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22:37:06 页码:8
最新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通用13篇)
2023-11-21 22:37:06    小编:ZTFB

在一个漫长的旅途中,我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整理,才能达到目的地。总结不仅要描述事实,还要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勤奋和努力是成功的关键,但同时我们也要懂得适度的休息和放松。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一

思政课程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为确保思政课程的有效开展,研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与同学们一起研究思政课程制度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下面将就此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知识体系的完善。

思政课程研究制度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思政课的知识体系。一门好的思政课程,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可以不断完善并与时俱进。例如,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可以引入新的经济学理论,增加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应对社会发展的挑战。

第三段:教学方法的创新。

研究制度还应注重思政课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得思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运用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思政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同时,结合信息技术,我们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思政课程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第四段:评价体系的建立。

研究制度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政课程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检验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思想觉悟程度、学术论文等多个方面的考核,通过量化和定性的方法,评估学生思政课程的学习成果。这样做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

第五段:实施机制的落实。

思政课程研究制度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落实机制。这包括加强思政课程教师的培养和专业素质提升,提供有震动力的教学资源和条件,以及建立教学监督和反馈机制。只有通过制度的有效执行,才能够真正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最后,我希望校方和教师能够重视思政课程的研究制度建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思政课程,助力他们塑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我也呼吁广大同学应积极投身思政课程研究工作中,思考如何改进思政课程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共同为思政课程的质量提升做出努力。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二

目前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领域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进行一次调查研究非常必要。一方面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点及其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效融合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建构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该内容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找出思想政治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现状,笔者以国家教委直属的重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综合性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及以广州市为主要管理体制的广州大学为试点,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0份,经检验有效问卷为205份。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受测试人员的基本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

三、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一)在被测试基本情况性别一项的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女生占73%,男生占27%。这充分说明女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所占的优势,也反映了在对本专业的培养、研究以及学习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具发展潜力。

(二)对于国际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情况分析中,51%的同学认为只是听说过,而对于"知道"的则只有1%,这充分说明我们对于国际上所进行的教学以及学习方式不管是在老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关注不够。这在随后的问题中也得到了证明,其中,只是听说过我国对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政策支持的占40%,而在受测试学校中没有听到过研究性学习讲座的占50%。当然,41%的学生也认为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没有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有一半的学生反映本专业没有实施过研究性学习,甚至有45%的同学根本不知道国家教育部对本专业的指导原则在教学计划中是否得到了体现。仅有27%的人认为国家教育部对本专业的指导原则在教学计划中得到了体现。这种情况表明一方面国家在研究性学习的宣传与实施方面对本科生的影响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对于国家在本专业的指导原则方面关注的欠缺。这两方面都需要我们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在对于该题目的设计时,笔者主要从国际、国内、本学校、本专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对于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分析中,据调查显示,81%的同学赞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其主要原因是研究性课程可以扩大知识面,并且很实用,占了总数的54%;其次就是研究性课程促进了我对其它学科课程的学习,这说明研究性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式,在我国的大学生当中还是给予了很大的希望与信心,并且对本专业的研究性课程以及本专业与其它专业的研究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上有所知觉,但是不够深入,仅占总数的16%。有6%的学生不赞同开设研究性学习,其主要原因是担心研究性课程中的内容太难,学习起来有难度,其次是研究性课程增加了学习的负担,影响了其它学科课程的学习。这在一定层面上说明,一些学生还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接受式学习为导向,没有树立起研究性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

有同学不喜欢思想政治课,其主要原因是教材内容比较深奥、枯燥。这反映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材存在着多方面与现时代不相融合的地方,主要是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第二个原因是,与教材无关,只是不感兴趣,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问题;最后是课程本身实用价值不大,这说明了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所学专业对于以后的工作是否有用更是当代学生所追求的一个价值趋向。在有同学喜欢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我们发现39%的同学认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现实问题,有时代感;19%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对品德培养有重要意义。这充分反映这部分同学能够很好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的内涵,并且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面有自己比较深刻的感受与领悟。

试验报告一件小制作演讲等);教师规定题目,独立完成一项实践性作业(如观察查阅资料社会调查撰写报告);以及按平时讲课的内容出题考试都可以,这反映出学生对于学习成果的考核方式仍然是停留在以前的经验与教师主导的方向上。

