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 山东就业信息网如何解约(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4:39:41 页码:14
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 山东就业信息网如何解约(9篇)
2023-01-10 04:39:41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推荐)一

我系20届毕业生含三个专业,共人,从他们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中,我系全体领导和老师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面向培养合格人才与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氛围。

系务会建立了每两周定期专门讨论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制,研究解决我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我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有力地保障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由系党政领导牵头,我系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的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我系的学生就业工作,由系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主任,按照岗位职责与分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就业工作在我系党总支和系行政年度工作计划中均列入工作要点。我系党政领导班子专题讨论学生就业工作每月平均2次,并从政策、经费等各方面给就业指导部门提供了最大便利,在工作场所、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保证了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每学期初,我系学生就业各工作小组均在第一次例会上主题讨论年度和学期的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

我系利用系网站、党总支、团总支博客、系qq群、飞信、公用邮箱等现代化信息途径及多媒体教室、就业宣传栏等多种直观形式发布最新就业信息和开展就业日常咨询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如就业政策、求职技巧、自我设计应聘书、就业手续办理等。

针对专业特点,我系积极与全省乃至全国展开合作,并在成功建立就业基地,为广大同学实习、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系联合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了“行业招聘会”,有到场宣传、吸纳人才,不仅为我系旅游管理专业,更为全校各专业毕业生搭建了实习、就业等服务平台。我系还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调动起本系教职工的积极性,专业教师积极帮助广大学生联系用人单位,开拓市场、收集信息。

思想教育:在毕业生思想教育方面,我系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重点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创业教育、文明离校教育。通过召开全系毕业生动员大会、主题班会、毕业生座谈会以及和毕业生一对一谈话的形式加强教育,多方面、多层次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就业指导:根据学院教学计划安排,在毕业班开设专题就业指导课程,邀请系领导、就业指导老师讲授相关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政策的理解,求职技能的介绍以及就业思想的教育。年我系举办了多场就业专题指导讲座,通过就业案例、简历制作和自我介绍模拟会等等给予毕业生详细指导。

我系先后派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就业指导办公室相关成员分赴等院校的相关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在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作法,开阔了眼界,促进了本系的就业指导工作。

尽管我系在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自查中我们还是发现了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网上签约和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专业特点所限,目前人才需求市场萎缩,加上扩招和国内整个就业形势的巨大压力,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越重,我们的工作难度越大。

(二)就业观念稍显滞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目前,部分学生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存偏差,就业概念过于狭窄。缺少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社会舆论和家庭对择业观的取向影响深刻。

(三)就业工作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自查中发现,我系还存在制度健全落实不够,信息较多市场相对较少,管理到位还欠规范,记录虽有资料不全等问题。

针对我们自身存在的以上问题,我系在以后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更加注意,逐一改进。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按照我系“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满以为目标”的总方针,把握“在确保就业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数量”的总体原则,一如既往的做好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以优质服务做到让毕业生满意。

20xx年x月x日

关于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推荐)二

学生主要学习艺术学、文学、美学。电影、电视、广告艺术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影摄影、电视拍摄、广告制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影摄影、电视摄像、广告摄影和图片摄影创作的基本能力。核心课程:数码摄影实用技艺、数码影像基础、摄影构图、摄影美学、摄影照明、摄影曝光控制、数码图形图像制作;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风光建筑摄影、民俗艺术摄影、内外景婚纱摄影、商业广告摄影、平面色彩构成、版式设计、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史、摄影图片鉴赏等课程。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随之增加,国家也在着力培养国民的艺术修养提高国民的`综合艺术素质。毕业后将是影楼、报社、电视台、剧组、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都需要摄影人才。

虽然中国的摄影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不论从规模到人才,还有行业规范到管理水平都处于初期阶段,与成熟产业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整个行业发展潜力很大。摄影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未来行业对摄影人才的需求将逐年增加,其中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端摄影人才将更加抢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摄影行业得以经济的滋润,得以迅速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可观的市场规模。行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对摄影人才的巨大需求,在摄影行业工作的专业人员规模也比较大。由于摄影人才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在行业就业的专业人才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很好。

摄影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文学类中的艺术学类,其中艺术学类共27个专业,摄影专业在艺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文学大类中排名第11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9425位摄影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3800 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00元,0-2年工资3800元, 3-5年工资5000元,6-7年工资6200元,8-10年工资8600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佛山。

摄影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广告公司、影视剧制作公司、新闻媒体、报社杂志期刊社、出版社,婚纱影楼、文化宣传部门和其他有关事业单位,从事摄影摄像、影视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制作、文化宣传、社会教育、商业摄影等工作。就业岗位包括:摄影师、平面设计师、平面设计、淘宝美工、摄影助理、美工、平面设计实习生设计师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及网页美工文员客服平面设计培训讲师热聘中、网站编辑、摄像师、网店美工、化妆师、摄影师助理等等。

摄影师是一个时尚而又多金的职业,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各地的影楼摄影工作室迅速崛起,时尚活动接二连三,电视电影的长期拍摄,摄影师的需求量随之也越来越大,这也正说明摄影师就就业前景越来越好,摄影行业会发展的火爆!

