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赏析性微写作范文(优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1:03:46 页码:11
赏析性微写作范文(优质20篇)
2023-11-21 11:03:46    小编:ZTFB

如何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让自己更加充实和充满意义?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建议,以便在未来改进和提升自己。小编特意为大家找来了几篇精品总结范文,供大家欣赏和鉴赏。

赏析性微写作篇一

作者:朱自清。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段落大意。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段):

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

2.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泪又来了”):

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

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

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从“我说道”到“……又来了”):

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主题思想。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文章写的是19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赏析性微写作篇二

李煜,南唐李后主,一生艺术才华却身处帝王之位,不通政治之道却又被牵连其中。可谓生不逢时,他的诗词书画均有极高的水平,其中他的词的造诣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其作品《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均在历史文坛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但是一首《浣溪沙》又有几人知晓。

李煜的词,最开始写的多为宫廷的生活,辞藻风艳靡靡。而后期国破家亡的经历,让他的词风转变,多是感叹王国的悲愤之情。而《浣溪沙》正是他的后期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浣溪沙李煜乃是以词牌名,李煜后期作品《浣溪沙》是最有意义的一首词。李煜后期被俘做了亡国奴,梦里不知身是客,词中写到,半夜在梦中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一时贪欢。帘外小雨下着,春天的寒冷将作者的梦惊醒了,梦醒时分才知道刚才的那是梦一场,这是多么的绝望。醒来又重新面对着凄凉的人生,让作者陷入无限的悲凄之中。梦里梦外,今昔对比,惆怅满怀。

李煜的这种伤痛,也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别时容易见时难的现实,让人忘记李煜的帝王身份,而只当他和我们一样有着这样的遭遇,而产生了很多的离愁别绪。

李煜在《浣溪沙》中将自己生活的真切,通过短短几十个字描写出来,简短精炼富有韵味,没有很高的文学概括能力是不能做到的。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不务正业的皇帝,有些喜欢女色,有些喜欢男色,有些喜欢花鸟虫鱼,有些喜欢书法,有些喜欢木匠,还有些喜欢诗词歌赋。李煜就是最后一种。作为一个皇帝,李煜是不称职的,终日忙于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对国家政治基本上一窍不通。

而作为词人,李煜是及其成功的,他的词意象奇特,用词别致,意境深远,在文学史上有极的高地位。虞美人是李煜的流传最广的一首词,也是李煜最后一首词。所以读起来哀婉凄凉,十分能引起人的共鸣。

所谓苦难出诗人,如果李煜不亡国,如果李煜有唐宗宋祖的伟业,或许他就做不出这样缠绵悱恻的词了。词中开头就是问句,抒发了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一个问句又表现出对如今现实的无可奈何。

接下来的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仍是对往日生活的怀念,此时的李煜已经有了悔改之心,可惜大势已去,就算东风再温柔迷人,李煜也没有福气享受了。这句十分能引起人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一国之君,没有体会过亡国的苦难,但对往事的回忆,对昔日美好事情的追忆是每个人都有的。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不禁让人想起叶芝的当你老了那首诗。时光荏苒,无论你贵为天子还是一介平民,谁也逃不过时间。于是李煜最后无奈的自问自答。

这句自问自答,是句千古名句。把愁思比作江水,而且是春水。春天之水意味着勃勃生机,可是李煜的生命就要结束,这样强烈的反差给读者造成剧烈的冲击。

熟悉李煜的.人应该能知道,李煜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他还是南唐君主,享受着软玉温香的时候,第二个就是南唐灭国,他被宋朝囚禁,整日神伤的时期。而《浪淘沙》,就是他作于后半生的作品。要赏析《浪淘沙》这首词,我们要从词上下阙慢分析它。

我们可以看出词的上阕用了倒叙。在这里,李煜忘记了他现在的困境,也忘记了他俘虏的身份,享受着只属于他的安静的时光。但这毕竟是梦境,而梦,总是会醒的。窗外开始下雨,散进来的丝丝寒气惊醒了他的美梦。他再也不是梦中那个金光闪闪的君主,而是流落异乡的囚徒。这种反差是巨大的,也是现在和之前的生活的一种反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全词并没有出现愁,怨,等字眼,却满满的全都浸透着苦涩。

词的下阕写“莫凭栏”透着一股心酸的味道。不要凭栏,是怕远眺会看到已经沦为别人国土的故都,又徒增伤心。投降宋朝后就被带到汴京,离开自己的旧都金陵,难舍之情跃然纸上。

这首词的风格带有悲壮的意味,如同他其他的词一样,意境深邃,充分表达了亡国之后李煜心中的苦闷,家国俱毁,是多么残酷的事情。真可谓是字字诛心。说起来,李煜词的特色应该是清丽的,他就是善于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抒发出来。他的这些词让读者们产生了共鸣,其中,他的《浪淘沙》就是代表之作。

赏析性微写作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1.树立新思维,运用新方法,推出新举措,闯出新路子。

