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22:50:14 页码:10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大全16篇)
2023-11-20 22:50:14    小编:ZTFB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总结,它是进步的关键;怎样写一篇内容充实、有深度的学习总结?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您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写作技巧和思路。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一

我的儿时在30年前,怕是有点遥远了。但那时的年味,至今回想以来,还是那么醇香,让我难以忘怀。

儿时,农村还没有电。自然没有春晚,没有手机,更不可能摇一摇,咻一咻,发发微信拜个年。有的,是看着父母操劳,享受父母的舐犊情深。

除夕前两天,母亲看着天气好便会蒸酒(我们叫“熬酒”,就是将酒糟蒸出米酒来),我们孩子的任务是烧火。父母会就着熬酒水将蚊帐、床单、被套清洗,说是熬酒水洗衣物特别干净。

除夕当天,我终于闻到了年味。上午,有一桌豆腐是为自家留的。小时候家里穷,父亲为改变窘境,做起了卖油豆腐的营生。因为父亲的厚道和好手艺,自制的豆腐往往供不应求。每天早上五六点,父母开始炸豆腐,急着当天要豆腐的人会在厨房等待,一边聊天,一边烧火。贤惠的妈妈总会给买豆腐的人倒点米酒。我和弟弟醒来,满屋子香气四溢,豆腐已差不多被别人提走。我们吃不到,只能使劲吞口水,在豆腐盒子旁认真寻找破碎的边角。找到一点,迅速地丢进口里,那种酥脆鲜香让人迷醉,以至于后来我都觉得吃不到真正的豆腐。我算是懂事的孩子,知道豆腐换成钱要给我们姐弟俩缴学费,另一方面,也是实在很馋,总会在父母不注意时,弄碎几块水豆腐,我们知道这些不方正的别人是不要的。父母看透了我们的伎俩也不责骂,便在炸完豆腐后,将一个新鲜红薯切片放油里炸,这种方法也很是让我解馋。到后来,我们会主动在父母完工的时候,帮忙洗红薯。只有过年了,这一桌豆腐终于是留给自己的啦!

下午,父母还是很忙碌。将房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连家门前的小路也不放过。小路两侧的水沟也清理彻底。路过的人都说父亲是个执固人。我想,我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譬如,讲卫生、讲原则。

吃过晚餐,父亲总会在灶膛添上一个大树墩,我和弟弟乖乖地坐在火炉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晚上有压岁钱。我们很有耐心的等待,可是父母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等到母亲炖上萝卜,大家围在一起烤火时,那个极富意义的时刻即将到来。可是父母开始细数一年的收成,期盼来年的愿景。父亲总会说:“希望明年人兴财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父母还会教导我们,新年第一天要做哪些事情,不能说哪些话,从初二起要去何处拜年,要注意哪些礼节,客人到家来我们该如何做……一桩桩,一件件,直到说得我们迷迷糊糊才罢。最终,我们会揣着几毛钱安然入睡。

有一两回,我在睡梦中听到悉悉索索的声音,揉揉惺忪的双眼,父母还在煤油灯下包纸包,那是明后天要外出拜年用的礼物。有红枣,有白糖,父亲用称称好,白糖1斤一包,红枣大致只有4两。父亲嫌弃母亲包得不够好看,硬要自己亲自来。在纸包的正上方放上一块长方形的红纸条,再用一种叫“席草”(音)的系好。

大年初一,是个很讲究的日子。曾经因为嫌弃收音机里的歌不好听,随意说了一句“鬼一样的叫”,被父亲痛斥了一回。因父亲不随意责骂孩子,所以那次经历很让我上心。每逢重要日子,说话、做事便会小心很多。

父亲在天蒙蒙亮时开门放鞭炮,意为开门红。吃过丰盛的早餐,父亲要带我们去拜祖坟。有时我们觉得父亲迷信,他喜欢拜祖坟时去的比别人早,喜欢碰到当面人(和别人面对面),喜欢提前规划路线,不喜欢打转也不喜欢丢三落四。我和弟弟在初一这天腿脚特别麻利,因为拜完祖坟,母亲会像招待贵客一样的端出“茶食盒子”,有茶,有让我们垂涎的零食。我们知道,在随后的半个月里,只有等所有的客人全部招待完毕之后我们才会有零食吃了。所以,这一天,我们格外期待。倒是父亲,我发现他这一天是沉默寡言的。终于有一天,我问出了我的疑惑,父亲只是说:“你爷爷奶奶死早了,没享到一日福。”我似乎听不太懂。父亲继而说:“以后你们一定要好好待你们的娘,做娘的最辛苦。”若干年后,我终于明白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也时刻谨记并实现要孝敬娘亲的诺言。

每到初二,父亲便会挑上一担去十二里外的衡山新桥拜年,那里有外婆家、叔外婆家和阿姨、舅舅家,怕是有十几户亲戚要走动。记忆中,每到一家,便会带上几个纸包包和一块肉。主家也会打发,那块肉是一定会退回的。所以,换来换去,有的纸包都破损了,肉也变色了。待我懂事点时,我开始劝说父亲,与其辛辛苦苦提来提去肉都变味了,不如轻轻松松走动走动便是。那一次,父亲也是责骂了我的,说我没有人情味。但也是从那一年起,父母同辈之间形成约定,姊妹间只是走动走动下,长辈那是照旧。

时光如白驹过隙,昔日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如今过年,我们物质丰厚精神富足。每一年过年,我都在效仿着父母,传承父辈的勤奋与善良。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二

过年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浓浓的期待,春节到了,祝愿我们来年可以更加的美好更加的幸福,让我们自己更加的进步,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又是一年春好时》。

对于过年,我总有一种久久的期待。毫不夸张地说,刚过完这个年,我就盼着下一个年了。

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临,空气中弥漫着的过年的香甜气氛也愈来愈浓。这几天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包买年货的人。大润发里每个人都推着满满一购物车的年货,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的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

各地的春节习俗各具特色,贴窗花、贴对联和倒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我的家乡过年时要做小方糕。我最喜欢吃奶奶做的方糕了,里面有豆沙,外面撒着五彩丝。咬一口,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奶奶说过年做糕点的意思是“年年高”、“步步高升”,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节高升,一年更比一年好。

大年三十,节日的气氛早早地拉开了除夕的`帷幕。家家户户门前都换上了新春联,大门上都倒贴着“福”,就是福到了的意思。有些人家门前还挂上了红灯笼。一切都是那么光彩夺目,热闹又喜庆!

