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国土相关调研报告范文(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8:15:46 页码:9
最新国土相关调研报告范文(通用9篇)
2023-11-12 18:15:46    小编:ZTFB

报告通常包括题目、摘要、目录、正文、结论等部分,结构清晰。最后,报告的发布和传播也很关键,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你可以学习到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国土相关调研报告篇一

积452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5万人,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8510公顷,耕地保有量38520公顷。县境内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矿产资源富集,点多、面广、矿种全,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加工、经营的企业达350余户,占全州矿业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且无证非法矿点多达500余个,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主体复杂、手段隐蔽、量大面广,查不胜查、防不胜防,管理难度大,执法监察难度更大。

一、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的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准的面积;二是经营性用地逐步实现市场化配置,土地取得成本较高,部分土地使用者为了达到少出钱多占地的目的,通常采取少批多占的手段非法占用土地。

(二)未批先用。由于国家取消了县级人民政府的农用地转用和土。

地征收审批权,经营性用地全面实行市场化配置,部分土地使用者为。

了规避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依照法定程序或不经最终审批机关批准,通常采取隐蔽、突击施工等手段在短期内迅速实施非法占地行为,以造成对土地的破坏来达到其非法占地的目的。

未经批准非法入市交易或者擅自改变原批准用途。

(四)农村集体土地非法流转(以租代征)。一是少数基层干部和村。

民法制观念淡薄,为了局部和短期利益,打着联营、联办村社企业或。

者为集体谋利益的幌子,擅自转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二是部分土地使用者为了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甚至采取“以租代征”的方式非法占用集体土地从事非农业建设活动。

(五)无证采矿(以探代采)。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极少数人无视国。

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私挖滥采和仅持勘查许可证非法采矿的现象仍时。

有发生。

(七)越界开采。由于资源枯竭,一些矿山企业以增加地方财政和。

企业收入为由,擅自将不属于自己矿界内的矿产资源以挂靠或承包等。

形式转让给他人开采或自行开采。

(八)无证加工、经营矿产品。部份乡镇和企业的法制观念比较淡。

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无证非法从事矿产。

完善,国家对土地、矿产资源的管理和监控逐步强化,市场化配置资。

处矛盾焦点的风口浪尖,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异常严峻和繁重。再加之我县无耕地占补平衡及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县将面临土地供需矛盾的凸显期,违法用地反弹的压力很大。未批先用、少批多占、改变用途和农村集体土地非法流转(以租代征)等违法用地依然是今后土地违法案件发展的新趋势。此外,由于县境内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鸡窝矿等小型矿点分布多而零散,管理和监控极为不便,在加之极少数基层干部以及企业法制观念淡漠,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对本地区的非法矿业活动不仅不加以制止,有的甚至公然为其提供便利和保护。所以无证采矿特别是以探代采、越界开采和非法转让矿产资源或矿业权等违法违规问题亦将是今后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发展的新趋势。

二、存在的问题。

2004年,_提出了走出“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路子,全面推行动态巡查责任制,这个新思路、新路子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是当前困扰我县国土资源执法难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管理手段,行政监督。

措施还不完善,再加之受人员、经费、编制等的限制,基层行政执法监。

管力量相对薄弱,国土资源动态管理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二)部门联席会议与联合执法协调机制虽已建立,但由于相关制。

于软,致使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制止和查处。

(三)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制止难、查处难,执行更难。由于国土资。

源违法行为的诱因大多与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有关,政府行为导致的“先上车,后买票”现象,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致使大量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同时,由于受体制改革不完善等的影响,帽子“”虽然上收,但是部门预算经费还在地方财政,所以主管部门在查处执行这些案件容易陷于两难的尴尬境地。

(四)行政执法机制不完善,按现行法定程序规定,办案时间拖得。

过长,费用高、难于操作,在加之行政强制措施有限,缺乏强有力的手。

段。法律赋予主管部门检查、调查、制止和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处分建议权,但没有强制执行权。一宗案件从立案到执行整个时间跨度较长,少则二、三月,多则一两年。一方面给国家、集体或个人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导致一些案件最终无法执行,为执法监察工作埋下隐患。

(五)部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关规定太过原则,适用性和可操。

作性较低,不利于实际执行操作,且执法手段软弱,制约了行政执法。

与行政处分和刑事司法的衔接,部门行政处分建议权大多时候形同虚设,“执法难、难执法、法难执”的现象依然存在,执法的对抗性越来越大,抗拒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行政、司法监督。

机制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三、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扩大宣传普及面,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珍惜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法制观念,4增强保护国土资源特别是保护耕地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及时有效的发现和制止正在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因此,当前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和基层国土所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加大执法检查办案装备投入,充实执法力量,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上下协调、整体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动态巡查与执法检查长效机制,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开发秩序。

(三)建议省、州国土资源及相关主管部门,尽快制定出台集体土。

地流转细则或办法,以法律或规章的形式明确集体土地入市条件、流。

转方式以及相关权力、义务等,弥补法律法规的空白,规范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

(四)建立完善部门协作、整体联动工作机制,为行政执法与行政。

处分和刑事司法衔接提供保障。进一步强化与公安、检察、法院等司。

法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和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各方监管力量,强化统筹协调,切实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查处力度,狠抓典型案件的公开曝光处理,扩大影响面和教育面,增强执法威慑力。

(五)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行政机。

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其适用性和可操作。

性更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问责制。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与行政问责和刑事司法衔接长效机制,完善行政处分与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机制,确保移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案件移送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国土相关调研报告篇二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探讨。

一、当前在土地使用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的前瞻性和稳定性不强。当前,我们在如何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和长远根本利益的矛盾上还不够科学协调,普遍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导致建设项目低水平重复、盲目建设、短期行为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土地利用在整体规划上缺乏前瞻性和稳定性,造成土地资源和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2、部分农业与非农业用地利用率低,土地使用单位效能不高。随着各行业的迅速发展,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与农争地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随着耕作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实际务农人数需求量不断降低,导致农村闲置劳动力大量增加。同时由于务农收益过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幅增加等复杂原因,造成了土地使用分散、闲置、流动性差,甚至出现了撂荒现象,与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严酷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在非农业用地方面,由于受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制约,也普遍存在不能地尽其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部分土建工程建设达不到规定容积率标准,造成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2)部分生产企业受市场取向、资金短缺、产业导向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获取土地后,无力投资建设,造成土地闲置;或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形成半截子工程。

