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红色遗书心得体会和方法 红色家书个人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4:43:53 页码:9
红色遗书心得体会和方法 红色家书个人体会(3篇)
2023-01-09 04:43:53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红色遗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为弘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继光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进入学生的心灵。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做人目标:文明礼貌,自立自强。

热爱集体,关爱他人。

做事目标:遵章守纪, 自信乐观。

团结向上。诚实守信。

学习目标:不怕困难,敢于胜利。

按时作息,勤奋学习。

生活目标:生活自理,不挑吃穿。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1、创建红色育人品牌。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旗帜鲜明不断加大校园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力度。充分挖掘和利用继光的红色资源,大力宣传宣传继光精神,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效,广泛

开展红色乡土教材、红色书籍进校园,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故事进课堂活动,积极营造“红色”育人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校园”。不断总结、深化和推进“英雄故乡好学生”评选表彰活动,使之成为我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新形势下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品牌。整合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创建红色育人“一校一品牌”活动,及时总结活动经验,提炼品牌主题,提升育人效果。

2、红色题材标语、雕塑、画像进校园。学校校在校园张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名言名句、黄继光等烈士像、革命场景画,在校园营造浓厚的革命传统教育氛围。

3、大力开展黄继光英雄事迹的学习宣传活动。各班通过故事会、演讲会、座谈会、征文比赛、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继光精神”宣传教育功效。

4、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利用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重走黄继光参军路,到继光故居参加主题活动等,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5、红色歌曲传唱。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每周唱一红歌”活动,结合“6.1”等,组织学生编红剧、演红戏,唱红歌,学校开展唱红歌竞赛活动。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开展红色影视进校园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视作品,撰写学习心得,确保教育实效。

6、红色主题教育月活动。在每年4月和10月期间,结合4月5日清明节、10月19日黄继光牺牲日等节庆活动来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月活动,集中开展红色宣传,掀起红色主题教育的高潮。

1、实行红色文化常规教育六个一活动。

a、校园广播每天中午播音前播放一首红色歌曲(以周为单位循环播放)和讲红军的故事(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

b、每班每学期出一期黑板,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专题班会(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

c、每位学生每期讲一个红色文化故事(语文老师负责,并将优秀的故事书面交广播室播放)。

d、每位师生每期熟唱一首红色经典歌曲,在集会时举行大合唱(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

e、每年开展一次红色文化书画作品展(教导处负责)。

2、组建红色文化艺术团、红歌合唱队和红色文化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3、举办五月红色文化周(红五月)“读讲唱行”活动(读红色的书,唱红色的歌)。

1、成立红色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日常活动的安排检查,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

各教研组长 班主任

2022红色遗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零距离了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8月3日,青海省果洛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果洛州班玛县“红军沟”启动。

青海省老干部局副局长李金海、果洛州委常委、组织部长葛培军、州关工委主任罗暾等领导以及退休老领导和班玛县相关部门干部职工,部分师生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州委常委、组织部长葛陪军主持。

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以南39公里处的“红军沟”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惟一经过青海的地方。也是青海唯一一个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据了解,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旨是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断进取,发奋读书,做一名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放飞青春梦想的时代新人。

启动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参观了“红军沟”纪念馆,认真聆听了纪念馆解说员对中国工农红军二、红四途径班玛事迹的讲解,参观了革命珍贵历史照片和资料,体会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以及革命先辈和当地群众的鱼水之情,重走红军路,感受革命先辈筚路蓝缕的光辉征程,时刻铭记历史,祭奠红军烈士墓,深切缅怀革命英烈,继承先烈遗志,现场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班玛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邓海平介绍说:“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时代要有新作为。通过“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要让红色基因成为广大青少年和儿童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强大精神动力,引导他们在学习和奋斗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梦想。”

此次活动紧扣“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充分利用班玛红色教育资源,坚持用红色精神引领青少年,用红色文化熏陶青少年,让广大青少年认清传承革命历史,深深扎下光荣传统之“根”和“魂”,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争做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活动由果洛州关工委、州文明办、团州委、州委教育工委、州老干部局主办,班玛县关工委、县文明办、团县委、县委教育工委、县老干部局承办。