1、北京电影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

3、河南大学

4、上海师范大学

5、广州美术学院

6、南京艺术学院

7、扬州大学

8、辽宁大学

9、山东师范大学

10、四川美术学院

11、贵州大学

12、浙江财经大学

13、重庆工商大学

14、安徽师范大学

15、西南民族大学

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7、鲁迅美术学院

18、南京林业大学

19、浙江传媒学院

20、四川音乐学院

关于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推荐)三

xx年,开发区就业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创业和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以群众的期盼、要求和满意为工作标准,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惠民政策,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升工作效能,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努力实现就业工作的新发展。

城镇新增就业4182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9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8人,完成年度任务的286%;

困难群体就业14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15%;

就业技能培训188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25%;

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8%。

今年以来,开发区共筹集就业创业资金96.9万元,上年结余20.2万元,本年收支结余7.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7.6万元。

今年,开发区共使用就业创业资金89.5万元。其中,就业培训补贴9.4万元,岗位补贴51.4万元,社保补贴9.2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2.9万元,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支出16.1万元。

开发区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鼓励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复员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自主创业。

(一)、努力提高创业参与率

今年,全区新增个体工商户1953户,新增私营企业1221个,带动就业9660人。一是充分认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及时印发有关文件,多次开展调研和调度,协调落实部门职责分工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形成政府积极促进,部门广泛参与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动机制。二是落实优惠政策。重点对创业者在市场准入、场地安排、行政服务、融资渠道和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各项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全民创业。

(二)、扎实开展创业培训

进一步扩大了创业培训范围,将由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了创业培训范围,全面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实现城乡全覆盖。

(三)、认真落实创业补贴政策

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菏泽市财政局、菏泽市人社局《关于印发(菏泽市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作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迅速向管委会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二是协调工商部门提供了xx年10月1日以后登记注册的540户小微企业的具体信息。三是召开办事处人社所长会议,将540户小微企业按区域分解到3个办事处,做到逐户调查摸底、筛选,及时将符合扶持条件的小微企业上报市局,并兑现扶持资金。

(四)、积极开展小额贷款担保工作

今年以来,开发区积极协调尽快建立区小额担保贷款机构的同时,为推动创业,与市人社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保持沟通协调。推荐并完成小额担保贷款9个项目,其中8家葡萄园、蔬菜种植等小额微利个体户,1家土特产劳动密集型企业,成功帮助个体户贷款25万元,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200万元,安置就业210人。

(五)、加强创业载体建设

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快建立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努力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开发区严格按照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标准,以培育创业主体为目标,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主线,以完善创业服务为重点,积极开展创业载体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的创业孵化基地。

目前,开发区在菏泽市广州南路创建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已累计投入1.2亿元,建成了1.98万平方米的多层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的连体创业办公楼以及附属配套设施。主体功能包括“大学生创业园”、“博士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企业科研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等10个孵化单元,是菏泽市第一个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具有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实施创业项目开发、对接和融资服务、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服务、开展法律、会计、评估、人才培养、生产营销服务、指导协助落实税费减免、创业补贴优惠政策、建立创业实体退出机制等6大功能。

创业孵化基地具备容纳实体100个规模,已入驻实体52个。形成了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板块。目前山东大学鲁南药物研究院、天津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曲师大研发中心、浪潮集团云计算中心等9家科研机构或团队入驻,已有道中道生物制药、梅毒疫苗及梅毒早期试剂项目、dna检测试剂(盒)等4项科技成果相继落地转化。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创业孵化器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科技研发、人才创业、就业安置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有15家创业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7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均设有研发机构,其中获得市级以上认定的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年专利申请量200件以上,年研发新产品、新工艺30个以上。开发区目前已拥有高端人才1300余人,其中,有侯云德、王志新等6名院士,赵忠熙等4名“xx专家”,以及5名泰山学者、92名博士、117名硕士、166名学士。创业孵化基地吸纳就业3300人,创业服务人员35人。

从今年起,按照市人社局要求,开发区正式启动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实名登记工作,并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在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就业援助、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服务等工作和活动中,都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要内容。4月份,开发区认真组织8家医院参加菏泽医专招聘会,提供岗位130个;5月份,在岳城举办医学专场招聘会,12家医疗机构提供岗位150个;11月底组织包括富士康在内的21家企业参加菏泽学院招聘会;同时,积极开展送岗位送培训工作,利用富士康在开发区招聘技术和管理人员时机,利用电话向每个登记的大学生推荐岗位,实现实名登记就业服务率100%。至目前,实名登记的高校毕业生576人,已实现就业429人。

