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山东潍坊人大讣告范文汇总 山东潍坊人大讣告范文汇总图片(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4:59:49 页码:14
山东潍坊人大讣告范文汇总 山东潍坊人大讣告范文汇总图片(5篇)
2023-01-11 04:59:49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山东潍坊人大讣告范文汇总一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

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总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景区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柏掩映期间;山下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蓬莱阁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成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我们进入蓬莱阁景区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是集苏东坡的手迹。

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唯一的佛教建筑“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这里是弥陀寺的前殿,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接下来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这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间的就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

他们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磐(不进行生死轮回)。

出了弥陀寺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这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时题写的。

这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进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显灵,前面就是显灵门了。

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

为了有最佳的游览线路,我们从这里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供奉的就是传说中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王敖广。

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使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就被渔民派上了用场。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水阔,景致秀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到现在的地方,在龙王宫原址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蓬莱阁。

现在来到的就是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一定一静寓意着海面风平浪静,保佑渔民平安出海。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王宫的正殿。

中间端坐的就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们先看东边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海上的巡逻,相当于现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后面的两位就是我们熟悉的雷公和电母了。

左边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赶鱼郎,他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一起供渔民捕获,所以深受渔民的喜欢。

第二位是顺风耳,和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说龙王的坏话,否则他可是会听见的。

下面的就是风婆婆了,她手里拿的风口袋,只要把手松一松便会狂风四起。

最后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这里是龙王办公的地方,后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后殿过去有龙王的木雕象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

古时候人们遇上酷旱,便到这里顶礼膜拜,然后头戴柳条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着龙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儿两边住户都要端水泼洒,讨个吉利。

如缕求不应,便把龙王爷抬到烈日下暴晒。

当龙王大汗淋漓时,他就会兴云布雨了。

这也是龙王脸黑的原因。

经过子孙殿,接下来我们游览天后宫。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0xx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看一下戏楼,每年正月十六为天后宫庙会,在这里会有戏曲演出为天后祝寿。

这上面的“观止矣”匾额,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

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

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学政、大书法家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并刻石嵌在天后宫前殿外墙上。

后来知府张酋认为六尊巨石排列形状像极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称为坤爻石。

这六尊巨石,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作为装点的,和山体连在一起。

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们先来看看前殿的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内有一棵唐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依然枝繁叶茂。

相传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于是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不逍遥。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观30余间,近在咫尺的这棵唐槐却安然无恙,实在是令人称奇!这个树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发芽和落叶都比别的树晚一个月。

我们往前走,进天后宫的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

天后在南方称为妈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

传说林默出生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

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于是她的父亲就给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岁并且终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来,意味着没出阁。

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而亡。

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

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的封号步步升级,元代被封为天妃,康熙、乾隆年间被封为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位侍女,东西两侧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龙王,其余的西边第一个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环海司命,是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的。

东边的两位一个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儿海龙王处置。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寝室里有东西两个厢房,因为天后娘娘有个习惯,双日睡东,单日睡西。

朋友们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床有什么特点,对了,那就是又长又窄,取得是长寿之意。

二楼也是娘娘的梳洗装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未出阁女子家的闺房外人不得轻易入内,所以二楼就不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

大家不妨找找看。

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海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想那古代,承建者在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游览完天后宫,现在我们就要登上蓬莱阁的主阁了。

我们从这边上去叫做“登阁求仙”,身到蓬莱及神仙嘛。

我说过了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正门上方悬挂的“蓬莱阁”横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

海山有雾的时候,让人感觉仙气缭绕。

凭栏远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莱古城高楼迭起,广厦林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西面的这座山叫田横山,那里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对面就是长山列岛,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距蓬莱8海里。

我们进来看一下八仙,传说他们就是因为喝醉酒了才从这里乘坐各自的宝器漂洋过海的。

从右往左看,这是八仙中最丑的铁拐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远、资历最深的一位,他的宝器就是前面的葫芦,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对内伤有效,要不他怎么还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来的白须老翁就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他的宝器是渔鼓(一种乐器)和纸驴。

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

他为什么要倒骑毛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以作答: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告诫人们做事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他旁边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宝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间的吕洞宾了,他的宝器是身后背着的宝剑。

长相最为帅气的是韩湘子,据说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那个袒胸露乳的是汉钟离,汉朝人,复姓钟离,故得名。

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纪最小的蓝彩和,成仙的时候只有14岁,所以他不胜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边的花篮。

