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石刻研究现状评述范文汇总(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0:42:12 页码:8
石刻研究现状评述范文汇总(通用8篇)
2023-11-21 10:42:12    小编:ZTFB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完美的总结需要展现你的思考深度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石刻研究现状评述范文汇总篇一

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就被称之为上层滞水,一般在砂层中分布,它的形成机理是这样的,在渗入雨水和融雪水的过程中,遭到了局部隔水层的阻滞。因为与地表比较的接近,分布还不够广泛,那么季节因素就会对上层滞水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因为与地表较为接近,污染问题很容易出现,雨季存在上层滞水,到了旱季,很多地区就没有了上层滞水。

1.2潜水。

在饱水带中埋藏的自由水被称之为潜水,因为没有隔水层存在于潜水面上,那么借助于包气带中的孔隙,潜水面就可以连通大气。潜水含水层紧密联系着地表水和大气圈,主要是通过包气带实现的,因此,外界诸多因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如气象环境、水文条件等,容易出现较大的变化,季节特征也比较的明显。其中,大气降水、河流、湖泊等是潜水的补给来源。在供水方面,主要采用的就是潜水,一般没有较深的埋藏,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分布,可以比较便捷的开采,利用非常的广泛。

1.3承压水。

在两个隔水层之间分布的地下水为承压水,因为有隔水层顶板存在,那么静水压力就需要承受,我们可以类比于自来水管中的水,如果受到了比较大的静水压力,并且没有较高的地形条件,那么就会从地表中喷出来。因为隔水层顶板是存在的,那么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就无法补给于分布区,只能补给露出地表的补给区。外界气候和水文因素等影响会被隔水顶板所阻断,那么外界因素一般就不会污染到承压水,有着较好的水质。

2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1农村方面地下水是农村的主要用水来源,因为在地下水使用过程中,农村是不会征收相关费用的,这样人们就无节制的用水,农业灌溉是主要的用水方面,为了促使个人利益需求得到满足,不会考虑用水量等问题。如今,漫灌式浇灌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那么就会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地下水的抽取量,而这种浇水方法的基础就是打水井,通常会在潜水层部分打水井,这个部分没有稳定的含水量,并且将潜水层中的地下水大量抽取出来,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下水水位,容易有降落漏斗形成。

2.2城市方面。

其中,城市主要是为了满足生活用水需求,而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生活用水量越来越大;因为没有完善的治理措施和方法,地下水存在着严重污染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居民饮用水水质。其中,生活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生活污水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机关学校以及居民在生活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都属于这个范畴。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城市中每人每天会排出150l以上的'生活污水,很大一部分的生活污水都没有经过科学处理,向河流中直接排入。这样就会向地下水中渗入一些生活污水,因为潜水和地面比较接近,污染问题容易出现,而人们大多都是开发利用的潜水,因此,就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

石刻研究现状评述范文汇总篇二

2.1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原则。

2.2可持续发展利益原则。

2.3发展需要注意的原则。

对于相关的管理阶层而言,再进行管理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要随便下决定,一定要找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者进行严谨的分析之后再说,否则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谨慎性原则要求森林经营管理以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满意性为基础,对于相关经营管理措施对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影响,管理者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统筹各方面信息,对经营效果做出客观的预测和评价。我们必须明确,森林经营管理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社会以及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森林经营管理应当坚持谨慎性原则。

3结论。

森林的功能在环境方面就是可以固氮、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等,在文化方面、人类生活供给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随着现在环境问题的逐渐升温,森林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森林能够更加有效率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森林的管理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策,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而定,我国虽然已经提倡可持续发展很久了,对于森林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有些不足。现在也有相关的政策作为保障,相信森林的经营管理一定会很好的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石刻研究现状评述范文汇总篇三

