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范文(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20:37:34 页码:10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范文(通用12篇)
2023-11-09 20:37:34    小编:ZTFB

一个好的方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使我们更好地达成目标。考虑不同的解决方案,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方案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灵感。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一

成立安全隐患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检查内容以营业场所、自助银行、现金押运防盗抢、防破坏、防火灾事故为重点,根据安全保卫工作评估标准,具体做好对安全防范设施设施建设达标、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全面检查,同时做好内部安全宣传教育安排。

1、x月x日-x日,成立安全隐患自查领导小组,完成安全保卫工作自查方案上报。

2、x月x日-x日,实地检查一楼营业部和监控室、机房人防、物防、技防情况,对照《评估标准》第一部分的营业场所安全(物防设施、技防设施)、第三部分的运钞交接款安全、第四部分的自助机具、自助银行防范能力、第五部分的内部消防安全和第六部分的机房安全,认真逐个逐条检查,做到有文字记录,有书面材料。

3、x月x日-x日,对照《评估标准》第七部分的案件防范能力和第九部分的其它内容,对安全保卫各项规章制度、案件防范要求、各类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和安全保卫档案进行修订整理,开展一次综合演练,开展一次内部安全宣传集中教育。

4、x月x日-x日,对本次检查进行评估总结,形成书面材料,经审核后,将自查整改情况及自我评估打分情况上报。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二

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保企业用工、稳就业局势作用,做实做细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大招工引才规模,促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现决定在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集中利用20xx年一年时间,开展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决策部署,把解决企业缺工问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方针,着眼当前、放眼长远,注重发挥有为政府职能和有效市场作用,深入开展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全力搭平台、提技能、强服务、促匹配、优环境,努力缓解企业缺工问题,助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健全岗位供需信息摸排机制。

1、建立缺工企业动态监测机制。通过主动上门、电话联系、集中座谈等方式,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缺工情况,深入了解企业缺工原因,摸清企业招工计划,做到企业缺工规模、缺工类型、技能要求、薪资水平“四清”。建立缺工企业管理台账,完善缺工企业动态监控制度,实施分级监测、动态管理。为重点缺工企业配备人社服务专员,一对一协助解决企业缺工问题。

2、建立求职需求动态监测机制。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摸排登记,加强与当地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资源共享,发挥安徽公共招聘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作用,动态掌握本地劳动者求职、失业人员登记等信息,建立求职者就业需求清单,并及时与缺工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匹配。

(二)健全市场招工有效对接机制。

1、完善岗位供需信息发布机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统计和“一网五点”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制度,提升数据的典型性、准确性和利用效率。定期发布全省“紧缺”职业排行,更好服务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加强与沪苏浙等地市场供求信息联合发布。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要统筹开设招工复工服务专区。

2、健全市场化人岗对接机制。组织动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提供企业用工服务,搭建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息平台,实现供求信息无缝衔接、精准匹配。

3、健全人力资源共享机制。平衡企业淡旺季用工需求,支持企业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合作,及时汇集发布企业缺工和劳动力富余信息,按需组织专场对接。指导开展共享用工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保障劳动者在共享用工期间的合法权益。

(三)健全政府用工引导促进机制。

1、建立招工服务领导机制。落实重点企业用工“包保”责任制,原则上,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重点缺工企业不少于1户,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班子成员每人联系重点缺工企业不少于2户,一般干部联系重点缺工企业不少于3户。鼓励各地人社部门牵头组建招工服务专班、招工小分队等,为重点招工企业提供个性化用工招工服务。

2、完善多方参与职业指导机制。充分发挥省、市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职业指导师、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业人员、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专长的社会人士等创建职业指导工作室,提供公益用工指导和职业指导服务。

3、探索重大项目用工服务联动机制。地方政府在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时,人社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招用工服务,为保障企业招引创造好的用工环境。

(四)健全用工保障奖惩激励机制。

1、建立企业招工服务调度机制。适时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将解决企业用工人数、降低企业缺工率、指导督促企业改善用工环境、培养留住人才等情况列入考核内容,推动任务逐项落实。

2、探索建立招工补贴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统筹各类资金,对帮助用工急缺企业稳定招用工的组织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对提供用工服务的各类主体,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一)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活动。1月25日至3月底,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以“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因地制宜实施“稳岗留工”“接您回家”“送您上岗”等活动,广泛动员社会机构、企业和劳动者参与行动,充分利用市场化资源,为有需要的用人单位提供用工服务和政策支持,为求职人员提供就业服务,优先支持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连续生产、保障供应。“春风行动”期间,全省分地区、分行业、分专业、分工种策划举办1000场次以上招聘会,帮助重点缺工企业解决急需用工10000人以上。

(二)开展人力资源机构助企行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各市按照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模式,积极组织本地aaa以上等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缺工规模较大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等,提供用工招聘、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服务,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缺工问题。根据招工数量和效果,按规定给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定补贴。

(三)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和跨省招工行动。加强与人力资源富裕省份劳务协作,按照“点对点、县对县、市对市、省对省”要求,签订合作协议,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探索建立“沪苏浙皖结对帮扶市人力资源共享联盟”,引进发达地区人才,实现高层次人才和人力资源共享。深化皖北、皖江地区劳务对接协作,输入地要积极与输出地定期共同举办各类招聘会,充分利用远程招聘、网络面试等互联网技术,线上线下结合实现输入地企业与输出地求职信息跨区域共享、对接,提升对接工作实效。结合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活动,常态化组织有需求的企业组团赴外省高校、人力资源市场等招工,每个市每年不少于10次,并积极做好招聘信息对接、招聘宣传、活动保障、跟踪服务等工作。