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就业援助制度,认真做好困难群体、高校毕业就业工作。一是各办事处、各社区都建立了就业困难群体台帐,积极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送服务的“四送”活动。二是大力开展“充分就业和谐社区”活动,将困难群体就业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进行重点调度、重点考核。三是积极开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岗位组建物业管理、养老托幼、保结保绿、看车护院、治安巡逻等服务性组织,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近就业。四是建立困难群体托底安置机制。结合开发区城市快速发展的实际,确定以城市保洁、社区保洁等公益性岗位作为困难群体就业安置的主要渠道,建立托底安置机制。以区园林处、环卫处为城市困难群体托底安置单位,以3个办事处109个社区为社区困难群体托底安置单位。目前,区园林处、环卫处以保洁岗位安置困难群体1230人,3个办事处以社区保洁岗位安置困难群体287人,其中岳城办事处安置105人,丹阳办事处安置96人,佃户屯办事处安置86人。这些公益性保洁岗位所需经费全部有区和办事处财政列支。xx年,区财政为城市保洁工列支岗位补贴1330万元,3个办事处为社区保洁工列支岗位补贴210万元。四是积极指导各社区广泛采集用工信息及时推荐就业。今年以来,已有380人实现社区就业。

开发区紧密结合实际,以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带动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培训政策,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结合,确保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加强领导,社会联动,齐抓共管

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十分重视就业培训工作,把加强就业培训列入党工委和管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和认真落实就业培训规划和年度就业培训计划,把就业培训列入开发区八大民生工程之一,建立了就业培训五大体系,即,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培训实训体系,区、办事处、社区(村居)三级工作服务体系,信息发布及网络服务体系、政策扶持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任务明确,分工合理,责任落实,工作协调,形成了深到底、横到边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了就业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培训机构建设

开发区面向市场,以提高培训能力为目标,不断加强培训能力建设。结合实际,确定了巩固中等职业培训机构、稳定民办培训机构,发展企业培训机构的战略,培训机构数量逐年增加,适应了开发区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用工的需要。同时以现有培训资源为基础,依托现有培训机构及培训设施,加大职业培训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市级就业定点培训机构作用,夯实培训基础,增强培训效果。

(三)、加强培训信息宣传,统筹安排培训

年初,由开发区劳动人事局统一印发《关于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的通告》份。组织辖区内奇圣职业技术学校、汽运技校、烟草美容美发培训学校等定点就业培训学校,开设机床、电工、钳工、焊接、美容美发、服装、建筑、计算机、面点、推拿按摩等专业,明确招生专业和承办学校,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企招聘服务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集中活动和日常工作相结合,依托109个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广泛开展就业培训信息进社区入户活动,广泛张贴宣传,统一组织报名,确保了培训质量和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认真落实就业培训补贴政策

开发区认真使用“山东省就业政策与资金管理使用系统”,并与培训机构、财政部门联网。一方面实行就业培训实名制管理。二方面按照培训补贴标准,按培训进度及时下拨补贴资金。切实做到了统计报表、台账内容、网上信息、培训补贴“四统一”、“四对应”。

(一)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

今年以来,开发区结合劳动用工备案和劳动合同法专项检查,加强对农民工较多企业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全面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活动,将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列入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标准,促进了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截至目前已经有122家企业进行了备案,比去年增加10家企业,涉及26563名员工,其中农民工21600人。

目前,全区农民工较多的建筑、餐饮行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二)、努力提高新增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率

开发区以新增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为重点,积极实施社会保险全覆盖计划,连续开展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集中活动。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就业人员,全部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100%。

关于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推荐)四

1、北京电影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

3、河南大学

4、上海师范大学

5、广州美术学院

6、南京艺术学院

7、扬州大学

8、辽宁大学

9、山东师范大学

10、四川美术学院

11、贵州大学

12、浙江财经大学

13、重庆工商大学

14、安徽师范大学

15、西南民族大学

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7、鲁迅美术学院

18、南京林业大学

19、浙江传媒学院

20、四川音乐学院

关于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推荐)五

毕业生:

用人单位:

学校名称:

签约须知:

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订如下协议:

一、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在签订协议时要严格之星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

二、毕业生应按国家规定就业,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了解单位的使用意图,表明自己的就业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用人单位报到,若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到,需征得用人单位同意。

三、用人单位要如实介绍本单位的情况,明确对毕业生的要求及使用意图,做好各项接收工作。凡取得毕业资格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以学习成绩为由提出违约,未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生,本协议无效。

四、学校要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情况,做好推荐工作。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后,经学校审核列入建议就业计划,报省厅批准,学校负责办理就业手续。

五、学校应在学生毕业前安排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办理就业手续,本协议自行取消,由学校通知用人单位。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原则上应在签订协议前进行单独体检,否则,以学校体检为准。

六、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如有其它约定,应在备注栏注明,并视为本协议的一部分。