3、农村居民点建设无序,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我国农民普遍采用自然村落群居方式,有的地方还是个体散居分布。这些农村居民点大多自然形成,建设无序,布局不尽合理。且随着人口城镇化的进程步伐加快,一些农村居民点减少,“空心村”现象比较普遍,不仅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

4、土地使用监管工作还不够到位,人们珍惜耕地观念还不强。虽然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土地保护工作,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容易受到局部或片面利益的驱使而受到种种干扰,致使土地保护的监管工作难以到位,成效大打折扣。再者,由于农耕地难以快速创造经济价值,和诸多开发项目的高收益及快增值相比,人们心中的天平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发生倾斜,致使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往往只是体现在口头上或文章中。

二、化解土地管理、使用难题的方法途径。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土地使用现状,根据合理利用土地的一些规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学习宣传土地保护工作的力度,教育引导全社会高度关注土地保护,切实树立保护土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根本观念,正确对待和处理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与保护土地的辩证关系,树立长远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做到科学、协调发展。

2、增强法制观念,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不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府保护、监管职能和执法力度。在我国目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条件下,要尽快实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目标,就必须依靠法律的保障,加强法律监管力度,对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纪现象给予制止和严惩。

3、在土地规划建设方面,因地制宜、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实现时间和空间的最佳组合。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体现其完整性、科学性、可行性、扩展性和权威性。

4、加大农田基本建设,积极展开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据土地整理的有关资料表明,不同类型地区通过农耕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5%~10%,农作物单产也可大幅度提高。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盘活现有农村土地的新途径。对于撂荒土地或一些农民无力或不愿耕种的土地,按照平等、互利、自愿原则,采取出租、转让、转包等方式促进耕地规模化生产经营。对于荒地、荒滩、荒山等,可以采用公开招标、拍卖、协商等方式承包给单位和个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在工业用地方面,实行用地总量限制,通过限制土地供应量,改变工业用地外延扩张式的发展模式,走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盘活土地存量资产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遵从产业链内在规律,积极促进企业集聚和功能整合,提高土地容纳度,降低物流成本,努力促进大中小企业配套、上下游产业联动,以此推动集群产业和簇群经济发展;转变厂区建设贪大求全的旧观念,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建设高产田”的思路进行“二次创业”,通过“腾笼换鸟”等举措,大力回收利用闲置土地,提高闲置厂房利用率;鼓励现有企业利用存量土地增加投资,支持企业改造单层厂房,发展多层厂房,积极引导企业节约用地、集约用地。

用缴纳费用额度,合理调节土地使用成本,保证国家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运用经济杠杆体现政府发展导向,提高非农业用地的单位效能。

6、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城镇建设,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小农经济模式。可以根据本地区人口密集程度、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生产等因素综合考虑适当并村,集中进行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此举便可腾出村庄占地改作良田等用途。

三、我县促经济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的工作新探索。

金庄经济园区“镇区合一”的管理模式以及“万人社区”的高标准规划,对缓解土地资源紧张与经济建设用地量增大之间矛盾,实现土地科学高效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也体现了政府在保护土地工作决策上的高屋建瓴、深谋远虑。

6月,经济开发区与金庄镇“镇区合一”,确立了“以区带镇,以镇促区”的发展思路,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新的园区管理体制适应本地区新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时代要求,突破了传统的行政和职能区划,继承和发挥了综合管理优势,充分照顾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生产特点,有效开拓了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渠道。既从根本上保护了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又为农民致富及区域发展改善了条件,拓展了空间;既实现了城乡互助共融、互惠共进的发展目标,又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综合资源整合利用,尤其是能够实现土地的高效规划与合理开发,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

在城镇规划的建设过程中,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们县针对空心村和小村土地浪费严重现象,本着节约用地、方便群众的原则,重点对水泉、金庄两地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的规划,实施合村并点,倾力打造了两个“民生殷实、设施完善、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万人社区。这样既保护了土地的生态功能,为农业和农村发展保留了足够的空间,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之间的矛盾,实为一举多得。

“镇区合一”和“万人社区”的模式都是我县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集约高效使用土地的有效探索,也充分体现了我县在土地合理利用上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对下一步全县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用地与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是在我国今后发展过程中不容回避的矛盾,而且必将愈加突出。我们只有精心合理地规划,科学高效的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减少浪费,提高能效,才能有效化解这一矛盾,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新道路,也为子孙后代守住这世代家园。

国土相关调研报告篇三

(詹忠)。

会理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南端,攀西资源开发区腹心,辖6个工业(生态)园及50个乡镇304个行政村,幅员面积452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5万人,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8510公顷,耕地保有量38520公顷。县境内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矿产资源富集,点多、面广、矿种全,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加工、经营的企业达350余户,占全州矿业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且无证非法矿点多达500余个,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主体复杂、手段隐蔽、量大面广,查不胜查、防不胜防,管理难度大,执法监察难度更大。

一、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的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一)少批多占。一是受农村特定生活习惯与条件的限制,农村宅基地大多数占地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大部分村民建房都要超出批准的面积;二是经营性用地逐步实现市场化配臵,土地取得成本较高,部分土地使用者为了达到少出钱多占地的目的,通常采取少批多占的手段非法占用土地。

(二)未批先用。由于国家取消了县级人民政府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权,经营性用地全面实行市场化配臵,部分土地使用者为了规避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依照法定程序或不经最终审批机关批准,通常采取隐蔽、突击施工等手段在短期内迅速实施非法占地行为,以造成对土地的破坏来达到其非法占地的目的。

(三)改变用途。一是部分村民钻国家政策的空子,以修建农业结构调整用房的名义,借机建造永久性住房或商业用房;二是划拨土地未经批准非法入市交易或者擅自改变原批准用途。

