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大连五一假期通告范文(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5:40:26 页码:11
最新大连五一假期通告范文(大全16篇)
2023-11-20 05:40:26    小编:ZTFB

分析性质是在研究事物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总结范文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总结方式和要点。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一

20__年高考、中考即将来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安静的道路交通环境,确保高考期间乳山考区考试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将在市区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如下:

一、高考。

1、管制路段。

(1)乳山一中考点。

封闭路段:商业街与黄山路交叉路口往东至东山路,商业街与黄山路交叉路口往南至一中原西门口。

(2)金岭中学考点。

封闭路段:金岭中学门前路段;东山路与海峰街十字路口向南至华绣红绿灯(英语听力考试:只限8号下午2:30—3:30封闭1小时)。

2、封闭时间:6月6日至9日。

6月6日下午2:30至5:00,6月7日—8日上午8:00至12:00、下午2:00至6:00,6月9日上午8:00至12:00。

3、交通管制期间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过,考试专用车辆除外。

二、中考。

1、封闭路段:一中、府前中学、金岭中学、实验中学各学校门前路段。

2、封闭时间:6月13日下午14:00到15:00中考英语听力考试期间。

请广大市民及早安排出行线路,对因交通管制造成的不便请市民谅解。

__。

日期: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二

8.全市所有宾馆(酒店)、民宿及具有留宿功能的场所须严格落实入住人员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扫码入住等疫情防控措施。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机构、景区公园、洗浴中心、宾馆酒店、乡村民宿、办事大厅、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继续严格落实扫码、测温、通风消毒、佩戴口罩、疏导客流等措施。

9.全市各旅游景区、公园游园、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和扫码、测温、戴口罩等规定,室内接待人员上限不得超过容载量的50%,室外不超过容载量的75%。

10.全市监所、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精神卫生机构继续实行全封闭管理,暂停线下探视活动。

11.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制定“五一”期间防控方案,做好师生出行信息台帐,通过健康打卡等形式掌握假期师生的活动,掌握师生假期健康状况,做到师生底数清、情况明、行程可追踪。

12.按照“非必要不举办”“一事一报”“谁举办谁负责”原则,严控线下聚集性活动(含会议、会展、论坛等)。50人以上活动须提前7日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申报。经同意举办的聚集性活动,要在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且参与活动人员均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商业演出、马拉松等暂不举办。

13.倡导“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缩小规模,须提前向属地社区(村)报备,承办宴会不超过5桌,聚餐聚会每桌不超过10人。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三

为切实做好“五一”节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疫情输入和风险传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市民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假期,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1.严格来(返)阜人员管控。倡导非必要不来(返)阜。所有来(返)阜人员需提前3天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单位或拟入住酒店报备,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我市各入口处完成落地核酸检测,主动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凡不提前报备、不如实报备行程,因隐瞒、谎报、漏报、迟报、不报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将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2.提倡广大市民留阜过节。节日期间提倡市民不跨市出行,非必要不跨省出行。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近14天内有新冠肺炎病例报告的县(市、区),以及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3.党政机关带头减少流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在阜过节,全体工作人员非必要不离阜,严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确需离阜的,必须提前报本单位批准。

5.减少聚集性活动。假期尽量减少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大型活动,坚持“谁举办、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50人以上活动须报经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倡导“白事简办、红事缓办、宴会不办”。

6.加强宾馆、酒店等住宿场所管理。全市宾馆、酒店和其他有住宿功能的场所须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对住宿客人严格查验安康码、行程卡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仔细询问旅居史,异常人员须立即报告所在社区(村),督促其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7.加强旅游景区、公园管理。全市各旅游景区、公园按最大承载量75%限流,并实施“预约、错峰”入园,避免人员拥挤。景区、公园出入口严格落实测温、戴口罩、查验安康码和行程卡,行程卡带星号或红黄码人员不得入园。

9.加强重点单位疫情防控。全市各类大中专院校、全寄宿制学校继续实行封闭管理,继续按相关规定实施核酸检测。监所、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精神卫生机构等实行全封闭管理。