七、本协议经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三方都应严格履行本协议,若有一方提出变更协议,须征得另两方同意,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八、本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各执一份,复印无效。

签订协议书注意事项

一、到省辖市事管或区管单位就业的,需经省辖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非师范经市人事部、师范经市教育局)盖章同意;到县及县以下单位就业的,只需经县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同意。

二、到省直、部属单位就业的,需经其主管部门盖章同意。部属单位主管部门系指在鲁的主卦部门;在省工商局注册的非国有单位接受毕业生,须到省就业办办理审核备案手续。

三、在省外落实接收单位的,按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原则上到山东省外各省区直或部属单位就业的,经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同意;到市(地)以下单位就业的,经市(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同意;到省辖市单位就业的,需经直辖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

四、到在京中央单位的,需经国家人事同意。

关于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推荐)六

尊敬的老师,

您好!

请允许我先把我们公司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是世界一流的技术用纸和创意纸的制造商,也是世界三大***生产商之一,在全世界有80家工厂,员工8,800名,年销售额达30亿欧元。我作为****公司的ceo和公司的董事长,我也一直在关注着******先生的成长,现在,我谨作为******先生在我公司工作5年的领导写此推荐信。 这五年来,我作为他的上司,非常欣喜的看到他在事业上的日益进步和对我们公司所做出的贡献。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和对事业的忠诚,已经逐步从一个普通的办公室职员升迁为独当一面的部门经理。今天的****先生与五年前的他相比,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而作为一位外资企业的部门经理来讲,这些变化亦是他个人在管理与业务能力上日趋成熟的真实体现。

******先生在20xx年6月加入我们公司,先后做过项目协调员、采购助理、供应链经理、采购及进出口部门经理等,不论从事哪个岗位,他都能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做好。尤其在20xx年7月他临危受命,被调往我们******浙江子公司担任供应链经理,由于该公司刚刚被我公司收购,情况非常复杂,这个岗位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无到有,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短时间内就建立了包括计划调度、物资采购、物流及仓库、进出口、客户服务、产品开发等在内的供应链管理框架,招聘并培训了各岗位的合格员工,建立了完善的操作流程和部门管理制度,并协助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些都令我非常惊讶的看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所具有的管理组织天赋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由于工作出色,20xx年10月,*****先生被调回我们*******在山东的合资公司,担任采购及进出口部部门经理。由于股东间的矛盾,导致合资公司运营出现问题,甚至一度陷入困境中。但即使在那样的境况下,他也能够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已经成为我公司少数几个核心管理层成员之一,并积极的参与到公司的重要决策制定和战略规划中来。

当然,这些只能代表他的过去。下面,我将从领导潜力、团队工作精神及求学动机三方面对他做出适当评价,以期您能对他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他首先是一位具有领导潜力的人。尽管他现在只是一名公司部门经理,但是,我相信随着他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增加,再加上一定的培训和引导,将开发他身上的这种潜力,一旦这种潜力被很好的开发,相信他能够在企业管理方面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他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团队工作精神。无论是他的下级还是同事,包括他的直接领导,都愿意跟他合作共事。他的口碑在公司内也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他也有些不足的地方,作为一个年轻人,他的管理经验还不够全面,也缺乏一些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知识,这些都需要继续积累和学习,好在*****先生也是一名勤奋好学之人,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想在企业管理方面走得更远。我知道,这就是他报考贵校,学习mba管理的动机所在。

很多年之前,我也在澳洲读过mba,直到现在也受益匪浅。因此,我也认为*****先生读mba也是非常必要的。作为*****先生现在的领导,我期望他在将来能够通过参加贵校的mba学习来全面提升其管理智慧、领导能力及人格魅力,从我们公司角度讲,我也推荐其参加mba的学习,并会在时间方面大力支持他,希望他能够学有所成,为公司发展贮备人才,以便将来担任更好的工作,从而攀登其职业生涯的新高峰!

顺颂

商祺!

**********亚太区 总裁

********公司 董事长

*******

关于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推荐)七

(1)国民经济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厦门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中央财经大学2辽宁大学3武汉大学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华中科技大学6浙江大学7暨南大学8湖南大学

(2)区域经济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南开大学2兰州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厦门大学5东北财经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中央财经大学2南京大学3华东师范大学4北京大学5吉林大学6中山大学7上海财经大学8西安交通大学9河南大学10暨南大学11清华大学12复旦大学13西南财经大学14武汉大学15北京师范大学16西安外国语大学

(3)财政学(含税收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厦门大学2东北财经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上海财经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中央财经大学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南开大学6西南财经大学7武汉大学

(4)金融学(含保险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2南开大学3西南财经大学4中央财经大学5厦门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暨南大学2复旦大学3武汉大学4辽宁大学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北京大学7中山大学8上海财经大学9湖南大学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1西安交通大学12上海交通大学13南京大学14吉林大学15东北财经大学