在设计该题目时,笔者在是否赞同本专业开始研究性课程之上谈到是否赞同的原因以及由此引申出是否喜欢思想政治课的原因分析,最后又提到了考核方式。

(四)教学方式方面,有56%的同学认为目前的教学总体上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这也证实了前面提到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专业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课题内容,35%的同学认为最好是师生共同拟定,而仅有9%的同学认为最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这也说明了某些学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但还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同学们参与讨论的情况,有时讨论的占近一半;基本不讨论,习惯听老师讲的占28%;21%的是经常讨论,但不太深入;经常讨论,效果很好的仅占4%。这也说明了当今的教育教学方式还主要是采用课堂为中心,仍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接受式学习,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也仅仅是在形式上有所反映,如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同学们提出问题或是发表观点有一些机会的仅占到58%,机会很多的占21%,14%的同学认为机会难得,以及在对本专业学习时,课后作业的主要形式是55%的同学选择阅读资料或阅读图书。45%的同学认为本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方面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但也有30%的同学不知道本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方面是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学生对于图书资源的把握方面有待提高。

(五)学习方式方面,35%的同学认为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是他们希望今后上研究性课程的主要方式,12%的同学认为实验室应开放,多给他们研究的机会。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希望理论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强烈愿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收获,13%的同学认为在试验或调查中动手能力或社交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在社会中设计一些简单的试验或调查。10%的同学认为乐于并学会了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可见,同学们对于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期待。在谈到是否赞同国家或学校有关部门创办研究性学习的学刊来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时,84%赞同的优势压倒了只有6%的不赞同。但是42%的同学只是偶尔参加思想政治课的课题研究或实践活动,33%的同学有时参加,17%的同学从不参加,仅有6%的同学经常参加,这一方面说明学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方面有待改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长期传统遗留下来的学习方式还是占主导地位。这种现象在以下两个问题中也得到了说明,分别有63%与6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与本专业的教师具有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但是真正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却是令人感到有些遗憾。

在最后一个开放题目"你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什么意见与建议时",笔者归纳出一些主要观点:

第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当前国内外出现了许多重要时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种社会思想潮流、道德观念和社会时弊,以及当今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和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课只有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教师要启发学生自觉地联系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实际。如果有些问题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老师与学生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第二,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已经结束,学生的理性认识应该转化为实践,及时地提高自己在思想与政治方面的素养,才算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过程。这是思想政治专业课程学习过程的又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学生所学到的德育知识、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等,都应及时地转化为行动。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及时转化,严格要求自己,真正达到思想政治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

思想政治专业的课程学习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我们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具体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灵活自如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

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在内容和形式的选取上对社会与学生周围的事与物有所考虑,但总的来说,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将思想认识、政治认识孤立于现实实践之上,而所追寻的思想和政治的认知,变成了一种纯学科的理论,而不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说教式现象还相当普遍。

第三,大力推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忽视学生自主性,仅仅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条条"进行背诵,这种说教式的灌输因缺乏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与自我感受,使得思想与政治教育的培养流于形式、空谈和无效。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进行自我感受、体悟、研究,形成"深信"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而不是老师以自己的思维辨别力、价值理解力、是非判断力来规范学生的思想和政治行为,缺少植根于学生现实的基础,这种对学生的一系列教育如同空中楼阁,天方夜谭。

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不能有效地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使其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具有学科的基础性与整体性、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内容的政治性与教育性等特点,但是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对此方面没有进行很好的把握,更不用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研究性学习方式方面的有机融合了。

第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条件、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基本形式等方面有待加强研究。

从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环境、教师的知识素养与学生自身能力以及本校图书资源方面进行说明实施研究性学习所具备的条件,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与非主干课程之间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方面进行研究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的研究也应成为我们进行探讨的一个焦点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学习是否能够有效开展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内容、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方共同转变的结果。在我们大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国家、社会、个人都不断提高自身的意识,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真正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才能真正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王而冶.研究性学习大有可为[n].教育信息报,2001,(6).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三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积极面对生活的能力。以下是我对初中课程思政研究的心得体会。

首先,思想政治课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思想政治课上,我学到了许多有关社会理论、价值观念和人生道路的知识。这些知识为我接下来的人生选择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我明白了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思政课,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只有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发展自己。

其次,思想政治课具有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被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分析问题。思想政治课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这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和讨论,我学会了如何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来分析问题,这对于我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此外,思想政治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更要关注社会的发展。思政课通过讲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而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够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还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意。同时,老师还会组织一些创新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思想政治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思政课的学习中,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心灵导师。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课堂讨论等形式,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需求,并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精神。这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还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协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初中思政课的学习,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四

