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2:03:54 页码:11
最新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模板9篇)
2023-11-20 02:03:54    小编:ZTFB

报告可能受到特定的格式要求,如学术论文、商业报告或政府文件等。报告中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应该具有相关性,能够支持报告的主题和陈述。希望通过阅读这些报告范文,我们能够对报告的写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报告。

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篇一

朱玉:。

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于6月10日接受您的委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资产评估相关准则规定、规范,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科学、独立的原则,采用市场法和成本法,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您的电脑戴尔inspiron15rse7520进行了市场价值的评估工作。现将资产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篇二

莒南县教育和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安排,健全教育扶贫工作机制,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做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财政预算安排学生资助专项资金240万元,为全县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该项目资金资助学前教育阶段困难学生629人,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548人,资助高中阶段192人,资助中职阶段185人,资助高中阶段建档立卡学生102人。

(二)项目预算安排和支出情况。

(三)项目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20xx年9月,各学校(幼儿园)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向所有学生告知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内容。建档立卡学生向所在学校(幼儿园)提出当前学年资助申请,填写相应资助项目申请表。

针对省内户籍学生,9月底省教育厅将省扶贫开发办提供的山东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与各教育阶段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高等教育阶段新生录取信息(不包含五年一贯制、三二连读、立军功升本等新生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出的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在校生信息和高等教育阶段建档立卡新生信息(含到外省高校、部属高校就读的新生信息)通过山东省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下发。对于申请学生不在山东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库中的,各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应及时告知学生。学生联系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扶贫部门核实确认身份,经确认为建档立卡学生(国标、省标)的,于9月30日前通过所在学校逐级报省教育厅,由省教育厅反馈省扶贫开发办进行审核,将符合条件的纳入本学年资助范围。

20xx年11月,各学校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开展学费(学杂费成保教费)免除工程,并将结果在校内进行公示。11月15日前,各学校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开展助学金(生活补助)评审工作,并将结果在校内进行了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20xx年5月底前,将春季学期学生资助资金发放给学生。20xx年11月底前,将秋季学期学生资助资金发放给学生。

20xx年11月底前,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各学校应将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逐级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对于未受到资助的建档立卡学生,学校将未受助原因逐级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同时留存有关资料备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落实中央、省市县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安排,健全教育扶贫工作机制,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二)年度绩效目标。

根据总体目标,莒南县教育体育局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年度绩效目标表: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投入、管理制度建设、资金使用规范性、项目资金的使用和产出效果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项目绩效状况。目的是为今后项目实施方向及管理方式改进提供指导,逐步树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观。针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以促进项目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预算资金安排和完善提供参考。评价范围是学生资助专项资金240万元。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

1.绩效评价原则。

科学规范原则、绩效相关原则、政策相符原则、经济合理原则、依据充分原则、独立评价原则、回避原则、反馈原则、保密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依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xx〕10号)《山东省省级项目支出绩效财政评价和部门评价工作规程》(鲁财绩〔20xx〕4号)等文件有关规定,结合部门绩效目标和自评表等实际情况进行指标的细化量化和分值设定。评价指标一级指标4项,具体包括决策、过程、产出和效益,下设二、三级指标,总分值设定为100分。

3.绩效评价方法。

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篇三

(一)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我中心对学生精准资助实施规范化、精准化管理,“突出学生资助工作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宗旨,大力推进精准资助,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提升资助工作水平”整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以“做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为重点,以精准资助、资助育人为抓手,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提升学生资助管理水平,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二)项目资金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资金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等。

根据上级部门相关工作要求,为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使用好各项助学专项资金,我局以上级文件为依据,纳入部门预算申报,经大会审议通过,由财政局正式下达预算批复文件,财政局业务股室下达专项资金使用指标。全年按照工作计划,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三)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顺利完成学业、顺利就业。我中心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教育助学资金设立以下目标:。

1、资助资金发放完成率100%,专项资金支出100%。

2、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问题。

3、对困难家庭学生给予资助,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杜绝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学生及其家庭的命运,为脱贫攻坚奠定良好基础。

5、提高社教育整体满意度。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

20xx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安排高中国家助学金专项经费万元,20xx年实际财政资金到位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20xx年高中国家助学金专项经费全年满收满支,全部用于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及执行情况。

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与考核。明确了贫困救助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了资金的考核工作,建立健全了资金工作的长效机制。全市每年对所有资助项目进行资金预算,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资助工作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保证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市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定了相关办法要求,要求各地各校按照市资助政策要求,制定校内资助管理办法,确保校内资助资金分账核算、足额提取和规范使用。

