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0:56:32 页码:7
2023年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精选16篇)
2023-11-11 00:56:32    小编:ZTFB

总结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写总结时要注重语言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愉悦地阅读。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总结的成功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一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

1.1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本标准适用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1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报告、论文宜用(210mm×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打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以上。

4.1报告、论文章、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4.2报告、论文的构成。

5.1封面。

5.1.1封面是报告、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学术论文如作为期刊、书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无需封面;如作为预印本、抽印本等单行本时,可以有封面。

5.1.2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

a.分类号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应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b.本单位编号一般标注在右上角。学术论文无必要。

c.密级视报告、论文的内容,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发行,不注密级。

d.题名和副题名或分册题名用大号字标注于明显地位。

e.卷、分册、篇的序号和名称如系全一册,无需此项。

f.版本如草案、初稿、修订版……等。如系初版,无需此项。

g.责任者姓名责任者包括报告、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的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单位等。必要时可注明个人责任者的职务、职称、学位、所在单位名称及地址;如责任者系单位、团体或小组,应写明全称和地址。在封面和题名页上,或学术论文的正文前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这些人可以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或排于脚注。如责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

h.申请学位级别应按《中华人民共和。

国学。

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名称进行标注。

i.专业名称系指学位论文作者主修专业的名称。

j.工作完成日期包括报告、论文提交日期,学位论文的答辩日期,学位的授予日期,出版部门收到日期(必要时)。

k.出版项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称,出版年、月、日(必要时)。

5.1.3报告和论文的封面格式参见附录a。

5.2封二。

题名页是对报告、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学术论文无需题名页。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二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正文字体。

正文中文采用简体,特殊的个别情况可用繁体,为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snew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阿拉伯文、日文等其他文字使用该文字的惯用字体。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三

(一)“公益”与公益诉讼制度。

“公益”(publicinterest)中西方表述不尽相同、西方国家的“公益”常指代社会公益或是公序良俗,我国则表现为社会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和公共利益含义、单纯界定这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有可能一个公共利益也许是任意他人特殊性、具体性的利益,反之亦然,某一特殊利益可能也是公共利益、毫无疑问,“公益”代表群体性利益,但其并不与私益概念分割,而认为“公益”是汇集多个个体的具体利益所形成利益总汇,受损时再经由个体代表提出。网站上也对做出过设置,认为在实践中,公共利益法律中的公共服务发生的领域是法律服务领域、法律改革组织中以及政府机关,也包括慈善机构、教育组织、国家公共组织、私益律师事务所进行的公益性工作。121提供公益服务的主体也不是独立出来的特殊组织,而是由现存利益团体兼职提供的。

公益诉讼制度是指国家、社会组织或者公民个人以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对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民事或者行政诉讼,通过法院依法审理,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回复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制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对于公益诉讼,亦称团体诉讼的界定显然沿袭西方概念的核心,认为具有共同利益的法律主体将诉权通过信托方式转移给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团体,美国则是公益诉讼制度最为健全的国家,具有诉权的主体是规定最为特色的相关人诉讼,相关身份的纳税人提取的公益诉讼在美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洲都是认可的。

(二)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

随着公益诉讼主体的不断增扩,原告主体资格的适格标准也愈加的放低。《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条款内容给予公益诉讼界定了其民事属性的范围,环境污染和消费者权益等民事性实体法有规定的方面,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确认的标准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然而何法具体规定了具有诉权的机关组织,这点上民诉法是仍是含糊不清的、条文分析理论界对于这个重要的限定词所辐射的范围争论性颇大,法律授权限定“机关”还是同时限定“有关组织”对确定原告主体资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刘在学教授认为同时限定“机关”和“有关组织”是比较适宜的、i;i溪晓明教授则认为法律授权只限定“机关”、笔者认为,从民事公益诉讼的性质出发,结合中西方对“公益”的释义,“公益”本质是个体私益的结合,民事私益纠纷是平等主体之间通过法律进行的利益博弈,诉权的分配应是均等且覆盖全面的,而不应该在原告主体资格设置门槛,加大公益诉求的难度。每一个体私益汇总“公益”,均有权利恢复受损利益的圆满,有救济才能有诉讼制度的完善、对于学者所称“行政公益诉讼”的存在,甚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是否与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混同,在学理上和实务界均有探讨的必要和空间。

二、公益诉讼的分类。

(一)民事公益诉讼。

显而易见,民事公益诉讼的诉权范围限定在了民事实体法律、法规内。我国《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将民事公益诉讼主要区分为环境污染和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两大类公益诉讼,其他种类的民事公益诉讼则是通过另外法律规定确定的。实践中经常出现的这两类因“犯众怒”所产生的诉讼之外,诉讼法对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的范围做了兜底规定,这是否是为“行政类”公益诉讼保有余地也未知可否。第55条很好的为界定民事公益诉讼的内涵做了指导性的约束。基于此条规定,我们可以理解为民事公益诉讼是当环境污染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民事侵权行为产生了损害某些个体利益或是有损害集体利益的潜在危险时,可以对其提起诉讼,解决纠纷的.司法救济手段。

当前民事性实体法如《公司法》、《保险法》、《广告法》、《专利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育法》等60余部法律中都涉及到了公共利益条款,但是对于诉权的如何分配仍然是一个尚待商榷的问题。

(二)行政公益诉讼。

有学者认为,根据被诉当事人不同,可以将公益诉讼也分为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刑事公益诉讼,而行政公益诉讼亦称之为民众诉讼,其产生于行政法律关系,是针对行政机关侵犯公共利益的一种诉讼。广义和狭义界定行政公益诉讼以有诉权主体资格划分而定的,是任何人还是一部分特定人(利益相关人)。另外部分学者认为学界对是否能够独立使用“行政公益诉讼”这一术语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更不用说就“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达成了一致。

行政公益诉讼总结起来具有几个特点:其一,行政公益诉讼是针对行政机关行为侵害到一定范围内民众利益或是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与普通的行政诉讼不同之处在于针对的行政行为的范围和受侵害利益的范畴。普通行政诉讼是行政相对人,即与被诉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提起的,受侵害的利益也是个人私益,或是群体基于同一行政行为导致的个人私益的受损,在实际司法实践中,这类行政诉讼是合并审理或是审理单独一个,其他具体案件均适用的模式。另外,普通行政诉讼法律规定被诉的对象仅限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对比而言,行政公益诉讼在法律上并没有直接明确是否可以就除具体行政行为以外的其他行政行为提起诉讼,在主体的适用上,也没有设定原告的主体资格限于与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再受侵害利益方面,行政公益诉讼体现了其本质特性,侵害的必须是多个主体或是公共利益,而不能仅是个体私益。其二,行政公益诉讼所预期达到的目的。普通行政诉讼预期法律效果是救济私权,限制政府权力。而行政公益诉讼更多的侧重于维护社会公共道德,以求达到一种社会的整体正义和稳定有序的秩序状态。其三,公益诉讼中被告承担责任的标准。普通行政诉讼,被告承担败诉可能的标准是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违法,是否合理。而行政公益诉讼除了考虑侵权行政行为的合法合理性外,更多的需要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强调承担一种社会责任。