(四)农村集体土地非法流转(以租代征)。一是少数基层干部和村民法制观念淡薄,为了局部和短期利益,打着联营、联办村社企业或者为集体谋利益的幌子,擅自转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二是部分土地使用者为了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甚至采取“以租代征”的方式非法占用集体土地从事非农业建设活动。

(五)无证采矿(以探代采)。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极少数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私挖滥采和仅持勘查许可证非法采矿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六)非法转让矿产资源或矿业权。部分矿山企业法制观念淡漠,擅自采取井巷工程承包等名义非法承包、租赁或者买卖、转让矿产资源。

(七)越界开采。由于资源枯竭,一些矿山企业以增加地方财政和企业收入为由,擅自将不属于自己矿界内的矿产资源以挂靠或承包等形式转让给他人开采或自行开采。

重建与扩大内需保增长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矛盾十分尖锐,_门尤其是基层国土资源执法_门,身处矛盾焦点的风口浪尖,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异常严峻和繁重。再加之我县无耕地占补平衡及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县将面临土地供需矛盾的凸显期,违法用地反弹的压力很大。未批先用、少批多占、改变用途和农村集体土地非法流转(以租代征)等违法用地依然是今后土地违法案件发展的新趋势。此外,由于县境内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鸡窝矿等小型矿点分布多而零散,管理和监控极为不便,在加之极少数基层干部以及企业法制观念淡漠,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对本地区的非法矿业活动不仅不加以制止,有的甚至公然为其提供便利和保护。所以无证采矿特别是以探代采、越界开采和非法转让矿产资源或矿业权等违法违规问题亦将是今后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发展的新趋势。

二、存在的问题。

2004年,_提出了走出“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路子,全面推行动态巡查责任制,这个新思路、新路子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是当前困扰我县国土资源执法难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管理手段,行政监督措施还不完善,再加之受人员、经费、编制等的限制,基层行政执法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国土资源动态管理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二)部门联席会议与联合执法协调机制虽已建立,但由于相。

关制度措施跟不上,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落实不到位,上下协调不够,部门衔接脱链,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执法力度不严、执法不到位,失之于软,致使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制止和查处。

(三)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制止难、查处难,执行更难。由于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诱因大多与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有关,政府行为导致的“先上车,后买票”现象,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致使大量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同时,由于受体制改革不完善等的影响,“帽子”虽然上收,但是部门预算经费还在地方财政,所以主管部门在查处执行这些案件容易陷于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三月,多则一两年。一方面给国家、集体或个人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导致一些案件最终无法执行,为执法监察工作埋下隐患。

(五)部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关规定太过原则,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较低,不利于实际执行操作,且执法手段软弱,制约了行政执法与行政处分和刑事司法的衔接,部门行政处分建议权大多时候形同虚设,“执法难、难执法、法难执”的现象依然存在,执法的对抗性越来越大,抗拒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行政、司法监督机制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三、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扩大宣传普及面,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珍惜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法制观念,增强保护国土资源特别是保护耕地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二)动态巡查既是_“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方针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又是唯一相对主动的执法措施,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制止正在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因此,当前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和基层国土所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加大执法检查办案装备投入,充实执法力量,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上下协调、整体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动态巡查与执法检查长效机制,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开发秩序。

(三)建议省、州国土资源及相关主管部门,尽快制定出台集体土地流转细则或办法,以法律或规章的形式明确集体土地入市条件、流转方式以及相关权力、义务等,弥补法律法规的空白,规范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

(四)建立完善部门协作、整体联动工作机制,为行政执法与行政处分和刑事司法衔接提供保障。进一步强化与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和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各方监管力量,强化统筹协调,切实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查处力度,狠抓典型案件的公开曝光处理,扩大影响面和教育面,增强执法威慑力。

送工作机制,确保移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案件移送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国土相关调研报告篇四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建设都要落实到土地上,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程度是它的生产规模、水平和特点的集中反映。本文将为你提供土地利用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

根据县_会20**年工作计划安排,经县_会主任会议研究,组成调研组对县人民政府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组根据调研内容,及时就调研重点、调研方式等与县国土资源局联系后,一是于20**年8月27日到国土资源局召开局班子成员、规划股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听取国土局关于xx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工作情况汇报,座谈了解相关工作情况。二是到国土局规划股、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查阅相关资料。三是与负责修编工作的作业单位“昆明麦普房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进一步核实了解修编工作各工作阶段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情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自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已于1987年和1997年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和修订。自2005年起,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开发格局的深刻变化,开展了第三轮规划,规划期为2006-2020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认真贯彻党的_精神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_、_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土地管理的决定、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成立了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方案》。通过依法进行公开招标,确定昆明麦普房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技术作业单位,部署开展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通过县国土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技术作业单位的努力,修编工作已取得阶段性突破,预期目标能圆满实现。

(一)土地调查工作圆满完成,为规划修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查清全县土地资源状况,县人民政府根据省、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从2008年底开始,一是对农村部份的调查,完成调绘面积达2804平方公里、图幅144张,工作成果已于2009年底通过省级验收并报_备案。二是完成了县城约8平方公里的城镇土地调查工作。三是即将完成一般集镇(包括洛泽河和牛街集镇等各2平方公里)的土地调查工作。

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更加准确地查清了全县土地资源状况,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

(二)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进展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昆明麦普房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在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的密切配合下,到目前为此,已完成规划修编工作方案规定的“前期准备、专题研究、编制规划大纲及评审”前三个阶段工作任务,现正在进行第四阶段即乡镇规划修编。

1、从2009年3月开始,开展了《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xx县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xx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xx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xx县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xx县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研究》和《xx县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研究》共七个专题研究,并于2009年7月通过县级初步审查并报经省、市审查通过。

2、在前期专题研究基础上,从2009年6月开始,编制完成了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xx县级规划大纲说明,《各类用地空间布局图》、《基本农田调整分析图》、《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图》(简称“三张图”),并在2009年12月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并在2010年5月备案。

3、目前,作业单位已编制完成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xx县级规划文本和图件,即将完成十五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和图件成果,成果编制完成后报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并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三、规划修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在规划图件的编制中,制图规范还存在困难。