根据实际设定绩效目标,通过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发放困难生活补助项目的执行、管理及资金使用情况,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进一步管理和使用好专项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为以后年度财政资金预算安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一)项目组织情况,主要包括项目招投标、调整、竣工验收等情况。

根据上级部门相关工作要求,为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使用好各项助学专项资金,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与考核,切实加强了资金的考核工作,建立健全了资金工作的长效机制。全年按照工作计划,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二)项目管理情况,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检查监督管理等情况。

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与考核。明确了高中助学金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了资金的考核工作,建立健全了资金工作的长效机制。全市每年对所有资助项目进行资金预算,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资助工作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保证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市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定了相关办法要求,要求各地各校按照市资助政策要求,制定校内资助管理办法,确保校内资助资金分账核算、足额提取和规范使用。

根据实际设定绩效目标,通过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发放困难生活补助项目的执行、管理及资金使用情况,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进一步管理和使用好专项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为以后年度财政资金预算安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一)项目支出决策情况。

2010年秋季起国家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制度,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城乡低保、残疾、特困救助供养等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面为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补助标准:一档3000元/人/年(建档立卡等四类贫困生),二档2000元/人/年和三档1000元/人/年(非四类贫困生),分学期发放。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6:4的比例分担,地方负担部分由省7、县3的比例分担。

(二)项目支出过程情况。

1.加大摸排力度,确保信息准确。2.与乡镇街道密切配合,摸清本地户籍学生外地就读情况。3.精准及时发放资助资金。

(三)项目支出产出情况。

20xx发放各类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万元,惠及贫困学生26040人次。普通高中国家免学费万元1901人次;普通高中地方免学费万元2105人次;中职学生免学费万元5218人次;普通高中免书费万元1259人次。

(四)项目支出效益情况。

进一步推动吉首市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各类教育质量步入前列,提高了社教育整体满意度。

资助资金发放完成率100%,专项资金支出100%。精准助学率100%,帮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问题,提高了社教育整体满意度。

20xx年我局高中国家助学金各项工作都圆满完成,取得良好效果,经逐项自查自评,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发放是件有利于民生的大好事,是一项关心农村老百姓、深得民心的好项目,极大的巩固提升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惠民功效。

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对我局高中免学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综合自评分为100分,详见《市级预算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评分部分。

经费管理建立具体细化的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建立经费支出内控稽核制度,明确经费支出审批流程和权限;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实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准确地公开运转经费预算批复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以及校舍维修、设备采购等项目支出情况。定期对学校财务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建立内审机制,定期对学校运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对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地的检查指导,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资金安全。

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各股室责任意识,做好财政资金预算决算管理工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组织培训、会议、专业人士授课等方式不断提升我局教职工及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小组人员的评价知识和能力,确保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篇四

按成本法计算出电脑的价值为2981元,用市场法求出来的价值为3081元,该电脑型号已被淘汰,重置成本估计不准确,因而成本法估计出来的值不精准,市场法采用了3个可比实例,比成本法具有可信度,因而此次应采用市场法下的评估结果,则该电脑的评估价值为3081元。

猜您想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篇五

根据《安徽省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皖教助〔2017〕4号),对照《安徽省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县2021年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进行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保障(10分)。

1.组织领导(分值3分,自评3分)。

我县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将学生资助工作列入教育局年度工作要点,此项得1分;每年初制定学生资助年度工作计划,此项得1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生资助工作,此项得1分。

2.队伍建设(分值3分,自评3分)。

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我县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成立霍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批复》(邱编〔2008〕3号)),专项负责全县学生资助工作,资助管理中心现有负责人1名,业务人员4人,此项自评得1分;为提高业务人员素养和能力,一年来,组织了相关的业务培训,建立了资助人员ab岗制度,此项自评得2分。

3.政策宣传(分值4分,自评4分)。

(二)资金落实(10分)。

1.财政投入(分值5分,自评5分)。

县财政均按照相关要求配套,凡教育资助,优先保障,并及时、足额拨付,资助项目顺利高效开展。

2.校内资助(分值5分,自评5分)。

全县中职、普高学校校内资助均按照相应比例,足额提取,足额发放。

(一)项目管理(18分)。

1.指标分配(分值1分,自评1分)。

在指标分配中,我县严格按照在籍在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并向农村高中予以倾斜。

2.评审程序(分值4分,自评4分)。

各学校进一步优化流程,严格遵循“三级评审,两级公示”的评审程序,确保资助公平、公开、公正。

3.信息管理(分值7分,自评7分)。

我县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均实行电子注册,学生信息及时录入学籍信息系统。为此,县教育局就学生学籍注册管理工作下发通知,召开专门会议,提出要求,规范操作。