三、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比较分析。

(一)被告主体范围竞合。

《民诉法》第55条规定了民事公益诉讼是由在民事实体法中的侵权行为引起的公益受损而法定救济的权利。行政公益诉讼则是产生于行政法律关系,针对行政机关的侵权行为损害公益而赋予的法定救济权。从产生的法律关系上而言,两种公益诉讼是完全不重合的,一种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产生的法律纠纷,一种则是不平等法律主体之间的争议。然而,在被诉行为圈定范围内,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毫无疑问的会产生多点多面的竞合。

山东省青岛市300名市民诉青岛市规划局批准在音乐广场北侧建立住宅区的许可,诉由是其许可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优美环境。从这个案例来分析:这毫无疑问这是《民诉法》第55条提及的环境污染所提起的公益诉讼,但特殊的是被告却是青岛市规划局,这是典型的行政机关。显然,《行政诉讼法》并没有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一个被告为行政机关的诉讼是由《民诉法》的条文规定的。适用《民诉法》规定的民事诉讼程序、举证规则、民事庭审,还是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程序,举证倒置规则或行政庭审判。因此,但凡出现被告是行政机关,而损害的是部分人利益或是公共利益,原告是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这几个条件同时存在时,在实践司法活动中及其容易造成用法、程序、规则确认的混乱。甚至于,导致一个公益诉讼案件民庭推行政庭,行政庭又没法受理的相互推局面、而这类案件正在与日俱增。

(二)诉讼渠道的选择。

美国在公益诉讼的起源上毫无疑问的占据领头羊的位置,也是制度构建最为完整的国家。1863年《反欺骗政府法》首开先河的确定了:任何人或公司有权以联邦政府名义控告所有欺骗美国政府索取钱财的行为。随着《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等法案的相继颁布,最终形成了以个人、联邦政府、团体、公司、司法部门均可启动公益诉讼的司法格局。而在英国,行政法对公益诉讼做出了规定,是由任何人向法务长官(检察长)提请监督、维护公共利益,委托其提起诉讼。

在德国则是另外一种诉讼途径,由某一有权利能力的法人团体或经认可的机构为维护公共利益,依法律规定就特定事件以自己名义对他人违反特定禁止性规定的行为,向法院请求命令他人终止或撤回其行为的民事诉讼。其判决是针对该团体及其被告做出的,有利判决的效力间接地惠及于团体的成员,产生“事实上的既判力”、德国诉讼渠道是以“信托”方式进行的。日本公益诉讼渠道是国民请求纠正国家或者公共团体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并以选举人的资格或自己在法律上的利益无关的其他资格提起的诉讼。1121在我国,则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每个国家的诉讼渠道各有差异,进而可以合理推断出各国根据自身司法架构对公益诉讼的原告采取何种途径达到诉讼目的的规定门槛石各有高低的,也可以认为,各国对公益诉讼的开放程度是不同的。公益诉讼的开放程度影响不仅是诉讼法理论结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可救济权”的范畴规划。

(三)侵权行为认定标准。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侵权行为认定的标准并不一致。在民事侵权诉讼中,受损权利是否能够得到救济取决于是否具有侵权行为、是否具有实际的受损结果产生、被诉行为与受损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当三者的答案均是肯定时,受损利益才可得到救济。而对于行政诉讼而言,在审判中,首先考虑则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是否有行政主体资格、其行为是否有法律的授权、是否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做出行为的程序是否违法、其行政行为是否合理、原告是否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只有当这些条件部分成立时,才会判决原告胜诉。由此可见,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在侵权行为的认定上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标准。

因由实体法律关系产生的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在是否侵权上的认定标准又是如何?是否与民事诉讼或是行政诉讼一致,这都是司法实际适用中所应当探讨、确定的问题。笔者认为,民事公益诉讼侵权行为认定标准中的因果关系的举证应当如行政公益诉讼中一般,责任倒置,由被告举证来证明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否则承当举证不利的后果。

公益诉讼的适用模式需结合当前司法制度中的各类实体法和诉讼程序法来构架其应有之框架,而非任其继续含糊不清。“公益”领域需要有强有力的诉讼程序法作为保障利益的基础,也需要法律人有明确的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如何确定公益诉讼在诉讼环节中的地位等级,是弥补“公益”司法空白区的有效途径。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四

村治,即乡村治理。村民自治是新时期村治的一种有益探索,但是遭遇重重困扰。首先,作为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从理论和法律上讲,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下而上选举产生的,其经费也来自村民,循此毋庸置疑的合法性逻辑,自当对下负责,其主要任务在于办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等等。而现实中的村委会,难以避免地,更多精力用于为上级政府“要粮”、“要款”、“要命(抓办计划生育)”,实际充当着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履行着类似于“村公所”的职能,在这个意义上,“行政村”的称谓倒也切中实质。

如果真正落实了村民自治,村委会选举摆脱了上级包办或暗中控制,在现行体制下,则还有“尾大不掉、政令难通”的担忧,亦非空穴来风。其实,从法理上讲,村民委员会是否有义务为行政当局“要粮”、“要款”、“要命”,尚且值得质疑,何况这些行为往往处于村民个体利益的对立面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从其语气上说,这种“指导、支持和帮助”可以接受,也应该可以不接受,何况后面还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呢。第四条还写道,“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但这究竟是一般性描述还是强制性义务,立法者似乎也是颇费踌躇的[]。如果村委会具有无条件、无止境的“协助”义务,则将在事实上丧失自治地位,至少也是在工作重心上的本末倒置。

现有的案例显示,上级内定人选之外的“黑马”上任后,多能主动示好于基层政府,卖力甚殷,这不妨理解为传统合法性诉求的'一种模仿或沿袭,但是,这种惯性难以持久,因为他们将很快发现自身的合法性来源本已足够充分。所以,在所谓村民“民主”自治的旗帜下,乡村精英如果挟“民意”自重,消极抵制乃至积极对抗行政当局,应该不致令人大感意外。对此,不能脱离现实的利益格局,寄希望于个别人的甚么政治觉悟。当然,基层政府不会容忍村委会潜在的“独立主义”倾向,而村民对于唯上是从的村委会的不满也日益滋长。这种内在冲突、“两头受气”的局面,更可能使得乡村精英自甘游离于村治之外,以至于,沉渣泛起,流氓当道。从长期的演变来看,势必严重动摇现政权的根基,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1][2][3][4][5]。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五

论文摘要: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对选择社会某种职业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的统一,主要包括择业理想、动机、途径、价值取向等,具有引领大学生就业的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需要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入手。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观;引导措施。

择业,就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社会上许多种职业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的过程。对大学生而言,择业就是在大学毕业时从社会众多职业中最后选择的某项具体工作。择业观是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整个过程中所具有的根本观点,是择业者在选择某项具体职业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态度、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的统一,它既是择业者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表达,也是择业者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大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就业难问题,除了与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因素等“外因”有关外,他们的择业观也是决定能否在竞争中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内涵。