我家的除夕因为添了我弟弟这位小成员而格外热闹!他吱吱呀呀,自顾自说着“婴儿语”,给全家增添了许多乐趣!快吃年夜饭了,爷爷在场外点燃鞭炮,顿时花炮升腾,五彩斑斓、震耳欲聋,整个小区都沉浸在爆竹声中。放完花炮,年夜饭就正式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奶奶准备了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一应俱全。我最开心的时刻是收红包,爷爷奶奶给了我和弟弟每人一个大红包,爷爷说:“祝福姐姐学习进步,祝福弟弟快快成长!”我开心地接到手,笑得合不拢嘴。弟弟接到红包,用力蹬着他的小胖腿,露出了他那刚刚长出来的新牙,似懂非懂的,也哈哈大笑起来。大家都笑了,欢声笑语中透着和谐和吉祥。声声祝福中,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还没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八点钟终于到了,晚会开始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不舍得离开半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好节目。晚会接近尾声的时候,外面也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响,把晚会的声音都给压了下去。我兴奋地要爸爸给我点燃烟花棒,对着窗外放了起来。“嗖!嗖!嗖……”我仰望天空,啊!外面放烟花的好多啊,五颜六色的烟花真漂亮!红如玫瑰撒向人间,黄似菊花丝丝缕缕,白像水晶洁净无暇,天女散花一样洒下来,好看极了!新年的天空被烟花装点得格外美丽!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除夕的夜晚在这漫天飞舞的烟花中告一个段落。12点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祝所有的小孩子更加懂事,祝所有的青年更加强壮,祝所有的中年人财源滚滚,祝所有的老年人安享晚年!

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祝愿人们在新的一年中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三

xx年的这场风雪阻挡了多少回家的梦想,大人们在外工作了这么多年,年是回家的期盼,家是永远的梦想。当人们带着多年的期望,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可风雪阻挡了人们回家的道路。留在外地工作的人,有谁不想念家这个温馨的字眼。有谁不想念母亲包的那热气腾腾的饺子,年,也就只有短短的几天。或者有人说年这几天他能挣很多的钱,可为什么,人们能为了这几天赶回家里,因为,春节是中华人民以持续了五千年的历史,节日是生命的盛典。若人们把节日的时间拿来挣钱,那岂不是侮辱了“节”这个神圣的字。

回家过年,不管有没有钱,父母都会欣喜万千……。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四

年隆重而来,悄然而去。也许是长大后的我们对年的期盼远没有儿时那般强烈,也许长大的我们越来越感受不到小时候的浓浓年味,更也许是逢年过节太容易念起一些人忆起一些事......

大街上的大红灯笼挂起来了,广告牌的内容更换了,都在告诉我们,年就在眼前了。大年三十睡到自然醒,带着儿女先回乡下。

生我养我的小村落总共三十多户人家,并不像现在的新农村,房子一排排一幢幢,多少有点七零八落的感觉,这似乎也就冲淡了不少的年味。我们家还在老宅基地住着,以前的老邻居都搬到村前头去了,剩下我们村后头的三四户人家。平时因为在县城上班,回家比较少,但每次回家总会带着孩子走家串户,一切并不生分,大家关系都挺好。

儿子的个子窜得老高,玩性却不减,一到家就骑着妈的三轮车耍帅。想着前两年还带着堂弟家的孩子摔沟里,于是免不了爸的唠叨。中饭简单地吃了点,儿子在我的啰嗦中开始写作业。女儿还小,“哼哼呵呵”玩得不亦乐乎,爸妈忙着祭祖。

祭祖叩拜的时候不经意间抬头望奶奶的遗照,今年是没有奶奶唠嗑叮嘱的第一个春节。记忆的影像带开始倒带,一切又回到熟悉的小时候。

那个时候请菩萨、拜太太这些过节习俗和大小仪式都由奶奶忙碌,稍懂事的我们会帮奶奶打下手,摆盅筷、倒酒、端菜。其实当时倒的并未是黄酒,而是红糖泡水以茶代酒,这也是我们特想喝的饮品。

回想那个时候那么乖巧地帮奶奶做事,多半是被祭祖的时候桌上那些甘蔗荸荠所吸引吧。祭祖一桌好了后又要祭下一桌,最想听到的就是奶奶说:“全部好了哦。”蜡烛一吹灭,奶奶就会挑最甜的甘蔗给我们吃,而末梢上淡的则留给大人们啃。祭祖的时候,蜡烛点上了,小孩的手就不能碰桌上的东西,也不能碰长条凳或者坐上去,调皮捣蛋的堂弟会故意碰一下或试着坐一下,就少不了叫奶奶假凶一顿。

隔壁的太太、太公们对我们姐妹俩都挺好,有什么好吃的会变戏法一样拿给我们吃。记得最清楚的是东面太太从木头梁那种老楼房那边扔过来的乌枣子,叫姐姐懵了,以为不是好东西,吓得扔掉了。长大后姐姐比我多了一份心,每每回家都会过去看看太太太公,会买点小糕点拿过去。我想那些糕点,太太太公吃着会多一份香甜吧!这就是最淳朴的邻里情吧。

“妈妈,我骑车你来追我嘛。”女儿扯着我的衣角撒着娇。我从回忆里醒来,又忍不住抬头望向奶奶的照片,总感觉那么熟悉那么慈祥的奶奶并未走太远。听人讲起过,已故的亲人会变成天空最亮的星星护佑着我们,奶奶一定正在天空中望向她的儿孙们,更是在护佑着爷爷吧!少来夫妻老来伴,人老不由己,总有一个会先离开,我想我们谁又能真正理解爷爷很多时候的身单影只和孤独寂寞呢!

