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 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感悟(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7:32:14 页码:8
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 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感悟(八篇)
2023-01-09 07:32:14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我要说母爱如天,

母爱是深沉的苍穹,

母爱是圣洁的彩虹。

从我在母腹中孕育的那一刻,

生命中就充满了爱的灿烂。

生死边缘的母亲,

搂紧的是呱呱坠地的我。

无论生活多么艰辛,

即使母亲喝的是水,

哺育我的却是甘甜的乳汁,

还有那乐观开朗的情怀。

我在母亲的怀里数着星星长大,

我从家乡的草屋中走出小村,

母亲抹着眼泪送我,

满头的青丝多了几许银发。

每当夕阳西下,

村头总有母亲守望的身影。

春来秋去,

母亲成了小村永远的雕塑。

有关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当你仰望蔚蓝的晴空,俯视脚下如茵的绿草;看那小桥流水;听那悠扬的歌声这是生命的多姿与爱恋的温馨造就的繁华而美好的世界。

人类,经过战斗与病魔的洗礼,迈进了小康社会,但同时,这个和平的世界又给我们敲起了警钟珍爱生命,注意安全。

如今,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很多人都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然而,因汽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据国家统计:20xx年共发生车祸66·75万起,共死亡10、4万人,伤49、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3·69亿万元;20xx年上半年就发生车祸24·46万起,死亡4·95万人,伤21·1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3·14亿元;我国每分钟就因车祸死伤3人。这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充分反映了现在汽车的疯狂。交通事故以它极有的杀伤力被称为:世界第一杀手,而洒后驾车,超载、违章行驶、过度疲劳、无驾驶证驾驶则是它的五大卫前将军。

事实上,发生车祸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凑加快了,上班下班都忽忽忙忙的,特别是中小学生,上学前一看不,呀!没时间了,便急忙骑上自行车,飞一般地跑走了,等到了十字路口,看到快红灯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冲了过去,甚至就算是红灯,也要去闯一闯,像这样,要是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可不得了。

二、现在,有些人总怀着饶幸心理,总想到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没有那么巧的事,所以就一味地放纵自己的汽车,让它全速前进,或是为了多拿几个钱,超载那七八个人,虽然报纸上常常登到某某地方发生车祸,电视里常常看到一位位车祸的受害者,手中的宣传单常常宣传要注意安全,珍爱生命,但是他们还是不吸取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不相信自己会变成车祸受害者。虽说,凡事要往好处想

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同时也是多彩的,它像花一样多彩,像炎焰一样灿烂。为了自己,也为了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请不要让生命搭上死神的列车,因为,守望生命和爱、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有关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当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闪光。

——题记

人类最原始的恐惧,来自于漫漫长夜。寒冷和黑暗把一切勇气与信心吞噬得尸骨无存,于是人类用火,用梦,用各种各样的东西安慰在黑暗中瑟瑟发抖的自己。然而总有一些无畏英勇的人不甘在黑暗中闭上眼睛麻痹自己,他们选择在黑暗中守望星光,坚信他们的屹立可以为人类召唤不灭的火种穿过长夜迎接黎明。他们像稻草人守望麦田一样守望着自己的信仰,他们像向日葵一样守望并追随着生命的阳光,他们终于因为执着地守望而迎来了刺透黎黑的第一束星光。

苦难与黑暗的降临有如海啸,突如其来势不可挡。只有那最坚硬最顽强的礁石,可以忍受迅速漫过头顶的海水耐心等待退潮重见天日。在中国艺术徐渭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物,他为中国的书画艺术引入了强劲的生命激流从而被后世铭记。不过徐渭在民间上被津津乐道更主要的原因却是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幼年遭遇家庭变故,而后是政治牵连,抗倭战争;在癫狂中误杀妻子而入狱;自撰墓志铭甚至九次自杀而未死。他的一生就是与苦难扭打搏斗的漫长历程。然而即便他曾想过放弃在苦难中被蹂躏得面目可憎的生命,他亦未曾让画笔从他手中滑落,相反,他颤抖癫狂的笔触为中国艺术史撞击出响亮的钟声,一扇大门因他轰然中开。和徐渭一样固执得不可理喻的还有梵高和伦博朗,他们同样在污浊窒息中坚定守望自己对于真善美的理解和向往,即使在被苦难淹没的那一刻仍旧笃定相信一定有星光,他们棱角分明的守望背影令黑沉沉的天空铿然有声。