摘要:社会发展新时期,国家更加注重对职业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尤其是铁路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铁路系统的技能人才,承担着行业技术水平提升以及维护国家轨道交通行业安全可靠发展的重要使命任务。因此,加强对铁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视势在必行。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融合,是开展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新形式,可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感染,使其专业技能水平、岗位责任感、职业道德素养、思想觉悟水平等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主要对铁道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铁路职业院校学生是思想道德水平,为铁路系统培养高多全面素质人才。

关键词:铁道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必要性对策。

课堂教学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包含思政理论教学课堂和专业教学课堂。实现思政教育与铁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融合,既能提升铁路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可以同时培养其岗位责任使命感,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促进德育效果,强化铁路人才的工匠精神,为国家铁路交通行业的长远发展输送更多的铁路工匠。因此要对当前铁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融合途径,真正发挥铁路职业院校各个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

(一)缺乏对思政教育的重视。

在传统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对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思政教育缺乏重视,导致铁路职业院校的思政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产生实质性的影响。【1】而且很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理念存在偏见,更加不愿意在专业课程中浪费时间融合思政教育。

(二)缺乏全员育人共识。

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很多职业院校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教学,轻视思政教育,难以达到教书育人的协同教学效果。在铁路职业院校中,专业教师和思政教育者各自肩负不同的责任,其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往往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双方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同教学意识,甚至部分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或抵触情绪,影响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开展。【2】而且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效果难以进行量化评价,难以对其融合效果进行具体的考核,对课程思政的开展带来难度。

(三)融合教学机制不健全。

在铁路职业院校教学中,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依据教学评价、论文发表等指标进行考核,缺乏思政教育融合教学的量化考核机制,导致专业教师在融合思政教育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保障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高铁走出去”的号召,铁路职业院校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为国家培养能够数量操作精密器械的高级技工,更要注重提升铁路人才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强烈的岗位责任感,提升铁路系统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打造大国工匠。【3】因此,铁路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时,要注重有效融合思政教育,强化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思想觉悟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完善课程顶层设计。

要深度挖掘教学教材的内容,对专业课程内容以及思政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对铁道职业学院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开展课程思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岗位面向需求的差异性,并要对不同学生知识结构、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在课程思政设计时,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教材进行合理性应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铁道职业院校和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强化责任意识,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实施。铁道职业学院专业教师在开展思政课程时,要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形成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从而科学判断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效果,为教学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三)提升专业教师综合素养。

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过程中,铁道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强化文化丝蕴,而且还需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思想觉悟水平。教师要对思政教材以及专业课程教材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找到两者的融合之处,形成方位、多角度的融合途径,积极挖掘专业课程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政元素,如名人轶事、学科历史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其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产生启发与感染。【5】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改善,使其更加符合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助力教学目标的完成。铁道职业院校决策者要树立长效性的专业教师培养机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多元化的培训活动,逐渐形成德育意识,构建职业学生思政教育系统共识。

(四)完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是构建课程思政重要保障。教学评价考核机制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关注教师的教学评价。与以往分数评价方式不同,在该评价方式实施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格、思想道德水平的评价。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动态性观察,注重对学生思想、态度、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实现对协商人性发展的量化考核。此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映。【6】往往结合学生评价结果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正面的,那么说明教师在对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效果比较好,而且教师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了关爱和鼓舞,教学方式较为科学。但是如果学生的教学评价是负面的,那么说明专业教师在构建课程思政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效果不佳。基于此,铁道职业院校在对专业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职称评聘时,要充分考量学生的评价结果。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开展,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察机制,并完善奖惩措施,对专业教师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融合。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职业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铁路系统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合思政教育,既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还可以培养其职业道德素养和岗位责任意识,促进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性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2]任蓓蓓,王琛艳,鲍英基,董薇.“工匠精神”背景下道路桥梁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例[j].绿色环保建材,2021(03):104-105.

[5]陈大千.新时代铁路专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水平创新体系的建立[j].环球首映,2019(05):68.

[6]韩广来.技道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体现与运用——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50.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五

目前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领域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进行一次调查研究非常必要。一方面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点及其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效融合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建构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该内容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找出思想政治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现状,笔者以国家教委直属的重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综合性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及以广州市为主要管理体制的广州大学为试点,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0份,经检验有效问卷为205份。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受测试人员的基本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

(一)在被测试基本情况性别一项的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女生占73%,男生占27%。这充分说明女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所占的优势,也反映了在对本专业的培养、研究以及学习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具发展潜力。