10.有序做好核酸筛查。继续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筛查。

11.加强多渠道监测预警。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和流行病学问诊制度,发现发热等症状患者,规范转至发热门诊。各类药店严格落实“一退两抗”药品实名登记管理制度。严格做好进口冷链食品、非冷链物品的报备、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12.做好个人健康管理。请广大市民主动接种疫苗加强针,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用公筷等良好习惯,不聚集、不扎堆;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咽痛、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不适症状,立即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

请全体市民、各类市场主体自觉遵守防疫各项规定要求,对拒不执行上述规定、干扰疫情防控工作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后续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形势动态调整,实施静态管理的县按照静态管理有关要求执行。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四

近期,国内上海市、吉林省等出现区域性聚集疫情和社会面传播并外溢多地,本省文山州马关县,红河州金平县、河口县,普洱市孟连县,版纳州勐腊县相继出现本土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昆明市石林县、呈贡区、昭通市镇雄县等地出现外地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地区之间交叉输入影响明显。五一假期将至,随着人员流动增加和聚集性活动增多,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为切实做好楚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严防疫情输入传播,现就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一、自觉履行个人防护责任。

(一)非必要不返乡。为减少旅途上感染的风险,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请您告知在外的家人、亲友非必要不返乡。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重点涉疫地区的返乡人员,须被集中隔离,产生的相关费用要自行支付。请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坚持非必要不远行、不返乡。确需返乡首选乘坐飞机。通过电话、委托亲人朋友同事等方式,提前24小时向目的地所在村(社区)、工作单位等进行报备,配合做好相关防控措施。返乡后,必须严格执行楚雄市防疫政策措施。外出要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扎堆不聚集,注意个人卫生。时刻关注健康码颜色,如出现“黄、红”码,立即向村(社区报告。如有身体不适,要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就近的公立医院就诊,并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14天活动轨迹。

(二)非必要不外出。倡导非必要不外出,2022年五一期间尽量留楚过节;严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及14天内有本土新冠感染者的县(市、区、旗)和陆路边境口岸地区。

二、严格遵守楚雄市防疫政策。

(一)所有入(返楚人员。所有州外入(返)楚人员抵楚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楚后24小时内再完成1次核酸检测。

(二)重点涉疫地区入(返)楚人员。14天内有国内上海市、吉林省,省内文山州马关县、红河州金平县等重点涉疫地区旅居史的入(返)楚人员,自抵楚之日起,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3、5、7、10、14天进行核酸检测,加7天居家监测(第1、7天进行核酸检测,未次核酸检测应为“双采双检”,人和环境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三)高风险地区入(返楚人员。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入(返)楚及“红码”人员,自抵楚之日起,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3、5、7、10、14天进行核酸检测,加7天居家监测(第1、7天进行核酸检测,末次核酸检测应为“双采双检”,人和环境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四)中风险地区入(返楚人员。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入(返)楚及“黄码”人员,自入楚之日算起,一律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3、5、7天进行核酸检测,加7天居家监测(第1、7天进行核酸检测,末次核酸检测应为“双采双检”,人和环境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五)通讯大数据行程卡带“*”号入(返)楚人员。14天内通讯大数据行程卡带“*”号入(返)楚人员,自x月x日起抵楚的,入楚后一律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第1、4、7天进行核酸检测)。

(六)行程卡不带“*”但有较高外溢风险的地区入返楚人员。近14天内有国内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徐州市,黑龙江哈尔滨市,山东烟台市,河北唐山市、邯郸市,江西南昌市、上饶市,省内文山州、红河州等较高外溢风险城市旅居史的入(返)楚人员,自入楚之日算起,实行7天居家监测(核酸检测实行隔日检测,首末次双采双检。入楚已经超过7天的,入楚后按照3天2次进行核酸检测,每次间隔24小时。

