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市中心精装房屋转让协议书 市中心精装房屋转让协议书范本(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3:35:55 页码:12
市中心精装房屋转让协议书 市中心精装房屋转让协议书范本(4篇)
2023-01-10 03:35:55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选市中心精装房屋转让协议书(精)一

20xx年,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以对标赶超为手段,按照争创“两个一流”目标,对内以标准化实施细化管理,对外以改革创新释放活力,进一步巩固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全省领先位置。市中心全年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08万件,比上年增加43.9%,日均办理4300余件,其中即办件81万件,占75%,集中收取税费逾90亿元;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17万条,其中重点信息12.84万条,占41.2%,涉及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等重点领域信息8.22万条。全市共收到依申请公开76例。省中心领导充分肯定市中心工作,认为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在全省政务服务系统内发展氛围最浓,改革力度最大,创新意识最强,体系建设最全,班子配备最优,已成为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及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集大成者。并表示要省市一心,把滁州中心作为全省的品牌,推向全国。

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作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规定动作做足做到位,自选动作有效有特色”的总体思路,确立了“打造一流干部队伍、建设一流服务平台、提供一流政务服务、开创一流工作业绩”的目标,通过开展作风整顿行动、优质服务提升行动、改革成果巩固行动、审批项目集中清理行动、基层政务服务提升行动等六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作用,把中心建设成为“感知群众冷暖的晴雨表,满足群众需求的服务台,支持群众参政议政的助推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头堡”,实现活动与工作两结合,两促进。

活动过程中,中心积极面向企业,面向群众,面向窗口,窗口面向服务对象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以发现问题倒逼改革,以解决问题推进发展,先后召开企业与群众代表座谈会、窗口负责人座谈会,在服务大厅现场开展“误您一分钟,求您一良策”活动,随机征集办事人员意见,并在窗口开展“金点子”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共征求意见建议400余条,通过认真梳理归纳出共性意见建议146条,归入“四库”并进行分解,明确各窗口、科室落实整改任务。

对于意见建议,中心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先后4次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和作风整治专题会议,现场播放窗口探访及处理情况的视频资料,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防止效能疲劳,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作风意识、服务意识和创优意识,明确设置窗口服务“五条红线”(即不得迟到早退、擅自离岗,不得违规使用计算机,不得对服务对象使用文明忌语,不得与服务对象争吵,不得接受服务对象吃请和礼品),推行双屏服务,其中一块屏幕对内,另一块屏幕对外,让行政服务过程全面公开。在房产、国税、地税等较大窗口单独设置导询台或咨询导办岗,受理办事咨询,初审申报材料,解答法规政策,为群众提供服务导引。深入开展“马上办”作风建设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到科室、窗口,并深入推进落实,以“马上办”活动,打造高效服务品牌、亲切服务品牌、优质服务品牌、便民服务品牌、创新服务品牌、标准化服务品牌等六大服务品牌。

同时中心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建成一个150平米的车棚,解决窗口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日晒雨淋问题。为办事群众提供茶水及纸杯,解决群众喝水困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完成空调增容改造,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场所。协调公安交警部门,解决出租车和群众办事车辆停车难问题。

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3月14日,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滁州、淮南督导组第一组长朱成林视察中心,对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给予充分肯定;省电视台《共产党人》栏目予以报道。

二、深化审批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抓简政放权,无缝对接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20xx年下半年以来,省政府陆续取消省级审批项目49项,向市县两级下放了32个审批项目。为做好衔接落实工作,中心会同市法制办、市编办印发了《关于做好衔接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对照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主动与省直部门对接,拿出衔接落实措施,并要求相关部门对承接的审批项目进行流程再造,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市政府于6月5日印发《关于衔接落实省人民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滁政秘〔20xx〕83号),取消49项中,我市没有对应的28项,其余21项全部取消;下放32项中,市级承接办理25个,市县两级共同承接办理7个;对应调整1项;转变管理方式1项。目前,全部承接落实到位。在承接的基础上,我市也同步推进项目清理下放,已有21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或下放县区级办理。其中市教育《利用互联网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网站和非学历教育网校的审批》下放县级办理,工商部门将公司登记下放两区办理。

(二)抓对标赶超,促进窗口建设全面提质。

1、落实“大厅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内审批快”。围绕面向企业群众办理的项目全进中心、项目办理的环节全进中心、承接下放的项目全进中心等原则,突出涉企、涉建、涉及民生等重点项目,并参照外地项目进驻情况,制定了项目进中心方案,并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经市政府办协调,与相关部门一一对接。一年来,市直13个部门新增29个项目进中心办理,增设司法局窗口和基建联合测绘服务岗3个窗口。

2、开展对标赶超提升行动。各窗口在去年对标赶超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升标杆,主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建立联系密切沟通,瞄准业界最优窗口、最好经验,再学习,再提升,再赶超。先后有气象、质监、民政等20多个窗口赴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学习,5个窗口重新修定了对标赶超目标,27个窗口在对标赶超过程中新出台改革创新举措95条。5月,中心将各窗口对标、赶超及创新举措汇总并展示,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倒逼窗口认识改革紧迫性、重要性,加快落实赶超、创新举措,确保目标顺利实现。建委窗口全部40个审批服务项目办事平均承诺时限由11.7个工作日压缩至4.95个工作日,压缩率58%。平均审批环节由原来的7.9个压缩至5.4个,压缩率31%。房产窗口设置总服务台,接受办事群众咨询,新增测绘受理岗,成立测绘成果审核办公室,实行“一张图”管理;环保窗口成立市环保局项目帮办领导小组和环保技术服务小组,实行环评工作联系单制度;安监窗口将两项审批项目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并将县安监窗口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药监窗口将食品生产许可项目的承诺时限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减为30个工作日,食品委托生产备案事项等三项审批项目由原来的承诺件调整为即办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由5个工作日调整为3个工作日;消防窗口进一步整合窗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台帐管理,形成完善的日常工作体制。

(三)抓运行管理,提高联合审批服务效率。

1、提高涉企涉建两个平台服务效率。今年以来,紧抓六轮流程再造创新成果,印制了第六轮流程再造资料汇编,不断固化流程再造成果,实现审批服务效率的再提升。同时重点加强涉企涉建两大领域七大联合审批平台规范运行。在企业注册“一表通”上,以工商企业注册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简化手续,实施注册资金认缴制,强化出入口及节点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申报资料在各办件窗口间的传递效率。在基建联合审批平台管理上,修订基建收费“一表制”,取消2项收费,降低7项收费标准,结构性取消12项收费。20xx年全年,通过企业注册“一表通”平台,登记注册公司1332户,注册资金63亿元,均实现即办。通过基建联合审批平台,联合图审1413项,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办理施工许可证192件,452.66万平方米,基建“一表制”集中统一收取建设规费15919.61万元;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受理355项,一次性验收合格通过273项,一次性验收合格率77%;土地房产登记办理房产登记10.58万件。规划阶段联合审批35项,办结35项。