(二)对于国际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情况分析中,51%的同学认为只是听说过,而对于"知道"的则只有1%,这充分说明我们对于国际上所进行的教学以及学习方式不管是在老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关注不够。这在随后的问题中也得到了证明,其中,只是听说过我国对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政策支持的占40%,而在受测试学校中没有听到过研究性学习讲座的占50%。当然,41%的学生也认为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没有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有一半的学生反映本专业没有实施过研究性学习,甚至有45%的同学根本不知道国家教育部对本专业的指导原则在教学计划中是否得到了体现。仅有27%的人认为国家教育部对本专业的指导原则在教学计划中得到了体现。这种情况表明一方面国家在研究性学习的宣传与实施方面对本科生的影响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对于国家在本专业的指导原则方面关注的欠缺。这两方面都需要我们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在对于该题目的设计时,笔者主要从国际、国内、本学校、本专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对于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分析中,据调查显示,81%的同学赞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其主要原因是研究性课程可以扩大知识面,并且很实用,占了总数的54%;其次就是研究性课程促进了我对其它学科课程的学习,这说明研究性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式,在我国的大学生当中还是给予了很大的希望与信心,并且对本专业的研究性课程以及本专业与其它专业的研究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上有所知觉,但是不够深入,仅占总数的16%。有6%的学生不赞同开设研究性学习,其主要原因是担心研究性课程中的内容太难,学习起来有难度,其次是研究性课程增加了学习的负担,影响了其它学科课程的学习。这在一定层面上说明,一些学生还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接受式学习为导向,没有树立起研究性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

有同学不喜欢思想政治课,其主要原因是教材内容比较深奥、枯燥。这反映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材存在着多方面与现时代不相融合的地方,主要是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第二个原因是,与教材无关,只是不感兴趣,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问题;最后是课程本身实用价值不大,这说明了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所学专业对于以后的工作是否有用更是当代学生所追求的一个价值趋向。在有同学喜欢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我们发现39%的同学认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现实问题,有时代感;19%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对品德培养有重要意义。这充分反映这部分同学能够很好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的内涵,并且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面有自己比较深刻的感受与领悟。

对于"如果要考核本专业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成果,你希望采用哪种方式"时,35%的同学认为教师规定题目,独立完成一项实践性作业是最佳选择,这说明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有所增强,但是对于老师仍有一定程度上的依附。30%的同学认为按平时在学习中的表现和研究成果(调查报告、试验报告、一件小制作、演讲等);教师规定题目,独立完成一项实践性作业(如观察、查阅资料、社会调查、撰写报告);以及按平时讲课的内容出题、考试都可以,这反映出学生对于学习成果的考核方式仍然是停留在以前的经验与教师主导的方向上。

在设计该题目时,笔者在是否赞同本专业开始研究性课程之上谈到是否赞同的原因以及由此引申出是否喜欢思想政治课的原因分析,最后又提到了考核方式。

(四)教学方式方面,有56%的同学认为目前的教学总体上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这也证实了前面提到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专业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课题内容,35%的同学认为最好是师生共同拟定,而仅有9%的同学认为最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这也说明了某些学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但还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同学们参与讨论的情况,有时讨论的占近一半;基本不讨论,习惯听老师讲的占28%;21%的是经常讨论,但不太深入;经常讨论,效果很好的仅占4%。这也说明了当今的教育教学方式还主要是采用课堂为中心,仍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接受式学习,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也仅仅是在形式上有所反映,如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同学们提出问题或是发表观点有一些机会的仅占到58%,机会很多的占21%,14%的同学认为机会难得,以及在对本专业学习时,课后作业的主要形式是55%的同学选择阅读资料或阅读图书。45%的同学认为本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方面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但也有30%的同学不知道本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方面是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学生对于图书资源的把握方面有待提高。

(五)学习方式方面,35%的同学认为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是他们希望今后上研究性课程的主要方式,12%的同学认为实验室应开放,多给他们研究的机会。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希望理论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强烈愿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收获,13%的同学认为在试验或调查中动手能力或社交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在社会中设计一些简单的试验或调查。10%的同学认为乐于并学会了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可见,同学们对于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期待。在谈到是否赞同国家或学校有关部门创办研究性学习的学刊来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时,84%赞同的优势压倒了只有6%的不赞同。但是42%的同学只是偶尔参加思想政治课的课题研究或实践活动,33%的同学有时参加,17%的同学从不参加,仅有6%的同学经常参加,这一方面说明学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方面有待改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长期传统遗留下来的学习方式还是占主导地位。这种现象在以下两个问题中也得到了说明,分别有63%与6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与本专业的教师具有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但是真正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却是令人感到有些遗憾。

在最后一个开放题目"你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什么意见与建议时",笔者归纳出一些主要观点:

第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当前国内外出现了许多重要时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种社会思想潮流、道德观念和社会时弊,以及当今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和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课只有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教师要启发学生自觉地联系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实际。如果有些问题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老师与学生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第二,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已经结束,学生的.理性认识应该转化为实践,及时地提高自己在思想与政治方面的素养,才算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过程。这是思想政治专业课程学习过程的又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学生所学到的德育知识、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等,都应及时地转化为行动。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及时转化,严格要求自己,真正达到思想政治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

思想政治专业的课程学习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我们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具体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灵活自如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

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在内容和形式的选取上对社会与学生周围的事与物有所考虑,但总的来说,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将思想认识、政治认识孤立于现实实践之上,而所追寻的思想和政治的认知,变成了一种纯学科的理论,而不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说教式现象还相当普遍。

第三,大力推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忽视学生自主性,仅仅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条条"进行背诵,这种说教式的灌输因缺乏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与自我感受,使得思想与政治教育的培养流于形式、空谈和无效。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进行自我感受、体悟、研究,形成"深信"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而不是老师以自己的思维辨别力、价值理解力、是非判断力来规范学生的思想和政治行为,缺少植根于学生现实的基础,这种对学生的一系列教育如同空中楼阁,天方夜谭。

第一,不能有效地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使其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具有学科的基础性与整体性、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内容的政治性与教育性等特点,但是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对此方面没有进行很好的把握,更不用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研究性学习方式方面的有机融合了。

第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条件、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基本形式等方面有待加强研究。

从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环境、教师的知识素养与学生自身能力以及本校图书资源方面进行说明实施研究性学习所具备的条件,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与非主干课程之间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方面进行研究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的研究也应成为我们进行探讨的一个焦点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学习是否能够有效开展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内容、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方共同转变的结果。在我们大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国家、社会、个人都不断提高自身的意识,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真正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才能真正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王而冶.研究性学习大有可为[n].教育信息报,20xx,(6).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六

近年来,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初中课程思政研究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我校的一次研讨会上,我有幸参与了这一课程思政的研究工作,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发现初中课程思政研究对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思考,通过不同的观点和理论的碰撞,使我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拓展。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接受知识,而是要勇于质疑和思考,要学会用自己的思维来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其次,初中课程思政研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在研讨会上,我们讨论了如何通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我们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现实和国家发展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责任和角色,从而激发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这样的思政研究能够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一个社会成员,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初中课程思政研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研讨会上,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团队合作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分工合作,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并通过实践和反思,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这样的思政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领导才能和团队精神的人才。

最后,初中课程思政研究还能够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研讨会中,我们强调了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发展,强调了智育、德育、体育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通过这样的思政研究,我们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广泛知识和多样才能的综合型人才。同时,我们还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并通过实践和创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而言之,初中课程思政研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初中课程思政研究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七

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校注重思政课程的研究制度,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课程教学研究,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有体会,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思政课程研究制度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制度,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的课程教学研究规划和管理体系,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和学生的学习要求,规范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这个系统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选取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更加有目标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其次,思政课程研究制度促进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研究制度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研究空间和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实验和研究项目,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通过研究制度,教师们可以与其他学院、其他高校的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借鉴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在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这种创新实践和交流带来的新鲜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再次,思政课程研究制度培养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研究制度的引导下,思政课程的教学研究成为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们通过研究制度,有机会深度思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在研究中,教师们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专业的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不断扩大教学视野,提升教学能力。同时,通过组织教学研究小组、申请教学改革项目等方式,提高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精神,促进了共同成长。

最后,思政课程研究制度为思政课的评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研究制度,能够对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为课程的后续改进提供依据。研究制度规范了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教师们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了解课程的优点和不足,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比较,可以了解到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和优势,促进思政课的改进和发展。

总之,思政课程研究制度对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推动课程的创新、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进行科学评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继续加强思政课程的研究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一代青年作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八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得重要手段,高校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和思想建设得关键阶段。高校学生能通过互联网多元化得接收外信息和思想观念。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起着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得人生价值观和思想政治,同时肩负着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课堂进的重要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下高校学生得思想政治教育,史艳芳教师认为高校所能做的就是教学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管齐下,并“有效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创造机会接触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掌握他们所关注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延伸思政课教育的时间与空间”。余欢欢则通过对课程教材现状、教师教学现状、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要创新教学内容、在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上提升课程育人功能”的建议,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发展。