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择业观包括其择业动机、择业定向、职业选择空间观念、择业途径观念等”。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择业意义的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初步定位”。对于大学生择业观构成的阐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职业选择与发展的目的、意义、途径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它既是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观表达。大学生择业观主要包括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的认知、择业途径、择业价值取向五个方面。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他们的择业行为受到择业观的支配,这五个方面是对大学生选择职业时的评价标准,这五个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就业认知。

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包括择业观念、心理品质和职业技能三个方面,是体现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品质和知识技能品质的总和。在大学生就业素质中,择业观念提供统领,职业技能是主要内容,心理品质是重要保障,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就业。在招聘会时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招聘岗位应聘人员寥寥无几,有的招聘岗位却让大学生趋之若鹜。前一种现象除了是岗位要求太高,具备应聘条件的大学生不多以外,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大学生认为这些岗位不符合自己的就业预期。

二、大学生择业观的功能分析。

择业观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选择职业过程中的直接体现,不同的学生其择业观各不相同,对就业的目标也有不同的认知。总的来说,大学生择业观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引导择业目标功能。

择业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因其性别、出生环境、专业、个性等差异而对职业的要求各不相同。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时,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择业观是重要因素。择业观中的择业理想和择业动机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引导择业主体在现实中选择平衡点,从而有效地选择就业岗位。所以,只有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大学生才能把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需求结合起来,实现择业目标与就业岗位的现实统一,既有利于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又有利于个人需求与目标的明确。

2.素质培养的导向功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表达能力、强烈的进取精神、较好的能力结构等是大学生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要素。大学生的择业观引领着他们的择业目标,在职业规划中起着导向作用。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将学习、实践与确定的择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全方位拓展个人素质,从而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相应的素质,以适应未来岗位对自身能力的需求。

3.规范择业道德功能。

毕业后能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和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的期望。市场经济是双看不见的“手”,不断调整着就业市场。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在法治不断健全的今天,择业观规范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约束着大学生的求职道德和职业道德。一方面,大学生作出的择业决定不能草率和轻言放弃,保障择业行为的健康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具有明确择业观的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虚假信息和误导信息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这样,大学生择业观在就业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规范着择业道德,保障全社会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调节着择业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统一,维护社会的稳定。

4.对择业行为的推动功能。

三、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要表现特征。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大学生的就业从原来的统包统分计划体制到现在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的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体制,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择业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择业目标短期性。

大学生在择业时,时常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一是由于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导致大学生能选择的职业范围受到限制。二是一些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过高,没有把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大学生的个人因素客观结合起来。三是有的大学生对职业要求无所谓,只要是发达地区提供的岗位就热情高涨而忽视欠发达地区提供的对口的工作岗位。四是有的毕业生缺乏人生规划,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要有好的用人单位就跳槽。五是一些毕业生求职的目标只看准“铁饭碗”等,观念陈旧。这一系列的现象,反映出在校大学生存在择业目标短期性的现象。

2.价值取向趋利性。

在当今社会,受“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择业时,许多大学生想的就是工作轻松、待遇丰厚、工作环境舒适,其择业观体现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趋利思想。这样的大学生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忽视社会利益,缺乏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奉献精神,社会服务意识严重缺失。这种价值取向趋利化的思想,是影响很多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3.择业心理矛盾性。

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有的对自己定位不准、高估自己的综合能力,求职时自负轻狂;有的又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成绩、社会关系等太多因素,求职时出现自卑现象;有的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梦想在短期内取得巨大成就,一夜成名,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勇气;还有的虽然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却在选择职业时常常优柔寡断,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矛盾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就业。

4.择业认识片面性。

社会是千变万化的,与时代合拍、与发展同步,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个人素质。在择业方面,大学生往往缺乏宏观思想与发展眼光,随大流的思想比较严重,当前什么职业热门就向往之。对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环境与形势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在择业观的树立上摇摆不定。对以前、现在和将来向往的职业没有相对稳定的观点,既高估了自己适应社会职业的能力,又忽略了社会职业岗位供给平衡,认识的片面直接导致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在求职时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建议。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当前从“内因”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1.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价值观的载体是价值主体,离开价值主体谈论价值观将毫无意义。[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且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观念,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主体。通过开展“八荣八耻”等教育,培育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树立崇高的择业理想和与时代相适应的择业动机。

法国社会学大师莫里斯说过:“心理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这说明个人的心态对自己行为的影响具有决定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追逐理想是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表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付诸努力,不断拉近与理想的距离。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多渠道提升综合素质。在择业时,要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就业后怎么去干。只有明确自己的择业认知,才能有好的心态面对社会的就业竞争,不会好高骛远。

3.政府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大学生择业途径。

择业途径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有效路径,这个路径体现在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信息等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作为政府,要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等方面向大学生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作为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还要要全方位寻找就业渠道,畅通就业信息,保证大学生广泛参与就业应聘;作为企业等用人单位,要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大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习和见习,使大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了解大学生的能力,从而在择业时更有针对性和竞争力。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先就业,再择业”,这些近年来出现的标语并不陌生。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西部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折射出就业的压力。作为政府的就业管理机构和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将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贯彻深入人心,要将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金子就会发光、在哪里都能体现价值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同时,政府要配套相应的优惠政策,让无论是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工作的大学生都有能力展示的舞台,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总之,择业观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寻找工作的基础性导向。正确的择业观能够指导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择业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并达到成功就业。大学生只有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择业观,对自己的择业理想、动机、择业途径等有清晰地认识,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择业行为,才能明确用人单位和自己的需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六

摘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趋向严峻,而许多单位和公司却缺乏合适的人才。从就业现状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不是不能找到工作,而是就业观念存在诸多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毕业生就业观念偏差、就业目标模糊、就业心态浮躁、就业道德缺失等方面。因此,如何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高校就业指导的首要任务。高校教育者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引导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引导。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急骤增加,每年暂缓就业的大学生日益增加。此情况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而高校除了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以外,应充分认识到做好大学生就业观念及进行思想指导重要性,掌握和了解毕业生的思想状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和引导。本文仅从高校就业工作遇到的问题作些思考,并作简要探讨。

1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就业观念指的是毕业生对就业的思想意识,包括对就业的认识和看法。它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行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形势不断变化,毕业生对就业观念也产生较大变化。毕业生接触社会不够,经验不足,加上其他主客观因素,从而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从毕业生找工作过程来看,大学生就业观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就业目标求稳定。

他们追捧“铁饭碗”,强调要国家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进入人生的“直达班车”,不怕生活无保障,不怕破产失业,不怕四处流浪找工作。有些毕业生宁愿去工资不高,不符合自己所学专业的与国企事业单位有关系的单位上班。现在高校毕业生中形成一个现象,有一门必考的试——公务员考试。