八仙过海究竟去了那儿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去给王母娘娘拜寿了,有的是说东渡日本了,不管怎样,神仙都是逍遥自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

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景”。

阁外北侧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历经浩劫得以幸免,十分珍贵。

西壁悬挂董必武1964年游览蓬莱阁时的题诗“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

”另有叶剑英元帅1960年的题联“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推荐山东潍坊人大讣告范文汇总二

各位团友: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刘 x,大家可以叫我小刘。很高兴此次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希望大家对我的工作多多支持。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千佛山。

千佛山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千佛山,古城历山”,至今算来,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相传古时候大舜帝曾经在此山下耕种 ,所以千佛山又称“舜耕山”。是人民祭祀舜耕的地方。这里每年都在搞“迁祓(fú)”仪式,借以除恶。“迁祓”就是“迁居高处,祓除不祥”,因“迁祓”于“千佛”谐音,后人就将此山称为千佛山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隋唐时期,山东境内佛教昌盛,善男信女在山的崖壁上雕凿了许多佛像,兴建了千佛寺,所以称为千佛山。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公顷,距离市中心2.5千米,于1959年开辟为公园。主要有兴国禅寺、历山院、大舜石图园、万佛洞、文昌阁、弥勒胜苑和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等景点。

现在我们来到了千佛山公园的北门,北门为正门。迎面看到的是气势宏伟的四柱三楼石坊,“千佛山”三个字是1920xx年6月由本寺和尚行洹书字后募立而成。进门后,路两旁是石雕的十八罗汉,他们表情各异,姿态各异,有的怒目而视,有的笑容可掬,形象生动而丰富,给人以艺术享受。

我们面前这尊侧身卧佛像是佛祖释迦摩尼的涅盘像,长10米,重50吨,姿态款款,仪表雍容,面颊丰富,双肩宽阔,肉髻(jì)螺发,双耳垂肩,眉目修长,双眼微睁,胸部装有寓意祥瑞的“卐 ”字符号,给人以慈祥的感觉,信佛的朋友可以拜拜,以祈求佛祖保佑。

观音菩萨,是古代东方最著名的慈悲善神。在中国,观音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古语所谓“家家有弥勒,户户有观音“,反映了观音信仰在中华大地普遍盛行和在民众中的深远影响。现在我们来到了观音园里看到的白衣观音,她身高15米,矗立在水池中央,法相慈蔼,可近可亲。池周围是各种观音的化身,分别是:自在观音、送子观音、数珠观音、渡海观音、杨柳观音等26尊。

好了各位,拜完了观音菩萨咱们开始登山。登山路有两条,我们从西路上山,东路下山。大家看我们前面的这个小亭叫做唐槐亭,建于1957年,又叫四面亭,这里原址是秦琼庙。庙里有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将秦琼的塑像。现在庙已经不存在了,在原址建了这座唐槐亭。旁边的这棵唐槐,又称秦琼拴马槐。传说秦琼很孝顺,每年都来千佛山为自己的老母亲进香,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上山从来不骑马,而是将马拴在这棵树上。大家看,这棵古槐树干已经空了,但有一颗幼槐穿过树洞茁然生长,就像自己的母亲抱着孩子一样,所以这棵树又叫“母抱子槐”,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大有枯木逢春之意。

我们前面横跨登山盘道的牌坊叫齐烟九点坊,上书“齐烟九点”四字,坊后书有“仰观俯察”四字。牌坊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历城县令叶圭(guī)书主持修建。“齐烟九点”也是他写的。“仰观俯察”是从《兰亭序》书帖中勾勒放大而成。

“齐烟九点”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诗《梦天》,诗中写道:“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意思是说,从高空俯瞰大地,中国九州小的就像九点烟尘,整个海洋也像一汪清水倾泻在杯中。

现在请大家继续随我前行,往上走是云径禅关坊,建于清乾隆初年。意思是说:寺院高耸,云雾缭绕,游人至此进入佛门圣地。背面“峰回路转”取自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借此形容此处地势的险峻。

爬上了最后一级台阶,我们来到了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兴国禅寺。兴国禅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当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627—649)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门口的一幅楹联是清末济南秀才杨兆庆书写的。上联是“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下联是“惊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意思是说:人世间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来到这里都会被寺院晚间的鼓声和清晨的钟声所惊醒,从而抛弃名利和欲望;僧人吟诵经文的声音可以把人世间苦海迷失道路的人唤回来,从而使他们走向通往极乐世界的道路。寺院左右是钟鼓楼,三者连为一体,钟乃铜制,高1米多。