按照制图规范的要求,虽然对图式样式给定了明确的rgb(色标),对字体的大小、线性的宽度等已有明确规定。但仍有一些图层无法确定其样式,如线状地物中河流的宽度及rgb,基础数据的最小上图面积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设施(如道路、公路)面跟线的转换要求等还没有给定标准。

(二)规划文本的编写难度大。

在县级规划文本的编写过程中,规划用地的布局和实际用地需求总是在进行不断的微调,致使规划文本编写难度增加。而在乡级规划文本编写过程中主要存在基础资料缺乏,同样给文本编写增加了难度。

四、下步工作意见、建议。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正是全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机,规划能否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显得至关重要。针对全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对下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强化宣传、加快进度、确保规划修编工作如期实现。

在规划修编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继续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充分利用好已取得的《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等七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加大工作力度,抓紧完成乡级规划修编,圆满完成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任务,切实做好初审、报批等后续工作。

(二)加强协调、确保规划修编规范统一。

县人民政府要继续加强与市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和作业单位等相关部门的协调,确保下一级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超过上一级规划确定的控制规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上一级规划确定的保护目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合理,确保县、乡规划修编相关文本、数据、图件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确保规划实施责任与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规划的实施就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才能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因此,就必须落实规划实施的责任,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不批就占、少批多占”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要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搞好开发复垦,进一步加强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依法管好土地。

国土相关调研报告篇五

根据市_会年初工作计划安排,我委在_会分管领导带领下,于月日至日深入部分镇街和部门,对xx年以来我市土地利用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三年来,根据国家有关宏观调控精神,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为实施我市“一路三化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坚决彻_、_关于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市场的重大决策,各级成立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发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系列文件,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安排工作人员,保证工作经费,国土、财政、建设、农业、监察、审计等部门紧密配合,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保持高压态势,通过加大土地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使各级干部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得到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得到增强,依法管理土地步入有序轨道。如xx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重视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相继制发了《关于xx场控规控建情况的紧急报告》、《关于严格控制建设及建设用地的通知》、《关于禁止土地非法转让的通知》,xx年来无新的违规建筑和违法占地。

(二)加大各种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针对目前我市部分镇街违规越权办理城镇建设相关手续、违法收取土地出让金和建设配套费的较为普遍现象,近年来市政府多次部署、组织相关部门深入镇街调查摸底,出台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对部分镇街违规越权办理建设相关手续调查处理的通报》(xx府函【】号),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分析存在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及今后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对于迅速遏止和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规范、执行土地管理各项制度。通过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土地管理机构。建立了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用地贮备收购制度,统一了建设用地审批、房地产权证的发放、征地补偿安置实施主体及相关政策,不断规范完善各项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规范土地供应管理对所有建设用地实行集体会审和用地公示制度,符合招标拍卖条件的一律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并规定底价,xx年共收取土地出让金万元xx年达亿元今年月入库数万元有效地抑制了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增加了政府的土地收益。

(四)加强拆迁工作管理。坚持依法拆迁,坚持政策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情理法拆迁,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完善政策,加大宣传,齐抓共管,公开阳光作业,确保了东部新城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顺利推进,既保证了建设发展,又维护了社会稳定,取得了较好成效。

(五)狠抓遗留问题的解决。结合深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狠抓了“两证”遗留问题办理,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加大了对历年拖欠农民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清理兑现力度,为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工业园区存量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新增建设用地难和存量建设用地闲置的矛盾并存,据最新统计,个工业园区闲置一年的土地占供地总量的闲置一年以上未动工的占。xx开发区个别单位用地闲置长达十年以上。

(二)正确处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依法办事的关系各地实际运用中依然有差距,对贯彻法律法规严格土地管理防止新的遗留问题发生的政治敏锐性、警觉性在认识上依然有差距。个别地方认为按规定办手续,占用时间长,发展受到了影响。

(三)土地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发现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手段薄弱,对如何预防构建防范体系研究不够。今年市政府通报xx年以来部分镇街违规越权办理建设相关手续项目是个。

(四)对群众反映东部新城征地拆迁补偿后期工作的一些迹象应引起足够重视,防止新的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对遗留的城镇、场镇国有公房“两证”的办理同样应引起重视,防止象xx办事处、xx场办公楼未完善手续的类似情况的发生。

(一)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上来,切实增强对严格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落实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作为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检验。必须正确处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各项改革,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档案建设和基层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土地法制,建立严格、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制度,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建设,规范土地市场运作。强化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活土地二级市场,土地征用、划拨、出让、转让等工作,必须由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实行用地集中统一计划供应,经营性用地必须按“招拍挂”方式进行出让,严禁违规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价管理,及时调整更新和公布基准地价,健全地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严格实行土地出让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做到应收尽收。

(三)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大土地管理执法力度。一是严格按出让合同约定加强建设用地跟踪管理。严禁闲置、囤积、炒卖土地。对用地单位闲置的土地,严格按照《_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二是加大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建立公开的土地违法立案标准,以利社会各界监督,建立国土资源与监察、审计等部门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既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又查处违法责任人。典型案件要公开处理。防止有案不查、违法不纠、执法不严的现象发生。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妥善处理,总结经验教训。

(四)加强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法制秩序。健全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凡涉及改变土地利用方向、规模、重大布局等原则性修改,必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也不得擅自修改。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及村镇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土地存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五)牢固树立遵守土地法律法规的意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土地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和保护耕地的极端重要性,本着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严格依法管理土地,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进一步提高依法管地用地的意识,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合理用地。对违反法律法规批地、占地的,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国土相关调研报告篇六

