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生辰邀请函范文 诞辰邀请函范文(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23:10:17 页码:14
生辰邀请函范文 诞辰邀请函范文(3篇)
2023-01-10 23:10:17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2023年生辰邀请函范文(推荐)一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本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前面也学过一些小说体裁的文章,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现在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了解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

2、扫清字词障碍。

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扫清字词障碍。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一、出示课题及目标。

二、作者作品简介。

三、字词检测。

四、速读课文,合作完成。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五、探究。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六、小结。

杨志:精细能干,但刚愎自用,对部下蛮横,粗暴。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分化。

吴用: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人和。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团结。

七、课堂总结。让我们记住这些话

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谚语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2023年生辰邀请函范文(推荐)二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本人物形象,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作品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3.感受文本“白话”语言特征,简要了解《水浒传》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4.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宋年间,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凉之地黄泥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重特大抢劫诈骗事件。当时北京大名府梁中书为了给远在首都东京的岳父大人蔡太师送生日礼物,派杨志带领一批训练有素的“特警”护送十万生辰纲,结果却被以晁盖、吴用等为首的一批犯罪分子中途劫走!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八九百年过去了,人们不仅不痛恨这伙“诈骗抢劫团伙”,反而对他们十分崇拜,津津乐道,尊称他们为英雄!这是为什么呢?欲知晓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与作品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本名彦端,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闭门著述,最终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是否只是施耐庵一人,学界尚有争议。明嘉靖时人高儒的《百川书志》云:“《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因此,也有人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合著。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目标导学二: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把握故事内容,并在浏览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文题中的“生辰纲”是什么东西?“智取”的人是谁?为何称作是“智取”?

明确:生辰纲是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智取的人是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因取生辰纲的过程中巧用计谋,故称智取。

2.梳理情节,给文章划分结构。

明确:按小说故事情节发展,可将文章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再要回言”至“唱道:……楼上王孙把扇摇”)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那汉子口里唱着”至“也这般啰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至“挣不动,说不的”)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概括性梳理,可将全文划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杨志为了应付不测处处小心,事事留意。行路策略由趁凉行路至“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的天热行路。期间对下属不讲究方式方法,“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与兵士、老督管、虞候的矛盾层层升级。

第二部分:该部分为全文的高潮,写杨志、晁盖等人的智取生辰纲。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以及杨志一行口渴的现状,于是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通过多种手段诱使杨志放松警惕,进而中计饮酒失了生辰纲。

目标导学三:探究文本双线结构艺术

1.由前面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性把握,请说说本文的结构线索是什么。

明确:杨志押运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

2.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线索也穿插其中,结合题目,说说这条线索是什么。

明确:晁吴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学法指导】

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同时存在和发展的两条线索便于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探究:为什么本文会同时拥有两条线索?请说说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及如此安排的理由。

明确:文本所采用的是最常见的“包容式”双线结构。故事的发展以一条线索为明线,另一条包容在其中的为暗线。杨志押运生辰纲的全过程便是本文的明线,明线中特别突出了杨志的小心谨慎,杨志与军汉的矛盾,以及失纲的全过程,明线构成文章的整体脉络。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则采取暗线写法,让读者猜不透,造成悬念,直到最后由暗线转到明线,读者才恍然大悟。这就使故事更加曲折,更能引人入胜,从而增强艺术效果。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时,我们大致梳理了故事情节,明确了本文行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杨志失纲的明线,一条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取纲的暗线,那么到底双方是怎样的人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呢?双方的斗智又如何体现?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精读文段,分析吴用之智

探究:仔细阅读智取生辰纲部分,说说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一、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的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入松林避暑歇息。晁盖、吴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

同样通过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候、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经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人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

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目标导学二:分析人物形象与环境,探究杨志“失纲”原因

1.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杨志这一人物,结合文中关于杨志的言行,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与他丢失生辰纲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1)对路途的凶险有着清醒的认识,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为防止遭劫,兵士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这都充分体现了杨志的精明、小心谨慎的性格特征。(2)杨志对待下属,“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这又体现了杨志粗暴蛮横、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征。

杨志的精明谨慎原本不应该产生“失纲”的结果,但是正是因为这份谨慎,才促使他将他的粗暴蛮横、刚愎自用发挥到了极点,以至于内部失和,最后军汉们非要在黄泥冈停住,并买酒中计,从而导致了他的“失纲”。

2.对自然环境的详细描写,也是本文的一大艺术特色。请你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环境的,这样描写起到了何种效果。

明确: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写“凉”来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而且写“热”又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的:有的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有的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有的通过杨志或虞候、老都管之口来写,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语言和行动来写。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例如军汉们挑着重担走不动,一再要求杨志趁早凉行路,遇到树林就要歇凉,看到卖酒就急于要买来解渴,最后连杨志也禁不住喝了半瓢,无一不是由于天气酷热引起的。从另一方面看,如前所述,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在黄泥冈松林里得以实现,就天时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所以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意描写完全是为“智取”服务的。

目标导学三:感受文本“白话”语言特征,深刻理解《水浒传》地位

探究:《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为何著名?有人说,因为它是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有人说,它创造出了一部英雄传奇;还有人说,仅以它高超的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就担得起名著二字了。同学们,请就本文所得,说说你们的意见。

明确: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本文中诸多文句,与现在的白话无异,如“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或夹杂着一些方言词,如“这畜生不呕死俺,只是打便了”中的“呕”字,这都标志了白话语体的熟练运用。而本小说的意义却在于,它以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传世,可谓开辟古今。

