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草原调查心得体会及收获 草原旅游收获与心得体会(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3:59:56 页码:13
草原调查心得体会及收获 草原旅游收获与心得体会(4篇)
2023-01-09 13:59:56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草原调查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2、歌曲《天堂》,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

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

(生可以通过唱歌、讲述等形式来交流和表达。如歌曲《天堂》《草原之歌》,也可以就自己在电视、电影、网络上看到的草原进行描述。)

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播放歌曲《天堂》。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指名认读生词。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

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

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建议:学生谈到自己喜欢的句子是,课件及时呈现该句。同样喜欢这一句的学生也参与朗读。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师:你们发现勾画的句子都写的什么内容呢?

点拨:其实这些句子就是作家老舍先生看到草原风光以后,抒发自己感情的句子。

7、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

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板书:高歌──低吟

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原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既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

10、背诵第一自然段。

(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配乐)

四、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板书设计

1、草原

风光美────────────人情美

高歌──低吟

作业设计

1、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请正确、漂亮地书写“毯、渲、勒、吟、迂、襟”等字。

3、摘抄文中的好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古族风情。课文25自然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5、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

(1)第二自然段──迎客。

①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

②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感受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的情景,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的情谊。)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感受热闹的场面打破草原寂静的场景。)

③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④练习背诵本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相见。

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②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

③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从“总是”和两个“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④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

(3)第四自然段──款待。

①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

(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②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4)第五自然段──联欢。

①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对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热爱──依恋

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我们通过读文,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1、草原

风光美────────人情美(草原风情画)

高歌──低吟 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热爱──依恋

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③继续阅读有关草原的资料。

2022草原调查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草原休闲之都——包头参观游览。我是×××旅行社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此请允许我用蒙古语向大家问好:赛白呶(náo)(你好)!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故包头有“鹿城”之称。包头是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城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及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__年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34名、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被《福布斯》评为中国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之一。

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东西接壤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150平方公里,辖6个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白云矿区)、3个农牧业旗县(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__年总人口(常住)245.76万,其中城镇人口逾176万,有蒙、汉、回、满等43个民族。包头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日照314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10毫米。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妆素裹,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北国风光;夏季清爽,是较为理想的消夏避暑之地。包头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欧亚大陆草原文明和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交汇地段。包头市郊的阿拉善文化遗址,表明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中华先民在这里耕耘渔猎、繁衍生息。包头的区位优势明显,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纽带,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带的中心,是中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优先重点发展的区域。包头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通达全国各地。包头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举世闻名的白云鄂博矿藏十分丰富,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70%以上,包头因此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包头是“一五”时期伴随国家建设包钢、一机等重大工业项目发展起来的,拥有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乳业、稀土等优势产业,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化工和军工基地。

近年来,包头市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20__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02亿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财政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1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7元,城乡居民收入均列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在中国中西部地区18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均进入前1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2位。

早在20世纪50年代,包头就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城市规划,是唯一由中央批准实施的地级市城市总体规划,这一规划极具前瞻性。近年来,包头从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出发,全力打造“花团锦簇、流光溢彩”的城市美景和“功能齐全、宜人居住”的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包头已经从昔日的钢铁城、工业城变为文明城、花园城,先后荣获了“20__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人居奖”、“中华环境奖”(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大连市、桂林市和包头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包头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了科教兴市战略,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荣誉。

包头市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现有30多处山水人文旅游景区、景点。a级景区13家,其中4a级1家,3a级6家。20__年包头市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草原休闲之都”的包头旅游形象定位。包头市将尽全力打造这一形象品牌,使包头市成为国际国内游客向往的草原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目的地。内蒙古旅游主要是领略草原风情、大漠风光和蒙元文化。包头市具备了三种旅游资源的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内蒙古旅游最好的进出港口和集散地。包头市具有独特的草原风光,又是距著名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最近的大城市。包头市具有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娱乐休闲设施及独具民族风情特色的餐饮服务。闻名全国的小肥羊总部就在包头,热情好客的240多万包头各族人民相信中外嘉宾的包头旅游,定将不虚此行。

包头市现有旅游宾馆饭店等经营单位650多家,星级饭店3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一家,在建的五星级、四星级酒店4家;有旅行社55家;导游人员502人,全市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在旅游旺季各类旅游车辆可通达各重点旅游景区。20__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40.24亿元。

包头,祖国北方这片富饶美丽的疆土,这个遍地宝藏、商机无限的城市,热烈欢迎国内外朋友来参观旅游、来结交朋友、来投资办实业。包头人民欢迎你们,祝你们吉祥如意!