节水具有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和减少水质污染的双重意义,按照淮北市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合理调整工农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加强对城镇生活用水的管理,降低输水管网漏失率,采取多种措施改变目前城市公共用水浪费现象,对高耗水产业要制定出严格的管理规范,遏制其盲目发展。同时,加强对企业自备水源的管理,计量到井、责任到人。淮北市被列为全国节水试点城市,在积极开源的同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在保证农业灌溉总用水量略有增长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各种节水措施,使农业灌溉有效利用水系数提高到0。55~0。65,保证粮食安全,搞好新农村建设。同时,加强对城市工业和生活的节水管理,工业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5%~75%,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下降至60~50m3以下。本着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外调水、节水和中水回用并举的原则,对工程配套、管理体制、水价政策、运营模式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求得最大的综合效益[3]。

2.2调整产业结构,适应水资源地区分布。

目前淮北市的工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工业中心已经向东、南部转移,已在临涣镇建设了新型工业园区,要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工业,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中水利用的研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严格限制科技含量低、耗水耗能大、污染重的.工业企业污水排放量,大力发展现代水工业,实现水的产、供、销、回收与再生一体化。农业方面,要调整农作物的布局,多种植耐旱作物,如棉花、大豆、花生等,还山育林,扩大井灌区范围,减少河灌输水损失,多种果树,节约水资源,增加经济收益。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和城市用水需要,淮北市正在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采煤沉陷区综合利用规划、淮水北调工程规划,以提高水资源的供水保证率。

2.3加强水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经济建设。

淮北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任务艰巨,目前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上游及当地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应着重抓好以下4个方面:一是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4];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加快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三是要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按照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成本原则,足额征收排污费,以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5];四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对化工、印染、酿造等重点水污染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2.4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改革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对全市防洪、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城乡统一管理的体制,其目标体系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深入研究并逐步建立3个补偿机制,即谁耗费水量谁补偿、谁污染水质谁补偿、谁破坏水生态环境谁补偿[6]。同时,利用补偿机制逐步建立3个恢复机制,即保证水量的供需平衡、保证水质达到需水标准、保证水环境与生态达到要求。对全市城乡一切水事行为进行统一管理,包括防洪、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处理回用等诸多方面。

2.5健全配套法规政策,强化水权管理。

建立健全水行政法规体系是实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根本保证,要进一步完善以《水法》为主体的水法规体系建设,同时根据新颁布实施的《水法》《安徽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已有的法律规章,加强依法行政,规范各项涉水的开发利用活动,针对水资源管理规程和标准薄弱的现状,制订规范供水、用水、节水、水资源保护以及管理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淮北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刘琳琳,何俊仕,侯宇。新建城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18(3):145―149。

[2]牛军安,袁明菊。淮北市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j]。中国水利,(11):40―41。

[3]李瑞,王禹。淮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4):14―16。

[4]张梓,王瑞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水资源管理体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89―90。

[5]王振龙,吴亚军。淮北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j]。江淮水利科技,2008(5):6―7,10。

[6]陈平。淮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16):248―253。

石刻研究现状评述范文汇总篇四

3.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基于系统与可持续理论,探讨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内涵和特性。剖析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主要由动力机制、阻力机制和协调机制构成,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维系和制约着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演化。运用二次非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和分析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演化动态过程,指出一个系统演化要经历初始、发展、成熟和稳定4个阶段,之后进入下一个演化周期。以上海市为例,评判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状态,拟合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演化曲线,并分析给出了该系统这一时段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可持续水资源系统;内涵;机制;演化分析;上海市。

水资源可持续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在爱尔兰召开“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提出了水资源系统与可持续研究问题[1]。在日本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展与展望”,讨论了流域尺度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践、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2]。面向21世纪的新挑战”

水与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研究。介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理,构建了其数学模型,研究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提出了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问[8-10]。水科学进展编辑部举办了“水可持续发展:定义与内涵”的笔谈,涉及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题和不同层次,既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探讨,也有关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辟见解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11]。此外,目前,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延伸和具体化、定量化、水可持续过程的内在关系、演变规律和方法论等研究尤为滞后,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现代水利趋势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管理和保护。。

石刻研究现状评述范文汇总篇五

摘要:当前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问题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比管理效率的提升更难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提出、内涵、测量及实现的根源等问题的文献梳理,发现当前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缺乏从动态角度来深入揭示可持续成长的内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如何从动态能力角度研究企业可持续成长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向。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动荡,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依赖某种技术或产品优势一直保持成长态势,必须依据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产品、技术或能力,以迎接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可持续成长。