课程思政实质上就是隐性的德育课程,利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思政不仅指课程本身即课程内容所产生的道德教育意义,而且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诸种因素所产生的道德教育意义”。学生的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所受到的道德影响也多来自课堂,知识学习与道德教育是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在课程的学习中蕴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育资源。通过专业课程中通过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巧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深刻地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在专业课堂上充分挖掘德育素材,坚持推动高校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有效整合高校德育资源,形成高校德育合力,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将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极大的充实教学内容,相对与传统的教育内容来源与教材和思政教师的理解,在教学内容在能难在短时间内更新,思想教育课程相比于其他专业学科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内容也相对枯燥和乏味,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政教育,根据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找相关结合实际热点和背景的思政素材,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思政课题,通过教师与学生对素材的讨论交流来加深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通过互联网可以不断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二)利用隐性课程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

隐性课程是间接地、自然而然地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达到教育目的。以临床学习为例,此类课程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隐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角色定位、规则、医德、等级制度,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或遭受压力烦恼时逐渐变得成熟稳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特别是在对待病患的时候。在隐性课程的价值观塑造过程中,重视知识学习中精神和心灵的丰富,从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意志和性格,影响着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让教学不再枯燥,而是充满生命力。他坚信只有培养出明辨是非、绝对坚定性格的学生,才是统一国家、壮大国家的唯一出路。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精选专业课程案例,找到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具体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探讨的协作精神,实现思政内容的自我教育。最后在教师点评环节,再一次深层次地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同时,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功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育人功能,“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同时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时代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不仅是改变思政课程孤岛效应,有效提升思政教学的必要途径,也是探索创新、由本及里的教學改革应有过程。在新时代下应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围绕学生全方位能力素养提升,坚持正确理念,注重德业相授,树立价值观念,灌输职业精神,培育更多政治坚定、本领高强的有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洪杰,王振兴,钱彬,等.专业课课程思政有效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4).

[2]陈宏.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xx(4).

[4]王立新,王英兰.“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2).基金项目: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九

关于印发《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请销假管理办法》的通知院内各单位:

经学院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v^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

辞退或解除聘用处理;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十

摘要:社会发展新时期,国家更加注重对职业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尤其是铁路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铁路系统的技能人才,承担着行业技术水平提升以及维护国家轨道交通行业安全可靠发展的重要使命任务。因此,加强对铁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视势在必行。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融合,是开展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新形式,可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感染,使其专业技能水平、岗位责任感、职业道德素养、思想觉悟水平等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主要对铁道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铁路职业院校学生是思想道德水平,为铁路系统培养高多全面素质人才。

关键词:铁道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必要性对策。

课堂教学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包含思政理论教学课堂和专业教学课堂。实现思政教育与铁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融合,既能提升铁路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可以同时培养其岗位责任使命感,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促进德育效果,强化铁路人才的工匠精神,为国家铁路交通行业的长远发展输送更多的铁路工匠。因此要对当前铁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融合途径,真正发挥铁路职业院校各个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

(一)缺乏对思政教育的重视。

在传统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对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思政教育缺乏重视,导致铁路职业院校的思政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产生实质性的影响。【1】而且很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理念存在偏见,更加不愿意在专业课程中浪费时间融合思政教育。

(二)缺乏全员育人共识。

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很多职业院校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教学,轻视思政教育,难以达到教书育人的协同教学效果。在铁路职业院校中,专业教师和思政教育者各自肩负不同的责任,其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往往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双方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同教学意识,甚至部分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或抵触情绪,影响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开展。【2】而且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效果难以进行量化评价,难以对其融合效果进行具体的考核,对课程思政的开展带来难度。

(三)融合教学机制不健全。

在铁路职业院校教学中,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依据教学评价、论文发表等指标进行考核,缺乏思政教育融合教学的量化考核机制,导致专业教师在融合思政教育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保障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高铁走出去”的号召,铁路职业院校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为国家培养能够数量操作精密器械的高级技工,更要注重提升铁路人才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强烈的岗位责任感,提升铁路系统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打造大国工匠。【3】因此,铁路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时,要注重有效融合思政教育,强化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思想觉悟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完善课程顶层设计。

要深度挖掘教学教材的内容,对专业课程内容以及思政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对铁道职业学院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开展课程思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岗位面向需求的差异性,并要对不同学生知识结构、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在课程思政设计时,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教材进行合理性应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铁道职业院校和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强化责任意识,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实施。铁道职业学院专业教师在开展思政课程时,要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形成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从而科学判断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效果,为教学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三)提升专业教师综合素养。

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过程中,铁道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强化文化丝蕴,而且还需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思想觉悟水平。教师要对思政教材以及专业课程教材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找到两者的融合之处,形成方位、多角度的融合途径,积极挖掘专业课程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政元素,如名人轶事、学科历史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其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产生启发与感染。【5】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改善,使其更加符合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助力教学目标的完成。铁道职业院校决策者要树立长效性的专业教师培养机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多元化的培训活动,逐渐形成德育意识,构建职业学生思政教育系统共识。