现在我们迎门进入的是天王殿,坐东朝西,东西两侧分别是大肚弥勒佛和金刚韦驮。北侧架长廊,南侧为千佛崖,镌刻佛像多尊。

大雄宝殿在寺院得东侧,坐东朝西,殿内正中莲花座上供奉的是佛祖释迦摩尼,两侧是菩萨、罗汉。北侧分别是:大行普贤菩萨、阿难陀多闻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舍利佛智慧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南侧由东向西以此为:大智文殊菩萨、摩诃迦叶头陀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须萨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释迦牟尼背后,南无观世音菩萨面东站立,左右立童子。玉佛殿在大雄宝殿的北侧,坐北朝南,殿中央佛龛内供奉释迦如来坐像,白玉石质,由泰国请来。玉佛西侧佛龛内,供奉着地藏王菩萨。菩萨殿在大雄宝殿南侧,坐南朝北,中央佛殿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东西两侧分别是地藏王菩萨、千手观音菩萨。菩萨殿西面为达摩祖师殿。

兴国禅寺南崖壁为千佛崖,开凿于隋开皇七到二十年(587—649),共9窟,130尊佛像。千佛崖由东向西以此依次是龙泉洞、极乐洞和黔娄洞。

黔娄洞是纪念战国时期齐国隐士黔娄子的,洞深10余米。黔娄为周代齐国人,一生安贫乐道,为人正直,修身清节,不事王侯,在这里凿洞为生,隐居于此,终年不下山,家境贫寒。传说他临终时衣不遮体,盖在身上的被子又短又小,盖上头盖不上脚。曾子的孙子曾西说:将被子斜着就能盖上了。但黔娄的妻子说:“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先生生前刚正不阿,死后怎么能违背先生的意志呢?”于是就这样埋葬了他。后人对黔娄的妻子评价也很高,称她是 “嫁于黔娄百事乖”。

出兴国禅寺东门10余米,我们来到了历山院,为了弘扬大舜文化,所以将这个院落命名为历山院。历山院里曾建有观音堂。如今主要建筑有三圣殿、舜祠、鲁班祠等。

现在来到这这个殿叫做三圣殿,里面供奉的尧、舜、禹。三圣殿往东走为舜祠,也称舜帝庙、重华宫,是纪念大舜帝的祠堂。祠堂正中坐着舜帝,左右是他的妻子娥皇和女英。舜帝因为眼中有两个瞳孔,所以人们叫他重华,史称虞舜。他的父亲是个瞎子,人称瞽叟,善于鼓瑟。舜母早亡,瞽叟又续娶了妻子。继母生了弟弟、妹妹后百般虐待大舜。当时的尧帝年事以高希望找个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认为大舜德才兼备,心地宽厚、孝敬父母于是就举荐舜。为了考察大舜,尧又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让自己的九个儿子伴随着他。结果在大舜的感召下,娥皇、女英不敢以帝女自娇,尧的儿子们懂得兄弟友爱。舜的弟弟象几次伙同母亲要害舜,多亏妹妹和妻子的帮助,舜才一次次躲过灾难。虽然弟弟、母亲多次陷害,但是舜依然对他们非常关照,后来象被感化,以至于后来舜帝死于湖南九嶷山,象不计劳苦,亲自去祭祀大舜。舜61岁正式继承尧位,主持天下大事。晚年南方巡视,不幸去世,终年110岁。舜死后,他的两位妻子哭着去南方,并投入湘水而死。现在南方的湘水女神就是指的娥皇和女英。她们两人的眼泪滴到了一种竹子上,斑斑点点,就成了现在的湘妃竹。

舜祠再向东就是鲁班祠,因为鲁班被誉为“建筑和木器行业的祖师爷”所以在此建祠纪念。在舜祠的背面有一览亭,此处是观赏风景的最佳位置。从这里瞻望泉城,遥望高楼大厦,夜晚将至,万家灯火,星光点点,历历在目,泉城的美景一览无余。此外还有:碧霞祠、文昌阁,万佛洞景点有兴趣的朋友现在可以自由参观一下了,我们半小时后去正门集合。请大家一定要记住集合时间。

好了各位,千佛山就参观到这里,谢谢大家, 再见!