如何在动态环境下实现可持续成长,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际企业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为了有利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给予评述:第一部分:企业可持续成长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测量;第二部分:企业可持续成长根源的研究;第三部分: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的评述及未来研究去向。

企业在市场上可持续成长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杨杜认为是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具体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或事业的生命周期――日趋缩短的形势下提出的。面对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如何延长企业寿命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便成为突出问题。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超越产品和事业生命周期的宿命而实现再成长的问题。企业(可)持续成长尤其是超越生命周期再成长是整个企业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1.2内涵与测量。

对可持续成长的理解,目前有多种看法与观点。

(1)李占祥()认为,“一些企业一直在活着,但它们不一定在成长,比如有的百年包子店。我们说这样的企业是有持续但无成长。另一类企业,设立之后快速扩张,几年内就成名了,但很快又由于战略失误或环境变化而销声匿迹了。这类高台跳水运动员型企业是有成长而无持续。”他们指出要定义的可持续成长企业不是上述这两类,他们把可持续成长定义为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并指出这一概念包括三点意思:首先是持续性,较长时期是持续性指标;二是成长性,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企业的成长性指标,可以用企业的各种资源、绩效不断提高或增强来反映;三是不断变革,不断变革是实现成长性和持续性的手段。

(2)杨杜(1996)的观点。杨杜认为,产品有生命周期、事业有生命周期,企业本身也是有寿命的。但他同时指出,“这丝毫用不着悲观,尽管一个企业有着早晚必然走向衰退消亡的“宿命”,但企业可以通过努力,延长自己的寿命,这一点正是企业家或经营者的使命”。他还指出,“企业延长寿命或持续成长的手段就是革新,首先是技术――产品的革新,超越某一具体产品的寿命而持续成长;其次,事业革新,跨越某一事业寿命而持续成长;最后是可通过制度革新,为企业注入活力而持续成长”。由此可见,杨杜的企业持续成长的观点明显地建立在寿命周期概念基础之上,是通过革新来延长企业寿命。从杨杜对持续成长的理解,企业的持续成长至少超过一个产品生命周期。于是,一个企业超越的产品或事业周期越多,说明企业越实现了可持续成长。

(3)持续竞争优势意义上的持续成长(黄群慧,)。或者是说,持续成长就是持续竞争优势,只要企业实现了(产品)持续竞争优势,就说该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黄群慧,2008)。本文认为,产品――技术革新意义上的持续成长基本上就是这一观点动态能力,产品――技术不断革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此观点下的可持续成长测量,可用持续竞争优势指标来测量,如最近3~5年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是否高于同行企业;企业最近3~5年的盈利率是否高于同行企业。如果是,说明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

(4)基业长青。从整个寿命上看,如果企业做到了基业长青,就说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collinsandporras,)。此观点下的可持续成长测量,是看企业是否实现了基业长青。本文认为,基业长青是企业家终生努力的方向,追求持续成长还是从眼前做起。

根据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企业可持续成长可界定为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能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不因环境变化而影响成长,具体表现为:在这个时期内,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收益率等指标保持不断增长状态。这一定义与学术界常被引用的可持续成长的概念(李占祥,2000),实质上是一致的。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能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不因环境变化而影响成长,就要不断变革,通过不断变革、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目前关于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源或内部机理研究,大致可归为外因论、内因论和内外因结合的动态观点。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

2.1外因论。

企业持续成长的产业组织理论,又称为产业选择的观点,认为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空间和可持续成长的可能性。选择成长性强、盈利空间大的产业能够带来企业的成长;而成长性差、盈利空间小的产业则会阻碍或延缓企业成长的`步伐。

产业选择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可从两方面分析:(1)企业所在产业的吸引力或所处产业的竞争结构,是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产业内的竞争越激烈,产业的吸引力就小,在这样的产业里很难获得高水平的盈利率。关于产业的重要性,porter()在《howmuchdoesindustrymatter,really?》一文中,实证研究得出:产业是真正重要的,对业务部门的利润的影响为19%。