2.战胜新挑战,实现新突破,走出新路子,创造新业绩。

3.胸怀大局谋发展,因地制宜补短板,提升能力强基础。

4.抢抓机遇促发展,坚韧不拔抓落实,创新突破攻难。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关。

5.让想法变成办法,让计划变成行动,让行动化为结果。

6.将身心“沉”下去,让韧劲“提”上来,把本领“筑”扎实。

7.干劲不能减半,目标不能打折,任务不能缩水。

8.逐项分析研判,厘清内涵实质,明晰症结难点。

9.解决问题难点,消除基层痛点,打通机制堵点。

10.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11.勤于调查研究,练就过硬本领,当好参谋助手。

12.责任落实到位,制度执行到位,奖惩兑现到位。

13.认识上再提升,措施上再精准,合力上再凝聚。

14.站在历史高度,抓住关键节点,校准奋斗坐标。

15.出思路“破题”,想办法“破冰”,拿措施“破局”。

16.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17.大变局,大挑战,大机遇,大担当,大智慧。

18.创造新业绩,谱写新篇章,铸就新辉煌。

19.高标准谋划,高站位协调,高水平实施。

20.谋在关键处,干在点子上,走出新路子。

21.谋划有谱,张弛有度,推进有道。

22.心中有责,眼里有活,胸中有志。

23.勇于闯出开拓创新的新路子,敢于挑起苦干实干的重担子,善于拿出助推发展的金点子。

24.用创新培育竞争优势,用行动紧抓战略机遇,用发展富裕人民群众,用结果检验作风本领。

25.在组织领导上再强化,在政策落地上再强化,在保障要素上再强化,在队伍建设上再强化,在督查考核上再强化。

26.惠企政策宣传员,安全环保提醒员,企业问题协调员,企业党建指导员,营商环境监督员。

27.把形势判准,把情况吃透,把标准抬高,把思路理清,把措施定细,把责任落实。

28.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准确到位,部署任务措施有力,设立目标切实可行。

29.在增强信心中继续加压鼓劲,在直面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协同发展中奋勇争先。

30.在复杂的现象中把握本质,在艰巨的任务中找到办法,在严峻的挑战中坚定信心。

31.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

32.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在化解矛盾中增长才干,在攻坚克难中推动工作。

33.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挑不动的“千斤担”,没有攻不下的“娄山关”。

34.发展大跨越,质量大提升,活力大增强,基础大夯实,民生大改善。

35.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以更大力度革新理念,以更大力度转变作风。

36.破除思想障碍,补齐创新短板,创造发展机遇,拓展进步空间。

37.决心一次下足,标准一次调高,措施一次定实,效果一次彰显。

38.真金白银的大投入,集成精准的大政策,系统重塑的大变革。

赏析性微写作篇四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之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内容赏析。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左迁:指降职、贬官。湓浦口:湓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称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备酒宴。悯然,伤心的样子。恬然:安乐的样子。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说他被贬到九江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这种说法是写文章的需要,读者当然不会相信他。长句:指七言古诗。

诗题又作《琵琶引》。琵琶,弹拨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中国。发展到隋唐,已成为非常流行的乐器,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常有它。作为文化范畴内的琵琶,从它问世之日起,就往往与伤悲事件相联。“行”和“引”,都是古乐府的诗体,与“歌”体相近,故常称歌行体。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赏析性微写作篇五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

这首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象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赏析性微写作篇六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一线串珠。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3.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4.穿插流动。

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穿插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如吴伯萧的《难老泉》和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前者记叙山西晋祠难老泉的景物时,不时穿插文史资料、传说故事;后者描写内蒙风光和古迹时,插入文献和历史事实。这些插入,不仅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而且增加可读性。王安忆的《雨,沙沙沙》记叙一位姑娘在雨夜没搭上末班车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绪流动,文章就多次插入这位姑娘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反映了姑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篇文章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大多,过多的穿插也会影响文章本身的连贯性。

5.粗笔勾勒。

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6.烘托艺术。

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如“红花还须绿叶扶”。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主要事物。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2、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它与反衬有些相似,但不同。对比,意在比,突出的对象是双方的,对立两事物无主宾之分。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7.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8.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9.卒章显志。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10.一波三折。

记叙性文章要避免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如能写得波澜起伏,就能引人入胜,耐看。

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写景小品《火光》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但从字面上看,数百字的短文,由作者的感受引发了一波三折的景物变化,黑夜泛舟,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这是开头展示的基本景象;船夫不以为然,认为还远着呢,兴起一波;自己从不相信到信服,又兴起一波;由“非常遥远”到“毕竟就在前头”,重要的是“必须加劲划桨”再兴一波“一波三折”,“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11.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赏析性微写作篇七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又要看增量;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以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永恒增长。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还是国际产能合作,都要经过项目来实施,都要通过项目管理来实现。项目及其管理从宏观上关系到速度与增量、数量与质量、质量与效益及可持续增长的辩证统一,从微观上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落实、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设备走出去。因此,项目管理作为一项管理理念和模式、一种管理理论与方法,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应用。由于“十三五”时期和“一带一路”的项目不仅具有国际化、综合化、巨型化、复杂化等特点,而且类型繁多,性能各异,相互交叉,重叠组合,原有的面对单一项目的常规项目管理模式己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面向多项目管理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设备监理作为为项目管理服务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也应该并必须熟悉、学习、掌握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方法。