2018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盯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两项基础性底线性工作任务,聚焦重点工作,强化责任落实,不断破解难题,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按照《关于报送上半年工作总结的函》要求,现将2018年上半年全市国土资源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国土资源领域生态保护工作扎实开展。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教训,在全面整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排查整治的基础上,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1、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工作科学有序开展。一是全面清理核查,摸清情况底数。经核查,全市各级各类保护地内矿业权129宗(探矿权110宗,采矿权19宗)。其中,自然保护区内69宗(探矿权57宗、采矿权12宗),涉及2个国家级、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他保护地内矿业权60宗(探矿权53宗,采矿权7宗),涉及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随着一些保护区功能调整和界限的确定,矿业权数量会有一些变化。全面摸清了保护地内矿业权出资性质、勘查程度、开采现状等情况,全面停止了保护地内矿产资源审批事项。二是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系统谋划。市委、市政府将矿业权退出工作纳入县区政府2018年经济社会目标责任管理考核内容,市_会、市政府列为2018年度工作重点。我局组织相关县区赴张掖市学习考察祁连山保护区矿业权分类退出工作经验,邀请省厅领导到我市解读培训相关政策。按照省政府办《关于印发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业权分类退出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17〕194)和《关于开展全省各级各类保护地矿业权分类处置的意见》(甘政办发〔2018〕85号)精神,反复调研和征求意见,起草了《陇南市各级各类保护地矿业权分类处置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三是反复调查核实,及时启动退出。通过大量扎实的前期基础工作,按照推进时间节点要求,目前,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内69宗矿业权,已完成19宗矿业权上报注销工作(探矿权18宗,采矿权1宗),其中:文县7宗,两当4宗,康县3宗,成县3宗、徽县2宗。2、绿色矿山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一是强化规划管控和目标管理。《陇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将绿色矿山纳入主要内容,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推进计划。二是建立责任体系和标准体系。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将其纳入了2018年度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了评估考核机制。三是强化督导指导和推进落实。开展绿色矿山创建的自评、选优和推荐活动,力争年内上报审批18户绿色矿山。四是严格执行绿色准入管理。新建(在建)矿山严格落实绿色矿山标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在“三方案”审查和矿业权出让审核中严格准入标准,督促矿山加快改造升级。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已闭库尾矿库土地复垦工作不断加强。《陇南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2018-2022年)4月中旬通过省厅评审。认真开展《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备案和治理保证金提取工作,矿山《方案》编制备案率、保证金缴存率达到100%,累计缴存保证金万元。全市累计投入治理资金万元,重点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比较明显。对已公告闭库的63座尾矿库,全面排查摸底,督促进行土地复垦。目前,6座已公告销号,不再纳入尾矿库管理;49座已完成复垦,即将开展验收;7座正在进行复垦;文县1座无主闭库尾矿库,将由文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复垦。

(二)充分发挥行业职能,保障发展和助力扶贫攻坚主动作为。在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省对深度贫困地区国土资源支持政策措施,为扶贫攻坚提供有效保障。1、用地保障及时高效。上半年全市共报批建设用地29件,面积亩;征收土地亩,其中市本级450亩;供应土地14宗,面积亩,土地成交价款亿元。武都区橄榄小镇建设项目规划10个地块1500亩,已报批4个地块500亩。武九高速、渭武高速、徽两高速等重大项目用地报批中的各种难题正在加快解决。对5个深度贫困县区按照支持政策,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实施用地特殊审批和监管政策,允许基础设施、移民搬迁和民生项目边建设边报批、边占边补。2、城乡增减挂钩工作稳妥推进。5个深度贫困县区将灾后重建、搬迁避让、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深挖潜力,做大指标,力争实现指标交易收益最大化。一是强化督导落实,做好前期工作。赴陕西省西安市、渭南市就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学习考察,先后三次召开深度贫困县区工作对接会和现场推进会,报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通知》。二是积极对接协商,开展对口交易。在多次与青岛市反复对接、充分协商的基础上,3月27日青岛陇南东西扶贫协作活动周期间,在两市领导的直接推动下,促成青岛市与我市签署《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调剂框架协议》。三是编制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落实。截至目前,宕昌县、西和县、礼县已编制完成实施方案并通过省上评审,复垦指标3563亩,已上报待批。武都、文县实施方案编制也已完成,已上报省厅进行审核,复垦指标1300多亩。3、项目资金支持扶贫成效明显。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重点向深度贫困县区、乡镇、村倾斜,为特色农业发展、贫困群众增收增效等提供项目支撑。2018年省、市立项土地整治项目17个,建设规模公顷,总投资9370万元。其中9个项目、公顷、投资4470万元,全部安排给5个深度贫困县。已完成设计预算评审工作。2018年全市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亩,超省级下达任务1万亩,共40个项目(其中国土部门34个,农发、水保部门4个),总投资万元。目前,3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五)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资源保护和行业监管职责全面落实。按照“国土资源质量提升年”要求,强化履职监管,严格执法检查,行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1、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认真贯彻落实_中央、_《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严格落实县区、乡镇政府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严格实行目标责任考核。永久性基本农田“红线”划定后,“永久性基本农田不得擅自占用”的观念在全社会普遍树立,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土地规划管控严格,土地预审、报批、征地、供应和批后监管工作依法规范。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到位,达到耕地数量和质量平衡。2、矿政管理严格规范。第三轮《陇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审议通过,新设矿业权严格落实规划生态“红线”,禁止选址在各级各类保护地和生态敏感区域。严格矿业权审查审批管理,上半年共核查上报探矿权延续登记40个、采矿权延续登记5个、采矿范围划定申请4个。认真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严格“三率”指标,考核监督矿权人按照勘查开采方案作业。3、行业安全监管责任有效落实。我局下发了《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双查双整”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工作制度,系统内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常态化开展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县区整改。4、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扎实开展。市政府下发通知、我局下发实施方案,及时部署卫片执法检查工作。3至4月期间,先后两次开展了督查检查、市级验收工作。5月下旬,按照省级验收反馈的问题,市政府对7个县区下发了整改督办通知。目前,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正在审核数据成果。按照省厅审核结果:一是我市土地监测图斑1674个。经核查,全市违法用地169宗(未含两徽高速),占用土地亩(耕地亩),其中:非立案处理38宗(农村公益项目等),立案查处131件,已结案126件,未结案5件(文县3件、武都区2件),结案率。二是矿产图斑47个,经核查,违法图斑44个,涉及5县区,其中:金矿1个(以采代探),建筑用石料3个、砖瓦粘土40个,全部立案查处,均已结案,结案率100%。47个下发图斑中进入填报系统的28个,已上报数据成果。5、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和信访秩序总体稳定。加强各类保护区、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监管,持续开展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整治工作。基层国土所坚持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行为。全市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54件、矿产违法案件5件;核查省厅下发的违法线索12件,市局受理12336电话等群众举报线索8件。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系统共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11件;市局接待来访群众54人次,受理来信来访14件、信访复查2件、行政复议12件,均已依法依规处理和妥善解决。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国土资源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特别是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中还存在很多矛盾、困难和问题:

(一)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工作任务重、难题多。我市各级各类保护地矿业权设置多达129宗,矿业权退出工作涉及矿权人重大利益,矛盾和难题集中。特别是对补偿退出的,补偿资金数额巨大,按照“市县为主、省级补助、争取中央支持”政策,我市地方财政困难,筹措落实补偿经费是关键性的难题。

(二)绿色矿山建设历史欠账大。绿色矿山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策引导扶持和技术、资金的支撑,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好的工作。我市矿业开发历史长,矿山环境治理欠账大,历史上大规模无证开采、乱采滥挖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造成很大困难。

(三)落实深度贫困地区国土资源支持政策措施还有差距。深度贫困县区、乡镇的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和民生项目允许“边建设边报批、边占边补”,但普遍存在只用不报、只占不补等问题,在2017年度土地卫片执法中利用支持政策消除的这类违法用地面积亩,后续报批任务艰巨;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区域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后“一户两宅”、“建新不拆旧”等问题,制约着项目实施和结余指标跨省交易。

(五)经费落实不到位影响土地调查工作开展。“三调”工作全市预算总额万元,目前仅5县区落实省级补助经费共530万元;农房补充调查工作全市经费预算共万元,目前仅2个县共落实县级经费90万元。如不加快解决,今年调查工作进度任务将难以完成。

(六)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彻底解决。落实“一窗受理,并行办理”难,房产交易和登记从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还未实现;数据整合难,除市本级外,各县区以往分散登记时形成的资料不完善,遗留问题多,数据整合还未完成;以往分散登记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渐呈现,部门衔接、政策执行、登记效率、登记能力等需要进一步加强。

(七)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市政府2018年为民办实事方案确定的地质灾害群防预警员一万名,补助经费6000万元,各县区还未落实到位;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进度需进一步加快;渭武高速、武九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和山区乡村公路等各类工程建设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突出。

(八)项目用地报批问题多。近年来,我市土地卫片违法用地主要集中在各类项目上。武九高速、渭武高速、徽两高速等重大项目用地报批,涉及自然保护区、征地农民社保资金落实等各种疑难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异地搬迁和公益民生项目,普遍存在不按规划选址、占用基本农田等问题,造成用地报批困难。5个深度贫困县区这些项目允许“边建设边报批、边占边补”,但其他4个县不属于政策支持范围,虽然非立案处理,但后续完善用地手续困难。

(九)历史遗留的砖瓦厂监管难度大。近年我市矿产卫片执法违法图斑主要是砖瓦粘土矿,2017年度44个违法图斑中就有40个。这些砖瓦厂业主反复变化、时关时停,违法图斑反复出现、多次查处。因系灾后重建期间政府鼓励开办,受农村建房需求等因素影响,取缔关闭难度大,规范管理又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土地规划,成为基层监管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年初省、市确定的8大项21项国土资源工作,把重大工作的推进落实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准确掌握中央、省市的工作要求,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明确思路,强化推进落实措施,确保按照省市时间节点要求,稳步推进实施、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稳妥推进保护地矿业权退出工作。按照省、市统一要求,进一步健全领导指挥机构,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要求,督促落实各县区政府的主体责任,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协作,严格政策标准,按照“一矿一策”的原则,坚持分类施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方案的制定、完善和实施作为矿权退出的有效推手。要紧盯时序进度,突出环境恢复治理,严格验收把关,做好廉政风险防控,确保矿业权退出工作科学有序推进,完成今年年底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应退出矿业权总数的40%以上的任务。

(二)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按照我市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和年度任务,今年力争全市18户矿山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完成上报审批工作,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结合矿业权退出和抓好绿色矿山建设,统筹推进历史遗留和新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各级各类保护地矿业权逐步退出前严格验收把关,完成土地复垦和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保护地以外保留的矿山,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历史遗留的无主矿山,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恢复治理,彻底解决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三)用足用活用好扶贫攻坚国土资源支持政策和措施。一是进一步深化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脱贫攻坚困难和需求,用足用活用好用地保障、增收增效、项目资金争取等各项支持措施;二是加强实施监管,严格控制政策实施范围,防止扩大政策适用范围;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增减挂钩工作进度,集中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点“一户两宅”等问题,力争尽快实现西和县、礼县和宕昌县3563亩复垦指标跨省调剂,武都、文县尽快完成1300多亩实施方案的评审审批;四是对5个深度贫困县区的基础设施、移民搬迁和民生项目用地,尽快报批完善用地手续,切实解决“只用不报、只占不补”等问题。

(四)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房补充调查和不动产登记工作。一是尽快解决调查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做好调查单位招标选取工作,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调查工作,确保按照进度要求完成今年调查任务。二是重视解决以往“二调”等工作中遗留的问题,全面纠正的地类、利用现状与土地规划、实际情况不符合、不准确等问题。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不动产登记窗口工作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视频会议精神,集中整改突出问题。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便民利民改革、“四办”改革和“最多跑一次”要求,不断推进窗口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妥善解决以往分散登记时形成史遗留问题,提高登记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全力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对市政府2018年为民办实事方案确定的10000名群测群防预警员,尽快解决补助报酬问题,将群测群防预警员落实到位。二是盯紧重点区域和重要时段,做细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工作,准确监测预警,严格应急值班,快速应急处置,全力落实好汛期防灾措施。三是做实防灾应急预案,大力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做好防灾宣传和群测群防工作。四是推进陇南山区国家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及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工作,做好专业监测点建设,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五是督促各县区加快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全部在今年年底前竣工。

