呢?这个问题我也解答不了。的确,学习这些文学经典,并没有明显的好处,可我想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让中国的发展倒退了将近220xx年,220xx年啊,这是个什么概念,220xx年原子弹都爆炸成功了,人类都到太空行走了。如果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上,缺失了这些文化,那中国道德素质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呢?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记得该好好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靠什么呢?靠的不就是古代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吗?它就像是勒马缰绳,在我们将要走向悬崖的时候,及时把我们拉回来,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提醒人们自己在做什么。

现在科技发达了,各种媒体宣传,让我们时时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这些新闻里,并不缺乏那些不和谐的画面。有人会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又不是我要这么做的?可是,如果不是因为旁观者的冷漠,我想现在的社会风气也不至于此吧。

《忐忑》这首歌大家都听过吧,我想听听大家对这首歌的看法。《忐忑》这首歌整首下来,就没有好好的唱过一句歌词,除了龚琳娜在那一直炫耀自己的歌技以外,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这么吸引大家。但是为什么还有好多人都热力追捧她呢?是不是安逸平和的音乐人们听腻了,想追求刺激,没事自己找罪受啊?

可能我说的有点远了,不过从这个侧面就不难看出,现代人对古代文学经典,真的是已经到了置之不理的地步了。人要是把镜子给丢了,那怎么才会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呢?如果连自己都不懂得洁身自好的话,又会将父母置于何地,以后又将以何种姿态去教育自己的后代呢?《弟子规》有云“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德行败坏了,不仅是自己的事,更会让父母难做人。当我们做错了事,别人只会在背后议论我们的父母。

历代贤士积累的不仅仅是一些空话而已,那是他们真的见到了这么做而得到的结果,才总结出来的。古人已经不在了,但这些经典还在,它需要我们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我们中华民族还屹立不倒?这也充分说明了先辈的治世之道还是可取的。

希望我这次的演讲,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学习研究文学经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