项目作为管理的客体,涉及到人、财、物、信息、时间、环境等各种资源要素。管理作为项目的主体,会涉及到管理理论、管理技术、管理实践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认识的升华,项目管理理论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发展。学术界将20世纪80年代前以投资、质量、进度为目标,以计划、组织、激励、领导与控制为管理职能,以企业目标、经营战略、企业文化、产品服务与过程、利益相关者为主要要素,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组织基础的“三控、两管、一协调”式的项目管理称为“单个项目管理”的常规项目管理,而把20世纪80年代后而面向项目群管理(program management)与项目组合管理(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的“多个项目管理”称为现代项目管理。之后,现代项目管理在传统项目管理的基础上,融合资源管理、价值管理、协调管理、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等而又将项目群管理、项目组合管理与项目战略管理(projectstraegicmanagement)有机结合,进而发展为面向复杂巨项目的全面项目集成管理方法论。

(一)多项目管理

多项目管理以项目管理为基础,在单个项目上进行常规的项目管理,经过协调统一,共享、调配资源,对产业链上或管理组织中若干有关联的项目同时进行计划、领导、实施与控制,以获取单独管理无法取得的综合效益。项目群管理不直接参与对每个项目的日常管理,其工作侧重于整体规划、控制和协调,指导各个项目的管理工作。由于项目的互斥性、独立性、层混性、相容性、相关性、依存性关系,实践中不仅要管理一个单独项目,而且会出现同时管理多个项目的情况。传统项目管理思想方法己难以应对多项目管理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基于项目优先权、项目类型、项目寿命周期、项目复杂性、项目资源、项目管理技术与项目管理周期等原则而适用于多个项目的计划、领导、控制、协调的项目组合管理。由组合投资理论可知,项目组合管理既可取得满意的综合效益,又能降低项目管理风险。多项目管理通过层次管理来实施,在运营层进行项目管理,以保证各项目目标的实现;在政策层进行项目组合管理,以保证项目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使资源配置最优,效率最高;在战略层进行项目群管理,以协调项目间关系。

(二)项目战略管理

为使项目目标与经济发展速度与增量、数量与质量等相统一,与“一带一路”战略目标一致,应把项目与战略相结合,把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在单一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项目战略管理。当“一带一路”的国家、地区、行业、产业、企业等各级组织面临众多项目时,其战略目标及实现必然反映到众多项目上,并体现于项目的相互关系及其实施状态中。由战略管理理论可知,项目战略管理分为项目战略识别、评价、分析和实施四个阶段,其内容包括项目战略目标、市场定位、项目管理方式、项目资源来源与关键性资源扩充、战略目标实施计划等。

(一)全面项目管理(total project management)

20世纪80年代,erling&andersen等提出面向目标的项目管理新观点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之后,基于实物系统(system)、人员配置(people)和组织安排(organi-zation)的spo项目管理方法因社会时代、人们观念、价值观、项目环境、技术水平等的变化开始向系统化、集成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遵循系统论思维,包括全学科、全目标、全过程、全寿命、全主体、全风险、全团队、全生态、全文化的全面项目管理方法框架(见图1)应运而生。全学科指项目管理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数学、人文心理学、系统科學等多种学科基础理论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全目标指项目管理不仅包括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等硬目标,还包括人员、技能、组织、沟通等软目标,不仅包括定量目标,还包括定性目标;全过程指项目管理涉及项目启动、计划、设计、实施、竣工、投产、运营、结束全过程。

(二)项目集成管理(integrating management)

集成管理作为集成与管理的组合,显然既要遵循集成原理,也要考虑管理的基本思想,集成管理要将集成原理与方法运用于管理过程。集成管理不仅取决于集成的目的性、主体性、整体性、相容性、互补性、层次性、普适性、共赢性等特性,而且还取决于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层次性与系统性、确定性与模糊性、普遍性与时空性、组织性与权威性、理性与人性、有效性与目标性、简单性与复杂性、分散性与集成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等属性。集成管理通过集成理论、技术和方法,把管理理论、技术(方法)与实践有机结合应用于管理全过程。

基于“十三五”规划,面对“一带一路”项目呈现国际化、综合化、大型化、复杂化、信息化、多样化的特征与态势,常规的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己难以奏效,力不从心,呼唤项目管理要有新思维、新观念、新理论与新方法。本文论述的以项目常规管理、项目群管理、项目组合管理与项目战略管理相互结合为基础、面向复杂巨项目的全面项目集成管理方法,定会在“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的项目管理中,发挥独特作用,大有用武之地。