推荐山东潍坊人大讣告范文汇总三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将进入的是蓬莱阁名胜景区,游览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左右。在游览过程中,我将竭诚为您服务,并很愿意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希望我们共同合作,度过这美好愉快的时光。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景区是以丹崖山为中心、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的,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景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断的扩建和改建。整个建筑群建筑面积为189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为六个建筑单体,共有100多间,整个古建筑群楼台殿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古朴典雅,独有千秋,成为名扬中外的游览胜地。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辖着九个县一个州,是当时中国东方的门户。久负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对外贸 易口岸和军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宁波)和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并且是我国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蓬莱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称于世,山光水色堪称一绝。

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苍茫豪放的山海风光,而且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在我们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中,有两个很重要的系统。一个是昆仑神话系统,一个是蓬莱神话系统。昆仑神话系统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它那瑰丽的故事传到东方以后,与浩瀚的大海这一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形成了蓬莱神话系统。

蓬莱也就自然成为中国东方神话的策源地。《山海经》和《封禅书》中,都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绘得活灵活现,于是便引得齐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险家到海中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据史籍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虚幻神奇,演绎出海上三神山的传说,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个令世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更为蓬莱平添了几分神采。

后来八仙过海的故事也加盟 到这里,就更加生动迷人了,被称为“人间仙境”也就名副其实。我们刚才进入的是“人间蓬莱”坊,为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为苏东坡手迹。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名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弥陀寺:弥陀寺始建于唐代,是蓬莱阁景区内唯一的佛教寺庙。这里曾是香火极盛的佛教传播基地。但是到了唐代,武宗李炎鉴于佛教盛行造成建寺庙占耕地过多,出家当和尚和尼姑的人也越来越多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国家赋役来源,与国家利益发生尖锐冲突,发动了禁佛运动。佛教历史上共发生过四次法难,即灭佛。唐武宗的法难称“会昌法难”,时间不长,因为武宗在位一共才六年。他勒令在全国范围内拆毁佛教大寺近5000座,拆除小寺40000多座,还俗佛教徒26万多人。就这样,使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弥陀寺也不能幸免,虽然没有遭到拆除之灾,也一度僧尼还俗,门庭冷落。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佛教名僧憨山德清(明末四大禅僧之一)来山东崂山传教,含辛茹苦十二年,终于实现了他儒、释、道三教合一、各宗并进、禅净双修的思想。由于当时代表了佛教革新的先进思想,在崂山以及胶东地区的佛教界影响很深,他的弟子遍布各地。这时,蓬莱阁内的弥陀寺香火复盛,渐渐扩建成今天的规模。

弥陀,是号称西方三圣之一的阿弥陀佛的简称(西方三圣指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弥陀寺,是供奉阿弥陀佛的寺庙。

这里是弥陀寺前殿,东边是密迹金刚,西边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这里是祖师殿(西厢),中间主尊为慧远法师。他的右侧为刘遗民、恒伊,左边为陶渊明、慧然。

慧远,是古山西雁门楼烦人(今山西原平),俗姓贾,生于公元334年。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六经、《老子》、《庄子》。由于厌倦当时战乱年代,他无心仕途,便和弟弟慧持投到名僧道安门下。他从21岁开始,跟随道安师父20xx年。44岁时奉道安之命带着十来个弟子南行,经过庐山时,被庐山秀丽风光所迷,便决定留在庐山接收徒弟,共修佛业。

慧远在江州刺史恒伊的资助下,在庐山的西林寺东面建起东林寺,东林寺的选址和建起,构成宗教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园林,体现了中国寺庙园林的雏形,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后来慧远在东林寺创立净土宗,东林寺就成为净土宗祖庭,慧远成为净土宗一代祖师。为纪念江州刺史恒伊功德,将他塑在慧远的身旁。公元420xx年,慧远邀集刘遗民、慧然等123 人建斋立誓,建立了中国佛教最早的结社--白莲社。白莲社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佛教净土法门的兴起。刘遗民、慧然功不可没,被塑在慧远左右。

东林寺的前面有一条小溪,名叫虎溪。慧远专心修行,足不出户,所以送客的时候从来不过虎溪桥。如果过了虎溪桥,神虎便会大声吼叫,提醒慧远。一次他送陶渊明和刘遗民,边谈边走,不知不觉便过了虎溪,神虎便吼叫不止,三人相视大笑。这一则文苑佳话,被称为“虎溪三笑”,流传到现在。

这里是关公殿(东厢),中间主尊为关公。关公,是我国东汉末年西蜀名将,官拜前将军、汉寿亭侯爵位。宋代以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需要,大力宣扬关羽的“忠义”,关羽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元末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关羽名声大震,由王升为帝,由帝升为大帝,成为华夏诸神中的一员,并为之修建关帝庙,独立道观。