(5)产业经济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东北财经大学2厦门大学3北京交通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南开大学6复旦大学7暨南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2山东大学3中央财经大学4浙江大学5重庆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北京大学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合肥工业大学11西南财经大学12上海财经大学13辽宁大学14江西财经大学15武汉理工大学16北京物资学院17南京大学18武汉大学19华中师范大学20哈尔滨商业大学21哈尔滨理工大学22北京工商大学

(6)国际贸易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南开大学3厦门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湖南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中央财经大学2复旦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浙江大学5南京大学6西安交通大学7上海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暨南大学10清华大学11北京工业大学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3东北财经大学14辽宁大学15浙江工业大学

(7)劳动经济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南开大学2厦门大学3中央财经大学4东北财经大学5浙江大学

关于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推荐)八

大学生就业率

为更具体、准确地反映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状况,本次调查将毕业生被调查时的状况分为10类,每一类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如表1所示。

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为43.5%,“升学”与“出国/出境”的比例合计为16.8%。如果将表1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了71.9%。

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就业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就业率最高,均为86.2%;其次是专科生,为79.7%;本科生的就业率最低,为67.4%。

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大学生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大学生就业率为77.3%,女性为65.9%,两者相差11.4个百分点。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和“自主创业”两项上,男性分别高出9.8和1.3个百分点。

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就业率最低,仅为44.3%。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率远低于东部和中部。东、中、西部高校的就业率分别为80.3%、74.0%、58.1%。

起薪比较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本次调查中,由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进行了估计。为了排除奇异值,我们只统计了月起薪在500~20000元之间的观测值。统计结果显示,20__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3378元。

毕业生的起薪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多。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2285元;本科毕业生为3278元;硕士为5461元;博士为8800元。

第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为3579元,女性为3094元,两者相差485元。

第三,学校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211”重点高校为3157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793元,高职院校为3291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610元。这一结果表明学校层次高并不能直接带来高收入,收入差异主要因学历、职业、就业地点等而不同。另外,统计结果也与所选样本有关。

第四,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京津沪为5419元,东部地区为3148元,中部地区为2882元,西部地区为3167元。地区之间呈现中部低、两头高的特点。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88倍。

第五,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平均收入最高,为3791元;地级市的平均收入为3033元;县级市或县城的收入平均为2656元;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别为2518元和2485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53倍。

第六,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科研单位4620元;(2)三资企业4420元;(3)高等学校4025元;(4)国有企业3703元;(5)国家机关3536;(6)其他事业单位3195元;(7)其他企业3121元;(8)医疗卫生单位3030元;(9)中小学2983元;(10)私营企业(民营、个体)2914元;(11)乡镇企业2347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97倍。

第七,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管理工作、专业技术工作、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收入位居前三甲,分别为3724元、3597元和3577元;商业和服务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收入居中,分别为3139元和3012元;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收入分别只有2577元和2386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56倍。

第八,行业之间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4501元;(2)金融业为4181元;(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为3770元;(4)房地产为3590元;(5)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为3576元;(6)文化体育娱乐为3469元;(7)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3310元;(8)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为3285元;(9)采矿业为3221元;(10)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为3109元;(11)教育为3090元;(12)建筑业为2956元;(13)制造业为2935元;(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2907元;(15)农林牧渔为2876元;(1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2736元;(17)批发零售为2718元;(18)居民服务为2708元;(19)住宿餐饮为2600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73倍。

就业满意度

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选择权,因此毕业生对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有13.7%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51.1%的毕业生感到满意;32.4%的毕业生感到一般;2.5%的毕业生感到不太满意;只有0.4%的毕业生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之间存在差异:博士生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硕士生,再次是专科生,本科生的满意度最低。

第二,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京津沪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高,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第三,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城市越大满意度越高,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地级市,第三是县级市或县城,第四是乡镇,在农村就业的满意度最低。

第四,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国家机关;(2)高等学校;(3)科研单位;(4)国有企业;(5)三资企业;(6)其他事业单位;(7)私营企业(民营、个体);(8)其他企业;(9)医疗卫生单位;(10)中小学;(11)乡镇企业。

第五,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7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2)企业管理人员;(3)专业技术人员;(4)商业和服务人员;(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6)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7)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六,行业之间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2)农林牧渔;(3)文化体育娱乐;(4)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金融业;(6)教育;(7)房地产;(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10)建筑业;(11)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12)采矿业;(13)批发零售;(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15)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16)制造业;(17)居民服务;(18)住宿餐饮;(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此外,性别之间、学校类型之间的就业满意度差异不大。

就业分布

根据已经确定就业单位者的回答,20__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如下:

第一,按就业地区划分:在京津沪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2.8%,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46.0%,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22.2%,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9.0%。

第二,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52.6%,在地级市工作的占33.4%,在县级市或县城工作的占11.2%,在乡镇工作的占2.2%,在农村工作的占0.5%。