[1](美)戴维·克利兰,刘易斯·艾尔兰.项目经理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吴之明,卢有杰.项目管理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赏析性微写作篇八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段),交代人物,叙述跟父亲奔丧回家的有关情节,为描写父亲的背影作好铺垫。文章开头一句,落笔点题。“二年余”表明“我”清楚地记得和父亲分离的日子。副词“已”体现出“二年余”在作者的心目中已相当漫长,想望之情,不言而喻。两年多的分离,“我”对父亲的思念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出题目。接着,转入对“那年冬天”往事的追述。“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短短两句呈现出人事错迁、谋生艰难之感。“我”从北京到了父亲的住地以后,“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其潦倒之状,又使“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因为“祸不单行”,所以回家之后,靠“变卖典质”,才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里所用的“祸不单行”、“亏空”,“借钱”、“丧事”等词语,一方面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同时也使后面“家中光景很是惨澹”的形容更有着落。这些叙述和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灰暗。毛泽东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曾对当时小资产阶级左翼的情况做过分析,说:“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篇散文所叙述的情节,所抒发的感情,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也是此文为之感动共鸣的重要原因。

第二部分(第四至第六段),写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父子间的真挚感情。丧事完毕,因为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到南京之后,因为父亲要谋事,须接交各种关系,忙是可以想见的。所以说定要一个熟识的茶房为“我”送行。“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怀,同时也说明了他对茶房的不放心。父亲当时异地谋生,正须多方奔走,又难以抽身,因此,他“颇踌躇了一会”。“踌躇”,反映了在父亲心中谋事与送子的矛盾。而“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则又表现了父亲毅然将生计暂时搁置,执意为“我”送行的真切感情。“终予”二字,把父亲对“我”无限关切、过分忧虑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去写的便是车站送行的场面。进了车站以后,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向脚夫讲价钱”,“送我上车”,“给我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嘱我路上小心”。父亲操劳忙碌的形象展现在面前。可“我”那时由于太年轻,对父亲尚不能完全理解,以至于还在“心里暗笑他的迂”。作者行文至此,一种近乎忏悔的感情不觉流注笔端——“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自我责备之中,包含着深切的.内疚与怀念。在车上坐定之后,父亲又要为“我”去买橘子。但买橘子,“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又胖,吃力之状可以想见。因此,父亲当时去买橘子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当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时,“我”心中的酸楚是自不待言的。“蹒跚”一词,说明父亲年事已高,步履不稳,过铁路需人扶持。而今,为了“我”却在铁道间蹒跚前往。因而当看见父亲“用两手攀着……努力的样子”的背影时,“我的眼泪”便“很快地流下来了”。这“背影”集中地体现了父亲待“我”的全部感情,这“背影”使“我”念之心酸,感愧交并!望着父亲那吃力的背影,“我”禁不住热泪涌流,但为了“怕他看见”,“我”又“赶紧拭干了泪”,互相体谅的父子真情,表现得维妙维肖。父亲终于买来了橘子。当他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赶紧去搀的动作,表现了“我”又疼,又愧,又欣然若释的复杂心理。疼的是父亲为“我”受累,愧的是父亲为“我”买橘,欣然若释的是父亲终于安全归来。父亲回来之后,“我”虽然没讲一句话,但一腔深情都流露在这“赶紧去搀扶”的动作之中。回到车上,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一股脑儿”一词,表现了父亲当时高兴的心情。但父亲高兴的仅仅是为“我”买到了橘子,他的心头是并不轻松的。他谋生无着,而“我”又即将离他远去,兴从何来,所以文章说“心里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说明父亲并不真正轻松,之所以做出仿佛轻松的样子,是为了宽慰那正心中眷眷的儿子,橘子已经买来,行李也早就安放停当,嘱咐的话也已经说过,看来没什么事了。但父亲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过一会”才说出告别的话。这“一会”之间,有拳拳的依恋,有惜别的惆怅。父亲终于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临别的嘱咐,又一次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牵挂与系念。一直到他走了几步之后,还回过头来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仍关心着“我”的安全。但“我”并没有马上进去,而是“等他的背影……我便进来坐下”。这里的“等”、“再’、“便”三个字,用得极有层次,它们真实地表现了“我”站在车门口,追寻注视着父亲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时,才进去坐下的那种怅然若失的心情。“我”坐下之后,也许又看到了刚才父亲买来的橘子,一股热辣辣的感情又从心底兜起,“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对父亲的想念。作者在描写了父亲的背影之后,予深沉的怀念之中,又想起了父亲的一生。“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父亲是坚强而能干的。虽然如此,家庭生活仍然每况愈下,“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触目伤怀”,脾气也变得易于暴怒了。因而,“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这并非父亲本来的感情,父亲仍旧是父亲。两年不见,又使他在“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的情况下,写了信来,仍旧“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并在信中写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哀矜之中流露出孤寂、颓唐的况昧。它使“我”震悚,使“我”苦痛,使“我”想起父亲待“我”的种种好处,使“我”透过晶莹的泪光,又看见了父亲那凄楚的背影。父亲现在究竟怎样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望之中蕴蓄着热切的思念。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赏析性微写作篇九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