2、试行工程建设联合测绘。8月底,中心联合市国土局、房产局、规划局联合出台《滁州市建设工程联合测绘实施办法》,实行工程测绘服务市场化。联合测绘实施后,国土、房产、规划等部门破除部门壁垒,相互开放测绘业务,不再只认可本部门下属的测绘机构的测绘成果,只要是合法的测绘成果均一视同仁,促进测绘市场有序竞争。

3、探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今年8月由中心与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并实施《滁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暂行办法》(滁政务〔20xx〕67号),依托中心多部门集约式办理的联合审批平台,将政府投资项目,包括项目建议书(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核准制适用于政府核准目录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以及备案制适用于企业其他投资项目的审批全部纳入联合办理范畴。新的运行模式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由市发改委牵头实行发改委窗口一窗受理,申报材料窗口间内部流转,各部门同步审查,审批结果统一送达,变部门间体外循环为窗口间体内循环,变各部门多头办理为窗口内集中办理,最大限度的压缩了审批流程,精简了审批材料,减少了办理时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审批阶段企业不用再逐个部门的“跑门路”,在服务中心即可“一站式”办结,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保证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四)抓流程再造,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

8月份,我市启动了以清理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第七轮流程再造活动,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中有关中介服务。一是清理并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编制全市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对全市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清单之外的中介服务成果不得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二是清理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收费行为。对清理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物价部门对其收费进行审核,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分别制定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的项目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其收费标准。本轮再造活动已经过法制办和物价局审查,共有26个部门和单位梳理上报131个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项目。相关工作已基本结束,待提交相关会议研究。

(五)抓服务拓展,推进服务向基层及园区延伸。

1、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意见》(滁办发〔20xx〕7号),同时,市效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务(为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的意见》(滁效办〔20xx〕14号),两个文件重点对乡、村两级服务中心包括组织领导、机构设置、面积标识、软硬件配备、服务项目、办事流程、工作纪律等进行规范。11月初,中心和市效能办对各县、市、区“两个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从现场督查情况看,各县、市、区政府对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把基层为民服务中心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建章立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机制逐步理顺,总体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积极作为,细化规范,强化督查,对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力度不断增强。全市11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或正在改建为民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大厅平均面积160㎡,常驻工作人员平均9名,进驻项目平均30余项,计生、低保、涉农补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均进驻乡镇中心大厅办理。全市1188村(社区)全部建成为民服务代理点,其中279个村(社区)在代理点基础上通过大厅升级改造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使用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平均面积60平方米,代办事项平均23项,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不断完善。

2、全面优化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绿色通道”建设。一方面帮助筹建“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推进苏滁现代产业园行政审批“二号章”管理制度。经多方努力,该中心于9月份正式运行,市国土局和市规划局等项目通过与苏滁现代产业园管委会签订协议委托办理,市环保局、市建委、市房产局、市商务局通过授权协议将园区项目审批权授权窗口办理。另一方面,对于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暂不具备审批条件的服务项目,由中心协调相关窗口启动“绿色通道”,实行全程帮办代办。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所有承诺时限由工作日改为日历天,不再区分节假日和工作日,确保所有项目最快、最便捷办完。

(六)抓标准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根据省政务服务中心提出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中心与市质监局联合印发了《滁州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滁政务〔20xx〕62号),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一年多来,中心上下全员全程参与,共同修定标准文本,共同推进标准实施,建成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具有滁州特色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突出高标准和实用性,逐一梳理窗口审批服务项目,逐一梳理每个审批项目的服务依据和流程,逐一梳理项目办理的环节和时限,逐一梳理项目收费和标准,突出滁州行政审批改革成果,并特别单独编制了服务满意度评价标准,从评议形式、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规范,并将客户满意情况与投诉改进情况上升为与服务提供同等重要地位,更加强调了“群众满意是检验政务服务成效第一标准”的理念。在标准贯彻落实中,一日一巡查,一周一通报,确保任一岗位、任何人员都能在一言一行中体现标准,每一办件、每次服务执行标准,以亲民利民为民的规范窗口形象展示中心标准化建设风貌。今年10月,省政务服务中心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对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评估验收,综合评分96.5分(全省最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并达到省级示范水平。

八个县(市、区)中心,凤阳中心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已先期通过验收,明光作为第二批服务标准试点单位,今年6月以96分高分通过验收。琅琊中心并入市中心同时接受省专家组评估验收。今年12月,受省政务服务中心委托,市中心会同市质监局组成考核组,对天长、来安、定远、全椒、南谯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验收。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察看现场、查阅资料、随机调查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方式,进行评估打分。从评估情况来看,各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已阶段性完成,五个县(市、区)中心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其中,天长、全椒、定远、南谯等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工作力度大,水平高,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我市超额完成省政务服务中心提出的县级中心60%通过验收的任务,得到省中心高度肯定。

三、突出重点信息公开,以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一)拓展公开渠道,建立完善多项公开机制。

1、建立政策解读机制。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3号)精神,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6号),要求各部门提请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或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重要政策文件等,均应及时在市政府的网站进行解读;各部门自行出台重要文件,也要通过部门网站等载体进行科学解读,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改革举措。政策解读机制保障了群众对政府发布的重点信息既想看又能看得懂。今年以来,我市共发布解读文件16件,尤其是民生类政策解读,为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提供了便利。

2、建立新闻发布工作机制。8月,我市出台《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过新闻发布做好我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4号),根据文件,我市从20xx年第三季度起,市政务公开办会同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市编办、市财政局、市房管局、市药监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物价局、市国土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招标局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要求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机制建立以来,我市召开了“市环境质量状况”、“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等5场新闻发布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通过新闻发布会“晒”出来,让群众听得懂,同时也“看”得到。

3、充分利用其它公开渠道。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上,我市还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报刊、广播、电视、信息公开栏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等渠道作用,及时公开各类信息。此外,还多次在滁州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中就我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与公众在线互动。

(二)突出公开重点,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1、划定公开范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xx〕1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全省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7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滁州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5号),明确了全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即重点围绕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管5个方面(共19项具体工作)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明确公开主体与职责。根据划定的重点领域信息内容与关联性,确定了市编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经信委、市药监局、市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门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或责任部门,并明确其责任。一是要分解任务,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和时间进度安排;二是要细化公开内容,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要求,完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及内容规范;三是要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四是要加强社会反映评估和舆情引导工作,确保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及时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五是要加强培训,加大信息公开队伍建设。

3、信息公开成效明显。今年,我市共发布重点信息8.22万条,部分领域信息公开迈向“深水区”。一是在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上,市直87家全部公开了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8个县(市、区)也同步公开了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二是在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上。市政务公开办与市编办、市法制办、市监察局联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在过去清理的基础上,结合承接省下放的项目,再次全面梳理审核本级行政职权并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等,面向社会公布。三是在强化权力运行办事结果的公开上,要求各单位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办理的过程、结果全面公开,进一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四是在公共资源监管、公共服务信息上继续发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得到常态化公开。