抱着女儿去西边邻居家串了个门,女儿口中的甜甜妹妹的爸爸正在忙活,炸得金黄的春卷是寻常人家过年都爱吃的一道菜。甜甜妹妹举着春卷给我家果果,孩童似懂非懂的样子真的最惹人爱,果果偏不要,妹妹咬一口后偏要塞过来。就这样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天色渐晚,同女儿一起回家,爱人已经到家,儿子也扔下作业喊饿。爸妈把菜端上桌,一大家子除了妈还在走进走出忙忙碌碌地拿这个送那样,大年三十的晚饭就如平常,菜并不太丰盛,没有海鲜大餐,却温暖有味。女儿吃了一会后,就让哥哥抱着去外面玩闹了。

晚饭过半,姐姐一家子过来了。不一会儿,小叔一家子也过来了。撤了菜,换上花生、瓜子、山核桃继续聊天喝茶。今年没有回爱人老家过年,理解他的思乡情,更理解过年盼儿归的娘心,让爱人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公婆,拨通电话却听得已关机的提示音,想必那边爸妈今年因为空巢(爱人弟弟一家子今年也在这边过年)就早早上坑休息了吧。爱人多少有些失落,不知道这边的热闹是否会更勾起他的想家念家之情......

今年的年就这样在寻寻常常中远去,如老舍先生的《过年》一文中所言,现如今过年的感觉已经有些遥远,甚至真的没有太多的期盼,在繁忙的都市里,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年味越来越淡,有的时候马上过年了,才想起来。最令我们怀念的,还是小时候过的年,虽然那是些久远的回忆,但一切又都是那样鲜活。

公众号:原创生活作文。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五

明朝末年,倭寇横行。这些倭寇就像海涂上的螃蟹,到处横行霸道,屡屡侵犯我国沿海地区,搞的老百姓终日人心惶惶。当时就有一位爱国名将叫戚继光的,他就带着戚家军开进了浙东地区,要和倭寇决一死战,彻底将倭寇赶下海。

那一年,戚家军来到临海城。为了抗击倭寇,他要在临海修筑一条长城。将近一年的时间,一条雄伟壮观的江南长城即将竣工,把坐落在金子山和北固山中间的临海古城团团围起。就只差北固山东侧的一段(而今烈士墓边的那段)还没筑好,因为这段山势特别险峻,戚家军的战士们连筑了几十次都失败了。这事可把戚继光急坏了,他整天冥思默想,费寝忘食,就是拿不出好方案。那天深夜,由于连日来的忧愁和疲劳,他就伏在案几上睡着了。

忽然,戚继光觉得有一股狂悍的西北风从天边疾奔而来,裹挟着棉球似的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天地山河,顿时银装素裹,把漆黑的夜空映照的一片银光闪闪。戚继光见到此景,正要仰天长叹,却觉得眼前一亮,只见一只金光闪闪的梅花鹿,从铺着厚厚白雪的北固山麓向他奔来,到了那段建不起城墙的地方就停住了,并向他频频点头。戚继光觉得奇怪,正想追上去,梅花鹿却转身跑了,它左拐右弯,一直跑上北固山顶,不久就消失在茫茫的雪天中。

奇怪,在这满天飞雪的时候,哪来的梅花鹿呀?再说了,临海这地方也从来没听说有梅花鹿呀?正当戚继光在纳闷时,突然他觉得自己的脑门抽了一下,一个莫名的念头闪了出来:我的长城筑不上去的地方,为什么梅花鹿能跑上去?那么,我就依着鹿的脚印建不就行了?哈哈,我太有才了。他激动地猛拍了一下案几,却把自己给拍醒了,原来是南柯一梦呀。

梦中醒来的戚继光,此时的心却再也平静不下来了。他情愿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他急忙走出军帐,突然一道白光刺痛了他的眼睛,等他适应过来,眼前的景色确实让他惊呆了一个世纪。看那皑皑的白雪,不正是梦中所见?他急忙跑到梅花鹿出现过的地方,这是真的?哇塞,还真留下了一行弯弯绕绕的梅花鹿的蹄印。这是神灵的.护佑?还是上苍的开眼?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立刻召集士兵,沿着梅花鹿的脚印再建长城。

长城建好的那天,正是农历正月十四的晚上。临海的老百姓沸腾了,他们倾城而出,为戚家军送来了五花八门的慰问品。戚继光也兴奋地下令,让军士们大吃一餐。这可急坏了火头军。天都黑了,又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菜,怎么来得及烧呀?这时,一位炊事兵对班长说:“班长,我看这事儿好办,眼下大家都只图个高兴,对吃是无所谓的,我们何不将所有的菜都切细了一起下锅,然后包子也别做了,把面粉也一起倒入锅里绞合绞合,不就可以了。”“行吗?”“肯定行.”“那就赶快干吧。”

临海人在正月十四夜吃灶羹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由于那只美丽的梅花鹿,由于那个美丽的传说,从此,临海又多了个美丽的名字叫鹿城。

我的故事讲完了,如果不信,就去问临海人吧,他们肯定会说:真的,真的。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六

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们:

您们好!

除夕之夜,本该是万家灯火、举国同庆的日子。可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蔓延整个武汉。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一架架飞向湖北的飞机,一列列驶进武汉的列车,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使者。因此,您们有了一个特殊而光荣的称号――逆行者。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不论功绩,不论生死,这便是你们的座右铭。舍小家、为大家,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治愈了一个又一个患者,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这便是你们的日常工作。从你们身上,我懂得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其实只是有人在为你赴汤蹈火、负重前行罢了。将生死存亡置之度外,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们,我为您们点赞!