第三,按工作单位性质分:11个单位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私营企业占38.2%;(2)国有企业占30.2%;(3)三资企业占7.6%;(4)国家机关占5.8%;(5)其他企业占4.0%;(6)其他事业单位占3.9%;(7)医疗卫生单位占3.5%;(8)科研单位占1.6%;(9)高等学校占1.4%;(10)中小学占1.2%;(11)乡镇企业占0.6%。

第四,按工作类型划分:7个工作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专业技术人员37.7%;(2)商业和服务人员16.2%;(3)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2.4%;(4)企业管理人员11.6%;(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0.9%;(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7%;(7)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0.9%。从分布结构看,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比较分散,有5个类型的工作比例达到两位数。

第五,按行业划分:在19个行业中按比例由高到低的行业顺序是:(1)制造业为13.9%;(2)金融业为13.0%;(3)建筑业为11.5%;(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11.1%;(5)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5%;(6)教育为5.0%;(7)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4.9%;(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3.6%;(9)房地产3.3%;(1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3.1%;(11)批发零售3.1%;(12)农林牧渔3.0%;(13)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3.0%;(14)采矿业2.2%;(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16)文化体育娱乐2.0%;(17)住宿餐饮1.5%;(18)居民服务0.9%;(19)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0.7%。

前4个行业比例合计达到49.6%,接近一半。这4个行业分别属于以下两种类型: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新兴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金融业)。教科文卫体等事业部门合计占比为15.4%。

就业影响因素

毕业生就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如何,应该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供给和需求两种角度综合考虑,但是本次问卷调查对象只包含毕业生,因此统计结果只是毕业生的看法。问卷包含的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共有20种,调查统计结果中按照影响程度从重到轻的排列顺序为:1、工作能力强;2、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3、了解自己,扬长避短;4、了解求职岗位的要求及特点;5、形象气质好;6、学历层次高;7、应聘技巧好;8、就业信息多;9、学校名气大;10、热门专业;11、学习成绩好;12、老师的推荐;13、朋友的帮助;14、亲戚的帮助;15、往届毕业生的声誉好;16、学生干部;17、拥有就业地户口;18、性别为男性;19、是党员;20、送礼买人情。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工作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显得最为重要。学校名气、热门专业、学习成绩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的重要性一般,排在中间位置。亲朋好友、党员干部、性别等与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人口特征等相关的因素最不重要。

求职状况

本次调查也对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择业意向 就业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们普遍重视的是哪些因素?本次调查共涉及16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如下:1、发展前景好;2、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3、福利待遇好;4、工作稳定;5、经济收入高;6、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7、工作单位的声誉好;8、能获得权力和社会资源;9、对社会的贡献;10、工作自由;11、工作舒适、劳动强度低;12、工作单位的规模大;13、工作单位在大城市;14、专业对口;15、可兼顾亲友关系;16、能够解决户口问题。可见,毕业生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福利待遇。

求职渠道 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并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向有关单位发出求职信息。已确定单位者的求职渠道被选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1、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34.0%;2、网络招聘信息27.0%;3、父母、亲戚介绍的信息8.8%;4、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8.1%;5、从企业得到的招聘广告7.8%;6、在人才洽谈会获得的信息4.7%;7、实习单位提供的信息4.4%;8、专门性的人才招聘信息刊物2.2%;9、从职业介绍机构获得的信息1.6%;10、新闻媒介的零散招聘广告1.3%。

求职数量 在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中,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递交过求职简历的单位数平均为12.9个,接受过面试的单位数平均为5.3个,曾表示愿意接收的单位数平均为2.6个。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求职单位的数量与求职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求职成功者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平均求职单位数为14.1个,“待就业”者为9.9个;“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参加面试的单位数为6.0个,“待就业”者为3.8个;“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获得接受的单位数为2.9个,“待就业”者为1.9个。统计数据还显示出“待就业”者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

求职费用 排除求职总费用在0元以下和10000元以上的奇异值后,20__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766元。其中,求职简历的制作130元;交通费258元;招聘会门票142元;通信费用170元;购置服装费313元;人情、礼品费用438元;其他相关费用349元。“已确定单位”者的总求职费用为1749元,而“待就业”者为1791元,说明求职结果与求职费用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联系,在求职过程中过分地增加支出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就业指导课程 从毕业生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或讲座的帮助程度看,有8.2%的毕业生认为帮助很大,有19.0%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大,有50.4%的毕业生认为帮助一般,有15.3%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小,有7.1%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

本次调查的样本包括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1个省份的30所高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海南等9个省份的11所高校;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和湖北等6个省份的7所高校;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6个省份的12所高校。其中“985”重点高校5所、“211”重点高校4所、一般本科院校9所、高职院校7所、民办高校2所、独立学院3所。每所高校根据毕业生学科和学历层次按一定比例发放500~1000份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060份。