(四)开展技能培训助企行动。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或委托培训机构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给予企业培训补贴,促进职工更加稳定就业。加强校企合作,每个市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技术工人培养对接活动,集中组织技工院校进园区、进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鼓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开展紧缺工种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短期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补贴,扩大新成长劳动力在我省就业比例。积极组织院校毕业生来皖开展顶岗实习、上岗实践,阶段性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缺口。支持企业举办技工院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按规定给予院校相应支持。

(五)开展企业用工环境提升行动。综合运用专家解读、政策问答、在线访谈、媒体专访、集中宣讲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解读新发展理念、当前经济形势、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每市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人社部门专业人员、人力资源专家进企业,帮助企业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提高识人选人的精准度、有效性。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完善园区、企业员工住宿、就业、子女就近上学、婴幼儿托管等配套政策、设施,指导企业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文化,稳步提高薪资待遇,增进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真正做到“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精神凝聚人”。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工作,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广泛争取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社会机构的支持,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各地要成立企业用工服务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压实工作责任。专项行动实行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市、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市要细化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推动问题清单化、举措精准化、责任明晰化,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三)拓展服务渠道。要运用网站、微信、微博、送岗上门等多种途径,采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发布各类企业需求信息。充分发挥安徽公共招聘网、人社公众号、各类招聘会以及社会招聘中介作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人力资源供需有效对接。要发挥好市场灵敏度高、专业性强的优势,采取奖补激励等方式,推动市场化、社会化解决用工难题。

(四)加强宣传引导。把宣传工作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线上与线下结合,畅通宣传渠道,提高宣传层次。要大力宣传专项行动的积极成效,深入挖掘各地用工服务保障的经验做法。要密切关注舆情,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回应、及时解决,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三

紧急解决前期110家失业动态监测企业缺工问题,优先解决其他“十强”产业、“四上”企业、制造业企业缺工的基础上,逐步将辖区内所有用工企业缺工纳入保障服务范围,统筹全市人社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全力搭平台、提技能、强服务、促匹配、优环境,切实缓解用工难题,实行销号制度,确保行动成效。努力实现保障企业用工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双赢”,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实际行动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3月29日——6月30日。

(一)建立缺工企业清单。各县(市、区)要通过采取主动上门、电话联系、集中座谈等方式,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缺工情况,特别是“四上”企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缺工情况,了解企业缺工原因,摸清企业缺工数量、招工计划、缺工类型、技能要求、薪资水平等用工信息,建立不少于50家企业缺工清单(附件2),确保全市缺工清单企业数不少于500家。

(二)建立人力资源供给清单。各县(市、区)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人社基层服务平台职能作用,对富余劳动力开展摸排登记,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内劳动者求职、失业人员登记等信息,建立辖区内人力资源供给清单(附件3)。结合实际,加强与当地大数据部门、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资源共享,摸清应届毕业生就业求职情况,切实做到供需有效对接。

(三)建立用工服务专员清单。建立人社用工服务专员制度,针对缺工企业情况,配备用工服务专员,建立用工服务专员服务企业清单,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用工服务保障机制,做到一企一策、快速响应,一对一解决企业缺工问题。

(四)建立人社政策服务清单。定期梳理人社部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政策,形成人社政策清单及时对外公布。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根据人社政策服务清单,协助办理政策申请,跟进办理进度,及时反馈政策落实情况。对重点企业招用工后办理职工参保登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就业登记等相关服务事项,要主动服务,一并办理。

(五)强化招聘用工服务。充分利用“线下+线上+直播”等多种方式,积极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在滨州就业人才网设立重点企业招聘专区,推行视频招聘、远程面试,优先发布重点企业岗位信息。线下结合“2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市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牵头,分地区、分行业、分专业、分工种,每县(市、区)组织不少于6场招聘会,确保活动期间全市解决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举办50场以上,帮助至少500家缺工企业解决用工需求。

(六)持续开展“三进四送”活动。针对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主体,加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配合,深入开展“三进四送”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为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或失业居民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促进他们通过此次行动尽快实现就业,缓解企业用工压力。

(七)拓宽解决用工渠道。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等社会力量为缺工规模较大的重点骨干企业、重大项目提供用工招聘、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服务,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缺工问题。对招工数量多和效果好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符合条件的,简化审批流程,及时落实职业介绍补贴等各项就业服务政策。

(八)鼓励学生实习实践。按照地域就近、专业相近原则,组织各级各类技工院校、职业培训学校在校生,通过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阶段性帮助重点企业缓解用工缺口。

(九)加大职业培训支持力度。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聚焦“十强产业”,广泛征集开发“高精尖”、“急紧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建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特别是,对重点企业长期缺口较大的职业(工种),依托技工院校、职业院校以及备类职业培训机构等,采用订单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组织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开展产教融合型学徒制培训,提高企业新录用职工和转岗职工的技能水平。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全面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开展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做大“金蓝领”培训项目,解决企业缺乏技能型人才问题。

(十)推动实施企业间共享用工模式。市县两级人社部门要支持企业建立共享用工联盟,开展共享用工,提供共享用工政策咨询、劳动合同示范文本等服务,保障好劳动者在共享用工期间的合法权益。市人社局要积极推动全市共享用工平台搭建,及时汇集发布企业缺工和劳动力富余信息,按需组织专场对接。