1.2就业心态浮躁。

日前高校有一部毕业生在就业心态上,存在轻发展,重待遇;轻信息,重关系的浮躁现象。第一,轻发展,重待遇。现在毕业生追求高工资,高福利,高起点。追求名声好,容易升迁,让人青睐的工作。他们觉得生活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不利于个人发展和家庭生活。很多毕业生往工资待遇高的地方去求职,甚至很多毕业生在面试后向用人单位提出高价工资福利,讲求工作条件要好。还有他们认为高起点才能发展自己才华,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容易出人头地。导致一些单位一职百人争,也有一些单位招不到人现象。第二,轻信息,重关系。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吃苦,对于工作要求轻松舒服,生活悠闲自在。他们认为辛苦读书十几年,毕业就可以享清福。找一份轻松,没有压力工作来回报自己。同时不重视就业网,学校,老师所发的就业信息,觉得家里亲戚朋友有关系,可以帮他们找到工作。甚至有些毕业生干脆跑回家中,赖在家里让父母帮他们找工作。

1.3就业道德缺失。

第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个别大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刻意在就业自荐材料方面造假。出现重复“学生干部”等头衔,有的学生还伪造职业资格证书、荣誉证书、等级证书等。第二,诚信少,投机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后,如果发现该单位不理想或者又发现更好的单位,就违反双方约定,单方随意违约、毁约。有些自身条件稍好的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在单位之间做对比,投机行为较重,把自己诚信当儿戏。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的一些道德缺失,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形象。以上种种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有主观上,也有客观上的。主观上的原因,就是学生本人的主观认识上的原因。客观原因是社会,学校及家庭等原因造成的。

2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改变就业观念。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教育者应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为他们打开踏进社会方便之门。第一,树立客观“大就业”的观念。这种就业观念是一种运用开放性,多角度思考方式看待就业的思想意识。毕业生要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各方面考虑,在对自己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就业规划和措施,而不要单方面地局限于某地域、某单位或者某专业上考虑就业,应该要全方位考虑。大学生应积极面对社会现实,主动顺应时代要求满足社会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工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有这样就业观念,社会就会杜绝一职百人争,千职没人问的现象。第二,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发展”的观念。由于社会和个人不断变化和发展,职业目标的选择不要“一次定终身”,而要多次择业机会,这样才利于个人和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因此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如果暂时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可以考虑选择与自己心中适宜的那个职位相近的工作,或者选择从基层做起,放弃眼前好的利益。在基层锻炼,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努力为实现远大的职业目标而奋斗。树立这种就业观念的毕业生,他们不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终会踏上成功之路。第三,树立“不打东家,便打西家”的观念。引导毕业生纠正选择职业时必须专业对口这种观念。指导就业工作中,要引导毕业生要有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接受新专业,要有经受挫折,吃苦耐劳的精神。必要时,敢于跨专业,跨学科就业,这样一来,学生也可能进一步发现自己新兴趣爱好,发挥自己潜能,找到自己适合岗位,实现自己社会价值,走向成功。第四,树立“自主谋职,自主创业”的观念。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引导毕业生树立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观念,改变其以前一直依赖家人或者老师观念,克服一切让父母决定的思想。在选择职业或创业前,要认真思考自己的理想,自己所学的专业发展方向,社会需要及国家政策等。做好一定规划,根据社会需要及形势变化不断做调整及修正。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自己综合能力,实现宏大理想。明确了树立的就业观念后,还需要运用科学指导方法。只要方法适合,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费力不讨好,甚至多走弯路,错过就业机会。结合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实际,高校就业指导者可以科学运用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具体的方法有:

第一,宣传教育法。宣传是高校就业最普遍,最广泛的指导方法,大学在校期间,都可以通过宣传方式达到就业信息收集,从而进行指导。这种方法对学生宣传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让学生了解到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基本要求,方针及政策规定。结合个人情况与当地政府就业政策信息,形成适合自己的.就业观念,依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信息共同分析就业形势,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动向。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克服与形势发展相悖的思想,并鼓励毕业生大胆去尝试,积极走向社会。

第二,集体指导法。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采取分年级的就业指导体系,针对不同年级设置相应课程内容。一年级运用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牵引目标教育,重点开展就业形势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在大学伊始,初定自己目标和理想。四年级侧重政策与择业指导,利用上就业指导课方法进行就业指导,也可以以团体共同学习,训练和讨论,互动形式进行就业指导,还用活动模仿就业单位招聘等各种各样方式进行引导,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个人指导法。毕业生就业观念千差万别,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不能简单化,一刀切,一个模式套用所有人,要有针对性。在指导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思想,目标。依据学生情况,利用微信,电话或面谈等方式,使毕业生和指导者达到信息相互交流、沟通。结合学生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制定适合的就业目标。坚持灵活务实的原则,启发或者调整毕业就业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第四,以榜样为导,实践为实。真理永远是从实践中得来,再好的就业观念,也要经过社会实践。一个毕业生就业观念形成过程,需要在实习期间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邀请前一两届在各岗位的优秀毕业生回来现身说法和观念引导,发挥他们榜样作用。同时进行不定期追踪各毕业生实习期思想动态,进行互相交流,能对毕业就业观念进行稳定和发展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晶宇.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及就业心态浅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9(25).

[2]王雁.高职学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4).

[3]刘丽.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4]韩嫣.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36).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七

1、论文中文题目。(二号宋体加粗)。

2、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名称,所在省和城市名称,邮编,如多名作者则分行依次排列。(作者:小四号仿宋;单位等:六号宋体)。

3、摘要:150~300字,需有简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等,摘要书写中不能出现“本人”、“本文”等第一人称称谓。(五号宋体,摘要两字加粗)。

4、关键词:3~8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五号宋体,关键词三字加粗)。

5、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内容均为小四宋体,行距1.5倍下同)。

6、正文:论文的核心,要求主题新颖,观点明确,有理论高度,有实践基础;论据充分,引文准确,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字简练,图表清晰。

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中文题目。(二号宋体加粗)。

2、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名称,所在省和城市名称,邮编,如多名作者则分行依次排列。(作者:小四号仿宋;单位等:六号宋体)。

3、摘要:150~300字,需有简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等,摘要书写中不能出现“本人”、“本文”等第一人称称谓。(五号宋体,摘要两字加粗)。

4、关键词:3~8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五号宋体,关键词三字加粗)。

5、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内容均为小四宋体,行距1.5倍下同)。

6、正文:论文的核心,要求主题新颖,观点明确,有理论高度,有实践基础;论据充分,引文准确,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字简练,图表清晰。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八

岗位设计是在工作分析的信息基础上,研究和分析工作如何做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如何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满意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岗位设计的目的则是明确工作内容和方法。岗位设计既要考虑组织如何提高效率,又要满足员工的成长和福利要求。因此,岗位设计需要说明工作如何才能既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个人成长和增加个人福利的要求。

二、岗位设计。

岗位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关系的设计三个方面。

(一)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的设计师工作设计的重点,一般包括工作广度、深度、工作的自主性、工作的完成性以及工作的反馈五个方面:

1、工作的广度,即工作的多样性。在设计工作时,尽量使用工作多样化,使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进行不容的活动,保持工作的兴趣。

2、工作的深度。设计的工作应具有从易到难的一定层次,对员工工作的技能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从而增加工作的挑战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工作的完成性。保证工作的完整性能使员工有成就感,即使是流水作业中的一个简单程序,也要是全过程,让员工见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4、工作的自主性。适当的自主权力能增加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感到自己受到了信任和重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使员工工作的责任心增强,工作的热情提高。