4.监督检查(分值5分,自评5分)。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管机制,我县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月巡视制度,开展巡查工作。公布学生资助工作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学生监督,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时答复学生资助政策平台的各种资助政策询问。

5.资料报送(分值1分,自评1分)。

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有专门的信息员,负责资料报送工作,各项报表及系统信息均做到及时、准确填报。

(二)财务管理(18分)。

1.制度完善(分值2分,自评2分)。

我县制定了普高和中职学生资助实施办法,具体规定了中职免学费、中职助学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免学费实施办法,确保资助工作顺利进行。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资助,我县制定了普高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进行精准识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精准认定。

2.资金管理(分值10分,自评10分)。

学生资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资金封闭运行,运行路径为财政--银行--学生;县财政制定有专门的资助资金财务管理制度,资助资金专户设在县财政局公共支出股,收入、支出、结余核算清楚;相关会计凭证、账册、报表等资料真实完整。制定了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安全。

3.审核审批(分值6分,自评6分)。

各学校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上报信息,录入系统,及时、严格审核信息。

三、产出(2分)。

1.校内资助支出(分值7分,自评7分)。

中职和普高高中的校内资助占比达标,受助对像遴选精准,账目管理严谨。

2.资助水平(分值10分,自评10分)。

各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享受了国家资助。资助金额有所增长,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享受到了最高标准,实现了建档立卡全覆盖,最高档。

3.资助质量(分值2分,自评2分)。

4.能力建设(分值3分,自评3分)。

通过“国家资助助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等活动,激励着受助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自立、自强,做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各校还开展有诚信、感恩、励志主题教育等活动。

1.社会效益(分值4分,自评4分)。

各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能顺利入学。为进一步扩大学生资助范围,连续七年我县从中国信出口保险公司争取资金:2015年为60万元,2016年为200万元,2017年万元,2018年770万元,2019年万元,2020年万元,2021年万元。2018——2021年,肥东县教育局连续4年共资助资金16万元,用于资助我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可持续影响(分值8分,自评8分)。

年初将资助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安排。在现有的资助政策之外,设立中信保奖学金,并建立相关惩戒制度。

3.社会满意率(分值10分,自评10分)。

经抽查,各校学生、家长对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对资助工作满意率高,均怀着浓浓的感恩之心回答调查。

霍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照安徽省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指标,分项认真进行自查,自评得分为100分。

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篇六

通过项目绩效自评小组的全方位评价,昌宁县20xx年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达到预期目标,自评得分98分,自评结果为“优秀”。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昌宁县20xx年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预算金额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万元、省级资金万元、市级配套资金万元、县级配套资金万元,执行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1)数量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全县共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万元,惠及学生5168人次,其中:春季学期发放万元,惠及学生2362人,秋季学期发放万元,惠及学生2806人。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得到资助,达到应助尽助。

(2)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我县资助资金发放后,及时将资助信息填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全国学生资助系统运用达标率为100%。

(3)时效指标完成情况。

我县春季学期助学金因财政资金调度困难,未按照时间节点发放,到11月份才能全部发放完成,全年资助资金均在年内发放完成。

(4)社会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我县利用学校校会、班会、微信群、qq群、校讯通以及发放《昌宁县学生资助政策一栏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等方式宣传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相关资助政策。补助对象的政策知晓度达到100%,充分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普通高中阶段教育。

(5)可持续影响指标完成情况。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属于持续性项目,普通高中资助年限小于等于3年,我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均能得到该项资助。

(6)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的实施,资助资金落到实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学生能够安心上学,不因贫困而失学,有效阻断贫困代沟,受助学生和学生家长满意度高。

3.未完成的绩效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上年度结果应用情况。

20xx年评价结果为20xx年的预算提供了依据,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20xx年我县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未按照预定计划实施,昌宁县教育体育局加强与财政沟通对接,及时发放资助资金,于20xx年春季学期完成了20xx年秋季学期的资助资金发放。

2.本年度存在问题和原因。

20xx年存在春季学期资金支付不够及时的问题。我县本年的支付资金本该分为春秋两个学期,两个时段进行支付,但由于财政资金调度困难,春季学期到11月份才能跟秋季学期资金一并支付。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1.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在下一步工作中,昌宁县将严格按照《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实施好、贯彻好、落实好相关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加强与财政沟通对接,及时发放资助资金,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2.拟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情况。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县将抓实家庭经济学生认定工作,认真研读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精准资助,根据《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保政办发〔20xx〕29号要求,认真做好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率。