(十一)加强人力资源区域协作。选择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市,加强城市间人力资源流动。在活动期间,组织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重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重点企业代表等赴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市加强沟通交流,建立长效协作机制,有效解决我市企业缺工难问题。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将其作为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人社部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切入点,作为检验党史的学习教育成果的实际行动。各县(市、区)要整合相关力量,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班,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二)加强调度督导。各县(市、区)要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摸排辖区企业缺工、劳动者求职情况,按照企业性质和规模、缺工数量和类型等内容,加强统计分析,分类精准施策,确保有的放矢。市人社局将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请各县市区确定一名联络员(联络员名单和联系方式于4月8日前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科),每周四汇总员工规模、企业类型等重点企业基本信息,解决用工数量及渠道、缺工数量及原因等重点企业用工情况以及“四张清单”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科,市人社局每月通报各县(市、区)用工服务情况,推动问题逐个解决,任务逐项落实。市人社局将对县(市、区)报送的“四张清单”逐项分析,对政策清单及时调整并通过局官网、市就业人才网,滨州人社发布微信公众号以及滨州智慧人社app对外公布。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县(市、区)要及时总结攻坚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线上与线下结合,畅通宣传渠道,提高宣传层次,突出正面宣传,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专项行动营造浓厚的`舆论环境。同时,宣传一批吸纳就业数量较多,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示范效应的重点企业,树立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良好形象。

各县(市、区)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困难和其他重大情况及时报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科和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科。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四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帮助企业缓解招工难、用工难问题,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市十八届人民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就加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按照市委“1133”工作体系和“全面攻坚年”部署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政府促进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动靠前服务,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要素保障,着力解决企业在用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打造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和青岛辐射带动半岛一体化发展桥头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以服务保障企业用工为重点,全面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建立健全精准、高效、优质、即时的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通过本地培育与外地招引,实现企业用工与劳动者求职信息有效匹配,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到20xx年,引进20家高校(含中等职业院校)来平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新增城乡就业40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0人以上,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回)平就业创业7000人以上,吸引外来劳动力6000人以上。

(一)完善企业用工精准对接机制。

1.摸清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需求。以镇(街道、园区)为网格,每季度开展1次企业用工需求及劳动者就业需求摸底调查,掌握辖区内企业缺工人数、缺工工种、岗位条件、工资待遇等用工需求情况,了解辖区内未就业劳动者就业需求、培训需求等基本情况,建立企业用工及劳动者就业需求台账。

2.建立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数据库。开发全市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数据库,指导镇(街道、园区)及时将调查掌握的企业用工需求、劳动者就业需求、培训需求等数据信息录入人力资源信息数据系统,实现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动态管理,信息数据准确无误,为开展智能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3.建立招聘信息智能精准推送平台。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优势,开发建立人社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人社、教育、退役军人等部门相关信息,对企业招聘和劳动者求职供需双方进行精准画像、自动匹配、智能推送,实现“人找岗位”与“岗位找人”的双向互动服务。拓宽企业招聘信息发布渠道,继续开展人力资源现场招聘、送岗下乡和外出招聘等各类招聘活动,实现人岗有效对接。

4.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加强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镇(街道、园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服务企业用工的职责,发挥就业人才服务专员和村(社区)干部或网格员作用,每个镇(街道、园区)配备2名以上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员,及时将企业招聘、就业政策等信息推送给辖区居民,打通企业与求职者信息交流的“最后一米”。

(二)加强人力资源调剂引进工作。

5.加大人力资源跨区合作输入力度。以吸引外来劳动者为重点,加强与鲁西部地区以及中西部省份的人力资源合作对接,强化与国内高校合作,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招聘企业赴外地和各类院校开展现场招聘、网络招聘和人力资源对接等活动,为外地劳动者、高校毕业生来平就业搭建畅通的服务平台。

6.鼓励社会力量为企业招工。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以及社区(村庄)便民服务站为企业介绍或推荐劳动者,对介绍推荐非平度市户籍劳动者初次在我市企业就业,或介绍推荐平度市户籍外出务工劳动者返回我市企业就业的,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办理就业登记,并按规定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3个月及以上(不含补缴)的,按照每介绍推荐1人500元的标准给予相关机构奖励补贴。

7.支持建立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平台。发挥市人力资源产业园资源集聚优势,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平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开展淡旺季用工调剂,为阶段性缺工企业提供供需对接服务。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我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企业淡旺季用工调剂(调剂用工时间满2个月以上),年累计调剂50人及以上的,按照每调剂1人100元的标准给予用工调剂平台一次性奖励补贴。

(三)加大校企合作定向输送力度。

8.鼓励本市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落实《平度市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青岛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特色区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市技师学院扩容升级,支持市技师学院、职教中心优先与我市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围绕我市产业体系需要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更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引导和鼓励毕业生优先在本地就业。

9.支持市外院校设立实习实训基地。鼓励企业与外地院校合作,吸引市外的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在我市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对与我市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批(50人及以上)为企业输送实习生且实习满3个月的院校,按照每输送1人200元的标准给予院校奖励补贴。

10.鼓励企业建立青年见习基地。对经认定的青年见习基地,组织派遣期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周岁失业青年参加3—12个月的就业见习,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生活费,并为见习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按照见习期间最低工资标准的60%给予见习基地就业见习补贴。其中,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70%以上的,见习补贴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对近三年每年度见习人员30人以上且见习期满留用率70%以上的,见习补贴标准可提高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11.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素质。组织开展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市技师学院、职教中心等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对企业职工、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实施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金蓝领”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四)支持企业构建稳定劳动关系。

12.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对我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就业,签订1年(含)以上劳动合同、办理就业登记,并按规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的,按照每新招用1名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1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13.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对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用人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派遣机构)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以及小微企业招用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办理就业登记、缴纳职工社会保险的,按照现行政策给予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14.引导企业改善用工条件。发挥企业用工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用工理念,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合理提高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加强职工人文关怀,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

(五)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吸引力。

15.建设“平度青年驿站”。按照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平度青年驿站”,为来平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短期免费住宿,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介、创业指导、城市融入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求职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为高校毕业生融入平度搭建温暖的交流平台。