因为夜以继日的工作,许多医生都不堪负荷,相继累倒,更有许多白衣战士由于过度劳累,自身免疫力下降而染上疫病,退出了抗疫一线。90后的药剂科副主任医师宋英杰,因为过度劳累,不堪负荷而引发心源性心脏病,因工殉职,年仅二十八岁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和坚守着的岗位。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为了亿万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你们义无反顾,逆行而来,为我们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

问世间谁最美?我必答“逆行者”。加油,奋斗在一线的逆行者!待到你们凯旋归来,那一首最美的赞歌,必将是属于你们的。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七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坚定不移把xxxxxx重要指示精神、xxx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一一落到实处,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

疫情的全力“赛跑”,是一场“硬碰硬”的艰苦战斗。能不能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能不能真正发挥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直接关乎这场战“疫”的最终成败。各级党委必须切实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切实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坚持领导、指挥、行动“三统一”,做到一级带一级、层层抓推进,紧紧压实各级工作责任,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当先锋、作表率。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完善各项方案预案,树立在一线解决问题的工作导向,结合实际设立党员责任区和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落实防控防治措施,带头做好生产生活帮扶,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决不允许推诿扯皮、敷衍应付,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真正确保各项防控任务一项一项落到实处。

真金就要火炼。当前的疫情防控就是一个锻炼党员干部、考验党员干部、考察党员干部的重要战场。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措施,更加注重在一线实践中评价党员、考察干部。我们坚信,坚持全省上下一盘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一定能够汇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让我们众志成城、攻坚克难,认真履职尽责、密切协作配合,真正把初心写在行动中,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八

3.上联:春风花香鸟语下联:夜月书韵琴声。

4.上联:春到碧桃树上下联:莺歌绿柳楼前。

5.上联:春风春雨春色下联:新岁新年新风。

6.上联:春风花香鸟语下联:夜月书韵琴声。

7.上联:春到碧桃树上下联:莺歌绿柳楼前。

8.上联:春引百花竟放下联:福到人寿年丰。

9.上联:春织千山锦绣下联:旗扬万里雄风。

10.上联:北京赢来奥运下联:中国获得成功。

11.上联:碧海苍山玉宇下联:春风丽日神州。

12.上联:彩笔精描四化下联:红心巧绣三春。

13.上联:千乡同歌国盛下联:万民共庆年丰。

14.上联:处处欢歌遍地下联:家家喜笑连天。

15.上联:百联同歌盛世下联:九州共祝民康。

16.上联:爆竹声声除旧下联:桃符代代更新。

17.上联:悬鱼流芳百世下联:纳贿遗臭万年。

18.上联:百花迎春斗艳下联:群英为国争光。

19.上联:百卉近春斗艳下联:群芳为国争光。

20.上联:春著笔花万朵下联:泰蒸豹雾千层。

21.上联:杜宇一声春晓下联:黄莺几啭岁新。

22.上联:孔雀开屏报喜下联:画眉欢唱迎春。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九

从“二十三,糖瓜粘”开始,我就天天板着指头数日子,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这不,我和爸爸妈妈正兴冲冲地赶往奶奶家,准备去吃年夜饭。

到了奶奶家,发现和以往有些不同。只见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前贴上了大红对联,桌子上摆满了糖果、瓜子等好吃的,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奶奶正在准备年夜——包饺子。爸爸妈妈赶快洗了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地包起饺子来。看着大人们熟练地包饺子,我也很想试一试。奶奶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无可奈何地同意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面皮,用小勺挖了一点肉馅,放在皮的正中央。然后,把面皮的两边紧紧地捏在一起。不一会儿,一个饺子包好了,看起来瘦瘦的,头顶还沾着三粒肉馅,像《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和爸爸妈妈包的“大肚子将军”放在一起,虽然有点影响“市容”,但是也很可爱哟。

饺子煮好了,马上就要吃年夜饭咯!爷爷拿出准备好的一挂鞭炮放了起来。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我咬了一口,真香啊!这时,家家户户都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吃过年夜饭,我们高高兴兴地散步回家。奇怪,平时热闹的大街此时变得冷冷清清,超市、商铺都关了门,连那些卖水果的地摊儿也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大街上的车辆屈指可数,行人也是星星点点。再看看居民楼的窗口,家家户户灯火辉煌。我明白了,原来,人们都回家过年了!是除夕夜的饺子,吸引着人们回家过年了!

春节晚会开始了,伴随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铺天盖地的鞭炮声响了起来,我睡意全无,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啊,我的除夕之夜真美好啊!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十

“管它奥密克戎,合而围歼之,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硬气”,更有“硬”的招法。四轮“大筛”全部阴性、风险人员全部管控、全市社会面清零......这些成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写文章写出来的,而是在中国xxx的领导下,人民艰苦拼搏而来的。这份“答卷”的作答者,是你、是我、是每一个普通人。全区上下“一条心”,社会各界“一盘棋”,仅用几个小时,市指挥部决策部署快速落地,基层治理的高效精准深刻凸显。正因为做到了,我们的精神更加生机勃勃;正因为做好了,我们的精神更加昂扬向上。

相信,生活中的你深有感触。联防联控机制、应急响应机制编织而成的治理体系,达致“防”而不“乱”“控”而不“停”。人民生活、物资保障、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没有中断,区级媒体实时推送大筛进度、结果、春节期间“离津证明”咨询电话及时公布。市场井然、社会稳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展露峥嵘。

“溜达着去做核酸,平均用时不超15分钟”,朋友圈里迎来了一场比较等候时长的“凡尔赛”。“没嘛影响,顺道买个菜就回家了,就盼着疫情早点过去吧”,这是老百姓最朴实的肯定。