5、工作的反馈性。工作的反馈包括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同事及上级对自己工作意见的反馈,如对自己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评价等;二是工作本身的反馈,如工作的质量、数量、效率等。工作反馈信息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有一个全面认识,能正确引导和激励员工,有利用工作的精益求精。

(二)工作职责。

工作职责设计主要包括工作的责任、权力、方法以及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和写作等方面。

1、工作责任。工作责任设计就是员工在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及压力范围的界定,也就是工作负荷的设定。

2、工作权力。权力与责任是对应的,责任越大权力范围越广,否则二者脱节,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工作方法。包括领导对下级的工作方法,组织和个人的工作方法设计等。

4、相互沟通。沟通时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是整个工作流程顺利进行的信息基础,包括垂直沟通,平行沟通,斜向沟通等形式。

5、协作。整个组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构成的,每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环节以及整个组织运行,因此各环节之间必须相互合作相互制约。

(三)工作关系。

组织中的工作关系,表现为协作关系,监督关系等各个方面。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岗位设计,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保证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为员工创造更加能够发挥自身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有效管理的环境保障。

(四)岗位设计的方法。

1、工作轮换。工作轮换是属于工作设计的内容之一,指在组织的不同部门或在某一部门内部调动雇员的工作。

2、工作扩大化。工作扩大化的做法是扩展一项工作包括的任务和职责,但是只是一种工作内容在水平方向上的扩展,不需要员工具备新的技能。

3、工作丰富化。所谓的工作丰富化是指在工作中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自主权和控制权。这样员工会承担更多重的任务、更大的责任,员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高程度的自我管理,还有对工作绩效的反馈。

三、案例分析。

(一)岗位分析在人员招聘中的成功案例---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末,目前是世界上三大汽车公司之一。丰田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精益生产方式,即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管理汽车的设计开发、工程技术、采购、制造、销售和销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以最小投入创造最大价值的目的。

传统招聘以填补组织空缺为目标,评价候选人的标准主要是以胜任岗位职责为依据。丰田公司的招聘不仅是填补职位空缺,更重视通过招聘获得和增强组织的核心能力。相比岗位技能和知识,公司在招聘时会更看重是否愿意学习、接受新生事物、喜欢成为团队一员等,它们反映了应聘者可能从事其他岗位工作及被提拨的潜力。

丰田公司管理层意识到选聘人才对企业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招聘又往往较难通过常规指标来衡量。选聘工作处于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的前端,假如在招聘面试这一关出了问题,后期将可能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在多年的招聘过程中,丰田公司不断摸索、创新,意识到能岗匹配是选聘人才的黄金法则。

(二)建立“匹配——需求”的设计理念。

分析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与需要之间的差距,确定组织所需人员的数量、质量和所需员工特殊能力要求。例如,丰田公司每年会根据公司业务的发展、业务量的增长、工作的分配情况严格的制定招聘计划。企业人员数量通常由人力资源规划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确定,人员质量和所需员工的特殊能力要求通常由企业岗位人员需求平衡表来确定。

(三)建立“岗位——员工胜任力”的设计理念。

“胜任力模型常被当作一种人力资源工具来解决关于员工的甄选与招聘、培训与开发、评估和继任计划等问题。胜任力可分成知识与技能、能力、态度与意识三个层次,也可按功能分为通用胜任力、企业特有胜任力和只能特有胜任力三类。管理胜任力一般包括领导力、执行力、工作计划性与时间管理能力,以及指导和培养下属的能力;基本胜任力一般包括学历要求、语言水平等、责任心、可靠性和原则性;专业胜任力一般包括专业分析与提供决策支持能力、政策把握能力、专业体系构建,以及流程设计和管理控制能力。”一些企业在招聘时可能很注重应聘者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与职位的匹配,却忽略了其个性、兴趣等与职位、组织团队、企业文化的匹配,更没能充分考虑应聘者的潜质能否支撑其与企业发展实现动态匹配。

四、优化岗位设计,提高人员招聘的水平。

从以上案例的分析中,我们明确了人员招聘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岗位设计。“基于匹配理论的选聘模式是指通过工作分析技术提炼出组织、团队和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兴趣以及价值观等素质,并通过面试技术实现能岗匹配、人与职位匹配及人与组织匹配的选聘模式。”

(一)岗位设计选聘模式。

能岗匹配确定应聘者能否胜任工作,完成任务并产生业绩。通过履历分析、询问工作经验和设定情景性任务考察等就能有效地考察其知识、技能、能力等是否符合岗位要求;人与职位匹配则需考察应聘者的个性是否与工作内容相匹配,从而确定应聘者到岗后能否愉快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人与组织匹配考察应聘者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匹配程度,以确定应聘者是否能真正融入工作、与企业同心同德、理念一致;为了实现员工与企业发展的动态匹配,必须对应聘者潜质进行考察。

(二)影响岗位设计的主要因素。

一个成功有效的岗位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即需要对工作进行周密的有目的的计划安排,并考虑到员工的具体素质、能力及各个方面的因素,也要考虑到本单位的管理方式、劳动条件、工作环境、政策机制等因素。具体进行岗位设计时,必须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员工的因素。人是组织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员工需求的变化是岗位设计不断更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岗位设计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因此岗位设计时要尽可能地使工作特征与要求适合员工个人特征,使员工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力。

2、组织的因素。岗位设计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增加产出。岗位设计助于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提高组织效率,使组织获得组织的生产效益和员工个人满意度及安宁两方面的收益。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人力供给和社会期望两方面:一是岗位设计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不能仅仅凭主观愿望,而要考虑与人力资源的实际水平相一致。二是社会期望是指人们希望通过工作满足些什么。不同的员工其需求层次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岗位设计时考虑一些人性方面的东西。

五、结论。

第一,合理的岗位设计可以为员工提供更为广阔的宿求空间,大大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益于形成良性的内部竞争氛围。员工在即定的规则下组织内部的管理者可以横向、纵向流动,即保障企业内管理者能上能下的管理原则;又能满足管理者个人宿求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管理者的个人兴趣与偏好,提供相互转换的基础平台。

第二,通过岗位设计,使员工清晰的看到通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和得到的回报与认可;给员工自主选择岗位的机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让员工对企业有了归属感。另外“灵活”的岗位设置可以为企业引入更多的优秀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九

对学校中的非正式体育群体的认知体育社会学对体育群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正式体育群体上,如运动队、班级等,对于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较少涉及。我在多年的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发现,非正式体育群体有其独自的特点和正负两方面的特殊功能。忽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往往会影响学校的校风建设和班集体的管理,特别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一、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特点。

其四,从群体控制方式看,并不存在正式的控制手段,而依赖于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及浓厚的感情来维系。例如,周末例行的滑早冰、周日的球赛约定等并不需要“权力”来保证。尽管如此,其“管理”比正式群体更为有效。很显然,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学校中的非正式体育群体是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

