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课时延后服务申请书 延时课后服务申请怎么写(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4:08:28 页码:14
课时延后服务申请书 延时课后服务申请怎么写(五篇)
2023-01-10 04:08:28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课时延后服务申请书(精)一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衔接过渡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到鲁迅儿时的朋友叫闰土,知道了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让鲁迅很难忘,谁能说说“我”与闰土之间是什么关系?他向“我”讲述了哪四件稀奇事?

二、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媒体出示句子)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1)(媒体出示)比较句子:

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脸,头戴一顶毡帽。(2)(媒体出示)再比较句子:

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 他正在厨房里,苍白的圆脸,头戴一顶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用圈子将他套住了。[来源:中国%教育出 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

(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说明: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以上的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三、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再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2.理清写作顺序,学习写作方法。(脸──头──颈。)3.体会性格特点。(怕羞)

4.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练习写一段话,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媒体出示)(1)练习。(2)交流。

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

(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说明:此环节,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在句子的比较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写作方法,并通过当堂的小练笔来巩固写作方法。

四、再识闰土,探究深读 1.出示阅读提示:

我们从“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除了外貌描写,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示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2.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3.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4.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5.学生自由练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看谁能让大家身临其境。(每件事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朗读。如,“雪地捕鸟”可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看瓜刺猹”教师可扮成“我”引导朗读,调动学生情绪)6.这四件事情中,令“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画动词。

(2)体会“捏”字的准确。(与“拿”字比较)(3)图文结合,指导背诵。

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继续说下去?

7.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说明:此环节,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这就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要表现人物的特点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多种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作业[

抄写描写闰土动作和外貌的句子。

2023年课时延后服务申请书(精)二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本单元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主题展开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鸟搭船捕鱼这一情景,便让读者看到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文章还重点观察了翠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儿”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体会翠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一、教师谜语导入,激趣促学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来考一考咱们班聪明的同学。

出示谜语:一身彩衣多美丽,红嘴蓝翅翠绿羽。耐心等得时机到,衔来鱼儿吞肚里。对,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翠鸟。

翠鸟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鸟,它不仅漂亮,还会搭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这只聪明的鸟

出示课题《搭船的鸟》

2.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课文,勾画细致观察的事物

1.细致观察了大雨

找出描写下雨的句子: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拉沙拉地响。

学习拟声词的用法,知道作者细心观察雨是采用了用眼睛看和用耳朵听来观察具体事物的,引导同学们留意还有哪些观察事物的方法。

2.细致描写了船夫,勾画出描写船夫动作的词语。

3.细致描写了翠鸟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4)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5)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相机板书)

(6)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8)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9)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0)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照着书上的内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1)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2)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13)总结翠鸟的外形美(相机板书外形美)

2.认识翠鸟捕鱼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作者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回答。

(3)教师评议并小结:这只翠鸟到底打我们的船要去哪里呢?

(4)配乐朗读翠鸟捕鱼的句子,让学生闭眼想象翠鸟捕鱼的画面。

(5)出示翠鸟捕鱼视频,引导学生勾画翠鸟捕鱼的动作.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板书捕鱼快)

(9)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0)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板书)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原来翠鸟搭我们的船是去捕鱼啊,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搭过别人的车呢?总结翠鸟的灵性和对人类的信赖。

四、深入拓展,深化情感

1.出示翠鸟捕鱼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翠鸟捕鱼的一系列动作

2.播放剪辑好的视频,分段观察翠鸟捕鱼动作,并用上一系列动词如:收紧俯冲展开扎进张开咬住一蹬扇动飞起

3.完成课堂学习单并交流。

五:作业

1.仔细观察家里的小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并写下观察日记。

2023年课时延后服务申请书(精)三

教学准备:(弹冬不拉的一段录像)、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

2、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掌握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1、放录像,看冬不拉琴的样子,听弹奏冬不拉的乐曲。

导语:这种琴就叫“冬不拉”。冬不拉琴声悠扬,琴的样子也很有特色,那么这种乐器为什么叫冬不拉呢?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2、能说说冬不拉琴的由来吗?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1、预习时易读错音的字有什么?易写错,易混淆的字是哪个?你是怎么区分、记忆的?

2、学习生字具体步骤:

(1)判断正确读音

冥思苦想(mínmíng)骏马(jùnzùn)

依恋(luànliàn)匕首(bǐbì)

(2)把正确字填在()里

一()莫()自()()勇如()如()

()()不安()死如()()眉不展

(3)带读词语

(4)自己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见书)

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

1、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抄写词语,积累本课书中的成语。

2、读课后思考题,再次带着问题读书。

板书

生字(易错字)1、瞎熊伤害人畜

冬不拉 2、王子除害牺牲

3、琴声讲述故事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背诵15、16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王子与瞎熊搏斗的过程,体会王子为民除害敢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难点:阿肯的琴声是怎样使国王了解事情的经过的,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感悟哈萨克民族的音乐文化。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齐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说一说“冬不拉”指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要细读课文,看一看这种乐器得名的由来。

二、回忆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填空:本文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

2、能根据填空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

1、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1)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边读边画批。

[《冬不拉》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2023年课时延后服务申请书(精)四

教学思路: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观看有关描写春天的文字和录像等。教学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入课文;之后,运用朗读加探究的方法学习课文内容;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全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4、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词句的朗读,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地读懂长句子。感受课文描述的美好画面。

教学媒体: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小燕子》的课件。可以让学生一起跟唱。

小同学们,春天到了,燕子又要从南方飞回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燕子》这一课,看看春天里的小燕子。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同桌互读,每人一段,让对方提醒字音。