2022草原调查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塞外名城呼和浩特旅游,希望这里的山山水水能给您带来美好的享受,也希望乌素图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的美丽景色和我的讲解能伴您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给您一份愉悦的心情。乌素图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的前身是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系国家3a级旅游区。20__年4月,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其主导产业为森林旅游。20__年8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这一开发区升格为自治区级开发区。“乌素图”系蒙古语“有水的地方”,位于呼和浩特市西9公里(110国道574公里处)的大青山脚下,这里有波光粼粼的“五一”水库,天工绝妙的“天池”,以及秀美的红领巾水库。

昨天的乌素图通过《归绥识略》可见一斑,“百余里内产松柏林木;远近望之,风光翠霭,一带青葱,如画屏森列。”再加上地貌变化千姿百态,山势雄奇,鬼斧神工,真可谓风景如画。

1992年9月19日,国家林业部将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批准为77个国家森林公园之一。它方圆120.6万亩,大致相当于整个呼和浩特市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这里青山环抱,溪流涓涓,农田片片,绿树行行,风光自然,令人陶醉。

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游乐区是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于1997年,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献礼项目之一。游乐区占地面积3066公顷,有林面积1066公顷。这里山上松柏常青,松涛阵阵;沟坳杨柳叠翠,泉水潺潺;平川草绿树荫,桃李果香。春季有花,风和日丽;夏季有荫,暑而不热;秋季有果,气爽宜人;冬季有绿,银装素裹。目前,“四通(通路、通水、通电、通讯)一平(平整土地)”工程已经完成。游乐区内有著名古迹遗址——战国时的赵长城,汉通漠北的古白道,宋、元、明、清的“老爷庙”、“焦赞坟”、“乌素图召”。整个森林公园在青山的衬托下,加上雅致的田园风光、豪华的别墅群落、成荫的杏树、果树、梨树,以及远处朦胧的城区,构成了优美的旅游环境。明天的乌素图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乌素图重点规划区域位于呼和浩特市攸攸板镇,总面积6万亩,行政区域包括西乌素图、东乌素图、毫赖沟、元山子、坝口子五个村;南面以乌素图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规划红线为界,西至大白山,北到土窑子、段家窑子,东达哈拉沁。

规划中的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分成三大区域:1.内蒙古风情主题公园;2.元山子森林度假别墅区;3.游乐区配套项目——高尔夫球练习场。

下面我为大家逐一介绍:

内蒙古风情主题公园位于东、西乌素图村之间,呈南北走向,地势平缓而狭长。东西有山,巍峨挺拔,中间的平原地区是清幽的乌素图水库,总规划面积5473亩。且规划建设一条宽20米,长1500米的主干道,与呼包高速公路相接。届时,集市、王府、古酒坊、民族饮食文化村将在这里尽展风采;同时,大窑文化村、阴山壁画、骏马腾飞雕塑等一些包涵浓郁民族特色的景点也将同台亮相;而露天剧场和室内大型民族剧场将会为八方宾朋献上独具特色的内蒙古草原民族文化大餐。同时,在该园的运动区内还设有滑草场和人工狩猎场,再加上区内的民居,就形成了完整的集食、宿、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设施。而且,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也在这里举行。

元山子森林度假别墅区位于元山子至坝口子的低山山脚平地上,山上植被良好,环境幽静,视野开阔,是建筑别墅的理想之所。根据规划,建成后的度假酒店可接待300—400人次。