关公怎么会到了佛寺里,成为佛界神明?相传南朝高僧智者大师(智)在当阳玉泉寺居住时,当地乡民反映:关公遇害,心怀愤恨,常于凄风苦雨之时显灵大呼“还我头来!”。智者大师敬仰关公为一代名将,仁义至极,因此设坛超度关公,并对关公灵位说法,关公闻法后,愿作佛弟子。智者大师念关公已入佛门,就将其塑在佛寺伽蓝殿中。自此,关公成为释、道、儒三教都敬奉的神明。旁边供奉的是关公手下的几员大将,分别是关平、王甫、周仓和赵累。

关公进入佛寺的原因还有一说:南朝陈与隋朝时的高僧智是中国天台宗四祖。南朝陈后主赠名智为“海慧菩萨”。陈亡后,隋朝炀帝为智 受“菩萨戒”,并尊他为“智者大师”。关公本是道教的神,而关公被佛教神化是源于《佛祖统记》卷六《智者传》:天台宗智在湖北当阳玉泉山建精舍,曾“见二人威仪如王,长者美髯而丰厚,少者冠帽而秀发”。自通姓名,乃关羽、关平父子,请于近山建寺,把关公列为伽蓝神之一。如现在杭州的灵隐寺,就在十八伽蓝神旁塑关公像供奉。玉泉山,原名覆舟山。因山有泉窟,玉泉流其中,至隋朝智居此后,改名玉泉山。

现在我们一起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正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又称“接引佛”,为净土宗敬奉的主要对象。传说阿弥陀佛过去是一位国王,喜欢听佛讲经说法,所以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法号“法藏”。他在佛前发下四十八愿,其中一个大愿就是:将来他成佛后,凡信奉他并读诵他的名号的人,命终之时,佛就前往,接引其去西方极乐世界。后来,他经历无数劫难,终于实现誓愿,成为阿弥陀佛,号“无量寿佛”,他所在的世界为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您看他右手下垂,左手当胸,执一莲台表示“弘扬佛法,度尽世间众生苦”。据专门叙述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的汉译佛经《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中,高站于莲台上,左右分别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协侍,构成“西方三圣”的组像。阿弥陀佛胸前有一“ ”(万)字,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观音声菩萨、窥音菩萨,略称观音菩萨,别称救世菩萨、莲华手菩萨、圆通大士。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他是一位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的菩萨,但是他的名气却远不及观世音,尽管大势至菩萨在中国受到冷落,但在日本却受到广泛崇拜。日本佛教中,有观世音和大势至接引善人灵魂送归净土的说法。所以在公元1192--1333年这一时期,随着佛教净土学和净土真言的传播,日本对大势至的信仰颇为流行。他手拿莲花,意为“净土”。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和尚经修行,取得正果后,便可以成为罗汉。他们是奉佛主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不进行生死轮回)。中国佛教中经常提到的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以及五百罗汉等等。罗汉原来指的是原始的小乘佛教所达到的最高成就。据说,一个佛教徒修行,可能达到高低不同的四种成就,每种成就就叫一个果位。这四种果位是: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有点类似现在的学位,阿罗汉果就好像今天的最高学位,修成这个果位的和尚,就算是功成名就了,永远也不会再投胎转世遭受生死轮回之苦了。得到此果的人就称为阿罗汉。

“蓬kǔn”圆形墙门:这个“ kǔn”字指的是宫中的小路。蓬莱既然是一处仙界,这里的“蓬”二字便毫无疑问指的是仙宫中的路了。里面的门额上书有“胜境”二字。

万民感德碑亭:这是万民感德碑亭。清朝康熙皇帝曾降旨普免田赋一年,登州官吏以百姓感恩的名义,建起了这座碑亭。原碑早已毁坏,只剩下碑座,这座石碑是1995年重立的。碑亭为木石结构,式样为八角十六柱,拱顶飞檐式。