人物形象鲜明的英雄传奇。文中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杨志粗暴蛮横却又谨慎的双面形象,吴用、晁盖的机智形象,无一不让人印象深刻。《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

拓展:《水浒传》能列入四大名著之一不无其道理,但窥一斑还未必见得全豹,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水浒传》相关素材,阅读《水浒传》相关选段乃至全书,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魅力。

【教学提示】

课外阅读素材见光盘,可复印给学生使用。

三、课后小结

《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它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生辰纲被夺对于杨志而言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落草为寇,最终归梁山。

可取之处

知识点覆盖全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认识。

不足之处

文中所体现的智取情节,在现代来看属于违法行为,是极不可取之行为,因此,需要向学生阐述大量背景知识。由于受教学课时限制,此部分尚不完善。

2023年生辰邀请函范文(推荐)三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梳理情节,理解人物斗智斗谋的过程。

2、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杨志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杨志命运的悲剧实质是性格悲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6分钟)

听说最近同学们正在阅读《水浒传》,我想考考大家,这个人认识吗?同时出示杨志图片。学生异口同声说:“杨志。”你了解他多少?点明请学生回答,可能答不全,也不要紧,知道多少说多少。(2分钟)

看来同学们对杨志还了解不少,杨志一出场,卖刀时是这样自我介绍的:“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ppt出示这句话)从这句自我介绍中看出了什么?点名请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答到杨志很在意自己名门望族身份。

当林冲与杨志同上梁山,王伦劝二人入伙时,杨志有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廷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光。”(ppt出示这句话)这段话你读出了杨志怎样的心理?学生答杨志不愿落草为寇,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得到功名,光宗耀祖。

本来随着一系列变故,杨志博得功名,光宗耀祖的梦想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时候,柳暗花明,上帝给杨志送来了一个绝妙的机会,一个让他绝处缝生的机会,梁中书让杨志押运生辰纲,并特地休书一封,向蔡太师举荐杨志。这一次,杨志会怎么做呢?请大家打开课本137页《智取生辰纲》。ppt出示原小说回目: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首先我们来看杨志押送生辰纲。(4分钟)

二、梳理故事情节

1、杨志押送生辰纲(7分钟)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4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做法的句子,读一读。(ppt显示)(找句子3分钟)

学生浏览课文,找语句,请两至三名学生回答。学生能从文中找到的句子可能有:(1)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2)“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3)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ppt)

交流。(3分钟)

从刚才的这些语句中,我们看到了杨志是怎样押送生辰纲的?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学生答:谨慎。师:是的,他一路小心谨慎,生怕出一点儿差错。同时板书:谨慎。(1分钟)

2、吴用智取生辰纲(12分钟)

应该说杨志如此小心谨慎,一路比较顺利,哪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半路杀出了晁盖、吴用等人。杨志倾尽心血保护的生辰纲还是被劫走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吴用等人是怎样劫走生辰纲的?默读课文5——11段,小组合作,在纸上补充完整下面的故事情节:(ppt显示)(5分钟)

隐身松林,贩枣蒙志

白胜卖酒,引诱军汉

饶酒下药,智激杨志

都管求情,买酒被麻

请两至三名同学回答。(蒙、诱、激、麻用不同颜色的字)(4分钟)

如果说我们用一个“慎”字来概括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做法的话,那么用一个什么字来概括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答“智”。请同学们再细看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对他的“智”加以说明。请两名同学回答。学生答出(1)巧用天气炎热,军汉们口渴,想喝酒解渴。(2)利用黄泥冈的地形。周围七八里没人家,是个强人出没的地方,有一片松林,可以让杨志他们停下来歇息,又可以隐藏自己。(3)找准时机,完成计谋。(注意追问,根据学生回答的过程板书)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我们看到了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团结一心。(板书:足智多谋)

三、探讨杨志性格悲剧的原因(13分钟)

尽管杨志小心谨慎,但事关身家性命和前途梦想的生辰纲还是被智谋超群的吴用等人劫走了。你认为杨志丢掉生辰纲的原因是什么?跳读课文,小组讨论,谈谈你的看法。(ppt显示)(在课文中寻读3分钟,讨论2分钟,体会句子并指导朗读5分钟)

学生可能会意识到杨志失败,除了吴用等人计高一筹外,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性格原因。他蛮横粗暴、急功近利,不会与人沟通。会从这些方面来入手,将生辰纲平安押送到京城。

ppt出示:(1)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2)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3)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板书:蛮横粗暴、急功近利、不善沟通。

有时间的话品读老都管对杨志说的那段话。体悟到为人处世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

假如你是杨志,你有办法将生辰纲平安的运到东京吗?(ppt显示)(3分钟)

同学们替杨志想了许多办法,让生辰纲平安运送到了京城。但施耐庵为什么不让他送到呢?学生估计能答到生辰纲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所以作者要让它被劫富济贫的好汉们劫走。

四、师总结:(送学生两句话,关于做人方面的,结合课文内容,并且ppt出示,全班朗读)

原来杨志败就败在性格上,如果他能没有那么急功近利,懂得与人沟通,善待部下,也许他的命运就又不一样。他的悲剧命运实际上源于他的性格。(出示两句话,学生齐读)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性格决定命运,好性格决定好未来。好的性格是热爱同学,热爱生活,热爱一切。

在《水浒传》中还有人不少人的悲剧命运也是源于性格,比如林冲、武松,课外请大家从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仔细研读,近一步体会性格决定命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