(四)完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是构建课程思政重要保障。教学评价考核机制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关注教师的教学评价。与以往分数评价方式不同,在该评价方式实施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格、思想道德水平的评价。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动态性观察,注重对学生思想、态度、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实现对协商人性发展的量化考核。此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映。【6】往往结合学生评价结果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正面的,那么说明教师在对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效果比较好,而且教师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了关爱和鼓舞,教学方式较为科学。但是如果学生的教学评价是负面的,那么说明专业教师在构建课程思政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效果不佳。基于此,铁道职业院校在对专业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职称评聘时,要充分考量学生的评价结果。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开展,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察机制,并完善奖惩措施,对专业教师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融合。

综上所述,铁路职业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铁路系统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合思政教育,既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还可以培养其职业道德素养和岗位责任意识,促进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性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2]任蓓蓓,王琛艳,鲍英基,董薇.“工匠精神”背景下道路桥梁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例[j].绿色环保建材,20xx(03):104-105.

[5]陈大千.新时代铁路专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水平创新体系的建立[j].环球首映,20xx(05):68.

[6]韩广来.技道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体现与运用——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xx,3(19):50.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十一

(1)、先搭框架。一个最简单地办法,拿一只铅笔,首先对照着历年真题,提到的知识点画一遍,真题画完了,擦掉铅笔的痕迹,被画烂的地方,可能就会重点、难点和较为可能考到的考点。再对照目录,划掉几乎不可能考到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这份框架将大大减少复习的工作量,且有效。可适当地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按照全书的逻辑结构,编制一个比较简明的逻辑关系图表,这对于知识系统化,是一个很好的复习途径。

(2)、往框架里面填充内容。如同树枝先长主干,接着有分支一样,脑子里可以建立一个这样的思维延展的构图。填充内容的方法有对照教材以及大量的做题。很多复习参考书的单选题,数量比较多,覆盖面也很大。因此,在做单选题时,要全面考虑题目所包含的知识点、相互关系和可能出现的变型,这将有助于快速完成复习。此外,对知识,多方位、多学科的交叉应用,会使本门课程的学习激发出更大的效应。这在科学史上已是不胜枚举的成功方法。

(3)、反复反复反复!!!框架与内容都丰满之后,知识体系已经成型,这时候需要不断地消化,那就再重复学一次。这一次也许会获得更深的印象和更多的体会。

2、争论提问法。

真理的火花,会在碰撞中更加闪亮;适当的争论,会在记忆中更加深化。不妨在同学之间,多争论和提问。

3、换位思考法。

在自学中,不要老是把你自己当成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要不断的把自己摆放到“先生”的位置上,采取主动,产生不同的想法来。

4、经典指导法。

在这一点上,国生教育说的是心态。在研究生考试中,会经常碰到困惑,想想马克思吧,运用自己学到的经典学科的理论知识,如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以及逻辑学、心理学等来指导实践,学以致用的时候,学习就真的变成了探索的过程。您看,学习的过程,乐趣总是常常光顾我们,这就是学习的魅力。

5、重点把握法。

好的考试从不胡乱得猜题。但是,考前重点把握考点是可行的。就在考试前三五天,集中把学科的重点、难点弄懂。如果内容多、记不住,可以选择“重中之重”,强记下来,必有收获。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十二

[摘要]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师应该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要求,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大力推广教学改革。首先分析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机械技术毕业论文。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传动、机械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独立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今后工作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保障。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分数普遍偏低。

前些年,高职学校的学生都是高考分数没有达到二本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也比较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都很强。而这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再加上部分没有考上二本的'学生去上了三本,导致高职学校录取分数线偏低,这样,学生的基础都不太好,学习能力也随之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传统的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以讲述理论课程为主,理论课程的讲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很抽象,学习起来就比较枯燥。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一)先实践教学再理论教学。

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去过工厂的经历,没有见到过工厂里的切削加工机床等设备。当然更没有听说过机械的相关概念。这样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讲述他们曾经没有见过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初期就觉得难以理解,这样学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对后续内容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如果在学习课程之前,安排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初步对机械有个认识,对基本的概念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再回到课堂中进行理论课程的讲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很容易在学习初期就建立起学习的兴趣。

(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多采用板书的形式,在一些情况下会结合一些挂图和数学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采取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1.合理采用多媒体。

