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学校校微征集启事范文(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3:12:35 页码:7
2023年学校校微征集启事范文(优秀11篇)
2023-11-20 13:12:35    小编:ZTFB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时常对各项工作和生活进行总结。总结是提高个人能力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是社交媒体专家整理的社交技巧,希望对大家的社交生活有所帮助。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一

滁州市第四中学,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明清时期丰山书院为发端,民国初期建校,至今已近百年,学校从小到大,多次原址修缮,几易校名。为传承历史,保存文献,资治后人,拟编纂校志一部。现诚向历届师生员工、家长和社会各界征集资料。

一、征集内容。

1.有关丰山书院及学校各个时期发展历史的照片、实物、史料等;。

3.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历届校友的事迹、证书、照片、回忆文章;。

4.历任校长的生平事迹、模范教职工、优秀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突出事迹;。

5.学校办学条件变化、校舍建议、勤工俭学、文体活动、特色办学等方面资料。

二、征集方式。

1.捐赠。对愿意捐赠自己的有关校志资料者,学校将颁发捐赠证书,以作永志;。

2.复制。对特别珍贵的资料、实物,本人有意保存的学校可复制、翻印,并完好归还;。

3.供稿。凡亲历、亲见、亲闻学校有关人物、事件、活动,欢迎撰写回忆录或专稿,学校也可安排专门采访记录。

三、征集要求。

1.确保所征集资料的真实性;。

2.所撰稿件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准确无误,字迹工整;。

3.注明征集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联系方式、邮箱,以及原年级、班级;。

4.截稿日期为10月31日。

四、联系方式及联系人。

陆老师:电话:0550—*******;手机号:*******;。

甘老师:电话:0550—*******;手机号:*******;。

邮箱:*******@;。

冯老师:手机号:*******;邮箱:ftl9001@。

竭诚欢迎各界人士参与校志编纂工作,并多指教,谨致谢忱。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二

“德馨文学社”是由百德学校语文教研室组织成立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家长参与的文学社团组织,旨在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文社秉承了百德学校“百年树人,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德艺双磬”更为每一个社员的不懈追求。

文社自创报刊《德馨文苑》将定期刊登校内外学生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和家长教育。

心得体会。

各学科知识点拨赛事活动等内容。

为使德馨文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及家长,也为了进一步扩大德馨文学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社员的凝聚力、认同感与归属感,现面向全体在读学生征集“德馨文学社”社徽。

百德校内、校外所有在读学生。

征集时间:20xx年12月30日至20xx年1月20日。

评议时间:20xx年1月21日至20xx年1月24日(网络初评)。

20xx年1月25日至20xx年1月26日(教师复评)。

1.作品要求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他人,如发现抄袭行为,取消参赛资格。

2.作品设计要简单大方、积极向上、端庄素雅、有特色、有创意,图案富含象征意义,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直观的整体美感,充分显示德馨文学社的宗旨和原则。

3.参赛作品须附有100字以上的创作思路和设计说明,以解释创作理念及其内涵。同时需附有作者信息(包括校区或公立学校、姓名、有效联系方式等)。

4.电子作品一律要求保存为jpg格式,并将作品命名为“社徽+姓名+百德校区或公立学校+联系电话”发到德馨文社办公室邮箱:;手绘作品由作者本人交至百德各校区前台。

5.所有投稿作品一律不退,请保留好底稿。

6.作品一经入围,其使用权归德馨文学社所有。

网络初评阶段,取前六名进入复评。复评阶段由学校和德馨文社负责人组成评议组,评出优胜奖一名,优秀作品奖五名,颁发奖品及证书。

20xx年12月29日。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三

江汉大学是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的普通高等学校,近日发布了江汉大学校史档案资料征集启事,下面是详细内容。

江汉大学是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历史可上溯至20世纪50年代。20xx年武汉卫生学校并入江汉大学(筹),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学校几经变迁,走过了一条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真实全面地反映学校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展示校友风采,弘扬传统,振奋精神,激励后学,继往开来,学校启动校史馆筹备工作。为此,特向全校师生员工、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校友征集实物、图片、文献等各类校史资料。

原则上,凡与江汉大学及江汉大学前身各个历史阶段有关的各种载体材料均属于此。具体范围如下:

(一)国家及省市领导人、社会知名人士和重要外宾来校视察、参观、访问或讲演的资料、照片、音像、题词等。

(二)学校各个时期师生员工有关任命、聘任、工作、学习、获奖的文件(复印件)、论著、手稿、证书、照片以及在校期间使用过的有纪念意义的实物。

(三)学校各个时期有关事件、活动中形成的资料、实物。

(四)学校各个时期的校徽、校牌、证章等,以及师生员工使用过的工作证、学生证、借书证等实物或照片。

(五)学校师生员工参加国内外各类重要活动(社会活动、学术活动、各种赛事等)的资料、照片、实物(如作品、奖品、纪念品、证书等)。

(六)学校各个时期出版的书籍、报刊、杂志(包括学生出版物),具有史料价值的印刷品(如教学大纲、实习大纲、指导书目、教材、考卷等)。

(七)历届毕业生的合影照片、纪念册、活动册、影像等。

(八)与国内外机构、高等学校交流合作的资料、实物、照片等。

(九)国内外机构、人士捐资助学的资料、实物、照片等。

(十)后勤及校办产业发展沿革的相关资料、实物、照片等。

(十一)学校各个时期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教具等资料、实物、照片等。

(十二)学校各个时期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守则、学生守则等。

(十三)有关校友自传、事迹介绍、成绩单、社会上获得的荣誉证书、相关资料、实物、照片、影像等。

(十四)各类媒体报道学校有关事件、活动、人物的报纸、实物、其他载体等资料。

(十五)各时期校友学生时代听课笔记、作业等材料。

(十六)各时期教师。

教案。

著作手稿等材料。

(十七)其他与校史有关联的、有史料价值和存在价值等多种载体的资料、实物等。

(一)接受捐赠。对无偿捐赠者,学校颁发证书以资表彰,捐赠物品在校史馆陈列,并注明捐赠者。捐赠物品由学校永久保管。

(二)代管与复制。对珍贵资料、实物,学校可代为保管(双方签订保管协议),或复制后返还原件。原件或复制件在校史馆展出,并标明物件出处。

(三)出让购买。对愿意将校史资料、实物出让给学校的,可与学校档案馆联系。学校统一组织专家组进行鉴定,确有收藏价值的,双方协商后由学校购买收藏。

(四)文字可口头提供。对本人或他人在校期间工作、学习、生活状况撰写的文章,可以纸质或电子方式送寄学校。对年事较高的老同志学校可派人前往录音、录像,做好影像记录保存。

(一)征集年限:20xx年以前。

(二)征集时间: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

(三)提供图片资料的请附简要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事由、人员姓名及职务等。提供实物的请附简要文字介绍。

联系单位:江汉大学档案馆(行政楼1002室、1004室)。

联系人:石华陈航。

电子邮箱:

通讯方式: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江汉大学档案馆。

邮政编码:430056。

江汉大学。

20xx年6月16日。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四

为传承文字文化艺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古文字书法艺术发展,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有关单位决定于xxx年5月中旬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中国字?世界情”古文字书法展,现将征稿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xx博物馆。

xx书法艺术研究会。

二、征稿要求。

1、征稿范围。

年满18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及海外华人、书法爱好者均可自由投稿。

2、作品要求。

(1)资料健康向上,作品正文务必是古文字书写,行款可使用汉字篆书外的其他书体。

(2)作品规格,投稿作品为书法、篆刻、甲骨片仿刻三部分。

书法作品一律竖式,不超过六尺整张宣纸(180cm×97cm,包括装饰衬纸)。不收册页、长卷和刻字作品。所有作品请勿装裱。不贴合尺寸要求者不予评选。

篆刻作品寄印稿6―10方,附两个以上边款,贴在四至六尺对开的竖式宣纸印屏上。评审结束后由组委会通知入展者寄篆刻原石1方参展,原石归主办方所有。如不寄原石视为放弃参展资格。

甲骨片仿刻,以龟板和牛肩胛骨为载体,所刻资料标明来源。

(3)每人限寄邮件一次,作品件数不限;限于人力,恕不退稿。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五

校歌、校训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特色、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载体。为了更好弘扬我校优秀文化传统,激励广大师生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学校决定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社会友人开展“校歌、校训”征集活动,具体安方案如下: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六

为了编纂出版《文昌市志》,确保志书收录的人物资料的严肃性、完整性与丰富性,文昌市地方志办公室特向海内外征集《文昌市志人物篇》相关资料。对征集到的人物资料,我办将按志书编纂原则进行取舍再撰编入书。

一、征集范围。

凡文昌籍人士(包括居住在文昌区域以外的'文昌人)于1996—2016年时限内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在征集之列。

3、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或获得国家级荣誉奖励的专家学者;。

5、对文昌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工商界人士,包括回乡投资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

6、对文昌公益事业有突出贡献的国内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

7、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授予称号或予以认定的发明创造者、优秀科技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杰出工匠等。