二、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功能。

学校中的一切非正式群体都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正向功能来看,非正式体育群体是学校生活中的同辈群体之一,它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学生与成人群体的关系(如家庭的亲子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等),都无法使学生获得“平起平坐”的感觉,成人社会与青少年社会毕竟是两重“天”,存在代沟是自然的;而学生同辈群体则使孩子获得了发挥自己潜力的场所。非正式体育群体堪称同辈群体的典型,其特殊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具有保护功能,当学生在家庭或学校中受到伤害后,非正式体育群体为其提供了宣泄的途径和避风港,使之逃离成人的批评和无休止的指责;另一方面,具有发展功能,在非正式体育群体中,群体成员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发展了能力,学会了与人沟涌,学会了竞争与合作,更主要的是使他们体验到了被别人认同与获得成功的快感。

然而,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与学校主流文化是相悖的,其中以非正式体育群体为甚。因而教育工作者多认为它的.负向功能多于正向功能。其表现为:一方面,表面上看他们是缘于共同的体育爱好而组成的,实质上多是由于学业失败而结成的“校园落难者”团伙。因而,自然地带有反学校文化的倾向。他们的行为轻一些的是对教师、同学做一些恶作剧;重一些的产生破坏公物、攻击他人、欺压弱小、追逐异性等越轨行为。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消极影响。学校中的非正式体育群体,看似强调对群体的忠诚、男子汉的勇敢等,实质上使得学生形成狭隘的群体观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因而逃学、流浪街头、抽烟喝酒、早恋、泡网吧等及易成为替代体育活动的“时尚”。

三、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教育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控制会逐步减弱,类似于非正式体育群体的活动方式势必增多。关键是如何进行正确引导,我以为:

其一,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的非正式体育群体都是落后的。他们对学校文化的态度,至少可分为“亲学校文化的、非学校文化的及反学校文化的”三种(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其二,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体育群体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反学校文化的”要以发挥其体育特长为媒介,逐步引导他们溶入学校主流文化。

其三,做好非正式体育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因为学生具有重情讲义的特点,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关键,班主任与体育教师要重点做好他们的工作。

教育转化反学校文化的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关键在于正确诊断,对症下药。而对那些与学校文化并无矛盾及对学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的非正式体育群体,也不能放任自流。因为一有坏的诱因也极易导致该类群体的急速转变。因而悉心关怀,密切关注是必要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十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我国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社会宽松环境、自身不断努力中不断进步。当前随着竞争日益加剧,我国企业暴露出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企业管理陈旧落后等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人员社会招聘是一条方便可行的道路。通过人员招聘,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企业所需的人才,可以为空缺职位找到合适的人选,可以显着改善企业的员工结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能节省企业的开发培训费用。在进行招聘,获得人才的过程中,进行合理、有效地岗位分析和设计,是招聘工作获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保证。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一

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迅速的一个全新的世纪。因此,在这样一个年代里,人才所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的局面。在这个时代中对人才的选择相应来说就更苛刻,所要求的层次就更高了。大学是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个基地,而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当中体育教学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甚至能够这么说,大学生是否能够在进入社会之后顺利的融入进去是与学生能否让自我成功的实现突破,能否让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增强,能否让自我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然而,拓展训练正好能够与这些目标相契合,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当中拓展训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通过应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使得体育教学内容更生动有趣,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提高。

1)拓展训练能够丰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

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就成为当今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了。而拓展训练这一方式的出现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拓展训练的方式是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的因此只要我们在运用这一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即学校的面积大小、体育用具的种类等进行适当的修改就能够使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化、多样化。

2)拓展训练能够实现“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这一教学模式是德国和日本的一种最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是针对深层次的心理快感和成功感来说的,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去,在一定的努力之后能够得到成功的喜悦。简单的说就是“快乐体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我游戏,我快乐”而是一种通过努力而得到的一种成功的喜悦。拓展训练这种方法就解决了人们苦苦探寻实现“快乐体育”的烦恼,让人们能够运用这一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体育”。

3)拓展训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在大学体育当中,教师所面临的首要的难题就是怎么样才能够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而在大学体育中,能够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途径就是开展拓展类型的运动。正好拓展训练中大多数的项目都是拓展类的,都符合大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因此通过拓展训练就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为“主动参与”。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二

摘要: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活跃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不可消除客观存在的群体,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对改进和创新大学生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的探析,提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希望能够改善大学生管理工作。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也会因各种需要和心理倾向而结成规模大小不等的非正式群体。这里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除团学组织外,大学生中实际存在的,纯粹由大学生自发形成的集合体,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而形成的群体。

1形成原因。

虽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自发性,但是其形成和产生不是盲目随意的,他是大学生主观心理因素的诱发和外界的社会客观条件催化而形成的产物。具体原因总结如下:

1.1大学生的主观心理因素。

(1)孤独和寂寞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心理基础。在知识经济充斥的社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口号唱响的时代,大多数学生已远离家乡,踏上大学求学之路,进入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已经习惯了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小公主”、“小太阳”们不得不独立生活和学习,这样他们自然会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而大学的班委、团委等这种正式群体管理相对严格和规范并且有较大的约束力,无法满足大学生释放孤独和寂寞的需要,他们为了寻求感情寄托便会自发形成非正式群。

(2)兴趣与爱好的需要。现代大学生面对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已不仅仅满足于专门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积极拓宽视野,主动寻求兴趣点并极力想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就会自发组织一些小团体活动,即所谓的兴趣学习小组,如舞蹈协会,书法协会等。这种以兴趣爱好为中心的非正式群体便会油然而生。

(3)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且大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较高,因此他们会积极寻求自我实现和渴望自尊,仅仅依靠大学中存在的正式群体是无法满足他们渴望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大学生通过参加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来认识自我,保护自尊,升华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大学中的某些非正式群体就成为那些渴望自尊与寻求自我实现的学生的“栖息地”和“家园”。

(4)价值观的一致性和群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所受教育,生活实践及阅历基本相当,很容易在认识上产生认同感,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有一致性,而且他们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阅历和共同的利益,他们容易沟通,感情深厚,有一见如故之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从来都是与人的本质、需要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可见,共同利益是维系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重要子因素。

1.2社会客观因素。

首先,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转型期,中西思想相互融合和碰撞,所以多元文化必然给大学生带来影响,使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而且紧跟时代先声。在这种现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不免觉得正式群体太具约束力和规范性,所以他们就会自发形成一些满足自己需要的非正式群体。其次,随着网络技术,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认识和交往渠道多元化,为形成非正式群体提供了便利。再次,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主动的寻求社会化,通过非正式群体来发展和提升自己,而大学相对宽松的教育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也催化和促进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三

我们在山西、湖北、山东、吉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广东和北京各选择一个村作了关于村民自治实践状况的调查。调查选点是随机的没有典型性但比较真实。调查报告的作者都是近年活跃在村民自治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都有过较为长期的农村调查经历调查经验比较丰富调查报告生动有趣提出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令人深思[1]。