1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区八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形象品位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交通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对外辐射力。围绕优质生活服务功能配套,积极打造集餐饮、购物、娱乐、医疗、教育、服务等于一体的园区商务生活圈,缩小城乡生活服务水平差距,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17.营造良好用工环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新产业、大项目的引进力度,为劳动者个人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做好外来人员关心的交通、住房、落户、就医、就学等工作,开通定制公交和园区直通车,加快职工公寓建设,切实保障外来人员基本需求,为外来人员营造宜居宜业的务工环境,不断增强对外来人员的吸引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各镇(街道、园区)要主动作为,进一步压实责任,发挥联动作用,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市财政部门要做好资金保障,全力支持服务企业用工工作,保障服务企业用工政策措施落地。

(二)加强用工监测。镇(街道、园区)作为服务保障企业用工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实就业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加强对辖区企业的用工监测,准确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状况,做到缺工情况早掌握、解决问题早行动,及时有效解决企业用工困难。

(三)建立联动制度。建立“镇街吹哨、部门报到”企业用工联动机制,对因重点项目新开工或季节性等因素而产生的临时大量用工问题,各镇(街道、园区)要及时向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由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提交市级层面统筹协调解决。

本意见自20xx年12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2年。补贴政策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实施细则并负责解释。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五

甲方:__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乙方:身份证号码: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友好协商的原则,签订如下协议:

1、临时用工协议时间:经协商,本协议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协议期满即行终止。

2、乙方的工作岗位为。

3、甲方按元/天标准支付乙方工资。

4、乙方必须严格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劳动安全制度,服从甲方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否则,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解除本协议不需支付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金。

5、协议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乙方承担全部责任,且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甲方索要赔偿。

6、乙方被雇佣时必须明确表明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得隐瞒,否则,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解除本协议不需支付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金。

7、本协议到期或过期,如双方未续签,自行终止本协议,不需提前通知。

8、因甲乙双方之间建立的关系是临时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合同)关系,因此甲方不承担任何社会保险缴纳义务。

9、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六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组长对20xx年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副组长对组长负责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3、其他成员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密切配合,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安全防范和安全检查工作。

4、在此期间组长、副组长非工作需要一律不的外出,全力以赴做20xx年节日放假期间的安全工作。

1、在此期间严禁运输和使用爆炸物品,并加强库房值守与隐患排查工作,认真做好民爆物品管理工作。

2、矿井放假期间,只进行矿井通风、排水、瓦斯检测等工作,井下各地点的瓦斯检查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3、放假期间,留矿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期间严禁脱岗、外出。

1、放假期间,矿井主通风机不得停止运转,只允许抽水和检查瓦斯。

2、掘进碛头必须切断所有通向巷道内的电源。

3、留矿人员必须熟悉矿井情况,熟悉本矿应急救援预案,了解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保证24小时在矿值班。

4、井下上班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互相合作,不得单独行动。井下开泵排水前必须有瓦斯检查员在场,经检测瓦斯浓度符合规定后才能开泵,瓦检员巡检时必须结伴而行。井下各地点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瓦斯,并做好记录。

5、加强井口管理,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严防外来人员误入井内导致事故发生。

6、加强瓦斯监测监控工作,监控室要有专人24小时值班,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值班管理人员。

7、放假前,必须切断矿井内除排水外的动力电缆,对照明、排水供电线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杜绝机电设备失爆现象。

8、电工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一旦外线电源停电必须立即启用备用供电回路,确保主通风机正常运转。主通风机运转20分钟后,瓦检员对井下所有通风巷道进行瓦斯检查,发现瓦斯超限或积聚向矿值班人员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下井人员必须观察沿途巷道的支护情况,发现冒顶、片帮的要立即汇报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严禁冒险通过。

10、加强矿区保卫工作,防止少数人搞破坏,积极作好自身安全工作。

1、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和守卫及值班人员管理和检查,切实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2、加强炸药库房24小时值班制度和矿级领导带班制度防止、雷*炸药丢失、被盗。

3、加强职工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4、加强职工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在20xx年节日放假之前对全矿职工开展一次遵纪守法教育活动作。

5、认真落实治安综合治理和消防火等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地面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6、全矿管理人员24小时保证通讯畅通,加强请示汇报。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七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各级部门关于加强xx年节日放假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确保xx年节日期间煤矿安全工作,遏制煤矿重大事故发生,巩固我矿今年安全生产成果,为我矿今年安全生产收好尾,全面加强xx年节日放假期间的组织和领导,经矿研究决定从×月×日至×月×日停止井下一切作业,确保我矿在xx年节日放假期间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安全保障措施。

组长:卢成义。

副组长:王大成、陈忠汉。

1、组长对xx年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副组长对组长负责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3、其他成员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密切配合,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安全防范和安全检查工作。

4、在此期间组长、副组长非工作需要一律不的外出,全力以赴做xx年节日放假期间的安全工作。

1、在此期间严禁运输和使用爆炸物品,并加强库房值守与隐患排查工作,认真做好民爆物品管理工作。

2、矿井放假期间,只进行矿井通风、排水、瓦斯检测等工作,井下各地点的瓦斯检查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3、放假期间,留矿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期间严禁脱岗、外出。

1、放假期间,矿井主通风机不得停止运转,只允许抽水和检查瓦斯。

2、掘进碛头必须切断所有通向巷道内的电源。

3、留矿人员必须熟悉矿井情况,熟悉本矿应急救援预案,了解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保证24小时在矿值班。

4、井下上班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互相合作,不得单独行动。井下开泵排水前必须有瓦斯检查员在场,经检测瓦斯浓度符合规定后才能开泵,瓦检员巡检时必须结伴而行。井下各地点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瓦斯,并做好记录。

5、加强井口管理,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严防外来人员误入井内导致事故发生。

6、加强瓦斯监测监控工作,监控室要有专人24小时值班,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值班管理人员。

