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客家围屋申请书(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5:21:18 页码:7
最新客家围屋申请书(精选9篇)
2023-11-19 15:21:18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范文和案例来提升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客家围屋申请书篇一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

文档为doc格式。

客家围屋申请书篇二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外国友人:

欢迎你们到江西龙南来做客。这就是围屋之王————中国国内目前发现建筑面积最大的龙南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始建于(1978——-1827)嘉庆至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当地的一名商人徐名均修建而成,关西新围是最具有客家建筑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齐全,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围屋。我县总共有376座围屋,在关西新围的周围就有46座大大小小的围屋,所以龙南是客家围屋第一县,镇是客家围屋第一镇。

围屋具有两个最鲜明的特性:一是血缘性,住在围屋里的人都是同一祖先的后裔;二是防御性,围屋的墙体有很多梅花枪眼和炮窗,四角都有高耸的炮楼,针对每一个死角,都能向敌人进行射击。东西两边有门卫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设计处处体现军事防卫的功能。

围屋总共有2道门:一个是东门,一个是西门。每道门都是三重门,由铁板门,木杠门,铁门构成,由上往下垂直下来,可谓是坚固异常。围门一关,围内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各位游客朋友们,因时间关系,我的解说就到这里,祝愿大家玩的开心,玩得愉快,谢谢!

客家围屋申请书篇三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外国友人:

欢迎你们到江西龙南来做客。这就是围屋之王————中国国内目前发现建筑面积最大的龙南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始建于(1978———1827)嘉庆至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当地的一名商人徐名均修建而成,关西新围是最具有客家建筑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齐全,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围屋。我县总共有376座围屋,在关西新围的周围就有46座大大小小的围屋,所以龙南是客家围屋第一县,镇是客家围屋第一镇。

围屋具有两个最鲜明的特性:一是血缘性,住在围屋里的人都是同一祖先的后裔;二是防御性,围屋的墙体有很多梅花枪眼和炮窗,四角都有高耸的炮楼,针对每一个死角,都能向敌人进行射击。东西两边有门卫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设计处处体现军事防卫的功能。

围屋总共有2道门:一个是东门,一个是西门。每道门都是三重门,由铁板门,木杠门,铁门构成,由上往下垂直下来,可谓是坚固异常。围门一关,围内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各位游客朋友们,因时间关系,我的解说就到这里,祝愿大家玩的开心,玩得愉快,谢谢!

客家围屋申请书篇四

俗话说,“未见客家人,先见客家楼”。的确,客家古民居就像一座座古罗马帝国的城堡屹立在青山绿水之中,构成一幅幅神秘而绚丽的画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农村建筑模式”。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就来到了这具有典型山村风光、景色宜人的梅州。这是我们去客家围屋的第一站,梅州的围龙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年初三一大早,我又和爸爸妈妈驱车前往福建永定参观驰名中外的客家围屋。结束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外国专家称为“神话建筑”的‘“振成楼”。振成楼占地5000平方米,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是整个景点中最大、耗资最多的围屋,它就像一座气势雄伟的城堡伫立在我的面前。振成楼建筑精美,布局合理,由内外两个环楼组成,其底层为书房、账房和客厅,二层为卧室。外围墙壁都是由桐油、黄糖水、糯米饭与蛋白青等搅拌而成的钻合物,摸上去扎扎的,凹凸不平。听讲解员说,这种钻合物能使墙壁在坚硬中带着柔韧特性,不易被人穿透、偷盗。在二层的回廊里,我趴在上面仔细观察,发现精致的铸铁栏杆上,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百合花饰,四周还环绕着兰花、翠竹、菊花、梅花……正当我看得出神,妈妈面带微笑地走过来,对我说:“你知道这些花意味着什么吗?”我望着妈妈,摇了摇头,“这意味着春夏秋冬百年好合。”妈妈一边抚摸着那些精致的花饰一边说。听了妈妈的话,我想:就连这不起眼的'花饰也如此别具匠心,可见整个围屋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呀!

振成楼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圆楼两个侧门正对的是方形天井,天井中心设有水并,供日常洗涮、饮用;底层厨房前面还隔出了四个弧形的天井,内置洗衣石台,摆设花木盆栽,形成了亲切宜人的居住环境。

走在围屋边的石砌小路上,一股清新凉爽的山风扑面而来,涂涂的溪水绕村子流过,显得那么悠然、恬静。参观完了客家围屋,我不禁感叹:客家围屋真是人类奇观,中华一绝,是客家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客家围屋申请书篇五

春节回广东梅州老家,听叔父说起,老家的围屋因为无人居住和年久失修,一些房间已经开始坍塌。围屋的正面,都被茂盛的竹林遮住,从老家唯一的公路望过去,几乎看不到围屋了。叔父叹道:“也许过不了几年,整个围屋都会倒塌。”