这些调查报告大都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村民自治的政策后果,二是村民自治的`村庄基础。村民自治也可以看作一种民主化的村级治理制度[2],其目标是在国家不能为村庄提供足够秩序的情况下,通过改善村庄的治理来提供自足的村庄秩序。改善村庄治理的具体办法就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上规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调查报告的情况来看,村民自治大大改善了村庄治理,从而为村庄秩序提供了制度基础。不过,村民自治也带来了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村庄的表现相当不同,抽象地讨论村民自治的好和坏,功与过,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深入到村庄内部来看村民自治这一自上而下安排下来的制度,讨论村民自治制度与村庄的对接过程,与村庄自组织资源,与村庄集体经济状况,与村民的面子、宗族观念,乃至于与村民的性格和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相互联系状况的相关性,从而理解村民自治的实践过程,看到制度背后的社会基础。村庄自足的秩序需求,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当前村庄本身的社会状况,构成了调查报告的关键词。

二、村民自治制度安排的分类标准。

[1][2][3][4][5]。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十四

题目选择的合适与否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指导教师应充分考虑自己现有的工作资源及科研能力,在已有的一些实验或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选定适合本科生做的题目。其次,学院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对申报的题目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论证,看课题的内容、工作量、难易程度等方面是不是满足一个本科生进行研究的要求。最后,由学生进行自主选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能力水平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选题时需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选题必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得到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的训练;题目应多样化,内容应新颖,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特长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实验设施等完成毕业论文;结合指导教师的要求,让学生自主选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严格执行一人一题的原则,同时,也不能和前几届学生做过的毕业论文题目一样,这样保证了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题目不应选的过大,工作量要适当,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选题提倡结合前沿科学研究、生产实际等,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其内容包括:所要研究的内容、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所用的方法及数据的处理分析手段;研究的难点及重点;需要查阅的文献资料;研究进度安排等。学生通过任务书,了解掌握了自己所要做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秩序、有目的、按部就班地进行毕业论文的工作。

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查阅参考资料和相关文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学生应学会如何获取相关知识,了解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目前的进展情况,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其次,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详细制定自己的。

工作方案。

力争在所研究领域有所创新。最后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依据;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及难点;主要研究方案包括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前期准备工作及采取的主要措施;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等。通过开题使学生对课题研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与计划。

学生根据开题报告中制定的。

工作计划。

按照已制定的合理的实验或理论计算安排进行实质性的实验或计算工作。此环节中,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准备好实验仪器和原料或计算所需的软件等,以保证论文的进度,实验室的学生应注意遵守各项。

规章制度。

应具有良好的科学作风和工作作风。学生需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准确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边工作边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这一过程当中指导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汇报督促学生总结前一段工作进展找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对论文的具体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学生需要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收集总结大量的文献资料,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论文的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具备的意义;之后,主要介绍解释自己所做的工作,需要有可行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合理的论证等;最后,对所做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撰写论文前,教师指导学生按学校规定格式进行论文写作,指出需要注意的诸多事项。撰写毕业论文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了才写,应边做边整理边写作,要求学生随时进行阶段性。

工作总结。

一开始就提出论文基本框架与结构具体做时就可以查漏补缺。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要认真审阅逐字逐句地对论文进行修改及时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一篇好的毕业论文总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

也是对学生所做工作的一个检验,是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科研思维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其成败决定了最终毕业论文的成绩,这一环节尤其要给予重视,不要出现工作没少做、做的也不错,但就是没有表达出来、说明白。所以,在正式答辩之前,指导教师往往让学生对着自己做的ppt讲稿讲很多遍,但更好的方法是有老师及其他学生参与进行一次预答辩,这就相当于一次预演,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答辩经验,此环节可以为学生顺利通过毕业论文正式答辩奠定好的基础。正式答辩时学生按照答辩规则、程序、要求进行,首先是汇报讲解论文,答辩小组评审委员根据学生提交的论文及汇报内容提问,学生根据评审委员所提问题进行阐述,之后答辩小组进行评议并给出答辩成绩。答辩后学生应根据论文评审意见及答辩时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五

冲突是高校组织内部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处于“承上启下”地位的高校教师则是这一冲突的重要主体。“承上”是指高校教师是高校组织内部管理制度最直接的承受者;“启下”则是指他们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授者,同时也肩负着文化传承、启赋教育的重要职责。这种角色的双重性与作用的相互转换,在推进高校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变革的同时,也使教师不可避免地在工作过程、人际关系方面产生诸多不和谐与冲突。本文从人际关系“承上”的角度出发,剖析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问题,依此来折射高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弊病,并对症下药提出一些解决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冲突的对策建议,从而构建和谐的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关系。

一、冲突理论与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关系。

“冲突理论”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塞使用的,他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提出了自己对冲突的看法,他认为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利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至伤害对方。胆是,科塞认为,这个定义只是一个出发点,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僵化、增强社会组织适应性和促进社会整合等正功能。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高校中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产生一些冲突,如在高校内部资源的分配上、价值观方面和心理方面等。在高校内部资源分配上,由于高校内部资源的稀缺性,导致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在权力、地位、工资、奖金、住房分配等方面存在一定冲突,这种冲突属于科塞总结的物质性冲突。而且,由于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的不同,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在价值观方面也有很大冲突,这种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属于科塞总结的非物质性冲突。此外,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由于缺乏充足的沟通,加上各自的工作压力,使得两者很容易在心理方面产生冲突,这也属于科塞总结的非物质性冲突。当这些冲突发生后,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既要看到冲突的不利影响,也要积极地利用冲突的正面功能,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冲突,促进二者关系向健康方向发展。

二、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冲突关系的现状分析。

高等学校是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力相互交融与分割的.地方。学术权威的自主性强调学术至上、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而严格的行政权力等级则强调上下级之间的服从与管理,这必然造成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一冲突主要表现在制度性、价值观和心理上三方面。

1、制度性冲突: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制度性冲突是指,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因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而引发的冲突。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制度性冲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与严格的教育教学以及行为规范的冲突。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说,在高校内部严格的行政权力等级制度下,他们更侧重于管理方面的“控制”,而非现实当中高校教师所期望的“服务”,而高校教师比较推崇“学术自由”,习惯于自由和自律而不是“被控制”。另一方面是权力、利益、资源等的分配不均。在高校里,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住房、工资、奖金等方面的分配制度上。高校自身的资源在一定时空内是有限的,而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又是分享高校有限资源的两大主体,这就决定了两者在资源分配制度上必然会产生一定冲突,而且这种冲突有时会十分尖锐,因为它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2、价值观冲突: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主要是指双方因对教育的价值观不同而引发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在高校里,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和科研创新为目标,追求学术领域方面的自由,希望能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并且也需要宽松的教学环境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愿受到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所制定的一些条条框框的制度束缚。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领路者,也比较关心教育活动对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因为这些内容会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声誉、发展前景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这种社会性的教育价值观带有非常大的功利色彩,这和高校教师单纯的教书育人目的有一定冲突,而价值观又会对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产生特定的导向作用。

3、心理冲突:高校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心理冲突主要是,由于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在认识、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交往障碍。归纳起来包括沟通冲突、角色期待冲突和压力冲突三种。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角色期待冲突具有双向性。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压力冲突来自于不同的工作目标与不同的工作要求。但行政管理人员则不同,他们须从学校的整体布局考虑。在此前提下,行政管理人员会在任务、目标、要求方面对教师施加一定压力,通过纪律、考核、奖惩等形式表现出来。但有些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会激起教师对管理人员的不满,从而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解决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冲突关系的思路与对策。