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

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

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

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

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

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

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小编赏析: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象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象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的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赏析性微写作篇十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阅读过无数的作品。那一本本的名著,也许曾让你思绪万千;那一篇篇的美文,也许曾让你拍案叫绝;那一首首的诗词,也许曾让你不释手。请结合自我经历与感悟,以“青春路上,与____相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一本小说、一篇文章或是一首诗词的名字,填写在横线上;(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有时,看长篇大论,无丝毫收获;有时,读片言只语,却思绪连绵。与其面面俱到地写读后感,不如选取那些最能打动自己的细节或语言来突破。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能收到小中见大、细处含情的效果。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同学写作读后感时贪多求全,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介绍了原作中的三四个情节,写出了自己方方面面的感受。表面上看来内容充实,其实只是浮光掠影。看来,选好感悟的“点”非常重要。这个点一定要小巧,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故事、一幅画面。甚至是一句话精彩的对白、一个动人的笑脸。如读完《小石潭记》后,你可以从“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出发,谈环境之美好;也可以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出发,谈柳宗元凄苦之人生。

不管是品味短小的故事,还是阅读鸿篇巨制,我们总容易被人物高尚的行为而感动,会被人物邪恶的行为所激愤,或从中得到启迪,或从中吸取教训。这种感动与激愤,启迪和教训,便是读后感的核心内容。要明白,写作读后感,读只是基础,感是关键。只’有从阅读的作品出发,结合现实生活,尤其是结合自我的生活经历或感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言真意切,真实而富有感染力。如我们品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时,自然不能满足于诗歌所描写的画面、讲述的生活,还要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由诗人联想到自己,联想到他人,联想到社会。(读后感 )如此一来,思路才会开阔,感悟才会深刻。

写作读后感,和写其它文章一样,也得讲究构思,也得讲究语言。因此,在确定写作重点之后,我们还得在结构与语言上下一番功夫。如当你读到一段美不胜收的景物时,你可以直接引入文章,并由此引出诸如关爱自然、珍惜生活的讨论,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笔墨灵运,描写自然精彩。如谈陆游的《游山西村》的时候,你还可以想到诗人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类的佳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涵自然丰厚。在语言上,一定要精益求精,或自然引用原文,或巧妙引入名言警语;或用比喻增添亮色,或用排比增添气势。

青春路上,与《青春之歌》相逢

肖琳凌

读完书桌上的这两本关乎青春的小说,我的思绪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一本是《青春之歌》,一本是《十七岁不哭》。完全不同的时代,天差地别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遥远,却又仿佛就在眼前。在那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就这样静静地与他们的青春默契地相逢。

在我的眼里,林道静正宛如那窗台上怒放的兰花,格外纯洁。但凡读过这本小说的朋友,谁也不会忘记她出场的那个情景。在那个闭塞的车厢里,她那白色的旗袍,白色的线袜,白色的运动鞋,甚至手里捏着的那条素白的手绢,总是让人挥之不去。就是这么一位十七八岁的女生,在一番跌跌撞撞的经历之后,竟然怀揣着一个真挚的梦想:要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你也许无法理解她的那股热情,但是那朴素的信仰,却似一朵散发着清香的洁白小花,悄悄地在我们内心开放。你会禁不住惊叹,那富于战斗的青春,是多么地美好!

放下《青春之歌》,细读《十七岁不哭》。当我们走过杨宇凌、简宁、林林的生活,上世纪九十年代少男少女的喜乐悲欢又牵住了我的情思。学业的成败,人际的烦恼,情感的波澜,朝我蜂涌而来。他们追寻青春的无拘无束,他们又弄不懂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在青春的路上,他们尽情的奔跑,尽情地感受;他们经历着快乐,感受着痛苦;他们收获着成长,也失去着年华。谁也不曾想到,成长中的挫折,最后成了青春路上无法抹去的风景。

静静地放下小说,窗台上的兰花似乎开得更旺了。我不由感慨,我的青春呢?没有林道静一样的革命斗争,内心却时常在不停地挣扎;没有杨宇凌那般曲折的经历,迎来的却是一条颇为相似的道路。正如席慕容的一首诗中所写的:“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青春叫人追忆,却又让人无奈;青春应当珍视,却又被挥霍。面对这两本厚厚的小说,泪水竟然潸然而下。自己曾轻松地写下过“青春无悔”这四个字,可又能否真正做到“青春无悔”呢?值得庆幸的是,在青春的道路上,我看到了另一片风景。

读完名著,能够写出如此情感充沛的美文,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同样是写读后感,本文的切入的角度可谓独辟蹊径。为了展示《青春之歌》的独特魅力,作者将它与《十七岁不哭》摆到了一块,并由此引发了自己对青春的感慨。三段青春生活,犹如三幅精美画卷,将不同年代的生活展示得极为精彩。尤其是精妙的景物描写与席慕容诗句的引入,文章更闪出了夺目的光彩。如此漂亮的读后感,值得大家细细借鉴啊!