以上各类人员无居家监测条件的,一律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三、严控聚集性活动。

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控聚集性活动,不举办大型庆祝活动、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物资交流会和其他各类大规模活动,减少人员流动,控制人员规模,防止扎堆。确需举办的,举办方要审慎评估疫情风险,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5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主办方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备,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备案,获准举办的由主办方负责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获准举办的由主办方查验所有参加人员的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个人举办的由承办场所(单位)查验。弘扬节约风尚,不举办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继续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

四、配合旅游景区落实疫情防控。

五一期间楚雄市内景区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对外开放,请游客尽量做好门票预约,进入景区配合做好扫码、验码、测体温、戴口罩、购票执行一米线措施落实。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五

当前,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五一”假期临近,人口流动、人群聚集加剧疫情传播风险。为切实有效降低“五一”假期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贯彻xxxxxx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xxxxxx、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境外和域外疫情防控并重,“人、物、环境”同防,压实“四方责任”,将各项措施落细落实。

2.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连”。压实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责任,市民确需离连,须提前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报备,并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返连前,要提前24小时向单位和社区报备,并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连后,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要查验离连人员行程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24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按照要求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离连和返连未履行报备程序,经大数据排查发现者,实施集中隔离,费用自理。

3.倡导市民居家休假、市内及周边游,出行期间全程做好自我防护,准确记录个人活动轨迹。市民要谨慎选择目的地,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和游览时段,出行期间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4.外市来连人员需提前24小时向社区(村)、单位和酒店报备,务必携带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抵连后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酒店、宾馆要按照“谁接收,谁负责”原则,查验来连人员的行程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在抵连后24小时内务必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并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酒店宾馆要将预约来连人员名单向所在社区报备。未提前报备的来连人员酒店宾馆不予登记住宿,就地留观,实行集中隔离,费用自理。

5.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确需组织的,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做好疫情防控,对参加人员超过100人的,活动主办单位(或个人)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同时向活动举办地所在的街道报备,街道审核同意后方可举办。

6.室内外各类公共场所(含景区)要提前做好“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安排,坚持“限流、预约、错峰”要求,做好测温、卡码查验、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并在醒目位置提示“戴口罩”“一米线”等要求,做好有序排队和场内外客流疏导,避免人员聚集。

7.洗浴、ktv、歌舞厅、迪吧厅、麻将馆、棋牌室、密室逃脱类(含剧本杀)游戏场所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有序恢复营业。

8.严格落实入境人员从“国门”到“家门”的全流程“铁桶式”闭环管控,切实做好异地入境来连人员的排查和管理。

9.严格落实冷链从业重点人员集中管理、定期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后上岗等措施。

10.强化“人、物、环境”同防,强化落实对进口冷链食品、非冷链货物、境外邮件内外包装及其运输工具的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等防控措施。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六

广大市民朋友:

当前,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五一”假期将至,人员流动和聚集频繁,为保证全区广大市民健康安全,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对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公告如下:

国内中高风险或参照中高风险地区管理的人员暂缓来仑,若确需来仑须提前向村(社区)报告,经村(社区)报街道同意。上述来仑人员需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按规定实施集中隔离,并由个人承担隔离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

省外或省内市外疫情发生地区(除第一条以外地区)来仑人员必须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仑后立即向村(社区)、用人单位或所住宾馆(酒店)报备,并在抵仑3天内做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以上)。

“五一”节日期间,建议广大市民朋友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国企、机关单位干部原则上不出市,若出市需提前报备,由单位主要领导审批。避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最大限度减少感染和传播风险。

继续坚持“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倡导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自行举办5桌以上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村(社区)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商超、农贸市场、文化娱乐场所、酒店旅馆、餐饮机构、景区旅游景点等各类公共场所要控制人员聚集,采取错峰、预约、限流等措施,严格控制人员聚集。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七

为确保春节期间我县城区道路安全畅通有序,从1月31日至2月17日对部分路段和路口实行交通管制,现将有关规定通告如下:

1、西门路实行从西门路口至饶州大道方向单行。

2、建设路饶州岗亭红绿灯至东湖大道邮政局路口全程禁止掉头,特殊公务车辆除外。

3、芝阳路南段(芝山路口至饶州岗亭红绿灯)非停车位、建设路、东湖大道西段(七条巷路口至绿源茶庄路口)、五一路停车上下客超过1分钟、非必要停车超过30秒则视为违章停车。

4、所有客运车辆从长运公司后门进出站,禁止从民政局路口左转。

5、严禁中型以上货车进入县城城区(有禁行标志,管制期限为长期)。

6、所有三轮车、大中型车辆禁止进入建设路(有禁行标志,管制期限为长期)。

违反本《通告》的,将按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__。

日期: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八

各部门、创新平台,各孵化企业:

根据《xxx办公厅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9〕16号)精神,20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安排为:2020年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6日(星期日)、5月9日(星期六)上班上课。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珠海市及华南理工大学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现就加强“五一”假期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各单位要继续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五一”放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进一步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要按规定及时上报。

继续重申:各创新平台老师和学生的复研、复学,以学校和我院的具体通知为准。全体学生在未接到学校同意返校的通知之前,不得返回学校和返回我院珠海基地,应积极开展居家学习;学生在学校同意返校后才能申请并在获批准后返回我院珠海基地。教师返校按学校的有关安排执行;确因工作需要到我院珠海基地开展研发及其它相关工作的教师,需向我院申请,获得批准后才能进入我院珠海基地,进入后需严格遵守政府、园区的各项管理规定,确保安全。

1.各单位要教育引导本单位师生员工并带动家人学习和遵守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理解、支持和服从、配合当地政府关于“五一”放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自觉做到不参加、不组织群体性聚集、聚会等活动。

2.各位导师要提醒学生及其家长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学生在居家期间的身体和人身安全;提醒学生假期尽量不要外出,不要接触境外人员和到中高风险地区,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聚集、勤锻炼。

3.“五一”放假期间,如非必要原因,不建议教师安排离穗出行计划。如确有必要计划离穗出行的校内编制教师,严格按照学校抗击新型肺炎二十五号文(详见学校公务通知)要求加强管理。教职工从广东省外返粤后,须严格遵守学校和地方政府相关防疫规定。

4.各孵化企业要加强职工及家属的安全教育引导和管理工作,切实落实责任到人。“五一”放假期间,如非必要原因,不建议企业职工安排离珠出行计划。如确有必要计划离珠出行的,各企业按照驻地政府部门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组织做好人员管理、教育引导和和疫情防控工作。企业职工从广东省外返珠后,须严格遵守珠海市相关防疫规定。

特此通知。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2020年4月29日。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九

当前马上进入“五一”小长假,人流、车流、物流等将大幅增加,疫情防控风险也将随之增加,为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抚松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强化疫情防控督导检查,以疫情防控高质量监督保证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现将疫情防控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聚焦“外防输入”这个重中之重,进一步推动“人、物、环境同防”,强化社会面管控。持续加强对快递物流、交通运输、进口冷链、医疗机构、商品批发、殡葬服务、景区景点、洗浴酒店等重点场所监督检查,严格监督“三码”联查,重点是对吉祥码、外来人员的查验,着力发现相关主责部门履职不到位、监督空白等问题。

以开展现场实地检查为主,灵活机动采取督导调研、明察暗访、交叉互查等方式,做到监督检查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推动整改在一线,通过优先处置、快查快处强化震慑。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监督情况日报、重要情况即时即报,做到及时发现、全面掌握、高效处置。

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把加强疫情防控监督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反弹风险,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针对当前疫情防控难点、五一期间人员流动特点、各地防控薄弱点,对本地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毫不松懈地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通知人:

日期: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十

全校各单位: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国内新增本土感染数量仍处于高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紧要时期。“五一”假期将至,人员流动和聚集频繁,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统筹做好2022年“五一”期间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住学校不发生聚集性疫情底线,确保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学校防控实际,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倡导师生员工假期非必要不外出,不出省、不跨市县流动,更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病例报告的地区,同时做好健康管理,不参加聚集性活动。确需前往的,要严格履行请假报批报备手续,签署《外出事项承诺书》,做好途中防护和健康监测,并准确记录活动轨迹。所有外出师生员工返校时须提前三天向社区和学校报备,并提供24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包括共同居住人),返回学校驻地后严格遵守属地和学校疫情防控最新管理规定。在校外公寓住宿的学生要严格遵守“两点一线”(学校-公寓)闭环管理规定,不得擅自前往除学校、公寓外其它任何区域。

非必要不举办线下大型活动,确需线下举办的,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获批后方可组织开展,并严格控制活动规模、人数和时长,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专人负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严格校园管理,严把校门关,严格执行入校身份核验程序,严格落实测温、扫码、登记、核酸证明核验等程序,无关人员、无证人员(含司乘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准入校。校外人员确需入校,校内联系单位严格执行审批手续。

切实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不再安排学生到中高风险地区实习。提醒已在外实习的学生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特别是出现疫情地区的实习实训学生要尽可能留在原地,非必要不外出、减少跨区域流动,做到工作、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加强信息沟通,杜绝监管盲区和漏洞。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十一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20__年__市、区元旦春节环城赛跑活动将于1月26日(星期二)上午在中心城区举行。

为保障活动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确保比赛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届时,__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对环城赛跑沿线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20__年1月26日上午8时至12时。

河滨路(__市检察院门口至玉湖路口)、玉湖路(南北大街至东风路)、东风路(玉湖路至秀山路)、凤凰路(东风路至紫艺路),以及与上述路段交汇的道路交叉口。除工作用车外,管制路段内禁止车辆停放和通行。

在实施交通管制措施期间,__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将根据赛跑路段、路口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管制措施,以方便市民出行,具体以现场交通指示牌或者执勤交警指挥为准。请市民尽量减少驾车出行,有条件的提前绕开管制区域,避免造成交通拥堵,以节省出行时间,因实施交通管制带来出行不便,敬请谅解。

特此通告。

__。

日期: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十二

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愈加频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疫情防控形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切实做好“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过节,特通告如下:

倡导湘西人游湘西、龙山人游龙山,全县干部群众近期非必要不出州,减少出行风险。确实需要出州的应当向所在村(社区、单位)报备,干部审批后方可出州,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开风险地区,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发生地区。倡导在州外的龙山乡亲非必要不返县,减少流动风险。如有紧急情况必须返县的,应提前向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村(社区、单位)报备,也可以通过“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小程序中的“返湘报备”进行报备,规划好返县路线,尽量避免途经疫情发生区域,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入县,入县第一时间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第一时间再次向村(社区、单位)进行报备。自疫情发生省份低风险地区返县人员,自我居家健康监测7天。

倡导“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倡导广大居民尽量居家,不扎堆、不聚集,严格控制各类大型会议,群体性聚集活动,有省外、境外人员参加的展销、会展、商务各类社会性活动一律暂缓举办。旅游景区和影剧院、娱乐场所等公共场馆要落实“限量、预约、错峰”和扫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要求,控制接待人员上限,因地制宜控制瞬时流量,防止人员拥挤。

高中风险区、疫情发生地管控区封控区范围内和上海市、邵阳市全域、境外红码、黄码的入(返)县人员,请主动如实报告个人旅居史,配合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自觉支付隔离期间食宿费用。不需要集中隔离人员,请配合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观察措施,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

全县居民和广大旅客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请戴好口罩,自觉配合查验健康码(扫场所码)、行程卡、测体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日常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减少人员接触感染风险。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请做好个人防护,第一时间前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途中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汽车站、火车站、高速出口、与外省交界国省道路口的健康监测服务点,必须严格落实5个百分之百措施(100%戴口罩、100%测体温、100%扫场所码、100%查验行程卡、100%查验外省及省内疫情发生地区入县人员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近14天有疫情发生省份和省内疫情地区的入县人员,坚持落地24小时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来自疫情外溢风险较大地区(特别是上海市全域)的入县人员严格落实“入县即查,入县即检,入县即闭环转运隔离”的规定,缩小人员接触面。