游乐区配套项目——高尔夫球场属乌素图远期规划项目。由于高尔夫球场对环境、地势要求极高,故只能根据主题公园的市场效益分期建设。

与此同时,为了拓展旅游空间,乌素图正在规划建设连接第二循环路和东乌素图的索道。第二循环路长50公里,环绕规划区一圈;索道长9公里。同时,结合内蒙古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拟建一个风力发电厂。朋友们,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马上就要到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就请您同我一道细细地品位这自然美景吧! 〔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大门〕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森林公园的大门。紫红的瓷砖给人一种典雅,又有一种庄重的感觉。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宽大,这旨在展示大自然向人类展开的宽大胸怀。大门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的进入,另外一个原因便是:这里常刮西风,旅游季节走进大门便可闻到阵阵花香,仿佛置身于天国仙境之中。您如果注意到大门及两侧的房子构成,您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上面的大圆球,更象征着这里是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朋友们,大自然的气息正在召唤着我们,赶快走进这如诗如画的境地吧!

通道两侧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苍翠的杜松、侧柏,当然还有高大的杨树。这里我着重给大家介绍一下侧柏。有关资料中是这样描述的:“侧柏,长绿乔木,小枝扁平,排列成一平面,叶菱形,交互对生,叶背中印有条状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单生短枝。球果卵圆形,熟前肉质,蓝绿色,被,当年成熟,熟后开裂,木质,红褐色。花期五月,球果当年十月成熟。

侧柏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它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低,在向阳干燥瘠薄的山坡或岩石裸露的石崖缝中甚至在黄土覆盖的石质山坡上都可生长,再加上其树形美观,所以常用做庭院绿化树种。朋友们,讲了这么多,好像是给大家上生物课,那么,下面给大家提个问题?谁能告诉我侧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大家仔细观察,每对侧柏总是相伴生长,无论它们的顶端伸向何方,但是他们的根始终连在一起,两枝侧柏始终相依相偎,这就是所谓的雌雄同株。亲爱的朋友们,愿您和您所爱的人也像那一株株侧柏一样,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看完这高大的柏树,请大家顺着每块草坪的边缘看,我们会发现一些墨绿的,叶子近乎圆形的低矮植物。谁能告诉我它的名字呢?它叫作“冻青草”,霜冻的“冻”,青草的“青”。从字面上看,就可知道它是一种耐寒植物。据研究人员发现,只要气温不低于零下15度,冻青草就能保持绿色。但在北方的隆冬时节,我们是很难一睹它的风采了。好了,朋友们,这里树种极为丰富,有丁香、玫瑰、榆叶梅等,有兴趣的话,您可以慢慢去欣赏。

〔人工湖〕

现在大家面前的一潭碧水便是人工湖。人工湖面积66亩,芦苇等水草点缀其中。湖中设湖心岛,面积3.5亩,供游人休憩垂钓。如果能在空中鸟瞰,这郁郁葱葱的植被,加上青山碧水,您一定会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湖中为您提供的水上娱乐活动主要是划船。休息的时候您可以独自垂钓,也可观看水中游戏的鸟类,但千万不要下水游泳。〔观望台〕 朋友们,在平坦的观望台上一览呼市全景,别有一番风味。此刻,您是否有一种“野旷天低树”的感觉。当您觉得仿佛张开双臂,就能拥抱这片土地的时候,当你觉得仿佛世界的一切尽收眼底的时候,你一定会有一种激动,一种豪放,也许此刻,每一个人都想大吼一声,来表达这种内心的激情。朋友们,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它能带给我们一份美好的心情,在这里,希望这份心情能伴着您到永远。

〔长廊〕

朋友们,这里就是东乌素图别具特色的长廊之景,分上下两部分。下边为木制结构,上边是砖石结构。其中木制长廊长300余米,全部用上好的木料制成,涂以红漆,古色古香,给人一种仿佛置身园林的感觉。与观望台上相比,走进长廊,完全是另一种情趣。这里没有开阔、无法放眼展望,这里只有清静,只有一步一个的台阶,您无需心急,在这种气氛中,您也不会心急,此时此刻,我不知您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心无杂念、超然尘世,一切烦恼在这里都被忘却。