4、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今年,市政务公开办以《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意见》(滁办发〔20xx〕7号)为契机,依托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服务代办点,建立了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场所;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网站,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手段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和村(社区)村务公开有机衔接。多个县市区“阳光村务”等信息查阅平台已投入使用,公开的政策法规、党务村务、劳动用工、民意信箱等内容,让村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突出便捷高效,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一)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根据省政务公开办、省经济信息中心《关于实施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通知》(皖政务办秘〔20xx〕4号)文件要求,我市政务公开办于今年8月初,开始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的页面、栏目、功能和架构进行了改版和升级,现已基本完成了网站改版升级工作。改版后的网站上线运行,政务公开办时时对网站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新网站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权限下放,市县管理权相对分离。市及8个县(市、区)分别拥有自己政府信息公开网。不仅降低了数据量,保障网站高效运行,也方便了群众获取信息。二是内容与功能更加丰富。新增了通知公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等栏目和政务微博、新闻发布会等链接,提升了检索、查询、信息发布与审核等功能,更加方便群众浏览、查询。三是访问更加便捷、服务更加高效。市政务公开办此次对网站的数据库、防火墙等硬件进行升级,不仅提升新版网站的访问速度,还保障了网站的安全运行。

(二)稳步推进三级联动试点建设工作。

今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我中心成为安徽省政务服务业务及电子监察三级联动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为切实做好试点工作,中心多次赴外地实地考察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开拓思路,经过多轮研讨,最终确定了试点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外网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系统、市县联动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智慧政务大厅系统、政务公开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九大系统平台,推动行政审批上下、左右、内外互联互通,促进审批服务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实现行政审批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监管全程化。中心已初步形成建设方案,根据上级要求,将与行政权力运行“一库四平台”建设同步实施。

(三)优化知情评议,强化中心作风建设。

建成综合评议体系,突出短信反馈评议、评价器评议等电子评议手段,中心专人负责对窗口评价器及短信评议平台进行监测,形成检查通报常态机制,每季度针对窗口评价器、短信反馈评议以及窗口计算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对存在问题要求相关窗口限期整改。今年共接受评价器评议71136次,其中非常满意70565次,满意563次,一般7次,无不满意评价,好评率达99.2%。同时短信平台共发送短信9213条,接收反馈信息4720条,其中满意4672条,基本满意48条,无不满意,满意率达98.9%。

五、办好一会一刊,突出宣传滁州。

(一)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

7月31日,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明光召开。省直有关部门、16个市及广德、宿松两个省直管县的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同志齐聚明光,通过实地调研明光中心、观看标准化工作宣传片、观看礼仪展示等方式,交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研讨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此次会议,是对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的肯定,进一步巩固了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在全省排头兵的地位。

(二)认真做好《政务服务》内刊的编发工作。

《政务服务》内刊是全国政务服务系统中唯一工作交流刊物,创刊于20xx年6月,由省中心主办,滁州中心承办。今年已出刊四期,在行业内引起较好反响,省内外同行对杂志给予高度肯定,纷纷来信投稿。武汉、厦门等中心还来电积极要求订阅杂志,计划将杂志分发给其所辖县、市、区,交流学习。

以工作为支撑,以杂志为媒介,今年有30多批全国各地政务服务中心来滁考察交流,扩大了滁州市的影响力。

六、关于20xx年工作安排。

在20xx年,中心将以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对标赶超全面见效年”的定位,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化为核心,积极实施“六大行动”,助推争创“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巩固“全省一流政务公开办公室”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提升中心各项工作水平。

1、基层服务整体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水平,努力实现市县“改革同步,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一流”;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提质,按照项目进驻参考目录,实现项目进驻,人员进驻,管理集中,办事方便,杜绝“一站式服务”变成“多一站式服务”;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及便民代理点办公有场地,岗位有人员,在岗有事做,服务真心办。并着力推进市县乡村审批服务系统联网,逐步做到村(居)民网点提交资料,市县乡分级联办。

2、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动。在20xx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好“一库四平台”(行政权力项目库,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法制监督平台、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工作,参照省级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结合省市县三级试点及我市审批平台建设实际,做好方案设计及认证,适时启动项目招标程序,力争行政权力运行、监察“一库四平台”系统建设破冰启动。

3、联合审批拓展行动。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20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三证合一”登记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服〔20xx〕25号)文件精神,试行在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中不减少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审批权限、不改变原有证照管理方式、不改变原有证号编码规则的前提下,依托现有的“一表通”系统,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与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先期实现一证三号,适时启动一证一号,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程序,缩短办件时限,促进市场主体登记便捷高效。

4、对标赶超深化行动。对标赶超活动自20xx年启动以来,一大批窗口通过对标先进,学习赶超,已达到或超过原先设定的目标,成为省内同行中的领先者,甚至在全国行业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20xx年是中心对标赶超活动的全面见效年,中心将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深化对标赶超,已完成的目标要重新修订,未完成的目标要加快进度,多走出去,多实地交流,深入了解各地动态及改革创新举措,逐步实现业内领先。对于不能在省内领先的部门窗口,将在评先评优中“一票否决”,以硬考核促进快提升。同时,依托《政务服务》内刊及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既要工作实,也要出名声。

5、政务服务标准巩固提升行动。今年,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已高分通过省级评估,这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要坚持“有标可依、有标必依、违标必究”原则,进一步加大标准实施情况督促检查,结合改革进展及对标赶超成效及时修定“提供标准”,完善督查点评制度,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保障标准实施,促进标准化建设水平、管理水平、运行水平再提升,确保标准化工作成为政务服务工作的不竭动力,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国家级验收,提升滁州中心在全国政务服务系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奋力实现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

6、政务公开提质行动。按照“抓基层,夯基础,强规范,促公开”原则,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一是抓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拓展政务公开工作内容与标准,充分发挥示范点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整体水平。二是夯实政务公开基础工作,抓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办事公开,落实权力清单制度,通过公开制约权力行使全过程。三是强化制度规范,提升公开质量。认真落实新闻发布会制度、重要政策解读制度,制定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及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使政务公开有规可依,违规必究,逐步提升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精选市中心精装房屋转让协议书(精)二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一流服务中心、打造一流服务窗口”为目标,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审批效能。从扩大规模、完善设施、科学管理、提升服务、满足需求入手,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改造和高层次提升,中心服务企业、服务群众

的作用更加明显,优化发展环境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办结各类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312915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收到锦旗108余面,表扬信35封,中心建设的相关经验多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扬。下面,将中心领导班子一年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二)围绕服务热线,创新服务品牌。为切实方便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加强企业家服务热线暨“1890”社会服务网络建设,建成了集咨询、求助、投诉、建议为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形成了24小时电话与网络双轨运行服务机制,平均每天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各种事项260余件,最多时达830件,回访满意率99%以上,以“拨就灵、一拨就灵(谐音)”享誉港城,目前已成为企业的“救急线”、群众的“贴心线”、中外游客的“百事通”。