“如果我们拥有勇气和平静的思想,我们即使坐在自己的棺木上犹能欣赏风景,在饥寒交迫时犹能歌唱。”有一些更勇敢更睿智的守望者,他们敏锐的眼睛从漆黑天幕之中捕捉到了一丝光亮。这一丝微弱光亮便足以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文坛巨匠沈从文在_期间被下放到条件恶劣的乡间,受到非人的折磨。但他在给侄儿黄永玉的信中仍旧欣喜地说:“这儿的荷花可真好……”这是一个星光守望者的大气与智慧,这是足以在黑暗中照亮出路的火把。天空依旧暮霭沉沉愁云惨淡,但已经有一些挺过苦难的灵魂打破了缄默,用细微而坚定的声音预言着星光的到来,即使看到的只是几点流萤亦是繁星破云而出的征兆。这是守望者最初的歌唱,他们的身躯开始温热。

我们需要一种超脱了悲观的执着,一种更甚于守望的召唤。终于我们看到了王者归来,那些开拓者手持长剑把苦难劈成闪光的岁片化作漫天星斗供苏醒的眼睛守望。他们在启明星下用被苦难锈蚀得班驳残缺的剑刺穿了苦难的心脏。轮椅上的罗斯福是这样的勇士,轮椅上的霍金是这样的勇士,轮椅上的史铁生是这样的勇士。“(他们)在无穷无尽的遭遇中摸透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不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驾于它的头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余秋雨对塞万提斯的评价无疑是对这群勇者的注解。他们自身已是火把,唤醒更多的眼睛加入神圣的守望,大声宣告漫天星辰的骤然闪亮。他们是守望者中豪迈大气的领袖与王者。他们让守望从孤苦走向磅礴,从静谧走向浩大。

即使天空依旧灰暗迷雾重重,仍旧会有深邃的目光射向宇宙深处矢志不渝地等待灿烂星光洒满黑暗大地。“洒落的泪水,将生出芳香四溢的花朵;逝去的灵魂,将成群结队升上遥远天际,生成新的曙光。”他们的伟岸身影和灼灼目光,将我们从无光的混沌中唤醒,一齐仰望深远夜空无惧无畏,守望星光透过雾霭化作崭新黎明。

有关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霍尔顿如果不是个少年,而是个中老年人,那他可真烦人。《麦田守望者》里的这位主人公,看什么都不顺眼。他厌恶学校,厌恶同学,厌恶父母。他甚至厌恶那些喜欢说“祝你好运”的人,以及那些说“很高兴认识你”的人,以及在钢琴演奏中瞎鼓掌的人。他当然还厌恶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以及除了写作之外的一切学科。一个甚至无法从学习中得到乐趣的人,可真烦人。

关键是他的痛苦也没有什么“社会根源”。生活在他的时代和国家,他既不能抱怨“扭曲人性__的专制社会”,也不能抱怨“愚蠢的应试教育”,他只是用鸡毛蒜皮的方式厌恶着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已。

但这一切唧唧歪歪,都能够以“无辜少年反抗压抑的社会秩序”的名义而被宽容,甚至被喝彩——据说之后美国有很多青少年刻意模仿霍尔顿——因为他是个少年。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__感。有一段时光甚至有人为此类文艺作品起了个类型名称,叫做“残酷青春”。简直没有比这更无赖的词了:什么叫残酷青春?老年残不残酷?残酷到人们都懒得理会它的残酷。童年残不残酷?残酷到都孩子们都无力表达它的残酷。更不要说倒霉的中年,残酷到所有人的残酷都归咎于它的残酷。所以说到残酷,青春哪有那么悲壮,简直能够垫底。

但也许《麦田守望者》并不仅仅仅是一部青春小说。它是关于一个人在看透人生之注定失败后如何说服自我去耐心地完成这个失败的小说。小说里,中学生霍尔顿想:好好学习是为什么呢?为了变得聪明。变得聪明是为什么呢?为了找到好工作。工作又是为什么呢?为了买卡迪拉克。买卡迪拉克又是为什么呢?天明白。