(2)产业的演化。一般地,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每个产业都会经历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的演变过程,把握这个过程,适时进入和退出,对于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广东格兰仕集团公司之所以能长期持续成长,与其适时进入、退出产业进行业务转型有很大关系。

定位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战略,或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别具一格、或聚焦一点。如果企业能在产品市场上成功实现上述三个一般战略的一个,则企业可在此产品市场上实现成长,并且如果这一战略不被模仿或替代,则企业可以持续成长。可是,在动态环境下,竞争战略常常被模仿,甚至破坏,所以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在动态环境下的指导作用在下降。

3.1内因论。

关于资源基础学派的起源,学术界公认起源于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彭罗斯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简单理解为生产函数,不利于对企业成长理解。其理论框架可以概括为“企业拥有的资源决定企业所具备的能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成长性”。

20世纪80年代后,wernerfelt(1984),barney(1996),collis&montgomery(1994)等在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资源的竞争理论,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独特资源的角度来研究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认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独特资源基础之上的,这种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后来,barney(1991)在其论文“企业资源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又作了补充,提出了vrio框架,即价值问题、稀缺问题、不可模仿性问题和组织问题。价值问题就是企业的资源或者能力是否能够使企业对环境的机遇或威胁作出反应?稀缺问题就是这些资源是否当前仅为少数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不可模仿性就是没有这些资源的企业要获得这些资源是否面临成本劣势?组织问题就是企业的组织、政策、程序支持企业利用这些资源吗?vrio框架的提出,使基于资源基础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日趋成熟。但是,一些学者指出,资源固然重要,而仅有资源是不够的,离开了资源背后的具体人,是不能促使企业成长的,也是无法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prahalad&hamel,1990)。于是基于企业能力,重视企业内主体――人的作用的企业能力理论产生了。

石刻研究现状评述范文汇总篇六

摘要分析了目前淮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为当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安徽淮北。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4省交界处,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淮北市是以煤炭、电力为主,轻工、建材、纺织、酿酒等行业协调发展的能源工业城市,但也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能源基地和新型的工业城市。随着淮北市的水管体制改革的推进,治水、管水理念的日益深化,水利建筑设施的不断完善,促使淮北市防汛抗灾工作有很大的提高,水资源管理逐步加强,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改善。近年来,坚持从淮北市的实际出发,把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作为基础工作,以水利改革与发展为动力,围绕水利建设和管理,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为淮北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淮北市在被确定为安徽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11月又被水利部确定为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用水、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都已成为新时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热点问题[1]。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淮北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突出,如何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2]。

1淮北市水资源概况。

淮北市土地面积2741km2,总人口212万。据近几年资料统计,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844。3mm,水资源总量8。341亿m3,可开发利用量4。083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98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6、世界人均水平的1/24。淮北市地表水资源较为贫乏,尤其是市区闸河、龙岱河、肖濉新河季节性河流,非汛期及偏旱、干旱年份基本干枯见底。市南部濉溪县境内,南沱河、浍河来水面积较大,地表水资源相对较丰富,境内下游建有徐楼、四铺闸,兴利库容2000万m3。

石刻研究现状评述范文汇总篇七

摘要通过对天津水资源的现状及利用情况的分析,提出缓解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为天津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天津。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thepresentconditionsandutilizationaboutthewaterresourcesintianjin,themethodsforimprovingthesituationsoftheshortageofwaterresourcesandachievingthesustainableutilizationofthewaterresourcesweresubmited,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waterresourcesintianjin.

水资源作为极其重要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的环境资源,既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支撑社会进步、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数量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水资源作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一切污染排放物的承载体,其污染问题和开发利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性,使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决定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关键。目前,国内众多学者从水资源利用评价、理性配置及其调控等角度阐释如何在部分区域或城市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1-2]。由于不同地域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一些相关的研究对策具有相对的局限性。该文以天津市水资源利用作为研究对象,从其水资源现状分析入手,以为其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与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1天津市水资源现状。