(一)基本情况。

1.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的实施,保障了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从制度上基本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维护了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年度绩效目标:一是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国家资助政策按规定得到落实;二是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要;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

2.项目资金情况。

20xx年,我县共收到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万元、省级资金万元、市级配套资金万元、县级配套资金万元,所有项目资金均拨付到位,项目资金到位率达100%。

财政局下达20xx年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后,我县两所高中学校为确保脱贫家庭学生全部享受一等助学金,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应助尽助,两所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业务人员利用学籍系统数据到县乡村振兴局进行数据比对,精准识别脱贫家庭学生,县外学生由学生提供户籍所在地乡村振兴局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予以确认。根据《昌宁县教育体育局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昌宁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的通知》昌教体联发〔2019〕2号文件精神,组织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贫困认定,根据下达指标,依据困难程度确定享受资助学生,给予享受一、二等助学金。两所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及时公示,财务人员负责造册将项目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兑现给受助学生,该项资助资金我县按照学期进行发放,20xx年,全县共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万元,惠及学生5168人次,其中:春季学期发放万元,惠及学生2362人,秋季学期发放万元,惠及学生2806人。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为更好的开展绩效自评工作,昌宁县教育体育局成立了由分管财务和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副局长为组长、计划财务股负责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自评小组,自评小组采用查看相关账目、查看资金到位情况、执行情况、管理情况、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开展自评,查看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实施产生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满意度情况。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20xx年,我县预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万元、省级资金万元、市级配套资金万元、县级配套资金万元。全年实际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万元,惠及学生5168人次,其中:春季学期发放万元,惠及学生2362人,秋季学期发放万元,惠及学生2806人,预算执行率达100%,无偏离。

3.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数量指标方面,20xx年,全县共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万元,惠及学生5168人次,其中:春季学期发放万元,惠及学生2362人,秋季学期发放万元,惠及学生2806人。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得到资助,达到应助尽助。质量指标方面,资助资金发放后,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及时将资助信息填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全国学生资助系统运用达标率为100%。时效指标方面,我县春季学期助学金因财政资金调度困难,未按照时间节点发放,到11月份才能全部发放完成,全年资助资金均在年内发放完成。产出指标自评得分38分。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我县利用校会、班会、微信群、qq群、校讯通以及发放《昌宁县学生资助政策一栏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等方式宣传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相关资助政策。补助对象的政策知晓度到100%,充分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效益指标自评得分30分。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的实施,资助资金落到实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学生能够安心上学,不因贫困而失学,有效阻断贫困代沟,受助学生和学生家长满意度高。满意度指标自评得分10分。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20xx年我县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未按照预定计划实施,昌宁县教育体育局加强与财政沟通对接,及时发放资助资金,于20xx年春季学期完成了20xx年秋季学期的资助资金发放。下一步昌宁县教育体育局将继续积极配合财政,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率。

(五)其他佐证材料。

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篇七

以我的电脑为评估对象,对它进行市场价值评估,运用市场法,对我的电脑进行了评估工作,现将资产评估情况摘要报告如下:

一、评估目的:了解我的电脑现在的市场价值。

二、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我的电脑。

三、价值类型:市场价值。

四、评估基准日:4月20日。

五、评估方法:市场法。

六、评估结论:

七、报告提出日期:204月27日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摘自资产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资产评估报告全文。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原则,采用市场法,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我的电脑在年4月20日进行了评估工作,现将资产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估目的。

了解我的电脑现在的市场价值。

评估对象:我的电脑。

规格型号:g470。

制造厂家:联想笔记本。

出厂日期:11月17日

投入使用日期:9月

使用年限:4年。

三、价值类型。

根据本次评估目的的相关条件,本报告价值类型选用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压制的情况下,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

本报告所述“评估价值”是指本人根据要评估的。

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的外部经济环境前提和本报告所载明的特定条件下,为本报告前述所列明之目的而提出的价值意见。

四、评估基准日。

本次资产评估的基准日为2015年4月27日。资产评估基准日是评估结论开始成立的一个特定时日,在形成评估结论过程中所选用的各种作价标准、依据均要在该时点有效,本次评估中的一切取价标准均为评估基准日有效的价格标准。由于委估资产的自身状况及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同的评估基准日,其评估结论是不同的。

五、评估依据。

本次评估主要依据市场法来评估我的电脑的现在的市场价值。

六、评估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采用市场法对我的电脑的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

市场法,也称为市场价格比较法,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七、评估程序实施过程和情况。

用直接比较法,直接比较法中采用市价折扣。这个型号的电脑刚上市时候的价格是4800元,我买的时候的价格是4000元。

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篇八

自然灾害评估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09年,我市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134起,其中地质灾害11起,气象灾害(包括水旱灾害)12起,森林火灾111起。