第一,做好企业的“救急线”,建立了由24小时问题受理电话、企业问题交办卡、工业运行联席会三部分组成的企业问题快速应对机制。去年,热线协调解决了乐岛公园暑期临时停电设备无法运行、哈电置业公司管网配套、欧登多机械公司退税、水产养殖公司排水管堵塞、工商年检搭车收费加重企业负担等问题400多件,为企业解答政策性咨询5000多件。召开北部工业区、山海关临港工业区企业、房地产企业沙龙座谈会3次,到工业园区现场办公4次,协调解决北部工业区香海粮油等多家企业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第二,当好群众的“贴心线”,建立了与水电气暖、城管、环保、物价、工商等部门的联动机制。针对群众的求助事项,热线除通过联办单形式向参加行评的93个单位交办外,还通过1700多家涉及群众生活的餐饮、婚庆、家政、布艺等加盟企业为群众提供服务,全年热线为群众投诉事项发放联办单1097件,推荐服务企业2300余次,解答各类咨询6万余件。第三,成为中外游客的“百事通”,热线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创办每周一期、每期2万份的《便民周刊》,宣传热线形象、功能,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储备信息资源、提供帮助。此外,热线利用广告牌、公示牌、信息亭等多种形式扩大热线影响,全年共为游客提供车次、路线、景区、购物、住宿等信息1.2万条,办理中外游客餐饮投诉、交通投诉、汽车救援等服务320多次。

(三)围绕服务延伸,促群众满意。根据县乡中心建设实际情况,以规范县区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县乡(分)中心建设,延伸服务链条。目前,已建成了8个县区级中心、77个乡(镇)级中心,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县乡政务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的决定》,《县区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强化了业务对接与培训,基本完成了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按照“1+6”的建设模式(市中心加六个分中心),稳步推进六个分中心的建设,房产分中心运行顺利,劳动保障分中心已挂牌成立,正在逐步推进出入境、车管、商检和海关分中心建设。

(四)围绕窗口管理,创新监察手段。为切实解决行政审批中的违规违纪和效率不高的问题,我市借鉴福州、泉州等地先进经验,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和政务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以解决三类问题为重点强力打造电子监察平台。第一,以预设行政法律文书为重点,升级中心业务管理系统,解决行政许可法律文书不规范、程序不合法、厅外办理、体外循环等问题,规范窗口行政许可行为。第二,以中心迁址改造为契机,投资近200万元,在厅内安装了168个监控摄像头,升级音频、视频监控系统,解决办件不录入、收件无回执、不一次告知,企业和群众投诉后调查取证难等问题,升级

业务监督管理水平。第三,以首办一门受理集中录入为手段,完善项目并联审批。

机制,解决信息不共享、整体提速难等问题,加快项目开工审批速度。实现了对行政审批事项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受理、承办、批准和办结等各个环节的双重监控,发挥了实时监控、即时录入、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等功能,杜绝了监察盲点,使行政许可项目审批全过程“看得见、管得住”。全年共纠正空岗、着装不整、办事效率低等违规行为106人次,查处首问责任人16名。

(五)围绕服务质量,实施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将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服务形象、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按绩效考核结果分档次奖励

窗口工作人员,提高窗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为群众服务的热情,营造各窗口及工作人员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量化责任、又增强窗口间、工作人员间凝聚力的氛围。此外,我们坚持和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更加注重鼓励窗口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鼓励窗口深入分析本部门业务重点和敏感问题;更加注重加大对个别窗口“两头办理”、“体外循环”和违规收费等行为的处置力度;更加注重社会评价,加大社会评价分值比例,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

(六)围绕服务形象,实施责任管理。为保证制度落实,我们积极探索问责追究办法,制发了《窗口人员问责办法》,针对窗口服务人员可能出现的33种不良行政行为,制定了责令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离岗培训、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辞退8种问责方式,使对干部不良作风的处理有了明确依据。另外,我们又尝试探索了更为有效的过错责任管理模式。第一,公开曝光。每月制发一期《督察通报》,曝光违规违纪问题。第二,末位淘汰。绩效考核成绩连续两次在第四档的工作人员退回原单位。第三,推行“一票否决”。对违反河北省纪委等四部门《关于狠刹不良风气的规定》的“十个严禁”和我中心“六条禁令”的行为,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第四,行政告诫。对违规违纪问题,视情节制发《行政告诫通知书》,通知本人和单位。

(七)围绕关键环节,实现工作创新。在建设项目审批中,根据秦政20xx61号文件规定,我们取消了区级初审,市、区部门共同参加联合审查,减少了审批层次,形成了“扁平式”审批。将与市直部门进厅的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密切相关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引进大厅,打造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流水线(目前已引进工程咨询、环境影响评价、建工险、车牌代办、报社、公证处、热费咨询、刻章、商务中心、驾驶员体检、照相等机构)。在《河北省房地产开发项目行政审批流程示意图》框架内不断创新,提高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效能。土地出让前,集中踏勘提前介入,解决由于规划部门掌握现场情况不够造成的规划设计条件难以落实问题。土地出让后,联合指导一次告知,解决由于项目单位了解审批流程不够造成的申报材料无法同步受理问题;设计联审时,设计单位参与交流,解决由于对技术规范理解不同造成的联审补正意见难以一次落实到位问题。对需要两个以上部门通过现场验收进行前置审批的企业,由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组织相关窗口进行联合指导和联合验收。在装修前的联合指导中,相关窗口详细讲解验收标准,提醒企业在装修改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了由于装修改造不符合标准造成的浪费;在装修后的联合验收中,相关窗口现场出具书面验收意见,联合验收结束后立即对合格的企业发放批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八)围绕综治目标,营造安全环境。在市综治委的指导下,建立了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曹海波同志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机制,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调整充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增加公安局窗口首席、中心派出所所长、消防窗口工作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处理厅内发生的治安事件,解决厅内的矛盾和纠纷。根据中心窗口多是执法岗位、日常业务繁忙的特点,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法律、政策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执法能力。督察处、业务处侧重工作人员检查,中心派出所和物业保安侧重厅内流动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设立投诉监督台、投诉电话,同时开展网上投诉,化解各类矛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群众和职工停车困难、不安全等实际问题,扩建了自行车棚,增加了监控系统,划定了自行车、机动车停放区域并安排物业人员指导停车,基本解决了车辆停放安全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20xx年,中心无社会治安案件,无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无交通事故,无失火、失盗、失泄密案件发生。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班子成员通过中心组学习、参加市委组织部学习讲座、参加党校学习以及自学等多种方式,系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xx大、新党章以及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加强了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政治思想素质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班子工作思路清晰,班子成员分工明确,都能够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工作激情,对分管工作都认真负责,没有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都能够做到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从未因局部利益影响全市工作大局的问题出现。能够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都能够认真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报、沟通、调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在干部任用、重大项目开支、工作部署等重大问题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无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现象。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综合素质。根据市“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以党支部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在周三、五下午4:30后组织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工作人员熟知办事程序、规章制度、时限要求;以楼层为单位集中收看了牛玉儒、孔繁森等榜样的宣传教育片,使工作人员努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以流水作业线为单位,根据并联审批、联合踏勘、联合验收以及程序衔接的需要,组织部分窗口首席代表集中讲解本窗口的许可和服务事项,使同一流水线的工作人员相互掌握流程衔接的必要条件,促进流水作业线工作效率的提高;制发了《关于集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为各支部配发了《礼乐人生》、《公务员礼仪手册》等学习教材,坚持每月评选10个窗口为文明服务示范岗和10名同志为文明服务之星,并在一楼光荣榜集中展示。