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在为高校工作的过程当中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制度性冲突、价值观冲突和心理冲突,这在高校正常运营当中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回避这些冲突,而应该积极地去采取相关措施应对和化解这些冲突。

1、完善高校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中存在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就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权力比较强,而高校教师所拥有的学术权力却比较弱,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就会把“‘自’本位”思想渗透到日常决策管理当中去,习惯于按官场上的风格办事。高校教师手中的学术权力却比较有限,这对于他们追求学术自由造成了一定束缚,导致高校教师表达自身相关诉求不得不受制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权力,进而会造成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发生冲突。因此,高校应该积极转变“‘自’本位”思想,加快“去行政化”改革步伐,逐渐淡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和行政职务,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尽量采用人性化制度来规范学校的口常活动;同时,也要提升高校教师相应的学术权力,拓宽高校教师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保证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2、促进高校资源分配合理化: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很多高校都相应地增加了办学经费,特别是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相比之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为教师潜心教学和做科研创造了安宁环境,为高校事务管理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工资待遇却没有像教师一样有明显提高,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相对比较低,导致高校教师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激化了两者之间的冲突。所以,高校应该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制度,在向高校教师倾斜的同时,还得把资源分配向教师倾斜程度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尽力做到兼顾双方的工作积极性,并依据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不同利益诉求,采取合理的分配制度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激励,从而可以缓减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二者形成和谐的关系。

3、强调高校的整体目标感: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了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在这些原因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高校整体目标感不强,导致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双方没有把高校的整体目标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向标,双方各自只关心自己的工作领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意识。而这个整体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这两大主体共同努力,一方面,高校教师既要专心于教书育人和做好科研创新工作,积极地参与到学校各项建设活动当中去,并配合好学校相关部门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改进和创新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要加强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时刻牢记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正式论文范文简短篇十六

传统的行政行为的定义是:“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对相对人在具体事件中作出的决定其权利的优越性的宣示。”[7]这样的行政行为定义,在中国这样的官本位和权力本位的文化系统中无疑是深受欢迎的。但人们也看到,对于行政行为单方性和优越性的定义也导致了权力滥用这一消极的后果。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行政和法律环境的不同。西方国家的行政行为单向性,一是受到人权保障原则的制约,而是权力制约制度的完善。而在我国,上述两个方面都还在建设之中,因此,不宜简单地强调行政行为的单向性[8],而应当更多地强调行政行为中的柔性和协商。

既然行政指导本身已经是非强制性行政行为,那么非正式行政指导又是什么意思呢?

第三,在法律后果上,除非存在恶意,非行政指导者原则上不承担法律责任;即使存在恶意,也是由指导者去承担个人责任,行政机关原则上不承担责任。简单地说,非正式行政指导是国家理性对于农村私人生活和日常生活领域的渗透,以期提高农民在公共生活中的理性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理性同村民自治之间的对抗程度。

在中国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有固有的思想和制度资源。就思想资源来讲,我们从来都强调人民群众是是历史的创造者,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之道思想。“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对于共产党的政权来讲,不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而运用它的工作人员实现对于社会的非正式指导,不应当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就组织资源来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对于这个战斗团队来讲是不存在自治的问题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遍布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为非正式的行政指导提供有效的组织支撑。

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对于展开非正式的行政指导缺乏信心,其中重要的原因,一是干部作风漂浮甚至恶劣,不能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目前的.乡镇干部包村制度,就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这些包村干部吃住都在村干部的家里,一到周末就回镇上,基本上不同普通群众接触;一到村里面就吃喝打牌,基本上不关心普通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形成了一种“到村不下村”的现象。二是乡镇干部本身能力有限,即不知道村民有什么需要,也无法对村民提供有效的信息和知识。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村民还要懂得少。村民至少还知道一般的农业生产知识,但包村干部既不懂农业又不懂工商业,对政策法律也是一片朦胧。有人戏称,在税费改革以前,乡镇干部是“暴力威慑型”,谁块头大谁能力强;税费改革以后,乡镇干部自己都不知道干什么,变成了无所事事型,谁跟本地干部搞得好关系谁能力就强。三是乡村党组织本身处于半瘫痪的状态,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相应的资源,很难为非正式的行政指导提供帮助。

鉴于此,强化乡镇政府对于村民自治的非正式行政指导应当做到:

第一,加大乡镇干部的作风建设,增进村民与干部之间的信任,从而使乡镇干部能够非常自然地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去。由于农村基本上不存在一个完整的“公共生活领域”,因此,乡镇干部如果要影响村民在乡村公共生活之中的决策,唯一的办法就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去。那种正襟危坐、大量使用正式官方语言的干部,会使得村民敬而远之;那种作风恶劣、生活腐化的干部,会遭到村民的更大的排斥。建立干部与村民之间的信任,靠尊重,靠业绩,更靠人品。有一些“能人”干部,自以为成绩卓著而不屑于与村民打交道,实际上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

第二,乡镇干部本身应当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从实际情况来看,一是乡镇自身要非常注意各种生产知识、政策法规知识的收集,然后有意识地通过干部传递给村民。二是乡镇干部自己要非常注意学习,尽可能从酒桌牌桌之上摆脱出来。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奖惩升迁制度的引导,要有合理的干部业绩评价机制。第三是对干部的使用要适当。政策法律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可以派往矛盾比较多的村;对工商业比较熟悉的干部可以派往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对农业比较熟悉的干部可以派往传统农业村。如果干部用非所长,他就很难发挥自己的作用。目前推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当然是一个比较好的制度,可以缓解农村的人才匮乏,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学生刚刚从学校毕业,难以融入农村社会生活,难以为村民提供切中肯綮的指导。在一个县或者乡镇内大规模地使用刚毕业的大学生作为乡镇与村的联系人,利弊孰大,有待研究。

第三,村党组织必须成为非正式行政指导的重要组织渠道,除了人员精干、组织严密之外,必须针对本村的情况拟定清晰的工作目标与计划。然后与乡镇政府互通信息,由乡镇政府派出适当的人选参与到乡村社会生活之中去,提供非正式的行政指导。托克维尔说:“一个内容错误但是被表达得清晰明确的观念,经常比一个内容正确但被表达得含糊复杂的观念更能掌握群众。”[10]这是我们进行非正式的行政指导的时候也应当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当然我们要努力保证目标正确而明确。

参考文献:

[1]诺斯,等.秩序、无序和经济变化:拉美对北美[a][c].梅斯奎塔,等.繁荣的治理之道.叶丽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

[3]吴理财.论现代乡镇制度的构建[j].天津社会科学,2008,(2).

[4]张康之.在领域分离与融合中看制度[j].探索,,(1).

[5]郑杭生.公共性与社会治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

[6]陶传进.草根志愿组织与村民自治困境的破解[j].社会学研究,,(5).

[7][德]哈特穆特·毛雷尔.德国行政法总论[m].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81.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8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