2022红色遗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八百里沂蒙,每一个山头都燃起过烽火;长达12年的人民战争中,120万沂蒙儿女拥军支前,涌现大批可歌可泣的沂蒙红嫂……”1月3日,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沂蒙红嫂纪念馆里,一场情景式现场教学正在进行。

讲解员程圆,正在为来自省内各地的1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讲述着“沂蒙母亲王换于”的故事,将学员们的思绪带回到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1939年夏,日寇来沂蒙山“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搬到了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由于战乱磨难,部队干部的孩子都很消瘦,王换于疼在心里,随即向部队建议,开办战时托儿所,挑起了抚养和照顾革命后代的重担。托儿所最多的时候养育着50余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出生仅3天。

“给革命后代吃奶,给咱自己的孩子吃粗的吧,咱的孩子没了还能再生,咱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对于战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一家都用生命来呵护。为了抚养革命后代,王换于家4个亲生骨肉先后夭折……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生动真实的画面,一句句朴实无华又激荡人心的话语,让现场的学员们纷纷为之动容。

冬日的暖阳洒在这座历经战火洗礼的石头房院落里,院里“沂蒙母亲王换于”主题雕像熠熠生辉,仿佛勾勒出一幅厚重的油画。依托保留完好的抗战时期古山村风貌建设的沂蒙红嫂纪念馆,设有红嫂主体展馆、红嫂生活体验、沂蒙红色遗迹等7个展区,再现着沂蒙革命历史。

“这是沂蒙红嫂群体展室,展示了沂蒙山区200多位红嫂的大义壮举……”跟随程圆的讲解,学员们聆听着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红嫂故事: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永远的新娘李凤兰、毁家纾难的王自生、许婚动参的梁怀玉、爆破英雄公成美……

“‘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红嫂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沂蒙人民的大爱情怀,这种情怀,是红嫂精神的本质所在,更是广大沂蒙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来自临清市的基层党员干部魏付军热泪盈眶。

“妇女顶起半边天,关键时刻能顶起一片天……”在报告厅里,在孟良崮战役中率领妇女用肩膀扛起“火线桥”的“沂蒙大姐李桂芳”的女儿,正在进行一场《我的母亲李桂芳》的报告会。

“红嫂后代的现场讲述,以亲人的身份和视角,再现真实历史,使学员能够近距离感悟沂蒙精神和红嫂力量。”参观者朱胜荣感慨地说。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现场教学接近尾声,学员们激情地唱起了1940年诞生于沂蒙革命老区的歌曲《跟着共产党走》。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只有与群众建立‘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干群关系,才能践行我们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不忘初心、牢记者使命,继续前行……”讲解结束,众多学员久久不愿离去,怀着激动的心情纷纷与讲解员程圆深切地交流着。

“感动着的感动,作为讲解员,这样的讲解虽然我们已进行了2000多场,但每场讲解都会被学员们的感动而打动。”程圆感慨地说。

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国内迄今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被确定为山东省沂蒙党性教育培训基地。自2011年运行以来,每年吸引各界干部群众30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每一场现场教学,学员们都会留下一份感动。”程圆拿出厚厚的留言本向记者展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一名干部在留言中写道:“沂蒙红嫂们伟大的事迹,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深深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洗礼了我们的心灵,坚定了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沂蒙精神、红嫂精神触动人心,我会带更多的年轻人来接受红色教育,从感天动地的革命历史中,从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情怀中,汲取精神的力量。”来自香港的妇女代表杨志红留言说。

……

“用红色故事讲述沂蒙精神,以真情实景感悟初心使命。”沂南县党性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刘文霞介绍,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沂蒙精神、红嫂精神,展馆不断挖掘红色历史,丰富展馆内涵,开设特色现场教学课程、邀请沂蒙红嫂后代英模人物后代进行现场讲述、增加体验式教学,让学员们沉浸融入到真情实景中。2019年,展馆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个团队前来接受红色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