(三)加强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促进行政审批效能的提高,中心努力探索具有我市特点的服务窗口运行管理模式,在规范、巩固、提高上下工夫。一是公开承诺,促质量提高。中心自筹资金6万元,在厅内安装了40块承诺公示牌,对410项常办事项的内容、时限、收费进行了集中公开,让群众关心的事情一目了然。同时,我们还利用中心网站、《便民周刊》对进厅所有事项的内容、依据、标准、程序、时限、收费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公开,方便企业和群众查询。为了跟踪和评定践诺情况,我们组织开展了一事一评议活动,引导办事群众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并邀请1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每个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评议活动。通过公开承诺、认真践诺、民主评诺促进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二是优化流程,促效率提升。中心明确提出“简单事项即办、一般事项当天办、复杂事项限时三天办结”,要求各窗口及派驻单位对所属事项优化流程、精简环节、缩短时限。同时,集中精力开展了建设项目流程再造工作,重新制订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流程》、《工业、旅游项目审批流程》和《政府投资的社会公益项目审批流程》,完善了建设项目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机制。三是完善制度,促规范管理。我们相继修订完善了《超时默许制度》、《缺席默认制度》、《首问(办)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岗位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一站式服务制度》、《ab岗工作制度》、《办事公开制度》等10项管理制度,修订了《进驻单位民主评议考核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形成了制度管理的“三条线”:即以《进驻单位民主评议考核办法》、《进驻单位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形成的规范进驻单位事项入驻、授权与否的“预警线”;以《公务员、事业单位进驻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规范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形象、服务效能的“警戒线”;以审批运行制度和行为规范制度形成的行政审批行为的“防火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服务水平、服务手段等方面,离各级领导的要求和广大服务对象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团结奋斗,以一流的姿态,一流的干劲,一流的业绩,打造务实、创新、高效、廉洁政务服务中心,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让投资者满意,不辜负上级领导和群众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精选市中心精装房屋转让协议书(精)三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武汉街17-6-1号11

电话:

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武汉街17-6-1号11

电话: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互利互惠的基础上,经协商甲方愿意将经营﹑管理权属于自己的房屋出租给乙方,双方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达成一致协议。

为支持企业发展,甲方愿将房屋的使用权出租给乙方,经双方充分协商一致,达成如下条款并特立本合同,以便双方遵守。

第一条 出租房屋坐落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武汉街17-6-1号11

第二条 租赁期限(本合同有效期)

自20xx年1月1日至 20xx年1月1日 ,为期 24个月

第三条 费用及交纳

一、租房押金

1.租房押金交纳标准为50元×租赁房屋总面积。

2.乙方租赁房屋总面积为52平方米,应交纳租房押金2600元。

3.乙方提前退房,甲方有权按每提前一个月扣除租房押金总额的十二分之一归甲方所有,具体数额依此类推。

4.乙方在任何情况下欠交租金时,甲方有权直接抵扣租房押金充抵租金,不足部分甲方有权继续追索。

5.对由于乙方原因造成的甲方损失,甲方有权以租房押金抵扣。

二、租金

1.租金应自本合同签字的同时由乙方按季度向甲方交纳,以后的交纳时间为每季度的第一个月的前十天,标准见附页。

2.若乙方迟交租金,甲方有权向乙方收取滞纳金,收取标准为:

逾期一个月内的,甲方有权收取日租金的10%乘以迟交天数作为滞纳金归甲方所有;逾期一个月以上,不超过二个月的,甲方有权收取日租金的20%乘以迟交天数作为滞纳金归甲方所有。逾期超过二个月的,甲方可以采用协商或法律手段追回乙方所欠各项费用(含滞纳金),其所发生的有关费用及由此给甲方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逾期超过二个月的,甲方有权留置乙方租用房屋内的一切财产(物),自留置之日起一个月内,乙方应完全履行义务,否则,甲方有权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同时对留置的财产(物)依法进行处理,由留置所引起的一切不利后果均由乙方承担。甲方收取违约金或留置乙方财产后,不影响乙方项下义务的履行或甲方其他权利的行使。

3.若乙方提前退房,需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提出书面请求,并经双方协商同意。同时甲方将向乙方收取45天的房租作为违约金归甲方所有,用以弥补因乙方提前退房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第四条 甲方义务

1.甲方应自乙方按合同交纳租房押金和租金之日起,按合同向乙方提供室内设施完好的房屋,否则,按本合同第四条项下的规定由甲方向乙方承担责任。

2.甲方负责房屋自身的维修(不包括房屋的附属设施),除乙方人为造成的房屋损坏和不可抗力外,保证房屋不漏雨、倾斜、倒塌等。

3.承担出租房屋的房产税。

4.合同期内,在乙方正常履行义务的前提下,甲方不得提前终止本合同。否则,按租房押金的计算方式向乙方承担责任。

5.合同期内,甲方不得提高租房押金和租金。

6.出现其他违约情况时,依法承担责任。

第五条 乙方义务

1.按合同规定按时交纳租房押金及租金。

2.使用房屋前,检查好所用房屋及附属设施,之后发生的一切事故,除不可抗力及甲方责任外,承担修复和赔偿责任。

3.维护房屋整体结构,不得私自拆除和改建房屋。

4.如需对房屋内的配电设备,给排水设备进行更改,对房屋进行装修,须向甲方提出方案并经甲方批准后方可进行,批准后的方案若需更改须重新向甲方提出方案并经甲方批准,并承担由此给任何他方造成的损害责任;合同期满不再续租时,须恢复原状,不能(愿)恢复的,向甲方支付恢复所需的费用,该费用标准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乙方同时承担由于恢复给任何他方造成的损害责任。甲方有权批准或不批准乙方所提方案。

5.不得将所租房屋转租;不得利用所租房屋进行非法活动,否则,乙方将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不利后果(包括给甲方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

6.承担承租地域内所发生的事故责任(包括安全生产、用电、防火防盗等),对事故造成的相邻各方及甲方的损失负赔偿责任。

7.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应当严格遵守甲方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

8.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应当依法经营,若发生诉讼由此给甲方造成损失(包括乙方被财产保全导致甲方房屋被查封),乙方应当具实承担。

9. 三资企业承租房屋,除应当接受本合同中乙方项下所有义务外,应当依法向国家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使用费。

10.乙方不得占用大楼公用面积或在公共区域随意摆放物品,如乙方有特殊需要,需提前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经甲方同意方可进行。