1.1入津水系。

天津地处海河流域下游,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流经市境的1级河道有19条,主要有海河、蓟运河、永定河、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等;2级河道79条。市境内大中型水库有于桥水库、北大港水库、团泊洼水库等,还有蓄滞洪区12个[3]。众多的河流、洼淀、水库、池塘构成面积广大的内陆水域,为发展灌溉与城市供水提供了有利条件。

1.2地表水资源。

天津市的地表水资源量主要取决于降水,不仅与该市的降水量丰、枯有关,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河、滦河全流域降水量。其地表水资源部分来自当地,另一部分来自境外地区流入该市的入境水量。

1.2.1降水资源。大气降水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表水的数量和特征。天津年平均降水量600mm左右。但降水受季风环流、地理纬度、距海远近、地形影响十分显著。天津市的降水具有地域上分布不平衡、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等特点,在空间分布具有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多于内陆的特点。

1.2.2入津水量。天津地处海河流域尾闾,入津水量取决于上游各河年径流量。各水系入津水量包括南系的'南运河、大清河[4]。

1.3地下水资源。

天津地下水资源包括天然地下水资源和可采地下水资源。

2水资源利用情况。

2.1用水量。

2.1.1生活用水。由于天津在用水分配上坚持首先保证居民生活需要的原则,因此即使在缺水的情况下,城市生活用水总量和用水标准都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用水条件的改善)而逐年有所提高。

2.1.2工业用水。天津是工业城市,工业用水主要集中于耗水量大的行业,如热电、冶炼、化工和造纸业等。

2.1.3农业用水。农业是用水大户,而其中又以灌溉用水最多。由于水源不足,制约了粮食产量的增长,不得不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灌溉,农村用水基本以供定需。目前农业用水的保证率低于工业和生活用水,所以,干旱年农业与工业争水现象严重。

2.2水资源污染严重。

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的城市其下游水体一般都会遭受严重的污染。污染源就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城郊农用化肥和农药。受污染的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污染更加严重。天津地处海河下游,海河干流有汛期排污的任务,且接纳塘沽工业区排出的各种污染物,由于其上游来水减少,河水稀释能力下降,更加剧了天津水资源受污染程度。

3缓解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球性发展战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其主要的支柱体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要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同时维护水资源的水文、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自然功能,在水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度内调整人类活动,使经济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同步发展。

解决天津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必须立足于天津的城市地位及各方面的实际条件,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一系列措施,继续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近期以节流为主的方针,逐步达到从根本上解决天津市的用水问题[5]。

3.1发展节水型农业。

3.1.1调整农作物结构,压缩灌溉面积。小麦是天津的主要农作物,其用水较多。近些年来,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压缩小麦播种面积,改种耐旱作物,对缓解农业用水紧缺状况起到重要作用。

3.1.2推广浇灌新技术。天津市多数地区为淹灌、漫灌和沟畦灌,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较低。因此要大力发展节水型灌溉,推广喷灌、微灌和滴灌等技术,对现有灌区工程进行全面配套建设,推广渠道防渗技术[6]。

3.2利用工程设施贮蓄降水。

充分利用现有的工程设施,适当提高蓄水能力,调整蓄水工程的布局,提高径流的利用率,以满足农业用水的需要。天津的农业用水主要靠拦蓄地表水。现有的蓄水工程经过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管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蓄水能力。同时,还需要调整蓄水工程的布局,改变北部蓄水设施过少的状况,减少地面径流的损失。应充分利用北部蓟县、宝坻、武清、宁河4县内总体积达113322m3的10个大洼,提高蓄水能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应以兴利为主,将抗旱与排涝相结合,充分发挥蓄水工程的效益。

3.3污水处理,一水多用。

3.3.1污水灌溉。污水灌溉是我国目前一种用水途径,因灌溉对水质的要求不高,污水稍经处理就可用于灌溉。污水随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和环境,但用于作物灌溉就使其具有肥料价值,同时土壤能去除污水中部分污染物质。所以,使用污水灌溉既能缓解农灌水源不足问题,又能促进农业增产和改善环境。但对灌溉污水必须给予量的限制,灌溉污水量不能超过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田间持水量。