这里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境地,青砖青石,攀藤遮盖,阳光从盘绕的长藤缝中照下来,一缕一缕的,给在幽暗中的人带来温暖。在酷热的夏天,游人们总是喜欢来这里小憩,体味这沁人心脾的凉爽。朋友们,您可以坐在两边的台阶上,感受一下这份美妙。

〔鸟园〕

也许此刻大家有这样的疑问,走了这么多的路,为什么很少听到鸟声?不要着急,随我来,让我们一同走进鸟园。鸟园并不大,但鸟的种类是很多的,鹦鹉、百灵、画眉等等,看着这些可爱的精灵,听着悦耳的鸟鸣,和着阵阵而来的清香,我想不用我去多讲,您已经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鸟语花香了吧!走出鸟园,前面汩汩的流水又在招引着我们啦!

〔人工瀑布〕

这是一个人工瀑布,当然它没有黄果树瀑布那样奇特,也没有庐山瀑布那么壮观。但是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在这样的环境中,它却给我们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如果您已有些疲惫,那么就请捧一把清凉的水扬在脸上,感受一下这份凉爽。看,许多朋友已迫不及待地走向凉亭了。好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亭子。由于年月久远,凉亭的柱子已有些陈旧,但亭里外的画依然清晰可见。画的内容都是关于仁、义、忠、孝,像“三娘子”、“媳妇奶婆”以及“天王降大宋”……这些都是流传千古的故事,它是在劝人们:要行善、尽忠、施孝。外边的八幅画是关于八仙的故事,请大家慢慢的欣赏。

朋友们,走出人工瀑布,爬上这座小山,就可以看见前面的那个巨大的虎头了。虎啸岗就在眼前。走完刚才的两段长廊,不知您有什么想法?其实,它更像是在走着人生之路——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只要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得到应有的回报。走完长廊,给我们的回报便是欣赏了鸟语花香、潺潺流水。

看见那个立于山顶的巨大的虎头了吗?看着它,那就是一个目标,朝着它前进。登山是一种挑战,当你登上山顶,也是一种征服。登山的过程中,您可以一览周边的翠绿,也可以摄影留念。不远处的元山子,更高处的凉亭,都是美妙之景。如果能捕捉高飞的鸟影,那就更好了。

〔登上虎啸岗,来到虎头下〕

请大家排队进入,在这里,有专门为您准备的高倍望远镜。爬到虎口上,通过望远镜,整个呼和浩特市及巍巍青山就清晰地映入眼帘了。再看一看虎口中那四颗大牙,想一想您现在的位置,有什么样的感受?“虎口拔牙”,在这里您真的拔了一次虎牙呢!

〔从虎啸岗登凉亭〕

我想每个登山的游客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总是想登上山的至高点。那么好,我们现在就去公园特地为我们准备的凉亭,它可是设置在最高处的。好了,现在我们就把它定成一个目标,开始攀登吧!这时,我突然想起内蒙古师大一位青年学子《登大青山高峰》的诗来。诗云:“莫道征程行路难,山高偏向险峰攀。仰搏荆棘周身刺,俯瞰浮云半空悬。壮士挥手拨迷雾,劲松展臂探苍天。千峦雨后迎红日,无际山川扑眼帘。”大家大概有些累了吧!不过我们登上凉亭往远处望一望,整个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整个呼和浩特就尽在我们眼底了。您看!青翠的松柏,雪白的梨花、桃花,碧水蓝天,远处朦胧的城区。此刻,您是不是觉得“没有比头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句话很有道理?您是否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那种感觉?朋友们,看见远处那个圆形的山包了吗?就像从平地上突然冒出来似的,它就是乌素图著名的元山子,也叫元山。“元”通“圆”,象征着团圆。就好像祝福我们在座的各位:家庭幸福,合家团圆。哎,对了,需提醒大家一下,这里也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义务植树基地,您现在看见的绿色,也有师大学子们的一份贡献。下面的时间,我就不打扰大家了,您自由观赏吧。您可以选择自由登山。告诉您,这里已经是1150多米的海拔了。您也可以在林中漫步、小憩,还可以摄影留念。但提醒您,一定不要吸烟,注意防火,同时也不要攀爬树木。