地质灾害: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11起,其中滑坡8起,崩塌1起,地面塌陷2起,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43.2万元。

气象灾害(含水旱灾害):全年共发生气象灾害12次,其中遭受雨水洪涝灾害3次,风雹灾害2次,雷电灾害6次,旱灾1次。全市受灾人口27万人,倒塌房屋573间,转移人口4941人,受伤33人,21700公顷农作物受灾,林业受旱面积3500公顷,18.13万人出现饮水困难。

森林火灾: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111起,死亡2人,过火面积983.5公顷,成材蓄积1093立方米,幼苗47.5万株。

农作物病虫灾害: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为374.6万亩,其中早稻167.1万亩、中稻28.2万亩、晚稻179.3万亩。全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685.87万亩次,比2008年减少326.5万亩次(仅稻瘟病比去年增加);防治面积为2179.58万亩次,同比减少628.58万亩次;成灾面积1.9135万亩,同比增加0.4867万亩(主要是稻飞虱、稻瘟病成灾面积增加);防治后挽回稻谷损失283943吨,同比减少22681吨,实际损失稻谷15221吨,同比增加2243吨。

二、主要特点。

(一)地质灾害。从灾害数量统计上,以小型地质灾害为主;从灾害类型上,以滑坡、崩塌数量最多,危害最大;从灾害发生时间上,主要集中在4-6月份;从诱发因素上,暴雨或强降雨是诱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2009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灾数量相比2008年度有所上升,这与强降雨次数较多、强度较大有关,但由于应对处置工作及时有力,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森林火灾。主要集中春节、清明期间,因上坟烧纸发生的森林火灾占全年森林火灾的60%以上。在森林防火期内,天气干旱、雨量少、气温高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三)农作物病虫灾害。一是本土常发性、迁徙性有害生物危害加重。二是入侵的外来有害生物危害严重。全市每年因病虫草鼠给农作物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近亿元,其中外来生物造成的损失近3000万元。三是次要灾害升级,新的灾害时有发生。以往在我市已得到有效控制的病虫害又开始抬头。如蝗虫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市蝗虫发生面积又逐年扩大。

(四)气象灾害。主要表现为暴雨洪涝,空间分布大致是北多南少;其次是雷电及大风冰雹,发生地点多在乡镇,特别是山区。

(五)旱灾。2009年我市降雨总体偏少,地区分别不均匀。汛期降雨较2008年同期偏少6.8%,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17.4%。7月中旬开始,全市出现不同程度间歇性干旱,8月底至9月上旬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等程度干旱,至9月底部分地区已接近严重干旱。

三、工作评估。

(一)组织领导体系方面。

1、市设森林防火指挥部,下属14个成员单位,日常机构设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县市区设森林防火指挥部,森林防火指挥网络末端延伸到了乡镇、村、组、护林员等基层单位及个人。

2、市国土局成立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局长顾峰任组长,工会主席伍海任副组长,地环科、地环站、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各国土资源中心所为成员单位。

3、在市农业生物灾害防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全市农业生物灾害的防控工作实现了县、乡、村、组病虫防治逐级负责制。

(二)应急准备方面。

(二)型以上水库的《防洪抢险预案》。对于部分跨汛期施工的涉水工程,各施工单位都编制了临时度汛预案。各地还因地制宜地编制了各类实用预案。如攸县根据实际情况,对全县所有病险水库、骨干山塘、山洪灾害易发村、尾砂坝下游、低洼地带等高危部位都制订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方便实用的人员转移预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防汛抗灾工作理念。

2、队伍建设方面。成立了株洲市森林消防支队,五县市成立森林消防大队,城市四区设森林消防中队,县市区乡镇共有11支专业扑火队伍、101支半专业队伍。市民政局在全市建立了一支从市级到村级的灾害信息员队伍。

3、应急准备方面。林业部门积极落实相关应急物资和资金准备工作。国家投入森林防火基础建设经费800万元,市财政预算经费60万元,购置下发了21台水泵、52台油锯、109台灭火机等森林消防机具。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积极开展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组建与培训工作。市防汛物资站对物资进行了清底盘查,各县市区也以险工险段为重点加紧做好物资储备工作。株洲县在沿江8个乡镇设立了25个物资储备点。全市共储备防汛砂卵石70万方、纺织袋75万个、木材6000方、彩条布15万平方米、救生衣3500个、冲锋舟30台。