7、放假前,必须切断矿井内除排水外的动力电缆,对照明、排水供电线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杜绝机电设备失爆现象。

8、电工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一旦外线电源停电必须立即启用备用供电回路,确保主通风机正常运转。主通风机运转20分钟后,瓦检员对井下所有通风巷道进行瓦斯检查,发现瓦斯超限或积聚向矿值班人员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下井人员必须观察沿途巷道的支护情况,发现冒顶、片帮的要立即汇报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严禁冒险通过。

10、加强矿区保卫工作,防止少数人搞破坏,积极作好自身安全工作。

1、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和守卫及值班人员管理和检查,切实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2、加强炸药库房24小时值班制度和矿级领导带班制度防止、炸药丢失、被盗。

3、加强职工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4、加强职工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在xx年节日放假之前对全矿职工开展一次遵纪守法教育活动作。

5、认真落实治安综合治理和消防火等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地面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6、全矿管理人员24小时保证通讯畅通,加强请示汇报。

1、地面瓦斯监控值班。

早班:张微平。

中班:郑达海。

晚班:刘敬春。

2、井下瓦斯巡回检查值班。

早班:夏荣申。

中班:夏朝军。

晚班:陶忠勇。

3、主扇风机值班。

白班:翁发美。

晚班:翁发奎。

4、矿区安全巡查。

白班:卢成义。

晚班:王大成。

5、炸药房值班。

早班:郑达海。

中班:曾广炎。

晚班:陈孝勇。

6、矿领导值班:卢成义、王大成、陈忠汉。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八

优秀作文推荐!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各级部门关于加强20xx年节日放假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确保20xx年节日期间煤矿安全工作,遏制煤矿重大事故发生,巩固我矿今年安全生产成果,为我矿今年安全生产收好尾,全面加强20xx年节日放假期间的组织和领导,经矿研究决定从x月x日至x月x日停止井下一切作业,确保我矿在20xx年节日放假期间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安全保障措施。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组长对20xx年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副组长对组长负责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3、其他成员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密切配合,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安全防范和安全检查工作。

4、在此期间组长、副组长非工作需要一律不的外出,全力以赴做20xx年节日放假期间的安全工作。

1、在此期间严禁运输和使用爆炸物品,并加强库房值守与隐患排查工作,认真做好民爆物品管理工作。

2、矿井放假期间,只进行矿井通风、排水、瓦斯检测等工作,井下各地点的瓦斯检查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3、放假期间,留矿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期间严禁脱岗、外出。

1、放假期间,矿井主通风机不得停止运转,只允许抽水和检查瓦斯。

2、掘进碛头必须切断所有通向巷道内的电源。

3、留矿人员必须熟悉矿井情况,熟悉本矿应急救援预案,了解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保证24小时在矿值班。

4、井下上班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互相合作,不得单独行动。井下开泵排水前必须有瓦斯检查员在场,经检测瓦斯浓度符合规定后才能开泵,瓦检员巡检时必须结伴而行。井下各地点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瓦斯,并做好记录。

5、加强井口管理,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严防外来人员误入井内导致事故发生。

6、加强瓦斯监测监控工作,监控室要有专人24小时值班,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值班管理人员。

7、放假前,必须切断矿井内除排水外的动力电缆,对照明、排水供电线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杜绝机电设备失爆现象。

8、电工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一旦外线电源停电必须立即启用备用供电回路,确保主通风机正常运转。主通风机运转20分钟后,瓦检员对井下所有通风巷道进行瓦斯检查,发现瓦斯超限或积聚向矿值班人员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下井人员必须观察沿途巷道的.支护情况,发现冒顶、片帮的要立即汇报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严禁冒险通过。

10、加强矿区保卫工作,防止少数人搞破坏,积极作好自身安全工作。

1、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和守卫及值班人员管理和检查,切实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2、加强炸药库房24小时值班制度和矿级领导带班制度。

3、加强职工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4、加强职工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在20xx年节日放假之前对全矿职工开展一次遵纪守法教育活动作。

5、认真落实治安综合治理和消防火等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地面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6、全矿管理人员24小时保证通讯畅通,加强请示汇报。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九

4、客服部联系各公司节日期间到大厦值班、加班的人员名单,报保安部备案。

2、按照各公司提供的节日加班值班人员名单核对登记后方可进入大厦;

6、节日期间进出大厦顶层平台的,必须上报总值,经总值同意后方可进入;

7、节日期间进出大厦的车辆,一律凭有效的停车证及车卡进出,无车证车卡的车辆禁止进入,特殊情况下经部门领导同意的允许进入。

1、严格按照部门的巡视路线及巡视时间进行巡视,不得漏巡及倒签;

2、对重点区域重点巡视,特别是施工区域、外围、至高点及各楼层机房的巡视;

3、检查各楼层门户是否锁好,关闭楼层窗户及公共区域照明;

6、政府部门人员及公司领导(股份公司、人寿中心、养老金、国寿投)到广场检查工作或者来访时,必须核对身份,身份核对明确后第一时间通知值班领导、部门经理,后通知工程部值班人员,由值班领导或中控人员陪同检查,详细记录检查情况,照相存档,并及时向领导汇报检查情况。

1、驻场保安人员严格遵守保安公司及广场的各项规定;

2、所有驻场人员外出必须请假,严格遵守请消制度,按时返回广场;

4、禁止邀请朋友、亲人等人员到广场住宿、喝酒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6、管好自己,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去的地不去;

7、中控换班及加岗人员,服从领班的岗位安排,做好各岗岗位职责的各项工作。

1、春节期间(年三十至正月十六)广场周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发现燃放者将其劝离广场区域,a座、b座及公寓大堂临时增配灭火器各8具备用。

2、、发生火灾报警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火情确认;