还好有你,因为有你,我们一定能做的更好。

全社会高度组织动员,个人充分融入集体、精神思想聚集同一焦点。4300多名教师走下讲台,奔赴“大筛”;3700多名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入列入队;1600多名医护人员化身“抗疫勇士”;4000多名志愿者穿梭在抗疫现场;1300多名公安干警全天候值守.....这既是伟大抗疫精神的体现,更是干部队伍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的展现。

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巨大优势,奠基于科学理性精神。

每日调度、实时研判、现场检查、一线督导,全区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贯穿到静海决策指挥、技术更新、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全过程。

“要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十一

客人们早点来做客,这样我们才能到外面放鞭炮。

可喜的是大年初一的时候,就有客人来我家,那时我可高兴极了。

什么?而不是大年初一呢?因为大年初一要拜菩萨的,保佑来年的时候。

全家人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所以要到大年初二才能去做客。

客人一到,我买了6盒鞭炮,和哥哥一起去放鞭炮,首先每人三盒的去。

放,我和哥哥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所以我们玩的很兴奋,我在想应该。

怎么放这些鞭炮才有趣呢?有了,放在水里!我立刻上了船,并走到船。

头上去放,这条船很长,有十来米长直通河中心,河中心可是个好地方。

因为河边都是水草,所以要到河中心区放,

我只好不情愿的回家去了。真的还想多玩一下啊。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十二

说着说着年就到了跟前,现在过年的气氛总感觉一年比一年淡,且不说年龄大了过一年就更老一年,就这时候过年的习俗、方式都没有儿时那般热闹。那时候盼过年的心情真是迫不及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天天像过年,所以当节日来临的时候,反倒失去了新鲜感。每当这时,就愿意默默的截取那些快乐的回忆,不知不觉就沉浸在幸福的往事中,写着写着就陶醉在那些记忆的浪花里,写到难处我就会落泪,写到乐时就会发笑。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事情为什么还是那样的清晰难忘。

关里农村的年俗年味非常浓,我多少年没在老家过年已经都记不起来了,现在想起来的都是年轻时候的故事。进了腊月,年就快到了,有钱人就开始准备过年了,杀猪买酒做新衣。穷人也要扫灰粉墙收拾家,不让灰尘进入新的一年。等过了小年,我们关里叫辞灶,都说这一天灶王爷升天,向玉帝汇报你家的功和过。这一天家家都蒸粘糕,下面条,温顺和气的人家做好了饭,给灶王爷供上,祝他一路顺风,早登天府,为家人祈求平安。家里有霸道的主妇,就不信邪了。常听母亲说我本家的一个大奶奶,蒸好粘糕挑一筷子先抹到灶王爷的嘴上,“别叫他上天胡说八道!”

到了年根,各家都有各家的计划,一般每年都有定数。我记得我家快过年的时候,家里整天热气腾腾,母亲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家一般是二十五日蒸枣饽饽,二十六日煮肉,二十七日炸面鱼,二十八日包包子,二十九日剁肉馅,三十日包饺子。所有好吃的,都要在年前做好,到正月里就光探亲访友招待客人,看村里的新媳妇,比谁家的屋子布置的漂亮。除了初一那天要给长辈拜年,还有平时没有时间探望的亲戚朋友,在正月里都要拜访到。

【蒸枣饽饽】。

每年的腊月二十五,母亲早早的就起来发面。我记得我们那里发面都是用引饽饽,就是揪块发好了的面泡成水,放上粘米面或者玉米面做成铜钱大的小饼,晾干,放起来,等发面的时候拿一个搓碎,用温水一泡就可以了,我感觉像酵母。母亲拿出平日不怎么用的大盆,带上围裙,挽起袄袖,发整整一大盆面。其实别人家到了过年,这些活都是男人干,可我的父亲一到农闲就整日不在家,他是村里剧团的导演,天天排剧,准备正月串村演出,母亲也常为此生气。记得过年有饽饽吃的时候,好像我也不小了,但母亲不用我,我们只是帮着打打下手。发好面,放到炕头上,盖上盖帘,蒙上小被。母亲就只管忙别的去了。下午就热闹了,吃过中午饭,炕上放下大面板,关里的面板大,长有一米半,宽宥六十多公分。母亲跪在炕上,使出全身力气,揉啊揉。关里以前有句话“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现在的媳妇谁敢打,不打婆婆就算不错的了。但面得揉,揉的时间越长,做出来的饽饽既好吃又好看,甜丝丝的。一盆面倒在面板上,先在一起大块揉,揉的差不多了再揪开小块揉。母亲揪面的技术“叭!叭!叭!”揪出来的面都一样大,就是上称称都差不了几钱。揪成的小块再反复揉,都要揉两三遍,这些小活我能帮上忙。看母亲揉面姿势的优美,技巧的熟练,羡慕的了不得,心想什么时候我才能学会母亲揉面的手艺,做出像母亲这么好的面食,终归也没学成。母亲右手揉着左手归拢着,那面在母亲手里真听话,叫他怎样就怎样。面揉的差不多了,饽饽也快成型了,然后做成捧东西的手型“团!团!团!”,在手里滚几下,一个圆圆的光滑的枣饽饽形状出来了。这还不算成功,更精彩的工艺还在后面。把圆圆的饽饽蘸一蘸滑石粉,用手抚摸匀,从高粱杆上劈下一条硬皮,关里叫席米儿,沿饽饽中间周长分成五份,每份上切割三条相隔两毫米宽,高两厘米的竖杠,用两个小手指从竖杠两边插进面里,挑起一个面鼻子,三条竖杠像老人鼻子上的皱纹,不使面鼻子光秃秃的,非常有艺术效果。再把切好的大枣条穿进去,依次完成五个,还有饽饽顶上再做一个稍大一点的鼻子,插进稍大一点的枣条,一个枣饽饽就完工了,哈!非常漂亮!同样的工序要做十几个,人家面多的就会做的多一点,困难的人家就做几个装装样子。