(六)切实做好用地保障和耕地保护工作。一是巩固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严格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考核落到实处,确保全市耕地保证有量在万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万亩以上。二是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工作。全力跟进渭武高速、两徽高速、五九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积极落实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的若干政策措施。三是深化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严把“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和新增产能、落后产能用地用矿闸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支持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七)扎实做好矿产资源管理和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认真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对各类各级保护区内违法探采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整治,防止问题反弹和整改措施弱化,确保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落实到位。二是保障重大建设项目砂石料供应工作。根据矿产资源规划,合理布设砂石矿采矿权。三是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砖瓦厂问题。督促各县区进一步全面排查清理,按照“规范一批、淘汰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分类整治规范,逐步解决砖瓦厂违法用地、违法采矿等问题。四是继续开展好“双产双整”和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严厉打击无证开采等违法行为,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着力提高行业安全监管水平。

(八)依法做好执法监察和信访维稳工作。一是全面完成土地卫片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在查处到位的基础上,对符合报批政策要求的各类项目,督促做好用地报批工作。二是严格执法监管。加强基层执法巡查,持续开展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清理整治工作,严肃查处各类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重大案件,严厉追究自然保护区内涉矿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三是做好国土资源领域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排查化解工作,重视初信初访办理,及时就地解决化解信访诉求,确保全市国土资源信访秩序稳定。

(九)强化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措施。为做好以上工作,经汇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近期将召开全市国土资源重点工作推进会,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我局将强化督查考核,对各县区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开展督促检查。同时,将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切实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和重点工作两手抓、同部署、同推进。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引领,切实解决全市系统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持续转变作风,着力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攻坚能力,着力破解难点问题,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努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

国土相关调研报告篇七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引发农产品质量不良的因素,包括自然与人为两个方面,其中生态环境,即水、土、气、生等方面的污染,是导致农产品品质不良的重要根源。以往人们关注的是“蓝天、碧水”,认为只要天蓝,水碧,就能保证农业环境及其产品质量安全。岂不知,除了“蓝天、碧水”外,更重要的是保证土壤质量的安全,只有保证了“净土”、才能保证“洁食”,才能保证人类生命的健康与安全,最终才能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相反,如果没有“净土”,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将影响大气,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也会影响到水体,致使天不再蓝,水不再碧,即使天蓝、水碧,也会有毒害物质飘在空中,溶在水中,或进入土中。因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而言,“净土、洁食”比“蓝天、碧水”更加重要,都是同等重要的战略性安全问题。

不洁净的土壤是指遭受不良物质污染的土壤。土壤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农药和持久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化肥施用污染等多方面。

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我国面临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越加突出。近年来我国的土壤污染正在向不同尺度的区域性发展,并对各种农产品品质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壤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

1.持久性微量毒害污染物已成为新的、长期潜在的区域性土、水环境污染问题;

4.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普遍,已发现一些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等有害污染物的潜在高风险区。

造成如此严重的污染,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活动是产生土壤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资源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使大量未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向农田转移,过量的化肥与农药大量在土壤与水体中残留,造成我国大面积农田土壤环境发生显性或潜性污染,成为影响我国农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应当指出,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长期性,其严重后果仅能通过食物给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而不易被人们察觉。因此,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质量,控制与修复土壤污染,才能实现农业安全,保证人畜健康。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推动全国性的与土壤质量有关的调查,如_的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土壤污染调查;农业部的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土壤质量研究等。但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各部门的侧重点均有所不同,缺乏必要的统一与整合,造成工作重复和资源浪费。

3.大力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土地质量保护和修复的研究,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是解决农产品品质的根本措施。据江苏的经验,必须在摸清土壤与环境质量本底,抓好“净土”这个源头的基础上,选好主要农产品,明确技术规程,通过试验示范抓好并建立五大体系,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与认证体系;质量安全农产品管理与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与执法体系。

4.制订土地质量修复和保护规划,加强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

应利用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的结果,制订土地质量修复和保护规划,包括质量安全农产品发展的生产基地布局、结构调整、污染防治、污染土壤修复、农业清洁生产规划等,加强污染土地整治与修复的资金投入。此外,应加强环保法规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在保证国家现行环境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区域性新法规。在控制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工作中,重点应该包括制定合理的土壤质量保护条例、湖泊和近海养殖规划,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养殖,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社区和污水废物集中处理,合理使用有机肥,推广使用绿色农药,推广精准施肥技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重视土壤、水体和大气持久性有毒物质及其长期危害效应的监测。

5.加强土壤与环境质量的宣传与科普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天空更蓝,水更清,土壤更洁净,食物更安全。

国土相关调研报告篇八

性不高。由于新土地管理法出台和农民减负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的程序更加规范,而发证不收费用,乡镇、村人员工作积极性差,发证少,乡镇经常出现不经批准擅自建农宅的情况。三是第二次土地调查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尚需衔接。由于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是采用最新的技术方法和行业标准规范,这就需要今后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也要按这些规范去操作。如何衔接两者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摆在农村地籍管理工作面前的一大课题。

(三)建议: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宣传。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是一项社会工程,要解决好用地和发展经济的矛盾,各级领导必须提高认识,亲自过问,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切实做到宣传在前,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自觉遵守土地管理各项法律法律,使农村土地权属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做到每宗地权属明晰,都有土地户籍。二是紧密围绕党的xx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完全到位。以便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有法可依,扭转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权属混乱,登记发证进度缓慢或不重视,有它无它的现象发生。

二、当前我县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一)集体农用地流转情况:我县属浅山丘地区,是典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耕地面积129万亩,人均耕地仅为亩。农业规模化生产很难形成,目前还处于集体农用地流转的初始阶段。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特别是粮食直补政策的出台,农民对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近几年,农村自发出现了转包、转让、出租、入股、互换等形式,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94173亩,其中农户自发流转的面积84673亩,涉及农户18762户;委托流转面积9500亩,涉及农户1526户。