(凡符合上述之一条件者,无论当事人现今是否健在,其资料信息均属征集范围)。

二、资料基本要求。

人物资料基本要素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属地(要求具体到镇场村墟)、出生地与现居住地、出生年月(已故者要注明逝世时间)、学历与学位、最高行政职务与技术职称(现任或曾任)、军衔或警衔(退役者要注明时间),以及主要经历、学术成果、典型事迹、获奖项目的具体名称及颁奖单位和时间等。

政界人士须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衔级任职证明(要求原件),学历与学位证书、技术职称证书须提供证书照片及复印件,获得荣誉奖励或授予称号者须提供相关证书照片及复印件。

三、资料报送方式与时间要求。

关于《文昌市志》人物资料征集事宜,市政府已于日前向各镇(场)发出通知开展工作。热忱欢迎国内外文昌籍(裔)各界人士将您或您的家庭成员和其他亲属的有关材料于2017年1月5日前提供给您原籍所在镇政府或场部,镇(场)将资料集中后再送来我办。

凡要求提供任职证明、证书照件及复印件的一律采用纸质版以特快专递或挂号信函形式邮寄,其他的可采用纸质信函邮寄,亦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传送。务请广大乡亲积极配合,尽量避免志书出版之后有遗珠之憾。若因漏报而致资料空缺,成书后则恕不再补。

63330945(兼传真)。

文昌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6年11月16日。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七

为了更好地遵循和服务于中国_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更深层次加强中国与阿拉伯、_国家的文化交流,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造丝绸之路文化带,向世界人民更好地展示中国和阿拉伯、_国家、地区在1000多年的文化交流中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平、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更好地展示阿拉伯、_各个国家和地区及我国各省有关_的人文景观、历史古迹、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清真寺、自然风光、服装服饰、饮食文化、婚礼仪式等_风情,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支持、宁夏_国际经济文化友好促进会承办第三届中国·宁夏_风情国际摄影展。

参展总则。

1、参展作品内容应以阿拉伯、_各个国家、地区和中国境内有关_的人文景观、历史古迹、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清真寺、自然风光、服装服饰、饮食文化、婚礼仪式等为主。

2、参展作品不得有涉嫌侮辱、歧视任何民族、宗教、社会阶层和有碍世界和平、人类文明、团结进步的内容。

3、参展作品不得有涉嫌违反_法律法规的内容。

4、参展作品应遵循摄影的真实性原则。

参赛细则。

1、国内外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均可投稿。

2、作品拍摄时间以近几年为主,尤其欢迎国内外摄影家拍摄的国外题材的摄影作品,彩色黑白均可,单幅、组照不限,组照按一幅计,每组限6张以内,照片背面附参展表格,并如实填写各项内容,无参展表或不按要求填写参展表的作品,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展资格。

4、为保证摄影展活动如期进行,参展作品征集截稿日期为7月20日。

5、投搞方式。

(1)纸质作品投稿。

作品规格:长方形作品长边为10英寸(厘米);正方形作品为8英寸×8英寸(厘米×厘米);组照每组6幅以内。作品请勿装裱。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八

凡属澄海侨中建校以来各个历史阶段遗存下来的有较大历史价值的校史资料及实物均在征集范围之列:

1、取得突出成绩校友的事迹及照片。

2、校友保存的与侨中学习生活相关的照片、凭证(录取通知 书、毕业文凭、工作证、学生证、借书证、饭票(卡)等)、毕业合影、赠言、纪念册、校章、徽标及其他实物等。

3、校友在校期间及毕业后获得的奖励情况、证明性材料、著作、媒体报道。

4、校友撰写的反映在校学习生活情景的`文章、回忆录。

5、校友个人创作的作品,如文章、绘画、书法、篆刻、雕塑、模型、工艺品等。

1、捐赠。凡自愿捐赠的校史资料及物品,学校将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并建立捐赠档案,展出时标注捐赠者姓名。

2、复印(制)。对提供者希望自己保留原件的珍贵文字资料、实物,学校可以进行复印(制)和拍照等工作,在复印(制)制品进行展示时标注提供者姓名,并将原件完好归还本人。

3、提供文字材料。拟撰写或已撰写的本人或他人在校期间工作、学习或生活场景的文章、著作,可以纸质稿或电子稿的方式寄给学校。

4、提供视频或音频材料。珍贵视频、音频材料可以电子版的形式寄予学校,对于珍贵资料,学校也可进行翻录。

5、提供口头材料。对于有需要的知名校友,学校可在方便时进行采访。对年事较高或书写不便的老校友、老同志,学校将与之联系并前往访问和记录整理。

对自愿捐赠物品及有关史料的校友,视不同情况,以展出时署名、赠与纪念品、颁发荣誉证书或收藏证书等不同方式致谢。

1、征集年限:1957年建校至今。

2、提供图片资料的要附简要的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事由、人员姓名及职务等;提供实物的要附简要介绍。