特此通告。

龙山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4月27日。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十三

“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性增加,为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有效遏制疫情反弹和扩散,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现就“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温馨提示如下:

一、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坚持“非必要不离廊”,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以及保障基本民生行业有关工作人员、全体师生、医务及保障人员,严禁离廊,因特殊情况确需离廊的,经主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同意并严格落实审批、报备手续。所有人员尽量减少前往人员聚集场所,降低疫情感染的风险,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有阳性确诊病例所在县(市、区、旗),出行实行“点对点”做到“两点一线”,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二、严格来区人员管控。有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县(市、区、旗)、14天内出现阳性感染者的县(市、区、旗)旅居史的人员,严禁来(返)开发区。所有从廊坊市域外进入开发区的人员,实施预约报备制度,凡无预约人员、车辆、物资等严禁入区,入区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卡口检测体温,扫验行程码、健康码、落地码,免费进行落地核酸检测。在取得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之前,应保持自我隔离,不得与他人接触。来(返)3天以上的,还须在第3、7天主动完成核酸检测,并在7天内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严格做好自我防护。因瞒报、谎报、迟报等引发疫情防控风险的,依法追究责任。

三、加强重点场所防控。超市、酒店、农贸市场等人员流动性大的场所,要严格落实规范佩戴口罩、测温、扫码、清洁消毒等防控措施并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

四、减少人员聚集。严格落实“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快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严格履行报备手续,未经报备的,严禁举办相关活动。不组织、不参加大规模聚会聚餐活动,减少与外来人员用餐,避免到人群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

五、加强个人防护。广大居民朋友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一米线等良好生活习惯。近期严禁邮购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严防疫情输入风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不适症状,请佩戴口罩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医时如实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十四

1.严格落实每天两次钉钉打卡。(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前完成)。

2.师生及同住人不参加聚集、聚会、聚餐活动,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特别重申:外出时要全程科学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牢记个人卫生“三个要”:咳嗽喷嚏要遮,要经常洗手,要尽量开窗通风。

二、不离郑,不出省。

师生及同住人要严格做到不离郑、不出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须离郑,出发前务必及时向学校和社区报备,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安排行程。返郑时,本人及同住人要做到以下要求:

1、从本省无本土病例的市,返回到郑州的:自返郑之日起,实行“三天两检”,居家健康监测7天。核酸结果全部阴性,经学校允许后方可入校。

2、从本省有本土病例的市(不含疫情所在县)返回的:按属地政策要求落实不少于7天居家健康监测,至少“七天三检”。健康码为绿码、核酸结果全部阴性后,经学校允许方可返校。

3、从外省返回或从本省有本土病例的县区(含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要按属地管理要求落实集中隔离等防控措施,未纳入集中隔离管控的,要居家隔离至少14天,再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绿色健康码及行程码,并经学校允许后方可入校。

4.、本人及同住人有红黄码者一律不得入校,严格落实社区管控要求,提交相应资料经学校审核后方可入校。

三、谢绝外地亲友来访。

要告知外省外地亲朋好友,非必要不来郑,争取相互理解,同心战疫。确需会见的,要向社区和学校报备。

四、上报同住人信息。

学生家长或同住人,要以班级为单位,每天如实在班级群里报备外出情况,班主任及时汇总上报。

五、同住人同步开展核酸抽检。

根据社区疫情防控要求,需要做核酸检测的,学生和家长及同住人,也要按要求同步自行做核酸检测,并及时向班主任报告检测结果。

六、文明度假。

文明度假,倡导居家劳动。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请师生、家长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尤其是不跨市远游,本市出行必须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保持1米间距;建议居家健康锻炼、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度过绿色、安全、健康的五一假期。

一、防溺水安全。

天气转暖,假期里请家长一定看护好孩子,让孩子牢记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二、消防用电安全。