青春路上,与《半生缘》相逢

湖南益阳市二中 肖琴

成长路上,我一直就很喜欢张爱玲的作品。细腻而宁静,不慌不乱地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的结局似在情理之中,却往往又在情理之外。(寥寥几句话,便对小说的情节与作家的风格作了交代,语言精妙而简洁。)要说最爱,那就是《半生缘》。 记得在《半生缘》临近尾声的时候,在夜上海巷巷交叉的空地上,顾曼珍走出一条巷子正准备拐入另一个巷子的时候,她的眼神顿住了,她发现,在路摊前买东西的人很像沈世钧。曼珍站在那儿,看了好久,直到世钧捧着热气腾腾的小吃呼着寒气离开。我想,好多年前的生活细节,一定又在顾曼珍脑海里上演了吧!我还清楚地记得她当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和世钧真的结了婚,那么,带着一大群孩子,一定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小说的内容很多,作者只选取了一个震撼自己的画面,切入可谓小巧。笔墨细腻,读来极为真切。)

这一个如果,遥远得像一个不可到达的梦,美丽得如同一个秋天的童话。我们从来都没有计算过生活之中有多少个“如果”,想必也是计算不清的吧!正如这剧中的人物,谁没有美丽的梦想?可是,世钧的妻子终究不是曼珍,曼珍最终也没能与世钧走到一起。(由小说的情节展开,深入分析,引出本文话题。思路开阔,符合读后感的写作要求。)

倘若要说这只是戏剧,可想想我们的现实,又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如果今天早上带了伞,你就不会被大淋成落汤鸡了,可惜出门时你忽视了天上的乌云;如果以前用心学习,你就不用在考场上一筹莫展了,可惜平日里你浪费了太多的光阴;如果懂得珍重友情,你就不会引起朋友的误解,可惜那一刻你没能克制住自己的情感……(由人及已,写出了小说给自己带不的感悟与影响。尤其是排比句的运用,让语言平添了几分美感。)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可以重新做一次决定,在累积了刻骨的人生经验之后还有机会再来一遍,那么,我们也许就会少许多失败,多许多成功;少许多伤害,多许多幸福。读完《半生缘》,我才懂得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今天和明天。(回应开篇,前后浑然一体。由读而悟,自然点明了主题。)

作者喜欢作家张爱玲的作品,于是就选择了《半生缘》作为情感的触发点;也正是因为《半生缘》的美丽文字打动了作者,所以她还清晰地记着那个多年前看过的画面。为了让感悟落到实入,文章对“相逢”这一细节进行了精雕细琢,笔墨情真意切、细腻逼真。文章不枝不蔓,继而自然地带出了对生活的深入思索。尤其是用排比句引出的自我感悟,将读后感这一文体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

赏析性微写作篇十一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看见征战的场景,因此他感叹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此诗就是在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这几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时一事,而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赏析性微写作篇十二

“在人生之路上,我们应该拥有许许多多的翅膀,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要以强大的内心,去品味,去展翅翱翔。”这是书教给我的,如果我能同它交谈,我定告诉它:今生,有你相伴,我心长安。

在读书的过程中,每当读到高潮时,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禁心潮澎湃。那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彩绝伦,足以让人都感叹万千。当读到《悲惨世界》时,不禁为冉阿让和方汀的可怜身世而深表同情,读到《鲁宾逊漂流记》时,则为鲁滨逊顽强的志力和旷达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当读到《诺曼底号遇险记》时,也为船长舍己救人、镇定自若的精神所感动。总之,“开卷有益,在乎用心”,能与作者同喜同悲,也就心满意足了。

知识,是生命的守护神;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一个星期天,我刚得到渴望已久的《木偶奇遇记》,刚回家坐下,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翻开书的第一页,一股浓浓的墨香便扑鼻而来。闻着浓浓的墨香,读着新奇的故事,这是多么的享受。书中的故事情节时而让我哈哈大笑,时而让我泣不成声。书中的木偶匹诺曹因不想学习,贪图玩乐,而变成了驴的模样;因撒谎不诚实,蓝发仙子将它的鼻子变得很长很长;因逃学,被杂技团的人拿去当木偶,甚至被当柴烧;因捣乱逃跑,而流落街头这些事对那时的我有很大作用,这使我更加懂得学习的重要,我不会去旷课逃课,也使我更深的理解了父母的爱。书像老师一样这样教会我不少道理,它也像朋友一样与我相伴,不一样的故事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它影响着我的心情,所以它关系着我的生活。

一片土地,荡开一缕朝阳;一生光阴,带来一寸希望。一种馨香,叫有你相伴,一路放飞,涉万水,过千山,你一直在我身边。书将是第一位永远不会离我而去的朋友,今生,感谢,有书这朋友相伴。