3、巡视检查消防设备的完好性,做好设备的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上报整改;

4、每日对重点区域的巡视检查不得少于三次,做好巡视记录,排除安全隐患。

1、做好公共区域钥匙的借用管理,并检查现场房门是否锁好;

3、顶层平台钥匙禁止外借,必须使用时经主管批准后值班人员到场开启,做好使用登记,人员离开后将门锁好。

4、大通门禁卡使用时,必须经总务处领导及部门经理同意后方可启用,做好登记工作,人员离开后锁闭门户。

3、易燃易爆的施工设备及材料禁止放在大厦过夜,必须当日清离大厦;

1、发生突发事件必须及时报总值和部门领导,并通知应急人员做好准备;

2、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受伤人及重要物资,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4、照相存档,留存证据备查,书写事故报告;

5、及时报保险公司,做好理赔的准备工作。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十

为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之路,加快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发挥政策的引导支持作用,提升企业用工保障力度,为江门市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勇当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提供持续稳定的人力保障,特制定以下保障企业用工工作措施。

(一)建设公共人力资源招聘市场。20xx年建成我区首个室内公共人力资源招聘市场,为用人单位、求职者搭建招聘、求职、岗位发布、职业指导的公益性服务平台。在区内流动人口较为密集地段建设户外招聘市场,满足企业蓝领工人招聘需要。定期举办区内、区外、校园公益性招聘会,每年举办场次不少于10场。(责任部门: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建设智能化人力资源信息发布平台。探索与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的模式,打造人社智能化人力资源发布平台。信息化平台具备系统集成、招聘信息发布(实现国内知名招聘网站同步发布功能)、工资指导价位、人力资源动态监测、劳资纠纷信息动态监测、就业补贴申领及精准推送信息等多种智能化、人性化功能,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减轻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成本。(责任部门: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建设村居招聘发布平台。切实发挥村居的终端末梢作用,在劳动力较多或人员密集的村居建设招工信息发布宣传阵地,通过户外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设施及时向辖区居民输送企业岗位信息和相关就业补贴政策,畅通招工就业渠道。对建设专门招聘信息发布平台(含宣传栏或户外电子显示屏)的街道、村居,按每个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经费补助。(责任部门: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街道办事处)。

(四)支持校企合作办班。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与我区企业开展订单班、项目班、顶岗实习班等产学融合项目,向我区企业输送实习学生。对与我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设订单班、项目班或顶岗实习班等产学融合项目,输送学生到我区企业实习3个月及以上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职业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补贴,每家院校、企业或负责组织对接的第三方机构每年获得校企合作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责任部门: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海区教育局)。

(五)鼓励技工院校学生到我区企业实习就业。对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到我区企业实习3个月及以上的技工院校学生,一次性给予1500元/人的实习补贴;对实习期满留在实习企业就业(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购买社保满3个月)的技工院校学生再给予1500元/人的实习留用补贴。(责任部门: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海区教育局)。

(六)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跨区域劳务对接宣传活动。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辖区企业进行跨区域劳务对接、赴外招聘或校园宣讲活动,对经与区人社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组织10家及以上辖区企业赴外开展的相关对接活动,按照省内市外1万元/场、省外2万元/场标准给予活动经费补贴。(责任部门: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七)建设劳务输出服务站。支持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在劳动力输出大省设立劳务输出服务站,服务站主要功能为宣传我区就业创业环境、为本区企业代理招聘和组织辖区企业到当地招聘。每个服务站每年总服务费用不超过20万,服务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为我区企业输送务工人员50人以上,划拨首期即50%工作经费,成功帮我区企业招聘员工达300人以上的(需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在职购买社保一个月以上为条件),再给予总额50%工作经费。企业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代理招聘协议,职业介绍费、员工往返企业交通费由双方协商解决。对集中组织异地务工人员乘车到本区企业就业的,据实给予交通费补贴。(责任部门: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八)提升企业员工归属感。加强对企业务工人员关爱,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开展文体交流、联谊活动,区内公共娱乐设施可适时向企业员工免费开放。鼓励辖区商家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员工提供消费折扣服务。(责任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工业园公司)。

(九)安居保障。对夫妻双方均在我区企业就业,非江门户籍人员,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我区缴纳社会保险满3个月及以上,且在我区租赁房屋居住的(不包括企业提供住宿的人员和在三区自有住房人员),给予夫妻双方每年5000元的住房补贴,补贴期限最长2年。(责任部门: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十)子女教育保障。对夫妻双方均在我区企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非江门户籍),并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我区缴纳社会保险满6个月及以上,其子女可统筹安排就读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责任部门:江海区教育局)。

(十一)加强就业援助。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脱贫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建立服务跟踪台账,根据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优先向区内重点企业推荐。(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十二)强化信息对接,畅通企业招聘渠道。积极与企业对接,及时掌握企业用缺工信息,在网上用工平台登记的同时,多渠道匹配人力资源,通过设点摆摊、线上招聘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调临时用工等方式,畅通企业招聘用工渠道,切实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责任单位: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街道办事处)。

本方案提及的保障企业用工措施所需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从区级就业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企业及个人已享受其他同类型补贴的,不得重复享受本措施所提及的补贴。(责任部门:江海区财政局,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本措施自20xx年xx月xx日起实施,实施期至20xx年12月31日止。国家、省和市新出台的政策,对上述政策有调整的,按照国家、省和市的规定执行。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十一

优秀作文推荐!20xx年春运从1月16日开始至2月24日结束,为期四十天。为做好我公司20xx年春运工作,为旅客提供安全、优质的出行条件,保证旅客走得及时、安全,科学有效地防止春运期间道路旅客运输紧张,圆满完成20xx年春节旅客运输保障任务,结合本公司实际,针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指挥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物质到位、施救及时,提高道路运输事故快速救援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旅客滞留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春运期间我公司道路交通运输状况安全、有序、畅通、便捷。