丹崖仙境坊: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丹崖山并不高,但是因为它有了仙人的传说和仙境的美称,便名扬天下了。道教的求仙、寻仙和修仙,从一开始就与海中的神山联系着。方士们很早就从事着去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觅取不死之药的活动,并且怂恿帝王也去从事这类活动,三神山传说的扩展,又引出了十洲三岛的仙境。在凡界人间,被称为道教胜地的主要有“三山、五岳、洞天、福地”,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道教胜地中的三山之一——蓬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丹崖仙境坊,原来叫“丹崖胜境坊”,是木质结构。清光绪末年被毁坏,民国初年修复后,改名“丹崖仙境坊”,后又被毁坏,这是1981年下半年修复的。“丹崖仙境”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阁时题写的。因为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上,这里的石头是红褐色的,所以称为“丹崖”。丹崖山古称蓬莱岛。自从有了三神山的传说,在我们汉语的词汇中,“蓬莱”二字便成了仙境的代名词。蓬莱阁是建造在仙岛丹崖之上的,所以便成了仙境的象征。这个牌坊是蓬莱阁上标志性比较强的一个建筑物,大家可以在此摄影 留念。…等国家领导人都曾在这里留过影。

文山李启垣在蓬莱阁上留下一副楹联写道:“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神仙”二字是蓬莱有别于其它旅游 胜地的主要特色,也是蓬莱旅游叫得响的品牌,神仙的超脱与逍遥,自然是很具有魅力的。要做神仙之游,非蓬莱莫属。

显灵门:进入仙境自然有神仙显灵,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显灵门。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天后宫里供奉的是海神娘娘,过去渔民最崇敬的就是海神娘娘,常来这里祈祷海神娘娘保佑出海平安无事。

推荐山东潍坊人大讣告范文汇总四

各位团友,咱们马上就要到达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蓬莱了。在此风景旅行社的导游先给各位介绍一下蓬莱的概况:蓬莱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烟台市西北方向约75公里处,隶属于烟台,北临渤、黄二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总人口44.7万。 但就是这样一个总人口不足50万的一个县级市,每年确能接待海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是什么使中外游客不远万里、纷纷沓来呢?那是因为蓬莱是一方充满神话传说、千百年来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

大家看前面看到的就是蓬莱阁了,现在我带领大家过去,不知道运气好不好,能否看到海市蜃楼,大家默默祈祷吧。

那什么是海市蜃楼呢?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海市蜃楼就是近地面十强低温时,空气密度随高度强烈减小,远方地平线处的景物的光线经折射到观测者的眼睛。关于海市蜃楼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在此我也给大家讲一下:很早以前,渤海中常常出现一些怪异的影像,当时,人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种现象,刚开始以为是妖怪,把他说成海中的蛤蜊精吐出的气,称蛤蜊为“蜃”,非常害怕,烧香磕头,祈祷“蜃”不要危害人间,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蜃”并没有威害人类,又把他说成是神仙现世,传说海中有仙山,山上的房屋是金银修砌,树上满是玉石玛瑙,还有仙人来回走动,最主要的是山上有长生不死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三座山非比寻常,还在不断的变,其实他当时正是赶上了海市蜃楼,他惊奇的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山。”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山叫什么名。方士说一座叫“瀛洲”因为秦始皇又叫秦“嬴政”,一座叫“方丈”,还有一座一时无法应答, 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 “蓬草蒿莱”也。就这样“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就这样传开了。

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像秦始皇一样听说大海中有三座仙山,也来到这里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他为了能寻到仙山,在此专门修筑了一座小城,在这里住了很久,每日登上丹崖山眺望大海,但是,他没有秦始皇幸运,没看到海市蜃楼,也没找到长生不老之药,就下令将他在海边望神山而修筑的小城赐名为蓬莱,聊以自慰。从此,这座小城就叫做蓬莱了。

大家都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哪呀?对,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当年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越喝越高兴不知不觉的就喝醉了。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并言定要凭各自的宝物渡海,不得乘舟。正所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铁拐李用的是他的宝葫芦,汉钟离用的是他的芭蕉扇,吕洞宾用的是宝剑,荷仙姑用的是荷花,兰采合用的是花篮,韩湘子用的是萧,曹国舅用的是手中的竹板,张果老和他的神驴用的是笙。都知道张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骑着一头毛驴,日能行万里,当然这驴子也是一匹「神驴」,据说不骑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来,放在皮囊里。还有一首诗来说明此举,“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来教世人做事要常回头看,便于总结经验。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蓬莱小城不大却与八位神仙有缘。大家游览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去八仙过海口了

注意大家集合了,我们下面要去八仙过海口了,八仙过海口的整个景区呢整个都漂浮在大海上,景中有海,海中有景,内外海相连,形如宝葫芦横卧在大海上,刚刚呢我已经给大家讲过大仙过海的故事呢,接下来呢我们具体看一下。