将家里的打火机和火柴等物品放置在高处,孩子使用明火或电器设备,一定要在大人的看护下进行。要重点做好“三清三关”(清阳台,清走道,清厨房可燃物和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的电瓶车;居家生活要注意关火、关电、关气源)。陪孩子学习一些消防知识并进行家庭消防安全排查,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电。

三、居家安全。

教育孩子,远离阳台、窗台等危险区域,不随意攀爬,防止坠落。家长要妥善放置剪刀、水果刀等尖锐物品,以免孩子意外受伤。不要从阳台上往楼下扔东西,影响环境卫生,还可能砸伤楼下的行人。

四、出行安全。

出行前要密切关注外事、卫生健康、气象等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关注天气变化、道路交通管控等情况,加强风险评估,合理规划线路。出行时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过马路时注意过往车辆,不在马路上并行、逆行、横穿、追逐打闹等。

五、饮食卫生安全。

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教育孩子不要暴饮暴食,不食变质、过期食物,避免食物中毒,提醒饭前便后一定洗手。拒绝不健康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变质和不洁食物,少吃生冷食品。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并且注意多喝水。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十五

为保障20__年清明节期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市民群众祭扫等活动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3月18日、19日、25日、26日、4月2日、3日,4日,每日7:00至15:00,以下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一)森林大道(青王路路口至光谷四路口)禁止机动车通行(公交车除外)。

(二)青王路(武东路至珞喻东路)禁止载货汽车通行。

(三)316国道(苏家墩至左庙路)只允许机动车由西向东(苏家墩往左庙路方向)单向通行(公交车除外)。

(四)百合路(光谷三路至光谷四路)、光谷四路(森林大道至百合路)、森林大道(光谷三路至花山大道立交)禁止车辆停放。

二、3月25日、26日,4月2日、3日、4日,每日7:00至15:00,汉阳大道(金龙路口至孟家铺地铁站)禁止机动车通行(公交车、出租车、持证车辆除外);从王家湾至蔡甸方向车辆一律经三环线、汉蔡高速绕行;进行殡葬活动的车辆在交通管制期间允许通行禁行路段。

三、3月18日、19日、25日、26日、4月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以下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一)金山大道、张柏公路、临空港大道、环湖路、柏银路、东柏公路、吴新干线禁止教练车通行(社会车辆通行方式不变)。

(二)张柏公路(柏银路至睡虎山环山路)禁止载货汽车由南向北行驶(社会车辆通行方式不变)。

(三)茶场东路(张柏路至睡虎山停车场)禁止车辆由东向西通行。

(四)睡虎山路(张柏路至睡虎山公墓)禁止车辆由东向西通行。

(五)睡虎山路(府河堤至睡虎山公墓)禁止车辆通行。

四、3月18日、19日、25日、26日、4月2日、3日,4日,每日6:00至12:00,岱黄高速和江岸区谌家矶大道、堤边路、汉黄路、塔子湖东路、解放大道(汉黄路口至堤边路口)禁止大型载货汽车通行。

五、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通行状况,视情采取其它临时性交通管理措施时,交通参与者应服从交通民警和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六、违反本通告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__。

日期:

大连五一假期通告篇十六

鉴于我市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阶段,为保障市民度过一个安全有序祥和的假期,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五一”不休假。同时,要加强假期值班值守力量,严格工作纪律,待疫情稳定后,相关人员可视情调休。

二、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肥,自觉做到不聚集、不聚餐。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如有确需离肥者,要严格按程序报批,谁批准谁负责。

三、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正常放假,烦请家长和孩子非必要不离肥、不聚集。校领导和教职工要带头留肥过节。

四、建议所有在肥高校“五一”不放假,可延至暑假补休。如有高校放假的和教职工确需离肥的,须按规定程序报批,谁批准谁负责。

五、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敏感地区来(返)肥人员,要实行集中健康观察。对于来(返)肥紧急就医等特殊情况,可继续通过12345热线报备,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就医购药。低风险地区来(返)肥人员凭“两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进行免费核酸采样,无须等检测结果出来即通行。

通知人:

日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