11.乙方不得在承租场所内从事不符合《企业进驻国际创业中心申请审批表》,或未经甲方允许的非高科技开发经营的项目。

第六条 乙方违反本合同中乙方项下的任何一项义务,甲方均有权解除合同,并有权请求赔偿;甲方违反本合同中甲方项下的义务时,乙方也享有相应的权力。

第七条 合同期满前,如乙方需要继续承租该房屋,应当在本合同期满30天前向甲方提出继续承租的要求,经甲方重新进行资格审查批准后延续原合同期限或签定新的租赁合同;如在合同期满前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本合同到期自行终止。

第八条 房屋如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导致毁损,本合同自然终止,双方互不承担责任。租赁关系如需恢复,须重新协商。

第九条 本合同如须经有关部门登记备案,费用由双方分担。

第十条 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须由双方协商一致作出补充协议。该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一条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保留二份,乙方保留一份,自双方签字加盖法人公章之日起生效,效力相同。

第十二条 本合同解释权归甲方享有。

出租方: 承租方:

甲方经办人: 乙方经办人:

甲方开户银行及账号: 乙方开户银行及账号: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精选市中心精装房屋转让协议书(精)四

市委、市政府:

20xx年,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以对标赶超为手段,按照争创“两个一流”目标,对内以标准化实施细化管理,对外以改革创新释放活力,进一步巩固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全省领先位置。市中心全年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08万件,比上年增加43.9%,日均办理4300余件,其中即办件81万件,占75%,集中收取税费逾90亿元;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17万条,其中重点信息12.84万条,占41.2%,涉及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等重点领域信息8.22万条。全市共收到依申请公开76例。省中心领导充分肯定市中心工作,认为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在全省政务服务系统内发展氛围最浓,改革力度最大,创新意识最强,体系建设最全,班子配备最优,已成为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及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集大成者。并表示要省市一心,把滁州中心作为全省的品牌,推向全国。

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作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规定动作做足做到位,自选动作有效有特色”的总体思路,确立了“打造一流干部队伍、建设一流服务平台、提供一流政务服务、开创一流工作业绩”的目标,通过开展作风整顿行动、优质服务提升行动、改革成果巩固行动、审批项目集中清理行动、基层政务服务提升行动等六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作用,把中心建设成为“感知群众冷暖的晴雨表,满足群众需求的服务台,支持群众参政议政的助推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头堡”,实现活动与工作两结合,两促进。

活动过程中,中心积极面向企业,面向群众,面向窗口,窗口面向服务对象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以发现问题倒逼改革,以解决问题推进发展,先后召开企业与群众代表座谈会、窗口负责人座谈会,在服务大厅现场开展“误您一分钟,求您一良策”活动,随机征集办事人员意见,并在窗口开展“金点子”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共征求意见建议400余条,通过认真梳理归纳出共性意见建议146条,归入“四库”并进行分解,明确各窗口、科室落实整改任务。

对于意见建议,中心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先后4次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和作风整治专题会议,现场播放窗口探访及处理情况的视频资料,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防止效能疲劳,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作风意识、服务意识和创优意识,明确设置窗口服务“五条红线”(即不得迟到早退、擅自离岗,不得违规使用计算机,不得对服务对象使用文明忌语,不得与服务对象争吵,不得接受服务对象吃请和礼品),推行双屏服务,其中一块屏幕对内,另一块屏幕对外,让行政服务过程全面公开。在房产、国税、地税等较大窗口单独设置导询台或咨询导办岗,受理办事咨询,初审申报材料,解答法规政策,为群众提供服务导引。深入开展“马上办”作风建设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到科室、窗口,并深入推进落实,以“马上办”活动,打造高效服务品牌、亲切服务品牌、优质服务品牌、便民服务品牌、创新服务品牌、标准化服务品牌等六大服务品牌。

同时中心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建成一个150平米的车棚,解决窗口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日晒雨淋问题。为办事群众提供茶水及纸杯,解决群众喝水困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完成空调增容改造,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场所。协调公安交警部门,解决出租车和群众办事车辆停车难问题。

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3月14日,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滁州、淮南督导组第一组长朱成林视察中心,对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给予充分肯定;省电视台《共产党人》栏目予以报道。

二、深化审批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抓简政放权,无缝对接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20xx年下半年以来,省政府陆续取消省级审批项目49项,向市县两级下放了32个审批项目。为做好衔接落实工作,中心会同市法制办、市编办印发了《关于做好衔接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对照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主动与省直部门对接,拿出衔接落实措施,并要求相关部门对承接的审批项目进行流程再造,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市政府于6月5日印发《关于衔接落实省人民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滁政秘〔20xx〕83号),取消49项中,我市没有对应的28项,其余21项全部取消;下放32项中,市级承接办理25个,市县两级共同承接办理7个;对应调整1项;转变管理方式1项。目前,全部承接落实到位。在承接的基础上,我市也同步推进项目清理下放,已有21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或下放县区级办理。其中市教育《利用互联网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网站和非学历教育网校的审批》下放县级办理,工商部门将公司登记下放两区办理。

(二)抓对标赶超,促进窗口建设全面提质。

1、落实“大厅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内审批快”。围绕面向企业群众办理的项目全进中心、项目办理的环节全进中心、承接下放的项目全进中心等原则,突出涉企、涉建、涉及民生等重点项目,并参照外地项目进驻情况,制定了项目进中心方案,并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经市政府办协调,与相关部门一一对接。一年来,市直13个部门新增29个项目进中心办理,增设司法局窗口和基建联合测绘服务岗3个窗口。

2、开展对标赶超提升行动。各窗口在去年对标赶超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升标杆,主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建立联系密切沟通,瞄准业界最优窗口、最好经验,再学习,再提升,再赶超。先后有气象、质监、民政等20多个窗口赴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学习,5个窗口重新修定了对标赶超目标,27个窗口在对标赶超过程中新出台改革创新举措95条。5月,中心将各窗口对标、赶超及创新举措汇总并展示,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倒逼窗口认识改革紧迫性、重要性,加快落实赶超、创新举措,确保目标顺利实现。建委窗口全部40个审批服务项目办事平均承诺时限由11.7个工作日压缩至4.95个工作日,压缩率58%。平均审批环节由原来的7.9个压缩至5.4个,压缩率31%。房产窗口设置总服务台,接受办事群众咨询,新增测绘受理岗,成立测绘成果审核办公室,实行“一张图”管理;环保窗口成立市环保局项目帮办领导小组和环保技术服务小组,实行环评工作联系单制度;安监窗口将两项审批项目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并将县安监窗口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药监窗口将食品生产许可项目的承诺时限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减为30个工作日,食品委托生产备案事项等三项审批项目由原来的承诺件调整为即办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由5个工作日调整为3个工作日;消防窗口进一步整合窗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台帐管理,形成完善的日常工作体制。