做完,还得醒。这醒饽饽非常有说道,醒轻了不启发,蒸出来死僵僵;醒大了蒸出来开花,失去了艺术效果。母亲做活是很少失败的,因为他非常上心。将炕头的温度烧的正合适,饽饽拾到盖帘上,扣上大盆,据母亲说是怕风干了皮,蒸出来起皱,外面又盖上小被。估摸快到时间了,母亲过一会就看看、摸摸、拿手掂掂,真是像在创作一批精美的艺术品。母亲的手眼特别有数,一般不会看走眼,所以母亲蒸的饽饽从来没有瑕疵,都是一个保一个,那都是母亲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差不多了,锅底就架上火了,蒸饽饽最适合烧小木头之类的柴火,母亲说过,烧碎草蒸出来的饽饽是不好的,因为没有余火,蒸饽饽期间几分钟大火几分钟小火都是有数的。

蒸好该揭锅了,这可是个伟大的时刻,你想想,这一锅精美的艺术品,现在到了展示的时候了。如果掀开锅看见饽饽启启发发,就象征着明年的日子过的顺顺当当,要是邹邹巴巴,大人们的脸色就不好看了,先没了一份兴致,所以这一掀开,也是担当着一份一年的希望和期盼啊!不过母亲从来都是信心十足,看看完美无缺的作品,母亲的脸上先高兴的像开了花,先就有了一份过年的喜庆。看着那粉嫩的皮肤,周正的形状,六个带有艺术纹理的鼻子里插着红红的大枣,你怎么都不会相信那是面做的,再趁热拍打上点滑石粉,盖上粉红色的蝙蝠印,真是精雕细琢。可就是一时半晌吃不到肚里,只能等到正月里看完亲戚,接待完客人剩下的我们才能吃。后来我跟着母亲学,可怎么做都没有母亲做的好看。我们那里非常时兴面塑艺术,谁家孩子过百岁,新结婚的媳妇第八天上婆家,谁家盖房子上梁,大事小情都离不开面塑,那些五颜六色的动物、花鸟、人物活灵活现,栩栩羽生,都是农村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俗。随着老一代人的去世,这些民间的技艺怕难以延续下去。那时候没有相机,不然会留下多少民俗和民间面塑技艺珍贵的资料。

【炸面鱼】。

想想那时候,只有到了过年才有这么多的好饭,才有新衣服穿,才有两毛的压岁钱,才有这么多的闲情逸致,人们能不盼望这个年吗?其实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长期艰难日子下,一种精神压力的释放。那时候嫌年过的少,过的短,要是天天过年该有多好啊!母亲就给我们讲故事:“想当年,李自成进北京,他就愿意吃饺子,结果天天吃饺子,天天过年,本来十八年的天下,过了十八天就下了台。”当时也不知道历史是不是真的如此,只知道可不能天天过年,那样寿命就该缩短了。

只有过年,我们家才炸一次面鱼,母亲说,这是饽饽往油里滚,简直幸福的了不得。面鱼面可不能像饽饽面那样发,面鱼面要软。我记得还是母亲,在大盆里使劲踹面。母亲说过,和面要三光,面光、手光、盆光,所以踹一阵反过来,手蘸点水,把盆底下和盆边上的干面都擦干净,再踹,反复多次,手、盆、面就都是光的了。在我的记忆里总是母亲在干活,那时候父亲也不能出门,因为炸面鱼要烧碎草,需要人拉风箱。最好烧的是脱完粒的玉米棒,每到过年,我家都到市场上买一大装篓,用来炸面鱼。面鱼面要软,但要有筋力,炸出来才好吃。与饽饽不同的是,面开了要用苏打水踹进去,因为面鱼做出来是不醒的,直接就下锅了。从发好后的面盆里揪出一小块,放到铺满面布的面板上,揉圆,用擀面杖擀成饼,切成宽2寸长3寸多的方形,这还不行,还要用手抻,边摁边抻,直到成型,因两头都像展开的鱼尾,所以才叫面鱼。锅里放上花生油烧开,一边做一边向锅里放,父亲就只管拉风箱,母亲还要指挥“急点”父亲就忙向锅底扔苞米棒子,“慢点”父亲就停下拉风箱的手。那时候油少,面鱼也不敢炸多。每年还要炸点麻花果,炸点肉和鱼,再炸点肉丸子,有亲戚来好准备几个菜。我父母是惯孩子的,每年炸出来面鱼或者麻花果都是先掰块塞我们嘴里,这在一般有规矩的人家是不行的,还没上供就吃了不得的。

面鱼好吃,麻花更好吃,还没等吃几顿早没了,这就得盼再过年了。所以年年盼过年。现在生活好了,东西一买一大堆,还没等吃完就够了,还哪有盼头啊!现在人们从物质生活转变到精神文化生活上,不是年年盼着看春晚,我们老年人年年盼着有个春节联欢会,大家好展示一把。时代不一样了,当然盼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包饺子】。

饺子年年得包,再困难也要包饺子,这是过年的象征啊。我忘记是那一年了,过年了,家里什么都没有,母亲出去走了好几家借了两瓢面,回来也不知放了点什么菜,包了一盖饺子,放在我家南间,因为我家住的是厢房。到了三十晚上要下饺子了,过去一看,什么都没有了,只剩盖帘了。父母亲大眼瞪小眼,都不敢说话了,一来不知说什么好,二来不知该怎么办。幸亏我们家不信迷信,“这还神了,能上哪去啊!”父亲不信邪,搬开桌子,挪开凳子,还有几个破小翁都拖开,在一个墙角上看见了,白花花的饺子,也就一半了,剩余的耗子过年吃了。父母亲谁也没吱声,一个个捡起来,用手擦,用小刷子刷,弄完也下着吃了,就算过年了。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我家每年三十日下午包饺子。和好面醒着,母亲开始准备包饺子的东西。找出八个五分的硬币,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能发财,用热碱水洗干净,放在碗里;切八块苹果,象征新的一年平平安安;拿八个煮熟的栗子,“吃了栗子立子年”预示来年将有新生命降世;家有新媳妇要放枣,早生贵子;家有老人要放花生,吃着了就会长生不老。过年了,就盼着来年能比今年强,那些苦日子都过得够了,年年祝福,年年受穷。一个大道理怎么能忘“国富才能民强啊!”母亲他们那一代,年年盼,月月盼,好歹赶上改革开放几年,身体也不行了,年龄也大了,还是要离我们而去,没有享受到现在的好日子。所以总想到珍惜二字,想到知足二字,比起我们父辈的遭遇和艰辛,我们现在有一点小困难还算得了什么。