〔结束语〕

朋友们,乌素图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的游览到此就结束了。我想大家一定到过许多景点,那么请您谈一谈,乌素图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和其他景点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对,这位先生说的对,在这里没有更多的古迹文物,没有传说故事,有的只是自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草、有果、有鸟、有兽……来到这里,只有“放飞心情,回归自然”。与呼市其他景点相比,乌素图是最年轻的景点之一,所以有一些设施不很完善,但无论完善与否,游览自然风光,重要的是寻找一份舒畅,体验一种心情,寻找一份愉悦,从繁杂的世界中解脱出来。朋友们,您说对吗?

在游览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向诸位介绍一下这里的接待条件。目前商务别墅中l号楼3楼有能容纳300人的会议室,而可容纳100人的会议室几乎每座楼都有。餐饮主要集中在1号楼和蒙古包中,以民族风味为主。同时,接待区有床位260张,客房全部为标准间。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活动,30分钟以后到这里集合。谢谢大家的配合!

2022草原调查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内蒙古大草原之旅的导游张萌,今天我要带你们参观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希望大家今天玩的开心!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我们的草原之旅啦!

看,这是内蒙古大草原的小丘与平地,小丘与平地全都是绿的。这里的空气比别处更清鲜,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温顺的小绵羊,还有高大的蒙古马,骑上去试跑几圈,你就不忍心下马了。有人说内蒙古草原到处绿色,可实际不是这样,看看河岸边吧!有小花,有红的,有蓝的,有黄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缤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开放,还有明如玻璃,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着五颜六色的花儿,花儿上沾满了河水,其真是别具特色,美不胜收的奇景,内蒙古大草原有多么美,大家知道了吧?

现在我们来到蒙古包里,大家可以品尝品尝内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还有加有羊奶酿的奶酒,和奶豆腐,我来介绍一下手抓羊肉,奶茶,还有奶豆腐。这三样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们的蒙古族同胞习惯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我们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掺和着牛羊奶的茶,是内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饮料。奶豆腐,当然也不是豆腐了,,它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品,盛在盘子里用来当招待客人的点心,比如奶酪,它也是叫奶豆腐的。这些东西都是内蒙古同胞的特色食品。

内蒙古草原的导游词范文五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呼伦贝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的时候,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日以继夜,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使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同时,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版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面积为250.557平方公里,现有266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俄罗斯等36个民族组成。呼伦贝尔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称之为“绿色净土”。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城市,远离了闹市,走进了草原,你看,草原犹如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往远看,草原上盛开着无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马群、牛群、羊群飘来飘去,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年羊”的优美景象。

这就是刚才我们在车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赛白努”(好!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支、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在现代民族舞蹈。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在蓝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不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不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骑马或骆驼的话,没关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车”,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乐趣。

到草原亲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个不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个不是盘腱突露、充满谊气与力度?据说这与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马上运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对长期以来养育了解空虚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壮盘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郑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以肉食与面食调剂。

来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遗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离火起锅,持蒙古刀,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营养。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不受风寒。而今,草原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位服装已进入草原,但是,袍服毕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说说蒙古包的构造: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哈纳”(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状,并搭上“乌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纳”和“乌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这也许就是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不加改变的原因吧。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就是蒙古人一个移动的“家”。

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是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幅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密的草丛、浓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避免陷车,畅通无阴。牧人倒扬(搬家),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密的伙伴。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头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草原辽阔,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

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垒石成堆,当做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育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迎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兴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在草原上有过这样一段体验,可能使各位对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吧,对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同样,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欢迎大家,她将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各位再次光临。

女士们、先生们,让你我能的机会再次相会在草原,在呼伦贝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