(三)抓运行管理,提高联合审批服务效率。

1、提高涉企涉建两个平台服务效率。今年以来,紧抓六轮流程再造创新成果,印制了第六轮流程再造资料汇编,不断固化流程再造成果,实现审批服务效率的再提升。同时重点加强涉企涉建两大领域七大联合审批平台规范运行。在企业注册“一表通”上,以工商企业注册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简化手续,实施注册资金认缴制,强化出入口及节点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申报资料在各办件窗口间的传递效率。在基建联合审批平台管理上,修订基建收费“一表制”,取消2项收费,降低7项收费标准,结构性取消12项收费。20xx年全年,通过企业注册“一表通”平台,登记注册公司1332户,注册资金63亿元,均实现即办。通过基建联合审批平台,联合图审1413项,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办理施工许可证192件,452.66万平方米,基建“一表制”集中统一收取建设规费15919.61万元;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受理355项,一次性验收合格通过273项,一次性验收合格率77%;土地房产登记办理房产登记10.58万件。规划阶段联合审批35项,办结35项。

2、试行工程建设联合测绘。8月底,中心联合市国土局、房产局、规划局联合出台《滁州市建设工程联合测绘实施办法》,实行工程测绘服务市场化。联合测绘实施后,国土、房产、规划等部门破除部门壁垒,相互开放测绘业务,不再只认可本部门下属的测绘机构的测绘成果,只要是合法的测绘成果均一视同仁,促进测绘市场有序竞争。

3、探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今年8月由中心与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并实施《滁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暂行办法》(滁政务〔20xx〕67号),依托中心多部门集约式办理的联合审批平台,将政府投资项目,包括项目建议书(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核准制适用于政府核准目录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以及备案制适用于企业其他投资项目的审批全部纳入联合办理范畴。新的运行模式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由市发改委牵头实行发改委窗口一窗受理,申报材料窗口间内部流转,各部门同步审查,审批结果统一送达,变部门间体外循环为窗口间体内循环,变各部门多头办理为窗口内集中办理,最大限度的压缩了审批流程,精简了审批材料,减少了办理时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审批阶段企业不用再逐个部门的“跑门路”,在服务中心即可“一站式”办结,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保证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四)抓流程再造,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

8月份,我市启动了以清理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第七轮流程再造活动,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中有关中介服务。一是清理并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编制全市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对全市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清单之外的中介服务成果不得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二是清理规范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收费行为。对清理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物价部门对其收费进行审核,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分别制定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的项目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其收费标准。本轮再造活动已经过法制办和物价局审查,共有26个部门和单位梳理上报131个关联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项目。相关工作已基本结束,待提交相关会议研究。

(五)抓服务拓展,推进服务向基层及园区延伸。

1、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意见》(滁办发〔20xx〕7号),同时,市效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务(为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的意见》(滁效办〔20xx〕14号),两个文件重点对乡、村两级服务中心包括组织领导、机构设置、面积标识、软硬件配备、服务项目、办事流程、工作纪律等进行规范。11月初,中心和市效能办对各县、市、区“两个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从现场督查情况看,各县、市、区政府对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把基层为民服务中心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建章立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机制逐步理顺,总体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积极作为,细化规范,强化督查,对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力度不断增强。全市11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或正在改建为民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大厅平均面积160㎡,常驻工作人员平均9名,进驻项目平均30余项,计生、低保、涉农补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均进驻乡镇中心大厅办理。全市1188村(社区)全部建成为民服务代理点,其中279个村(社区)在代理点基础上通过大厅升级改造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使用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平均面积60平方米,代办事项平均23项,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不断完善。

2、全面优化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绿色通道”建设。一方面帮助筹建“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推进苏滁现代产业园行政审批“二号章”管理制度。经多方努力,该中心于9月份正式运行,市国土局和市规划局等项目通过与苏滁现代产业园管委会签订协议委托办理,市环保局、市建委、市房产局、市商务局通过授权协议将园区项目审批权授权窗口办理。另一方面,对于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暂不具备审批条件的服务项目,由中心协调相关窗口启动“绿色通道”,实行全程帮办代办。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所有承诺时限由工作日改为日历天,不再区分节假日和工作日,确保所有项目最快、最便捷办完。

(六)抓标准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根据省政务服务中心提出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中心与市质监局联合印发了《滁州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滁政务〔20xx〕62号),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一年多来,中心上下全员全程参与,共同修定标准文本,共同推进标准实施,建成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具有滁州特色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突出高标准和实用性,逐一梳理窗口审批服务项目,逐一梳理每个审批项目的服务依据和流程,逐一梳理项目办理的环节和时限,逐一梳理项目收费和标准,突出滁州行政审批改革成果,并特别单独编制了服务满意度评价标准,从评议形式、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规范,并将客户满意情况与投诉改进情况上升为与服务提供同等重要地位,更加强调了“群众满意是检验政务服务成效第一标准”的理念。在标准贯彻落实中,一日一巡查,一周一通报,确保任一岗位、任何人员都能在一言一行中体现标准,每一办件、每次服务执行标准,以亲民利民为民的规范窗口形象展示中心标准化建设风貌。今年10月,省政务服务中心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对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评估验收,综合评分96.5分(全省最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并达到省级示范水平。

八个县(市、区)中心,凤阳中心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已先期通过验收,明光作为第二批服务标准试点单位,今年6月以96分高分通过验收。琅琊中心并入市中心同时接受省专家组评估验收。今年12月,受省政务服务中心委托,市中心会同市质监局组成考核组,对天长、来安、定远、全椒、南谯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验收。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察看现场、查阅资料、随机调查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方式,进行评估打分。从评估情况来看,各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已阶段性完成,五个县(市、区)中心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其中,天长、全椒、定远、南谯等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工作力度大,水平高,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我市超额完成省政务服务中心提出的县级中心60%通过验收的任务,得到省中心高度肯定。

三、突出重点信息公开,以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一)拓展公开渠道,建立完善多项公开机制。

1、建立政策解读机制。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3号)精神,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重要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6号),要求各部门提请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或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重要政策文件等,均应及时在市政府的网站进行解读;各部门自行出台重要文件,也要通过部门网站等载体进行科学解读,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改革举措。政策解读机制保障了群众对政府发布的重点信息既想看又能看得懂。今年以来,我市共发布解读文件16件,尤其是民生类政策解读,为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提供了便利。

2、建立新闻发布工作机制。8月,我市出台《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过新闻发布做好我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4号),根据文件,我市从20xx年第三季度起,市政务公开办会同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市编办、市财政局、市房管局、市药监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物价局、市国土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招标局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要求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机制建立以来,我市召开了“市环境质量状况”、“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等5场新闻发布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通过新闻发布会“晒”出来,让群众听得懂,同时也“看”得到。

3、充分利用其它公开渠道。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上,我市还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报刊、广播、电视、信息公开栏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等渠道作用,及时公开各类信息。此外,还多次在滁州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中就我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与公众在线互动。