每个地区都有各自过年的风俗,现在有些规矩也随着社会的进步慢慢在改变。比如我们小时候,年三十就要在屋的正间铺上高粱穗瓤,老人们叫煞尘,墙上面挂着家谱,大方桌子上摆着供品,小辈人拜年都要下跪磕头,三天不能扫地。到我们大了的时候,就没有煞尘的了,都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也不磕头了。这几年高粱穗也不好找了,铺在地上也不卫生,烧纸烧香也怕引起火灾,人们的思想是在不断改变的,当民俗和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抛弃的还是旧的观念。

在吃完年夜饭后,辞旧迎新的程序就算完成了。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在还没有进入紧张的农忙季节的时候,农民们心中那些浪漫的梦都展示在一年的开始,农民有农民娱乐的方式,农村有农村的开心之处,可能风俗也是在满足人们心理各方面的需求上,而延续下来的。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挨家看新媳妇。人们成群结队,是去年当年娶媳妇的人家都要去看。新媳妇的屋子非常有讲究,从媳妇的穿戴,行李的整洁,铺盖折叠的形状,到窗花、墙围子的艺术性,床单的颜色、质量等等各方面给你来个全方位的评头论足。有钱人家豪华一点,没钱人家简朴一点,但都要布置,否则你就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张老大家媳妇又懒又馋,过年连屋子都不收拾!将来怎么过日子?”“王老二家穷到那样,还有人给媳妇,连年画都买不起!”等等闲话,能说的你连头都抬不起来。这同时也是给新结婚媳妇一个展示手艺和能力的机会。特别是外村来的姑娘,看看屋子的布置,基本可以了解她的活计和为人。不管怎样,这就是风俗。多少年不在家过年了,不知现在大年初一还看不看新媳妇了。小的时候就跟在大人后面玩,也看不出个一二三来,后来我结婚了,也得跟着村里的风俗走,年前准备了好几天,刷墙、糊棚、绣花、剪窗花、买年画,不过我布置屋子的特点大多数都是我自己的作品,漂亮的窗花,棚花,墙围边,都是我亲手所剪,窗户两边墙上的水彩画,好赖我自己也画了,灯窝盖我自己亲自绣的凤凰戏牡丹,我的女红以及剪艺还是非常有自信的。所以布置屋子这样的的任务还是可以轻松完成的。只可惜的是我们结婚也没有房子,在婆家的西间,外面有西厢房挡着,连点阳光都看不见,那时也没有电灯,屋里黑乎乎的,白瞎费了那么多的功夫。

年前弟弟打来电话,问是否回家过年。多少年没回家过年了?自从母亲过世,我就再没回过家乡。村里那些土路,家里那些破房子,不时的在眼前晃动;生产队的劳累,劳动者的贫穷,农民遭受的折磨,不平等待遇带给我们的屈辱,那些曾经的阴影难以挥去,在一定的程度上冲淡了对家乡的感情。不是为了那么多的不应该怎么能离乡背井,来北大荒安家落户。年头多了不回家,记忆好像已经定格,总在我年轻时候的农村里,因此提起来不免生出许多的伤感。弟弟在电话里很期待“姐姐!回来看看吧!咱家现在可不比以前了,路都铺成水泥的了,村里的办公室也都崭新的了,也有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地方,有了篮球场、乒乓球室。”是啊!多少年了,离开时还是正当青春,现在都已奔古稀,失去了多少机会和时光,泯灭了多少浪漫和激情,葬送了多少追求和理想;这一生还有多少精力供我们去消耗,还有多少时日为我们去享有,还有多大的天空任我们去飞翔!这么漫长的岁月,家乡哪能没有变化。在同一个天空下,北大荒日新月异,家乡怎么可能不换新貌。家乡,曾经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虽久居在外却不敢忘怀,虽安居他乡仍不时惦念,家乡的年味还不时飘在眼前,一定要回家过个年!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十三

我喜欢过节,每个节日都有好吃的,好玩的,还会放假。比如重阳节可以登高,端午节可以吃粽子,八月十五可以赏月……而我最喜欢的节日还是春节。

大年初一早上,爷爷给我们准备了一杯红糖水,让我们把红糖水喝掉,说“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奶奶也找来一根棍子放在门口,至于啥意思我也不知道。

过春节时,还可以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压岁钱,一张一张的毛爷爷像,看着就舒服,也不缺钱买吃的了。

怎么样,过春节很快乐吧。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十四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十四,我们遵义这乡下人家都说是过大年,过完大年就开始慢慢的农事忙起来了。

正月十四过大年,很多年前,的六七十年代,我们谓之“火烧门前纸”,还有民谚这样说:“火烧门前纸,大人做生意,小的捡狗屎。”这是对春节近半月以来吃喝玩乐,走亲访友,敬神祭祖等一切活动的正式结束,大人们开始忙庄稼,小孩那时就提着箢兜去户外捡狗屎积农家肥。

前些年,这一天的中午吃过饭,早些年大哥在时,这天也要回家过大年,给爷爷奶奶点灯上亮,完事后摸黑回去。我便与同族的弟兄明、大头菜、撮箕、儒、茂或是分头与侄儿雍、德、强、亮,先走大坡,捱保,万家坡,保陵坡,甲子头,双龙溏点灯上亮后回家吃年饭。