当然他能够追求别的:知识、文学、音乐、和心爱的人坐在床边说话,以及思考“中央公园的鸭子冬天上哪儿去了”。但是,追求这些,他就远离了愤怒,而愤怒——只有愤怒——是感知自我最快捷的方式。

其实仔细想想,霍尔顿应对的“社会”并没有那么可恶。无论是室友、女友或老师,似乎都不是什么黑暗势力,只是一群“不好不坏”的人而已。如果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他们,也许会是一个一模一样的故事。但这个社会最糟糕的地方,也许恰恰是它甚至不那么糟糕——这些不好不坏的人,以他们的不好不坏,无情剥夺了霍尔顿愤怒的资格,而愤怒——至少愤怒——是一个人感知自我最快捷的方式。

其实满世界都是霍尔顿。16岁的霍尔顿,30岁的霍尔顿,60岁的霍尔顿。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他”。他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之虚无并感到愤怒,而这愤怒早就不足以成为个性__、不足以安慰人心。事实上自从愤怒成为时尚,它简直有些可鄙。

所以《麦田守望者》最大的悖论就是逃跑。一方面,霍尔顿渴望逃到西部,装个聋哑人,了此一生;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想做个“麦田守望者”,将那些随时可能坠入虚无的孩子们拦住。整个小说里,最打动我的不是关于“麦田”的那段经典谈话,而是另一幕:霍尔顿经过两天的游荡已经筋疲力竭,过马路的时候,每走一步,都似乎在无限下沉,然后他想到了他死去的弟弟艾里。他在心里对艾里说:亲爱的艾里,别让我消失,别让我消失,请别让我消失。

《从头再来》里,崔健唱道: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在同一首歌里,他又唱到:我不愿离开,我不愿存在。

我想霍尔顿也许不是真的愤怒,他只是恐惧。他只是对自我的虚空人生感到恐惧,而出于自尊心,我们总是把恐惧表达成傲慢。他还热爱小说呢,他还热爱音乐呢,他还热爱小妹妹菲比脸上的笑容呢。最后霍尔顿之所以没有去西部,也许并不是因为软弱,因为就算到了西部,也得找工作,也得去超市买1块钱3斤的土豆,身边还是会有无数喜欢说“很高兴认识你”和“祝你好运”的人。与其到远方去投靠并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就地发掘生活中那尚可期盼的部分——小说音乐和小妹妹的笑容,善待因为迷路而停落到自我手心的那一寸时光,等那个注定的失败从铁轨那头驶来时,闭上眼睛,呼拉,干净利落地消失。

有关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时间过得好快,一瞬间就到了初二了。是呀,我已经是一名初二下的学生了。

人在一点点的长大,时间也在一点点流失。转眼的工夫,我已经又长大了,每每想起小时候的种种快乐,不觉伤感起来,想想,属于我们的青春年代还有多久。

每每都在幻想,漫无目的的走着,一直这样默默地行走着,在寻找,也在等待。而时光就这样从容的从身边流过,有一点冷寞。当我走过了人生的六分之一的时候,突然停留,才发觉,虽然我在人海中漫漫寻找,但那是在寻找着一条出路。

偶然听见别人说,我们是无法逃出时间,跑到外面去的,我们只有被时间所困住。是啊,很多年了,习惯性的低头默默的行走着。突然一丝阳光照在了我的脸上,我仿佛被补充了能量,居然奇迹般的抬起了头,望着湛蓝的天空,仿佛有了希望。

走在青春的路上,我渐渐相信,我是可以逃出时间的地盘,去寻找更美,更自由的东西。

现在的我,已不再开始怀疑,也不在乎属于我们的青春有多久了。我相信慢慢的打开心扉,我能飞得更高,更远,去寻找,去探索……在这样让我历经了种种“磨难”的地方,是它让我的人生有悲有喜,有沧桑有风尘,但在我的生命中却又是那么的绚丽光彩。

每一人的背后也许都有着一个故事,那便是人生的开始。在经过长长的奔跑后,我开始决定人生的目标。漫长的人生,虽然会很快的过去,但是,它留下的回忆,却是那么可爱。那我们在这样短暂的人生中,和不让我们去自由的飞翔,去寻找爱的阳光呢!