休息。

各位亲爱的团友们我们又见面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去长岛。长岛,历称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由32个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6公里,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 隶属烟台市。长岛属亚洲东部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243天。 全县森林覆盖率53.2%,独特的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 条件, 使之成为候鸟迁徒的必经之地,每年途经的候鸟有200余种,百万只之多,享有候鸟“驿站”的美誉,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接下来我们先去月牙湾,月牙湾位于从肠道去九丈崖的路上,长约2公里,宛如一勾巨大的新月。月牙湾最有情致之处就在于它的球石,这里可以说是一个珠光宝气的球石世界,洁白的如美玉,晶莹的赛琥珀,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捧起,都会一刻也舍不得放下。

各位旅客,前面我们要到达的是九丈崖,九丈崖呢,高69.7米,是一座颜面几百米的巨崖,由于千万年来风浪的寝室,是呀渐渐形成了上凸下凹之势,避免犬牙交错,是众多水鸟栖息的乐园。大家看前面那座塔就是九叠石塔了,它是由九层节理明显的石英岩交错而成,经海浪的侵蚀,形态别致,与九丈崖组成了一对“母子崖”。

大家再往前看是著名的八仙石洞,八仙石有两处海蚀大洞,大的深30余米,宽5米,洞顶近似拱门,传说当年八年曾在此汇聚,洞内石英石凹凸错落,晶莹剔透。大洞旁有一处小洞,宽一米,深二十多米,洞内设有石桌,视窗,传说是当年何仙姑的寝室。

前面走大家看到什么?对,一堆礁石,那像什么呢?像不像龙舌伸出海面?这就是龙舌垂钓岛,这里海水通常,洞穴密集,是钓鱼的理想之地。

前面我们要到达望夫礁,望夫礁呢是因为那里有一礁石形状像一位妇女头戴围巾怀抱婴儿,因此而得名,关于这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很有以前的一年腊月二十八,一位渔夫被迫出海打渔遭遇风浪,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妻子悲痛欲绝,从此整天抱着不满月的孩子站在海边,期盼有奇迹出现,多了多年,也不见回来,他变成了不动的石像伫立在那里。他也是旧社会长岛千万个爱情忠贞,命运凄苦的预付的缩影。

庙岛群岛山水相依如诗如画,各岛有各岛之神奇。车由岛又名万鸟岛是鸟的王国,万鸟腾空,遮天蔽日,谓为壮观。大小竹山岛以竹得名,岛上小河淌水,翠竹青青,在烟波海上呈现出一派秀丽的江南景色。而大小黑山岛又是蛇的王国,岛上繁衍生息着巨毒腹蛇一万多条,成为我国第二大蛇岛。砣矶岛却是石头的世界,彩石林立,精美绝伦,整个岛在彩石映衬下,成为一个图纹多变,色彩绚丽的壁画世界。而砣矶盆景和称为“金星雪浪石”更使游人爱不释手。庙岛天后宫雄伟壮丽的殿堂可供游览者观赏、叩拜。玉石街横卧碧海,连接南北长山岛,烽山雕鹰飞天,鸟展万鸟群聚,古城遗址文物众多,航海博物馆,记录中国航海史的沧桑....,而最人神往和难得一见是那虚无缥渺,亦真亦幻的海市蜃楼了,资料显示,长岛是中国海市蜃楼出现最频繁的地域,特别是七八月间的雨后。太多无法描绘的景观使庙岛群岛无愧"海上仙山"的美誉。

海洋极地动物世界位于蓬莱至长岛的必经之路蓬莱客运旅游码头南,展示面积5.18万平方米,规模恢宏,汇集了世界各地海洋生物豫动物上千种,它集众家所长,并突出自己的优势特色,融科研教学,海洋生物展示何表演于一体,充分运用互动性、参与性、艺术性、科学性的手法,将人们带入神秘的海洋大世界中。一举创造中国海洋水族业的一流水准。

推荐山东潍坊人大讣告范文汇总五

成山头风景区位于胶东半岛荣成成山山脉的最东端,故而得名“成山头”。其海拔高度为200米,东西长1.5华里,南北宽5华里。成山头三面环海,群峰苍翠连绵,大海壮阔辽远,是理想的旅游胜地。成山头是南北黄海的交接处,距南北国际主航道仅5海里,与韩国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仅94海里。成山头像一条吮吸沧海的巨龙,悍力伸向大海的东方,直超祖国宝岛台湾东越68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岸线的最东端。是中国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被誉为“亚细亚—太阳启升的地方”,又称“中国的好望角”。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__年10月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20__年9月19日,在山东旅游行业协会、齐鲁晚报、中国旅游报举办的“畅游山东-自驾游首选目的地”评选活动中荣获黄金海岸奖。20__年10月,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并与全国多家媒体联合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活动中,成山头风景名胜区被评为“中国最美丽八大海岸”之一,排名第三,仅次于海南省三亚的亚龙湾、台湾省基隆的野柳;20__年十、一黄金周期后我省公布了“黄金周分类排行十佳旅游区”排行榜,成山头风景区入围“十佳优秀自驾车旅游目的地”神雕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跻身“城市公园、游乐园类排行榜”前十名。这充分显示了西霞口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和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精选5篇山东成山头导游词(五)