当暮色渐起的时候,我们便去近处周家保、青冈林、百捱、坟堂、余老幺家旁边、老坡顶、新坟山去给先人们焚香烧纸,以示祭奠,这时的田野上,山洼里到处都能见到走动的人影,提篮背筐,里面放着香蜡纸烛,鞭炮刀头,还有一些白纸糊的圆筒形纸罩。到了自家的坟前,先用三根小棍把纸罩架好,罩内点上红烛(也有点菜油灯的,那要照得久些),现在都用来罩蜡烛,然后就是烧纸化钱放鞭炮,磕头作揖送亡灵平安归去……这种仪式,一般都伴随着一种神圣而欢乐的情绪,对小孩子们来说,毋宁说是一场快乐的游戏,因为大人们会在这天一一告诉自己的孩子这是爷爷奶奶,祖祖、七大姑那是八大婆的墓地,让孩子长大后要记清楚。当暮色降临的时候,整个山野便呈现出了一派异常壮观的景象——到处是闪烁的灯光,像天河的千万颗星星撒落人间,像春天千万朵花儿开遍大地,让人心驰神往,随那稀稀落落的鞭炮声,慢慢停息,大地便进入一种和平静穆,纯净悠远的氛围。

上坡回来便是照地灯(就是说的照蛇虫蚂蚁)。各家各户孩子些在自家的屋里屋外及菜地各处都点上红烛,人们都说:三十夜的火,十四夜的灯,以驱鬼辟邪;近些年由于家乡土地开发,好多的坟都迁在一起,不象往年那样麻烦,走许多路,最多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可气氛还是那样浓郁,庄重。

作者|张光祥,笔名雪缘,小名祥二。

公众号:西南当代作家杂志。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十五

初一的第一次大考排行,得了全年级第五。同村的小伙伴无比自豪,几十个村子来的学生,你第五,击败了多少个村子啊。

此刻,大部分的同学都做了沙县小吃,挣多少钱,能不能买得起房,能不能开车回来过年,成为大家眼中成功的标准。当年排行榜上的格局,就这样以一种新的标准被重新排布。

当年排行垫底的学生,如今叼着烟挎着名包,趾高气扬的出此刻我们的眼前。

我不喜爱学生时代排行靠后的学生卑微的自我定义和好生差生的天然分类,但也反感此刻唯财物论英雄的铜臭味。

挣钱是衡量成功的标准吗?一位初中同窗的回答很机智:当你的影响力大于金钱对人们的刺激的时候,钱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反之,是。

很接地气的回答,不装文艺也无铜臭味。

十多年前的山村,大家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耘,我们得到的教诲永远都是:学习是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短短不到二十年光景,人们不再耕作,纷纷背上行囊,出此刻城市的餐馆,工地,连回家过年时的拉家常都多了很多时髦的语汇。

再之后,第一批勇于创业的乡民,穿着皮衣,携带巨款在家乡的赌场上挥霍时,人们知道,原来沙县小吃能够这么快的挣钱。

于是,沙县小吃成了改变家乡格局的经济旋风。几乎是倾城出动,男生们携妻带子,信心满满地出此刻城市的一家家沙县小吃的灶台上。从前趾高气昂的公务员,农民,小商铺老板,教师,大家在灶台上下馄饨时最后实现了人人平等。

挣钱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衣锦还乡,向乡里乡亲昭示天下:我有钱了!于是,村子里多了好多气派的砖房。

再之后村子里的人想要住在镇上了,镇子里的人往县里挤,县里的往市里去。房地产这样的新名词出此刻安宁的小镇,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街道上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他们是那些成功由村子挤向镇里的先行者)。

住进格子房的人们不再熟捻,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传统的过年方式变得琐碎而逐渐被抛弃,看望老人不再是走亲串户的原因,退而成为不得不维持旧礼的挣扎。饭桌上讨论的话题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如何挣钱,兄弟姐妹们有了自己的手机世界后也就不再如童年那般嬉戏打闹。

大家都在说,长大后过年怎样越来越没有年味。。。

不是“年”本身没有年味了,而是我们心中没有年味罢了。

当我们在河边散步,遇到那些以前热络联系但如今久不联系的亲戚时,那种连打招呼都觉得尴尬别扭的感觉,实在难免让人唏嘘不已。

过年美篇范文欣赏篇十六

过年的味道,应该刚刚尝过吧!过年,是喜庆的,是令人欢悦的。过年,是吉祥的。瞧,年货——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东西,一包包年货里寄托着送给亲人的祝福,仿佛是神药一般,大家吃了以后都是笑眯眯的。虽然,买年货花费很多钱,不过,换个角度想想,用年货换亲人的满脸微笑,那也是值得的,因为,从微笑里也可以感受到过年的味道。

在外面工作的游子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团圆,是甜蜜的。尤其是吃年夜饭时,一家人围着一个小小的圆桌吃饭,虽然挨挨挤挤的,但是更加温馨,更加有过年的味道。在我心中,爷爷奶奶的饭菜是最香的,最好吃的,大家把饭菜吃进嘴里,尝到了过年的味道。但是,过完年后,游子还是要出去的,正是过年的短暂时光,才让大家觉得这个年过的快乐,品味到过年那种珍贵、甜蜜的味道。

过年咯!钟楼敲响了十二点的钟声。鞭炮响过,烟花也在空中绽开,大家都看得见烟花,在漫天烟火中体会过年喜气洋洋的味道。

过年了,红包是必不可少的。爷爷带着我和哥哥出去拜年,每个人的家里都有过年的味道。当然了,我小时候认为拜年就是拿红包。现在,我懂了,拜年不是为了拿红包,而是给亲人送去祝福,送去过年的味道。

过年的味道,不只是我,大家一定都感受到了吧!一包包寄托着祝福的年货,一顿挨挨挤挤的年夜饭,一丝渴望得到的亲人满意的微笑,还有美丽的烟花,这就是过年的味道,甜蜜的味道,充满祝福的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