让我们的青春变得似火,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广阔,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美。守望青春的年代,寻找属于我们的世界。

有关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我老是想象一大群小孩在一块大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的——我是说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唯一真正想当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全是些和煦阳光下大片麦浪随风共舞的田园美景。但很快,这种印象就像被海浪掳去的小颗沙粒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十足的社会残渣:四次被开除,抽烟酗酒,打架逃学,简直是无恶不作。作为一个败类,他的言行倒也挺符合他的身份。张口“___的”闭口“混账”,他看不起学校,学校里也没人看得起他。

接着,作者笔下的内容更令人作呕,宿舍里的污言秽语,火车上的虚伪的谎言,巴士司机的圆滑世故。一件件小事不仅更让我对主人公心生厌恶,却也又巧妙地勾勒出当时社会的真实图景。

艾里与菲比这两个家伙,是小说中极为特殊的存在,他俩都是主人公的弟弟或妹妹(虽然艾里已经死了)。可是正因为他们的存在,霍尔顿心中似乎才有一丝人性与善良,而每当对他们描述时,也有一丝暖意向我袭来,可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直到那一段话的出现。

“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抓住每一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反复咀嚼着这句看似玩笑却又另有深意的话,而作者此前的大篇幅描写又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霍尔顿多次被学校开除,可开除他的学校又都是些什么样的玩意儿呢?在那里,每个人都是混蛋,校长阴险虚伪,老师弄虚作假,每个学生的嘴里只会蹦出“烈酒、女人、性”之类的东西!先前,我只把这当作一个差生经过添油加醋之后的血口喷人,而如今,“悬崖”二字清楚地告诉我,这是当时美国学校的最真实的写照。或许,把“学校”换成“社会”更加贴切,也更加直白。

接着,霍尔顿的形象在我心中彻底翻身,刚才还是那个粗鄙阴险的小混混儿,现在,却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不折不扣的守护神。

“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不敢自以为是地与作者相提并论,但我敢猜测,作者写这句话时一定是泪流满面。是啊,这虚伪的社会就是那个已经堕落了成千上万人的悬崖,可又有谁能帮助这些还保持纯真的孩子掌握奔跑的方向呢?

我合上了书,合上了一本没有任何优美句子的书,合上了一本脏话连篇的书,也合上了一本能痛击人心灵的书。

而如今,我相信,天堂上的塞林格和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也一定、一定成为了真正的守望者,去抓住那每一个跑向悬崖的孩子。

有关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霍尔顿如果不是个少年,而是个中老年人,那他可真烦人。《麦田守望者》里的这位主人公,看什么都不顺眼。他厌恶学校,厌恶同学,厌恶父母。他甚至厌恶那些喜欢说“祝你好运”的人,以及那些说“很高兴认识你”的人,以及在钢琴演奏中瞎鼓掌的人。他当然还厌恶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以及除了写作之外的一切学科。一个甚至无法从学习中得到乐趣的人,可真烦人。

关键是他的痛苦也没有什么“社会根源”。生活在他的时代和国家,他既不能抱怨“扭曲人性*的专制社会”,也不能抱怨“愚蠢的应试教育”,他只是用鸡毛蒜皮的方式厌恶着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已。

但这一切唧唧歪歪,都能够以“无辜少年反抗压抑的社会秩序”的名义而被宽容,甚至被喝彩——据说之后美国有很多青少年刻意模仿霍尔顿——因为他是个少年。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有一段时光甚至有人为此类文艺作品起了个类型名称,叫做“残酷青春”。简直没有比这更无赖的词了:什么叫残酷青春?老年残不残酷?残酷到人们都懒得理会它的残酷。童年残不残酷?残酷到都孩子们都无力表达它的残酷。更不要说倒霉的中年,残酷到所有人的残酷都归咎于它的残酷。所以说到残酷,青春哪有那么悲壮,简直能够垫底。

但也许《麦田守望者》并不仅仅仅是一部青春小说。它是关于一个人在看透人生之注定失败后如何说服自我去耐心地完成这个失败的小说。小说里,中学生霍尔顿想:好好学习是为什么呢?为了变得聪明。变得聪明是为什么呢?为了找到好工作。工作又是为什么呢?为了买卡迪拉克。买卡迪拉克又是为什么呢?天明白。