老家的围屋,没有弧形的外围结构,整个围屋方方正正,虽然小而简陋,但它曾经凝聚着一个家族的亲情,承载一个家族共同的回忆。比如父亲、叔父这一代人,从小在围屋长大,感情很好。到了我们这一代,越长大,感情越疏离,但大家至少都曾在属于自己家族的围屋里一起玩耍、聊天,有一份共同的家族情结。的确,围屋里有过许多难忘的时光,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围屋的年味了。

小时候,围屋里还住着七八户家庭,每逢过年,围屋的大门左右,就会贴上用毛笔字书写的红色对联,门里外也是张灯结彩,鞭炮声不断。白天,孩子们在捉迷藏,玩“木头人”,玩得不亦乐乎,但一听到鞭炮声响就会蜂拥而来,在满地厚厚的红色鞭炮屑里像寻宝一样找寻未点燃的鞭炮,一一点爆取乐。

围屋里的年和大部分农村不同之处莫过于赏灯节。在我们梅州兴宁,“赏灯”是为庆祝此前一年家族中添丁而设立的节日。虽然是庆祝添丁,但少部分观念先进的家族也会为添了女孩而过节。各个家族的过节时间并不一样,但一般都在年初七至年初十四之间。我们家族的赏灯节是正月十三。

赏灯节这天,围屋里人声喧嚣,热闹非凡。上午,鞭炮声、锣鼓声不断,舞龙队在围屋中穿梭,家族人员齐聚一堂,见证着围屋的祠堂上挂起一盏象征人丁兴旺的花灯。家族中添了人口的家庭,在围屋里大摆筵席,邀请了众多亲朋好友享受丰盛的午餐和晚餐。对于小孩们来说,最期待且兴奋的就是晚上。

晚饭后,在大人们的张罗下,各式各样的烟花从围屋的空地上升起、绽放,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偶尔也点燃一些小孩子可以玩的烟花,兴奋地看着它们在夜空中绽放美丽……不过,如果前一年家族中没有增加新的人口,就没有这么隆重的庆祝了。但各个家庭总还是要团聚,点燃几圈鞭炮,一起享用丰盛的饭菜。

赏灯节过后,围屋的人家才算过完年,恢复到日常的生活状态中。我们家族上一次在围屋里庆祝“赏灯”,已经远在六年前。此后六年间,围屋里的最后两三户人家也先后搬离,住进自家建造的房子。没有人居住的围屋,正在一点一点地“衰老”。

也许,等到了我的下一代,老家的围屋和大家族的观念都不复存在。想到那些在围屋过大年的快乐记忆,就会觉得惋惜,后来人恐怕很难有机会感受到那份快乐了。

客家围屋申请书篇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罗小明,你们可以叫我小罗。很荣幸当今天的导游,我们现在乘坐的旅行车是去河源观赏赣南客家民居,今天的"客家民包含和谅解。

好的,到了赣南客家民居,希望大家下车时,不要拥挤,让老人和小朋友先下。

让我来介绍一下客家围屋,客家围屋也叫围龙屋。它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与众多圆形围龙屋不同的是,河源这里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经主人复修并扩建后栋,共66间房、24个厅、12个天井,算来这座民居的年龄已有263岁了。

时间过得飞快,今天的"客家民居一日游"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再来。再见!

客家围屋申请书篇七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南下大迁移,先后定居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香港新界等地。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人一直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古代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

一:砖瓦结构。

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三、花岗岩条石结构(如江西龙南龙光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广东梅州、深圳、惠州、河源以及江西赣州、福建龙岩、香港新界等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之一。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客家围屋,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赣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粤港地区的客家围屋,大体可以分为15种类型,其中尤以围龙式围屋、城堡式客家围、深圳碉楼、四角楼最具地方特色。

客家围屋申请书篇八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

客家围屋申请书篇九

欢迎你们到江西龙南来做客。这就是围屋之王――中国国内目前发现建筑面积最大的龙南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始建于(1978――1827)嘉庆至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当地的一名商人徐名均修建而成,关西新围是最具有客家建筑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齐全,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围屋。我县总共有376座围屋,在关西新围的周围就有46座大大小小的围屋,所以龙南是客家围屋第一县,镇是客家围屋第一镇。

围屋具有两个最鲜明的特性:一是血缘性,住在围屋里的人都是同一祖先的后裔;二是防御性,围屋的墙体有很多梅花枪眼和炮窗,四角都有高耸的炮楼,针对每一个死角,都能向敌人进行射击。东西两边有门卫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设计处处体现军事防卫的功能。

围屋总共有2道门:一个是东门,一个是西门。每道门都是三重门,由铁板门,木杠门,铁门构成,由上往下垂直下来,可谓是坚固异常。围门一关,围内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各位游客朋友们,因时间关系,我的解说就到这里,祝愿大家玩的开心,玩得愉快,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