在有效样本中,专科毕业生占22.4%,本科毕业生占68.0%,硕士毕业生占9.2%,博士毕业生占0.4%;男、女毕业生比例分别为52.7%和47.3%。“985”重点高校学生占19.9%、“211”重点高校学生占9.4%、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占28.9%、高职院校学生占28.1%、民办高校学生占7.7%、独立学院学生占6.0%。

关于山东就业协议书解约(推荐)九

大学生就业率

为更具体、准确地反映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状况,本次调查将毕业生被调查时的状况分为10类,每一类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如表1所示。

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为43.5%,“升学”与“出国/出境”的比例合计为16.8%。如果将表1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达到了71.9%。

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就业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就业率最高,均为86.2%;其次是专科生,为79.7%;本科生的就业率最低,为67.4%。

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大学生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大学生就业率为77.3%,女性为65.9%,两者相差11.4个百分点。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和“自主创业”两项上,男性分别高出9.8和1.3个百分点。

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就业率最低,仅为44.3%。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率远低于东部和中部。东、中、西部高校的就业率分别为80.3%、74.0%、58.1%。

起薪比较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本次调查中,由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进行了估计。为了排除奇异值,我们只统计了月起薪在500~20000元之间的观测值。统计结果显示,20__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3378元。

毕业生的起薪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多。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2285元;本科毕业生为3278元;硕士为5461元;博士为8800元。

第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为3579元,女性为3094元,两者相差485元。

第三,学校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211”重点高校为3157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793元,高职院校为3291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610元。这一结果表明学校层次高并不能直接带来高收入,收入差异主要因学历、职业、就业地点等而不同。另外,统计结果也与所选样本有关。

第四,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京津沪为5419元,东部地区为3148元,中部地区为2882元,西部地区为3167元。地区之间呈现中部低、两头高的特点。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88倍。

第五,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平均收入最高,为3791元;地级市的平均收入为3033元;县级市或县城的收入平均为2656元;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别为2518元和2485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53倍。

第六,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科研单位4620元;(2)三资企业4420元;(3)高等学校4025元;(4)国有企业3703元;(5)国家机关3536;(6)其他事业单位3195元;(7)其他企业3121元;(8)医疗卫生单位3030元;(9)中小学2983元;(10)私营企业(民营、个体)2914元;(11)乡镇企业2347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97倍。

第七,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管理工作、专业技术工作、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收入位居前三甲,分别为3724元、3597元和3577元;商业和服务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收入居中,分别为3139元和3012元;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收入分别只有2577元和2386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56倍。

第八,行业之间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4501元;(2)金融业为4181元;(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为3770元;(4)房地产为3590元;(5)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为3576元;(6)文化体育娱乐为3469元;(7)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3310元;(8)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为3285元;(9)采矿业为3221元;(10)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为3109元;(11)教育为3090元;(12)建筑业为2956元;(13)制造业为2935元;(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2907元;(15)农林牧渔为2876元;(1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2736元;(17)批发零售为2718元;(18)居民服务为2708元;(19)住宿餐饮为2600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73倍。

就业满意度

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选择权,因此毕业生对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有13.7%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51.1%的毕业生感到满意;32.4%的毕业生感到一般;2.5%的毕业生感到不太满意;只有0.4%的毕业生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之间存在差异:博士生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硕士生,再次是专科生,本科生的满意度最低。

第二,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京津沪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高,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第三,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城市越大满意度越高,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地级市,第三是县级市或县城,第四是乡镇,在农村就业的满意度最低。

第四,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国家机关;(2)高等学校;(3)科研单位;(4)国有企业;(5)三资企业;(6)其他事业单位;(7)私营企业(民营、个体);(8)其他企业;(9)医疗卫生单位;(10)中小学;(11)乡镇企业。

第五,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7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2)企业管理人员;(3)专业技术人员;(4)商业和服务人员;(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6)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7)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六,行业之间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2)农林牧渔;(3)文化体育娱乐;(4)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金融业;(6)教育;(7)房地产;(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10)建筑业;(11)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12)采矿业;(13)批发零售;(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15)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16)制造业;(17)居民服务;(18)住宿餐饮;(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此外,性别之间、学校类型之间的就业满意度差异不大。

就业分布

根据已经确定就业单位者的回答,20__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如下:

第一,按就业地区划分:在京津沪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2.8%,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46.0%,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22.2%,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9.0%。

第二,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52.6%,在地级市工作的占33.4%,在县级市或县城工作的占11.2%,在乡镇工作的占2.2%,在农村工作的占0.5%。

第三,按工作单位性质分:11个单位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私营企业占38.2%;(2)国有企业占30.2%;(3)三资企业占7.6%;(4)国家机关占5.8%;(5)其他企业占4.0%;(6)其他事业单位占3.9%;(7)医疗卫生单位占3.5%;(8)科研单位占1.6%;(9)高等学校占1.4%;(10)中小学占1.2%;(11)乡镇企业占0.6%。