为切实加强我公司春运组织领导工作,确保安全、顺利、有序地推进春运工作,特成立公司春运工作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0xx年春运期间,我公司现有县内客运线路二条,每天投入营运车辆七辆,一般情况下运力足够保障,如遇有雨、雪、雾、低温等恶劣天气特殊情况,发生运力不足或者其它突发事故,我公司还另外配备适量的机动运力作为应急之用,参与公司的应急车辆由贵exxxx、贵exxxx、贵exxxx、贵exxxx、贵exxxx成共计5辆组成。执行应急任务的车辆要经常保持技术状况良好,按时进行例检、审验,驾驶员年龄不超过60岁,3年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春运期间,容易出现雨雪雾、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天气,造成道路封、堵、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影响班车正常发车或停班,造成旅客滞留的情况;车辆在行使途中发生故障或者肇事,旅客急需疏送。一旦发生以上情况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做好社会公告、旅客分流安置等工作,并确保储备机动运力和应急物资迅速投入使用。

(一)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响应启动后,公司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及时了解事态发展情况,做好相应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各春运车辆从业人员、应急车队救援人员开通所有通信设备,随时待命。

1、参与应急救援的客运班车简单配备普通应急药品、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如车辆发生事故或路堵时供旅客使用,停车时间过长,关闭窗户,车内有空调设备的必须开启空调,保证车内温度适宜。

2、公司充分利用车辆监控平台与车辆司乘人员之间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沟通有关信息。如遇车辆无法按时返回,驾驶员应立即通知公司,并告知预测返回时间。如期间有等候旅客,应及时做好等候乘客的解释、安抚工作;若延误时间过长,不能及时投入营运,等候乘客较多,旅客严重滞留,为防止发生问题,公司应向上级部门申请同意,立即派应急运力顶替发班。

3、出现车辆故障或事故,出现旅客严重滞留等事件及时逐级上报,在取得上级同意后,由春运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机动运力,在短时间内赴突发地,配合、协助做好输送、分流旅客工作,故障车辆应立即拖至应急修理点,快速修复,尽快上路。

4、春运期间正值严寒季节,雨、雾、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雨雪天气影响车辆运行,造成旅客滞留,应及时做好滞留旅客的安抚工作,并向公司报告处理。

(二)信息发布。

通过车辆监控平台、乘务员宣传、信息网络、宣传喇叭等方式,及时发布气象、路况、班次等春运动态信息,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参考和帮助。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旅客理性选择出行时间,共同创造良好的春运和节日期间运输秩序。

春运期间要建立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按时在岗,值班电话xx。

要保持畅通,值班人员要明确职责,掌握辖区运力储备情况,接到应急救援报告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

后备人员保障方案篇十二

为做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传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_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结合全国疫情形势变化及物资供应情况,北京协和医院特制定疫情期间医学装备管理方案。

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医院专门成立了物资应急保障管理小组,由院长、书记担任总指挥,主管院领导担任专项小组组长,对接医务处、护理部、器材处等部门,负责各种亟需物资的需求与储备的动态分析研判,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物资,全力保障医院本部及援鄂医疗队物资保障工作。器材处配合小组,统筹全院医疗物资的采购、配送、调配,制定防护物资分级管理办法,实施精准管理。协同医务处、院感办、护理部、门诊部、西院事务管理处、保健医疗部等多部门加强对物资使用监管,确保物尽其用,避免浪费。每日向医院联防联控例会通报防护物资库存情况,对于库存量紧张的物资及时向全院发出预警。专项小组和各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确保重要物资应急保障体系在突发事件时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医院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态,随时调整物资保障管理工作。

疫情防控初期,防护物资紧缺,其中以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呼吸机等核心物资、设备匮乏最为明显。医疗机构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物资储备,数量可结合效期、供给能力、保障人数等因素,科学测算需求后确定。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等相关通知,结合北京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急诊等科室及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的临床实际需求,分类梳理形成《防疫设备物资目录》(表1),为医院储备防护物资提供参考。

(一)应急采购工作流程。

1.应急物资的范围。

与疫情防控相关、市场供应不充足的物资,且该类物资为感控和临床治疗所必备。

2.建立应急物资采购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

疫情期间,为尽快满足临床需求,建立物资采购绿色通道。由申请科室提出需求,交由医务处评估审核的同时器材处评估全院用量,确定规格型号,启动紧急采购及送货流程。

3.注意事项。

(1)采购的设备及物资须保证资质合格且在效期内,医疗器械类产品须有注册证。

(2)应急物资应严格验收,核对货物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效期、质量等是否与订单相符。检查货物包装是否整洁、有无破损,标识是否清晰。验收单审核通过后由供货商、使用科室、器材处三方签字确认。

(3)建立应急物资台账,加强管理,防止应急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

(4)到货后应及时做好应急采购项目采购文件和凭据的存档管理。

4.疫情防控期间采购工作安排。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采购便利化的通知》(财办库〔20xx〕23号)文件精神,对于非紧急的、因疫情防控无法开展或无法按规定时间继续进行的采购活动,可酌情暂停或延期;对于确有必要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采购活动及相关工作,尽量通过远程方式进行;对确需现场办理或开展的采购活动,需做好采购活动场所的通风、消杀、体温监测、人员信息登记等工作,尽可能减少现场人数、加大座位间隔、缩短工作时间。

(二)应急供应商目录。

1.建立应急供应商目录,如遇紧急情况,优先通过应急供应商采购物资。

2.签署紧急供货协议,对品牌、型号、供货时间等重要信息事先约定。

疫情期间来自协和基金会等慈善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赠是物资供应的重要来源之一,物资应急保障管理小组加强捐赠物资管理,保障捐赠物资物尽其用,切实发挥最大保障效能。小组负责捐赠物资管理的总体工作,成员包括协和基金会、财务、资产管理、审计、器材等多部门。

