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有关中东减产协议书汇总(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6:29:16 页码:8
有关中东减产协议书汇总(三篇)
2023-01-11 06:29:16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中东减产协议书汇总一

1、中东名字的由来:

中东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它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是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2、地理位置:

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东西方交通要道。北回归线穿过本区的中南部。

两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三洲:亚洲、欧洲、非洲;

五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其中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土耳其海峡:连接地中海与黑海,是黑海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它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3、中东与西亚在范围上的差别:

中东=西亚-阿富汗+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埃及。

土耳其是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埃及是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4、地形:

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

5、气候: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还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

6、河流:

河流稀少。主要河流有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7、资源: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8、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⑴、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⑵、中东石油分布: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⑶、中东石油输往国家和地区: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⑷、石油输出路线:

向西:

①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向东:

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9、中东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

10、中东的宗教冲突严重。

⑴、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主要民族有:阿拉伯人、犹太人和波斯人。

⑵、中东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____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主要是以以色列为代表的犹太教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11、中东的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以色列的滴灌农业发达;中东畜牧业也很发达。

12、中东成为长期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和文化差异(宗教冲突)。

中东与中国的关系

经过多年艰苦创业,中东地区业务快速发展,形成了集团公司在中东地区业务发展完整的产业链,是中国石油甲乙方单位在全球最多的地区,也是近年来海外业务发展最快的地区。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2]

9月24日,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东进关于下一阶段中东业务发展重点,提出具体部署。一是不断扩大油气投资业务,围绕把中东建成海外最大合作区做好战略布局,抓好项目的组织和运作,积极稳妥推进新项目和新市场开发。二是大力开拓中东服务支持业务市场,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增强开拓外部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探索推进合作新模式。三是做大做强中东原油贸易,做好原油贸易整体规划工作,并加强计划性研究分析,尽快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为中东地区油气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四是进一步发挥中东协调组组织协调作用,理顺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综合一体化优势,树立中国石油良好形象。

有关中东减产协议书汇总二

8.1中东教学设计

8.1中东  教学设计

一、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记住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原因,宗教类型,文化的差异和矛盾。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运用地图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通过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产生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

4.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产生的原因。

5.通过学习,能总结出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

(三)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养成关注世界上焦点地区和焦点问题的习惯,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平等观念,呼吁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重点

1.总结、归纳中东长期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中东地区战略性的地理位置。

3.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输出及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4.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文化宗教的差异。

(二)难点

1.运用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2.分析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

3.正确看待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突破

1.通过读中东地区图,引导学生分析出中东周围的临近海洋,地处的大洲,总结出中东地处联系三大洲,沟通两大洋的重要战略位置,并通过填图练习进行巩固。

2.丰富的石油资源部分,把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比例数一一列出,进行比较,说明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分析中东的石油产区图,找出产油的主要国家,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围绕的中心是波斯湾(简称海湾)。讨论分析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图,结合世界的地形图,找出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及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引导学生从航线的粗细上分析出输出量的大小,并通过填写填充图册的练习进行巩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这句话,进一步理解丰富的石油资源使本区成为热点原因之一。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出路,设计“假如你是中东地区的总署,你打算怎么办?”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树立人与资源相协调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攻破重难点。

3.分析世界气候图和中东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并得出:中东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少数的河流又几国共用,必然引起对水资源的争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讨论“21世纪,中东将为水而战!并且中东一直在为水而战”,让学生知道:这里的水贵于油,让同学们献计献策,帮助中东解决这一难题,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攻破了重难点。

4.通过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查找阿拉伯国家的风俗、民情资料,分小组交流,学生自学文化差异部分的知识,明确中东地区文化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三 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长期的热点问题

1.导人新课。

同学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一些有关战局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今天老师就选了一些,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说出其中提到了哪些国家?(播放课件中收集的有关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地区战局的新闻报道)总结:看来这个地区成为世界的热点,这个地区有一个专有的名字,你们知道人们通常叫它什么地区吗?中东为什么一直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中东,走进中东。

板书:一、长期的热点地区。

2.布置学生小组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有代表性的图片可以用实物投影仪集体展示,让学生达成共识。及时地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表扬鼓励。

3.听了刚才的交流,同学们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一下中东。

4.教师承转:中东地区国家众多,二战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战争连绵不断。

5.通过上面的活动,结合你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想象,说说你印象中的中东。假如你是一名中东的中学生,你愿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什么中东一直成为世界的焦点?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了解一些其中的原因。

(二)三洲五海之地

1.人们为什么把这个地区叫做中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回答和补充。

2.课件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这就是中东所包括的国家和地区,请大家对照课本第3页的亚洲地理分区图,看看它和西亚有什么区别?找出本区的主要国家和城市。

补充提示: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而中东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3.让学生找出中东周围的海及海之间联系的大洋。并观察里海的位置特点。

总结:中东处在联系三大洲,沟通两大洋的枢纽地位。

4.对于两洋、三洲、五海的沟通,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你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它们的哪些内容?提示学生从两要道的发展史,分别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作用)来说明。

5.补充: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此,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这是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板书)

6.展示中东地形图(课本51页图),让学生找出中东地区的主要地形特点,为分析本区经济及水资源状况打基础。

7.布置学生填图练习。完成课本52页活动。小结,导人课题:中东地区长期的战争另一重要原因:为石油而战。(板书)

(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1.同学们收集的资料中提到了海湾战争的美国,又提到了春天美国发动的伊拉克哉争,美国插手中东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展示课件:课本第53页图8.5中的三个比例数。

3.出示中东石油分布图,找出主要的产油国,归纳分布的特点。

4.展示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图(课本53页图8.6),让学生分析主要有几条航线,并参照世界地形图找出各航线主要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记住主要的咽喉要道,并再次对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加深理解。看中东的石油产区图,除了海上运输、在陆地上有什么运输方式?了解运输方式,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5.同样是输出至西欧各国,航线a和航线b的差异何在?提醒学生根据你查到的关于苏伊士运河的资料解释。

6.教材第55页提到“有人说: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局势?可以提示学生哪些国家最垂涎中东的石油。

7.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采一点,就少一点,所以这些产油国,都在考虑石油资源采完以后,本国经济的出路问题。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这种单一的经济有什么。弊端?假如你是中东地区的经济总署,你打算怎样做?(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总结:及时地表扬鼓励学生智慧的无穷,并说明,这种单一的经济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所以,我们要注意人类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有计划地利用当地的资源,还要进行多种经营。

六、板书设计

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

中东长期的热点地区

丰富的石油资源——为石油而战

有关中东减产协议书汇总三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对课程标准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地区地理有九点目标要求(课标):

(1)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

(5)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6)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7)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8)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9)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材希望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地观、和平观。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任教的初一学生通过第六、七章的学习、训练,不但收集资料的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对资料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也初步形成。同学们不但学会通过身边的事例分析归纳地理知识,还学会了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与人文环境各方面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三)、教学目标确定: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中东的图片、资料,学会描述中东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说出中东是资源特点,理解资源与地区发展的关系。(3)理解中东宗教民族差异对本地区稳定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技能。

(2)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3)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行组组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

(5)学会用分析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东资源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2)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地观、和平观。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重、难点和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分析中东的宗教民族差异带来的冲突。

二、教学策略:

本次教学活动还是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课堂内容为“动荡的中东”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面,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归纳中东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问题的因素。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班上汇报方式展示出来。

三、教学媒体: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小组讨论的汇报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