三、播放《燕子》的课件。

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课件谈谈对小燕子的感受。

四、再读课文。

1、提醒学生注意体会生字生词的含义。

2、充满感情地朗读,将课文读通顺,读连贯。

五、解决生字生词。

要注意生字和读音。

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读;fú;,不要错读成;fó;。

生字方面,你要注意以下的字:

燕;的上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

演;的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

漾;的下面是;永;,不要错写成;水;。

六、布置作业

1、默写生字。

2、熟读课文。

2023年课时延后服务申请书(精)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前两行词串

2会写红花水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后两行词串

2、会写火、山、木、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两行词串

1、导语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游玩了————公园(教师手指黑板引导学生齐说)

2、复习前两行词串的读音

(1) 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哪个小朋友能上来指着图画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指名2—3个学生回答

(提示句式:来到公园,我看见了——————)

(2) 你们喜欢这些美景吗?

就请小朋友带着喜欢的心情把前两行词串读一读、

3复习生字:小、红、花、水

(1) 过渡:公园美景大家记得不错,那四个生字还记得吗?

(2) 打开公园游览图(一张画着课文插图的纸,在景物与游乐项目的旁边有一个空格前两行学过的词语除“小红花水”外出示在空格中),看看图上景色的名称写完整了吗?

如果没有你们能互相合作把它补充完整吗?

(3) 写的时候注意笔顺、笔画

(4) 小朋友写得真不错,看来上节课你们学得很扎实, 我们一起来表扬自己、

二、新授后两行词串

1、过渡:其实,公园里不但景色美丽,还有很好玩的儿童乐园呢、你们想去玩一玩吗?

好,老师答应你们,只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要把这些游乐项目的名称说准确,行吗?

2、新授后两行词串的读音

(1)在儿童乐园里,你看见了哪些游乐项目?谁能上来指着图画告诉大家?

(2)老师发现有两个游乐项目的名称很难念,你们能把它念准确吗?

师:(拿下“转椅”或“荡船”词卡)谁已经认识了?

生:我已经认识它了,它叫“荡船”。

师:你能做小老师领着大家拼读吗?

生:d—ang 荡,ch—u—an 船。

师:船是一个什么音节?

生:三拼音节。

师:读三拼音节时要注意什么?

生:声轻介快韵母响。

师:请小朋友牢记这个拼读规则,再把船拼一拼。

(指名开火车拼读)

(以此法学习其余五个词语)

(3)去掉拼音后,小朋友还会认得刚刚结识的那些好朋友吗?

(开火车读不带拼音的词卡)

(4)看来,小朋友的确认识这些新朋友了,看,这些新朋友正排着队等我们呢,我们一起

来读一读。

3.巩固后两行词串的读音

(1)好玩的东西这么多,你最喜欢玩什么呢?

请小朋友打开公园游览图,拿出小照片,把它放在你最喜欢的游乐项目上,然后告诉你的同桌:你最喜欢——————,你是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感觉如何?

(2)哪个小朋友能把自己的照片带上来告诉其他小朋友呢?

(3)老师觉得小朋友真幸福,有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供你选择,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山区有许多小朋友连公园也没去过,更别说游乐项目了,你们愿意把这些好玩的东西介绍给他们吗?打开公园游览图,拿出剪刀,胶水,及词条把图上游乐项目的名称标好。

(4)山区的小朋友如果看见了这幅公园游览图后,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5)公园又美丽又好玩,我们再一起把课文读一读

4课内延伸

(1)过渡:读得真好啊,你们愿意到公园去玩吗?

(2)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找到好朋友一起玩,还可以上来跟老师一起玩。

录音机里播放欢乐的音乐,老师领着几个学生在上面玩,其余学生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按照后两行词串的顺序模拟玩时的动作,一边玩一边说:“转移转转转(小朋友手拉手转圈),小火车呜呜开(一串小朋友排成队作小火车),注意我们快要钻山洞了(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做山洞,其于小朋友作火车开过去),钻出了山洞玩滑梯(用手势表示),一滑滑到荡船边(两个小朋友手拉手荡过来荡过去)骑上小木马,小木马驾驾驾。”

(音乐停,老师说:“小朋友,玩累了吧,回位子休息。”)

(3)小朋友,公园好玩吗?想到真的公园去玩吗?

那老师答应你们,可是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小朋友能把这四个字写好的话,老师就一定带你到真的公园去玩。

三.识字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火”

(1)指名开火车读

(2)这个字经常和那些字交朋友成为词语?

指名学生给“火”字扩词

(3)这个字的笔画中有我们没有学过的吗?

没有

那谁能说说这个字的笔顺?

如果学生说对则加以表扬并让其他小朋友跟他说笔顺。

学生开火车书空并唱说笔顺

(4)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边写边说清楚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在书上描红,老师巡回指导

2.出示生字卡片“山”,“木”,“马”,教学方法如上。

[课堂教学思路]

这篇识字课文以词串的形式将公园的景物与设施介绍给小朋友,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便着重考虑如何让学生既扎扎实实的认识表示公园景物的词语又能切身感受到公园的美丽与有趣。基于此,在教案中,我采用的是“复习资料——新授——巩固——拓展”这一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用上了“公园游览图”,“把照片放在你喜欢的游乐项目上”,“在模拟公园中玩一玩”等活泼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新知,体会公园的乐趣;我十分注重课堂参与的情况,指名回答问题及开火车时面广量大,让班上50个小朋友人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