赏析性微写作篇十三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表现作者痴迷山水以及淡淡的忧国愁绪。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作者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人痛饮而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作者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而金陵人正是那“痴似相公者”,“湖中人鸟声俱绝”仍出来赏雪。“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说明是早有准备,更体现了他们共同的“痴”。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赏析。

开头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张岱文集中凡纪昔年游踪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祟侦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二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下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紧承开头。只此二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江雪中独有一位垂钓的渔翁。而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这里“湖中人鸟声俱绝”,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赏析性微写作篇十四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赏析性微写作篇十五

《故事诗》出版于1900年,共收诗歌24首,并有序诗一首,其中的大部分作品也是创作于1900年,其余的一些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如《无上布施》作于1898年,《婆罗门》作于1893年,最早的《戈宾德.?辛格》作于1886年。这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叙事诗集,几乎每首诗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读起来就像一篇篇的小说,只不过作者是用诗歌的形式呈现给了我们,使之具有了诗歌的美感,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传送。下面就从整体上简单把握一下它的特点:

一、取材广泛、内容丰富。

“故事诗大体分为四组:佛教故事、印度教故事、锡克教故事和马拉塔及拉其斯坦的英雄故事。佛教故事取自《撰集百缘经》、《菩萨譬喻鬘》和《如意树譬喻鬘论》;印度教故事取自《歌赞奥义书》及《敬信鬘》;其余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石真《译者附记》)

同,只不过是借古人之命来为自己的故事服务。

例如《报答》一诗在佛教故事中写的是一个强盗和一个妓女之间发生的事情,当然他们的人格不可能高明到什么地方。但在这首诗中,作者却使主人公化身为一个无端受冤枉的商人,而女主人公则是一位名满全城的美女,这样写来更容易表达出作者的内心,即在爱情和理智之间的艰难抉择,而不必再考虑道德问题,否则诗歌的主题性就值得怀疑了,因为爱情是极其高尚、纯洁的,若要两个品德并不高尚的人来演绎就很难使人信服了。

有些虽然与远古时极为接近,但在作者的艺术处理下也使其具有了新的意义。例如取材于《撰集百缘经》的《供养女》,讲述了信奉佛教的频婆娑罗王在被儿子阿阇世王篡位杀死以后,就下令全国不得再信奉佛教,不准供养佛陀。但虔诚的宫女师利摩蒂却依然遵从着自己的信仰,到佛塔前供养并点燃了佛灯,虽然最后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虽然与佛经故事极为相像,但经过作者的加工之后,特别是在英国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之时,此时无疑具有了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坚定自己的信仰、勇敢反抗殖民统治的更高层次的意义。这样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

叹。《故事诗》中的佛教和印度教故事,表现了诗人对人道主义的弘扬和对真善美的礼赞。这部诗集在当时极大地激励了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意志,曾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吉檀迦利》。《吉檀迦利》是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不少人以为"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其实是献诗之意.作者的另外一部诗集奈维德雅才具奉献之意.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如果想要了解一个作家的作品以及更深层次的思想等,那么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了解他的生平入手,,因为无论一个人多么的超凡脱俗,他的人生经历、思想观念等都必然会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这是文学创作的客观规律。既然如此,我们想要探讨泰戈尔诗歌的特点那就当然要从了解他这个人开始。

赏析性微写作篇十六

教你几招,学一学:

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始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对话、行动等方面的描写,直接入题。例如:

(1)唐老师病了。快放晚学时,同学们都难过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室里如同死水一般寂静。(《真情》)。

(2)她叫王芳,我读五年级时的班长。尽管我俩分别一年多了,但班长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有这样一位好班长》)。

(3)父亲抡起锄头,画了个满圈,“嘭“,一个土块碎了。“爸,我回来帮你吧!”憋在心里的话终于吐了出来。漂亮的弧只画了一半,锄头遵循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飞向前了。(《父亲的爱》)。

(4)那天,鲜花店门口贴了一张大红告示:母亲节预定鲜花。哦!母亲节快到了,我该为母亲准备节日礼物了。(《母亲节的礼物》)。

2、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如:

(1)花开的季节,到处芬芳飘香,而我却无心观赏,因为此时我失去了同窗好友——强。(《同窗好友》)。

(2)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

(3)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里,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心中筑起一堵墙》)。

3、抒情议论,确定基调。

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文章的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如:

(1)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腊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情寄春风》)。

(2)生日是一根线,一头是我,一头是外婆;生日是一个圈,圈住外婆的笑,圈住我的记忆;生日是一条河,那匆匆的流水,把我的思念带到外婆身边。(《生日寄语》)。

(3)爷爷是我最爱的亲人。我的童年是在爷爷那边度过的。是爷爷拉着我的手,教会我走路;是爷爷使我从小就懂得不少道理。我把爷爷看成自己幼年成长的拐杖。(《我爱爷爷》)。

4、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用悬念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

(1)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

(2)朋友,你听说过鳄鱼是怎样哭泣的吗?你听说过猩猩吃人的故事吗?你知道外星人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吗?……哦,你摇头了。可别急,全是它——《世界奇闻怪事》告诉我的,它使我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的乐趣》)。