1、我县农用地流转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流转范围来看,具有普遍性。二是从流转活动的参与过程看,具有自发性。整个土地流转活动基本上都是出租人和承租人自发进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基本处于自发状态。三是从流转方式看,具有随意性。土地出租户与承租户关系的建立主要方式是口头约定,在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中,有90%以上的农户没有签订任何形式的合同。四是从流转时间看,具有短期性。五是从租金的支付形式来看,主要是以实物支付。六是从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关系来看,以亲戚关系和同村村民关系为主。七是租金支付差距不大,多数为每亩年租金100元以内。

2、存在的问题: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体制、机构不健全;二是没有建立农村集体农用地流转市场。农用地流转管理不完善,缺乏信息平台,没有固定操作模式,土地流转大都是农民自发形成,以致程序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土地纠纷多,制约了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速度和规模。

3、集体农用地流转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二是集中规模生产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让部分失地农民放心、安心,专心搞第二、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四是有效遏制土地撂荒现象的发生;五是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土地新政的出台,加大了对土地管理的力度。有限的用地指标都放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农宅等非农建设用地因无指标,无法进行正常申报,无法形成防疏结合的管理手段,造成了农村宅基地建设的无序状态,个别村甚至到了“法不治众”的地步。

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形式为:出租、转让、作价入3。

国土相关调研报告篇九

全镇人民。

实地考察、访谈、查阅相关资料。

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土地流转现状。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解决土地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逐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村的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大幅度增加,致使出现了土地使用分散,闲置等问题,甚至出现了土地荒废的现象,这一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就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抓好土地流转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施农业规模经营,降低生产交易成本,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为了了解现在农村土地流转的状况,就文庙镇的土地流转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从统计数据来看,截止到今年七月底,全镇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有4987户20092人,13209个劳动力,承包耕地面积14883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让方53户119起,本镇土地流转面积达1034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出624亩,林地流转面积达410亩。全镇流转情况涉及10个村民委员会,39个村民小组,256户农户。流转出的土地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流转期限以中短期为主,以5年以下为主。同时不少土地正面临着被废弃的现状。由于本镇采取土地入股等形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数粮大户,搞土地规模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发挥了规模效益。

近年来,本镇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市、县两级政府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对依法推进土地流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1、现有土地使用不规范,我国实施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农村现存的农用地管理模式落后,传统的模式给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很多弊病。村里的人口变动使土地出现多寡现象,土地分配有失公平。还有一些人随意改变土地的使用类型,在耕地上建房、种树,严重浪费了有限的耕地。

2、法律意识较淡薄,农村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引发矛盾纠纷多。表现在:一些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法规认识度低,知道有《土地承包法》的多,但通读过全文了解精神的不多,有的土地流转未经村委会同意或备案。调查中发现多数流转不签订合同或合同不规范,大部分土地流转都没有合同,更多的是口头协议。有些人认为签不签合同不重要,以口头协议代替合同,有的流转后再签合同,埋藏下矛盾纠纷隐患;即使有合同,也存在不规范、不完善之处,不规范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知晓土地流转的程序及相关手续;另外农户间土地流转期限较短,短期行为严重。农民务工经商收入不稳定,农民仍把土地作为经营风险的退路,土地转出方怕失去土地,所以大部分采取短期转包的形式流转土地,由于流转期限较短,造成转入户在生产上的短期行为和掠夺式经营,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不足;三是单家各户经营的土地面积碎化;土地承包工作中,仍有一些村组干部对党的土地承包政策和法规领会不够,为解决人地矛盾,搞“几年一调”,土地打乱重分,给土地流转造成了困难和障碍。

3、对土地流转的意义和认识不足,流转机制不完善。

许多农民还没有把土地流转作为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转变经营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等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有些农民依然存在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不愿意离开那块能提供给自己有限收入的.土地。土地流转需要进一步规范。各地没有完全健立和实施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有的流转主体和行为还不能完全依法运行。对流转情况缺乏相关备案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变更手续。合同文本还没有统一。还存在土地流转引起的纠纷现象,亲戚、邻里关系不和谐,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4、土地流转范围窄,流转收益少。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户土地流转都是发生在亲戚及邻居之间,甚至有些是被动流转。农户因无力耕种,导致土地质量下降,有能力耕种的,因土地流转渠道不畅通,转入土地困难。土地无法向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土地流转收益少,尤其是在取消农业税、乡统筹、村提留前,还存在转出土地“倒贴钱”的现象,税费改革后许多农户又返要回了自家原转包出去的承包田地(顺水村、赵米克村有这情况),就这样守着、认着、规模窄小地经营着。

1、要广泛宣传,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采取电视、广播、标语、条幅、下发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及土地流转政策措施,以及流转土地农民增收的实际效果,消除农民思想顾虑,提高土地流转意识。

2、积极调研,及时解决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要把土地流转作为一个课题,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区)、乡村和农户对泊头市土地流转情况开展调研,及时掌握全市土地流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新办法。

3、加强典型引导,营造土地流转的良好转氛围。要把培育土地流转典型作为促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手段,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引导。

4、要健全制度,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健立和实施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具体指导帮助,及时帮助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确保流转主体和行为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规范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流转,从源头上化解农村土地纠纷,通过构筑县、乡(镇)、村、组四级服务平台,对农民自行协商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并要求主管机关给予变更登记的,要做到有人办理、限时办理、办就办好的工作程序流程。对流转合同及有关资料进行归案并妥善保管,建立流转情况登记册,及时记载和反映流转情况。对以转包、出租或其它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相关备案登记;对以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变更手续。建立和实施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指导流转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建立稳定规范的流转关系。使用省里统一制定的合同文本。较大规模或涉及主体较多的流转,必须由农经站指导流转双方签订流转合同,进行合同登记、鉴证。

5、重视纠纷调处,保护土地流转。为保护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该市各县区于20xx年全部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6、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流转形式。坚持以《土地承包法》及中央和省相关规定为准绳,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土地流转组织形式。在保持原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自愿申请,并以土地经营权入社的形式,组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由土地流转合作社进行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经营。这种模式以股份制和合作制为基本形式,实行“三权分离”,即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土地流转合作社拥有土地经营权,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制度,农户按入社土地面积从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这种形式既能够把土地集中流转出来,促进高效规模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又可以克服其他土地流转形式存在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维护承包农户和经营业主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