当然他能够追求别的:知识、文学、音乐、和心爱的人坐在床边说话,以及思考“中央公园的鸭子冬天上哪儿去了”。但是,追求这些,他就远离了愤怒,而愤怒——只有愤怒——是感知自我最快捷的方式。

其实仔细想想,霍尔顿应对的“社会”并没有那么可恶。无论是室友、女友或老师,似乎都不是什么黑暗势力,只是一群“不好不坏”的人而已。如果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他们,也许会是一个一模一样的故事。但这个社会最糟糕的地方,也许恰恰是它甚至不那么糟糕——这些不好不坏的人,以他们的不好不坏,无情剥夺了霍尔顿愤怒的资格,而愤怒——至少愤怒——是一个人感知自我最快捷的方式。

其实满世界都是霍尔顿。16岁的霍尔顿,30岁的霍尔顿,60岁的霍尔顿。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他”。他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之虚无并感到愤怒,而这愤怒早就不足以成为个性*、不足以安慰人心。事实上自从愤怒成为时尚,它简直有些可鄙。

所以《麦田守望者》最大的悖论就是逃跑。一方面,霍尔顿渴望逃到西部,装个聋哑人,了此一生;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想做个“麦田守望者”,将那些随时可能坠入虚无的孩子们拦住。整个小说里,最打动我的不是关于“麦田”的那段经典谈话,而是另一幕:霍尔顿经过两天的游荡已经筋疲力竭,过马路的时候,每走一步,都似乎在无限下沉,然后他想到了他死去的弟弟艾里。他在心里对艾里说:亲爱的艾里,别让我消失,别让我消失,请别让我消失。

《从头再来》里,崔健唱道: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在同一首歌里,他又唱到:我不愿离开,我不愿存在。

我想霍尔顿也许不是真的愤怒,他只是恐惧。他只是对自我的虚空人生感到恐惧,而出于自尊心,我们总是把恐惧表达成傲慢。他还热爱小说呢,他还热爱音乐呢,他还热爱小妹妹菲比脸上的笑容呢。最后霍尔顿之所以没有去西部,也许并不是因为软弱,因为就算到了西部,也得找工作,也得去超市买1块钱3斤的土豆,身边还是会有无数喜欢说“很高兴认识你”和“祝你好运”的人。与其到远方去投靠并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就地发掘生活中那尚可期盼的部分——小说音乐和小妹妹的笑容,善待因为迷路而停落到自我手心的那一寸时光,等那个注定的失败从铁轨那头驶来时,闭上眼睛,呼拉,干净利落地消失。

有关守望生命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我,喜欢凡。高,喜欢他的画,更喜欢他的那片麦田。

我,也同样拥有着一片麦田,一片友谊的麦田,但,这却不是一片会丰收的麦田。

当初,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播种,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浇水,施肥,拔草,除虫。我从没有使它缺水,少肥,被

小虫吞噬。它,也在健康成长。

可是,在我同它一起长大,我忽然发现,这麦田,已不是往日的麦田了。它已不在朝我开放,而是向别处绽放,向别

处旺盛,已淡忘了我这个守望者,一直在等待着的守望者。终于,它回来了,不过,它是在与另一个播种者分别后,才回来找我,仿佛我是一所收容所。对啊,难道我不是一所收容所吗?我的麦田向我兴致勃勃的倾吐着它的新朋友的芬芳,根本不想象我的悲伤,一个失去了麦田的心的人,我无语的倾听着。

此后,我的麦田向那位新朋友散发芬芳,已抛弃了我,一直默默保护它的守望者,我,孤独徘徊。

不知多少次,我都想放弃它,但,我舍不得我十几年来的努力毁于一旦,我舍不得我的麦田,我的辛苦,我的努力。我,犹豫着,也同样孤独着。

我默默的望着我的麦田,思考着,也许只有放弃,才是正确的;只有放弃,才是解脱。

于是,我对我的麦田说,我要走了,你的新朋友会寻觅到这里。它虽难过,但没有拒绝。我默默离开了,悄然回望,只希望能够得到它的挽留,而它,却在夕阳的余晖中伫立,等待。我擦干了眼泪,向前走去。

也许,我会找到一片新的麦田,并与它共同延续友谊,并一直到永远;也许,我只能是一个默默的守望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