(3)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感受生活之美》)。

5、引用诗文或歌词,突现中心。

以诗文妙语、名言警句或歌词开头,既能激发读者兴趣,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同时,也能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突现人物、事件。如: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读着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的思绪不禁飘散开来,飘向那远在大山脚下守着几亩地辛勤劳作的.母亲。(《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2)“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歌声与微笑》)。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无拦天空的荫蔽?”每当读到冰心女士讴歌母亲的这段话,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却独自一人挑负全家生活重担的慈母。(《母爱无边》)。

6、对比映衬,烘云托月。

这种开头通过对比或铺陈,能使要表现的内容在其他事物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突出、醒目,从而给人十分鲜明和深刻的印象。如:

(1)窗外阳光明媚,几只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叫着,但我却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精神来,因为爸爸妈妈分居了,而且正在闹离婚,这对我是个莫大的打击。我要尽最大的努力使爸妈和好,因为我想有个完美的家。(《我想有个完美的家》)。

(2)当你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一排排生机勃勃的绿树,你也许回情不自禁地赞叹大自然那非凡的创造力。绿树是美好的,枯树也有其可爱之处,虽然它青春已逝,生命衰朽。(《枯树》)。

(3)李商隐有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惊讶于他的洞察力,然而,夕阳下互相搀扶的老夫老妻却是天底下最美的风景。(《最美丽的风景》)。

总结: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啰嗦重复。“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美”就是开头能给人以美感,如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或借助修辞,或引用诗文。

赏析性微写作篇十七

从整体来看。

a、文章的构思剪裁:有些文章通过巧妙的构思将主题显现出来了。如《窗》中由一扇虚拟的窗来凸现主题,构思很独特。

b、独特新奇的立意:由泥土你会联想到什么?大概很少有人会将之与母爱联系起来。在《甜甜的泥土》中小亮尝了融化了奶糖的泥土甜甜的,引出了文章的主题母爱就像那泥土,宽广厚实,无处不在,无所不有。这就是一篇立意新奇的文章,别具一格。

c、对其它写作手法进行赏析:每篇文章在写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如以小见大、对比手法等等,认真咀嚼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赏析性微写作篇十八

考试之前,我一篇完整的大作文都没有写过,实在写不出来,每次写一半就会扔掉,而小作文我也仅完整写过一篇。真正复习作文,我大概只用了5天不到的时间,3天看范文,1天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写法,1天背诵。就因为自己没写过,加之紧张,考试时我小作文用了28分钟,大作文相当吃紧。好在周围考生和我速度也差不多,没有让我心里很慌张;也幸好我自己加快了速度,否则会和周围考生一样大作文只写出100字左右。

几个复习要点:

1.小作文注意词汇的多样性和句子的.连接。开头不用说,就是很固定的第一句写内容,第二句写趋势。后面2段抓住不同的重点作出比较就ok。

上升和下降的词汇一定要多准备,背熟,考试时几乎没有让你想的时间。句子的连接使文章既简明又突出了比较,绝对是加分的重点。

2.大作文一定要就不同的问法准备一套自己的套路。个人认为准备2+1和question&suggestion式2套足以,因为2+1稍作修改就是对称式嘛,我拿到题目时打算写2+1,后来发现时间不够,写成了对称式,只要能自圆其说,一样7分。自己的套路,不是让你去搬人家的模板,而是在阅读10-20篇范文的基础上,写出适合自己水平的,大词不多但又格外地道的开头、结尾、连接句。

3.做到心里有数是关键。给你任何一个题目,你可以不写出来,但是要去想想我每一句话要写什么,哪里是套用模板,哪里是论点,哪里是论据,哪里该描述现象,一定要很明确。

我只复习了几天作文,也算是找到了捷径。但是以上方法仅建议9月的考生参考,若有时间,还是多练多改,提高整体水平是硬道理。不然一个运气不好,论据部分写的太差,给批为模板作文,谁也救不了你。

关于作文里的错误,经常听老师说鬼子们一旦发现你的拼写或者语法错误,就不会给你6分以上,不知道是否如此。反正我的作文里非常清楚的拼错了language,小的语法错误我想也应该会有,所以这些都不是关键,考试时不用太紧张。放松心态,就会得到惊喜!

祝9月的鸭子好运!

赏析性微写作篇十九

分析叙述形式,比如倒叙,插叙。

分析文章语言,比如平和的还是华丽的。

分析各个语段,写了什么,哪句特别好,指出来,写写它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以及对主旨的作用。

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对你的启示,可以是写作手法上的',也可以是心灵启迪上的。

赏析性微写作篇二十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挐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表现作者痴迷山水以及淡淡的忧国愁绪。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作者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人痛饮而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作者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而金陵人正是那“痴似相公者”,“湖中人鸟声俱绝”仍出来赏雪。“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说明是早有准备,更体现了他们共同的“痴”。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