(三)预防预警方面。

1、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为有效减轻以气象因素为主诱发的地质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市国土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投入专项资金87万元,拟对全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的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建立气象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发布地质灾害预警消息,以最快的行动作好防灾准备。在汛期通过株洲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检查结束后及时召开了情况碰头会,下发了督查通报和紧急通知。

3、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一是加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抓好5个县级测报站和片乡测报点的管理,配备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精、工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技术骨干。全市稳定测报人员20个,片乡联系点35个。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制定科学防治策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指导开展病虫防治,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布置、早落实,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二是加强检疫,提高疫情防控力度。共检疫水稻制种、繁育基地68个村组共计2.6万亩785万公斤,蔬菜种子基地1100万亩1.2万公斤,苗木0.52万亩206万株,未见检疫对象的发生。全年检疫调入水稻种子15批次1.3万公斤,调出水稻种子396批次314.46万公斤,柑桔、梨苗、板栗、杨梅等7批次32.2万株。

(四)应急处置方面。

1、汛期,市国土局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先后到攸县、醴陵、株洲县、石峰区、荷塘区和天元区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和应急处理。现场勘察14次,由专家对7个隐患点提出了防治意见,并下达地质灾害防治督导书26份。

2、在“6.23”、“7.3”两次洪涝灾害和茶陵“11.9”风雹灾害发生后,市民政局及时组织人员赶赴受灾地区,核实上报灾情,协助当地做好救灾工作。

3、我市坚持以市场为立足点,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原则,全力推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一是设立专业化防治示范区。确定株洲县为全市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示范县,攸县、茶陵和炎陵为病虫专业化防治重点推广县,并在株洲县、攸县、炎陵各创办了1个示范点。二是开展典型经验交流。6月份,组织五县市农业局局长、植保站站长远赴宁乡学习取经,茶陵枣市、严塘、界首等乡镇农技站自发组织到常德参观学习。6月14日,醴陵市植保站在神福港鑫达农民水稻种植合作社召开了专业化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市农技站站长、植保技术员、专业合作组织主要负责人共63人参加。炎陵下村乡柰李种植专业合作社7月份在云里、同乐两村举办了稻纵卷叶螟战役承包防治现场会。

4、在市灭鼠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领导下,经过充分宣传发动,大力推广毒饵站灭鼠法及敌鼠钠盐、溴敌隆等新型、安全、高效灭鼠剂。在各县市区建立1-2个示范样板乡镇,开展高标准、高质量的统一灭鼠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区统一灭鼠工作的深入开展。3月中、下旬和十月下旬,对全市农村农田统一灭鼠面积达到265万亩次。

(五)恢复重建方面。

2009年中央财政共下拨民房重建资金1100万元,市本级下拨重建资金400万元,共完成民房灾后恢复重建1523户,受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的受灾地区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六)科普教育方面。

1、各级国土部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和展览地质灾害图片,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6900余份,增强了全社会的地质灾害防灾自救意识。

2、市民政局广泛开展了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资料、张贴图片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了市民的防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3、市林业局加大护林防火宣传,采取了发放资料、制作围裙、广播电视宣传、告市民书等多种宣传方式,动用宣传车辆368台次,发放宣传资料30余万份。

4、市农业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确保病虫防治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一是扩大病虫情报张贴范围。确保全市农村主要交通路口和人口集中区都有病虫情报张贴,单是醴陵市每期病虫情报公告版就达到4200张。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的优势开展病虫害预报工作。醴陵市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短信平台及时发送病虫防治时间、防治对象、注意事项等植保技术信息,全年编发13次共20多万条,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开展电动小喇叭宣传活动。醴陵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人手一个手提式电动小喇叭,逢赶集或病虫防治的关键时刻进行宣传。《三湘都市报》、湖南卫视等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四是编发农业技术小册、简报。针对农业生产上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编发农业技术小册、简报,如“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如何减轻除草剂药害”、“谨防稻曲病暴发成灾”等,提供发生原因和解决办法等信息。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要。

2009年2月12日14时40分,茶陵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接县甘坳林场场长龙双娥报警:甘坳林场炼山造林走火引发森林火灾,现火势较大,难以控制。接警后,茶陵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2.12”森林火灾前线指挥部,由副县长李艳平同志任指挥长,县林业局局长杨定桃同志任副指挥长,负责现场指挥扑救,县公安局副局长、森林公安局局长谭夏林同志任副指挥长,负责案件侦破工作。下午15时50分许,县林业局局长杨定桃同志带林业干部职工、森林公安民警60余人,当地干部群众120余人,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火灾扑救和现场调查。经过26小时连续作战,于13日下午16时许,将森林火灾全线扑灭。此次森林火灾,共烧毁森林面积20.6公顷(烧毁杉成熟林6.8公顷,杉幼林13.8公顷)。甘坳林场职工谭文虎同志因扑救森林火灾被火烧伤,抢救无效殉职。