3、本征集启事长期有效。在校史馆展出的资料及实物的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20xx年12月31日止。

邮寄地址:汕头市澄海区文祠东路355号汕头市澄海华侨中学办公室收

联系方式及联系人:

0754—85898622

林老师

邮政编码:515800

电子邮箱:

欢迎海内外历届校友来电、来函或到访。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九

20xx年5月1日,澄海华侨中学将迎来六十周年华诞。为建设澄海侨中校史馆、办好六十周年校庆活动,现特向校友(包括历届毕业生及调出教职工)及社会各界朋友征集校史资料。征集内容及办法如下:

凡属澄海侨中建校以来各个历史阶段遗存下来的有较大历史价值的校史资料及实物均在征集范围之列:

1.取得突出成绩校友的事迹及照片。

2.校友保存的与侨中学习生活相关的照片、凭证(录取通知书、毕业文凭、工作证、学生证、借书证、饭票(卡)等)、毕业合影、赠言、纪念册、校章、徽标及其他实物等。

3.校友在校期间及毕业后获得的奖励情况、证明性材料、著作、媒体报道。

4.校友撰写的反映在校学习生活情景的文章、回忆录。

5.校友个人创作的作品,如文章、绘画、书法、篆刻、雕塑、模型、工艺品等。

1.捐赠。凡自愿捐赠的校史资料及物品,学校将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并建立捐赠档案,展出时标注捐赠者姓名。

2.复印(制)。对提供者希望自己保留原件的珍贵文字资料、实物,学校可以进行复印(制)和拍照等工作,在复印(制)制品进行展示时标注提供者姓名,并将原件完好归还本人。

3.提供文字材料。拟撰写或已撰写的本人或他人在校期间工作、学习或生活场景的文章、著作,可以纸质稿或电子稿的方式寄给学校。

4.提供视频或音频材料。珍贵视频、音频材料可以电子版的形式寄予学校,对于珍贵资料,学校也可进行翻录。

5.提供口头材料。对于有需要的知名校友,学校可在方便时进行采访。对年事较高或书写不便的老校友、老同志,学校将与之联系并前往访问和记录整理。

对自愿捐赠物品及有关史料的校友,视不同情况,以展出时署名、赠与纪念品、颁发荣誉证书或收藏证书等不同方式致谢。

1.征集年限:1957年建校至今。

2.提供图片资料的要附简要的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事由、人员姓名及职务等;提供实物的要附简要介绍。

3.本征集启事长期有效。在校史馆展出的资料及实物的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20xx年12月31日止。

联系方式及联系人:

林老师。

邮政编码:515800。

电子邮箱:

欢迎海内外历届校友来电、来函或到访。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十

船山文学社征稿启事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生活,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文学素养,现诚邀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踊跃投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校刊《船山文学》、校报《船山人》办成凝聚全校师生智慧和力量的中心园地,使其成为师生创作的......

学校校微征集启事篇十一

六十年楩楠相继,同心共谱腾飞曲;一甲子弦歌和鸣,携手同唱奋进歌!20xx年,工程职业学院将迎来建校60华诞!为扎实做好校史编撰及校史馆筹建工作,学校将开展“寻找我们的记忆”老照片和实物征集活动,特向全校师生、离退休老干部、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反映学校各个时期风貌的老照片、实物、视频、文字等,以此展示学校60年办学历程。

面向全校师生、离退休老干部、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征集“记录”工程职业学院(原xx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原xx省四平粮食学校)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事项、重大变化的各类照片和各种实物。具体包括:

1.反映工程职业学院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历程及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照片。

2.反映工程职业学院各个历史时期风貌的纪实性老照片,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活动、校园建筑风貌(包括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饮食服务中心等)及同一区域前后变化的照片。

3.反映工程职业学院各个时期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场景并能反映师生衣着、饮食、住宿、实验实习实训、上课、自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照片。

在校师生可把照片或实物直接送至党委宣传部。家住外地的离退休老干部、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采用快递等形式,邮寄至征集地址。如有困难请联系我们,我们也可以上门收取。

联系人:陈。

征集电话: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2.对所有征集上来的照片,由学校统一扫描、编辑和整理,建立老照片数据库。

3.所有提供与捐赠人士,都将获得老照片数据库光盘1张,以资纪念。

4.如果您决定将原版照片或实物永久性捐赠学校,学校将颁发收藏证书。

党委宣传部。

20xx年9月27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