(一)捐赠物资的来源及用途应符合《卫生计生单位接收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试行)》及《_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二)捐赠预评估。

收到捐赠申请后,依据《卫生计生单位接收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试行)》(国卫财务发〔20xx〕77号)相关规定开展综合评估。情况紧急无法进行审查时,可以通过请捐赠人签署《承诺书》等方式,由捐赠人承诺其所捐赠物资的来源渠道合法合规,质量符合标准。物资应急保障管理小组出具评估意见、是否接收意见和初步分配意见。对于不予接收的捐赠,应及时向捐赠人作出解释和说明。

(三)捐赠防护物资的鉴定。

捐赠防护物资来源多样,品目繁多,为保证科学、合理、安全使用,需对其进行鉴定。

会同医务处、院感办、临床实验室、护理部等部门,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卫办财务函〔20xx〕161号文件中《医用防护物品国内标准及国外标准》,对防护物资进行鉴定。如符合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物资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如不符合医用标准、不能在临床使用,及时调拨至其他部门使用;如质量不合格,通知捐赠人,及时退回物资。

(四)捐赠医疗物资的接收和发放。

捐赠库房管理参照医院相关库房管理规定执行。捐赠医疗物资由专人负责,建立接收和发放台账、分类储存,发放原则与全院分级控发使用原则保持一致;按照“一日一汇总、一日一上报”的原则,每天汇总当天物资接收和发放情况,并上报备案;建立捐赠医疗物资管理档案,包括交接单、入库单、物资发放审批单及签收单。

(五)捐赠医疗设备的管理。

经医院批准同意接收的医疗设备,及时办理安装、验收手续;达到固定资产核算起点的,按照固定资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六)捐赠医疗物资的财务管理和使用管理。

参照《卫生计生单位接收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配合财务、资产管理和审计部门做好捐赠物资的资产核算、审计等工作,督促使用科室做好捐赠物资的使用管理。

在疫情期间,开展物资信息监测管理工作,记录每日物资出入库变化情况,统计及预测重点物资的未来需求量,对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一)库存监测与上报。

器材处定期监测物资申领情况,发现异常申领,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和反馈。如遇物资储备不足或出现临床需求量激增,导致物资紧缺,器材处统筹安排采购,及时补货。实时关注物资动态,每日监测,每日上报。根据疫情防控的情况动态调整物资监测范围。

(二)根据疫情防控进度预测物资需求量。

随着疫情的发展,防护应急物资需求预测包括两个阶段:疫情初期阶段和复工复产阶段。

疫情初期阶段:综合考虑库存量、未来日均值班人数、未来日均总量,同时结合系统中历史领用量数据,充分研判疫情期间物资需求的增长趋势,为疫情初期物资储备量提供参考。

复工复产阶段:随着复工复产的人员增加,对全院重点防护物资建立需求量预测模型——改进均值偏差法。

改进均值偏差法的模型为:需求量=(发放数量平均值+样本期内安全库存值)×疫情系数。疫情系数=复工情况下物资需求量均值/现有情况下物资需求量均值,即在复工情况下物资需求膨胀的倍数。根据模型,综合考虑门诊量、出诊医师数、床位使用率,剔除异常值,预测出不同复工情况下各种防护物资的需求量。

(一)发热门诊医学装备配置。

发热门诊属极高风险区域,需结合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和防护指南等文件,配备充足的诊断设备、抢救治疗设备、保障设备等。

诊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红外线测温仪、血压计、指氧仪、血气分析仪、某射线类检测设备(ct、dr)等;抢救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监护仪、心电图机、注射泵、输液泵、呼吸机、除颤器、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保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过氧化氢消毒机等空气消毒设备。其中除ecmo外,其余设备均为医院常用医疗设备,应按发热门诊床位数配置相应数量,ecmo为重症患者的主要救治医疗设备,必要时可院内调配使用。ct和红外线测温仪不是发热门诊常规配置的设备,为满足疫情防控要求,应及时配备安装,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二)医疗设备管理及消毒规范。

疫情防控期间,设备管理主要涉及全生命周期中安装调试、日常使用、维修维护、租赁四个环节。工作内容包括保障检查类设备的开机率、治疗设备的完好率,注重设备使用后的清洁与消毒,保障设备的合理调配。

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核酸检测实验室等极高风险区域内发生的设备故障,原则上采取“只进不出”的设备维修方式,即对于故障设备只进行同类备用设备替换,不对原故障设备进行拆机维修。待疫情解除,对故障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后再确定维修或处置方案。若高风险区域内设备发生故障且无备用设备替换,医学工程人员须严格按照三级防护标准进行个人防护后,方可进入污染区进行相关维修操作。

对除发热门诊外的急诊其他区域及普通病房等中、低度风险区域内的设备故障,医学工程人员须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将设备取回,将故障设备置于通风、清洁区域进行维修。办公区域应做好与维修区域的严格划分,以降低医学工程人员的感染风险。

设备消毒步骤:第一步,用沾有消毒剂的湿巾擦拭被消毒设备表面并除去外观污渍;第二步,用湿布擦除设备残留的消毒剂,避免其对人员造成刺激和伤害,并防止因消毒剂残留导致的设备表面变色;第三步,使用柔软干净的干布擦除设备表面的液体残迹并使其风干,保持电器绝缘性能;第四步,将使用过的湿巾丢弃至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桶中。通过以上四步操作完成设备维修前的消毒工作后,进行常规设备维修。完成维修后须对设备进行二次消毒,消毒步骤同上。完成消毒操作后,将设备返回科室继续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