扑救“2.12”森林火灾中,共调集半专业扑火应急分队3支,76人,当地干部群众、林业干部职工和森林公安民警180余人,启用扑火机具16台。

(二)主要战斗过程。

1、紧急处置阶段(2月12日14时至2月12日16时)。

“2.12”森林火灾发生在茶陵县东部严塘镇境内的甘坳林场,平均海拔650米,林分结构以成、幼杉树林为主。12日下午16时40分许,林场负责人谭文虎带领职工12人对己炼山但未烧毁的小径杂木枝进行堆烧作业,点火堆烧后狂风将火引燃了未炼山场。谭文虎带领12人奋力扑救,终因人少火势大,难以控制,于是拨打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电话,请求援助。

2、山火控制阶段(2月12日16时至2月12日20时)。

接到火灾报告后,分管副县长李艳平、林业局局长杨定桃迅速调集林业局干部职工、森林公安民警60余人,当地干部群众120余人,赶赴现场实施扑救,并在甘坳林场设立了扑火前线指挥部。根据火灾蔓延态势、地理位置、扑火难度和扑火力量的权衡,前线指挥部决定兵分三路进行扑救。一路由县林业局副局长彭文带队,扑火队员由县林业局干部职工和当地群众70余人组成,主攻林场东侧山火,截断山火可能向秩堂锡湖蔓延。二路由防火办主任、森林公安局政委谭赋声带队,扑火队员由森林公安局民警和当地群众50余人组成,主攻林场南侧山火,截断山火可能向严塘镇花木山场蔓延。三路由防火办副主任刘李仔带队,扑火队员由甘坳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50余人组成,主攻北侧山火,截断山火可能向秩堂黄草山场方向蔓延。经过三个小时的奋战,扑火虽有进展,大局得到基本控制,但终因山高、坡险,加上渐入天黑,为保障安全,前线指挥部决定将扑火队伍撤至甘坳林场休整,天亮再战。

3、全面控制林火和火场清理阶段(2月12日21时至2月13日14时)2月12日21时,前线指挥部召开集林业、公安、森林公安、云阳林场、平水林场、思聪、严塘镇及驻地单位负责人紧急会议,就如何在火场局势得到基本控制的情况下,打好下一场攻坚战,用最短的时间将山火扑灭,认真研究了对策。2月13日,指挥部将云阳林场扑火应急分队、平水林场应急分队和思聪民兵分队分别增派到一、二、三路扑火纵队中,采取直接扑打,三线推进,边打边清,全面固守策略,全方位突击。2月13日7时,经三路纵队分别布阵,合力扑打,11时全线扑灭。历经26小时的“2.12”甘坳林场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圆满完成。

(三)战例评析。

1、“2.12”甘坳林场森林火灾的特点:扑救难度大,蔓延时间长,人财耗费大。

2、制约扑救工作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方面:一是连续一个多月干旱无雨,地干物燥。二是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造成林内倒伏物和枯干地被物多,地被腐质层较厚,燃烧后很难扑灭,易造成反火。三是山高坡陡,使前线扑火人员很难靠近火点,扑火机具很难见成效。

主观方面:一是火灾初发期,虽然组织了大量的人员扑火,但没有及时准确把握初发火面积小,易扑灭的有力时机。二是一线指挥员对特殊地段火灾发展的态势、扑救的艰巨性预料不足。多次扑灭,多次反火,使一线扑火队员意志受挫。三是外援扑火队伍因不了解山形地貌,扑火的方式和策略欠佳,见火就打,跟着火跑,疲惫应战,耗时,耗力,耗财,效益不高。

五、存在问题。

(一)城乡基础设施和住房抗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抗灾设防标准不高,布局不尽合理,农村还有大量的土坯房,抗灾能力差。防汛抗旱应急工程不足,控制性骨干工程少,设施不配套。

(二)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水平不高,灾害信息获取处理,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不够畅通,特别是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预警信息服务有待加强。

(三)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我市各类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品种少,数量小,规模小,没有综合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增加应急物资储备的数量和品种,全面提高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缺乏救灾应急配套资金,灾害救助、灾民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基本生活保障、救灾物资储运不及时。

六、工作建议。

(一)应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调应急的能力。

(二)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抓好宣传教育,力争自然灾害的预防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新颖独特,做到更广泛、更直接,更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从小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要建立统一的监测与预警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各部门、各地区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要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预警监测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评估论证报告范文汇总篇九