成山头,又称成山角,又名“天尽头”,位于山东省荣成市龙须岛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春秋时称“朝舞”,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__年10月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20__年由于地处边陲风景宜人入选国家地理名片。

成山头位于胶东半岛,荣成成山山脉的最东端,故而得名“成山头”。其海拔高度为200米,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成山头三面环海,群峰苍翠连绵,大海壮阔辽远,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成山头是南北黄海的交接处,距南北国际主航道仅5海里,与韩国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仅94海里。是胶东半岛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被誉为“亚细亚—太阳启升的地方”,又称“中国的好望角”。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__年10月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成山头位于胶东半岛,荣成成山山脉的最东端,故而得名“成山头”。其海拔高度为200米,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成山头三面环海,群峰苍翠连绵,大海壮阔辽远,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成山头是南北黄海的交接处,距南北国际主航道仅5海里,与韩国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仅94海里。是胶东半岛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被誉为“亚细亚—太阳启升的地方”,又称“中国的好望角”。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__年10月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成山头直插入海,临海山体壁如削,崖下海涛翻腾,水流湍急,常年经受大风、大浪和风暴潮的冲击,海域最大浪高达7米以上,成为中国研究海洋气象、物理海洋、海洋能源等的宝贵科研基地。成头山还具有中国少有的典型沙嘴、海驴岛上奇特的海蚀柱、海蚀洞等海蚀地貌以及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高度重视的柳夼红层等自然遗迹,具有很高的地质、地貌和海洋气候变迁的科研价值。

成山头有典型的海蚀地貌,很受国内地质学家的重视。海蚀洞是在海崖底部的水平向及隧道形洞穴,位于涨潮与退潮之间,破坏性波浪不断冲击海岸,位于涨潮与退潮之间、满布弱线的岩石,受干湿交替、水力作用、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的磨损,流通过水力作用和磨蚀作用打击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的弱区,侵蚀作用集中于弱在线,弱线因而被扩阔和加深,形成队道状形态的洞,称为海蚀洞,如海蚀洞贯通地面,令地面出现孔洞,我们则称地面上的孔洞为吹穴。海蚀洞的走势从入口处向内递减。

成山头集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海湾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于一区,具有如此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这在中国沿海是罕见的、不可多得的。同时,由于地处独特的地理区位,又受到不同性质水团的影响,是中国北方海域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海域。

古时成山头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据《史记》载,姜太公助周武王平商定天下后,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前219年、前210年秦始皇曾2次驾临此地,拜祭日主、修长桥、求寻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秦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秦东门”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这里还留有中国唯一的一座“始皇庙”。前94年,汉武帝刘彻率领文官武将自今西安出发,途经泰山,一路东进巡游海上,直至成山头,被“成山头日出”这一奇丽的景观所震撼,作“日主祠”、以感恩泽,且作“赤雁歌”志之。

成山头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隋、唐、明、清均有兵事发生。震惊中外的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就发生在成山头东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殉于此。为了表彰邓世昌誓与战舰共存亡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光绪皇帝御赐碑文,谥号"壮节"邓碑至今还保存于始皇庙内。

秦汉文史馆主要以秦汉文史资料、文物为陈列内容,以文字、绘画、照片、文物、沙盘及光电显示等形式为陈列手段,展示成山头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馆分为《成山历史沿革》、《成山与八仙》、《秦皇汉武东巡》、《秦皇与立石》、《秦皇与汉武》、《成山古迹》6个馆。馆名由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于植元教授题写。

1874年英国人在成山东端建了一座高16.3灯塔,灯光射程21海里,至今完好无损,正常使用。为了防止大雾海上船只看不见灯光,辨不清方向,英国人又在灯塔旁边建造了一只大雾笛。每遇大雾天,雾笛每隔两分钟便自动鸣笛一次,笛声可传逾三十海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