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春节范文和提纲汇总 春节的提纲怎么写(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4:19:56 页码:9
春节范文和提纲汇总 春节的提纲怎么写(4篇)
2023-01-11 04:19:56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春节范文和提纲汇总一

过完腊八节,烘托春节气氛的年华和鞭炮越来越招,我们对年的向往便越来越强烈。临近腊月二十三,我们把家中里里外外仔细打扫了一遍。看着干净的家,新年的气氛一点点加浓。祭灶!是腊月二十三的一个重要仪式,首先献上香茶和果品,然后上香,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因为按传统习俗,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为了一家人顺顺利利,大家都非常虔诚,这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年更加临近。人们除了工作就是置办年货,说话也离不开年的话题,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祥和的笑容,充满着对过年的期盼,年复一年,人们对过年这一传统不厌其烦。二十三祭灶后,家家户户都要吃鱼,寓意吉庆有“余”。从这天起,开始过年了。大红的春联,火红的灯笼,金黄的“油果子”……这是必不可少中国“符号”。祖先发明的过年,融化进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就这样世代相传。

好不容易到了除夕,我们贴上了大红的春联,挂上了火红的灯笼,贴上了门神和门画。然后我们大家坐在一起吃饺子,欣赏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诉说着一年中最得意的事和对来年的祝福。我们一家人欢欢笑笑,其乐融融……新年的钟声响了,爆竹声声辞旧岁,到处都是鞭炮声。一家人开始守岁,睡觉很“晚”,这寓意来年更加“兴旺”。

大年初一,大家开始拜年,相互祝福。随后开始走亲访友。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看烟花,吃元宵,这天也是很热闹的。今年的花灯在滨河路,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鞭炮声接连不断。回到家里又吃元宵。所以,正月十五也就是春节的“闭幕式”。

过完年了,人们又忙碌起来。鞭炮声送走了我们的最爱——春节。

推荐春节范文和提纲汇总二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而其中就属春节最盛大,给我的印象也最深。

这一天,我常常会很早就起床,尽管昨晚看晚会十二点多才睡觉,但早上还会挺有精神,是太兴奋了吧。然后穿新衣,要压岁钱,吃饺子,一切程序完成后我要去奶奶家,奶奶屋里总是很热闹,因为有许多人会来拜年,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嗑着瓜子,好惬意。

春节必然要放鞭炮,当然,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手里自然会有一些小炮仗,有擦的,有摔的,有点的。我是不敢玩的,我怕它们在我手里就爆炸。我的那位表弟特调皮,在院子里到处扔炮仗,吓得我都不敢出屋门,怕中了他的埋伏。

我虽怕炮仗,但那种拿在手中的烟花我是不怕的。晚上,点一根挥起来特漂亮,还有飞向天空的烟火也很漂亮,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我想在春节唯一能与之相媲美的就是家门前挂着的灯花了。人们把它们摆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一通电闪呀闪的,把节日的喜庆又增添了一倍。

春节最不能少的一步就是包饺子,薄薄的皮儿厚厚的馅儿,那味儿,美!尤其是芹菜瘦肉馅的!现在越发感慨人类的智慧,可以创造出如此美味的食物。

每次包饺子,我都会主动要求擀饺子皮,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饺子皮以圆和薄为棒,并且要薄得匀称,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一手搓擀面杖,一手转饺子皮。我还是经验不够,花了很长时间,硬是擀出了一片长方形饺子皮。饺子皮很重要,可包饺子时的动作也关系着饺子的俊与丑。包饺子时,最好捏住两边的皮往中间斗,所以饺子馅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我也只是听妈妈这么说,我要真做起来,只会帮倒忙。看来,要学好一门手艺可真不容易。

我不知道别处的春节习俗是怎样,可家乡的习俗就如此,简单却也蕴含了祖祖辈辈代代浓缩的精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节也变得更让人期盼。

推荐春节范文和提纲汇总三

过年喽!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因为过春节时小孩是能得到压岁钱的,所以我很喜欢过春节。

春节前是要做准备工作的。我家的准备工作一般是在腊八节之后开始的。奶奶会带一大袋面粉、肉馅、饺子皮、香肠等好吃的东西到我家。大伯一家、姑姑一家总会不约而同地聚在我们家里,其乐融融地包饺子,吃饺子。

腊月二十九,我们会把提前准备好的对联、福字贴在大门上,以示喜庆。从那天中午开始,鞭炮声就开始此起彼伏了。我们也是一大早就穿着新衣服等待着除夕的到来。到了晚上,也就是除夕夜,鞭炮声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激动,总会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偷偷地买一些鞭炮来放,一直到吃年夜饭时,才会恋恋不舍地回家。

年夜饭丰盛极了。鸡、鸭、鱼、肉样样都有,虽然平时天天吃,但过年毕竟另有一番风味,我们吃得更香一些。在我们家,奶奶每年都会烧两盘鱼,一盘是清蒸的,可以当天吃的,另一盘是红烧的,则放在桌子上当“摆设”,奶奶称它为“年年有鱼”。因为它与“年年有余”谐音,所以它代表着吉祥如意,是来年丰收有剩余的好征兆。

吃完年夜饭就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了——发红包。但在拿红包之前我们要先给长辈们磕头,磕得越多,拿的钱也就越多。虽然拿红包会把头磕痛,但是我们却不在乎,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发完压岁钱,大人们就要看《春节联欢晚会》了。我们小孩子就开始在一旁打打闹闹。

除夕夜就是在这种“噼里啪啦”里走来,又在不知不觉中“噼里啪啦”地离开了。

推荐春节范文和提纲汇总四

根据我家乡的习俗,春节几乎是在孩子们放假的时候开始的。而每个家庭都会在这几天里想尽办法准备好必要的食材,开始做饭。

在此期间,——“茶果”是我们家乡最重要的食物。虽然没有外面那些零零碎碎的讨喜,也没有那些能做出来的蛋糕好吃,但是里面有很深的友情。

看着怪怪的,平凡的,丑陋的,但在我的家乡却可以称之为“美味小吃”。它的香味让人闻之色变。但在重大节日上,“查果”再也不能以如此平庸的外表上台。大多数人会从锅里烧出来,拿出来放在印有梅花印章的白瓷盘中,然后用一些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水果装饰周围,切成小块,放在指定的梅花印章盘中。这样一来,这种“茶果”不仅色泽美观,味道鲜美,还略微透露出一种独特的风格。

当孩子们回家过年时,第一件大事就是帮助人们捣碎面团。搅拌手里的白面团总是很有趣。揉好热情的面团后,他们把面团递给长辈,让他们给自己做点吃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买一些小玩意,然后大小聚聚,展示自己的能力。第三件事恐怕就是保护好他们的新衣服,免得过年前惯坏了。

来的时候,到处都会有酒肉的味道。男女老少穿新衣服,门上贴红对联,上街过年也是必不可少的。除夕夜,鞭炮声不断,无论是谁,都兴高采烈。

当然,春节来了,就大不一样了。每个人都聚集在一个大厅里,聊天、喝酒、看表演、扮演演员……应有尽有。这时,原本到处分发的桌子也拼接成了几个大桌子,每个桌子都有自己的“茶果”和新鲜的东西,还有自己的孩子在外地带回来的零食,特别热闹。晚上,大家在各自的亭子里田雷桌,欣赏风景,聊天;而孩子们则在另一边,被安置在金融迷中间,玩捉迷藏。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一天。

转眼间,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做作业,大人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复正常了,但幸福还在空气中徘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