第四,按工作类型划分:7个工作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专业技术人员37.7%;(2)商业和服务人员16.2%;(3)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2.4%;(4)企业管理人员11.6%;(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0.9%;(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7%;(7)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0.9%。从分布结构看,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比较分散,有5个类型的工作比例达到两位数。

第五,按行业划分:在19个行业中按比例由高到低的行业顺序是:(1)制造业为13.9%;(2)金融业为13.0%;(3)建筑业为11.5%;(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11.1%;(5)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5%;(6)教育为5.0%;(7)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4.9%;(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3.6%;(9)房地产3.3%;(1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3.1%;(11)批发零售3.1%;(12)农林牧渔3.0%;(13)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3.0%;(14)采矿业2.2%;(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16)文化体育娱乐2.0%;(17)住宿餐饮1.5%;(18)居民服务0.9%;(19)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0.7%。

前4个行业比例合计达到49.6%,接近一半。这4个行业分别属于以下两种类型: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新兴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金融业)。教科文卫体等事业部门合计占比为15.4%。

就业影响因素

毕业生就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如何,应该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供给和需求两种角度综合考虑,但是本次问卷调查对象只包含毕业生,因此统计结果只是毕业生的看法。问卷包含的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共有20种,调查统计结果中按照影响程度从重到轻的排列顺序为:1、工作能力强;2、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3、了解自己,扬长避短;4、了解求职岗位的要求及特点;5、形象气质好;6、学历层次高;7、应聘技巧好;8、就业信息多;9、学校名气大;10、热门专业;11、学习成绩好;12、老师的推荐;13、朋友的帮助;14、亲戚的帮助;15、往届毕业生的声誉好;16、学生干部;17、拥有就业地户口;18、性别为男性;19、是党员;20、送礼买人情。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工作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显得最为重要。学校名气、热门专业、学习成绩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的重要性一般,排在中间位置。亲朋好友、党员干部、性别等与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人口特征等相关的因素最不重要。

求职状况

本次调查也对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择业意向 就业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们普遍重视的是哪些因素?本次调查共涉及16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如下:1、发展前景好;2、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3、福利待遇好;4、工作稳定;5、经济收入高;6、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7、工作单位的声誉好;8、能获得权力和社会资源;9、对社会的贡献;10、工作自由;11、工作舒适、劳动强度低;12、工作单位的规模大;13、工作单位在大城市;14、专业对口;15、可兼顾亲友关系;16、能够解决户口问题。可见,毕业生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福利待遇。

求职渠道 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并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向有关单位发出求职信息。已确定单位者的求职渠道被选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1、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34.0%;2、网络招聘信息27.0%;3、父母、亲戚介绍的信息8.8%;4、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8.1%;5、从企业得到的招聘广告7.8%;6、在人才洽谈会获得的信息4.7%;7、实习单位提供的信息4.4%;8、专门性的人才招聘信息刊物2.2%;9、从职业介绍机构获得的信息1.6%;10、新闻媒介的零散招聘广告1.3%。

求职数量 在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中,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递交过求职简历的单位数平均为12.9个,接受过面试的单位数平均为5.3个,曾表示愿意接收的单位数平均为2.6个。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求职单位的数量与求职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求职成功者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平均求职单位数为14.1个,“待就业”者为9.9个;“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参加面试的单位数为6.0个,“待就业”者为3.8个;“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获得接受的单位数为2.9个,“待就业”者为1.9个。统计数据还显示出“待就业”者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

求职费用 排除求职总费用在0元以下和10000元以上的奇异值后,20__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766元。其中,求职简历的制作130元;交通费258元;招聘会门票142元;通信费用170元;购置服装费313元;人情、礼品费用438元;其他相关费用349元。“已确定单位”者的总求职费用为1749元,而“待就业”者为1791元,说明求职结果与求职费用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联系,在求职过程中过分地增加支出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就业指导课程 从毕业生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或讲座的帮助程度看,有8.2%的毕业生认为帮助很大,有19.0%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大,有50.4%的毕业生认为帮助一般,有15.3%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小,有7.1%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

本次调查的样本包括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1个省份的30所高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海南等9个省份的11所高校;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和湖北等6个省份的7所高校;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6个省份的12所高校。其中“985”重点高校5所、“211”重点高校4所、一般本科院校9所、高职院校7所、民办高校2所、独立学院3所。每所高校根据毕业生学科和学历层次按一定比例发放500~1000份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060份。

在有效样本中,专科毕业生占22.4%,本科毕业生占68.0%,硕士毕业生占9.2%,博士毕业生占0.4%;男、女毕业生比例分别为52.7%和47.3%。“985”重点高校学生占19.9%、“211”重点高校学生占9.4%、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占28.9%、高职院校学生占28.1%、民办高校学生占7.7%、独立学院学生占6.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