以往传统的授课都在普通教室里进行,主要通过教师板书和教具演示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走出普通教室,去多媒体教室上课,通过动画演示,会给学生一些新鲜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讲到常用机构这一章内容时,特别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其中课件中很形象地把低副机构和高副机构的应用实例进行动画演示,这就使这一部分的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印象很深的是,每次讲到铰链四杆机构时,首先演示木质的四杆机构教具,随后动画演示四杆机构可以应用在雷达天线上、雨刷器上、汽车前轮转向上、公交车门启闭上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并且觉得四杆机构确实很有用,在很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就把知识掌握了。

2.采用提问式。

以往学生已经习惯由老师讲解新的知识,他们只是被动地去接受。这样学生听着听着注意力就不集中了。事实上有很多内容,老师可以换一种方式,提出一个和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随后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例如,在讲摩擦型带的类型时,教师可提出:大家所了解的摩擦型带都用在什么场合啊?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回答。缝纫机上有、四轮车上有、电梯上有。不一会儿,好多答案就汇总出来了。随后我的第二个问题继续提出:大家想一想,你们说到的这些摩擦型带的应用场合,如果把带垂直截开后,截面都是什么形状呢?此时,学生就开始相互讨论了,圆形、梯形、矩形。又一轮答案出来了。最后,按照大家回答的内容,我最终写出摩擦型带的类型。当我全部写在黑板上之后,学生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他们自己分析得出的答案,这样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融合。

前面提到,在学习本课程内容之前,最好安排学生去工厂或学校实习场进行实习,目的是对机械有一些简单、初步的认识。这样对后续学习课程有所帮助。实际上,在课程讲述过程中,以及课程结束后,还应该安排学生去机械实训室进行参观、学习。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另外,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讲,还应该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这样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实在在的课题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基础、所学专业等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合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东昌.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序[j].高等职业教育,2001(1).

[2]熊学慧,付海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浅析[j]职业技术,2006(20).

研究生课程思政申请书篇十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得重要手段,高校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和思想建设得关键阶段。高校学生能通过互联网多元化得接收外信息和思想观念。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起着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得人生价值观和思想政治,同时肩负着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课堂进的重要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下高校学生得思想政治教育,史艳芳教师认为高校所能做的就是教学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管齐下,并“有效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创造机会接触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掌握他们所关注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延伸思政课教育的时间与空间”。余欢欢则通过对课程教材现状、教师教学现状、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要创新教学内容、在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上提升课程育人功能”的建议,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发展。

课程思政实质上就是隐性的德育课程,利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思政不仅指课程本身即课程内容所产生的道德教育意义,而且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诸种因素所产生的道德教育意义”。学生的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所受到的道德影响也多来自课堂,知识学习与道德教育是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在课程的学习中蕴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育资源。通过专业课程中通过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巧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深刻地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在专业课堂上充分挖掘德育素材,坚持推动高校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有效整合高校德育资源,形成高校德育合力,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将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极大的充实教学内容,相对与传统的教育内容来源与教材和思政教师的理解,在教学内容在能难在短时间内更新,思想教育课程相比于其他专业学科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内容也相对枯燥和乏味,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政教育,根据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找相关结合实际热点和背景的思政素材,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思政课题,通过教师与学生对素材的讨论交流来加深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通过互联网可以不断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二)利用隐性课程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

隐性课程是间接地、自然而然地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达到教育目的。以临床学习为例,此类课程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隐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角色定位、规则、医德、等级制度,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或遭受压力烦恼时逐渐变得成熟稳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特别是在对待病患的时候。在隐性课程的价值观塑造过程中,重视知识学习中精神和心灵的丰富,从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意志和性格,影响着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让教学不再枯燥,而是充满生命力。他坚信只有培养出明辨是非、绝对坚定性格的学生,才是统一国家、壮大国家的唯一出路。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精选专业课程案例,找到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具体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探讨的协作精神,实现思政内容的自我教育。最后在教师点评环节,再一次深层次地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同时,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功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育人功能,“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同时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时代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不仅是改变思政课程孤岛效应,有效提升思政教学的必要途径,也是探索创新、由本及里的教學改革应有过程。在新时代下应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围绕学生全方位能力素养提升,坚持正确理念,注重德业相授,树立价值观念,灌输职业精神,培育更多政治坚定、本领高强的有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洪杰,王振兴,钱彬,等.专业课课程思政有效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2]陈宏.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19(4).

[4]王立新,王英兰.“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重庆财经职业学院2019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课程思政”的嵌入和隐形渗透,培养正确的财务管理价值观——以《财务管理实务》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9kcsz0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