根据《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xx年省级财政绩效监督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冀财监〔20xx〕47号)精神,我厅会同省教育厅印发了《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北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绩效评价的通知》(冀财监〔20xx〕68号),对全省62个贫困县及省属大学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决策、执行管理、产出和效果情况开展了绩效评价。在自评基础上,聘请注册会计师组成专项检查组于7月至8月对部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省属普通高校进行了重点抽查和再评价。

(一)评价背景和评价目的。

《_中央_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xx〕34号)第九条明确要求“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建立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

实施教育脱贫行动,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让贫困家庭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列入《_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冀发〔20xx〕27号)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自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在省内公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等政策。

20xx年,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20xx年1月,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等五部门制定了《河北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即从20xx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建立合理分担机制,资助在省内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省属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就读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其中,符合条件的享受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三免一助”)。

评价、核实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重点在于对政策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和效益效果等方面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政策,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评价内容。

1.绩效评价内容和范围。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评价内容包括政策决策、政策执行管理、政策产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内容。评价范围为组织实施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相关院校。

2.资金安排情况。20xx年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涉及中央和省财政安排资金万元,其中:

(1)普通高中,20xx年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5452万元,重点抽查9所资助资金388万元,占中央和省级安排下达资金的。

(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xx年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万元,重点抽查6所资助资金9万元,占省级安排下达资金的。

(3)省属普通高校,20xx年安排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5029万元,重点抽查4所资助资金866万元,占中央和省级安排下达资金的。

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评价内容包括政策决策、政策执行管理、政策产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内容。评价指标框架体系共包括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满分100分。一是决策(20分),主要评价政策相关性、科学性等情况。二是管理(30分),主要评价政策执行管理、财务管理等情况。三是产出(25分),主要评价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三免”覆盖率、资助经费发放到位率等情况。四是效果(25分),主要评价社会效益、受益群体满意度等情况。

结合有关工作实际,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并综合考虑学校类别、地域分布、资金量及以前年度专项检查情况等因素,我厅会同省教育厅统筹安排确定对巨鹿县、平乡县、承德县、平泉市、武邑县、武强县等县(市)所属9所普通高中、6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省属普通高校开展重点抽查和再评价。

重点抽查和再评价阶段工作组采用比较法、指标量化评分等方法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通过查阅项目资料、抽查原始凭证、查看学生资助台账、家访记录、自评报告、随机问卷调查等形式,按照绩效评价标准和指标内容及要求对部分学校实地核查,仔细审核和调查分析各项指标的落实和完成情况,对特殊事项统一评价口径,得出综合评分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核查再评价有关情况,对项目分数进行汇总,得出综合评价结论。

(一)综合评价得分及评价等级。

9所普通高中、6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所省属普通高校自评和财政重点抽查和再评价得分全部在90分以上。财政重点抽查和再评价平均得分分,其中:普通高中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分,省属普通高校分。综合评价等级分别为“优”。

(二)综合评价结论。

根据院校自评、财政重点抽查和再评价结果看,该项政策落实、执行和管理总体情况较好。省市县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和相关院校认真履职尽责,相互积极支持和协作配合,建立了协调有序的运行管理和实施机制,资助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资助工作流程日益完善,档案管理规范性明显提升,资助政策知晓率不断提高,基础工作扎实有效,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为其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实现精准扶贫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的扶助与关爱。同时,相关学校还积极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增强学生自尊、自强、自信、自立能力,着力化解和减小经济压力及社会攀比造成的心理压力,为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自评和重点评价情况看,政策决策、执行管理、产出和效果虽然总体情况较好,但由于多种原因,政策执行管理也存在部分问题。

(一)部分学校存在三免“先收后返”问题。重点抽查和再评价的19所学校中,15所学校存在对少数或个别学生“先收后返”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和家长对“三免一助”政策理解不到位而交费。有的学生未向学校报告为建档立卡家庭,未及时提交相关材料,未认真查看录取通知书和收费单要求。二是学生入学前未纳入建档立卡系统,而后上级认定部门反馈给学校信息是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是由于审核认定时间较长,学生在交纳学费等费用后才被确认为建档立卡家庭,造成申请滞后于学费等费用交纳。四是省属普通高校逐级审核时间较长,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时落实造成影响。

(二)部分院校学生资助工作部分环节薄弱。个别学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缺乏专人专职管理学生资助工作。

(三)学生资助信息系统未能全面系统使用。部分省属普通高校没有使用学生资助信息系统,部分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尚未正式使用,个别系统管理人员缺乏培训,操作应用不够熟练。

(一)加强政策宣传,强化部门及院校协作配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