3.3.2污水回用。回用污水可以用于钢铁工业、化学工业、采矿工业、造纸工业和水泥工业。蒸汽发电工业、设备产品加工工业和采矿工业对污水回用潜力大,尤以冷却、加工和水力输渣程序为著。

3.3.3污水回灌。人工补给地下水已经广泛用于控制地面沉降、阻止海水入侵及注入地下水库补充水资源的不足等方面。但是,如果用高质量的水回灌地下,而最后在附近地区将其抽出,则失去资源化利用价值,导致用水的成本增高。如果将污水适当处理后回灌地下,不仅在技术上可行,而且在经济上也较合理。

3.4人工增水。

进一步扩大从外引水的能力,增加和完善蓄水设施,提高调节能力,以满足城市用水日益增长的需要。天津城市用水主要靠外引水。虽然引滦工程基本解决了近期城市用水状况,但从长远看,尚需另辟新的水源。中央已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到天津。在引滦水量不足时,可采取从黄河或其他地方引水的措施。

3.5海水淡化。

在经济和技术可行的条件下,积极利用海水冷却和海水淡化技术。天津濒临渤海,海水资源丰富,应大力加强海水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实践证明,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源,投资少,效益高,但要逐步解决海水对设备的腐蚀问题。虽然海水淡化耗能高、成本高,但其作为充足的后备水源,为了应付特殊情况下的急需,仍应积极筹建海水淡化工厂。

3.6合理开采地下水。

根据目前勘察的地下水资源,可以积极开发和利用北部地区的地下淡水,改造和利用中部与南部地区的微咸水和咸水。应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合理运用,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地面沉降。

4参考文献。

[1]天津师范学院地理系.天津农业地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2]谷书堂.天津经济概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3]邢嘉明,唐以剑,徐志康,等.京津区域生态地理环境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4]顾新洲,尹雅清,董晓敏.天津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j].海河水利,2008(6):5-6.

石刻研究现状评述范文汇总篇八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主潮流,森林经营管理也需要在其背景之下才能进行。根据资料显示,有的林权状态很不适合森林经营管理,很难收到相应的收益。特别是对于一些小面积的经营,这种经营会出现很大的风险,不能够持续发展。针对于这些情况,我国就更加需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下面根据一些资料通过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和相关经营管理的具体原则来说一下我国森林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管理。

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前很多地区都处于一种靠山吃饭的类型,凭借天然的地理资源来获取收益。森林的发展之所以发展成为部分个体经营的状况,就是因为一些地区的森林管理有很大的不足之处,造成了很严重的自然问题。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经济状况相对好了很多,对于自然资源的要求相对可以轻松很多。这样就促进了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不但能够科学的获得相应的利益,同时也是一件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事情。

1森林管理的不足之处。

1.1管理体制上的问题。由我国的国情决定,林业的发展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一项很能促进社会发展的资金收入。刚开始的时候它和铁路等都是同一等级的,是一项管理非常严格的国家资源。森林的管理工作也因此出现,很长一段时间里,森林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材料,还可以为国家赚取很多外快,同时林区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靠着木材的出售。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对森林保护的认知度不够,导致大部分林区出现空地,这是由于森林管理人员对于林区的树木只砍伐不栽种。在原本的管理者眼中,森林有自我恢复能力,砍伐的树木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恢复,这样也更加导致了森林资源的加速流失。不仅仅是相关的工作人员的问题,还有就是不法分子的乱砍乱伐,导致森林资源急剧下降。综合上面的原因,我国的森林资源由于管理的不足,导致总体资源量的下降,同时这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1.2森林资源输出不平衡。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我国很多地区的资源并不是很丰富,特别是林业资源。在林业上,森林资源的分布相当的不均匀,我国的树木主要是集中在西南和东北两个方位。这也导致了用木材量比较大的东南沿海地区无法很容易得到木材。这样的话就要进行相当复杂的交流才能保证相关的'木材不足的问题的解决,但是不同地区的管理层又有不同的想法,这样想要让木材达到相对的平衡就变得更加艰难了。还有就是不同的领导追求不同的经济效益,很多情况下就是追求一些表面上的利益,从来不考虑以后的林区发展情况。这样也使得全国的经济市场在木材上的输入输出极其的不平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