(二)突出公开重点,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1、划定公开范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xx〕1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全省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7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滁州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滁政办秘〔20xx〕105号),明确了全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即重点围绕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管5个方面(共19项具体工作)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明确公开主体与职责。根据划定的重点领域信息内容与关联性,确定了市编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经信委、市药监局、市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门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部门或责任部门,并明确其责任。一是要分解任务,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和时间进度安排;二是要细化公开内容,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要求,完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及内容规范;三是要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四是要加强社会反映评估和舆情引导工作,确保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及时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五是要加强培训,加大信息公开队伍建设。

3、信息公开成效明显。今年,我市共发布重点信息8.22万条,部分领域信息公开迈向“深水区”。一是在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上,市直87家全部公开了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8个县(市、区)也同步公开了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二是在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上。市政务公开办与市编办、市法制办、市监察局联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在过去清理的基础上,结合承接省下放的项目,再次全面梳理审核本级行政职权并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等,面向社会公布。三是在强化权力运行办事结果的公开上,要求各单位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办理的过程、结果全面公开,进一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四是在公共资源监管、公共服务信息上继续发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得到常态化公开。

4、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今年,市政务公开办以《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意见》(滁办发〔20xx〕7号)为契机,依托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服务代办点,建立了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场所;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网站,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手段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和村(社区)村务公开有机衔接。多个县市区“阳光村务”等信息查阅平台已投入使用,公开的政策法规、党务村务、劳动用工、民意信箱等内容,让村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突出便捷高效,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一)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根据省政务公开办、省经济信息中心《关于实施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栏目)技术升级工程的通知》(皖政务办秘〔20xx〕4号)文件要求,我市政务公开办于今年8月初,开始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的页面、栏目、功能和架构进行了改版和升级,现已基本完成了网站改版升级工作。改版后的网站上线运行,政务公开办时时对网站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新网站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权限下放,市县管理权相对分离。市及8个县(市、区)分别拥有自己政府信息公开网。不仅降低了数据量,保障网站高效运行,也方便了群众获取信息。二是内容与功能更加丰富。新增了通知公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等栏目和政务微博、新闻发布会等链接,提升了检索、查询、信息发布与审核等功能,更加方便群众浏览、查询。三是访问更加便捷、服务更加高效。市政务公开办此次对网站的数据库、防火墙等硬件进行升级,不仅提升新版网站的访问速度,还保障了网站的安全运行。

(二)稳步推进三级联动试点建设工作。

今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我中心成为安徽省政务服务业务及电子监察三级联动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为切实做好试点工作,中心多次赴外地实地考察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开拓思路,经过多轮研讨,最终确定了试点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外网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系统、市县联动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智慧政务大厅系统、政务公开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九大系统平台,推动行政审批上下、左右、内外互联互通,促进审批服务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实现行政审批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监管全程化。中心已初步形成建设方案,根据上级要求,将与行政权力运行“一库四平台”建设同步实施。

(三)优化知情评议,强化中心作风建设。

建成综合评议体系,突出短信反馈评议、评价器评议等电子评议手段,中心专人负责对窗口评价器及短信评议平台进行监测,形成检查通报常态机制,每季度针对窗口评价器、短信反馈评议以及窗口计算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对存在问题要求相关窗口限期整改。今年共接受评价器评议71136次,其中非常满意70565次,满意563次,一般7次,无不满意评价,好评率达99.2%。同时短信平台共发送短信9213条,接收反馈信息4720条,其中满意4672条,基本满意48条,无不满意,满意率达98.9%。

五、办好一会一刊,突出宣传滁州。

(一)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

7月31日,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明光召开。省直有关部门、16个市及广德、宿松两个省直管县的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同志齐聚明光,通过实地调研明光中心、观看标准化工作宣传片、观看礼仪展示等方式,交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研讨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此次会议,是对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的肯定,进一步巩固了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在全省排头兵的地位。

(二)认真做好《政务服务》内刊的编发工作。

《政务服务》内刊是全国政务服务系统中唯一工作交流刊物,创刊于20xx年6月,由省中心主办,滁州中心承办。今年已出刊四期,在行业内引起较好反响,省内外同行对杂志给予高度肯定,纷纷来信投稿。武汉、厦门等中心还来电积极要求订阅杂志,计划将杂志分发给其所辖县、市、区,交流学习。

以工作为支撑,以杂志为媒介,今年有30多批全国各地政务服务中心来滁考察交流,扩大了滁州市的影响力。

六、关于20xx年工作安排。

在20xx年,中心将以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对标赶超全面见效年”的定位,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化为核心,积极实施“六大行动”,助推争创“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巩固“全省一流政务公开办公室”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提升中心各项工作水平。

1、基层服务整体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水平,努力实现市县“改革同步,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一流”;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提质,按照项目进驻参考目录,实现项目进驻,人员进驻,管理集中,办事方便,杜绝“一站式服务”变成“多一站式服务”;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及便民代理点办公有场地,岗位有人员,在岗有事做,服务真心办。并着力推进市县乡村审批服务系统联网,逐步做到村(居)民网点提交资料,市县乡分级联办。

2、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动。在20xx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好“一库四平台”(行政权力项目库,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法制监督平台、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工作,参照省级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结合省市县三级试点及我市审批平台建设实际,做好方案设计及认证,适时启动项目招标程序,力争行政权力运行、监察“一库四平台”系统建设破冰启动。

3、联合审批拓展行动。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20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三证合一”登记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服〔20xx〕25号)文件精神,试行在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中不减少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审批权限、不改变原有证照管理方式、不改变原有证号编码规则的前提下,依托现有的“一表通”系统,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与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先期实现一证三号,适时启动一证一号,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程序,缩短办件时限,促进市场主体登记便捷高效。

4、对标赶超深化行动。对标赶超活动自20xx年启动以来,一大批窗口通过对标先进,学习赶超,已达到或超过原先设定的目标,成为省内同行中的领先者,甚至在全国行业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20xx年是中心对标赶超活动的全面见效年,中心将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深化对标赶超,已完成的目标要重新修订,未完成的目标要加快进度,多走出去,多实地交流,深入了解各地动态及改革创新举措,逐步实现业内领先。对于不能在省内领先的部门窗口,将在评先评优中“一票否决”,以硬考核促进快提升。同时,依托《政务服务》内刊及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既要工作实,也要出名声。

5、政务服务标准巩固提升行动。今年,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已高分通过省级评估,这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要坚持“有标可依、有标必依、违标必究”原则,进一步加大标准实施情况督促检查,结合改革进展及对标赶超成效及时修定“提供标准”,完善督查点评制度,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保障标准实施,促进标准化建设水平、管理水平、运行水平再提升,确保标准化工作成为政务服务工作的不竭动力,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国家级验收,提升滁州中心在全国政务服务系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奋力实现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

6、政务公开提质行动。按照“抓基层,夯基础,强规范,促公开”原则,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一是抓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拓展政务公开工作内容与标准,充分发挥示范点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整体水平。二是夯实政务公开基础工作,抓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办事公开,落实权力清单制度,通过公开制约权力行使全过程。三是强化制度规范,提升公开质量。认真落实新闻发布会制度、重要政策解读制度,制定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及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使政务公开有规可依,违规必究,逐步提升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